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苏教版数学二上《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
认识除法 分一分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任意分一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从而认识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分,初步学会这种平均分的方法。2.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操作,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可爱的小猴形象图(边出示边讲)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呀?有一天,这只小猴找到一片桃林,里面的桃子可多了,它高兴极了,连忙摘了几个,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后,它又选了六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准备带回家,给它的好朋友们分享,那么这6个桃可以分成几堆?该怎样分呢?
二、操作探索
1.认识平均分
(1)让学生用6个圆片代替桃任意地分一分(2)交流分法 分成1个和5个 分成2个和4个 分成3个和3个 分成3堆,每堆2个 分成6堆,每堆1个 分成1个,2个,3个 „„
(3)质疑:小猴想把这6个桃分给几个小伙伴品尝,你觉得哪几种分法比较公平?为什么?
(4)指出: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2.深化平均分
(1)小黑板出示:“想想做做”1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2)完成P30“试一试”
出示: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A 动手操作,学生用圆片代桃分一分
B 小组交流
C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说它是平均分。
三、学习分法
1.学习“每几个一份”的分法
(1)出示情景图,引出问题: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2)学生独立分一分
(3)交流:指名上黑板分一分,边分边说分的过程。
(4)小结: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方法。2.巩固“每几个一份”的分法。(1)完成P31“试一试”
(2)师生合作:师说分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并填空。(3)指名口答,及时纠正。
四、拓展深化
完成想想做做2、3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补充练习P12 2.拓展:有十个三角形
第二篇:2017北京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通过活动初步体验平均分。
(一)猴妈妈要把6个桃分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
1.拿出手中的圆片摆一摆。2.汇报:体现不同的分法。
(二)创设情景,再次动手操作。
1.讲故事:有一天,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三兄弟来到一座山脚下,口渴、肚子饿,猪八戒摸摸口袋里只有9个桃子了。“来,沙师弟你3个,大师兄2个,俺老猪肚子大就4个。”(教师边说边贴出桃子图片)“嗨!凭什么你多吃,哪次妖怪不是俺老孙降的,我该多吃”,孙悟空气愤地说。一直站在一旁的沙和尚说:“平时重活儿是我做的,重担是我挑的,我该多吃。” “我该!我该!我该!!”他们三兄弟争吵不停。其实他们三个为保护师傅都立下很大的功劳。
2.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当当公正的法官,帮他们分一分,让他们别争吵下去了。
3.学生活动。
4.如果有15个桃子,那又该怎么分他们才不会吵呢?请小组一起动手分一分。
5.展示小组活动结果。
6.把每组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体现不同分法。
二、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师:像刚才,把6个桃子分给2个人,每人3个,把9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3个,每人分得的个数怎么样?(同样多)把15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5个,每人分得的个数怎么样?(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
提问:刚才有的组给猪八戒分7个,沙和尚分5个,孙悟空分12个,这是平均分吗?
三、理解概念。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现在老师考考你们。
师:老师再带你们去逛逛花店,花店里的阿姨要把这8支花分插在两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应该插几枝?
填空,把9个桃子______分给3个人,每人3个。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 我可以把8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汇报: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①每次2个,搬4次。②每次1个,搬8次。③每次4个,搬2次。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家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出示15个青椒图,要求: 15个青椒,每()个一份,分成了()份。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
四、归纳总结: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第三篇:2017冀教版数学二上《表内除法》教学设计.doc
表内除法 认识除法(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学具准备】:小棒、圆片等 【教学设计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两只小松鼠分10个松果,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几个松果?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10个花片分成2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通过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这里让学生经历任意分的过程,为下面的平均分铺垫。)
(4)教师出示“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使学生明确:(1)平均分成2份就是指把10个花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2)把 10个正方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5个.
2.说明: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
3.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 4.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1)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2)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3)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
5.演示并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
(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
二、完成63页练一练。1、2、3题。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课后反思:
除法含义这一数学难点,教学时在知识点上,通过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第四篇:2017西师大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
1、例2及第78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3.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8个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个盘子,24支铅笔。学具: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点评:利用学生已有平均分的经历,用谈话法直接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除法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一堆桃子)教师: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个吗? 教师:我们来帮它数一数。学生数出后,教师板书:8。
教师: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课件出示猴妈妈的话:把这8个桃子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学生读猴妈妈的话,教师板书:4。
教师:你们能帮小猴分桃子吗?用小圆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2。
教师:谁能看着8,4,2这3个数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8个桃子,平均分成4盘,每盘分得2个桃子。教师:谁能用我们数学上的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说后,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8÷4=2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教师介绍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学生读算式,用手比画除号。议一议:算式中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8÷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用圆片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点评:通过语言、操作、写算式让学生在具体分桃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意义。通过学生说来强化平均分的过程中的3个量,为用算式表示平均分作准备。通过“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来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教学例2(出示24支铅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含义:每6支装一盒(教师可以示范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教师板书:2 4 6。
教师:你能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动手分一分吗?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4。
教师: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你认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吗?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看着除法算式学着用3句话把分的过程说清楚,把多少支铅笔平均分?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把24支铅笔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点评:通过师生互动、人人动手参与平均分活动,自主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意义。]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2)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写算式。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先独立分,再全班交流。(学生可以平均分成几堆,也可以按每几根一堆平均分)能说出3种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确的自评为三星级,自评表上画3颗五星;说出2种分法的为二星级;说出1种分法的为一星级。(4)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课堂活动第3题)引导学生说出:8是平均分的要求,可以表示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表示每8个分成1份。(5)看算式编故事。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不想自己编故事?下面请同学们用18÷3=6编一个平均分的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精彩。编好故事后,先在小组内讲,再推荐一个同学到讲台上讲,其余同学进行评价,根据表现分别评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
[点评:通过看算式编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地把除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深化对除法的认识。]
四、课堂小节,自我反思
教师: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第五篇:2017苏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使学生在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3.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我们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你还认识这些图形吗?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拿出数学课本提问:课本的面是什么图形?(长方形)
指着课本的边问学生:这个是长方形的什么?(板书:边)用手摸一摸,说说看,边是怎么样的?(直直的)再请你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数给大家看一看。
提问:那你知道正方形有几条边吗?出示正方形,请一名学生数一数。谈话:正因为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都有四条边,所以我们给他们取个共同的名字叫——四边形。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的图形叫四边形吗?
生: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在学生的定义后面打“?”)我们先来看一组图形。
同桌交流,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哪些图形不是四边形? 集体讨论:
a.有一条边是弯曲的。提问:它是四边形吗?(不是,因为边要是直直的)
b.重点讨论没有围起来的图形。提问:它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预设
生1:它是四边形,因为它有四条边。生2:它不是四边形,因为它没有围起来。
师小结:它的确不是四边形,因为它没有围起来。所以四边形除了有四条边之外,还应该要围起来,是封闭的。那刚才你们说的这句话就应该改一改了。指名学生重新给四边形下定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小结:看来四边形不仅仅有长方形、正方形,还有许多其他形状的平面图形,只要它有四条边,而且是封闭的,它就是四边形。2.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图形(出示一些五边形和六边形,用磁石吸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先数一数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再把它们分成两类。
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类。分好后让他说说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五条边的图形分为一类,六条边的图形分为一类)
师:你们能试着给他们取个名字吗?(五边形,六边形)提问: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图形有五条边,这些有六条边)
师:你能照着四边形的定义用一句话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五边形、六边形吗?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多边形(教师板书)。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多边形还会有哪些形状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是的,多边形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它们。那你能在身边的一些物体上找到四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吗?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3题
这里有一些图形,它们由几条边围成,是几边形呢?请你照样子写在图形里,再分类统计将结果填在表里。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2.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教师先示范折一折,折成一个五边形。然后让学生每人拿出
长方形纸,照着教师的样子折出五边形。再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示意图折一折、填一填,说说折出的分别是几边形。最后选几个学生演示给同学看,大家进行评价。
3.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在教科书上用直尺画一画,把每个图形分一分,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各个图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4.想想做做第2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多边形,现在你能用小棒搭出多边形吗?我们先来搭一个四边形。理解“至少”:我们可以用四根、五根甚至六根小棒搭成一个四边形,那你想想三根小棒能搭吗?也就是说搭一个四边形至少要用四根小棒。提问: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呢?搭一个六边形呢?
小结:通过用小棒搭图形这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是几边形就最少需要几根小棒搭成)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图形。你有哪些收获呢?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