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耿玉芳《献出我们的爱心》教学设计
《献出我们的爱心》教学设计
王厂寄宿制小学——耿玉芳
教材分析
《献出我们的爱心》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了解到了一些公共场所的文明,并且知道了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不同人群,了解了他们的工作范畴,并且去尊重和感谢他们。为我们学习这一课打下了学习基础,使学生了解和正视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并去关爱他们,这一课也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一大升华。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区,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情况优越,所以,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思想状态;况且,在生活中对残疾人接触较少,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甚至还有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感受,从而懂得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促使—颗颗稚嫩的“爱心”不断的得到升华。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引导学生留心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多途径的调查,收集社会中具有特殊困难的人和事,以及社会给这些人群的关爱。
3、课后引导学生自发组成爱心小组,帮助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将学习内容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2.揭题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年人需要我们献出爱心,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生活上有困难或遭遇不幸的人,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献出我们的爱心。
二、情感体验
1.读一则《天雨日记》引起学生的换位思考:天雨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
2.继续换位思考:
3.回归现实,我们该做些什么?
(1)提供情景,思考:我该怎么做?
(2)留心看看,身边有没有需要关爱的人?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制定一个帮助计划。
三、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故事
1.我们身边的残疾人
(1)学生交流调查记录。
(2)课件出示残疾人的生活图片。
(3)学习“小资料”,了解我们身边的残疾人。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有的肢体残疾,有的视力残疾,有的人听力残疾,还有些人智力、精神残疾„„那么,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我们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亲自体验一下!
2.我们来体验
通过游戏,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游戏一:蒙住眼睛,走出教室
游戏二:用嘴叼住笔写出自己的名字
游戏三:用手势向同桌说一句话
师:通过这些活动,你有哪些感受?(生自由谈谈自己扮演残疾人的感受)
师:从体验活动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难,那他们又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3.残疾人的故事
(1)结合课本,了解残疾人于海波、厄斯纳的故事。
(2)听完这两则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他们给你什么启发?
(3)你身边的残疾人是怎样面对生活的?
师小结:不幸的遭遇为残疾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他们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创造了许多奇迹。
四、关注社会,了解政策
1.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容。
2.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了哪些方便和优待?
(1)政府修建的盲道、残疾人通道。
盲道和普通人行道有什么不一样,这样设计为了什么?
很多需要上台阶的地方设计了缓坡,这是为什么?
(2)修建的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习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师:你还知道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了哪些方便和优待?
五、导行
1.我们应该怎样做
分组讨论、交流:
(1)你以一种怎样的心态面对身边的残疾人?
(2)从生活上,你准备怎样帮助他们?
(3)我们从残疾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师小结: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奉献我们的爱心。
2.记住“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的日期全国助残日: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
3.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引导学生成立自发的爱心小组,帮助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行动计划”落实到实处,将学习内容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4.课堂小结: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关心和帮助身边的残疾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在看到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相信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六、总结:
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在人格上与正常人完全平等。我们不能歧视残疾人,要以平等的心态,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使他们和健全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课堂练习
阅读教材 作业安排
开展“我的爱心行动”和残疾儿童交朋友,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世界。自我反思
体验、感受是本课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这不但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且有利于同伴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板书:
10、献出我们的爱心
全国助残日:5月的第三个
星期日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
关爱和尊重残疾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二篇:《献出一份爱心》教学设计
《献出一份爱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献出一份爱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插图,想想图意。
2、听清录音中的玲玲做了一件什么事。
3、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曾经做过的献爱心的事,说清楚自己怎么想,怎么做的。
4、通过听说活动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听清录音中所叙述的事。
2、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做过的献爱心的事。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范例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1、小朋友,我们每天都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到学校来,学习很多文化知识,可是你知道吗,在一些贫困地区,有很多小朋友根本上不起学,需要大家关心帮助他们。
2、出示课题:听说活动 献出一份爱心
3、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师生谈话,让学生了解在一些贫困地区,有很多同龄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人人都应该有爱心,由此引出本课的听说活动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出示图: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图中的女孩在做什么?
2、看图听录音:听清玲玲做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捐书 捐款
3、看图再听录音:听清玲玲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
交流反馈,师生评价。
4、三听录音:听清录音的内容怎样将玲玲做的事说清楚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接着说什么。集体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的教学从看图和听录音入手,而且每次听录音都有明确的要求,有层次的推进,为学生接下来的说话奠定了基础。
(三)、联系实际,练习说话。
1、回忆我们学校里曾经组织的'献爱心活动的事或者自己曾经做过的献爱心的事。说给同桌听。
2、集体交流,指导说话:围绕献爱心的事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要献爱心的,是向谁献爱心,具体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1)个别准备。
(2)指名说,指导学生评议。
说明:要组织好学生的评议,针对说话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纠正,如:学生无法说完整或说不连贯,教师在旁边要及时适当修正。
(3)同桌互相交流
说明:这是大面积操练、让全员参与的一个环节,要组织好教学,落实质量。同时各种形式练习说话,不但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听说机会,而且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相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所提高。
(四)、课堂总结
评出最有爱心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
说明:课堂结束,通过评选奖励,让学生明白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个有爱心的孩子,从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第三篇:《献出一份爱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插图,想想图意。
2、听清录音中的玲玲做了一件什么事。
3、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曾经做过的献爱心的事,说清楚自己怎么想,怎么做的。
4、通过听说活动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听清录音中所叙述的事。
2、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做过的献爱心的事。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范例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1、小朋友,我们每天都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到学校来,学习很多文化知识,可是你知道吗,在一些贫困地区,有很多小朋友根本上不起学,需要大家关心帮助他们。
2、出示课题:听说活动 献出一份爱心
3、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师生谈话,让学生了解在一些贫困地区,有很多同龄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人人都应该有爱心,由此引出本课的听说活动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出示图: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图中的女孩在做什么?
2、看图听录音:听清玲玲做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捐书 捐款
3、看图再听录音:听清玲玲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
交流反馈,师生评价。
4、三听录音:听清录音的内容怎样将玲玲做的事说清楚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接着说什么。集体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的教学从看图和听录音入手,而且每次听录音都有明确的要求,有层次的推进,为学生接下来的说话奠定了基础。
(三)、联系实际,练习说话。
1、回忆我们学校里曾经组织的献爱心活动的事或者自己曾经做过的献爱心的事。说给同桌听。
2、集体交流,指导说话:围绕献爱心的事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要献爱心的,是向谁献爱心,具体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1)个别准备。
(2)指名说,指导学生评议。
说明:要组织好学生的评议,针对说话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纠正,如:学生无法说完整或说不连贯,教师在旁边要及时适当修正。
(3)同桌互相交流
说明:这是大面积操练、让全员参与的一个环节,要组织好教学,落实质量。同时各种形式练习说话,不但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听说机会,而且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相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所提高。
(四)、课堂总结
评出最有爱心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
说明:课堂结束,通过评选奖励,让学生明白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个有爱心的孩子,从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第四篇:献出你的爱心教学设计
《献出你的爱心》教学设计
建华小学王丹丹
一、教材分析
《献出你的爱心》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把美术学科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以关心他人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操,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设计制作中抒发爱心。(德育渗透点)
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对“希望工程”有一个感性和理性上的了解,对“希望工程”的意义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表达真挚的友谊。(德育渗透点)
二、学生分析
高段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使用材料进行创作,但是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细节,培养良好的工作(操作)习惯。可以通过完整地参加与宣传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希望工程”的过程、“希
望工程”对山区孩子的意义。通过小报的制作和给山区小朋友慰问品(礼物)的设计制作,有目的地开展综合探索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自己已有材料进行制作,掌握小报的设计方
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心;通过社会实践
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收获实践后的快乐。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协作意识及探究精神。(德育渗透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希望工程”的社会意义及价值,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表达自己的爱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表达情感。(德育渗透点)
难点:有目的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开展献爱心活动。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
六、教学流程
1、故事导入
为学生讲述私企老板造福家乡、为贫困学生建立一流学校的故事。
学生听完故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激发学生的爱心,关注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同时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讨论。(德育渗透点)
2、讲授新课
师:山区人民为什么贫困?怎样才能帮助山区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过好日子?(德育渗透点)
生: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师: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更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情况,让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也能为山区孩子做很多事。(德育渗透点)
3、探究式学习
师:看书中是怎样做的?
生:首先,学生分析书中提供了什么。说说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是怎样进行设计制作的。
师:展开想象,分析自己能做什么(如何利用已有的各种关于山区孩子的介绍和希望工程的资料)(德育渗透点)让学生更多地在如何设计制作美观、漂亮的作品上下功夫。
生:进行讨论,举手回答。
师:小礼品的设计制作要有一个规划:想做成什么样的礼品?怎么做?怎样做会更好看、更实用?
生:思考后回答。
师:慰问品的制作是表达学生对山区孩子的问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德育渗透点)
4、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辅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5、展示总结
学生相互评价,简谈收获。(德育渗透点)
展示学生作品。
第五篇:小学作文:献出我们的爱心
献出我们的爱心
星期天,我去图书馆看我最爱的《赛尔号》。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等了好久才过了马路,到图书馆时发现喜欢的《赛尔号》已经卖完了,我只好难过地往家里走,忽然碰上一位老爷爷要过马路。
我想:“车这么多,开得又快,太危险了!”,必须去帮那位老爷爷。
我连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老爷爷扶过马路。老爷爷摸着我的头不停夸我,说我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听着老爷爷的夸奖,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很开心,笑的都合不拢嘴了。
虽然我没看到喜欢的《赛尔号》书,但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帮助有困难的人,别人开心,自己会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