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2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5、口语交际。根据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 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

老子:(lǎo 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lǎo zi)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地道:(dì dào)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dì dao)。(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zhào yìng)配合,呼应。(zhào ying)照料。

东西:(dōng xī)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dōng xi)有两种理解: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xiōng dì)“兄”和“弟”。

(xiōng di)三种理解:(1)弟弟;(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duì tóu)三种解释:(1)正确,合适;(2)正常;(3)合得来。

(duì tou)有两种解释:(1)仇敌,敌对方面;(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1)运气读“yùn qì”;(2)运气读“yùn qi”;(3)孙子读“sūn zǐ”;(4)孙子读“sūn zi”)

3、学生再读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考虑教学生唱一唱这首歌)。

5、教师小结。

三、总结,布置作业

1、唱会《爱我中华》。

2、完成与练习1中相关的其它练习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上节课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句子复习一遍,指生读。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死”,“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教学第五部分: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陪”“将”。

(1)字形特点

(2)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料,制成小卡片。【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4、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板书设计】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要求:

1、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2、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词。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重点难点: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演示这部分“开心辞典”的片段。(2)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用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2)让学生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可以同桌相互问答)(5)共同小结积累同音词的使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我们还学过哪些像这样的同音词。(学生思考、交流,列出一组或几组这样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题目形式也可以有所变化)

(4)师生评议。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1)说说题目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不懂的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3)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如果付出,便不期望回报”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湖水与堤岸、山岭与青草”的关系是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读过诗歌后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临写《船长》中的最后一段,提醒孩子:字写在每一行的中间,标点占一格。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明确采访中的基本注意点

2、知道采访的具体要求。

3、在实际活动中学习采访。教学过程:

1、采访其实是一种交往。但并不是随意地交谈。

2、同学们在生活中,特别是想小记者的同学少不了要采访。怎样学采访呢? 我们要学会采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

1、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⑴要确定被采访的对象,采访的目的以及相关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多了解被采访对象,从而掌握采访前的第一手资料。

⑵事先预约。写信或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让其也有个心理准备,可以使其对你的提问做到心中有底,从而顺利地接受你的采访。

⑶编拟采访提纲。采访前把准备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再排个队,即先问什么,接着问什么,最后再问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点,对刚刚学做采访的人尤为重要,建议根据提纲,演练一遍。

⑷准备好必带之物。如小记者证章、证明、笔、笔记本、照相机、小型收录机等。为了采访中的安全或有个照应,最好两三人一道前往采访。

2、采访时,要有礼貌,随机应变。

⑴礼貌。首先,要守时;其次,要主动出示有关身份证明,主动自我介绍;第三,采访中不能强人所难,对一些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要尊重别人;第四,自始至终,要注意礼貌用语,说话别高喊大叫,要自然大方,音量使别人听清楚为宜,过于胆小、拘谨、不好意思,都会影响应变。

⑵留意观察,记录要点。

采访过程是个双向接受的过程。采访中要做到一个有心人,注意被采访对象的动作、举止、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显现,要力求又快又准地记录被采访者的话语,至少记录下要点,如一些数据、精彩的语言等。回到家后要趁热打铁,边听录音,边整理记录。

3、采访后要致谢。

采访结束后,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留下被采访者的合影,作为此次采访的证据,也是你采访的珍贵资料。最后别忘了话别致谢,诸如“非常感谢您(你)的合作,我回去将谈话整理成稿件后,请您(你)审阅”等。

二、练习采访

请你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运动员、书法家、小手风琴手、故事大王等其中之一为采访对象,填写下列表格。

采访对象 性别 年龄 身份 主要外貌特征 采访目的 采访中心内容 主要事迹 采访提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部分。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教学第二部分 根据上一部分。

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小结。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散文。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指名读,齐读 感悟

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教学过程: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 中的第八节。引导学生读贴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 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练习学生练习描红。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教师范写。{您旁网} 学生再次描红临写。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指导

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三、教学第四题 审题

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 的要求 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您旁网}

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学生分组练习说。练习

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教师点评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4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教学重点: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4(教师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生活”中的第一部分,体会舅舅说的话的意思。(2)读顺第二部分的句子。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指名读。交流句意。齐读。

2、出示第二部分的五个句子,指名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3)指名说一说。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子音。(3)同位说说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

五、课堂练习。背俗语和成语。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俗语和成语,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注意积累。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试着说说如何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教学重点: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教学难点: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4。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读“写好钢笔字”题目,明确练习要求。(2)朗读这段话,观察书写格式。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明确练习要求

2.观察书写格式,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口语交际:学会做解释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

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

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

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六、总结提升

今后,当我们被别人误会了,我们该怎样解释呢?我们应注意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宽容他人,又能得到他的宽容。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学会第十五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5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五。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候机楼前的大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读第二部分的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区别,并试着填入括号中。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回答:候机楼前的大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出示第二部分的题目(1)指名学生读词语。(2)试着说出它们的区别。

(3)交流:学生读填适当的风的句子。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 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 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3)指名读,教师指导。(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搜集写秋的诗或词语。(2)背诵《秋》。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风,而且认识了一首写秋的诗,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秋天,观察秋天的风,秋天的美景,并选择一处景物写下来。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教学重难点:

有条理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

教学准备: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五。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自学“写好钢笔字”(1)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读帖观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1.指名说出自学题(1)2.指名回答。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 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 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2、反馈(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评议小结。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口语交际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第十八课,读通课文,写下课文的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6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颠倒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颠倒词的特点,明白有的颠倒词的意思相同,有的颠倒词的意思不同。

2、朗读《大风歌》理解诗句内容,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语颠倒过来就 成了另一个词语,我们听一段相声:

(2)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的文字来听听。(3)学生练习这段相声。(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的词语区别(5)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颠倒词语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颠倒词(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2)让学生说一说

(3)要求学生把所想的颠倒词语补充到相声中去(4)拓展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教师示范读,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颂的基础上理解诗意(2)学生自由讨论感受(3)拓展(4)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从名言中受到的教益。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2)引导学生读帖。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思想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目要求,回忆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你最喜欢那句名言?这句名言给 了你什么启发?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3)同学之间互相提议(4)分组练习说话

3、练习(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演说

(2)师生评议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7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懂得“煮书”的意思。

2、学习鲁迅的几则名句,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3、通过诵读,知道《今古贤文》的意思,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理解、背诵鲁迅名言以及《古今贤文》所选内容,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练习7的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出示学习目标。(见上)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一、二部分:

思考:为什么说问号像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看图,图上画有什么?你从图上你思索到什么?

思考:

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B、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学生自学。检查自学。

指名回答思考题1:为什么说问号像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名回答思考题2:图上画有什么?你从图上你思索到什么? 指名回答思考题3::

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B、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精讲精练、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1)自由朗读鲁迅的几则名言。

(2)讨论,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3)小结: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应该不厌其烦、用心地去琢磨书中的含义。勤于思考,积累书中的有益之处。

(二)学习第三题。

学生自读《古今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文章内容,了解其中的意思。

说说书里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主要阐述的是读书的作用和方法。)用开火车的方式说出每一句话的意思。

将书本里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不懂就要问。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正确、有感情、有节奏地自读、背诵。课堂练习。

本节课作业:抄写鲁迅名言。学生完成 当堂反馈。总结提升

下节课预习作业:

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

让学生知道什么书是好书,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乐意把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清楚明白有条理地推荐给大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创设读书生活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正确的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并有创意地表达,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过程: 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7。出示学习目标。(见上)布置自学

出示自学题:自由读“写好钢笔字”的这段话,并认真读读字帖,观察字帖,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行中的位置。

学生自学。检查自学。

指名读,并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行中的位置。

练习。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口语交际 审题。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①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②为什么喜欢? ③ 这本书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指导。

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书籍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班上交流,师生评议。

反馈(1)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是否充分。(2)大家是否感兴趣。(3)评议小结。

学写毛笔字

审题。明确本次要写的字。

指导。(1)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提示重点笔画的位置。“坐”字整体取斜势,中竖正而挺,两个横画一长一短,短横略向上翘,长横略向下狐。两个“人”字程左低右高之势。“器”字的四个“口”略有参差。撇头穿插在两个“口”之间。写字时注意匀称,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课堂练习。本节课作业:

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抄写生字两遍。完成《补》 学生完成 当堂反馈。总结提升

下节课预习作业:

第二篇:关于苏教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5、口语交际。根据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 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老子:(lǎo 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

(lǎo zi)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地道:(dì dào)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dì dao)。(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zhào yìng)配合,呼应。

(zhào ying)照料。

东西:(dōng xī)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dōng xi)有两种理解: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xiōng dì)“兄”和“弟”。

(xiōng di)三种理解:(1)弟弟;(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duì tóu)三种解释:(1)正确,合适;(2)正常;(3)合得来。

(duì tou)有两种解释:(1)仇敌,敌对方面;(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1)运气读“yùn qì”;(2)运气读“yùn qi”;(3)孙子读“sūn zǐ”;(4)孙子读“sūn zi”)

3、学生再读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考虑教学生唱一唱这首歌)。

5、教师小结。

三、总结,布置作业

1、唱会《爱我中华》。

2、完成与练习1中相关的其它练习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上节课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句子复习一遍,指生读。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死”,“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教学第五部分: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陪”“将”。

(1)字形特点

(2)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料,制成小卡片。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4、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板书设计】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要求:

1、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2、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教学反思】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 教学目标

1、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5、口语交际。根据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 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老子:(lǎo 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

(lǎo zi)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地道:(dì dào)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dì dao)。(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zhào yìng)配合,呼应。(zhào ying)照料。东西:(dōng xī)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dōng xi)有两种理解: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xiōng dì)“兄”和“弟”。(xiōng di)三种理解:(1)弟弟;(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duì tóu)三种解释:(1)正确,合适;(2)正常;(3)合得来。

(duì tou)有两种解释:(1)仇敌,敌对方面;(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1)运气读“yùn qì”;(2)运气读“yùn qi”;(3)孙子读“sūn zǐ”;(4)孙子读“sūn zi”)

3、学生再读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考虑教学生唱一唱这首歌)。

5、教师小结。

三、总结,布置作业

1、唱会《爱我中华》。

2、完成与练习1中相关的其它练习题。

第二课时(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上节课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句子复习一遍,指生读。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死”,“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教学第五部分: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陪”“将”。

(1)字形特点

(2)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料,制成小卡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4、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板书设计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要求:

1、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2、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

作前准备

习作之前,与体育课老师共同策划一次体育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等。请体育老师讲清比赛的规则和相关的专业术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特别是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互闻报道)

二、质疑――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3.自主交流:说说这则体育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师生讨论: 要点之一:这则报道的题目长,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了。要点之二:报道的开头,就交待了争夺冠亚军决赛的结果,接下来才写比赛的大体经过,最后又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这是“新闻报道”,人们最关心的是事情的结果。知道了结果,才会寻根问底,了解细节。

4.补充例文:课前,许多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在学生的交流中,加深对“新闻报道”的感性认识。)5.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就写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这篇“新闻报道”该怎样来写呢?

师生讨论: 第一、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第二、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第三、语言要简洁。报道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它的语言应简洁并且规范,一般不需要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三、写作—由说到写

1.口述报道:请你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自由说说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2.指名学生口述。

3.围绕“新闻报道”的要求,师生简评。

4.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四、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教学后记:这篇习作充分融入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更因为学校是新合并的,学生对这所学校喜欢感兴趣,调查自然非常用心!同时也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的感情!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

一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背《朝代歌》。2.了解历朝历代的一些名人。

教学重点

会背《朝代歌》。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极为重要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学们从小就要了解历史。今天,我们来学背《朝代歌》。

2.学生试读《朝代歌》。(不会读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3.教师示范读。

4.教师将《朝代歌》中的各个朝代分解出来,并作简短介绍,特别要学生注意朝代的顺序。

5.学生自读、互相读、分组读。

6.学生说说了解哪些朝代以及那个朝代的名人。7.学生熟读并背诵。二 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说出从课本和课外读物里认识的古代名人。(看谁说得多)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古代名人和朝代一一对应。3.学生试着填写表格。(看谁填写得多,填写得对)4.师生共同评议。(对填的特别多、特别好的,加以表扬)三 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朝代歌》。2.抄写并背诵成语。

练习7

二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

2.熟记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

熟记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根据题目,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书写格式,注意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仿写。要求注意行款布局,一气呵成。3.展示(重点是行款格式)二 教学第三题(诵读与积累)1.指导。

(1)学生自读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词典或问老师。(3)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4)大体了解词语的意思。(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供参考)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替天行道:这里指按照天意,在人间做正义的事业。有时也用以借指代行人民群众的意愿。2.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3.反馈。(1)指名读。(2)集体读。

(3)集体齐背。

练习7

三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讲述《水浒传》故事。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练习口语交际,讲述《水浒传》故事。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选择《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的或使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自己有表情地练说故事。2.审题。

(1)复习《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师简介《水浒传》,引出“水浒”故事。(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先分组讲故事,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3.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注意:声音要洪亮,举止要大方,感情要丰富,要学着去表演。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二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匕字旁、戈字旁。例字:北、戏。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匕字旁、戈字旁”的要点。(2)教师范写,讲解“北、戏”的结构特点和写法。3.练习。

(1)学生仿照课本来写,注意基本笔画的位置。

4.反馈展示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给题中的下联添字,再说说理由,并照样子对对子。教学重点: 给题中的下联添字,再说说理由,并照样子对对子。教学难......

    《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

    《练习7》教学设计[合集]

    《练习7》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提示: 课型:练习课教学要求: 1.看图认识五种花。读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出是什么花。 2.写好钢笔字,当......

    练习7教学设计

    练习7(3-1)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京剧脸谱,了解祖国灿烂的京剧艺术。 2、练习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京剧脸谱,了解祖国灿烂的京剧艺术。练习写好钢笔字。 教学难点 认......

    小学语文:《练习1》教学设计1(苏教版六年级上)

    《练习1》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练习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练习一、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一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