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

时间:2019-05-12 23:1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数学上册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

一年级《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岛《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教学过程:

一年级上册《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岛《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几和第几:

A、请一竖排起立。

高昂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

(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教师说明: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高昂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B、还请这一竖排起立

从前面数高昂排第几?从后面数排第几呢?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把高昂数了几次?(两次)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验证。3、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把高昂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二、新知:(课本74页例题)

1、读题:读题至两遍,说一说:通过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猜想:猜一猜,这行大雁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引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出现一个答案,就说:看来大家昨天预习的不错,知道答案是多少了,那为什么是8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3、验证:(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A、摆一摆:

(1)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两个同学到前面去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表扬学生会思考)

(3)老师示范摆一摆:同学们,在摆的时候,读一句,摆一摆,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摆几个?哪只是花雁?(摆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摆几个?这一行,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摆一摆。B、画一画:

(1)在没有学具不能摆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画一画验证:下面用圆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读一句,画一画。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同桌可以讨论交流。(2)让二个同学到前面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你画了多少只?

(3)老师示范画一画: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读一句,画一句,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画几个?哪只是花雁?(画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画几个?那好,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画一画。结论:这一行大雁共有8只。C、算一算 D、列算式:

(1)那算式应该如何列呢?让学生试着列算式。(2)找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会出现:5+3,6+2,5+2+1,6+3-1)(3)5+2+1中1表示花雁,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2中,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表示包括花雁和前面的共6只。

5+3中的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3表示包括花雁和后面的共3只。重点讲解6+3-1,从前面数花雁排在第6,把花雁数了一次,从后面数花雁排第3,把花雁又数了一次,6+3=9就把花雁算了两次,再去掉一次。一共8只大雁。教师总结:不管怎样列式,花雁都是算了一次。

4、小结:

(1)让学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对“重叠”的理解。在大雁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叠了呢?(前面数和后面数的时候,花雁重复数了两次)

(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叠问题”呢?(我们用读一读、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了今天的问题。以后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三、模仿例题练习:

1、读(两遍)

2、画一画

(学生单独画)

3、数一数

(读一句,数一句)

4、列式:

5、大楼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复数了呢?所以,列算式的时候,要把重复的一栋去掉。

四、同学们,除了站队,小区里的楼,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会出现重叠问题呢?(下课后,用心观察,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课后反思: 取得的成绩:

1、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读一读,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节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大胆摸索,创新教学,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同时在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精心上好每一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2、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通过摆一摆,使学生理解题意,并找到答案。再画一画,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看到事实的本质,进而列出算式。这种直观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非常合适并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正向的训练,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了学法指导。首先使学生明确摆学具,画图都是数学上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另外在摆学具,画图时指导学生读一句摆一句,画一句,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这些都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二、存在的不足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上课听讲不认真,要注意对于一年级孩子适当进行物质鼓励(比如:小红花,小贴画,小喜报等等),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听课习惯。通过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强化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2、注意上课时各环节上时间的控制,最后拖堂2分钟,要养成较强的时间观念。

第二篇: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74页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岛《重叠问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74页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岛《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岛《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几和第几: A、请一竖排起立。

高昂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教师说明: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高昂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

B、还请这一竖排起立

从前面数高昂排第几?从后面数排第几呢?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把高昂数了几次?(两次)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验证。3、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把高昂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二、新知:(课本74页例题)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岛《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几和第几: A、请一竖排起立。

高昂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教师说明: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高昂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

B、还请这一竖排起立

从前面数高昂排第几?从后面数排第几呢?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把高昂数了几次?(两次)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验证。3、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把高昂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二、新知:(课本74页例题)

1、读题:读题至两遍,说一说:通过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猜想:猜一猜,这行大雁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引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出现一个答案,就说:看来大家昨天预习的不错,知道答案是多少了,那为什么是8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3、验证:(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A、摆一摆:

(1)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两个同学到前面去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表扬学生会思考)

(3)老师示范摆一摆:同学们,在摆的时候,读一句,摆一摆,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摆几个?哪只是花雁?(摆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摆几个?这一行,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摆一摆。B、画一画:

(1)在没有学具不能摆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画一画验证:下面用圆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读一句,画一画。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同桌可以讨论交流。

(2)让二个同学到前面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你画了多少只?

(3)老师示范画一画: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读一句,画一句,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画几个?哪只是花雁?(画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画几个?那好,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画一画。结论:这一行大雁共有8只。C、算一算 D、列算式:

(1)那算式应该如何列呢?让学生试着列算式。

(2)找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会出现:5+3,6+2,5+2+1,6+3-1)(3)5+2+1中1表示花雁,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

6+2中,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表示包括花雁和前面的共6只。5+3中的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3表示包括花雁和后面的共3只。重点讲解6+3-1,从前面数花雁排在第6,把花雁数了一次,从后面数花雁排第3,把花雁又数了一次,6+3=9就把花雁算了两次,再去 掉一次。一共8只大雁。

教师总结:不管怎样列式,花雁都是算了一次。

4、小结:

(1)让学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对“重叠”的理解。在大雁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叠了呢?(前面数和后面数的时候,花雁重复数了两次)

(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叠问题”呢?(我们用读一读、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了今天的问题。以后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三、模仿例题练习:

1、读(两遍)

2、画一画(学生单独画)

3、数一数(读一句,数一句)

4、列式:

5、大楼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复数了呢?所以,列算式的时候,要把重复的一栋去掉。

四、同学们,除了站队,小区里的楼,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会出现重叠问题呢?(下课后,用心观察,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试着做一做)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4页智慧广场《重叠问题》等内容。

第三篇: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80~81页。[教学目标] 1.经历用韦恩图表示重叠问题的探究过程,体验韦恩图产生的必要性。2.借助直观图,理解韦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3.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丰富、直观的游戏活动,在观察、操作、交流、猜测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经历用集合图(韦恩图)表示重叠问题的探究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韦恩图的意义,建构重叠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用写真板等。

学具:研究单、同桌操作用的名单、磁板等。[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咱们学校经常组织大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昨天老师在校园里又看到了这样一则通知。

课件演示。

通知

学校定于本周周六、周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请四年级各班选10人参加小记者活动,9人参加小交警活动。

根据通知要求,每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活动?怎么算的?

预设:学生会想到用10+9=19人。

师:一定是19人吗?(抽生交流)

师:这是四年级一班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名单,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课本情境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同学重复参加了两项活动,那能用10+9直接求出总人数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种有重复部分的问题,我们称之为重叠问题。

(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通知,猜一猜每班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再出示课本情境图给学生对比观察,老师的一句“真的是19人吗”引发矛盾冲突,让 “重叠问题”的研究成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二、合作探究,感知模型(一)动手操作,思维碰撞

师:先来进行一个同桌竞赛,这是竞赛内容和规则。

课件演示。

竞赛内容

同桌比赛摆姓名,左边的同学负责摆好参加小记者的10人,右边 的同学负责摆好参加小交警的9人。

竞赛规则

能快速、一个不少地摆好的一方获胜。获胜方立即举手。(抽一对同桌到黑板上用大学具板演,其余同桌比赛)

(有的同桌会出现争抢的情况。)你们俩你争我抢的怎么回事?(少重复的几个人)每对同桌的名单中都有重复的这几名同学。(他们两项活动都参加了,却只有一个)同桌协商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

(二)交流方法,分析策略

选不同方法磁吸在黑板上,分析不同的解决策略。

师:思考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

生交流想法,逐步引出韦恩图。

(三)引出韦恩图,介绍韦恩

课件演示。(不规则韦恩图)

师:我们可以把线画的更漂亮一些。

课件动态演示:由不规则变规则的过程。

这种图最早是由英国一位名叫韦恩的科学家创造的。

课件演示。(韦恩的介绍)

师:因此,这种图就叫做韦恩图。(板书:韦恩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同桌竞赛再次引发冲突:有几名同学两项活动都参加了,但名单只有一个,怎么办?在交流方法,分析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把他们放在中间是最合理的,并且要想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是参加小交警的,“圈一圈”既简单又有效。由此,“韦恩图”便在学生的操作、交流、碰撞中,自然、流畅地出现了。

4.了解信息,掌握算法。

(1)理解韦恩图各部分意义。

师:从韦恩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我想聘请一位小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图中各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试试?(抽生交流)

(2)数形结合,列式计算。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列式计算出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活动吗?在研究单一上完成。

生独立完成后,投影展示不同方法,生结合韦恩图介绍算理。这几种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总结:不管怎样列式,重复出现的只能算1次。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老师”,将学习主动权放手给学生,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达韦恩图各部分含义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加深对韦恩图理解的过程。之后借助韦恩图,让学生弄清重叠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用集合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对不同策略的对比沟通中,充分感知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与共性,为构建模型做准备。

三、变式拓展,构建模型

师:重叠问题的奥妙远不止这些,大家猜一猜我们隔壁班可能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活动?在研究单二上完成。

生完成后,同桌交流,师挑选不同想法,投影展示交流,梳理总结。课件演示。(0人重复到9人重复)

在解决前面的问题时,我们列出了这么很多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计算方法:从两部分的和中减去重复的部分。(板书:和—重复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对隔壁班参加人员情况的猜测分析,加深了学生对重叠问题结构的理解;在对系列算式共性的探索中,将形象的活动和感性的认识提升抽象的规律,体验、构建出解决重叠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实践应用,感受价值 1.解决生活中的重叠问题。

四年级一班订《开心学堂》和《探索历史》两种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其中订《开心学堂》的有25人,订《探索历史》的有27人,两种都订的有10人,全班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做法。2.社会调查。

要调查咱班同学的爸爸们吸烟和喝酒的情况,怎样设计韦恩图呢? 生尝试,讨论确定设计方案,确定方案。课件演示。(见图1)

图1 偶尔喝一次不算喝,偶尔吸一次不算吸,每人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能给爸爸找准位置吗?爸爸位置在中间、左边、右边的同学分别起立,介绍这是什么样的爸爸,将人数填写在课件中,发现三类爸爸的人数合起来不是全班总人数。(有既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爸爸)这么好的爸爸没位置了,放哪?(学生可能会想到放到外面)

完善韦恩图:如果方框里是所有同学的爸爸,那么好爸爸就在韦恩图外面这部分。3.编数学故事。

师:重叠问题其实早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课件演示。(见图2)

师:这是几年级学过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试着编一个重叠问题的数学故事吗?

抽生编故事,其余同学边记录边解答。

图2 【设计意图】“给爸爸找位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给爸爸确定位置的过程,也是他们进一步理解韦恩图各部分意义的过程,以“无痕”的效果巩固了新知,同时渗透了全集概念。“编数学故事”用旧知引出,让学生发现,原来“重叠问题”早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恍然大悟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编数学故事的心理难度,贯穿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的变式拓展和练习设计既链接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又实现了对数学思维的层层拓展。

五、梳理总结,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重叠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 生交流。

课件演示。(见图3)

这节课我们从社会实践活动名单中发现了重叠问题,之后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方法经历了韦恩图的形成过程,并借助韦恩图分析解决了重叠问题,最后将学到的方法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等到了初中,大家会继续学习韦恩图,不过那时我们通常称之为“集合”

课件演示集合图(见图4),希望将来老朋友相见时不要不相识。图4

图3 【设计意图】本环节有效地梳理了整节课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贯穿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板书设计]

第四篇:《智慧广场-大雁重叠问题》 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74页的智慧广场信息窗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队飞翔的大雁,图下以文字形式提供教学信息,拟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这一行一共有多少只”的问题,展开对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的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独立画出直观图解决问题,并掌握画直观图的方法。(画图是为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画直观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谈话: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活动,第1列的第2位同学起立,从前面数他排在第几?(2)他前面有几人?(1人)从后面数他排在第几?(4)他后面有几人?(3人)那这一列总共有多少个同学?让学生先说一说。来,动动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从前面数,他排在1、2,第2,从后面数,他排在1、2、3、4,第4,咦,你发现了什么?刚才我们把这个同学数了几次?2次,我们重复数了一次,也就是重叠。

生活中像这样的重叠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呈现课件,秋天来了,大雁都要飞回南方过冬了,看穿花衣服的大雁多漂亮呀,用手指一指,我们把它叫做花大雁(统一叫法)你能猜猜这群大雁有几只吗?(一定记下来)现在老师告诉你,仔细听这道题的信息,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读的慢一点),谁能再像老师这样说说花大雁的信息?

找准了信息,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想到什么方法?(你桌子上有什么?)这位同学做得好,老师没让动学具他就不动安静的坐好。对,同学们马上向他学习也坐好。在摆学具之前,你想用什么来表示穿花衣服的大雁?用什么来表示普通大雁?嗯,都很好,要区分普通大雁和花大雁,所以要用两种不同的学具。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边读题边摆学具,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根据信息摆学具,看看一共有几只大雁?(最后一定落实在问题上)(先说明白再拿学具,一定要组织好课堂,培养好习惯)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学生摆学具,同位交流,老师巡视(先问问下面的同学怎么摆的,有个数),让两个同学上黑板摆。(上面下面同时摆,既节约时间又避免思考时间过长)

放下手中的学具,表扬不乱动的同学。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摆的。你先摆的什么?先摆普通大雁,摆几只?然后呢,第6只是花大雁,数一数是吗?从后往前数排第3,花大雁后面要摆几只?数一数对吗?(每次都要验证一下)那我们一起数一数这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最后一定要落实到问题上!)

有没有不同的摆法?有没有先摆花大雁的?

来说说你怎么摆的?先摆花大雁,前面摆几只普通大雁?数一数这样摆花大雁是排在第6吗?后面摆几只?数一数对吗?那这一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1、2、3、4、5、6、7、8.(如果学生一开始摆了两只花大雁,又拿走了,就问:刚才你摆了两只花大雁,怎么拿走一只?是不是只有1只花大雁,你摆了两次呀)

(呈现出来的有错误一定要改,先让出错的同学说她是怎么摆的,再让其他同学帮帮她改正,改后一定再让出错的同学自己说一遍!)

由此可见,这两种摆法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共有8只大雁。你能再选一种方法快速地摆一摆吗,看谁摆的又快又准确。及时表扬。收学具,快静齐。

三、教师引领,优化方法

现在我们没有学具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不可以画一画?

通过刚才的摆学具,你觉得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来说说?(一个一个的按顺序画;画的图形要大小适中,我们用不同的学具来区分两种大雁,那画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两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如果画大雁的话会比较麻烦,谁还能想怎么画?)刚才我们用了几种学具来摆?那画图时我们应该用几种符号?

有的画的很漂亮,有的画的很简单,拿上来展示对比一下,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意识。

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他画得真形象或漂亮。

我看这位同学画的特别快,什么原因?因为他用符号来表示,既省时间又能画清楚。

我们以后就用符号来表示物体,这样可以画的又快又对。一起看老师画一画,这里画的时候要突出重叠,说明花大雁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时重复数了一次,所以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注意画上箭头标上数字。(组织纪律,及时表扬,学生都看黑板的时候才讲)动动你的小嘴巴,一起说着我来画。我先画普通大雁,用圆圈代表,画几个?(5个)第6只是花大雁,我就用三角表示,再画什么?数一数,花大雁从前数是排第6吗,从后面数是排第3吗,我们把花大雁重复数了一次,所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数一共有多少只?

我还可以怎么画?(如果学生不知道,提示:刚才我先画的普通大雁,这次我可以先画?花大雁)花大雁,用三角表示,前面画几只?后面画几只?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

我们用两种方法画出来,都是一共画了8只大雁。

注意小结:我们在解决重叠问题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先画普通大雁,也可以先画花大雁,注意根据信息准确画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

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我们可以怎么画?(叫一组同位起来说说,生生评价,老师引导从几个方面说:说的很完整,很清楚,声音很响亮,很全面)

四、自主练习,应用方法

现在你会画图了吗?那我们一起来闯关,看谁能最后胜利通关。(该环节注意语气声调,调动孩子的热情)第一关:

小明家从前面数在第3栋,从后面数在第5栋。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让学生上来自己展示自己讲,其他学生评价,还是从几个方面:完整,流畅,清楚,声音响亮)

看看谁画得对。画完之后端正坐好。上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看谁说得完整又清楚。第二关:

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先播放视频,看,小鸭子多可爱呀,鸭妈妈正领着小鸭子们学游泳呢,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只鸭子,你能告诉鸭妈妈一共有几只鸭子吗?

我们来比赛,看谁画的又快又对。

仔细审题,看清楚题目再做,注意它说的跟前面的一不一样。让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奥,他先画的鸭妈妈,这样是不是快一些?只要找准鸭妈妈就好画了。第三关:

小明排队坐公交,他排在第6,后面还有4人。排队上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想先画谁?小明,这样画会比较快。第四关:

有7辆车,从左到右摆成一排。小汽车从左边数排第4,从右边数排第几呢? 说一说,比一比,哪种方法好。体现方法最优化。

五、总结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重叠问题 2.用符号表示物体可以画的更快更准确 3.画图的两种方法

第五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5页智慧广场

《移多补少》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89页智慧广场《移多补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小花 学生:小花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考考你,你能看出谁多谁少吗?

一、情境导入,实物操作,体会移多补少问题

谈话: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小礼物,在你的桌子上,是什么呀?这是手工做的小花。都是什么颜色的?快点打开来数数分别有多少朵? 指名回答,板书红花8朵,黄花4朵。

老师出个问题考考你:那几朵红花给黄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预设1:4朵 8-4=4(朵)

预设2:2朵。因为红花拿出2朵就变成6朵,黄花加上2朵变成6朵。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动手拿出8朵红花、4朵黄花,摆一摆。学生自主活动。

谁愿意演示给大家看一下? 生演示。

老师问问你这两朵红花是从哪里移来地呢? 预设:红花里面

是从红花哪一部分移来的? 预设:多出来的那一部分。

为了更能清楚的看出来红花比黄花多出来的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加一条小竖线。那8-4=4对不对?是把这四朵都移下来,那么黄花就要变多了,红花就变少了。也就是说多四朵的时候,移2朵就可以了。

二、探究建模,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A、出示情境图,现在芳芳和晶晶做了一些小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分别做了多少朵呢?14朵、10朵。她们也想请大家帮帮忙: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个人的花一样多?

刚才我们用摆一摆的方法帮助聪聪和明明找到了答案(板书:摆),那如果我们现在手中没有小花了,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生可能会想到用画一画的方法。

B、学生自主活动用画一画的方法,完成问题。

C、展示不同学生的方法,对比不同的画法,体验符号简洁的好处。师总结用简单图形代替小花,画起来容易又简单清楚。所以在数学上画图的时候不求画的漂亮,只要画的清楚简单就好。

D、第二次对比:

展示学生作品,体会一一对应的好处。

出示两幅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 ○○○○ ○○○○○○○○○○

:一个对着一个来画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上面的多还是下面的多。

你能看出来多的那一部分吗?能不能像这样画一条小竖线来让多的部分看得更清楚。生来画。

你们觉得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来画好不好?拿出练习纸,也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重新画图,并用虚线表示出多出来的部分。生展示。

2、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

图已经画好了,那芳芳要给晶晶几朵花,两人就一样多了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图上清楚的表示出来。学生自主完成。展示学生想法。

○○○○○○○○○○ ○○○○ ○○○○○○○○○○

这次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板书:画)知道了芳芳给晶晶2朵花两个人就同样多了,那你觉得画图的方法好吗?看来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总结:其实啊,不论是摆还是画,我们都是从多的里面拿了一些给少的,让两个人变得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问题。

3、反馈练习。

“移多补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好,那你会用“移多补少”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题目:熊妈妈和熊宝宝也在做手工呢。看,做的是什么?熊妈妈做了14个蜂蜜罐,熊宝宝做了4个蜂蜜罐,熊妈妈给熊宝宝几个蜂蜜罐就一样多了?先说,再画。学生画图解决,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10个表示什么?

预设1:熊妈妈比熊宝宝多出来的。多10个移几个就一样多了?

三、归纳总结方法。

1、总结“移多补少”的一般步骤。

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几个问题用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些给少的,让两人变得一样多,那大家想一想,要知道拿几个给少的,要先知道什么呢?

(生:找到多出来的部分)

怎样能把多的部分看得更清楚呢?(加上一条小竖线)

师总结方法:图要一个对着一个画,然后加上一条小竖线看清楚多出来的部分。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拿出一部分给少的就一样多了。

2、体验画图的作用。

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用到了画图的方法,那你觉得画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通过画图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出题目的意思,帮助我们从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图中找到答案。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分享给大家好吗?

下载一年级数学上册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数学上册 智慧广场 重叠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版-智慧广场重叠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画图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P74-75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

    第四单元74页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重叠问题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序号: 一、预习展示 目标定向 1.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算你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 (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 数之间的关系。 2、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

    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重叠问题

    十一、重叠问题 1.某班学生在一次共出了三道题的数学测验中,结果做对第一题的有3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41人,做对第三题的有27人,同时做对第一、二题的有32人,做对一、三两题的有21......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建议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学校门前的一条小路旁植树的情境,并在下方出示了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需要多少棵树......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智慧广场》参考教案

    《智慧广场》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3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图形的个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思维的能力。 2、教师启发思维,学生自主探索。 3、培养多......

    智慧广场范文

    智慧广场调研报告 1、智慧广场概况 智慧广场是上海市实现系统集成的第一栋5A级智能化大厦。是由曾设计中国顶级建筑“北京王府井饭店”及“深圳地王大厦”的世界著名建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