第一篇: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
如小班幼儿有一个“剪薯条”的内容,我们提供的是学习使用剪刀的相关材料--吹塑纸,就预先为幼儿画上较宽的直线、较窄的直线和曲线等几种不同的线条,使幼儿在随意的自由剪之后,能够逐步增加动作的难度,提高操作水平。使同一种材料有不同的难度差异,能够适应不同能力层面的幼儿的需要和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又如,大班幼儿有一个探索“斜面”的活动,教师为幼儿的材料,也是精心考虑并细化分解的。在幼儿操作之初,教师提供平面、斜面和小球,鼓励幼儿发现球在平面和斜面上的不同的运动方式,然后,提供幼儿可以自己变换角度的斜面,幼儿可能会发现斜面的角度不同时,球发生的不同运动变化,接着,提供长度不同的斜面,让幼儿操作观察,在此基础上,提供表面有不同材料(摩擦系数不同)的斜面,引导幼儿比较发现它们的秘密,也可以为幼儿准备除了球体以外的其它立方体,让幼儿尝试比较它们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以上赘述,可以说明,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材料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识结构,在自身的发展上不断有提高的作用。
第二篇: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语言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语言区域里的图书因投放时间长,造成破损严重和内容陈旧。于是,教师动员幼儿把家里的新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同时,根据近期主题目标有目的地投放一些用于幼儿查阅资料的科技书籍。果然,语言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非凡,孩子们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绍自己的新书,并时常光顾新到的科技书籍。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以上是本人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一点认识和简单看法,还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有待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和讨论,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篇:区域的层次性材料
区域的层次性材料
美工区角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因为借助于美工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掌握各项美工活动的技能技法,也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但是美工区材料的投放重要又复杂,如何提供有层次地材料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的发展需求呢?针对日常的观察与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
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案例1:
我们班创设了瓶子装饰的材料。在设计的时候我就考虑了层次性:有的是提供了剪好的花样,幼儿直接装饰;有的提供了原材料,让幼儿自己剪花样,然后再装饰。分析:
我观察到孩子们对于瓶子装饰很感兴趣,都能选择合适的事物来装饰,但是,装饰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通过经验的交流分享,很多孩子就明白了,但一次的讲评并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理解,还需后续通过个别指导来完成。
二、根据材料加工程度的不同
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案例2:
手工区中有一个绕毛线的材料,对于这个绕毛线是有点难度的,孩子们的能力也有差异,所以在提供材料的时候有的是已经完成的示范作品,有的是半成品,有的只是一个支架,需要孩子们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分析:
这个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玩,我发现每个孩子的选择都会不同,有的孩子就是选择半成品,有的孩子觉得半成品的挑战太小了,就自己去选择材料来完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还会和同伴之间互相商量。
三、根据兴趣“点”添加辅助材料
教师根据幼儿不同兴趣“点”需要投放材料,幼儿对每种材料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自己的能力转换自己的兴趣,会因材料的变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兴趣、操作水平适时更换材料将活动推向深入。材料的可塑性很强,可以通过增添材料、改变材料的性质、作用,使活动进一步深入。或者因活动的难度增大,幼儿思考角度不同,尝试运用某种辅助材料进行活动,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保持探索欲望,引发新的活动。
孩子的想象离不开实践的操作,实践与材料又无法分离。活动中,教师应了解材料的特性、材料的价值,从中挖掘材料的最大潜力,也因幼儿兴趣的转移、变化及时调整材料。每个幼儿的能力是不同的,更要针对不同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材料。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第四篇:道德层次性漫谈
道德层次性漫谈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基部:徐 光
[内容摘要]:该文对道德及其层次的分析论述,吸取了中外先哲、儒家伦理和当代学者、社会公众的认识、研究与判断成果,可谓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对公民如何做人从道德范畴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反思了过去传统道德教育的缺陷。
[关键词]:道德 层次 言谈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简言之,道德就是指规范行为的惯例、标准或者原则。
美国已故法学家富勒把道德分为愿望道德(高尚道德)和义务道德(基本道德)两个层次。义务道德是一种社会义务,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有责任维护这种道德;愿望道德是一种倡导,靠个人修养与社会的提倡。他认为任何一种社会都存在着两种道德,所不同的是两者的分界线,有的画的高,有的画的低。
我国儒家大师们认为,道德规范有它的层次结构。人的思想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有高低不同层次之分,而这种伦理规范的层次结构,有助于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我国早期大师们的这种层次之分,基本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人性的要求。例如:孔子道德规范之总括为“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1
所谓“仁者爱人”。爱人有层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的低层次是爱敬双亲,中间层次为敬爱兄弟,最高层次则是“泛爱众而亲仁”即敬爱社会大众。
应当看到,道德的理想、规则和原则三个层次,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演进过程。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没有阶级和对立,产生了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统一的社会道德。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对立,从而形成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两种对立的道德观。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段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不再是对立的阶级道德。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德还将进一步发展为人类最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同时,从另一角度看,在古代以至工业社会的早期,由于车辆较少,便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说法,至少没有现在这样必需;中国曾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还有一条是父母若亡故要守孝三年的规矩,也算是当时的一条道德原则吧,但这些原则现在甚至不能称之为道德范畴;又如我国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规则,现代则早已消失;还如,古代“忠君报国”的道德理想,也随着帝王制的消亡而不复存在。但是,从整体上讲,道德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又是常存和稳定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大多数的道德规则至今仍约束着我们的言行;“热爱祖国”的道德准则,无论是在宋代还是今天,都属于道德理想而非道德
原则。现在提倡的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其实属于一种“不损他”的道德层次底线的要求,如遵守法纪、不在背后说人坏话等,包括各类否定性的道德律令,都属于经久不衰的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另外,现在人们常把道德观又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个人利益为依据,按怎样对自己有利来制定决策,可分为两个方面:遵守规则以避免惩罚,以及当符合个人利益时遵守规则; 第二个阶段是自己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遵守法律、对重要人物的期望作出反应等等;也可分为两个方面: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以及通过履行自己所赞同的准则、义务来维护传统秩序; 第三个阶段是道德观的最高层次,是受自己的个人道德准则影响,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即使与社会的准则和法律不一致。这也包括两个方面:尊重他人权利,支持不相关的价值观和权利,不管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遵循自己选择的道德原则,即使违背法律。有人认为,按照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很多人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他们可以为了利益而颠倒是非、混淆视听,他们甚至可以不顾他人的基本权利,甚至生命。社会的文明应该体现在道德观的第二阶段,法律、习俗、惯例等一系列社会准则约束个体的行为。但由于发展的局限,或者说国内相对稳定的中产阶层还未形成,这样的社会力量远未能体现应有的生命力。当前,争议较大的应该是以个人原则行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保证个人道德观不违背社会公义,因为若以此为准的话,希特勒和东条英机是没犯错的。如此,则在于如何进行客观的深刻的自我反省,与他人本应存在的自由、平等和权利映照,与自己的良心对比,以此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但从根本上说,自己的道德原则是根源于社会公德的,或者说,是来源于社会所公认的道德准则,比如平等,比如尊重他人话语的权利。对于一个社会公民来说,当然应该以第三个道德层次为目标,一个人仅依靠个人利益而做评价和决策是可笑而可怜的,就如同仅凭靠相貌评价一个女人。或者,至少也该到达第二层次,做个社会好公民吧,即使会显得没有主见,即使偶尔会有些死板和可笑,但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与肯定。
我们当今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这个核心有它的层次结构。就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总括词而言,至少有三个层次:做好本职工作,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或凭诚实劳动取得报酬。这是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层次;努力地为人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不计个人得失,则是为人民服务的较高层次;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地工作和劳动,即无私奉献,则是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层次。再如,集体主义原则,其精神实质,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统筹兼顾,相互结合。如兼顾不了,结合不成,则以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为先,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集体或国家利益。如果把集体主义简化为“公私”利益关系。那么集体主义的原则,可划分如下三个层次:即公私分明,绝不以私犯公,这是底线原则;中线原则则为公私兼
顾,以公为先;高线原则则为因公弃私,或公而无私,或大公无私。从人已关系上说:“为己不损人”,第一层次;“为己又为人”,第二层次;“屈己待人”或“舍己为人”,为最高层次。正当的利己,合情合理合法的利己,应当肯定,应当允许。利己又利他,主观利自己,客观利他人,或者主观利他人,客观利自己,都要肯定,都要承认他们的合理性,合道德性,至少合乎大众功利主义的要求;先人后己,或“屈己待人”或“舍己为人”,不但应肯定,表扬,还要歌颂。因为这是一种很高尚的行为。
明确了道德具有层次性,而且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所以我们在做人处事上,就应当明确这些道理:一是做知法、守法的人。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一切行为均应合法,因此要树立法制意识。不做违法之事,犯了法,要坦诚面对,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做善良的人,即做有道德的人,恪守社会公德与个人的私德,不做缺德的事,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不做亏心的事,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好事。三是做道德高尚的人。并非叫大家都做“君子”、“贤人”或“圣人”,而是识大体,顾大局,善于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努力为社会做贡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作者作为一名职院的政治课教师,认为分清道德层次性,不仅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以往讲的道德,没有区分出层次来,用一个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人,且一步到位。结果令人望而生畏、高不可攀,于是只好弃臵一旁。如要求人人去私为
公,人人“大公无私”。不论党员群众都一律要大公无私。这样办得到吗?按理说,应当先讲大公有私,从这里起步,然后才是大公无私,这样要求人们思考或处理问题自然会“公”字当头。不讲大公有私,只讲“大公无私”,这也会导致许多荒谬事情发生。如农村取消自留地,不许私人养猪,养鸡,一切归集体,这样做美其名曰:“割资本主义尾巴”,结果弄得农民毫无积极性。在知识分子中著书立说,不署个人名,只署集体名,这样做的后果,扼杀了知识分子个人的积极性,取消了他们的责任心。一些理想化和高标准的要求,脱离现阶段人们觉悟水平,尽管主观愿望很好,可是客观效果往往事与愿违。须知,道德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既有理想性、又有现实性、但现实性是基础,必须从现实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发展,向着理想化的方向迈进。反省以往道德教育之不当,用高标准要求人们一步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由于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索性自行其事,道德教育的效果甚微。反映了我们道德理论的肤浅,不够科学。因此有必要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与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启哲:道德底线教育略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35);
[2]黄向阳:德育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6);
第五篇:校长培训要有层次性
校长培训要有层次性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方法
磐石市实验中学
葛全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位校长都有自己的个性,具有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校长群体结构正是由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素质基础的校长个体所组成。现在的培训,不能让所有校长坐在同一驾马车上,应当把他们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让每位校长都能各长其才,各展其能,各尽其力。
校长的差异还表现为地区性的差异、办学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每个校长的个性发展的差异。因此校本培训不能脱离实情,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和模式去要求所有校长,而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本学校、不同的校长个体提出适当要求,承认和正视校长的相对差异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校长并非是一种单一存在的形态,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复杂的学校教育教学者集团。按学校层次划分,有高中、初中、小学不同层次的校长;按学校职能划分,有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校长;在年龄上,又有不同年龄阶段的校长。从校长自身发展层次上划分,它又是由新任校长、称职校长、成熟校长、优秀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组成的一个金字塔型的校长集合体。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从某一种校长存在形态出发,而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影响力的校长实际出发,分层次提出培训目标。
下面,依据校长的发展需要,从多元培训、个性培训两个方面加以浅释。
一. 依据校长的发展需要,实施多元培训
1.了解校长的各种需要,使培训目标体现分层分类
不同任职期限、不同成熟度的校长的心理需要不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校长的心理需要也各异。这是组织培训内容的重要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中把“按需施训”列为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校长的各种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影响力校长的需要出发,培训目标体现分层分类,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充分满足校长的需要,使校长们各得其所。因此,各校在校本培训中,应当根据本校的类别(高中、或初中、或小学)建立本
校校长的分类分层的培训体制。
2.把握校长的优势需要,使培训内容贴近办学实际
在每个人的需要系统中,往往有一种占主导地位、最迫切要求满足的需要,这就是优势需要。不同工作环境、生活阅历形成校长不同的优势需要。例如,某个各方面基础较好的校长,他的成就需要可能就较强,就会去追求独特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等个人特色。因此,培训内容要贴近校长发展的需要,要把握好“两个结合”:一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和重点问题密切结合,二是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密切结合。校长综合素质培训中开展以问题(专题,课题)为中心的校长培训,就是为了满足校长优势需要的对策之一。这种培训是从“书本知识”转变为“问题领域”,它借鉴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着重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策略,来满足校长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需要,从而为校长的积极性由潜能态向功能转化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在各校在校本培训中,应当走“研培结合”的培训路子,为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校长培训创造一批科研成果。
3.激发校长高层次需要,培训过程强调因势利导 美国心理学专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不断发展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强大推动力量。遵循需要发展规律,校本培训要从目标、内容、方法、心理上因势利导,激发校长去追求高层次需要,使校长认识到高层次需要对自己适应社会、胜任工作是极其重要和必需的。同时,对校长已产生和形成的高层次需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为之创造与其相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校本训条件,使校长的发展需要焕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各校在校本培训中,应当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凭借“外智”和“名校长”工程,培训一批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名校长。
4.研究校长的元需要,培训原则注重以校长发展为本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研究中,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领域,那就是元需要的研究。元需要是人们对自身需要的研究和探索的需要,它对个体当前需要的比较、选择、决策具有监控、协调、统合的作用,进而对个体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元需要可以使人获得一种进入领悟状态的高峰体验,这种体验使人认识到什么是应该追求的并将其纳入自身价值的范畴,所以元需要对基本需要层次系统具有一种组建功能。
元需要能力是现代校长的重要素质,当然也是中小学校长的必备素质。校长的元需要应该表现为监控、协调、综合三方面需要的关系:长期需要和近期需要的关系;表面需要和本质需要的关系;系统理论学习需要和实践工作指导需要的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以校长发展为本,可使校长稳定地、不断地、持久地发展。校长培训要注重为校长元需要能力的提高提供
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探索。因此,各校在校本培训中,应该抓好全体校长的法制教育和制度化管理,实行未位淘汰制、落聘、学习、待聘制,努力建构一个不断增强校长内驱力和流动性的校长管理机制。
二. 依据校长的发展需要,实施个性培训
1.适应校长的个性发展阶段,实施“生命周期培训”
校长个性的成熟是岗位锻炼和培训的结果,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校长的成熟过程,依次为:不太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到完全成熟。校长的成长就像爬梯子,一个校长当其进入成长台阶时,刚开始会因工作不熟悉而困惑,继而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兴奋,也会因工作具有挑战性而更加努力。但当掌握了应付当前工作的技能时,如不扩大探索实践的领域和模式,停滞不前的现象就会产生。校长成长过程具有起点晚、周期较长、成熟较缓慢的特征,校本培训应是促进校长个性成熟的“生命周期培训”。何谓“生命周期培训”?“生命周期培训”即其定义为:生命周期培训是指为受培训的校长提供与其个性成熟度相一致的培训。
⑴不太成熟:对应的培训是任职资格的培训。注重规范性,培养合格校长;取得基本任职资格,基本胜任担任的工作。
⑵初步成熟:对应的培训是岗位培训。注重选择性,培养特色校长;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校长管理培训,提高校长整体素质和办学管理水平。
⑶比较成熟:对应的培训是提高培训。注重个体性,培养骨干校长。充分发展校长的个性特点,为创建名校、成为名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创造条件。
⑷完全成熟:相应培训是研究培训。注重学术性,培养名校长;通过培训和“攀高亲”,使一些骨干校长能著书立说,造就教育管理专家型校长。
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培训,要配之不同的培训模式和课程模式。学习的研究程度、实践程度、自觉程度随着成熟度提高而增强。
2.促进校长的个性主动发展,倡导自主选择学习
个性差异一开始就被心理学研究所关注。校本培训应把校长的个性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倡导自主选择学习,促进校长个性主动发展。这是“以人为本”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校本培训模式应是一种专题式或菜单式、积木式的选择培训,让校长按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校本培训课程可以是集群式、菜单式的课程体系,校长根据学校和本人现实需要或发展需要选择课程。推行这个模式,当务之急的是:各校要积极开发校本培训课程资源,配置相应的师资和课程体系。
3.尊重校长主体地位,建立新型教学关系
校本培训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校长个体。他们是办学的主体,也是培训的主体。因此,要尊重校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校长学习的内驱力,建立起新型的教学关系。新型的教学关系表现为:⑴校长和学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民主的、开放 的。这种平等和尊重体现为人格平等、角色平等、心理平等,是全方位的平等。⑵校长和学员的角色是多重的。培训者是校长,也是组织者、协调者、促进者、资源库,更是服务者,是学员的激励者、陪伴者。学员是学习者、也是设计者、参与者和讲授者。丰富的角色为培训过程中的教学相长,促进学员个性充分发展搭起了一个更为宽阔的舞台。⑶校长和学员是互动的。校长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各校在校本培训中,要重点抓好培训的实效性,增强培训的亲和力。除此以外,还要抓好培训者的选拔和培训,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培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