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好,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
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交流:第2——10自然段
三、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篇:《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主备人:陈茉冉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学生对老师诚挚的爱。
2.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重点句子,感受浓浓的师生情,感悟文章的情感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指名反馈。
【明确】:主要写我童年时代,为了给老师治病冒险上山采药抓鱼的往事,流露出我对老师朴实而真挚的爱。
二、品味语句,感悟写法
(一)师生合探,体会学生对老师真挚的爱
找出文中写这件具有代表性的往事的自然段(6—10自然段),默读思考:从这一部分哪些情景画面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真挚的喜爱之情?
【预设】:
1.“是男子汉吗?„„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小伙伴和我提议上山采药的情景)“是男子汉吗?是,就„„”从这实在的话语看到一个可爱朴实的小伙伴,带着一点小孩子特有的机敏,还用男子汉的气概激将我上山采药。(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1)理解“告诫”的含义,警告的意思。
2)体会上山的决心:一个胆子大的,用激将法;一个胆子稍小的,心里知道危险,但仍然点头答应。这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充分体现出我们对老师的爱是那样真挚朴实,超越了对危险的恐惧。3)小组练习第7自然段情景对话。
4)分角色扮演朗读第7自然段的情景对话。
2.“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摸鱼的情景)(动作描写)
孩子们多么心细啊,多么真诚啊,为老师的喜好而不辞辛劳。在这部分中,通过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摸、捉、追、堵,既写出捉鱼的的不容易,表现了“我们”捉鱼时专注而忘我的状态,同样体现出“我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之情。
3.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满载而归,兴高采烈的画面)
(神态描写)表达我们为给老师采到药而无比欢喜的神情,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4.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献草药和鱼的情景画面)
“献”(动作描写)写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
(二)合作探究,品读描写老师的重点语句
那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会让她的学生如此爱她,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她挖草药呢?请同学们回到前文,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体会: 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文中找到外貌描写的语句。【明确】:剪着短头发,又年轻,又漂亮。
2.我认为老师好在哪里?(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一连三个“好”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一连三个“好”字赞美了我们可亲的老师,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老师淳朴而真挚的喜爱之情。板:直抒胸臆
3、这样一个在我心中样样都好的老师,在我们为之冒险去采药回来时是什么样的反应呢?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老师动作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明确】:“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老师被我们的爱所感动了,老师也爱我们,师生情深。
4、“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你认为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然后再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5、小组讨论、续写。
6、分享交流。(生反馈,师酌情点评)
三、首尾呼应,品味“歌声”
孩子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关于老师的往事,依然是那样美好,仿佛老师的歌声还在耳边唱着。
1、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这美好的回忆呢?(首尾)
2、听老师范读首尾部分(配乐),(PPT展示首尾各一段)边听边对比这两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开头和结尾有些句子是写的同样的意思,这样构成了首尾呼应的文章结构,使文章更加完整紧凑。并且这里把歌声比作淙淙的溪水,这样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师生情谊温暖动人,这样的情感不就像细水长流,需要一代代人来铭记,一代代人来传承下去吗?
3、回顾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爱戴,那题目为什么不叫 “永远的爱”,而叫 “永远的歌声”呢?。
【明确】:因为这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时时能回忆起那时候朴实而真挚的师生情谊,这情谊让我们终生难忘。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假设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学生,读出对童年时代师生情谊的美好回忆)。
板书设计: 永远的歌声
上山采药抓鱼 典型事例 三个“好” 直抒胸臆 语言、心理、动作„„ 细节刻画 歌声(线索)首尾呼应
第三篇: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
课
题:夜莺的歌声
授课时间:2012年3 月 26 日
教案序号:45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德育渗透】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教学重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2、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教学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课时安排】
两课时。【板书设计】
吸引敌人
14夜莺的歌声 麻痹敌人
传递情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交流读后印象。
过渡: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争取讲得和故事一样精彩。
四、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1、再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送情报的?
2、重点读课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莺”是怎样迷惑敌人,为敌人带路和怎样与游击队联络的。
3、试着把这篇故事的基本内容讲一讲。可在准备的基础上分小组讲,讲后评价,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内容。
【设计意图:抓住主线,理清脉络。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默读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试着把这篇故事的基本内容讲一讲,从而理清课文脉络。
五、课堂检测:
1、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弯曲()()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路()的眼睛()地回答
()的树林()的上衣(()的花园()的歌声(六、作业布置
1、练写生字
2、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地微笑)地站着
第四篇: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
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等14个生字,懂得“呻吟、宛转、耷拉、轻蔑、以防万一”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2、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2、教师抄出课文生词及重点句(或制成课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夜莺吗?有没有听过它的叫声?(学生自由发言)
2、师导入:其实夜莺的歌声很好听!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3、质疑过渡: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写的内容不是介绍夜莺这种鸟儿,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阅读,能使学生阅读的注意力更集中。)
二、学生自主读文
提出要求:读准确、流畅,标出自然段,想想故事主要写什么。
三、检查自学,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轮流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正音,并交流共同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写了什么事?(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4、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5、默读课文,看看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个词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6、交流归纳: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设计意图:本课篇幅较长,适宜学生分组交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地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四、合作读文,交流感悟
1、师: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和同桌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划下来。
2、课堂交流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主体行为,教师无法替代。此处设计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文章语言,对句子的体会、理解是浅表的。教师应随机予以点拨指导,重在保护阅读积极性,为下节课的深入交流作铺垫。)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五、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五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设计人:岳志芳
学校:东营区一中
使用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渗透数学应用意识。
3、进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点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掌握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体验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晶莹、美丽的雪花吗?(生:喜欢)提到雪花你能联系到什么?(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述心中对“雪”的感受。)是啊!神奇的大自然造就美丽的雪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丽的享受和快乐。师:(出示 “冰天雪地”情境图)看的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学生观察图后教师指名口答,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明确图中有3个活动区及每个活动区的人数,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可予以鼓励,有创意的发现教师可给予表扬。)
师:刚才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你们是爱学习的好学生,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的在滑冰场上。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方式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根据情境,探究新知。教学例1。
师(出示放大的滑冰场区情境图,同时出示例1。)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滑冰场上的数学问题(指名读题,再说说题中告诉什么,求什么)。师:请同学们试一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把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为什么这样解答的理由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再把学生的不同解法写在黑板上。重点让学生指出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的意义,估计学生会出现分步列式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情况)师:(指着综合算式)先让学生读题,再根据这道算式,同学们想一想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教学例2。
师:根据“冰天雪地”活动中心的统计,三天能接待987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下面一个问题。
(教师随机出示例2,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师:同学们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试画,然后指名在黑板上演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明确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表示3天接待人数的线段长度的2倍。)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小组内同学交流,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不同的解法。
(学生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针对黑板上出现的不同解法在组内交流评析,最后集体订正,评析时让学生
说出解题思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3×987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没有想出这种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6天里有几个3天?接待人数还应该是几个987人?)师:(指着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像这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每个综合算式有什么特点?(生:算式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它们的运算顺序怎样呢?(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减法混合运算和乘除法混合运算。)教师出示第5页方框内的总结语,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四则运算,并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及时进行总结,在自己总结作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感受,从而加深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练习一第1、4题。
第1题学生独立将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目的运算顺序是是什么?
第4题先估算,在笔算,集体订正,评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检测 见课件。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2、3题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