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23:3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

第一篇: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

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和突破点。其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切实要求,对实践教学能否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部分高职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仍沿用普通教育式的教学设计,使得本应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设计沦为“虚无工具”。因此,明晰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变革诉求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梳理出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型,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必要。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变革诉求

彰显特色——高职实践教学变革的关键所在。

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要以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教学形式进行专业教学,通过在真实情境中教授实践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实践性问题驱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痼疾,和实践教学设备购置昂贵、双师型教师效用难发挥、校企合作遇阻力等,造成了实践教学发展缓慢且薄弱的尴尬处境。

合情合理——高职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旨。

针对当前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研究严重匮乏的现象,教师应基于职业教育特定的思维方式,“合情合理”地建构特色型教学设计,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情境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持续不断地对其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鼓励学生通过与真实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效互动,从旁观者、参与者逐步融为实践共同体

中的核心成员,使其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进行实践文化的熏陶和个人身份的建构。

实践取向——高职学生学习情境的潜在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教学实践的重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存储理论知识转向培养职业能力,引发教学方法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过渡,实现基于“学”的“教”;教学活动的重心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由此,以教学方法为主导的高职教学变革必然要引发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这也从侧面揭示了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学习情境的实践取向性设计。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系统——坚持整体性与有序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设计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做到

各个教学设计要素的内容整合,以及教学设计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教学设计系统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和有序性,以及教学过程的程序化和模式化。需要注意的是,有序性并不排斥生成性,因为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环境等都在随时变化,教师必须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结构,甚至是生成新的教学设计。

设计主体——坚持参与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原则。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同时,高职实践教学是处在一定实习场所或高仿真情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课堂上的各种契机,在互动中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和调整教学思路,准确挖掘和利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教学智慧生成新的教案,再利用适合新教学活动的策略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内容——坚持情境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基于教学知识情境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正确把握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适量、适当的劣构问题,要求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和思维解构、分析问题,才能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基于真实情境和问题的内容设计,才能给予学生极大的探究空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教学——坚持互动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的原则。

高职教师设计教学时应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把教学过程设计视为师生互教互学的“实践共同体”,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表现形式的教学共振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此外,还应从学习需要清晰化、教学目标明确化、知识呈现情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精确

化等方面着手加强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设计评价——坚持发展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的原则。

高职实践教学设计应主张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尊重个体差异存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习得知识的主体精神,并着眼于终身职业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发展性的实践教学评价强调各方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和支持,其多元性的特征为实施教学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即不事先预定标准、划定范围,而依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点,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成就。

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型

有效的实践教学设计是顺利开展高职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在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型中,紧紧围绕实践性思维的生成,立足于“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

题”,对实践教学设计中的学习需要系统、教学目标系统、教学内容系统、教学策略系统及教学评价系统进行流程设计,能够发现和解决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达到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它由以下四个阶段构成:

前期设计——突出学习差异需求的学习需要分析,以及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需要分析要求高职教师能够根据实践教学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的停靠点,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活动,实现高职生有意义的学习;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即教师应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而不应追求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体现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原则;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即教师应尽可能了解高职生各方面的特征,具体包括其认知能力、初始知识和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

高职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为真实的情境和活动,以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分析。教师应将“实践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教学设计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以实践性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采取相应的方法保障教学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转。

中期设计——关注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注重合作参与实践的教学策略设计。

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指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习场,教师将创设“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比如,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与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中可能面临问题的复杂性相同,其实践教学知识应能满足学生对实践知识的需求和情境性迁移 的要求。

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的策略设计,主张通过让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比如可以创设师生参与的实践环境,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参与中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则积极引导学生从谋求知识技能到身份确立、文化融合的转变,同时以“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为核心,将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统整,建立课程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设计——检验和反馈教学效果效度的重要指针。

教学评价设计强调多元互动的评价理念,关注情境变动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具有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等特征,是一种注重过程、指向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师生发展、教学改进。实践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真实的情境,评价者须依据该情境特征的

评价标准,采取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对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深入评价,以适应新的评价情境需求。

修改与完善设计——提升教学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在高职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设计,如若目标达成,则实践教学进入下一阶段;如若目标未达成,则需要启动备用设计方案并加以实施;如若达成但还有待修改与完善,则需要进行再分析、再设计,直到达成理想的教学设计形态后,加以实施并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实践教学。

第二篇:移动营销的关键在哪

移动营销的关键在哪

导读:营销的关键词,讲到底,就是移动的终端,视频的形式,以及社交的逻辑。就这么简单。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就是口碑评价的系统化,线上线上的一体化以及效果量化的全面化。

一,变化速度奇快

移动营销附属在移动互联网大变局中,其变化的速度和频率超乎人们想象,你还没明白,它就变了。这是面对移动营销所需要的第一个心理准备。举个例子,MSN恍如昨日,人人网已经几乎消逝,开心网似乎从来没存在过,所谓微博被人抛弃,都是转瞬的事。手机广告平台昨天还是热点,今天说出来都不好意思。对于这种变化,移动互联网人似乎还能适应,近百年来习惯30秒TVC、半版通栏一成不变的品牌人、广告人,着实不太习惯。焦虑,是中心词。

二,移动终端已成主流上网设备

到2013年底,12亿手机用户,6亿手机网民,5亿智能手机用户,手机已经成为第一上网终端;PC主要是工作用途,而移动终端生活+娱乐+工作,是全终端;大众人群30%以上注意力,主流人群50%以上注意力,都已经转移到移动终端上,虽然被切成一段一段的。以视频为例,50%以上流量来自移动终端。

三,广告主的移动营销预算少得可怜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无奈的局面,尽管注意力已经实现大规模转移,但是针对移动终端的广告仍然是少得可怜又可怜。照理50%注意力,就是50%营销预算,但没处说理的是,移动广告占品牌广告主的预算,仍然是1%都不到(业内广告是另一回事)。有人甚至认为,移动终端根本不适合做广告。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四,移动营销商业模式仍不清晰

移动广告预算与注意力之间高度的不匹配的核心原因是什么?迄今在全世界范围,都没有找到移动广告突破性的形式和模式。如果GOOGLE没有创新竞价排名等模式,还在那里练banner展示广告,像今天的门户一样,会怎么样?

五,三种尝试的路径

在大家伙儿都没有找到移动广告突破性的形式和模式之前怎么办?就三条路,一是针对有品牌的、愿意做广告的、用户超亿日活过千万的超级APPS的首页全屏、焦点图、视频前贴等稀缺资源,直接做展示广告,效用比大于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和桌面互联,不用犹豫,只要考虑腰包,这样的主体也就十个八个。二是针对垂直的、领先的、有规模的应用,做长期的、植入性质的项目合作,比如墨迹天气啦、POCO相机啦,航旅类的应用啦,这是CASE BY CASE。第三,就是利用移动终端上一切应用,包括短彩、网页和客户端,一切广告形式,包括BANNER、文字链和内容植入,开展大规模、长期化、开放型的量化效果运营,CPA也罢,半CPS也罢,只要能谈下来,不讲究应用是谁,不讲究形式,但需要持续运营,不能一投了之,需要改造自己内部后端的消化系统,比较适用于汽车和金融领域,其他行业也可以尝试。

六,量化效果运营是一个趋势

怎么看待在移动终端上所谓量化效果运营的利弊得失?简单说来,一是大趋势所趋,营销必须逼近量化,逼近销售结果;二是移动终端的技术飞跃导致O2O和量化效果的可能性;三是新进入者的竞争和博弈,导致行业演进到量化运营阶段,没有对错,只有强弱。因此,量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现在需要是优化量化的效率。但除了媒体端,服务端,挑战最大的瓶颈事实上在客户自身后端的打通。

另外,量化运营与品牌曝光本身并没有冲突,各归各做,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规律,核心

一是认识,二是博弈,需要所谓大规模曝光的品牌并不多,做得起的也是少数,具备大规模品牌曝光价值的移动稀缺媒介资源也不多。

七,效果监测基本无解

讲到量化效果的移动营销,就回避不了所谓媒体效果监测评估的话题。所谓媒体效果监测,坦率说概念已经过时,这是传统媒体时代,以曝光为中心、以媒体端展现数据为核心的一套体系,适用于报刊广电的传统媒体,也适用于桌面互联中的前十名强者,或者适用于美国,却不太适用于特别是中国的移动环境。为什么?首先,在技术手段上,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没有任何一家能够提供所谓全网的或者降低要求来说有意义量级的监测,这点很多人在忽悠,想一想就明白了,你想要一份监测报告,花钱买就好,什么样的都做得到;其次,针对具备曝光展示价值的,就那么十个八个媒介主体,慢慢又集中到BAT三家,跟监测无关,是博弈,你爱投不投;再次,移动端都在练CPA甚至CPS了,监测个头啊,脱裤子放屁。八,社交内容营销引人关注

关于社交媒体内容营销与移动营销。目前比较热的自媒体营销,主要是微信公号营销,微信公号、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企业自有微信服务号订阅号,是微信可以营销的四个主要领域。可惜,微信官方并不支持直接营销。但注意力都到这里了,品牌主不可能死心放弃这里,就穿墙打洞吧。微信、微博、豆瓣和知乎,是主流中高端品牌四大主要社交内容营销阵地和手段,目前,社交内容营销的主流发生于移动终端,微信就是100%原生于移动端。因此,社交内容营销,是移动营销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相对于基于超级品牌APPS的移动展示广告,基于长尾APPS的移动量化运营广告,移动社交营销目前更为引人关注。九,辩证看待移动营销的可信度

关于移动营销的可信度,一直有人拿这说事儿,说移动终端上广告不可信。广告可信不可信其实和终端关系不大。报纸等具备品牌公信力,不是天然属性,是后天投入培育的。微信朋友圈,熟人强关系推荐,是移动营销的一种,其实也是目前可信度最高的。十,移动营销产业链走向闭环

关于移动营销或者说当代营销的模式思路,最早是由品牌主、媒介和AGENCY三方构建的模式,是基于消费者洞察——营销策略和策划——创意策划与制作——媒介策略与策划执行,到媒体投放,基本流程就走完了。少数先行者开始摸索在移动端上的全面解决方案,推动从受众——用户的端到端优化系统,核心词,就是闭环,全链条。目前可以看到方向的,是基于电商的闭环,基于线下的活动和场所闭环,以及基于移动应用的系统闭环。当然,本质上,策略——内容——渠道的核心结构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以及系统系优化。需要关注的是AGENCY公司并不会死,但大型4A的服务费+媒介规模化返佣的模式行将崩溃,媒介巨头的垄断集中趋势越来越厉害,可谈判主体最终只剩下几个,基于专业服务技能的精品AGENCY和基于行业的专业AGENCY可能是个方向。

结语:移动营销说难不难,短信邮件网页加客户端。文字图片移动视频,电话短信网页链接,影像、LBS加O2O,手上功夫全部玩转。所有的传播和营销都会到移动终端上了,那时那刻,客厅的电视,户外的电梯屏,手里的手机,空气中的全息影像,都只是一个显示介质,摆脱了网线电线的尾巴而已。

第三篇: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化设计

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化设计

我院护理专业主要面向襄阳市及湖北省,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文化素养,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关爱病人、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并具有专科化护理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依照临床护理岗位及社区护理岗位对护士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开设四个领域的课程:一是满足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通识能力培养,开设素质领域课程,如思政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二是培养学生作为“职业人”的通用能力,开设基础领域课程,包括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护用药理等;三是培养作为“岗位人”的专业核心能力,即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和临床护理能力,开设专业领域课程,主要包括健康评估、常用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急危重症护理等;四是为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奠定基础,开设拓展领域课程,主要开设重症监护和康复护理两个专科化方向的课程。

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护理专业开发6门专业核心课程:常用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急危重症护理。其中,常用护理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其他5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1.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结合。充分利用我院国家护理实训中心的良好条件,有效发挥我院惠民老年护理中心、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内6家教学医院和2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遍布全国的32家实习医院的教学作用,合理设计校内和校外教学的各个环节。

2.单项技术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结合。改变以往只有单项操作技术训练的实训项目设计模式,以临床案例或情景引出学习任务,经评估、分析后列出护理措施,从中提出需要学习与训练的单项操作技术进行分项训练,再以情境演练等形式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不仅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强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3.训练形式多样化,训练时间灵活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实物仿真训练与网上虚拟训练相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开放实训相结合、单人实训与小组实训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三、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1.岗位认知。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进行,主要是组织学生在附属医院和市区教学医院参观学习,安排本专业优秀的兼职教师对学生开展护理职业前景、护理法律法规、临床护士行为规范等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岗位,感受真实的职业情境,从而认识“护理专业”,激发职业感悟,培养职业认同。

2.校内模拟训练。我院有7600平方米的护理实训中心,完全仿照医院真实职业环境设计,建有模拟急诊室、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ICU和内科护理病房、外科护理病房、妇产科护理病房、儿科护理病房,并配有真实的医疗仪器设备和较完善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开设课程的所有基础护理实训项目的练习。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实训主要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另外,校内建设了2个虚拟实训室,有120台终端机,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临床护理技术及专科化方向的护理技术中,难以进行仿真训练、又不能在真实病人身上进行训练的项目,如重症监护理技术实训项目等,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虚拟实训完成。

3.校内外一体化训练。即真实岗位学习与校内模拟训练交替。我院的附属二级医院和惠民老年护理中心,以及市内6家教学医院,可为本专业开展真实岗位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对常用护理技术课程中的“生活护理技术”项目,在校内模拟训练的同时,安排学生进入惠民老年护理中心,以小组为单位,负责一位老人的生活护理和基本的病情观察,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服务意识。对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急危重症护理等临床护理技术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教学,先收集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真实病历资料,然后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例如,外科护理技术课程中“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这个学习任务,笔者将实践过程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评估――收集病情资料”,学生分组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收集消化性溃疡接受外科手术病人的病情信息,由临床兼职教师指导,通过查阅病历、直接与病人交谈、护理体检等方法,收集病情资料,获得相关信息。在培养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同时,为下一步学习提供鲜活的病例资料。

第二步:“诊断――提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学生在专任老师的引导下,将收集的病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找出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要解决这些健康问题,必须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在这种需求之下,老师穿插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主要包括疾病的治疗原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

第三步:“计划――设计护理措施”,根据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目标,设计相应护理措施。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将以前学过的护理知识加以应用,所学知识不够用时必须学习新的知识,但此时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效率更高。

第四步:“实施――实施护理措施”,通过仿真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相关护理措施的实践与实施,如胃大部切除术前皮肤准备、胃管留置,术后饮食指导、胃肠减压、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

第五步:“评价――评价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前四个环节进行分析、评价和小结。

这种模式可运用在教学医院或附属医院,以及护理实训中心的实践过程中。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护理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在行动中培养岗位能力。

4.顶岗实习。安排40周的医院真实护理岗位实习,如下表。根据综合医院的分科情况,轮流安排学生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门急诊等各个临床科室实习。由医院各临床科室一线护理骨干对学生实施“一对一”式带教,学生在每个科室全程跟随带教老师,在真实的岗位上、实际的工作中开展实践,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过渡。实习期间,采用医院管理为主、学校全程参与的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实习医院建立科教科、护理部、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制度,学院执行教务科、专业研究室、专任教师三级管理制度,确保实习教学质量。

第四篇:论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

论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

朱艳芳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确立,各种涉外经济实体、股份有限公司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大量涌现,给我国GDP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形势对传统财务会计提出了严峻挑战是不言而喻的,但就财会专业人员而言,其不适应性主要有二:一是传统记账式的财会人员相对过剩,应对新挑战能力急待提升,如:应对网络会计的知识能力、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财务报告的分析表达写作能力等;二是熟悉并掌握现代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通晓原则性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具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财会人员严重不足,人才供需“缺口”较大。严峻的形势给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财会人才,是高职财会教育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原因

1、教学观念。对高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尽管高职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这是远远不够的。

2、实践教学环境。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实训能力、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但每个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极其少的,而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不可能给对方在经济上予以补偿,这样对企业来说收入与付出不等同,不愿成为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找工作,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

3、师资水平。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进入高职教学岗位后,正值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4、实践教学方式。现今高职教师正逐渐地从“三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状态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制作上没有突破,课件内容完全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创作。

二、改进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措施

1、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能力要求而言,未来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一起共事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像英语、计算机、MBA、演讲技巧等都要进入实践技能项目作为会计人才的硬件素质之一。对知识结构而言,应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AAA)提出了财会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应是《会计学导论》,它把与财会密切的财税、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公司负责人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此项建议值得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时借鉴。

2、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2)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3)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具有综合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

3、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必须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

来,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搜集会计案例。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开动学

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4、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把财会管理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这是因为:第一,这类企业是高职学生求职的主要去向。第二,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会计比较贴近现代财务会计,教师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有利于实验教学尽可能贴近实际的要求。

第五篇: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定稿)

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对建筑艺术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改革的思考

韦益松

[摘要]通过了解当今建筑艺术类高职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训现状与存在问

题,全面分析毕业生的专业特征与就业意愿类型,结合毕业综合实

训指导的经验与体会,提出如何进行毕业综合实训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现状与存在问题专业特征就业意愿综合实训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分工,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地方,面向行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可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有不少高职院校是由原中职学校直接升级过来,这类学校中职高办,往往缺乏成熟的高职教育经验。高要求的办学定位与不成熟的办学条件形成的矛盾,促使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高职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综合实训,以确保高职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笔者曾连续多次率领我院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进行综合实训,并负责教学与管理工作,因此对建筑艺术类高职毕业综合实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略有一些体会。

一、高职建筑艺术类毕业综合实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1、毕业综合实训阶段划分过于绝对,不利于对毕业生的就业推荐。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得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在比较短的毕业综合实训阶段,只有运用灵活的教学设计,主动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进行教学调整,才能使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能力得到强化训练并适应市场需求。

毕业综合实训教学设计的传统做法是:将毕业综合实训简单地分成两个绝对的阶段,既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往往是先进行毕业实习,最后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做法虽然确保了毕业设计的完整性,但由于不够灵活,不便于在后期对毕业生进行因材施教,组织“订单式”教学,因此非常不利于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强化培养与就业推荐。

2、毕业综合实训中毕业设计内容过大过全,往往顾此失彼。

传统的毕业设计习惯的做法是:依据学生入学时所制定的毕业设计的教学大纲来选择课题,按要求完成一个工程项目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任务。课题常常规模过大,内容过全,往往顾此失彼,确保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之事过境迁,原来的教学大纲未必还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要求,只有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多种灵活的毕业设计选题,才能方便指导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毕业生学有所用,最终实现提高毕业综合实训的水平与效益。

3、毕业综合实训中毕业实习模式过于单一,弊端很多。

毕业实习的传统做法是:由学校根据实习计划出面联系实习地点,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由指导教师带队,统一组织,集中在几个地点实习。这种做法虽然便于管理,但由于模式单一,既增加了实施难度,实习效果也不理想。

(1)统一由学校联系实习单位任务过重。近年由于高职院校扩招速度较快,导致学校实施教学任务压力过大,客观上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正常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单位都不太愿意接收实习生,即使推不掉了,也只是敷衍了事。1

(2)统一由学校联系实习单位选点有限。实习生只能集中在几个实习点,人数相对较多,往往人多任务少,实习生得到锻炼机会少,实习效果显然不理想。

(3)由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无积极性。由学校包揽学生实习,实习生容易产生无忧虑之感,体会不到社会市场竞争的激烈,调动不了实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职建筑艺术类毕业综合实训的对策与措施

如何从传统的毕业综合实训方式困境中寻求新路呢?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设计自由选题与毕业实习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做法使我们得到启发,高职学生尽管能力、基础知识相对本科生稍差一些,但他们当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思想比较成熟,交际能力也相当强,他们不需要推荐就业而喜欢自主创业,毕业设计准予自由选题与自己联系实习正好给他们一个自我表现与自我锻炼的机会。

(一)以毕业生为中心的毕业设计综合实训的对策

毕业设计应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求办学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为了学生一切,就是要求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为了一切学生,就是办学必须要求强调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要做到以毕业生为中心的毕业设计综合实训教学,笔者认为应抓好如下七大要点措施:

1、教学策略——要理想地选择好

教师在走上教学岗位之前,首先,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即由理论教学教师或其他角色转换成毕业设计实训教学指导教师角色;其次,要制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策略。《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两种情况来完成。

(1)理论辅导课: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

在建设学院,《毕业设计》理论辅导课的教学难度较大,一方面是由于理论辅导课本身具有的较高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深度及广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较强高年级学生,单向灌输的、不计效果的讲授完全是一种被动式教学,已经不受学生欢迎。在理论辅导课的第一循环中,你必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这一点从学生听课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当他们怀着极强的好奇心,眼睛闪着求知的光亮,全神贯注地听你的讲课时,已经说明,你的第一步成功了,你的《毕业设计》理论辅导课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了。

(2)技能训练课: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变主动教学为互动教学

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不断积累经验、听取同学建议,使教学方法日臻完善,使学生不仅被技能训练课程的内容吸引,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当中展现自己,创造出活跃的技能训练课堂气氛。指导教师从传统的“演员”转变为“导演”,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从传统的“观众”转变为“演员”甚至是“主角”,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活动。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充分认识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与正确解决问题,形成教与学的良性沟通与循环,变主动教学为互动教学,使教学相长得以真正的实现。

2、知己知彼——充分了解你的毕业生

“以毕业生为中心” 的毕业设计,最首要的工作是对教学对象有正确而全面的分析了解。毕业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非简单的听众,充分深入地了解教学对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毕业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毕业生的专业特征

《毕业设计》课程的实施时间大多为专业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教学对象主要为三年级的城市规划、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全体毕业生,在专业上基本完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构架,并具有了一定的专业设计能力。经过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调查,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可分为如下三种:

第一种:专业能力极为突出,领悟能力、思考能力及专业表现能力都很强,可以独立自主探讨高层次的专业问题。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

第二种:专业能力较为适中,领悟能力、思考能力较强、专业表现能力一般,经过仔细引导,可以探讨较高层次的专业问题。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0%。

第三种:专业能力较为薄弱,领悟能力、思考能力一般、专业表现能力较差,经过仔细引导,可以探讨一般层次的专业问题。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

(2)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类型

经过对前几届毕业班就业意愿方向的表格调查,毕业生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 第一类:从事工程技术设计型。这类毕业生大多性格比较内向、沉着,有耐心、细心,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发现自己具有从事工程技术设计的适应性:有的做方案构思曾得到教师表扬;有的表现图绘得比较清秀,有的工程字写得比较好,有的就是有就业社会关系。可以到设计岗位就业,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0%。

第二类:从事工程施工监理型。这类毕业生大多性格比较外向、坐不住、大方直爽、不喜欢绘图,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生活,发现自己具有从事工程施工组织监理的能力,有的也是有就业关系。可以到监理岗位就业,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5%。

第三类: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型。这类毕业生性格比较平和,有的是字与文章写得较好;大多数是已有就业关系。可以到行政岗位就业,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5%。

3、设计选题——找准你的教学切入点

(1)对症下药,科学地进行毕业设计选题

有利建筑艺术类专业平台建构与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强化训练是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原则。通过毕业设计科学合理选题:一是有目的地培养毕业生独立发现、思考、解决建筑相关问题的能力;二是能够与毕业生所学专业(城市规划、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等)相联系,使原有的专业知识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根据建筑艺术类毕业生的专业特征与就业意愿类型的综合分析可知:只有针对性与灵活性同时具备的毕业设计选题,才能全面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最后达到良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近年来我院历届建筑艺术类毕业设计选题有如下几大类:

第一类:设计方案效果图表现类。为了加强设计方案效果图表现能力,此类设 计选题有:城镇中心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城镇重要街区城市设计,区级文化馆建筑设计,旅游宾馆建筑设计,幼儿园建筑设计,办公综合建筑与装饰设计,综合娱乐城装饰设计,家居室内设计等。通过此类设计课题的综合练习:一是提高建筑装饰方案构思与创意设计技能;二是提高方案设计手工与电脑效果图表现水平;三是提高初步设计方案文本的制作能力。适合选择此类设计课题毕业生应该是:专业特征中专业能力极为突出的第一种,或就业意愿类型中从事工程技术设计的第一类毕业生。

第二类:施工图技术预算设计类。为了加强施工图技术预算设计能力,此类设 计选题有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住宅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幼儿园建筑设计,办公综合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园林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娱乐城装饰施工图设计,家居室内施工图设计,工程概预算设计等。通过此类设计课题的综合练习:一是提高工程概预算设计技能;二是提高规划、建筑与装饰电脑施工图表现水平;三是提高国家与地方法规标准的应用能力。适合选择此类设计课题的毕业生应该是在专业特征中专业能力较为适中与薄弱的第二种、第三种,或就业意愿类型中从事工程技术设计的第一类毕业生。

第三类: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类。为了加强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能力,此类设 计选题有各类规划、园林、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

算设计等。通过此类设计课题的综合练习:一是提高工程概预算设计技能与施工组织技能;二是提高建筑与装饰、规划施工图的识读水平;三是提高国家与地方法规标准的应用能力。适合选择此类设计课题毕业生应该是:在专业特征中专业能力较为适中与薄弱的第二种、第三种,或就业意愿类型中从事工程施工监理的第二类毕业生。

第四类: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类:

为了加强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能力,此类设计选题与课题的综合练习的目的同上(即监理类)。适合选择此类毕业生应该是:在专业特征中专业能力较为适中与薄弱的第三种,或就业意愿类型中从事工程施工监理的第三类毕业生。

(2)智取华山——找准设计教学切入点

毕业设计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系统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四大切入点来实现毕业设计的总体目标。现用十七个字四句话来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四个流线。

一个中心:即要求建筑设计有中心思想(构思主题鲜明)。

两个基本点:即要求突出要点与亮点。要点(即关键点)包括:场地竖向处理要求,即台阶或坡道(作高差)处理;楼距要求,即国家标准与地方城市政府规定;交通组织要求,即道路的拆迁与保留(留住精神);环境要求,即建筑尺度、风格(符号、色彩、造型)、档次。亮点(即特别点)包括:建筑个性与设计创意。

三个代表:即要求体现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地方特点:即体现切合地方气候与地形的空间组织;民族特色:即体现当地民族习俗的空间布局与符号特征;时代精神:即体现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四个流线:即要求科学组织好人流、车流、货流与景线。人流,即包括师生、行政、后勤、顾客等人流组织路线;车流,即包括客车(客班车、出租车、小车)、货车、消防车、自行车车流组织路线;货流,即包括后勤、教材、建材等货流组织路线;景线,即是指按要求科学组织好景观视线:

A、要看建筑环境线——观察视角要求至少有18度,站点在三倍以上距离;

B、要看建筑轮廓线——观察视角要求至少有27度,站点在二倍以上距离;

C、要看建筑局部线——观察视角要求至少有45度,站点在一倍以上距离。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适当应用

毕业设计课程理所当然强调实践练习,理论辅导课主要任务是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容量。采用以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系统为主进行核心部分教学,可以提供包括文字、图片及音像等信息设计参考资料,使互动式案例教学成为可能。演示所有转变成电子文件的设计及实例,动态效果大大加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同时,由于节省了传统的板书的时间,使得理论辅导课的容量也比一般情况增加一倍以上。运用实物投影系统,进行毕业设计方案讲评与课上徒手草图绘制,可以展示指导教师的个人魅力与风采,同时这也相应需要指导教师准备有更充足丰富的内容。

5、现场踏勘——课外实地调查研究的体会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是离不开环境的,建筑设计中采用的许多构成因素大部分从建筑环境中提炼而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而课外专题调查研究,在毕业设计中显得非常有必要。实际的建筑形体环境及城市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在课程循环中间,安排有建筑实地调查,到建筑环境中去体会。调查的内容包括指定地段的历史沿革、文化习俗、环境特色、建筑形态、空间特点及活动支持等。调研使学生有了切身体会,深入理解了建筑设计理论与城市建设需要的关系。

6、“双师型”教师指导——教师身教胜于言传

应用学科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很难想象,一位不会做或做不好设计的指导教师去大讲设计理论,会产生令人信服的效果。教师自身有素养,能举证亲自参与的案例说明会更有说服力。国外的建筑教育由很多设计大师来承担不无道理。实践证明,身教更胜于言传,如果指导教师每次治学都严谨,学生也自然不会应付了事。

7、专家讲座——确保建筑设计的理念高度

每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总是在秉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实现自我的。人们总爱讲天下文章一大“抄”(实为超),只有超越前人建筑设计的创作,才能确保建筑自身理念的高度。在每次毕业设计课程辅导循环结束前,安排有专家讲座,主题界定在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建筑设计的进一步认识,包括目前国内外建筑设计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讲座最好采用提问、讨论、启发的方式进行。

事实胜于雄辩,在以往历届毕业生中,当年曾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综合实训教学环节接受笔者因材施教、毕业设计的毕业生,其中有近70%的毕业生建筑设计技术水平提高很大,凡经过七大要点措施培训后所做的建筑设计作品,大部分功能布局合理,材料和技术采用先进、构思独特、形象创造新颖,不少毕业生因此提高了自身就业的筹码,能跨江过海,顺利到达上海、广东各大设计单位工作。

(二)人性化管理毕业实习多模式综合实训的对策

毕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对每一个大高职院校来说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必须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多长。美食家们常说“一招鲜,吃遍天”,道理显而易见,我们可以采用毕业实习多阶段多模式的方法对毕业生进行人性化的关怀,让高职毕业生在后期仍有机会选择拓展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我院建筑艺术系近这几年来具体采取的措施是:

1、教学模式:科学决策,合理分段,灵活选择

根据对建筑艺术类高职毕业生调查分析得知,仅有少部分在进行毕业实习前落实了工作岗位方向,而大部分在进行毕业实习前是没有落实工作岗位方向的;我们把没有落实工作岗位方向的毕业生建议按“四阶段”教学模式执行后期教学,而把已落实工作岗位方向的毕业生建议按“三阶段”教学模式执行教学。

(1)“三阶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阶段”教学模式,实际就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形成的“2+1”教学模式,即:一年级着重于造型及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型基础),二年级着重于分析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用两年时间完成第一阶段,学完专业职业基础和职业技术课程,形成专业平台;三年级着重于设计及建设管理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此为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方向,进入相应工作室学习,争取顶岗训练或仿真训练,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可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实现“无缝焊接”。“2+1”教学模式是我建筑艺术系现行教学模式,能使后期已落实了工作岗位方向毕业生,拥有充余的时间来强化专业技能,从而常常为用人单位所欢迎。

(2)“四阶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四阶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是:第一、第二学期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构筑学生日后专业方向及择业平台;第三、四学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实用技术;第五学期到生产第一线实习,有利于学生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第六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领域,突出学习其相关知识和技能。“四阶段”教学模式比较灵活,能使后期没有落实了工作岗位方向毕业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拓展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与自主创业。

2、自主联系:人性化实习管理方式的倡导

通过建筑艺术系这几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实习指导教师普遍认为这种自主联系实习的方式优于传统方式,切实可行,体现人性化实习管理的现代管理思想,深受毕业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欢迎。自主联系实习,通常可按三种方式组织进行:

(1)完全自主联系实习方式

具体的做法是:学校成立由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在毕业实习前一学期未对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动员,让学生了解毕业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意义,并向学生介绍有关联系实习的途径,学生则利用假期拿着学校证明文件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假期结束学生到校汇报联系情况,经指导教师认可学校审批后,即可携带详细毕业实习任务指导书及具体介绍信或证明赴实习单位进行实习。采用这种实习形式,能使毕业生在社交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社交能力。让毕业生自行去联系毕业实习单位,强迫毕业生自己去想方设法找路子,这也是培养高职高专毕业生独立工作和锻炼社交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半自主联系实习方式

具体的做法是:毕业生通过家长、亲戚、朋友或教师等各种渠道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一个毕业实习单位一般能落实2~3人,由于人少,对毕业实习单位影响不大,实习单位也乐于接受,毕业实习的效果比传统的集中毕业实习要好。采用这种实习形式,学校只承担极少数毕业生实习单位的联系,因而大大的缓解了学校联系毕业实习难的问题;采用这种实习形式,可以提高了毕业生实习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力。让毕业生通过熟人自己联系毕业实习单位,从中体会到难处,因而会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在实习中能克制自己自觉按实习要求去做。

(3)部分学校联系实习方式

对于极少数想尽办法而还找不到毕业实习单位的毕业生,到最后仍由学校出面联系毕业实习单位。这类学生活动能力较差,原则上他们的毕业实习过程要求由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管理,并有目的地组织锻炼强化他们的社交能力。

建筑艺术类专业这几年由于能灵活地选择了教学模式,大胆地采用了人性化管理的自主联系实习方式,使得广大的毕业生能及时增强与拓展了专业技能,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各种就业的机遇。有不少的毕业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就顺便落实了工作岗位,还有不少的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时就领到了高额的劳动报酬。事实证明,我院建筑艺术类专业近年来采用多模式人性化管理毕业实习的对策与措施是正确可行的。

如果采用这种自主联系实习的方式,学校一定要建立严格的毕业实习综合实训制度和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实习指导教师要监督检查,严格把关,否则,毕业实习生就会放任自流,毕业综合实训的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以上观点是笔者这几年来对建筑艺术类专业毕业综合实训教学的一点肤浅认识,所论只及表面,片面之词,仅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还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二版

[2] 王耀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学报

[3] 曹蓉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华南建设学院》学报2001年8月第6卷

下载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哪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是关键 教学设计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五课《走科教兴国之路》是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三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莱西市夏格庄中学董美玲 本课地位 设计思路 教材在设计上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基本国策,明确建设创新型国......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培养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

    (教学设计)创新是关键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中学 宋新江 【学习目标:】 1、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做贡献。 2、认清新......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潘菊素,傅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构建探讨

    转自论文部落发表论文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构建探讨 作者:俎文红 万胜利 李强等 摘要:由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是解决当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供求......

    赖学文: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在哪

    赖学文: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在哪 2013-06-28 08:42环球网我有话说字号:TT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18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

    实践教学设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设计 一、实践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