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分析(共5则)

时间:2019-05-12 23:0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分析》。

第一篇:学校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分析

板桥中学语文学科三年发展规划(2007-2010年)

(修改讨论稿)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语文学科的建设,提升我校语文教育的水平,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一支富有内涵,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的优秀语文教师队伍,实现我校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

一、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目的的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目的的保障。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了我校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生活语文、文化语文、快乐语文。

★生活语文。让语文教育像生活一样,始终充满不朽的生命力。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文化语文。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帮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快乐语文。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一件事。学习,就是快乐。享受语文,应该成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

二、指导思想

在市、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下,我校语文学科发展坚持以 “三个面向”、“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国家、省、市、县课程改革的精神为依据,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素质和语文教育科研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把我校语文教育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现状分析

1、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已经历4年。近年来,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开始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综合性学习。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辅导、撰写的各类文章中也均有体现。但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还需要系统地总结、提炼,更需要在进一步推广,否则不可能持久的最大的发挥效益。

2、近几年来,我校语文学科中考成绩相对滞后,成为影响学校中考总体成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弱势学科。

3、我校现有语文教师18人,年龄大都在35周岁以下。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2人,占全组教师的67%;本科学历4人,占全组22%,专科学历11人,占61%,中专学历教师3人,占全组教师17%;中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3人,二级教师8人,中学三级教师4人,无职称者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课改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2人,三等奖获得者2人。应该说,我校的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还是比较过硬的。但教师个体的发展不明显,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机制,明确自我发展的意义,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与动力。

4、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

目前中小学语文评价体系僵硬、滞后,语文测试题型单一,内容陈旧,知识僵化。传统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引导着重死记硬背、轻能力考核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中的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大相径庭。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考试质量,仍然在大搞题海战术,盲目让学生抄几遍,甚至几十遍。大量的无效劳动,致使学生苦学、厌学、怕学。

5、由于受到当前教学评价体制单一的牵制和影响,全体语文教师从教学理念、日常教学工作、教研科研活动、对待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到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因素,这有待于今后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研科研活动,总结经验,认真反思的过程中去改变。

6、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标准的贯彻,学校图书馆、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跟不上形势,对下一步扩大阅读量,开展研究性学习带来了物质上的困难。

总之,语文学科发展既面对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目前种种情况,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真的是势在必行!

四、发展目标

(一)远期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科发展所提出的新理念和要求,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发展实际,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我校语文教师自主、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我校语文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努力接近、赶超先进,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近期目标:

经过五年的学习和培训实现观念先导,重在树立新课标语文教师的现代教育观、现代课程观、现代教学观、现代评价观;以能力为本,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掌握新课程标准、分析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相长,使中小学语文教师将自主学习和课程研究,以及语文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养成自主研究的意识,达到语文教师自主的持续发展。

1、完成教师职能角色的转变,倡导师生平等,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由过去所倡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课程的探索者、文化的传播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合作者、智力的开发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组织引导为辅。要充满情趣,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广泛的兴趣,能主动探究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特别是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教师不再唱独脚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一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推行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熟悉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使教师具有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这次课改,教师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即完成调适教材内容的能力,设计地方课程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科学设计习题的能力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

3、熟悉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特点,夯实基础,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师必须熟悉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特点,落实“双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去整体感悟,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小学语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4、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人文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实施人文主义的教学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建立生动、活泼、开放的大语文课程,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中外优秀成果,形成开放型的语文课程,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效率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因此,要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做到从语文到文化、生活的和谐统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另外,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运用实践于其他学科,形成一种学科之间的互动,用语文架起一座学科“互联网”的桥梁。

具体目标:

1、建构并形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社会为课堂,课堂即社会;生活为课本,课本即生活”,使每一位教师,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独特的体验,促使他们和谐而又持续地发展。

2、建构并形成综合拓展型课程结构。这种综合拓展型课程由 ①基本教学活动(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国标教材为课本的常规教学活动),②拓展性教学活动(以“时文”、美文为课本的拓展性教学活动),③作文和综合实践活动组成。

3、建构并形成多种型课程教学模式。提倡在教学目标导向下的、以有序的块状结构为过程的、师生互动互惠式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逐步形成“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练习及讲评”、“实践活动”等教学模式,并鼓励教师创造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教学样式。同时积极推进各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包括网络教学),使之成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常规手段。

4、建构并形成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既要面对本地区,也要面向世界,既要面对现实,也要面向未来,把语文学科建设成开放的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探索开设以下校本课程:①诵读与讲演 ②鉴赏与创作(包括优秀文艺影视作品和古典诗词作品)(3)书法和篆刻(4)语文学习和自然、社会及人生

5、建构并形成高素质师资队伍。⑴ 全体教师都必须具备本科学历(包括第一学历和最终学历);培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或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市、县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课改能手、教坛新秀10名。

⑵ 全组每位教师都能熟悉中学语文学科体系和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良好的语文专业素养和学科技能,都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都具有语文学科的某门类专长,能承担一、二门语文校本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任务,成为“通才+专才”式的“复合型”人才;都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和能力,能参与课题研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6、建构并形成新颖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要实事求是地,真实而又具体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发挥其激励和调整作用,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形成合理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新颖高效的体系,并要有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过重的教学负担和学业负担。

①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学生学业评价是本次规划中课程评价规划重点。我们将努力建设发展性评价体系,即: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

1、改革结果性评价体系。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关于考核评价的精神积极研究和改革。考核评价要彻底冲破仅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框框,要以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以及实际能力和水平来衡量学生。要激发学生“自我达标”的内驱力。语文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教学起着导向作用。考试要成为学习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唯一的结果。要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试卷和考试方法都要进行重大改革,要摸索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办法。

语文考试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含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操作能力测试(包括查字典的能力、查找课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测试)和书面测试(含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习作能力的测试)。

2、建设过程性评价体系。要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动态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过程。

(1)建立学生评价表——根据评价的需要,列表格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专项评价(如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也可以是语文教学的综合评价。

(2)建立学生展示台——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成果、进步情况等),例如学生优秀习作展示,朗读、背诵课文展示,积累好词佳句展示等,以学生评学生的方式公开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3)建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情况汇集在记录袋里,作为综合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含进步过程)的依据。

(4)撰写反思日记——让学生参与自己评价自己的过程,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②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分别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教学情况评价表》,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师生的教和学”、“教学结果”、“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打等第和用描述性语言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评价。

分别建立《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及其他教研活动评价表》、《教师专业成长、业务进修评价表》,以准确记录每一位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和专业成长的情况。建立《教师教学情况档案》,以记录教师不同阶段的教学情况和专业发展的轨迹。

四、策略和举措

(一)、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教研组必须把自己打造成学习型团队,引导并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研组要制定以学年为单位的学习计划,带领并组织老师每学年深入学习一种语文教育教学论著,每位老师平时要通读一、二种语文教研刊物,鼓励老师们作好学习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鼓励老师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撰写有见解的教育教学论文,把“读书”作为考评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加强教学常规建设,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常规》),并严格按照《常规》的要求,规范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好每一堂课。要举行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过关活动,形成基本的、稳定的、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鼓励全体教师全天候敞开课堂大门,相互经常串门听课,交流沟通,互帮互学。在此前提下,鼓励并帮助老师们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培育并形成具有各自风格的、有特色的教学样式。

(三)、加强教研活动建设。逐步组织实施十个“一”计划。即:带着一个研究课题教学;上一节体现课题的研究课;写一篇规范的研究论文;有一个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突破口(课件或网页);按新课改理念讲评一节课(有文稿);写一份特色教案;做一次完整的教材分析;出一份考查学生综合水平的试卷;交一篇感受最深的教学反思日记;写一份详细的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每学期结束,根据十个“一”计划,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研究,从学校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也要从世界和未来的大视野出发,大力开发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加速语文校本课程建设。

①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学生的要求,从既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出发,慎重而又积极地开设校本课程,成熟一门,开设一门。对开设的每一门校本课程,都要精心设计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力争在本规划规定时期内,能形成1-2门校本课程。

②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得每一位老师都能胜任一、二门的校本课程。

(五)、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在培训现有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养上要有大的投入,大的举措,要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尽可能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每一位教师都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学校规划提出的要求,认真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从学历、职称、荣誉称号,特别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上都要有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并安排好落实的措施。

(六)、规范管理,扎实过程,切实抓好学科组建设。

(1)以备课组为单位,加强整组备课意识,每一单元课文集体备课一次,总结交流上一单元的经验,并开展下一单元的备课,由备课组长具体负责,由学科组总负责。

(2)个人一课两上。即教师集体备课确定教案后,教师必须上两个班,并能做好教学反思,及时修改教案,要求每人一月至少一次。教师的一课两上,要求更多地体现自己思考的问题,即小专题研究。

(3)每两个星期学科组举行一次大组活动,主要以“主题研讨式”为主要的方式。提前一个星期把研讨的主题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公布,让所有语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然后举行听课、评课活动。再让执教老师根据评价意见修改教案,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执教。从而切实提高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水平。

(4)建立“三反思”、“周交流”、“月评比”制度。要求:每天教后反思,每周日记反思(见文稿),每月典型反思(见文稿)。并能将文稿及时地上传至校园网“信息窗”栏目内或校网络日志上。这些都要跟备课组、教研组考核、评比结合起来。

(七)、加强设施建设。

1、学校图书资料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不断更新,从数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以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学校在图书室的藏书结构、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和使用效率上,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加以完善。

2、建设好语文学科网站,不断地使网站的栏目更健全,资源更丰富。争取集语文教育、教科研于一体,为语文老师进行研究、交流创设更便捷的方式,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开发、收集、整理好各类音像资料(如相关的课文朗读、录像等)、专题性学习网站(如:相关课文的专题网页、综合性学习专题网站),让每一位语文老师方便使用,让这些现代教学技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育。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7.8——2007.12)制定学科规划,并不断地论证和完善规划。教师撰写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2008.1——2009.12)实施学科规划。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与内容,合理构建教学模式,优化课外学习活动。努力开发好校本课程。积极建设学校的语文学科网站,注重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着重抓好校本教研活动。

第三阶段(2010.1——2010.7)总结学科规划的实施成果,反思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发扬优点,弥补缺失。并计划制定下一轮的学科规。

第二篇:语文学科分析评价

语文学科分析评价

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 岳学贤

一、命题意图

命题依据课标及课标版考试大纲,坚持能力立意的既定思路,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同时结合复课实情,突出诊断检测和导向功能。

命题注重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力求在广阔的视野中创设情境,生动设题,既使试题具有较好的人文性和较高的文化含量,又力求流露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命题力图通过创设全新的语言情境来考查学生获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命题紧步2010年全国高考课标版试题,即全国Ⅲ卷(俗称海南宁夏卷),几大板块力求分工协作,彼此接应,贴近高考,守正出新,全面考查,仿真操练,为诊断评价打好基础。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力求科学严谨,表述力求准确简洁,有一定文化含量。

第一次诊断测验的总难度预设思路:感受高考,适度从易。

二、考试结果简析

由于一模没有统一阅卷,所以学生测试中各大题得分率、各小题得分率、考试内容分类得分率等具体抽样数据无法获得,只能得到文理科总体均分及 有效分等数据。从提供的数据看,文科参加统计学生4306人,平均分为102.59分,难度系数为0.68,有效分109.14,难度系数为0.73;理 科参加统计学生10435人,平均分为103.40分,难度系数为0.69,有效分109.80,难度系数为0.73。

由于还处在第一轮次复习阶段,学生的应考能力还在训练中,为让学生初步感受高考,我们在命题时刻意调低了难度,这也是此次测试学生成绩还算 理想的主要原因。广大师生应该考虑到,随着后期复习工作的深入,学生应考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测试会尽可能与高考等值,以达到更有效的检测诊断效果。

根据一线教师阅卷的反映,学生的基础还是不扎实,审题能力也有待高,回答问题该用的术语与路径还需训练。另外,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提升,思 维情感需要锤炼,对全新的语境和鲜活的语言材料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如第16、17题,理解能力不到位,思维情感跟不上,语言表达能力又欠佳,自然不能简 明准确、流畅自如又充满情韵的表达。再如作文,学生的认识不免狭窄,立意千人一面,因此,思路偏窄,表达单薄,情感不饱满丰富,思想欠缺深度。

三、试卷各板块内容、特点及学生答题概况

第Ⅰ卷 阅读题部分

本卷分为必考题(甲)和选考题(乙)两部分。

必考题(甲):

1.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次测试的是一段有关建筑审美的文字,有较为浓厚的学术色彩。三道题分别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

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三个能力点,设计错误选项时运用了常用的“干扰”方法,如判断绝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等。我们了解 到,学生常常对原文中有直接信息的还可以回到“答题区间”对照判断,而一旦涉及到综合分析就暴露出粗心马虎、理解不清和分析综合能力欠缺的问题了。

2.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选了《新五代史·周臣传》中王朴的事迹,为降低文面理解难度,对不涉及做题及晦涩难懂的语句做了删节。主要考查了理解文言实词

(“特”“雅”“引”“制”, 四字均源自初高中课本)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等。学生对出自课本的实词欠缺举一反三的能 力,可见对重点实词的掌握不牢固。第5题筛选信息,部分考生忽略了题干中“直接表现”的限定语,翻译文句时,对“雅”和“加”的理解有误,翻译还欠准确。

古代诗歌鉴赏,选用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村行》,诗作运用设问、联想、借景抒情等手法,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遭受贬谪的惆怅失意和隐隐的思乡之情。诗人并非“一流名人”,但诗作中“万

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和“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两联却是古来传诵的写景抒情的佳句,我们对此诗的创作时间作了注释, 诗作语言较为平易,考点设置也明确具体,主要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上,诗作整体鉴赏空间较大。第8题普遍把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只知道 把前六句诗展现的画面逐句写出,而不知道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画面展现的内容。第9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学生失分的原因为①不仔细审题,忽视了题干 中的“哪些”,只答了一种表现手法;② “反问”和“设问”两

种修辞方法界定不清;③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列举5种以上手法的投机行为;④忽略了注解的作用,或在答题中没有体现注解中“被贬谪”的意 思,只是泛泛的答“惆怅”之情。

名篇名句默写,这一板块主要考查了名篇名句的识记,采用经典常规的直接考查方式。依次涉及到陶渊明的《饮酒》、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和苏轼 的《赤壁赋》三篇诗文,考查了古体诗、近体诗和古代散文三种体裁。三篇诗文中,前两者属于初中作品,后者属于高中作品。均出自课标规定必背的64篇作品(其中,初中50篇,高中14篇)中,没有超纲过界。之所以加大对初中诗文的考查力度,主要还是指导一线备考,因为,时间距离较远,记忆较为模糊,加上 64篇必备诗文中,初中占了近80%的份额,理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学生答题方面,断句残篇且错字较多,如答案“而无车马喧”中,而—尔,喧—暄,“风正一 帆悬” 中,悬—弦,“海日生残夜”中,夜—月,“清风徐来”中,清—轻,“诵明月之诗”中,诵—颂、送,等等。背诵积累还不到位,初中背诵篇目尤需加强。

选考题(乙)

本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部分,学生可任选一题作答。

1.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查了学生对原苏联作家谢·哈扎诺夫的小说《审判》的阅读能力。考查点主要是分析概括作品的内容、结构、主题,欣赏作品的形象,分析作品的 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审判》这一微型小说,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学生的作答情 况不太好。如11题的第(2)题,问:小说多次写到辩护人辩护时大厅内听众们的反应,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学生都能答出侧面写出辩护人高超的辩护技巧,渲染 法庭上的气氛,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却想不到听众反应在推动情节上的作用和结构上可能出现的照应的作用。第(3)题不会概括,只抄原文相关出处。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到位,语言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最后一道探究题,对小说的主题有的学生挖掘不到位,理解有偏差,认为辩护人辩护的目的就是为了 使被告人自己认罪。且审题不清,答题不得要领,答案没有思路,不会分条列述,对探究新题型的答题规范认识上还非常模糊。从学生捉襟见肘的表现可以看出,其 理解、思考、鉴赏、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量积蓄还远远不够。

2.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查了学生对李琴的传记作品《季羡林的世纪人生》节选部分《再现辉煌》的阅读能力。考查点主要是分析概括作品的内容、结构、中心意思,筛选 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选答此题的学生,答题情况总体比文学类文本阅读好,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 地方。如,学生不会概括,过多地抄写原文或者无关信息。或不认真审题,如第12题的第(3)题问“如果这些成就是季羡林人生的丰碑的话,那么那些细腻的笔 尖勾勒的散文则是丰碑旁绽开的鲜花”,季羡林的“人生丰碑”主要指什么?学生没有注意到题目前面“这些成就”和“人生丰碑”的关系,所以只是笼统地答,说 季羡林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忧思方面成就很高,却并没有写出来“人生丰碑”的具体内容。探究题作答时,不能从读文章转到读出“自己”来,自我的启示写得少,过 多评价季老的精神,而且答题缺乏专业术语,语言直白贫乏,缺少语文味儿。

总体来说,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选择上,90%的学生从避难就易的功利心态出发,选择了稍显简单的实用类文本题,导致文学类文本题几 乎形同虚设。而从大的趋势上来看,对四年来海宁课标卷选考题的调研也可以看出,学生倒向实用类文本的倾向也越发明显,这种“一边倒”的现象对培养学生文学 作品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是极其不利的,也是与课标的相关要求背道而驰的。一线师生应摒弃这种功利心态,切实做好两种文本的训练。教师要尽量正确引 导和鼓励学生的阅读和审美取向,从而全面备考,提升能力。

第Ⅱ卷表达题部分

本卷表达题部分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部分。

1.语言文字运用

主要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辨析病句、句子的衔接连贯、压缩语段以及仿句(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等。材料力求鲜活生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如第13题句子材料涉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乌鲁木齐的道路拥堵问题、朝韩军演及炮击事件、珠海航展中的顶级飞行表演等,第14题涉及第 16届广州亚运会、我国渔政围绕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部分地区大范围拉闸限电现象以及上海“11·15”特大火灾等,第15题则以当下语境下我们缺乏接受 神话的情怀为主要材料,考查学生句子的衔接连贯能力。而第16题材料涉及目前最火爆的“微博”,17题材料则是现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当红嘉宾乐 嘉的朋友对他的评价。总之,试卷面貌新鲜、选材即时,整个试卷有较大的信息量、较强的时代感以及较突出的地方特色。

今年是我区课改年级迎接新高考的一年,而课标版的新考纲已经运作了四年,估计修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试题呈现也应以稳定为主。所以,根 据一线复习状况,本部分我们选择考查的语言基础知识以常用、学生熟悉为主,成语运用考查的四个词(当务之急、两全其美、置之不理、势如破竹)均为学生习见习闻且社会上使用频次较高的词。辨析语病题也突出了常见的结构性语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语义型语病(不合逻辑)的考查。且设点典型,考查有效。

第15题衔接题,分句间的逻辑顺序较为清楚,且选肢罗列的排序也较易排除,难度不大。而第16题 是压缩语段,筛选确定给“微博”下定义所需要保留的必要信息,也就是提炼关键词。估计学生看到题干中“下定义”三个字,很容易以单句的形式抄录材料中的相 关内容,而忽略了题干“如果要给‘微博’下定义,你认为哪些信息必须保留,请筛选出这些信

息”中后半句话的明确指向。17题仿句,所给示例中,句子形成一 组排比,但句子整齐中富于变化:“我热爱工作,他十倍于我,所以他堪称‘拼命三郎’式的工作狂;我比较随性,他十倍于我,所以他洒脱率性、狂傲不羁;我爱 自我检讨,他十倍于我,所以他体会成功带来快乐的时间,也只有我的十分之一。”

从句子形式上,两正一反,前两句句式相同,而最后一句产生变化;从内容上,三句话其实都在强调“被欣赏者”比“我”表现更突出的优点或个性 特点。在应对中,学生可能会在最后一句话的仿写中费点思量和时间。此题不仅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还有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以及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等等,有更 宽泛的训练视野和多重的训练用心。

总之,语言表达应用题,我们力求将师生的备考目光引向丰富的生活。可以

说,“活”是本试卷追求的面貌,而鲜活、灵动的备考心理则是我们希望广大一线师生们所具备的。

2.写作

由于这两年命题作文有“回归”之势,新材料作文的考查虽也很强势,但一般说来有较大的审题难度,所以此次一模我们选取了命题作文的考查方 式,题目为“所有梦想都开花”。此题审题难度不大,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抓住“所有梦想”“都”“开花”等关键词,学生应能从不同角度及侧面入手,打开思 路,立意行文。当然,虽然审题难度不大,但要想写得深刻有内涵也不容易。根据我们对一线应考情况的了解,学生普遍只是选择了一些有梦想并且实现了梦想的例 子作为文章材料,立意是“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就会实现”,多数立意比较平庸,少见新颖独到的见解。加上举例陈旧,缺少新鲜有时代性的事例,结构上也多是老套 的“三段论”。

还有部分学生的作文,只围绕梦想泛泛而谈,显然立意已“跑偏”,有的作文开头结尾还有明显的套作痕迹等等。我们认为,对“所有梦想都开花” 可持赞成态度: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主题,只有坚持梦想,排除万难,那么“所有梦想都能开花”。也可持批评态度:人生有限而欲望无穷,想让“所有梦 想都开花”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有选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才有可能让梦想开花。如果能进行比较深入的辩证思考,比如,再平凡、再渺小的梦想都是美的,或者再 异想天开、再不被理解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性。理解到这样的位置,文章的立意应该就有一定深度了。写作的考查,最终也是思维的考查。

免责声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学聚网提供的所有高考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第三篇:2012语文学科中考分析

2012语文学科中考分析

于英华

2012年,在威海十三中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出了甜美的果实。语文学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虽充满艰辛、肩负压力,但意气风发、众志成诚。在这里,进行一下总结。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一、具体做法

1、立足《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强化复习的基础

《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考试说明》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们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规定了中考的范围要求,对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初四时特别注意学习《课标》与《说明》,明确考试的要求与基础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从而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复习中,强化基础、训练能力,而不能急功近利。

2、科学制定整体教学策略步骤

踏入初四之前,我们借鉴一中近几届初四的教学安排计划,召集全体初四语文老师,共同拟定一年的复习计划,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能力训练特点,我们将初四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讲授新课阶段,完成九年级上下册的新课学习,二是六册复习阶段,三是专题板块阶段,四是综合亮点训练阶段,强化学生的解题与综合运用能力,及时查漏补缺。

四阶段各有侧重,与此同时,贯穿始终的两次任务,一是普通话训练,二是作文训练,我们常抓不懈,如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积累感悟,指导选材构思与立意得篇,落实各主题与题型的训练,在整体部署中,思路清晰,重点明确。

3、落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与合力。

我们语文科组秉承一中初中部语文科组的团结合作的传统,在培才年轻的沃土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这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集体备课每周有两个专门的时间,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思路、方法、措施等,具体有教学思路、重点环节的设计,教学课件,课后练习,测试内容等。教学中做四统一: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合力。此外,备课组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多交流、多研讨、促成长。

二、特色亮点

1、考点落实到位,复习针对性强

我们在研读《课标》与《说明》的同时,研究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在新课教学与复习训练中抓细各知识点与考点,且落实到具体运用中,如现代文阅读的测试,我们突出的是文体的知识点考点、练不同的题型,教学生答题的思路、方法,文言文训练也是如此,在全面的基础上,再有所侧重,适度调整针对性强。因此学生在考试时反应镇定自如,考点、题型都见过,解答思路方法顺当。

2、选好编好复习资料。

筛选好复习资料,我们认为有三点:一是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清晰;二是所选例子覆盖面广、题目新颖典型,涉及广泛的生活与社会内容;三是能反映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命题趋势。我们面对众多的资料,共同筛选,同时我们提前筹划,确定各自编选(写)资料的内容范围,分头搜索编写复习资料。每位老师出的复习题测试题,要经过备课组的讨论、审议与修改,务求发到学生手中的资料试题是有针对性的典型的,难度适中的,紧扣考点的。我们自己所编选的资料框架完整,落实基础考点突出,在郑校长的提议、鼓励下,我们将复习的资料编写成册。

3、确保作文训练,作文指导评讲常规化。

常言道,得作文者未必得天下,可失作文者,必失天下。这里说的天下是语文的天下,作文的重要不言而喻。初中三年我们各备课组的作文教学常抓不懈,初四更是确保作文训练的落实,表现在:一是每周均有一次堂上作文的写作,二是作文指导讲评常规化。每周科组精心拟定写作内容、范围或或题目,且及时批阅反馈,或是教师讲评点拨,或是师生面对面探讨批阅,鼓励学生多写真细实的文章,同时适当的技巧点拨。更有部分老师勇于摸索作文指导的系列化,如黄雪莹老师、岳柳老师、陈阳四老师、关国萍老师等,他们努力探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在我们初四语文备课组中,有一批充满活力、善思勇进、团结协作的年轻老师,其中有四位是新毕业的,有六位是第一次教初四的,他们干劲实足、勤奋探索、虚心好学,正如叶译主任常说:年轻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在教学活动中,大家通力合作,勤恳努力,任劳任怨,语文的出题、阅卷、改作文本来就很辛苦,但各老师都能认真仔细,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其中谭晓明、黄雪莹、陈捷、李莎莎所教的班语文成绩尤为优秀,正是各位的真诚合作、同心合力、才有最后的佳绩。

三、不足反思

一路走来,我们勤奋扎实,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遗憾:一是有的环节训练时间不足,如文言文复习和现代文综合训练,学生掌握欠扎实;二是培优的力度不够,如尖子生集中辅导时间太迟,大考后对优秀学生的表扬鼓励力度不大;三是在教学中仍未能充分挖掘语文的魅力与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学年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我们只是扎实进取,希望我们的经验教训能给新一届初四有益的启迪,更祝愿我们2011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谢谢各位!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学科分析

一年级语文学科调研练习分析

一、对调研练习材料的分析

1.形式多样,共有七大题。有看拼音写词语、看图写字词、选一选,填一填、读古诗,填字词、根据学习过的课文,在田字格中填上合适的内容、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看图写句子。

2.难度适中,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

3.具体分析:第三题中形近字的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第六题中

有学生不会。

二、对调研结果的分析

全镇共有9个班,镇均分超过了90分。

三、教学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书写能力较差。

2、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平时练习的题型要多、内容要广。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或打算

1、平时要抓基础知识,要多读多写多默。

2、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3、对学困生平时要加强辅导。

“素”的反义词

第五篇:钟祥二中语文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钟祥二中语文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钟祥二中教育教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完善教育环境、更新办学理念、改进课程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创新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语文学科的中考成绩虽然有可喜的进步,但与同类学校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为了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彰显我校的语文学科优势和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促进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制定我校语文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以国家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变中求新,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教学相长,以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和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校内外有效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努力使语文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

二、课程理念

《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有四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据此,我们提出钟祥二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真实的语文、个性的语文、生活的语文。

真实的语文。要去蔽存实,去伪存真,回归文本、关注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到人的思想和情感,依靠并运用美的语言去塑造美的心灵,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个性的语文。风格即人,个性即生命。我们要在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与个性化的写作,要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个性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语文基础等,因势利导地开展个别化的语文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生活的语文。语文即生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更要在生活中积累。把语文的外延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之所存,即语文之所存也。

三、现状基础

我们的团队里的中老年教师比重较大,教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我们要合理规划,建立一整套的发展机制,使每一位语文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紧迫感。课改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明确了行动的纲领和奋斗的方向,学校倡导的“四环节立体式”的教育理念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以新的模式。

但是,应试的压力和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以讲代读的“满堂灌”、以问代议的“满堂问”、以媒体代活动的“满堂放”、以考练代读写的“满堂练”和“满堂考”、漫无目标毫无重点的“满堂论”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加上新教材内容繁多,教师又都比较“勤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堪重负,深度厌学,课外阅读难以保障,这与我们理想中的新课程新气象相去甚远。

四、发展目标

我们将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资源建设、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加强语文学科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稳步提高。

(一)课程开发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要稳步推进。

语文教研组将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在课程的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或整编,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带动学生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对现行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2、校本课程开发应统筹规划。

语文组教师根据《考纲》和自身专业特长,适应学生的差异性,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

首先是要依托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激发兴趣、发展潜能,开发学科拓展类校本教材。除了已有的《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导读外,还要继续开发新的课程项目。

(二)课程实施

1、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

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个最基本的特点,理顺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三个方面的辨证关系,努力构建真实的语文、个性的语文和生活的语文课。

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建立起与他人、与社会、与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并在情感和思想方面得到培养和提升;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注意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鉴赏方法的培养;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积极倡导课外阅读,争取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即“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语文老师要与学生同步阅读,每位老师每周推荐一篇美文,注明推荐理由;各班学生自找美文共同分享,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书面表达与交流,要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个性人格;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培养;重视写作中的修改和合作。

口头表达与交流,要注重文明交往。口语交际能力应体现在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能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熟练掌握几种具体口语交流方式——演讲、讨论、辩论、朗诵,掌握基本要领和技巧。突出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论辩性、灵活性和感染力。

开设“书法课”,每天保证练字的时间10-15分钟,变单纯的练字为美文辑录;请校内外书法专家开展讲座;开展书法比赛,并组织展览交流活动。

2、积极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师应由过去所倡导的“传道、受业、解惑”者,转变为课程的探索者、文化的传播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合作者、智力的开发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语文教学,要打破封闭的学科体系,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做到从语文到文化、文史哲的和谐统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语文教学必须继续落实“双基”,学生要通过阅读实践去整体感悟,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

课堂教学要充分推行“四环节立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一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推行自由、平等的课堂对话活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优化课外语文学习活动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师生同步阅读并开展互动交流活动。

作业量的设计体现分层与差异,打破传统平均主义原则。作业难度设计体现分层要求。

(三)资源建设

1、利用初中教材的文本资源,重视文本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2、搜集整合网络资源。依托学科网站不断更新资源库。同时,要整理、编辑优秀教案与课件、参考资料、拓展资料等,拍摄精品课的录像,构建学科资源库的校本特色。

3、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学校将定期邀请各方面的专家、老师来校与学生进行交流。继续组织校内学术权威和优秀青年教师主讲“教学讲坛”系列讲座。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条走廊、每一块草坪、每个角落、每一方橱窗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墨书香,让喜爱阅读的孩子处处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课程与教学评价

实施语文学习能力与过程的动态地评价。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台,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活动成果获得充分展示的机会。

考试与练习方法。我们将尝试进行分层作业与考试的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实施师生互动的多元评价。评语信息通过校园网络汇总至教研组长,再经由组长整合后给予综合评价。

(五)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学科的发展,关键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我们要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3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语文学科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实践和检验,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我校语文学科规划的实施。

(二)加强校本教研

1、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联合学校教务部门开展备课、说课、上课三轮竞赛,提高教师独立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的能力。

2、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切实推进“青蓝”工程。

3、优化备课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率。走“定课研讨”与“定人研讨”相结合之路,提倡一课多上”与“同课异构”等形式。

(三)加强规划评价 学校每一学期开展一次“规划”评估活动,对“规划”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改正,保证规划按计划发展。

六、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

1、前期调查。了解语文教师、学生和学校语文教学整体现状,分析进一步改革的基础和重点解决的具体问题。

2、组织有关教师就学科发展规划展开充分讨论。

3、形成文本,并不断地论证和完善规划。

4、全体语文教师学习规划,熟悉规划。

第二阶段(前实施阶段):2015年2月——2016年12月 重点放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重点放在“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上

第三阶段(后实施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6月

本阶段重点放在反思、调整、补充、完善等方面,主要反思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发扬优点,弥补缺失。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6月——2017年9月

总结学科规划的实施成果,并部署下一轮的学科规划。

2014年9月17日

下载学校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分析(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分析(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学科发展规划

    长清一中物理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一、 现状分析 1、 师资力量 我们物理教研组共有27名教师;中学高级职称有6人;中学一级职称有8人;中学二级职称有13人。其中特级教师一人,都具有本......

    内分泌学科发展规划

    内分泌学科建设规划 尊敬的院领导: 内分泌学科目前在我院未独立成科,随着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工作推进,心血管与内分泌专业组必将逐渐独立成科,为此作为一名内分泌学......

    病理科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开展规划编写提纲学科名称〔三级学科〕:__病理学__一、学科开展及特点概述〔200字左右〕本学科承当着本院外检、教学及科研三大块工作主要工作,分述如下:1、外科病理与社会效劳......

    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初中英语学科发展规划 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教研组长 高巧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依据,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学校德育教育及语文学科德育渗透问卷分析

    学校德育教育及语文学科德育渗透问卷分析一、调查对象及操作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到我们农村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些实际情况,我们对本校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调......

    学校现状分析及三年发展规划

    直面问题,夯实基础,创出特色,谋求发展 ——马家小学学校现状分析及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以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务实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面向”为指针,遵循教育......

    新港路学校初中数学学科发展规划1

    新港路学校初中数学学科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化学科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特制定发展规划如下:......

    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临渭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分析报告 铁路自立中学 语文学科 2017——2018学年度年第一学期学生期末检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