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用连乘解决问题
鼓楼实验小学 蔡盈 2015.4.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2-57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中间问题,灵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每天读12页,20天能读多少页? 分析:为什么用乘法? 数量关系?
(板书:每份数×份数=总数)
二、新授
1、出示例题3,阅读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贴板书:阅读与理解)生汇报并且板书:5箱 每箱12个 每个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边汇报边贴板书)
2、分析题意,整理树状图,介绍中间问题(1)用哪个数量关系解决(2)你想怎么求?你从哪求起?(3)5箱的数量题目直接告诉你了吗?(4)12×5 12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 每箱12个乘5箱,这样就可以求出什么?
(5)小结:像这样,题目没有直接告诉你,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来,我们把这样的问题叫做中间问题,我们得先解决藏在题目中的中间问题,才能解决最终的问题。
3、让学生根据分步计算列综合式,并汇报
(1)12×5×45=2700(元)45×(12×5)=2700(元)(2)两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加括号?
4、还有其他方法吗?
同桌讨论,并像黑板上那样写出中间问题,先分步计算,在列综合式计算。同时和同桌说一说,每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5、回顾与反思(1)点题
(2)辨析45×5×12 45×5表示什么?列的算式有意义吗?
小结:解决连乘的问题,我们得知道先求什么,要在题目中找到隐藏的中间问题。不能随意的把数字连乘。
6、总结: 首先,读题
接着,根据信息列树状图,找出中间问题 最后,列式解答
三、练习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2、每天跑2圈,跑道每圈长4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第二篇:解决问题(连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连乘)》教学设计
员村小学 程晓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例
1、练习二十三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种解决方法。
2、探索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投影仪、课件 预设过程:
一、情境引入:
“六一”节快到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老师正在为庆祝大会做准备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新队员的入队仪式。(出示幻灯片,新队员入队仪式场面分成3个方阵,每方阵5行,每行8人。)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连乘数量关系
1、提出问题:
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完整,可以请其他同学补充)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要求“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试一试,可以跟同桌讨论一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哪些信息先算了什么?又根据哪些信息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出思路:
(1)每个方阵的人数(2)3个方阵的人数(1)3个方阵共几行(2)3个方阵的人数
(1)3个方阵并在一起一行有几人(3)3个方阵的人数)怎样列式,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鼓励有不同解法,如果只有一种方法教师也可以要求介绍一种。)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自己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小结:
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也可以先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行,还可以先求3个方阵并在一起一行共几人,只要讲的有道理都可以采取。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连乘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允许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策略。)
(二)自主尝试,加深理解:
在六一节到来时,为了激励先进,老师打算购买一些奖品发给优秀少先队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解决购买奖品问题.出示(图文结合)一支圆珠笔3元,买两盒需要多少钱?
问:怎么算呢?你还需要什么信息?(一盒有几支)
一起看图得出:一盒有12支 要求学生独立尝试,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预计出现的解法:
A、12×2×3=72(元)B、12×3×2=72(元)请学生说出解题的想法。
(设计意图:此题通过让学生根据问题收集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现成的信息的。)
三、应用提高:
过渡:同学们真棒,刚刚帮老师解决了许多有关“六一”节庆祝准备工作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问题,你有信心自己解决吗?让我们比一比看谁最能干?
1、书本第99页做一做:(投影出示)
要求学生看懂题意,你能怎样帮阿姨又快又准地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独立解决,然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指名汇报。预计:
5×6×8=240(个)„„
2、书本练习二十三第1题:(投影出示)
学生尝试,及时反馈,投影,学生讲解题思路。预计: 方法一:400*2*7=5600(米)方法二:2*7*400=5600(米)
3、书本练习二十三第4题:(投影出示)
这道问题,你有什么想提醒我们大家的吗?(来回)
学生尝试,及时反馈,如果出现25×3与25×3×2这样两种情况就组织学生讨论:哪种解法对?为什么要乘2?
4、书本练习二十三第3题:(投影出示)
要求学生看懂题意,独立解决,投影反馈,学生自己讲解题思路。预计:
方法一:24*4*3=288(瓶)方法二:24*6*2=288(瓶)方法三:4*3*24=288(瓶)
5、(机动)出示(图文结合):钢笔每支25元,文具盒每个10元,我想买20支钢笔和16个文具盒共要付多少钱呢?
独立算,算好后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了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指名汇报,着重说解题思路。(25×20=500元 10×16=160元 500+160=660元)
(设计意图:安排这样的三步计算问题,与前几题比较,可以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
小结:同学们要避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想当然,一定要分析清楚数学信息间的数量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6、(机动)书本练习二十三第2题:(投影出示)
学生尝试,指名反馈,交流解题思路。(3×7+4×6=45元)(设计意图:这1——4小题的安排,主要是巩固新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5、6小题的练习安排这样的三步计算问题,与前几题比较,可以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疑问吗?
第三篇:《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多角度能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谢老师非常高兴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数学。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了本校的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上课特别积极,老师特想在这节课上看到大家的风采。看谁的耳朵最会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并且能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方阵
师:前段时间育才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瞧,他们排着整齐的方阵过来了。(播放:运动会情境)如果老师用手中的这副图上的一个圆表示其中的一个人(贴图),那你从这一个方阵中(板:一个方阵)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横着排的有5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横着排的叫做行。板:行
师:那有几行?每行几人?板:每行有5人,有4行。
生2:竖着排的有4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竖着排的叫做列。板:列
师:那有几列?每列几人?板:每列有4人,有5列。
生:一个方阵有20人。
师:很棒,你还看出了一个方阵的人数。
2、提出问题
师:紧接着又走来了一个相同的方阵,看着这两个方阵,现在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个方阵一共有几人?
3、探究方法
师: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安静独立地思考,把算式写到本子上;写好后,思考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巡视一圈,同时听取和指导完善学生说的过程。
4、汇报交流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算式师板,再说思路)
生1:54=20(人)
202=40(人)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就是54=20(人),再求2个方阵的人数,就是202=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2)师:除了这种方法,谁有不同的算法或思路?
生1:25=10(人)
104=40(人)
师:那你的这个思路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行的人数,就是25=10(人),再求4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104=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把刚才这名同学的思路再说一次?(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3)师:还有另一种方法吗?
生1:42=8(人)
85=40(人)
师:42=8(人),表示你先求哪部分?(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师移动方阵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就是42=8(人),再求5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85=40(人)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预设】:若学生出不来第三种方法,则师出示。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的方法,42=8,85=40你能说一说吗?他表示的42先求哪部分,再求?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吗?你可真聪明!
(4)师:那我们能把这2条算式,写成一条综合算式吗?
生1:452=40(人),生2:254=40(人),生3:245=40(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对比提升
(1)师: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课件出示3种方法)。
(2)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预设:答案相同,都用乘法计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连乘解决问题)
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方法怎么不一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结: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师:学习了方法,就来解决具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鸡蛋问题。(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师:这么多鸡蛋会有多少个呢?(课件出示堆成一堆的鸡蛋)。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信息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片的内容吗?独立解题。
(2)师:如果用一个正方体换掉鸡蛋,你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正方体的问题吗?
生1:从上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45=20(个),203=60(个)
生2:从侧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4=12(个),125=60(个)
生3:从前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5=15(个),154=60(个)
(同步媒体演示,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结:真棒!同一个问题,不仅能自己收集信息,还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数学中有很多题目是类似的,只要你掌握其中最本质的方法,其实我们的数学就这么简单。
2、面包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40个队,每队有20位运动员;每人要3个面包,2瓶矿泉水,共要多少个面包呢?
(1)40202=1600
(2)40203=2400
(3)32040=1600
师:怎样改一改其他两个也是正确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
3、游泳问题(隐含信息,解决问题)
师:在信息中,你觉得那个是需要特别提醒其他同学的?
小结:我很佩服大家,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灵活的找出题中隐含的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老师也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还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求一部分,再求整体。
第四篇:解决问题_连乘应用题
1.幼儿园买来糖果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有1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4块糖,幼儿园一共买来多少块糖?
答案:思路一:
18×3=54(个)…… 3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54=216(块)
思路二:
4×18=72(块)…… 一个班分到多少块糖? 72×3=216(块)
2.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答案:思路1:4×3=12(个)……一层有多少个小木块? 12×6=72(个)
思路2:3×6=18(个)……一列有多少个小木块?
18×4=72(个)
3.一只青蛙一天吃害虫80只,4只青蛙5天吃害虫多少只?
答案:思路1:80×4=320(只)…… 4只青蛙1天吃多少只害虫?
320×5=1600(只)
思路2:80×5=400(只)……1只青蛙5天吃害虫多少只?
400×4=1600(只)
4.选择正确的答案。
(1)故事书有3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2倍,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科技书有多少本? A
30×2×3 B
30×2 C
30×3 D + 3 答案:选择(3)
(2)如果选择A,条件怎样变化?
将“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改为:“科技书是连环画的3倍”。
5.一箱药有6瓶,每瓶有80片,爷爷每天吃3次,每次吃4片,一瓶够吃7天的吗?
答案:
思路1:4×3×7=84(片)
84片>80片
思路2:4×3=12(片)
80÷7<12(一天吃的片数)
思路3:80÷4=20(次)3×7=21(次)20次<21次
仅介绍以上三种思路。所以不够。
第五篇:《连乘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胜利友爱小学
段洪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综合算式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2.通过合作与交流,熟悉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路,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解题策略。
二、教学过程
(一)口算
听算10题
以32×3为例学生说口算过程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跟生活相关。出示超市的图片。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超市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探究
展示: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 阅读读与理解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每箱12个要从图中找到)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你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提醒:找信息不管要从题目中读,也要从图形中找。② 分析与解答
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请独立解决问题。同位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学生上黑板实物展台讲解。
预设1:先求5箱有多少个,再求5箱多少元。列式为5×12=60(元)60×45=2700(元),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12×45;
预设2:先求一箱多少元,再求5箱多少元。列式为45×12=540(元)540×5=2700(元),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45×12×5; a、观察对比,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为什么这道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结果相同,都是用连乘乘法解决的。(板书)
还有都运用了相同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单价×数量=总价)
b、刚才我们是从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什么?和其他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什么?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其实这种方法是小学阶段我们解决应用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我把它总结成看信息,想问题。(板书:看
想)③ 回顾与反思
我们解决了问题,那么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呢?对,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现在我们从问题出发,来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不知道的要怎么求?这种方法也是我们解决应用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我把它总结出看问题,想信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我们学习了用连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认真分析,理清思路,就能解决更多的其他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小结:看来不管是用每个保温壶的价钱×总个数,还是用每箱的价钱×总箱数,最终都是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来求的。
解决问题时,既可以从信息出发,还可以从问题入手,寻找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解决。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2)跑道每圈长400米,小红每天跑2圈。她一个星期跑多少米?
五、堂堂清练习
课本第54页
第2题,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