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廖冬梅语文《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2、金 子(第二课时)
沙溪镇下泽小学 廖冬梅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体验的基础上,懂得勤奋﹢智慧﹦成功。
4、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生字词。板块二:复述课文。板块三:朗读课文。
1、过渡:要想把故事说具体,说生动啊,就要先把课文读好。要把课文读好,就要抓住关键词句,语气要恰当。现在,老师要请同学来读课文了,看看哪位同学的朗读能给老师和同学一个惊喜,自己先练一练。
2、学生练读。
3、指名分段朗读。(相机板书)板块四:学生质疑。
1、过渡:同学们不仅读得好,而且又能读明白课文的意思,真了不起。彼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6、7自然段。读的时候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需要和大家讨论的地方,自己可以作好记号。
2、学生自读。
3、学生质疑。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题)
4、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觉得我们只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也就解决了!请同学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课文,自己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默读课文 师:谁知道了,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引导:这真金是不是淘金者挖的金子呀?是什么?只有勤劳就能获得成功了吗?板书:智慧)
5、小结:其他淘金者只看到眼前的金子,那些马上就能得到的财富。而彼得却很聪明,很有智慧,他知道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通过自己的创造、劳动同样也能拥有财富。
引读:彼得挖了六个月的金子,种了整整五年的花,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成功了!(板书:成功)第7自然段,一起读一读!板块五:对话。
1、导语:在萨文河畔,彼得找到真金,拥有了财富,这个消息又无意中传到了当初和彼得一起来的那些淘金者耳里。他们又一次蜂拥而至,纷纷询问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现在老师就来当那些淘金者,同学们就是彼得,我来采访采访你。
2、角色扮演进行采访,师生互动。
3、师:“彼得,听了你的介绍,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财富,可是我不想种花,你可以帮我出出主意吗?”
4、学生互相讨论,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同学交流,再回答。
5、小结:师鼓励:祝愿你们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板块六:作业
课后把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写下来。
第二篇: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子》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验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加强学生对词句的感受能力。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到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所谓真金,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子其实就是——(生齐声答)财富,(板书:财富)
获得财富可是很多人的梦想,是许多人的愿望。我们今天继续要学习的《金子》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彼得.弗雷特如何获取财富的故事,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把这个故事说一说?(请1—2个学生回答)出示词:淘金者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落空
种花
实现梦想(1)先请一位同学将这些词读一遍。
(2)谁能用上这些词把这个故事说说?(彼得.弗雷特在蜂拥而至的淘金者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后,不甘心落空,于是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评价:很好,词都用上了,内容也说出来了。谁能像他那样用上这些词再说一遍,不过,内容要说得更简洁一些。)
二、比较两者不同,引出对真金含义的疑惑
1、过渡:淘金者是——“扫兴离去”(点红屏幕上的词,生说: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是——实现梦想。他们的结果一样吗?(不一样)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的第1、第7自然段。(出示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2.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读这两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在这两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其他学生听)
3.(指第1自然段):这一段写——(生接)淘金者;淘金者多不多?你从哪儿读出来的?相机理解:“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至:到。拥:聚到一起。怎样而来?像蜜蜂聚在一起,黑压压的来了,说明——淘金者多。
(指第7自然段):这第7自然段写——彼得.弗雷特。在这两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一处就在相应的文字下划上线)(一无所获——实现梦想;扫兴离去——不无骄傲;金子——真金)板书:真金(金子——真金,这些淘金者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他们希望找到——金子,(强调:对,他们想找到金子),那彼得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淘金者找到的是金子,而彼得找到的是真金,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不同,那金子和真金到底有什么区别?真金指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就来一起找一找。
三、理解“真金”的含义
(一)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真金到底是什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2至6小节讲的是彼得获得真金的过程,请大家认真读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还可以圈圈画画,想想彼得的真金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起来找找看他的真金到底在哪?
1、彼得真金在泥土里(花里),为什么这么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泥土很肥沃,就种了花,花换来了金子)师:对,彼得最后还是实现了他的梦想,获得了财富。
2、那么彼得通过什么想到通过种花获得财富的?(小草)出示课文第四小节 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彼得与他人有什么不同?
3、难道只有彼得买的土地会长小草吗?难道别人没有看到这些小草吗?彼得与他人有什么不同?(善于发现——板书)是啊,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是人人都有的,不是有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4、谁能为大家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5、彼得善于发现,于是他就想:指读第五小节。
他还善于什么?(动脑筋,对,板书——善于思考/动脑)。(1)你从哪儿看出来他善于思考?(若有所悟)
(2)师: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看看这个词的前后内容,想想看?
(3)彼得“悟”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以下词:小草、肥沃、种花、装扮、成功(4)这几个词就是彼得“悟”的过程,他是因为看到了(指词)——(生)小草悟到了这块土地很(指词)——(生)肥沃;谁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这个过程?其他词之间你也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自己先说说。
6、小结:这个悟的过程,让我们看到彼得——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7、谁能读好第五小节,读出彼得“若有所悟”的欣喜。
(二)那么除此以外,彼得还有哪些品质?,再看看课文的其他段落。
1、预设:勤劳、坚持不懈、能吃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第2、3小节(一个人默默地挖着,埋头苦干,几乎翻遍整块地)第6小节(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读相应的小节。
2、小结:在淘金时我们能看出彼得是个吃苦耐劳的人,在种花时,我们也能看出彼得是个吃苦耐劳的人,看来,要获得成功,“吃苦耐劳”和“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一样都是获得成功必备的品质啊。
(三)现在,你明白金子和真金有什么不一样了吧?你明白真金是什么了吗?(指板书)(金子是财富,而真金既是财富,还是获取财富、取得成功的必备的品质)师:对,彼得的真金不仅仅是指“财富”,更是让他获得成功的必备品质: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吃苦耐劳,坚持不懈。
(四)彼得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难怪他不无骄傲的说——出示最后一段彼得的话。
1.谁来读读彼得的话?你觉得彼得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理解:不无骄傲)“不无骄傲”的意思就是非常骄傲,用了两个否定词我们能更强烈的感受到彼得找到真金时那份激动骄傲的心情。
2.指导读好这句话。你知道彼得在为自己的什么骄傲吗?(获得真金;品质)3.(学生所到品质),对,是这些品质让彼得最终实现了梦想,获得了财富。可以这么说,谁拥有这些品质,谁就拥有财富,谁就会走向成功。这些品质是如此宝贵,甚至超过金子的价值,是能创造无限财富的——真金!
4、谁再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5、现在,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
四、总结 虽然彼得的梦想是发财致富,但在致富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创造性的劳动才会带来无限的财富,他更领悟到了对于他的一生都有帮助、极富价值的另一笔精神财富:勤劳、坚持不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等,这才是令他不无骄傲的地方,这才是彼得找到的真正的金子!
五、补充材料
老师这里有两则小故事,你们读读。
1、萨姆.布兰南是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他看见蜂拥而来的淘金者,就将原来20美分的淘金用的铲子、斧子和盘子等工具提价,以15美元的价格出售,短短几个星期,他就成为了最富有的人。
2、一个叫李维的小伙子见许多淘金工人的裤子容易磨损,便用帆布做出结实耐磨的裤子卖给工人,这便是我们现在的牛仔裤的发明者。师:你看了以后,会不会若有所悟?会“悟”到什么? 老师这还有个例子:
现在广告说有一些保健品能够促进小朋友的记忆,吃了以后,学习会变得很轻松,成绩又会很好,你们相信吗?那你准备怎么劝这些相信广告内容的小朋友呢? 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找到学习的真金了。让我们记住爱迪生的这句话: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读书也是这样,不动脑去读,再努力都没有用。
第三篇:廖冬梅习作教学设计
个人简历:
廖冬梅,女,壮族,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任教以来一直担任语文科教学工作。曾先后荣获忻城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构建“激趣 自主 实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分别获县、市、区、国家级奖,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被评为忻城县2010—2011“优秀学科带头人”,2012年参加忻城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荣获二等奖。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四年级下册
参赛课题:《语文园地六·习作》——写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
单位:忻城县大塘镇中心小学
指导课(20分钟)
教学内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家乡生活或田园景物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写景文章的条理性;把景物写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2、难点:引导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学会观察、欣赏静态的景物并表达出来。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搜集家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观察体验家乡的田园景物的特点,阅读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秀篇章,积累优美的词句。
2、制作关于田园风光的幻灯片,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时,老师布置大家到乡下寻找你喜欢的田园风光。我也拍摄了一些图片,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敞开心灵,一起随着优美的旋律,到乡间的小路上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展示图片。
2、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哪些画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指名说,随机归纳,(板书:景 人
事
想)
3、这可真是“田园风光美如画,乡村生活乐趣多”啊。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让我们产生无尽的向往。今天,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写一写田园风光、赞一赞乡村生活!(板书:写田园、赞乡村)
二、开启思路
1、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第页,(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读。说一说习作要求中需要大家注意什么?(生说一说)
2、有这么多可写的内容,写什么呢?老师听到很多同学提到了乡村的景物,你喜欢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吧,时间3分钟。
(如:乡村的山水树木,乡村的丰收田野,乡村的小院,乡村的果园,写自己的乡村生活体验等等。)(板书:选景物)
3、指名说(随机板书)
三、引说风光
1、大家能用几个词说出欣赏图片之后的感受,概括能力可真强!可这仅仅是笼统的说法,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还得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把景物形象、具体地描绘出来。
2、那就让我们赶紧盘点一下学过的优美词句,再次走进优美的乡村吧。(出示资料)齐读
3、你能把这些有优美的词语运用在说话中吗?
(1)出示鸭子戏水图(提示:看着池塘的鸭子,你会想到哪句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池塘除了鸭子,水里还可能有什么?雨后池塘里会有谁的声音?)
(2)出示野花图(提示:①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述。如:静态,动态(有风时)、气味,形状、颜色等等。②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连接成文。引导学生把所说的片段连成一篇文章。
总结:我们选取乡村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述,并且采用一些生动的写法,就能写出优美生动的句子。(板书:抓特点(颜色、形状)具体写)
四、章法导写
写得具体、生动了,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下,应该怎么写才能有条理,让人看得清楚、明白呢?
1、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写作的顺序?(出示课件与顺序相关的课题,相机板书:按顺序)
2、教师总结:①按地点变化的顺序写
②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③按景物的类别写
④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五课堂总结:
1、我们描述田园风光,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要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
2、同学们,赶快拿起笔,写一写心中的田园风光或乡村生活吧!真心期待你们在稿纸上,在人生的舞台上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章!
讲评课(20分钟)
教学目标: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过程中,以“把特点写具体,按一定顺序”为评讲重点,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3、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在习作交流、评议中进一步巩固“把景物写生动、具体”的基本方法。
2、掌握修改习作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
1、习作要求和评改要求课件
2、优秀文课件
3、学生手中例范文
一、谈话导入,确定主题。
1、同学们,课前老师收集了几句名言,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齐读一遍。
2、是啊,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老师想起了大作家曹雪芹,他在写红楼梦时用了五年的时间,增删十多次,才完成这部举世闻名的作品,可见,修改习作是多么重要!昨天,我们以“写田园,赞乡村”为主题写了一篇文章,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讲评。(出示课件)
二、总结概括——“榜上有名”
1、同学们,你们的习作老师全部拜读,也已经评改完了。大部分同学的习作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形象,描写很具体,读你们的习作真是一种享受。但也有一些小毛病,如:个别同学在标点运用上还不够准确,有的句中错别字、病句很多,希望同学们在这两方面还应加强。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同学的亮点很多,各有所长。下面进入我们的“榜上有名”时间,睁大眼睛看哦,有没有你的大名?
2、获得本次习作“精彩题目奖”的有(课件出示)适时点拨,师:掌声在哪里?“条理清晰奖” 的有(课件出示)适时点拨,师:请再给点掌声!“优美语言奖”的有(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词、句、片段的精彩内容欣赏),祝贺他们!
三、片段赏析——“取长补短”
1、在这次习作中,有几篇习作特别优秀,写得生动、具体,特别是某某同学的习作,被评为了本次的“最佳习作”,他本人也被评为“最佳小作者”,同学们要不要欣赏他的习作?
2、:回顾习作要求。过渡:我知道同学们急切想看到好习作,但先不要急。下面,我们来一同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根据习作要求,你们才能了解他的习作好在哪里呀!(大屏幕出示的习作要求和修改要求。)指名读。
3、讲评优秀习作
(1)下面请“最佳小作者”来读一读自己的优秀习作,请同学们认真听,他是怎样完成习作要求的。(课件同时出现优秀习作)(2)优秀小作者读习作。
(3)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谈)师引导性点拨。
4、修改习作
过渡:同学们对刚才的习作品析得很好,思路清晰,目的性明确,老师这还有一篇习作(较差的),请同学们欣赏赏(课件同时出示)
(1)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和优秀习作对比评说)
(2)小组讨论,你想提出哪些修改意见。(引导从抓特点、按顺序来提)(3)汇报交流。师小结。
四、互改习作——“出谋划策”
1、同学们从上两篇习作的赏析中,已经掌握修改方法,下面请同桌交流,互相提建议,修改习作。(出示课件,改一改,修改要求)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
五、师总结:这次讲评课,同学们的收获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取长补短,让自己习作走稳每一步,走好每一步,老师时刻期待着看到你们精彩的作品!
《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说明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材的专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家乡生活或田园景物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一方驰骋的天地,由“词”引入“材料”,让学生先说后写,先赏后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欣赏静态的景物,加强对学生进行写景文章的条理性、把景物写具体的训练,为高段的习作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也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要想动笔习作,首先要喜欢习作。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交流兴趣,这一环节我选用了富有代表性的图片以及恰当的背景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把学生从课堂引到“田园”,巧妙地切入习作话题,让学生从优美的图片及悦耳音乐声中初步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学生在亲切的交流中,消除了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感受、思考、想像能力,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了铺垫。
(二)细微指导,关注过程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写景一类文章,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把自己“所见,所知”用文字表达出来,但“通病”在于描写不够具体、生动,只言片语、平淡无味,缺乏条理性。教学中,我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通病”作为指导的重难点,“急学生之所急”。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口头表达,针对学生词语积累缺乏的现象,教师先是提供了大量的词语,并顺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方法、有条理、具体地说,并对学生的细小之处的错误,做出细微的指导,增强了语言的个性化,规范了语言表达,这样“先说后写”,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
(三)有效讲评,共同提高。
讲评课上 “榜上有名”这一环节,既对本次习作的特点进行总的概括、说明,又表扬了优秀习作得长处,进而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对本次习作讲评,有调动性的作用。也激发了学生尽快聆听或尽快目睹优秀习作的兴趣、学习优秀文经好在哪的急切心情。在“取长补短”这一环节,通过对比式讲评,可以使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两篇习作在完成效果上的优与差。优,优在哪?差,差在哪?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而不是空中楼阁,虚而不实,只在表面观赏,而不是实质性领悟,使学生真正明确从哪下手改,从哪去学,有目的性。最后,在“出谋划策”这一环节中,同桌互改,是给学生自我体验的机会,全面参与,在自我实践中学会赏析习作,修改习作,提高习作水平,为习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金子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朗读感悟和自主探究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人物感情,领悟课文的含义,明白只有善动脑、肯吃苦、能坚持,才能获得财富的道理。
3、在自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义,同时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
一、坡度导入,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淘金 蜂拥而至 扫兴离去 挖掘 埋头苦干 一无所获 种花 全部精力 找到真金
(1)屏幕出示词语。(学生校对,订正写错的词)(2)指名学生逐一读词语。(3)全班学生齐读这些词。
2.复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金子》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过渡: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彼得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二、多种途径,引领感悟
(一)自主探究:在所有的淘金者中,彼得为什么是唯一实现梦想,获得真金的人?(二)集体交流。1.在“分歧”处感悟。
你觉得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其他人离去了,彼得继续留下来。相同的是大家都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
(2)教师相机出示: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
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更吃苦耐劳?引导学生抓住“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等词句体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②教师引导朗读感悟。2.过渡。
正因为他坚持不懈,没有离去,才有了以后的成功。可是至此,彼得并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那他为什么最终会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我们来读第4~6自然段,交流一下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句。
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1)若有所悟。
①“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
②彼得由什么‘悟’到什么?再读课文第4~6自然段。交流。③交流后引读第4自然段。屏幕显示第4、5自然段片断。
A.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过后,小木屋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学生接读:坑坑洼洼的„„)如此普通的景象在彼得眼中却不一样,彼得若有所悟(学生接读:但这土地很肥沃„„)B.雨后推开小木屋的门,彼得看到(学生接读:坑坑洼洼的„„)从这么平常的情景中彼得却想到了很多,彼得若有所悟(学生接读:但这土地很肥沃„„)C.雨后大家都看到了小木屋前土地的变化(大家一起读:坑坑洼洼的„„)只有彼得一个人陷入沉思,彼得若有所悟(学生接读:但这土地很肥沃„„)④彼得由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草想到了(),由土地肥沃想到(),由可以种花想到(),由人们买花想到()。
⑤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彼得发现了,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彼得想到了。大家只看到了眼前,而彼得却看得很远。现在你觉得彼得能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的原因是什么?(善思)(2)全部精力。
出示: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①彼得不但是个有心的人,而且吃苦耐劳,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终于取得了成功。(指生读句子)②彼得种花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出示彼得种花付出努力的四个画面:A.暴风雨来临时;B.夕阳西下时;C.天刚蒙蒙亮时;D.烈日当空时。
③学生欣赏完美丽的画面,教师乘势布置了想象练笔的要求:“尝试选择一幅画面,想象彼得种花的情景,写一个片断。”
a.夏天烈日当空,彼得()。b.有一天,他发现花朵上长了虫子,晚上,彼得还在研究()。c.夜晚,人们都沉浸在梦乡时,彼得()。
d.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为了保护花苗,彼得()。④指名找学生读片断。3.在“点睛”处感悟。
结果如他所愿,五年以后,彼得成功了。(相机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真金)
(1)学生齐读,读出无比骄傲、自豪的语气。
(2)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读懂了这段彼得说的话了吗?(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化地理解)我知道“真金”是____________。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读懂了“真金”的含义。也可以这样说: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巧妙感言,激发梦想
彼得靠自己的毅力、靠自己的聪明、靠自己的辛劳找到了自己的真金,那你如何找到自己的真金呢?
(出示句式训练:我的真金在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找到真金。)
四、作业拓展,升华感悟 写一个片段,“我的梦想” 板书设计
板书。22金子
成功=坚持+善思+勤劳
真金
第五篇:最新:《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借助语言环境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诵读,了解“真金”的含义。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从“梦想”着手,激趣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梦想,想知道吗?老师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嬉戏,看着同学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能来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吗?
3、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学习了课文《金子》,还记得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是的,是彼得。)
彼得的梦想是什么呢?(找到金子。)他的梦想实现了吗?(板书:实现梦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子。
(设计意图:以激趣的形式巧妙地导入新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二)、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一、紧扣“梦想”,引导质疑。
1、师:彼得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2、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名读。凸显“不无骄傲”:你能给它换个词吗?(非常骄傲,非常自豪。)
指导朗读:谁能带着“不无骄傲”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
3、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真金?唯一?不无骄傲?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中,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萨文河畔,关注那些大多数的淘金者们。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后面的学习中,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走进彼得内心,初寻真金
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
(2)、课文中说什么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萨文河畔?
(3)、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
(4)、谁能读出人多的感觉?(指导朗读)
(5)、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
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
(6)、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理解词语:“一无所获”、“扫兴”。
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想毫不费力地获得财富是不太现实的,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师: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谁来读读第2、3自然段。
(1)抓重点词阅读
你觉得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不同?用笔在书上圈圈点点。
(2)揭示品质:交流理解:“不甘心落空”、“默默地”、“埋头苦干”。从这儿你可以看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坚持 勤劳
(3)感受失望:仅仅是埋头苦干还是不够的,在这块土地里,彼得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留下了多少足迹,却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彼得该多么失望呀!体会彼得的心情,读最后一句话。
2、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齐读2、3自然段。
(设计意图: “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分别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所作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但结果仍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印证了上文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
学习4-6自然段
师:就当彼得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时,意外的一件事使彼得留了下来,是哪件事使彼得留了下来呢?
1、指名读4-6自然段。
2、交流:是什么使彼得留了下来?理解“倾盆大雨”,指导朗读
3、聚焦“若有所悟”: 看到这绿茸茸的、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怎么想呢?彼得又悟到了什么呢?
引读:这松软的土地两三天就长出小草了,确实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如果……成功的……。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彼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4、聚焦“全部精力”:说干就干,彼得开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花了。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中画的就是彼得。引导学生说说彼得正在干什么。
师:彼得只是今天给花苗除草吗?只是今天顶着烈日干活吗?引导句式练习想象:
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彼得___________________。
夜幕降临时,彼得 ______________。
烈日炎炎下,彼得。
暴风骤雨时,彼得。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就这样不管严寒酷暑,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就这样不管刮风下雨,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彼得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土地里,娇艳的鲜花吐露着芬芳,看着这一切,彼得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想不想亲眼去看看彼得田地里的鲜花,演示课件:同学们,这花怎么样?谁来说一说:指导朗读: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从这儿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智慧
四、解疑,获得真金。
学习第七自然段
1、师: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我们再来读读彼得的话。
读完后,你能体会到彼得此刻的心情吗?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练读:不无骄傲)
总结:彼得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自豪。齐读,读出彼得的不无骄傲来。
2、彼得成功了,今天老师作为一名苏州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彼得先生们,可以吗?
师:彼得先生,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许多的财富,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不无骄傲)你能不无骄傲地读读最后一段话吗?学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彼得先生,为什么你会如此自豪呢?(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为什么是唯一的一个呢?你能读读这段话吗?
师:彼得先生,你找到的是黄灿灿的金子吗?(不是)那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火花迸射;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与课文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弄清了:彼得发现“绿茸茸的小草”悟到了“种花“同样可以致富,通过“全部精力培育花苗”获得成功。从而,感受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致富的方式各有不同,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总结课文,课外求金。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课文《金子》,知道了课文中的彼得依靠自己的那份坚持、那份勤劳、那份智慧,找到了真金。老师相信,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你也多一点勤劳,多一点坚持,多动动脑筋,肯定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设计意图:语文应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观察,多思考,多劳动,肯定也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四)、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自选课外作业:
1、观察校园或附近的花园,想象彼得的花圃,写一段话。
2、与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梦想?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另外,进入中年级段以后,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拓展和增加有效的知识积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板书设计
金子
希望 唯一?
失望 不无骄傲?
实现梦想 =(坚持 + 勤劳 + 智慧)= 真金?
总的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时力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引领学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课时围绕“有效教学”这条主线,注重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抓住“全部精力”一词引发学生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通过想象、交流,体验彼得培育花苗“生活”情景,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到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去“建构”。教师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与学生采用对话的形式讨论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说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为什么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通过对比: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的“金子”和前面淘金的“金子”有何不同?“真金”和“金子”又有何不同?从而,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靠的是什么?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最终明白了要获得成功实现梦想必须靠“勤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