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

时间:2019-05-12 23:5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

第一篇: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

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

作者: 张玉荣 所属班级: 玉田县小英3班 关键词: 导入;技巧;问题

2010-10-12 00:00:00.0

一、直观导入法

利用图片、声音、实物等进行直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语言学习有直接和清晰的感受,增强教学直观性,从而降低分辨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导入包括以下几种常见导入方法:

1.实物和图画导入法

真实的实物和图画,对新课的导入有很大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和图画,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运用实物和图象不仅形象、具体而且便于学生接受。

2.简笔画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物和图画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特别是简笔画,它能创设情境,有直观、方便、节省时间、幽默等特点。因此,合理运用简笔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在导入新课需教授的一些较为简单而且形象化的单词时,如“girl”“boy”“apple”、“orange”、“car”、“horse”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支粉笔在手,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就能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

3.歌曲导入法

歌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教师让学生课前唱一首歌曲,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渲染气氛,创造语言环境。教育心理学表示,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如:教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的季节单词时,让学生听《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歌曲中的歌词出现新单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会话导入法

1.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普遍,操作最简便的一种导入法。通常情况下,新课之前,英语教师都会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与学生进行“Freetalk”。通过一番“Freetalk”,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热情进入新课。我认为师生间的谈话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自然而流畅地导入了新课内容。

2.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故意设疑,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给学生设下悬念,能勾起学生强烈的破疑愿望,激发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迈过“信息沟”实现交际过渡。比如在教What time is it?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可能回答:It’s a circle.It’s a plate.I’s a playground.接着教师可在圆内画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此时他们会回答:It’s a face.It’s a cake.等。

三、活动导入法

猜谜、顺口溜、捉迷藏、找朋友、藏东西等一系列游戏活动中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学习目的。最常用的是游戏导入法。游戏是最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设计良好教学游戏可以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寓教于乐。有一位教师,她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蒙眼画画,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上台组成一幅人体部位的画,她发布口令:“Draw a head, draw a face ,draw a nose……”看看哪一组组合的好,学生蒙眼画画十分滑稽、有趣,既复习了单词,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情境导入法

模拟真实情境,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缩短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同时调动兴趣。如:一位老师在教 “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s …yuan.It’s too expensive…”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参加拍卖会的衣物,并在小纸条上写上价格作为标签贴在衣服上。把教室布置成服装超市,挂满衣服,创设情境。然后对学生说:“This is a clothes supermarket.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want?”这时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在下面纷纷讨论:I like the blue dress./I want the red T-shirt…这时,教师就很自然地走到一学生跟前,引出新授句子:Can I help you? 同时引导学生回答:Yes.并引导学生问:How much is that dress? 教师根据衣服上的标签回答:It’s 50 yuan.有了真实情境的烘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

五、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导入方法,巧妙运用新课导入艺术,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衷心希望老师们能携手同心、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使小学英语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

摘要: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历史这门课程严格来说是在初中的时候,初中历史是日后学生时代学好历史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新鲜的课程会感到很好奇从而产生兴趣,但由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老师的课堂导入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小问题,不能充分唤起开学时学生对历史的那一份兴趣,直接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成绩提不上来。就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关键词:

初中历史;导入式;教学策略

导入式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上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把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导入,它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心,从而具有坚持学习的动力,在改进教学策略的另一方面,把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高与巩固。在初中历史课上的导入式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比如:欣赏歌曲导入、轶闻趣事导入、视频导入、图片导入。在不同科目的课堂上,老师所使用的导入式教学不尽相同。据研究表明,老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灵活运用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笔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课教学为切入点,对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实行导入式教学的必要性 1.稳定学生的心情

每次上课前,学生都会经过十分钟的下课休息时间,有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把心思放在课间休息所进行的活动上,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每次上课时学生都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的状况就说明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学习状态并不是非常好。而历史老师灵活运用课堂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就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历史课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集中学生注意力

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历史综合能力,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恰当的导入式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便会被老师的课堂导入所吸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够集中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全部兴趣与好奇心。3.老师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导入式教学法对明确教学目标而言有着不可言明的重要作用。在初中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可以通过PPT等课件的展示,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欣赏PPT的同时,能够知道并且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还可以有目的地跟随老师的脚步,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加强对历史课上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导入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目的性,不再是无头苍蝇乱撞般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成绩。

二、导入式教学策略

适合于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式教学方法数不胜数,下面介绍几种适合现在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的故事导入法,就是在讲故事的情况下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导入,与单纯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故事导入法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刚上课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内容上,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飞速提高。所以,老师在进行故事导入的时候,必须切合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的喜爱,因地制宜,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老师在进行《辛亥革命》该课的教学活动时,利用故事导入,给学生详细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以及生平事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出来,对课堂内容听得也就越认真,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2.歌曲导入法

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灵活使用歌曲导入法,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情感,在课间给学生放一段和本节课有联系的歌曲,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老师在开始《三国鼎立》的讲授前,给学生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主题曲,来完成本节课的导入过程,学生听到此歌的同时不免会联想到三国中的经典人物和故事情节。在进行想象的同时,加重了学生对本届历史课的期待,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游戏导入法

除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之外,游戏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奇妙的方法。在课堂上初中历史老师灵活运用游戏导入式教学,以游戏为诱因,让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大幅度增长,从而集中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为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学习时,老师可以提前对三大改造之类的词语进行整理,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团队来玩你画我猜的游戏,每个团队猜到一个词汇就能收获一分,而其他团队的成员也能够进行抢答,游戏结束后进行最终统计。以这样巧妙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还能够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从上文可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死气沉沉,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历史充满好奇心,给予他们认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综合素质水平。

第三篇:教学方法之导入和讲述

三、教学方法 讲授;

(一)讲授的含义、特点

1.讲授技能含义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是学生比较被动,师生都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个别差异也很难全面照顾。

2.讲授的特点

讲授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传授。

(2)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

(3)讲授中,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

(4)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6)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地说就是:讲述是陈述知识;讲解是分析知识;讲读是读解知识;讲演是发挥知识。

1.讲述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1)讲述按照使用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①概述式,就是对人、事、物的特征或要素作粗线条的概略介绍,或进行提要性,强调性的叙述。如介绍故事梗概,说明某个物品的使用方法。

②例证式,就是用事实或数据说话,用以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增强说服力。

③比喻式,当学生的感性经验不足,直接的描述不足以促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时,可以通过比喻唤起并组织学生的表象,从而促进理解。教学案例如下:一位地理老师这样描述中国冬夏季风流向的特点:夏季风像个体形肥胖的小脚女人,姗姗来迟,走起来摇摇晃晃,走三步,停两步,喘口气,在艰难地向前迈几步……冬季风却像个短小精悍的小伙子,他一来,犹如猛虎下山岗,一泻千里,席卷大半个中国……

④形象式,对一些一般的甚至抽象的叙述,给以具体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理解。

⑤进程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步骤、操作程序或层次结构,步步推进,条分缕析。如讲述某个地域的地理景观、人文特点,或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进行的描述。

(2)讲述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述式讲述和描述式讲述。

①叙述式讲述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等。

②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或业绩。

叙述式和描述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说事,而不是说理。其不同之处在于: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2.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讲解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解说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实、事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接触概念,以感知为起点对概念进行理解,或者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如对古文、外语、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对疑难词语给出恰当的解释等。这种方式一般用来讲解无须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多用于文科教学。

(2)解析式。解释和分析规律、原理和法则,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归纳是通过讲授分析事实、经验或实验,抓住共同要素,概括本质属性,综合基本特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作出结论,再把结论用于实践,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内容进行比较,指明区别和联系;演绎,即首先讲解规律、原理和法则,再举出正反实例,加以应用。

(3)解答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事实中引出问题,或直接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比较、择优,进而找出论据,再开展论证,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果,最后归纳总结。解答式包括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a原理中心式:以概念、原理、规律、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授。方法是从一般性概括的引入开始,然后对一般性概括进行论证、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又回到一般性概括的复述。教学案例如下:引入:大家见过鱼,吃过鱼,也可能养过鱼,那么什么是鱼呢?论证:要认识什么是鱼,需要分析一下鱼有什么特点。鱼是动物,在水中生活,有鳞、尾和鳍……例如,海中的黄花鱼,河、湖中的草鱼,供人玩赏的金鱼都有上述特点。可是鲸鱼是鱼吗?鲸在水中生活,有尾和鳍,但用肺呼吸,不是鱼。鳄鱼是鱼吗?鳄鱼在水中也在陆地上生活,有鳞无鳍,用肺呼吸,也不是鱼。泥鳅是鱼吗?泥鳅生活在水中,有尾和鳍,无鳞,用鳃呼吸,它是鱼。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用鳃呼吸是鱼的特有属性,在水中生活,有鳞、鳍、尾的动物是鱼的一般属性。结论:鱼是有尾、鳞和鳍并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

b问题中心式:从事物或事理中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步步引导,最后解答问题的讲授方法。所提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对于理解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或者能够举一反三。问题为中心的讲授常常有一定的探究性,讲解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善于利用迁移规律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还要注重方法。

问题中心式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引出问题一明确标准一选择方法一解决问题一得出结果(结论)。3.讲读

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以讲导读,以读助讲,随读指点、阐述、引申、论证或进行评述。这种讲授方法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

讲读主要有五种方式:

(1)范读评述式。一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分段范读,边范读边评述。

(2)词句串讲式。在讲读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文中词句,筛选重点词句并板书。

(3)讨论归纳式。读课文时遇到容易使学生困惑、起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小结。

(4)比较对照式。读完课文后,比较文中的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过程中讲授知识、指导学习。

(5)辐射聚合式。联系先前学过的文体相同、主题相近、写法相似的课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规律。

4.讲演

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解释道理,而且还要通过深入地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手段,作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课堂讲授的优缺点

1.课堂讲授的优点

(1)简捷高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

(2)经济有效。讲授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省力,简便易行,能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

(3)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讲授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难问题。教师闻道在先,对知识理解相对深刻,自身又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老师讲授能变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知识通俗易懂。

(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职能。讲授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控制教学节奏,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5)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

2.课堂讲授的局限性

讲授法也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欠缺。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2)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的授课速度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讲授的内容不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得到全面贯彻。

(3)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之间的矛盾。当讲授过多时,将占据课堂学习的大量时间,必然要以学生的活动时间作为代价,学生课堂上活动时间的减少,势必影响学生在校的全面学习和发展。

(4)学生不易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空泛的讲授,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四)讲授技能的原则

1、启发式原则

古今中外讲授法的教学能生存和发展无一不得益于启发性原则的发挥和运用。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而且对学生听课的方法,还应当加以指导,运用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生“疑”,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积极地向教师学习,主动地和教师的讲授活动相配合,跟着教师讲授过程中的思维路线,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边听讲、边思考、边探究,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2、精通性原则

精通熟练,指的是对科学概念的讲授要精细、到位,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概念,对难懂抽象的复杂问题能够精辟论道,深入浅出;对那些核心内容、基本要素,能迅速抓住其精髓,反复提炼掌握要领,同事 要通宵专业知识,有广博的知识覆盖面。教师要针对每节课题,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深入领会要点内容,吃透其精髓,让这些积累和储备作为讲授的根基,支撑起丰富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所驾驭的课堂教学从内到外的精通,包括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熟悉和把握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基础,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为合理的教学结构;结合实际激活和活化教材知识,把教材处于静态的知识变成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态性教学知识等。同时,在课堂讲授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变通地处理教学,当学生一时不明白教材和教师的表述时,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作灵活的变通,以达到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3、直观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媒体的直观性。单纯的语言讲授,学生易疲劳,教师应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所教课题内容,利用直观的教具、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增加学生的感知效率,引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兴奋,达到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原理的目的。

(2)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于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要体现直观性的原则。语言的直观是教师课堂讲授的润滑剂,能够有效调剂学生的理性思考。学生在学习新的科学概念时,各自占有的信息储备是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角度都会有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起点也各不相同。虽然学生面对相同的教材,但怎样将教材上的视觉语言转变成对于每个学生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都适用的听觉语言,教师课堂语言直观通俗易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教师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可以将晦涩难懂的语言变成学生能接受的和乐于接受的熟悉的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讲授教学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感染性原则

就书论书简单复述,机械传递,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讲授就成灌输。教师讲授应当以情引情、拨动心弦。讲授如能拨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力会更强。作为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教学的一切机会,在传递知识和文化信息的同时触动学生的真实情感,于无声处渗透教师的教育职能。前苏联学者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教学不能是冷冰冰的知识传授,也不能是传授冷冰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散发着有实际价值的信息,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通过自己对所教学科的娴熟把握,游刃有余中抒发对知识深邃精辟的论道和对科学和文化的热情关注,进入这样一种境界的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被真实打动,产生的效果远远强于那些直接的说教,而且富有感召力的讲授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不能设想一个对自己讲授的课程缺乏热情、就书论书、简单复述、机械传递的教师,能担负开启学生心智、传播文化知识、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重要职能。讲授中的感染性原则也是教师课堂讲授法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5、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体现在内容、态度、语言三个方面。

(1)科学的内容。教师讲授内容应该是准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认真钻研、深刻领会知识的实质。做到讲授概念准确、论证原理充分、逻辑推理严密、列举事实真实、技能训练严格。

(2)科学的态度。教师要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树立尊重科学、严谨治学、去伪存真、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学风。

(3)科学的语言。教师上课要用严密的语言、精确的词汇表达概念,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如果教师用语含混或模棱两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思维混乱,甚至导致错误认识,把错误的结论当作真理。(五)讲授的要求

1.讲授的准备要充分、目标要明确

对讲授内容作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做到准备充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力图将系统的知识呈现给学生。

2.讲授要生动、形象

教师借助比喻、描绘、表演等手法或教学媒体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领会抽象的概念、定理和规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有着重要作用。讲授要做到生动有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活泼有趣,而流于庸俗、低级,玷污教学环境和学生心灵。

3.讲授要简洁

教师应使用简洁明快,既准确又精练,既有逻辑性又有概括性的语言进行知识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提炼、斟酌,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使每一个字、每一个句话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

历史教学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有位教师概括:“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将教科书中洋洋数千字简缩为十几字,可谓言简意赅、言不虚发,学生听起来带劲,印象深刻。

4.讲授要通俗

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才有可能接受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因此,讲授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教师在选择例子和证据时,应做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历,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使他们容易把这些事物与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5.讲授要有系统性

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序列,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I生到理l生,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6.讲授要注意和谐性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速、语调、响度等的科学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确定基本的速度和音量后,语音的高低、强弱、快慢和停顿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有一些变换、起伏,以吸引学生。一般而言,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发音规范、节奏适宜、语调平直自然,但也要根据内容要求、感情表达的需要适当改变,做到抑扬起伏、错落有致,恰当的语调是达到教学语言和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7.讲授要适时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讲授的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或者是通过与同学合作可以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少讲或不讲,教师所讲的应是学生必听的、想听的、愿听的、能听的重点难点关键等,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要在讲解中加以提示和强调,对于离学生认知水平过远的内容以后再讲。总之,教师的讲授要适时,要抓住学生的疑惑点画龙点睛。

8.讲授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应组织一些探究活动或合作讨论,不要把所有的结论都说出来,也让学生自己体验一下发现的过程。讲授要运用多种语言技能和动作变化技能。

9.讲授要与板书相配合

讲授与板书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发挥讲授的作用。板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图画、文字、公式和表格。板书内容一般都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利用讲授对精心设计的板书内容加以点拨、讲解,能引导学生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重点和关键问题,帮助学生记忆和消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记好笔记和复习。

10.讲授要注意教态、仪表

教师讲授的仪态应当端庄、自然、大方,既不可举止生硬,也不宜手舞足蹈;讲述的声音要清晰,音量适当,抑扬顿挫,富有情趣;讲授的速度要适当,速度太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不易理解消化,速度过慢,则容易倦怠,分散注意力,重要问题要稍做停顿,给学生思考或记笔记的时间,简易的问题可以讲的快些。

导入的方法:

试讲方法课堂导人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但要注意导人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方法手段力求多变化、多样化,让学生常有新鲜感;导人必须为课堂的主题部分服务,不司喧宾夺主。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人方法。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人。

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1)交代新课学习内容导入。

(2)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人。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这样导人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直接解题导人。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如历史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什么是“贞观”,什么是“开元”;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人,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但它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更强烈的感染力,因而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在高中使用尚好。这种导人法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二)温故导入

温故导人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人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教学例案如下:

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生:“乌龟。”师:“谁记得乌龟长的什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

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

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1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学习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这种导人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不一定是指前一节课的知识,而是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回顾旧知识应简明扼要,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并且教师切勿喧宾夺主,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活动导入

小学生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一上课就让学生动一动、玩一玩,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掌握新知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的游戏,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四)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总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指导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就是先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布满疑团的故事。

教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悬念已成。)

学生:“上的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教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

(同学们面面相觑,悬念更悬。)

教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师将“桃花”和“万”字写在黑板上。)

教师:“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道: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教师在黑板上“桃花”后加一“潭”字,在“万”前加一“姓”字,这里就反转突变了。

教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懂了,诗也记得了。

创设悬念要恰当适度,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设置,不悬则无念可思,太悬则望而不思。只有巧妙而适度的创设悬念,才能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去思、去探、去说,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五)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人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案例如下:

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老师:冬天,同学们的手被冻得发疼,这时候就会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

学生:手发热,暖和。

老师:为什么搓搓手会暖和?

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六)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中常用的一种导人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可由老师演示一系列实验。设计演示实验可从已知实验人手,向本章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尽量挖掘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电、味等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的启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地思索问题。这样在某些章节学习开始时,巧布疑阵、设置悬念,就会使学习明确目的、增强动机,起到“激其情、引其疑”的作用。(七)歌曲导入

在课堂开头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或童谣,颇受学生喜爱。它既能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又能使学生在歌词中发现该课教学重点所在,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教Birthday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听唱唱“Happy birthday to you”,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

(八)故事导入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学案例如下:

讲授《不求甚解》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客人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

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

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得好。

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好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而应该“不求甚解”(即把握大意和梗概)。下面就来学习课文《不求甚解》。

(九)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人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人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十)直观导入

包括两类:实物导人与电教媒体导人。

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分析,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例如,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导人,可以让学生观察模型及其侧面展开图,进而引导学生导出计算公式。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既有声又有像,形象、直观、生动、新颖、有趣,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录音机教学,先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好的效果。运用投影仪、多媒体既能节约时间,又形象直观,并且还有动态功能。(十一)问题导入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人方法。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人,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教学案例如下:

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赢方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的拉力大!

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

学生:为什么?为什么?

(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

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暂时处于一种“愤、悱”状态,并且要以疑激思,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

(十二)情景导入法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学案例如下:

黑板正中挂着周总理的遗像,上面披着黑纱,下面配一朵白花,两边挂满了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们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图片。教师一改往日的着装,身穿白衬衫、黑色西服。录音机里播放着低沉、凝重的背景音乐。教师双眼噙满泪水,用震颤并且略带沙哑的声音说:“1976年1月8日,是亿万人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位伟人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东方天空中一颗巨星陨落了。噩耗传遍全国。神州悲歌恸地。1月11日,人民群众涌向******************,涌上十里长街。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一辆灵车过,数十里泪水洒,亿万颗心拽住车轮的感人场面吧!”此情此景使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十里长街,个个悲痛万分,潸然泪下,唤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思念。

情境导入以“情”为纽带,给学生以情感的体验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情境导入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

(十三)诗文导入

诗文导入是指利用相关诗词、历史资料、历史小说以及历史评论文字等,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式,打油诗,听其名就感觉滑稽可笑、饶有趣味。若合理地引入导语,必将增色不少,教学案例如下:

同学们,我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首很有意思的打油诗——

多情是蠢猪,痴情真糊涂,无情才叫帅,绝情最冷酷!

(众生笑)

当然这些话说得有些偏激,但是也真实地反映了某种不良现象。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如此。杜十娘是何等多情和痴情!李甲又是多么无情和绝情……(十四)练习导入

练习导人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通过练习找出问题,进入新课。教学案例如下:

教师:“大家先完成黑板上的几个题目,同学们要用竖式来计算。”

6÷7

72÷9

48÷8 1÷3 4÷3

学生们开始做,一段时间后,教师问同学们结果,大家一起回答,可是第五题大家都有问题,说不会做。此时,教师导出新课:“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练习导入选择的习题要有一定难度,并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十五)笑话导入

每个人对笑话都是不会抗拒的,利用笑话,必将使课堂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中。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老师上《药》时这样开头——

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对父子极其迷信,每天早晨都要翻翻老皇历,看适宜做何事,忌讳做什么。一天,老头要出去办事,习惯性地翻开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出门”,这可急坏了他。但他灵机一动:不宜出“门”,我翻墙头不行么?于是就去翻墙,由于土墙年久失修,塌了,把老头压在下面起不来。他大喊:“儿子救命!”儿子听到后说:“别急,我来翻翻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动土’,所以我不能救你!”结果老头活活被压死了。(学生笑)

我们在笑的时候,也感到悲哀——多么迷信、多么愚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药》,讲的事也很愚昧:竟然有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十六)谜语、歇后语导入

谜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重要成员。猜谜语、说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娱乐。将它们引入课堂,很有必要。教学案例如下:

在学习老舍的作品时首先要介绍作家老舍,若一上来就介绍他的生卒年代,重要作品等,这样势必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可以这样开场:我出两个谜语给大家猜,看谁先能猜出来:

第一,“挑嫩的”;第二,“晚年离婚”。(生笑)

两则谜语谜底相同,打一作家名。

有学生反应很快,答道:“老舍。”其他同学恍然大悟。老师接着说:猜得很对!大家很聪明嘛!好,现在我们就来走近老舍……(十七)观念冲突导入

观念冲突导入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人方法。教学案例如下:

(上课前,教师点燃酒精灯,对烧杯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冒泡。)

教师:“谁敢把手指放进这个烧杯?”

学生:“怎么可能?……”

(学生们议论纷纷,谁也不敢试。)

教师看没人来尝试,说:“同学们都不敢啊?那老师来试试。

(老师把食指放进烧杯。)

教师:“看老师可以做到,真的没有危险,现在有没有人想试一试?”

(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老师:“液体是醋和油的混合物,醋沉在油下面,醋的沸点比水和油都低很多。加热后醋很快就开始’沸腾。不知道醋的沸点的人是不敢尝试的,其实里面的温度只有60度。”

教师利用学生以往的经验:沸腾的液体一定会烫伤人,亲自尝试后,使学生们立即产生疑问,萌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验导人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变教具为学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十八)板书导入

板书导人是指教师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板书来使学生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揭示教学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进人学习情境的一种导人方法。板书导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变化字体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字体,如宋体、楷体、仿宋体、隶书、篆书、美术字(实心、空心)等。

2.变化字的大小

教师通过故意放大或缩小某个字、词来改变字与字之间的比例,增加字与字之间的对比效果,突出主要内容。

3.变化书写顺序及格式

教师改变以往的书写顺序及格式,吸引学生注意并起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如采用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或波浪型等书写格式。如教授《赵州桥》一课时,教师故意把赵州桥三个字写成拱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采用不同颜色进行书写,增加字与字之间的色彩对比,增强视觉效果。

4.采用绘画等形式

教师使用简笔画、一笔画、漫画、速写、素描等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故意写错别字

在板书时,教师通过故意写错某个字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魏书生在写《爱莲说》这一课的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颐”写错,同学们便议论纷纷,有的学生甚至大声指出教师的错误,魏书生随即请学生起来纠正。

(十九)板画导入

开课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或者出示已经准备好的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一幅画,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如讲《宇宙里有什么》时,先在黑板上画两少年乘火箭在星空上飞翔的简笔画,而后配以语言,导人新课。

总之,导人方法很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自己的特长,灵活机动地设计不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同的导人方法,做到以情人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切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实打动学生的心灵。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中以实验导入的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以实验导入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实验课教学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导入方法。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它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和新的课题之间创设合理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加之自身的思考和动手最终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方法。

1、惊奇现象导入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

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黑箱导入法。所谓“黑箱”是指内部结构和机制不清楚的系统,可以通过输入某种信息,从获得的输出信息中推断该系统的可能结构模式和机制。这种研究方法就称之为“黑箱方法”利用它创造的神秘感可以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同时可以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这是一只金属圆筒,称之为“魔筒”,我把它沿台面滚出去,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演示后学生奇怪,滚出去的圆筒还会滚回来,而且还反复地滚来滚去?原来筒里面有二根橡皮筋中间拴着一个重物。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就会产生这种奇特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学习了下面的课题,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

3、配合故事导入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并做一些模拟演示,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这儿有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两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们能不能把两个半球拉开?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放气(学生笑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板画)。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

4、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验竞赛导入法。创设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或者以双方竞赛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往往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黑板前挂了一只健身拉力器,请一位同学上来拉弹簧的下端把手,要求拉到黑板上划线的位置(请一位力气小的女同学,没能拉到位)。这位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没能完成任务。谁能来帮她一把?(实验:两位小同学共同用力把弹簧拉到了线下)。哪位同学能独立地把弹簧拉到线下?(上来一位同学完成)。这位同学的力气不小,一个人就顶上了两个小同学的力气。换句话说,把弹簧拉到线下,他所施的力与两个小同学共同施力的效果相同。当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物理学上就把这个力叫做另两个力的合力。由于实际问题中一个物体往往受多个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用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就会使问题得到简化,因此求合力是很有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最简单的情况--求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在讲新课以前,请同学们帮我完成一件工作。谁能仅用自己的双手把钉在一起的两块木板扳开?(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台,但怎么也扳不开)。看来仅凭我们的气力是难以完成这一工作的。类似这样的工作很多,好在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定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难题。谁能利用一把大的螺丝起子把这两木块分开?(请一位小的女同学上台,轻而易举地把木板撬开了)。这个同学使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把木板分开?它有哪些应用?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5、实验复习导入法。利用实验复习,既可以创造一种直观的环境,又可以较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的概念。请问,我们是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取出实验装置,回忆实验过程)。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由此猜想一下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观察、回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按照你们的说法,也就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是吗?请再看一遍演示。当物体浸没水中后,浮力就不再改变,显然不能认为浮力与深度有关。那么,在上述的实验中,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在改变。未浸入时浮力为零,随着浸入的部分变大,浮力也就变大;完全浸没以后,浸入的部分不再改变,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二千多年前,阿基米德为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辨别皇冠的真伪苦苦思索,当他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浴缸的水被溢出时,猛然想起了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跟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他欣喜若狂地喊到:“我想出了,我想出了!”从这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吗?--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或者说,与排水量有关。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实验导入的类型很多,同一个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导入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一般在学习单元开始时或课题比较平直,可以考虑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演示法和故事法;如果学生存在着较顽固的错误概念,就需要选择能激起强烈思维冲突的方法;如果课题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性较强,而学生的准备知识又不足,则选择复习导入的方法;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多引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可多用竞赛的方法。

实验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

1、在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错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

2、激发认知冲突,这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激励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但不一定能趋向于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掀起思维冲突的狂澜,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仅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矛盾。这可以说是决定导入阶段成败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那些学生存在顽固的前科学概念的课题。例如,学生中普遍存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它是形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的根源。因此在该课题的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再加以击破。

3、明确目的,建立联系,这是导入定向的重要环节。在激起思维冲突以后,应当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这些导入的环节,并不是死板的模式,可以灵活多变地加以应用。在许多情况下,导入结构并非都是截然分开的四段。而且不同的整体课堂结构,要求有不同的导入结构。在导入阶段,可以有侧重地完成某一、二项任务,而其它的任务放在展开的阶段完成。

一般来说,优秀的课堂实验导入方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和谐,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课题意识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衔接自然,能调动学生知识、方法上的准备;

(4)实验与语言的配合密切,能引导观察和积极思考;

(5)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

第五篇:浅谈导入式教学方法的意义与作

浅谈导入式教学方法的意义与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由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小结这五个教学环节构成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完整的系统。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也是经营整个课堂气氛的第一道关卡。导入得法,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在短时间内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凝聚力,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成功的导入,还能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扫除学习障碍,化解新授内容的难度,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下面仅表达自己的看法谈谈导入的作用与意义。导入的意义

1.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奇”是人们的天性,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伴着相应的情绪体验,它比被动接受的效果好多了,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达到课刚开始,趣味横生的境界,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一个良好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学习的欲望时,才能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这是一个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长此久往,学生对所学科目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教之得心应手,学之轻松愉快。所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导入作为研究问题是很有必要的。,2.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贵刻苦,教贵诱导。教育的艺术,及时懂得如何引导,就在于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最合适于自己寻求知识的意境,然后在循循诱导,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思维使各种能力的核心,如果导入采用形象鲜活的语言,叙述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进行导入使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的活动,它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体会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3.调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思维。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上课开始时,大多数的同学的状态还停留在课间闲散自由,有些学生甚至还陶醉在课间游戏的乐趣中“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因此,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动眼,动脑,主动的学习,抑制学生与教学无关甚至有碍教学的活动,关注所学的知识。4.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 ”。知识是有联系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要求我们要循序渐进,良好的导入正是充当了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中间桥梁的作用,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5渲染气氛,.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导人还具有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情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中的情境,并与教师一起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6.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对教师是教授目标,对学生是学习目标。通过导入,教师把教授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就能明确学习的方向,自觉地以目标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地逼近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还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愿望的作用。所以,在导人时,教师应该清晰地阐明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所说的意义作用都在于如何动员学生的最大主动性,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早已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说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导入的必要性。”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出色的导入是一种艺术,它同电影、小说、戏曲一样,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出色的导入犹如说书中的开讲,评弹中的开篇,演戏中的序幕。在整个教学中,它起着从生活到课堂、从学生经验到教学内容、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作用,起着新旧知识逻辑上的衔接作用,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起着课堂第一次信息反馈作用。总之:导入在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恰当的导入法是成功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下载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入教学有哪些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本科导入自主创新企业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

    本科导入自主创新企业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 冯冈平1 李双玫 (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摘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课堂引......

    导入:猜谜语(文本)

    猜谜语 1、一个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猜一种水生植物)2、花儿有红也有白,立在水中照倩影, 有朝一日花谢去, 结出一个大哑铃。 (猜一种水生植物)1、谜底:荷......

    教案导入

    、导入 在《背影》中我们体会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文内容......

    教学导入

    “曲线运动”课堂教学导入案例 西工大附中 王 锋 一、曲线运动 通过视频播放“世界杯足球赛”中的射门的精彩画面 教师讲解:势大力沉的低射,足球贴着草坪直入网窝;漂亮的香蕉......

    初中历史导入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导入 吕梁市交口县回龙中学赵新变 魏书生老师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故事导入

    (五)导入技术 导入是教师讲授新课前的开始,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自然地引入到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欲望。 1、直接导入法 直接揭示课题,阐明学习目的和要......

    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 诚信是金,诚信是真,诚信是美,诚信是德。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才更加迷人。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 1.学生查找社会上有关“不诚信”现象; 2.收集......

    课堂导入

    案例一:灵活调整现场导入 在上九年级第12单元“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一课时,恰逢我校九年级两个职教班合并,班上转进30名新同学。于是在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