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按不同标准分类
“合适”的“合作”才精彩 ——以《按不同标准分类》为例
睢宁县双沟镇中心小学
房晓兰
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为了凸显其重要作用,放眼望去,每一节公开课、评优课或示范课,执教者都要控空心思创设儿童合作学习的情境。然而,以下问题却被教师们忽视:合作意识并不是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培养,而是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教育教学之中;数学学习也不是必须有合作的教学环节,而是在遇到“合适”的内容时,“合作”才能起到作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按不同标准分类》一课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就适合儿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一、活动激发知识经验。
(出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六个图形。)师:你会给它们分一下类吗?(一生到前面分类,投影显示。)师: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按颜色来分类,分成了三类:红色、黄色、绿色。师:还可以用别的办法分吗?(一生再分,投影显示。)师:你也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按形状来分,分为三角形和圆形两类。
师:同样的图形,可以按颜色来分,也可以按形状来分;换句话说,可以把这些图形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按不同标准分类。)
(评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了简单的分类,通过分图形的活动激活了他们的知识经验;在操作中儿童再次感受到了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为学生下面初次接触统计活动提供知识基础。)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看出来这是哪儿了吗? 生:童心园,那里的石头上写着这三个字。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数学学习就需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睛眼;继续观察:这里都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这里有老师,有学生,他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而且话说得也很有条理,这样老师和同学们就能听懂你所说的话。(另找三生继续说。)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游戏、读书、下棋;老师、学生;男、女。)
师:你们很会提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开始会学数学了;很多时候,数学学习就是从一个问号开始的。提出问题后做什么呢?
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师:对呀,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数,一个一个数或两个两个数。
师:我建议给他掌声,他不仅告诉我们用数的方法,而且还说出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数。生2:五个五个数。
师:这里面老师有几个人,五个五个数合适吗? 生:不好,老师还不到五个人呢。可以分类数。师:你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分类数? 生:清楚,不会乱。
师:数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统计方法;不过,今天老师还要和你们一起来探索一种新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要对图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还要把我们整理的过程记录下来。
(评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进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在充分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自主提出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因为本节课呈现的情境图是静止的,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用“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对于变化的、结果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统计是必要的,儿童现在体会不到,教师可以直接引向这种统计方法。)三、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类标准。
师:你能想到什么分类标准?四人小组每个人轮流说一说。有的小朋友说话慢怎么办? 生:耐心等着他把话说完或者教他。
师:真是好孩子。还有,说话的时候轻轻的,小组内能听到就可以了。(四人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能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哪几种分类标准?
生1:分为三类:做游戏的、下棋的、读书的;也可以分为两类: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分为男和女两类。
师:哪个小组有补充?
生2:可以分为站着的和坐着的。
师:按姿势分,是吗?可是,这里除了站着的和坐着的,还有—— 生:半蹲着的。
师:对,可以分为三种姿势才能把这里的人全部包括。
(评析:学生对分类的标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个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分类标准有很多,所以选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交流能完善孩子的想法,他们能从别的同学那里得到启示,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个环节是有效的“真合作”学习。)
四、两人小组合作探索分类整理的方法。
师:分类方法很多,我们可先选一种,按性别分吧。你喜欢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一个人呢? 生1:小正方形。生2:小三角形。生3:对号。
师:图形、文字、数字符号都是可以的。
师:在整理的时候,怎么才能尽量不重复、不漏掉呢? 生1:从上向下观察。生2:从左向右。
师: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整理。
生3:找到一个人,就在他身上点一个点。师:要给记录过的人身上作一个记号,是吗? 生:是。
师: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按顺序整理数据,二要做记号。哪两位小朋友愿意来试试?(两生示范按性别分类:一人负责在图中整理,一人负责用符号记录。)师:伸出我们的右手,和他们一起来感受怎样分类整理并记录数据的。
(生伸出右手书空,和前面的两生一起在图中“找一个”,再在表中“记一个”;学习并体会分类记录方法。)
师:你知道我们的办法了吗?
生:先在图中“找一个”,再在表中“记一个”。
师:对,这些人和你们所用的符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请两人小组任选一种分类标准,合作整理数据并记录。一人负责在图中整理,一人负责用符号记录。
(两人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并记录。)
(评析:这部分内容特别适合采用两面人小组合作的方式:首先,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记录,在实际生活中,这类统计问题往往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比如选“三好学生”时的票数统计;第二,这是小学生一次接触统计活动,两人合作能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因为小组教学由于是将不同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内开展学习活动,其间要经历不同的思考过程,要给每个人均等的学习机会,并保障学习任务完成。因此,必要的程序和规则是小组学习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基本保证。先是让两位学生进行合作示范,教师再提出明确的程序和规则;合作的结果是小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得到两位成员的一致认可,小组成员能形成共识。)
五、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请一个小组来给我们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整理和记录的。(四生到前面说出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展示记录的结果。)师:整理好数据以后,可以做什么了? 生:回答问题。
师:老师有多少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3人,教师的后面有3个对号,所以图中有3个老师。师:分类整理能清楚地看出每种人有多少个? 师:有多少个学生? 生:12个。
师:参加三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生回答各有多少人。)
师:我们选用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呢? 生: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板书: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师:你还能从这些数据中发现别的问题吗?两人一小组,给同位同学提一个不同上面的问题,让他根据我们整理的数据进行回答。
(评析:这是小组成员开展的另一次活动,它要求将小组的学习成果以一定的形式向全班学生展示;这种展示是合作性的展示,教师恰当的小组评价和激励,能鼓励小组成员互帮、互教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又互提问题,灵活的合作方式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四、回顾过程,深入理解。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先提出问题,又通过分类整理数据解决了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或问题吗?
生1:分类整理不重复、不会漏。
师:分类整理数据时怎么样做才不重复、不会漏掉呀? 生1:按顺序、做上记号。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分类整理数据能清楚地看出每种人有多少个。师:分类时,标准不同,结果呢? 生: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在回顾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实效的,再一次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合适”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二篇: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顾颖菊
教学内容: 书P90-92页例1和“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整理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根据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形:10个大小不同的制片图形,三角形2个,四边形5个,五边形3个,三角形1红1绿,四边形3红2绿,五边形2红1绿。2.引导分类
引导:看这些图形,如果要按它们的不同特点分分类,你能行吗?想想怎么分? 3.明确标准
提问:第一次我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第二次呢?这两次的结果相同吗? 说明:按什么来分类,是分类的标准,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从不同标准分类开始,学习新的本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指名说:
(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5人; 生2:老师比学生少9人;
生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 生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5人。„„
(4)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巩固运用
1.谈话:我们学校准备成立兴趣小组,有航模、唱歌、美术、舞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参加哪一个?
下面分小组活动,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人数记下来。实物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进行统计的?从你整理的结果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出示图下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
3、谈话:老师在课前收到了大家带来的一些照片,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先逐一出示然后出示全部)。
这些照片,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照片上人数的多少分成两类:个人照和合照;从照片的横拍和竖拍分成两类;从照片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类。„„
4、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人数,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
四、总结。
第三篇: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0-92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场景,经历简单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表示数据,初步体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学生通过按不同标准分类和记录、整理数据,体会分类可以有不同标准,初步感受不同标准下数据分类整理的不同结果,初步体会符号的作用;初步了解在生活里可以收集数据,体会数据能说明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学生初步体会数据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境里,初步学习用数据眼光观察生活;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活动,尝试回顾数据收集、整理活动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收获。
三、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数据,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四、教学难点:能够按照不同分类标准整理数据,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数据。
五、教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提出问题
为了庆祝儿童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童心园游玩!
现在我们进入童心园了(出示童心园图片),看看,童心园里都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老师
学生 看书 下棋 做游戏 按什么可以把老师和学生分成一类?人物
按什么可以把看书、下棋和做游戏分成一类?活动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提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分类整理
小朋友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
你能把这些问题分类吗?(哪几个问题可以放在一起?)
(不会分的情况下,你们看老师是怎么分的?)你打算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按身份可以分成老师和学生两类
按活动可以分成下棋、看书和做游戏三类
按身份、按活动就是分类标准
有了分类标准可以把人分成哪几类。
齐读:按身份可以分成老师和学生两类;按活动可以分成下棋、看书和做游戏三类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解决第一类问题,你打算怎样分类?
按人物可以分成老师和学生两类
第二类呢?
按活动可以分成下棋、看书和做游戏三类 在分类以后还要整理出每一类各有多少人,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按不同标准分类
拿出作业纸,介绍:这是分类标准,这是分类方法
你想用什么符号表示一个人呢?表述要完整:我用一个 “
”表示一个人 选择一种分类标准,用喜欢的一种符号来分类整理!投影示范一下怎么记录
(教师巡视,必要时予以帮助)每组检查、校对,确认整理的结果。展示作品,介绍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分成了几类? 是用什么方法记录、表示数据的?
在展示几个作品,比较哪种符号更快更清楚?打钩
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统计的对不对,电脑展示一边划一边记 观察两张表格,有什么不一样?
1、符号不一样,左边用一个勾表示一个人,右边用一个方框表示一个人
2、分类标准不同
3、横着,竖着
分类整理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按顺序划一个记一个,你会了吗?)
3、分析数据
仔细观察表格,现在可以解决黑板上的问题了吗? 一个小朋友快速完成第一类问题,表述要完整 这些问题你是根据哪个表格完成的?为什么?
它是按照人物分成老师和学生两类
那解决另一类问题只需要看哪张表格?为什么?谁能快速回答?表述完整
它是按活动可以分成下棋、看书和做游戏三类
比较观察两张表格,都是对同一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相同?
(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读几遍 4.回顾总结
回顾我们刚刚整理的过程,说一说你有哪些体会?
小结:分类能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是多少人。这就是分类的好处 追问:分类的好处是什么?
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们和大家玩得很开心,决定奖励一套积木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整理一下积木吗? 说说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按颜色可以分成哪几类?
同桌讨论:按颜色可以分成红黄蓝三类 还可以按什么分成哪几类?说给同桌听
按形状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类 用简便的符号分类整理一下
比一比哪位同学整理得又快又正确。把书翻到第92页。(教师展示学生作业)介绍你的整理的过程。一起验证一下 通过整理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一类有多少个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一起算一下总共多少块积木?结果一样,说明我们统计的结果正确)2.“想想做做”第2题
师:老师想把你们踏青的照片寄给你们家长,留个纪念,于是老师想选择一些邮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邮票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小结:80分、100分、200分我们一般叫作邮票的面值; 横、竖我们一般叫作邮票的版式;
陶瓷、人物、花卉、建筑这些是邮票上的图案。面值、版式、图案就是分类标准 你准备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哪几类?四人小组说一说 {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一验证 交流分类结果:
从表格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两张表格有什么发现?)
小结: 你们看,分类整理又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关于邮票的这么多信息。}
3、生活中经常遇到像积木、邮票一样要用到分类整理去解决的问题,你会吗? 你知道你们小组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吗? 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分一分?互相说一说。
(性别、身高、年龄、按出生月份、衣服颜色、兴趣爱好、生肖、血型、星座、头发、带不带眼镜。。。)
按性别分成男和女两类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了什么?
分类整理有什么好处? 你还学到了什么?
第四篇: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教案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0-92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场景,经历简单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表示数据,初步体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通过按不同标准分类和记录、整理数据,体会分类可以有不同标准,初步感受不同标准下数据分类整理的不同结果,初步体会符号的作用,初步了解在生活里可以收集数据,体会数据能说明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是学生初步体会数据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境里,初步学会用数据的眼光观察生活,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活动,尝试回顾数据收集、整理活动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收获。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学难点: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教学准备:每生准备一张整理数据的白纸,课件。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经历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1的场景图,说明这里是童心园。童心园是供大家活动和休闲的地方 引导:请仔细观察,童心园里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 交流:你从图里知道了什么?
指出:是的,童心园里有老师、学生,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做游戏。(板书:老师、学生,看书,下棋,做游戏)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问题,教师相机肯定、修正、鼓励)
2、引导分类,明确标准。
引导: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有的想知道老师有多少人,学生有多少人,老师人数多还是学生人数多;还有的想知道看书的有多少人,下棋的有多少人,做游戏的有多少人,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等等。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主要是想搞清楚这里每种人有多少。
要知道各有多少人,首先得把童心园里的这些人分分类,才能整理出来。那你想把这些人怎样分类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板书:分类)
交流:你准备按什么分类,分成几类?(引导学生认识每次分成几部分的标准要一致)
现在明白可以怎样分类,分成几类吗?
小结:这里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一种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类,分成了两类:一种按不同的活动分类,分成三类:还可以按男女性别分类,分成了两类。(板书:按不同标准分类)
3、小组合作,整理数据。(1)了解任务。
引导:要解决大家提出的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分类以后还要整理出每一类各有多少人,才能知道结果,这就是整理数据。(补充完成课题板书:整理数据)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按老师和学生的标准分类在纸上整理,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清楚地看出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呢?(启发学生可以用符号或图画、表格、文字记录下来,有几个记录几个)记录时,怎样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1、按一定顺序记录,2、在记录过的人物旁做上记号)(板书:记录)说明:整理数据时,要先按一种标准分类,再选择一种方法(写文字、画符号、画图画等)记录每一类的人数,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各是多少人。(2)合作整理。
引导:现在请四人小组来合作整理。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选择哪种标准分一分,记录整理分类的结果,请讨论确定下来。
交流:你们小组确定选择哪一种标准分一分、整理分类结果?(注意全班不遗漏按某种标准分类整理)
要求:请每个小组先一起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记录、表示分类的结果;再按刚才小组选定的一种标准分一分,分成几类:然后每人按小组商量的表示方法,在准备好的那张纸上记录、整理分类的结果:最后组长负责检查每人整理的结果对不对。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记录、整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让每个小组检查、校对,确认整理的结果,有错的同学在小组里改正。(3)交流分析。
呈现: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准确记录整理结果的呈现在黑板上)
交流:请这几个小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分成了几类,是用什么方法记录、表示数据的。全班每个同学注意听一听、看一看,他们小组汇报的对不对。(小组代表交流结果)
指出:整理数据要先分类,分类后一个一个记录、整理数据,可以像这样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画图形、画符号表示,要注意记录时不能随意增加或遗漏,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记录,在记录过的人物旁标上记号,原来有多少人,就一个一个记录多少人。(板书:分类 记录 整理)
分析:大家看整理的数据,你们一开始想知道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
童心园里有多少位老师,多少位学生?参加每种活动的各有多少人呢?各是从哪种分类中知道的?
这里各组整理数据的分类有什么不同?知道的各是什么结果?你对不同分类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出: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板书:分类标准不同,数据的结果就不同)
引导:你还能从这些分类结果里知道些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来和大家分享。
学生交流了解的信息,提问:你是从哪一种分类里知道的。你还知道了两种分类的总数是一样的,都是15人。
(你真善于思考和分析数据,是的,你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记录整理的过程有无遗漏或重复)
4、回顾过程 交流体会
引导:刚才我们学习的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根据童心园的情境提出了哪些问题?通过怎样的活动过程知道各有多少人的?整理数据时可以有哪些记录、表示的方法? 回顾分类整理的活动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比如数据怎样整理,分类有什么作用,分类要注意什么,分类标准对数据结果有什么影响)
指出:刚才我们经过分类整理,了解了许多数据,知道了开始提出的各有多少人的问题。分类整理数据,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分成了几部分,各有多少;整理数据时,可以用图画、符号等来表示结果;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二、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1: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提问:看懂下面的表吗?要我们按哪两种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请同学们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记录、整理数据。(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展示整理的表格,提问是用哪种方法表示分类结果的,通过分类整理你知道了什么。提问:你觉得分类整理数据有什么好处和作用?这两种分类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哪种记录方法比较方便?
指出:分类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标准下每种物体各有多少。这里按颜色分类和按形状分类,分别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的各有多少,不同形状的各有多少。在整理数据时,用符号表示分类结果比较简单和方便,也能很清楚地知道结果。
2、想想做做2 读题,了解题意。
提问:这些邮票可以怎样分类整理?(面值:80分、100分、200分;版式形状:横式、竖式;图案:人物、花卉、陶瓷、建筑)分小组选择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交流整理结果,说说各是用什么方法表示分类结果的。提问:在人物邮票中,面值100分的有几枚?
3、想想做做3 提问:你们小组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你想知道你们小组同学哪些方面的情况? 如果让你分一分,你会按什么标准分?说说自己的想法。你能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说出各有几人吗?独立地分一分、做一做,整理结果。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分类的?可以知道什么?
三、课堂总结 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附:板书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分类标准不同,数据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记录——整理
1)老师
学生
2)看书
下棋
做游戏
3)男
女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场景,经历简单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表示数据,初步体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初步感受不同标准下数据分类整理的不同结果,初步体会符号的作用;初步了解在生活里可以收集数据,体会数据能说明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和操作整理的时间。在带学生回顾整理的过程时,可能自己引导的不够,用时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没能处理完,比较仓促。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8.1按不同标准分类丨苏教版
按不同标准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通过按不同标准分类和记录、整理数据,初步体会符号的作用,体会数据能说明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理念。
3.使学生初步学习用数据眼光观察生活,感受合作学习的作用,感受数学学习的收获。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类整理数据、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的过程,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之间的联系,培养数据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掌握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谈话:小朋友们,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建立的名叫“童心园”的课余活动场所。大家想去看看吗?
引导: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
二、大胆尝试
1.提出问题。
引导:小朋友们,从这幅图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先独立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提出各种问题,并把学生所提出的的有价值的问题展示出来。
2.讨论分类标准。
引导:小朋友想知道的问题真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怎么办呢?
交流:你准备按什么分类,分成几类?
小结:主要是想弄清这里每种人有多少。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图中的人物进行分类。(揭示课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想了解图中看书、下棋、做游戏的各有多少人,就要按参加的活动进行分成三类。想知道图中男的多,还是女的多,就要按性别进行分成两类。也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3.选择分类标准。
引导:要解决大家提出的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分类以后还要整理出每一类各有多少人,才能知道结果,这就是整理数据(板书)。
小组合作,选择上面的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结果。
教师巡视,注意找出表示分类结果的不同方法,准备全班展示,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汇报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说明:整理数据时,要先按一种标准分类,再写文字或画图画、画符号记录每一类的人数,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各是多少人。
4.分析和解释数据
大家看整理的数据,你们一开始想知道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课本上的问题能解决吗?
引导:比较整理得到的不同结果,说一说,这都是对同一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的,为什么分类的结果却不同?
小结: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三、多维梳理
引导学生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小结: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四、灵活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看懂下面的表了吗?要按哪两种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全班交流。学生整理数据并交流分类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介绍邮票画面的具体内容。说说根据分类的结果,能知道些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们小组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如果让你分一分,你会按什么标准分?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能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说出各有几人吗?独立地分一分、做一做,整理结果。
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分类的,可以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