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8~79页。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以及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教学过程:
(一)引入。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 ┃ × ┃ × ┃ × ┃ × ┃ × ┃
引导学生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有了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自学指导。
1、分别观察图中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这三组物体的排列方式。
2、这三组物体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点?
3、认真观察乐园图,数清后把书p78表格填写完整。
4、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四、先学。
1、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能认真地自学。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板书。
五、后教 :
1、大家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学习。①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 1。师:反过来?
生: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 1。
师:为什么夹子个数会比手帕块数多1,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 1?
②小兔和蘑菇
生:小兔个数比蘑菇块数多 1,蘑菇块数比小兔个数少 1。师:8只小兔中间有几个蘑菇?9只小兔呢?10只小兔呢? 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 生:根据规律说就快了。③木桩和篱笆
生:树桩个数比篱笆个数多 1,篱笆个数比树桩个数少 1。
2、猜想
(1)提问:从位置上看,夹子、小兔、木桩在每组的排列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两头的物体叫两端物体。(课件出示)
(2)师:每组中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3)师: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叫? 生:中间物体。(课件出示)
(4)师:猜一猜,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个数和中间物体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用式子表示?
六、归纳总结。
师生讨论总结:“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端相同,他们的数量相差1;如果两端不同,他们的数量正好相等”
七、联系实际,巩固规律(当堂训练)
1、练习:
马路一边有34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呢?
2、小小设计师
①桃红柳绿
(课件出示:小操场照片)
师: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温馨提示)围成一圈和排成一行规律一样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一定要认真思考哟。
学生先交流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封闭图形 :围成一圈、首尾相连、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八、盘点收获。
师: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回忆一下,你在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师:这些规律都经过我们的观察分析、实验验证过。可以说,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一间隔排列
排成一行
两端相同
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
不封闭图形
排成一行
两端不同
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封闭图形
围成一圈
首尾相连
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反思:
间隔排列同步练习题
一、轻松填一填。
1、如果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共挂了7个气球,每2个气球间隔5分米,那么黑板长()分米。
2、一根木料,每据一端需4分钟,锯成10段需()分钟。
3、一条公路长35米,在路的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路两端都要种,一共种()棵。
4、○○○○○○在每相邻2个○之间摆2个△,一共要摆()个△。
二、按规律填数。1、3、7、11、15、()、()、()。2、5、15、25、()、()、()、65.3、121、232、343、()、()、()。
三、解决问题。
1、马路边有一行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8个。那么电线杆有多少根?
2、圆形餐桌上均匀地摆放着8副碗筷。每两副碗筷中间摆着2包餐巾纸。餐桌上一共有多少包餐巾纸?
3、沿着一个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60棵桃树每两棵之间栽一棵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杏树?
4、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四楼大约用6秒,小亮要到15楼需要多少秒?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感知规律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规律。出示:骨肉相连、教室中的桌椅、盆花的排列等。
(1)师:我相信我们班级里肯定,有很多美食家,老师这里有一种美食你们认识吗?
骨肉相连中的骨与肉看上去排的很有规律。你能说说它是怎么排的?(是这样排的肉、骨头、肉、骨头……)
(2)师:那这个地方是哪里呢?(教室)我们看下这里的一排桌和椅是怎么排的呢?它又有规律呢?(它是桌、椅、桌、椅……这样摆放的).(3)这里花摆的也好看,你觉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才能这么好看呢? 假如老师还要再放一盆你觉得该放什么颜色的呢?再放一盆呢? 同学们同意吗?
像这里的骨与肉、课桌与椅子、红花与蓝花好像含有一种相同的规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一下吗?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研究规律
想不想继续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啊?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的兔子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展示例题主题图,找到间隔排列的物体。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两种物体组成的排列是间隔排列呢? 像我们刚刚总结的一样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都是一个隔着一个交替出现,所组成的排列,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两个相同物体中间隔着另一种物体,像这样的排列就叫做间隔排列。请用两种方式描述间隔排列
Xx和xx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每相邻的两个xx中间有一个xx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2.我们数学上在研究一种规律的时候不仅研究位置关系的还往往研究两种物体的数量问题。完成下列表格并与你的小伙伴探讨一下你们发现什么?有什么疑问?
活动讨论,发现一个物体比另一物体少(多)1.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所有的间隔排列都是一个物体都相差1呢?)开动脑筋去验证
利用分组的思想,先看兔子和蘑菇的排列,你们能想出办法来说明吗?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实现分组陈,从而验证结论。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三)深入研究,探索规律本质
1.拓展:假如小兔有20只,蘑菇有多少?
假如蘑菇有20只,小兔有多少?假如小兔有很多很多只,蘑菇呢?
2.小结:不管小兔有几只,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小兔和蘑菇总是相差1。
3、猜想
(1)提问:从位置上看,夹子、小兔、木桩在每组的排列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的两头的物体叫两端物体。(课件出示)
(2)师:每组中的两端物体相同吗?(3)师: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叫? 生:中间物体。(课件出示)
归纳小结:像这样两端相同的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总是相差1。
三、拓展延伸
■和●一一间隔排列,有10个■,会用()个●。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最后猜一猜,比一比。展示学生的画法。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当排列两端物体相同则两种物体相差1。当两端物体不相同时,则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同。
(四)实践提升
数学小活动:我想请几位同学(其中有一个小队长)上来排一个对列,但老师排出来的对是一个间隔排列,假如我们请三个女生,我们要请几个男生上来?最多多少?最少几个?男女生人数能一样吗?
四、总结思考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活中有很多规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第三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找规律——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78-7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想象中的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教学准备:乒乓球串、正方形、三角形若干、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逐一出示——间隔排列的物体,让学生猜。
追问:猜得真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我们就说是一一间隔排列。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1、列举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1)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2)这幅图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谁和谁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2、猜测验证一一间隔排列物体的数量关系。
猜测:每排里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它们的数量相等吗?
验证:数一数每排里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并把结果填入练习纸的表格中。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每种物体的个数填入表中,不仅把学生对每组物体排列方式的关注引向对每组物体数量关系的分析,从而为发现规律奠定基础,而且在数据的比较中,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2)利用小兔蘑菇图,探究规律。
启发:每组中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为什么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让学生认真观察小兔蘑菇图,想想看,怎样使人一眼就看出小偷和蘑菇的数量是相等的?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分组方法发现数量关系。
增加一只小兔,启发学生思考:这两组都是一一间隔排列,它们有什么不同?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得出: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等;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3)利用夹子手帕和木桩篱笆图,确认已经发现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每组中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为什么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这两组都是一一间隔排列,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就此展开讨论。既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每组物体的排列方式作更为细致的分析,更是为了启发他们在排列方式与对应的数量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从而使规律的数学内涵得到进一步彰显。】
3、练习应用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3)把红花和黄花一一间隔排列,红花开头,黄花结尾,红花有20盆,黄花有几盆?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三个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对问题解答过程的思考、表达,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内化规律
把■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有4个,●可能有几个?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1、理解题意,学生操作。
2、反馈点评,提炼摆法,提升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一一间隔排列物体数量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一一间隔排列物体数量间的普遍规律。】
四、提高认识,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体会。
五、回归生活,欣赏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非常多,请你欣赏。(播放课件)规律的存在使物体的排列更加有序,给人以美的享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一一间隔排列现象的有序和美丽。】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
教 学 设 计
课 题: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3、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5、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 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难 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若干正方形和圆片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请大家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请4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上台排队,再请一位同学把这8名同学有规律地排成一排。
教师:像刚才男生和女生一个隔着一个地排列,叫作一一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观察,会发现间隔排列里还有更有价值的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间隔排列问题里有什么规律。(在“间隔排列”下板书:找规律)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场景图)
2、兔子乐园里的兔子正在跳舞呢,仔细看这幅图上有什么?(兔子,磨菇,夹子,手帕,木桩,篱笆,大树,绳子)
3、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在兔子乐园中有一些物体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的间隔排列,你能找出来吗?
4、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1)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兔子和蘑菇一一间隔排列,两端都是兔子。)
(2)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还有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3)刚才我们发现了夹子和手帕,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这些现象中存在着一些规律,讲述:排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还有哪些物体是两端物体?每一排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4)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填表。教师提问每组间隔排列的物体两端物体分别是什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相差1)
提问:为什么会相差1?教师引导学生在间隔排列的每组物体中
两个一组圈一圈。(例如:把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这样一组一组地圈一圈,圈后提问:最后余下的是什么?(多媒体出示)发现:排在两端的物体多一个。(板书: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引导学生看表格,看看大家的发现对不对。
(5)小结:像刚才的这些间隔排列,排在两端的物体比另一种物体多1,也就是每组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差1。
5、联系场景图说一说:()和()间隔排列,两端物体是(),中间物体是(),()比()多1个。
6、通过刚才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个。反过来怎么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1个)
7、想一想:你还能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情吗?互相说一说。(如:学校的铁门、做操的队伍、自己的手)
三、运用规律,巩固认识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相邻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学生说明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间隔排列中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多一个。根据这个规律,知道一种物体的个数,就可以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四、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1、谈话: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规律,那间隔排列的
物体还会有新的情况吗?现在看一个物体。(书上79页要求)
如果把正方形和圆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正方形可能有几个?(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圆摆了几个?
3、有序交流学生的摆法和结果,看看每种摆法的圆各有几个,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提问:为什么会有圆和正方形个数相等,也是10个这个结果呢?(两端不同,一一对应正好都能对上,没有多余的)
追问:那一一间隔排列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个数可能有什么关系?你又发现了什么?
4、小结:如果两端相同,圆和正方形相差1个,所以圆可能有9个,也可能有11个。如果两端不同,圆和正方形的个数相等。(板书:两端不同,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5、拓展规律一:
如果把正方形与圆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正方形有10个,圆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学生操作)师板书:(1)两端摆正方形:圆有9个(2)两端摆圆:圆有11个
(3)两端不同:圆有10个,和正方形相等 小结:圆与正方形的关系:个数相差1或个数相等。
6、拓展规律二:
如果把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有什
么关系呢?
课件出示男女生跳舞图
数一数,发现男女生人数相同,为什么相同?指明一些学生上去排队,先排成一圈,再从中间断开,把对拉直,发现这种情况和两端物体不同的情况一样,个数相同。
7、图片欣赏(课件)
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运用,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时个数相差1,两端不同时个数相等)
第五篇: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归纳总结出规律。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圆片、方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到小兔的庄园玩一玩,好吗?小兔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礼品盒里的一串珠子)师:猜猜下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明确:像这样,黄珠子和蓝珠子一颗隔着一颗排列的,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欣赏老师收集的间隔排列的照片(课件出示)
师:欣赏了这么多照片,你觉得这些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师:的确,这样的排列看起来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自主探究
1、说一说
(课件出示主题图)兔子庄园已经到了,小兔子们正在列队欢迎咱们呢。在图中,你能找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吗?你能找出几组来?(生口答)
师:每组中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小兔与蘑菇是一个隔一个排列,每两根木桩中间有一块篱笆„„
引导明确:这里的每组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这样的排列就叫“一一间隔排列”,排在两边的物体叫“两端物体”,排在中间的叫“中间物体”(板书)
生逐一明确上述三组排列的“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
2、数一数
师:每组的两种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课件出示表格)生数清数量,把表格填写完整。师:比较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兔子比蘑菇多1个,手帕比夹子少一块„„
3、比一比
师: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圈一圈,分一分,你发现了
什么?
生动手在书上圈一圈,分一分(课件演示)师:为什么兔子会多1只呢?
明确:因为两端都是兔子,最后1只兔子没有分到蘑菇,蘑菇就比兔子少1个,兔子就比蘑菇多1个。师:其它两组排列也是这样的情况吗?
生交流明确:木桩是排在两端的物体,所以比中间的篱笆多一个
夹子是排在两端的物体,所以比中间的手帕多一个
4、验一验
师: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两端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一定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生任意画两种图形,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相同。画好后,数一数两种图形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收集几份作业投影展示,全班交流。师:其他同学画的也符合这个规律吗?
得出结论:两端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板书)
三、巩固拓展 考考你: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 蘑菇?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3、如果把方块与圆片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方块有10个,圆片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生动手操作,思考方块与圆片的个数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集体交流,引导生明确有三种可能(课件演示)
① 以方块开始、方块结束,圆片的个数比方块少1,圆片有9个。② 以方块开始、圆片结束,圆片的个数和方块同样多,圆片有10个。③ 以圆片开始、圆片结束,圆片的个数比方块多1,圆片有11个。
四、全课小结
师:回顾我们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明确:两端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两端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五、应用延伸
1、师:同学们知道运动员刘翔吗?他是110米跨栏的世界冠军,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争得了极高的荣誉。110米的跑道上总共有10道跨栏,你知道这些跨栏把跑道分成了几段吗? 课件出示,生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2、师:快要离开兔子庄园了,老师想把这串花朵围成一个花环送给小兔子(课件出示)
师:猜一猜,这串花朵是黄花多还是红花多? 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师:现在我把它围成一个花环,看看它还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吗? 生明确:有两朵红花连在一起了,必须要拿掉一朵红花,现在红花和黄花一样多。
师:围成一圈的间隔排列其中有怎样的规律呢? 生明确: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
板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物体 中间物体 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