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3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下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下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下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连乘”问题的策略。

难点:多角度地观察、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3个方阵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6月1日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迎接这个节日,集团校决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首先要进行广播操比赛。看,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入场了,他们排成了3个整齐的方阵精神抖擞地进入操场。

课件依次出示3个完整的方阵图。

二、主动建构,学习新知。

(一)呈现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3个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预设:每排有多少人?每个方阵有多少排?每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鼓励自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揭示课课:解决问题)

师:在这几个问题中,我们最想解决哪个问题? 生: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哪老师想的一样。

2、寻找数学信息。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从方阵图中找到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横着数,每行有10人。生:一共有8行。„„

师:这样横着每排(画横线指示)应该说成“每行”,每个方阵有几行呢?如果竖着的应该说成“每列”,每个方阵有几列呢? 生: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生:每个方阵有10列,每列有8人。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算一算,想一想第一步算出来的是什么,并在学具图上圈一圈。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解题。

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点子图”,一个点表示一个人。

2、学生独立操作。

3、展示、交流。预设:

(1)方法一

10×8×3=240(人)或8×10×3=240(人)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一个方阵,一个方阵有8行,每行是10人,10×8是一个方阵的人数,有3个方阵,所以再乘3,算出来是一共的人数。

师板书:先算每个方阵多少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师:10×8表示什么?80×3表示什么? 师:谁还想再来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说得真清楚明了,老师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先算每个方阵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一共的人数。(课件)

(2)方法二

10×3×8=240(人)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每行有10人,3个方阵合起来就有 3个10,表示3个方阵合起来一行的人数。

每个方阵有8行,再乘8,就是3个方阵一共的人数。师板书:先算每个方阵多少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师:原来这位同学是把3个方阵看成一个大的方阵,先求3个方阵合起来一行的人数,再乘行数,就得到了一共的人数。(板书)

(课件)

(3)方法三

8×3×10=240(人)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3个方阵合成一个大方阵,先用8×3算出这个大方阵共有 24行,再乘每行10人。(课件)

师:这位同学很有想像力,他把3个方阵组成大方阵,先算一共有 几行,再乘每行人数。(板书)

(三)比较异同,提高认识。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解决?(三种)现在请同学们比较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里交流一下。

1、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2、小结:通过比较发现,三种方法都是用乘法来计算的,并且用了两次,像这样的问题叫做连乘问题。解决类似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儿童节,学校还打算在益盈教学楼举办游园活动。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学校为每个教室进行了气球装扮。益盈教学楼有4层,每层楼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需要28个气球,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1)独立完成。(2)交流反馈。

4×5×28=560(个)

5×28×4=560(个)„„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求一共有多少个教室,再求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

生:先求一层楼需要多少个气球,再求4层楼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在游园活动中,三年级同学设计了“25米来回接力跑”活动,一支队伍需要6位同学,每人要进行一次25米的来回跑,问一支队伍一共要跑多少米?

(1)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25×6×2=3000(米)或者25×2×6=3000(米)5 师:题目中没有出现数字2,为什么乘2?

生:来回就是2次。

师:你的算式的表示什么意思?

3、接力跑获胜同学将会得到美丽的花环,所以三年级四个班的同学正在开始准备编花环了。(只列式,不计算)

三(1)班用红花、黄花、蓝花各7束做花环,每束有9朵,三(1)班一共用了多少朵花?

三(2)班用了红花45朵,黄花36朵,蓝花58做花环,三(2)班一共用了多少朵花?

三(3)班准备了145朵,其中红花42朵,黄花51朵,蓝花有多少朵?(1)学生独立完成。

(2)思考:都是讲红花、黄花、蓝花的事,又都是3个条件,怎么有的用连乘,有的不用连乘?

(3)小结:因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一样,所以,分析数量关系多少重要啊!

4、你能用4、6、18来编一道连乘应用题吗?

第二篇:数学三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执 教: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韩雅平指导教师: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朱佳香

一、教学设计思想

首先,教材通过一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两步乘法计算”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再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两步乘法计算”的策略意义极其适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一个个图文结合的情境图,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去获取信息,引导发现并分析数量关系,积累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二、教材分析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的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课时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源。练习二十三的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生活事例:社团方阵、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写字等。有身边生活事例:买鸡蛋、家庭垃圾等。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得到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十分重要。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想出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习题情境图中蕴含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让学生思考、分析、寻找一到两种方法。

三、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本课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和方法: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时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

(1)创设情境--从贴近学生实际校园生活的社团活动学生情景入手,从列队的3个方阵中提取信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描述。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请学生帮老师计算人数。

(3)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思考、分析列示计算,分析不同的解决策略。

(4)协作学习--在问题难易适中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练习中,通过小组和同桌的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样性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5)效果评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堂练习本、预习、收集生活中用乘法计算的数学信息; 2.教师的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设备;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磁性黑板贴。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位数乘法,一位数除法等内容,那今天我们就利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好不好?【板书:解决问题】

生:好。

———————————————————————————————————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去文具店买了些笔,你看,这样一支笔,要卖2元钱,这样10支笔装一盒,你看,老师买了几盒? 生:3盒。

师:老师买了这3盒笔,这样要花多少元钱呢?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PPT出示图片】 生:能!

师:那就请你们在本子上试试看。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好了吗? 生:好了。

师:咱们一起来解决,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我先算一盒笔多少元,也就是2×10=20,再求3盒笔多少元,20×3=60元,答:一共要60元。【教师板书“2×10×3=60(元)”并复述学生的作答】

师:你这个第一个式子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先求出一盒笔多少元?你的想法就是先求先求一盒多少元,再求一盒多少元,是这个意思吗?{根据学生是选择综合法还是分步法进行引导讲解} 【教师板书“先求一盒多少元”】

师:好了,同学们,这是刚刚这位同学的想法,你们的想法怎么样?和他一样吗?有不一样的吗? 生:先求3盒有多少支笔,3×10=30(支)再乘以2.。【教师板书“3×10×2=60(元)”】

师:谁明白这位同学第一步是先求什么?

生:他是先求3盒有多少支笔,一共有30支。师:再求?

生:一共有多少元?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真聪明,这道题想出来了2种不同的思路,这是第一张方法,这是第二种方法。这2种方法是不是都明白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呢?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每完成一项任务,学生自己举手} 【教师板书“法

一、法二”】

师:好了,我们看,这位同学第一步先求的是一盒多少元,另一位同学第一步先求的是3盒多少支笔,但是我们最终都能算出3盒笔„„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

师:也就是说,分2步计算都可以求出3盒笔一共花多少元。【教师板书“答:„„”】

师:你们知道咱们班级的社团活动?生:跳绳。

师:大家都知道,社团课是集体室外活动,这回啊,学校正计划组织一次社团展示会。看!这会参加展示的同学都汇集到了操场上了训练,人可真多啊。学校分配给我一个任务,统计人数,你们谁帮我一起数一数到场有多少人吧!生:数不过来。【PPT开始】

师:不仅你们数不过来来,老师也数糊涂了,不要紧,听老师喊:“按照班级列队站好“。来瞧一瞧,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好,整队,立正,稍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多少个方阵了?生:3个方阵。

师:从这些社团队伍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生:能知道每个方阵有几行几列? 师:那你怎么数每个方阵有几行几列呢?生:横着看是行,竖着看是列。师:那就让我们用他的方法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生:好。

师:1、2、3、4……8行,1、2、3^10列。也就是说有8行、10列。也可以换种说法说每个方阵竖着看有10列,每列几人啊?生:8人。

师:再换句话说就是每个方阵横着看有8行,每行有10人,对不对啊?生:对。师:那这下,你们可以利用你装满数学知识的小脑袋算一算有多少人了吗?生:可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那请拿出课堂练习本,把式子写下来吧,做好了请举手示意老师。好,让我们一起停下手中的工作,来听一听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吧。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首先,我先算10×8=80(人),再算80×3=240(人)。师:【板书:10×8×3=240(人)】这个10×8是先求的什么? 生:先求的一个方阵的有80人。

师:也就是要求总人数,你先求一个方阵人数。【板书:先求一个方阵人数】那你又是怎么知道一个方阵有80人的?

生:横着看有8行,每行10人。师:也就是有8个10是吗?生:是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生:同意。师:我们再来回顾下他的做法,先求出一个方阵有8行10个人的等于80人,再求3个方阵,那么就有3个80人也就是总人数240人。你们都是这么做的吗?有没有同学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大队伍的,谁来说一说他独特的想法吧!

生:我是横着看的,先算一大行有多少人,再算一个有几个大行。

师:一大行有多少人你,你是怎么算的。生:一小行有10人,3个方阵也就是30人。师:我们都横着看看第一行,3个方阵拼成一大行就有3个小行,一大行有3个10人就是30人。有这样的几个大行?生:8大行。师:

师:也就是8个30人。能用式子表达下吗?生:10×3×8=240(人)

师:【板书:10×3×8=240(人)先求一大行】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你是从行还是列看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我是竖着看,先算一算有几列,再求总数。10×3×8=240(人)

师:【板书:10×3×8=240(人)先求总列数】竖着看一个方阵有几列,总共几个方阵。生:10列,3个方阵。

师:那么就是有3个10列,那每列又有8人,总共就有240人。

师:我们来看看虽然3两位方法式子一样,可是先求的内容,也就是看待问题和解决策略的角度不同。但是都是使用两步乘法计算出社团展示的学生240人。那如果老师再变一变式子,你能说一说这式子表示的意思吗?【板书:8×3×10=240(人)】生:能。

师:请和同桌说一说,这个式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3个方阵共几行。师:一个方阵8小行,3个方阵就是3个8等于24小行,每小行10人,也就是24个10等于240人。你们同意吗?生:同意。

师:这个式子也是用了两步乘法。【板书:两步乘法计算】这3个式子都是先求大块中的一小块,再求总数的方法了吗,你们都掌握了吗?生:掌握了。

师:那接下来你们就来帮老师算一算,买了多少个我最爱吃的蛋白质最全面的鸡蛋。:请小组一起合作,交流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算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好,你来说,你的列式是……?生:……。师:先求的是?表示?生:先求的是……

师:我们既可以用分步做,也可以综合列式。剩下的式子就请四人小组交流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题目都用两步乘法计算,看来两步乘法可以专门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那是解决什么样子的问题?生:先求一小部分,再求一大块。

师:那这个小部分里还有小部分吗?生:有。

师:那这个小部分和整个大部分都是随便分的吗?生:(有顺序的分)师:要嘛是像方阵一样排列,要嘛像鸡蛋一样码好放在盒子里,都是平均分。师:而且啊,这个本身小部分有序的排放之后就组成了大整体。所以两步乘法可以用来很好的解决求“有序排放“分堆、分盒、分小部分的整体的总数。你们说是吧。生:是。

师:这个整体数目是一定的,我们看待小部分的角度不同或者分法不同,会不会影响整体的数目啊?生:不会。

师:恩,你们真棒,从小问题中发现了大道理。三:应用巩固,积累经验。

师:再来看看两步乘法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孙杨是……“。你说一说你怎么做。生:……师:先求的?生:……师:再求的?生:……

师:这道题中的大部分也就是整体是什么?生:游了多少米。师:也就是总路程,它被分成了几个来回。生:3个来回。师:一个来回就是2个。生:25米。

师:再来,观察下你们的作文本,做一下这道题……生:每行16个字……

四、师生互动,共同小结

师: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存在了这么的信息和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主要是用什么方法解决哪一类问题?

生:用两步乘法计算求有序部分组成的整体的问题。

师:并且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师:其实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一类的问题,同学们今天回去就自己找一找身边具有这样特征的信息,用刚刚学的方法算一算吧。下课。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两步乘法计算 1、10×8×3=240(人)先求一个方阵人数 2、8×3×10=240(人)先求总行数 3、10×3×8=240(人)先求总列数

十、作业设计

寻找身边的信息,试着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第三篇: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用连乘解决问题

鼓楼实验小学 蔡盈 2015.4.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2-57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中间问题,灵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每天读12页,20天能读多少页? 分析:为什么用乘法? 数量关系?

(板书:每份数×份数=总数)

二、新授

1、出示例题3,阅读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贴板书:阅读与理解)生汇报并且板书:5箱 每箱12个 每个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边汇报边贴板书)

2、分析题意,整理树状图,介绍中间问题(1)用哪个数量关系解决(2)你想怎么求?你从哪求起?(3)5箱的数量题目直接告诉你了吗?(4)12×5 12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 每箱12个乘5箱,这样就可以求出什么?

(5)小结:像这样,题目没有直接告诉你,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来,我们把这样的问题叫做中间问题,我们得先解决藏在题目中的中间问题,才能解决最终的问题。

3、让学生根据分步计算列综合式,并汇报

(1)12×5×45=2700(元)45×(12×5)=2700(元)(2)两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加括号?

4、还有其他方法吗?

同桌讨论,并像黑板上那样写出中间问题,先分步计算,在列综合式计算。同时和同桌说一说,每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5、回顾与反思(1)点题

(2)辨析45×5×12 45×5表示什么?列的算式有意义吗?

小结:解决连乘的问题,我们得知道先求什么,要在题目中找到隐藏的中间问题。不能随意的把数字连乘。

6、总结: 首先,读题

接着,根据信息列树状图,找出中间问题 最后,列式解答

三、练习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2、每天跑2圈,跑道每圈长4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第四篇:解决问题(连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连乘)》教学设计

员村小学 程晓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例

1、练习二十三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种解决方法。

2、探索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投影仪、课件 预设过程:

一、情境引入:

“六一”节快到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老师正在为庆祝大会做准备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新队员的入队仪式。(出示幻灯片,新队员入队仪式场面分成3个方阵,每方阵5行,每行8人。)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连乘数量关系

1、提出问题:

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完整,可以请其他同学补充)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要求“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试一试,可以跟同桌讨论一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哪些信息先算了什么?又根据哪些信息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出思路:

(1)每个方阵的人数(2)3个方阵的人数(1)3个方阵共几行(2)3个方阵的人数

(1)3个方阵并在一起一行有几人(3)3个方阵的人数)怎样列式,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鼓励有不同解法,如果只有一种方法教师也可以要求介绍一种。)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自己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小结:

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也可以先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行,还可以先求3个方阵并在一起一行共几人,只要讲的有道理都可以采取。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连乘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允许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策略。)

(二)自主尝试,加深理解:

在六一节到来时,为了激励先进,老师打算购买一些奖品发给优秀少先队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解决购买奖品问题.出示(图文结合)一支圆珠笔3元,买两盒需要多少钱?

问:怎么算呢?你还需要什么信息?(一盒有几支)

一起看图得出:一盒有12支 要求学生独立尝试,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预计出现的解法:

A、12×2×3=72(元)B、12×3×2=72(元)请学生说出解题的想法。

(设计意图:此题通过让学生根据问题收集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现成的信息的。)

三、应用提高:

过渡:同学们真棒,刚刚帮老师解决了许多有关“六一”节庆祝准备工作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问题,你有信心自己解决吗?让我们比一比看谁最能干?

1、书本第99页做一做:(投影出示)

要求学生看懂题意,你能怎样帮阿姨又快又准地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独立解决,然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指名汇报。预计:

5×6×8=240(个)„„

2、书本练习二十三第1题:(投影出示)

学生尝试,及时反馈,投影,学生讲解题思路。预计: 方法一:400*2*7=5600(米)方法二:2*7*400=5600(米)

3、书本练习二十三第4题:(投影出示)

这道问题,你有什么想提醒我们大家的吗?(来回)

学生尝试,及时反馈,如果出现25×3与25×3×2这样两种情况就组织学生讨论:哪种解法对?为什么要乘2?

4、书本练习二十三第3题:(投影出示)

要求学生看懂题意,独立解决,投影反馈,学生自己讲解题思路。预计:

方法一:24*4*3=288(瓶)方法二:24*6*2=288(瓶)方法三:4*3*24=288(瓶)

5、(机动)出示(图文结合):钢笔每支25元,文具盒每个10元,我想买20支钢笔和16个文具盒共要付多少钱呢?

独立算,算好后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了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指名汇报,着重说解题思路。(25×20=500元 10×16=160元 500+160=660元)

(设计意图:安排这样的三步计算问题,与前几题比较,可以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

小结:同学们要避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想当然,一定要分析清楚数学信息间的数量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6、(机动)书本练习二十三第2题:(投影出示)

学生尝试,指名反馈,交流解题思路。(3×7+4×6=45元)(设计意图:这1——4小题的安排,主要是巩固新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5、6小题的练习安排这样的三步计算问题,与前几题比较,可以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疑问吗?

第五篇:《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多角度能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谢老师非常高兴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数学。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了本校的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上课特别积极,老师特想在这节课上看到大家的风采。看谁的耳朵最会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并且能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方阵

师:前段时间育才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瞧,他们排着整齐的方阵过来了。(播放:运动会情境)如果老师用手中的这副图上的一个圆表示其中的一个人(贴图),那你从这一个方阵中(板:一个方阵)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横着排的有5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横着排的叫做行。板:行

师:那有几行?每行几人?板:每行有5人,有4行。

生2:竖着排的有4人。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竖着排的叫做列。板:列

师:那有几列?每列几人?板:每列有4人,有5列。

生:一个方阵有20人。

师:很棒,你还看出了一个方阵的人数。

2、提出问题

师:紧接着又走来了一个相同的方阵,看着这两个方阵,现在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个方阵一共有几人?

3、探究方法

师: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安静独立地思考,把算式写到本子上;写好后,思考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巡视一圈,同时听取和指导完善学生说的过程。

4、汇报交流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算式师板,再说思路)

生1:54=20(人)

202=40(人)

师:那你的这个算式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就是54=20(人),再求2个方阵的人数,就是202=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2)师:除了这种方法,谁有不同的算法或思路?

生1:25=10(人)

104=40(人)

师:那你的这个思路是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行的人数,就是25=10(人),再求4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104=40(人)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把刚才这名同学的思路再说一次?(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3)师:还有另一种方法吗?

生1:42=8(人)

85=40(人)

师:42=8(人),表示你先求哪部分?(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师移动方阵

师:你能上来圈一圈吗?第一步先求哪部分?

生:先求合并后一个列的人数,就是42=8(人),再求5个这样一行的人数,就是 85=40(人)

师:谁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再来说一说?(生说师同步媒体演示)

师:大家都都听懂了他的解题思路吗?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方法的解题思路。(生齐读)

【预设】:若学生出不来第三种方法,则师出示。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的方法,42=8,85=40你能说一说吗?他表示的42先求哪部分,再求?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吗?你可真聪明!

(4)师:那我们能把这2条算式,写成一条综合算式吗?

生1:452=40(人),生2:254=40(人),生3:245=40(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对比提升

(1)师: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课件出示3种方法)。

(2)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预设:答案相同,都用乘法计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连乘解决问题)

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方法怎么不一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结: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师:学习了方法,就来解决具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鸡蛋问题。(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师:这么多鸡蛋会有多少个呢?(课件出示堆成一堆的鸡蛋)。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信息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片的内容吗?独立解题。

(2)师:如果用一个正方体换掉鸡蛋,你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正方体的问题吗?

生1:从上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45=20(个),203=60(个)

生2:从侧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4=12(个),125=60(个)

生3:从前面看先求一层的正方体个数,35=15(个),154=60(个)

(同步媒体演示,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结:真棒!同一个问题,不仅能自己收集信息,还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数学中有很多题目是类似的,只要你掌握其中最本质的方法,其实我们的数学就这么简单。

2、面包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40个队,每队有20位运动员;每人要3个面包,2瓶矿泉水,共要多少个面包呢?

(1)40202=1600

(2)40203=2400

(3)32040=1600

师:怎样改一改其他两个也是正确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

3、游泳问题(隐含信息,解决问题)

师:在信息中,你觉得那个是需要特别提醒其他同学的?

小结:我很佩服大家,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灵活的找出题中隐含的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老师也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还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求一部分,再求整体。

下载三下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下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