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

时间:2019-05-12 23:0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

第一篇: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

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教学重难点:

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

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

4、反馈后板书:A=1

J=11

Q=12

K=13

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教学新知

(一)1、郭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

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

4、反馈后说: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你怎么知道的。反馈后

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当他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当他12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当他A岁的时候,郭老师多大?

在这,A表示什么?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

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

如果,用b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

(二)、看班班通,学习“X只青蛙,X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

(三)练习“试一试”。

1、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能用4A表示的问题?

3、你能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吗?

(四)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A=1

J=11

Q=12

K=13 A

A+20表示老师的年龄

X

X 张嘴

X×2只眼睛

X×4条腿

“ X×4”还可以表示为“4-X”

4X

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课后反思:

等量关系

教学内容: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在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难点: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观看班班通复习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什么时候相等?

指名说一说三幅图什么意思,并说一说第三图平衡或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强调这个等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式。

2、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看课件,用线段图表示,板书关系式。

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板书关系式: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3、他们还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1、第1题: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

100克+一个樱桃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

2、第2题:请你表示下列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指名说出等量关系。

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200克+100克

一个鸡蛋重量×2=100克

一本<数学故事>的单价×3=15.6元

3、第3题: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等量关系式,学生可能只写一个,告诉学生同是三个数量可以写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用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当堂作业:省略。

2、课后作业:练一练第4、5题。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课后反思:

方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6-67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会运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曹操要知道大象的质量,而曹冲却称出了船上石头的质量,你怎样评价曹冲的方法?

生回答,议论。

师:同学们和曹冲一样聪明。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象的体重,而称出的石头质量为3吨的话,我们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大象和石头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师:说一说这个式子里含有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师: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板书:等式

二、探究新知

师:出示教材第66页上方情境图。(班班通)

1、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出示情境图1:

师:看图,看天平的显示,谁能列出一个等式?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

师:X表示什么?

师:这个未知数除了用X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出示情境图2:

板书:每盒种子的质量×4=2000克

4Y=2000 出示情境图3:

师引导方程,指名说等量关系式,板书: 1个水杯的体积+2个热水瓶的体积=2000毫升 2Z+200=2000

2、理解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种子的质量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

X+2=10

4Y=2000

2Z+200=2000

师小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方程

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3、会写方程

师你会自己写一些方程吗?

学生写,师巡视。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X-3=10

X>5

2Z-1=X

5<8

2、练一练:完成课本第67页“练一练”第1题

3、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列方程

4、课外阅读“方程史话”

四、小结评价

关于方程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相信同学们还会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态度去探究方程的奥妙。

五、作业

完成课本67页“练一练”第2、3题。板书设计:

方程

平衡------------左面=右面

X+2=10

4Y=2000

2Z+200=20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课后反思:

解方程

(一)教学内容: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

3、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4、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数学理解等式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并据此解简单的方程。难点:推导等式性质

(一)。教学准备:一架天平、课件及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两只松鼠正玩着跷跷板。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熊占了其中一边,结果跷跷板不动了。你们看有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纷纷。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是在类似跷跷板的天平上做游戏,看看我们从中有什么发现?

二、运用教具,探究新知

(一)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

1、课件出示天平

怎样看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2、出示摆有砝码的天平

操作、演示、讨论、板书:

5=5

5+2=5+2

X=10

X+5=15

观察等式,发现什么规律?

3、探索规律

初次感知: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再次感知:举例验证。

(二)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 观察课件,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

X+2=10

X+2-2=10-2

X =8

(三)运用规律,解方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第2题

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2、小组合作完成69页“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总结。板书设计:

解方程

(一)X+2=10

解:

X+2-2=10-2

(方程两边都减去2)

X =8 课后反思:

解方程

(二)教学内容: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你能力。

3、学生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4、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式性质,会解简单的方程。难点:等式性质

(二)的推导。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求未知数X

X+7=36

X-4.5=6.8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今天,我们接着探讨等式的性质。

二、合作研究,探讨规律

1、推想

师: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还成立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验证

1)师:既然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边放5克的砝码,天平两边平衡。

师:天平平衡,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学算式表示?

2)师:左边加2个x克砝码,右边也加2个5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平衡)

师:左边加6个x克砝码,右边也加6个5克的砝码,还会平衡吗?(平衡)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你所列的算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的规律?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两边都除以一个数,等式还会成立吗?下面同学们用天平验证一下。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右边主题图:左边2个X克砝码,右边2个10克砝码。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

4)师:左边去掉一半的质量,右边也去掉一半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用算式如何表示变化过程?

5)师:对比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如果等式两边能都除以零吗?0能做除数吗?

三、解释应用

练习:解方程 X÷3=9

7Y=28 师:如何解方程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板书格式。

四、练习巩固

独立完成71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二)X÷3=9

7Y=28 解:

X÷3×3=9 × 3

解:7Y÷7=28÷7

X=27

Y=4 课后反思:

猜数游戏

教学内容: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让学生会解形如A+B=C或A-B=C的方程,并会简单的应用。

2、体验解方程的思路,并掌握方法。

3、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稍复杂的方程,并会简单的应用。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数导入,激情引趣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板书“猜数游戏”

师:你们在心里想好一个数,把它记录在本上。(生记录数)

师请一名学生合作。师:你想的数是17.生:不对。师:你想的数是21.师:要是这样猜下去,一节课我也不一定能猜出来啊!看来我得拿出我的秘密武器了,把你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算一算等于多少。师:你想的数是25,对吗? 师:把你算的数说一说? 师:你想的数是30,对吗?

师:大家想知道老师的秘密武器吗?想不想学?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能把你刚才想的数列出一个等式吗?(生列)我们来观察这个等式,心里想的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X)好的,现在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了:2X+20=80.2、观察方程并仔细思考一下我是怎么“猜”的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现在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吧。解:设这个数为X

2X+20=80

2X+20=80

2X+2020=80-20(说依据)

2X=60

2X=60

X=30

2X÷2=60÷2(说依据)

X=30

3、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呢?

(检验,口头代入原式:左边=2×30+20=80=右边,说明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师:现在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吧!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师生猜数游戏,列方程并解答。

2、完成课本73页“练一练”第2、3题。

四、总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

解:设这个数为X

2X+20=80

2X=60

X=30 课后反思:

第二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的过程。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义,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方程》,安排在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部分,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本节教材,力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把“天平平衡”这一生活现象,表示成数学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既直观形象,又潜移默化地启迪了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三、学生分析:

对于“方程”这个名称,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时,100%的学生都听说过,对于天平称物,学生在科学课和低年级认识质量单位时也了解过。但对于“方程”的意义,知道的不到三分之一,对于根据天平称物的现象与数学的等量关系结合,更是几乎没人思考过。但学生有着操作、观察、分析、迁移的学习能力,有着对等量关系,数学式子的知识基础,有着乐于参与学习的热情,应该说有条件完成学习任务。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掌握了天平称物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数量关系。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模式。

1、游戏导入,让学生感知平衡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用一只手指的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处在水平位置,不能让直尺掉下来。试试看行不行,成功了吗? 师:看看你手中的直尺处于什么状态?(平衡状态)。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生:跷跷板、杂技演员拿长杆走钢丝、家里爷爷奶奶用来称东西的长杆秤……。

2、认识天平

师:这样的例子很多,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

二)、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图1:师:这有个天平,左边托盘20克、30克的砝码,右边放50克的砝码。

师:这时天平是怎样的?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平衡的状况? 生:20+30=50 师:20+3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托盘的重量)5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托盘的重量)“=”又表示什么?(两边重量相等)

小结:这时天平平衡,两边重量相等,就用“=”连接,这时等到的这个式子20+30=50就叫等式。(板书:左边 天平平衡右边)师:你能说出一些等式吗?

2、出示情景图2:天平左边:5g 天平右边:10g 师:看天平的显示,谁能列出一个等式?(樱桃的质量+ 5=10),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5+X=10)师:X表示什么?(内涵:不知道的数量就是一个未知数)师:这个未知数除了用X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外延)

3、课件出示例3:台秤上称了4个月饼,月饼质量一共380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师: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写出一个等式吗?

师: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等式,先说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个等式呢?(板书:4y=380)

师:下面老师加大难度,敢接受挑战吗?(同学们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倒过开水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倒开水的过程,找一找这里有相等关系吗?)

4、课件出示图4:一壶水刚好倒满两个开水瓶和一个杯子。师:你们找到其中的相等关系了吗?(两个热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00毫升)师:如果用z表示每个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2z+200=2000)

5.理解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月饼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x+5=10 4y=380 2z+200=2000)

(2)同桌交流。说一说: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3)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课题:方程)

师:自己读一读,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4)巩固知识。师: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一必须是等式,二必须含有未知数)

6、会写方程 师: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1.判断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2、练一练

3、情景不同,列出同一个方程。

师:请2名学生的代表给大家讲一讲所列方程的意思。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两个图都能用一个方程表示)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用方程4x=380吗?

4、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列方程。

5、课外阅读《方程史话》

四)、小结评价。

师: 关于方程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相信同学们还会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态度去研究、去探索方程的奥妙。五)、作业。

板书: 方程

平衡—— 左边 = 右边 30+20 = 50(等式)X+5 = 10 4Y = 380 2Z+200 = 20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方程》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情分析

“方程”,学生已经有了上节课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方程,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形成初步的感知。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

三、知识与技能

1.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能力。

重点、难点

1.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1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学生在学生游乐区玩跷跷板的视频,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活动2

(二)、创设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1、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当两个托盘放入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保持平衡。

2、教师指出:天平不仅可以称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

3、教师出示一些情境图,学生用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4、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从学生所列的算式中提取14个,回顾一下这14个算式是根据什么情境得到的。(教师课件演示)

·

50>20

50>20+20

·

50=20+20+10

50+50=100

·

20+x=50

x+20=50+20

·

x+0.5=2.5

x+50>100

·

x+50<200

175-x=21

·

25+y=173

4a=380

·

4m=380

2x+200=20005、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用“=”连接的式子,课件中去掉不等式.观察剩下的10个等式,发现这些等式的特点,有的含有未知数,有的不含有未知数。

6、引导学生概括方程的概念。

教师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7、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

36-7=29

60+23>70

8+x

50÷2=25

x+4<14

y-28=35

5y=408、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学生打手势判断)(题目略)

9、你知道吗?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10、根据下面5个素材列方程。

此环节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一起完成。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1、教师为学生提供8个素材,学生根据这些素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12、学生谈列方程的感受。

教学活动3

(三)拓展应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1、请你判断。(机动题)

(1)买5杯果汁一共40元。如果用a表示一杯果汁的价钱,下面哪个算式是对的?

a×5

=

a÷5

=

a÷40

=

(2)每辆游览车可以坐45人,五年级学生刚好坐满9辆游览车。如果用a表示学生的总人数,下面哪些算式是对的?

45÷a

=

a÷45

=

a÷9

=

教学活动4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p.43~45

教学重点: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2.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板、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1.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可拼搭的小棒。(共5根,从中选4根)拼成一个长方形。

交流:你从5根中选4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说说长方形边有什么特点?角呢? 板书:边:对边相等

角:4个都是直角

2.老师操作:把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问:现在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4个角不是直角了,就不是长方形了。)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通过刚才的变化过程,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吗? 板书:对边相等,对角相等(2个锐角、2个钝角)3.继续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平行四边形。问:与三角形的稳定性相比,平行四边形怎么样? 利用它容易变形的特点,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举例:校门口的拉门。你还能说一些吗? 4.做平行四边形:

(1)用橡皮筋围平行四边形。(2)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

老师注意巡视,并请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5.老师在黑板上,结合特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二、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1.板书:高

问:你联想到什么?(高要和底对应、垂直、直角标记„„)在下面的边上写:底

以这条边为底,你知道它的高怎么找?(指名拿三角板比画)可能:直角边和底重合,另一直角边和顶点重合。问:有没有别的方法?

通过移动三角板,画出若干条高,问:这样的高有多少条?(无数条)学生画出点子图上平行四边形的高。

2.试一试,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 指出:可以任意地找一边为底,底和高是相对的。

三、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的,说说理由。

2.你会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呢?

学生拼,老师注意请生展示。

3.右边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饿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取一张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你能剪一刀,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有几种剪法?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教材的编排与认识平行四边形相似,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安排认识梯形的活动。

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p.46~49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教材的编排与认识平行四边形相似,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安排认识梯形的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基本特点,会画梯形的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个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三角板、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行四边形:

1.用手笔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2.取一长方形纸:昨天作业中有一题是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现在我请大家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你会吗?说说怎么变?

撕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把它拼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认识梯形:

1.把刚才拼的那个三角形旋转后拼上去,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取下该三角形,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板书课题:梯形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梯形

与刚才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梯形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口述:这组对边只要平行,不要求相等,另一组对边则不平行;四个角对角都不相等。

指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都是四边形,所以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2.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梯形。老师巡视指导。

三、认识梯形的高: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梯形,学生自己读p.47上的一段话。交流板书这四条边的名称:上底、下底、腰、腰

旋转手中的梯形,再让学生分别指一指这4条边的名称,并说明理由。2.请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比画高的位置。

结合画高指出: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3.交流几种较特殊的梯形:

从学生中收集几种较特殊的梯形展示:

(1)直角梯形:这个梯形中有2个直角,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找一找,它的高在那里?(就是其中的一条腰)

(2)等腰梯形:举刚才做的等腰梯形,其中这个梯形的腰有什么特点?(相等)

指出:这样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4.学生继续在点子图上画梯形,要求画出三种梯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并分别标出它们的高。

四、完成练习:

试一试: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完成想想做做:

1.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是梯形的标出其中平行的一对边,不是梯形的也说明一下理由。

2.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

方法一: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方法二:不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两个直角梯形

3.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的展开图。理解:以展开图上的10个交点为顶点,画出不同的梯形,并和同桌分别说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交流后总结:只添一条线得到的是直角梯形;添两条线的是一般梯形或是等腰梯形。大家画出的梯形各不相同,但高长度是相等的。

4.折纸作业布置:

(1)用两个完全一样大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开并拼成一个长方形。(3)用一个梯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4)用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5.用七巧板拼一拼,拼成大小不同的梯形,边拼边分别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

第五篇: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方程》。

首先,我来做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等量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形式,学习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本节课为下面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这对于学生学习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二、学情分析:

方程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等式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方程,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形成初步的感知。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因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列方程求解和列算式求解明显不同。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而列方程是借助等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这样思路就顺畅得多。】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我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设计四大教学环节:

(一)生活中有很多等量关系,找一找,说一说。

【这样设计是通过回顾前面学习的等量关系,来引发学生兴趣。】

(二)结合天平称物来认识字母表示数和等式。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接着再出示一幅情境图:让学生用式子表示4盒种子的质量。

3、出示情境图3:一壶水刚好倒满两个开水瓶和一个杯子。

【通过观察活动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等式,同时也让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未知数,也为后续抽象概括“方程”这个概念奠定一个基础。】

(三)探究等量关系,得出“方程”概念。

1、师引导学生认识等量关系。

出示书中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天平两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具体的说一说什么和什么质量相等。(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樱桃的质量+2g=10g)像这样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叫等量关系式。如果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这个等量关系式就可以写成x+2=10。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屏幕出示书中情境2、3,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的内容,先自已找到等量关系,再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然后小组交流,订正,师巡视。

3、观察等式,找出共同特点并抽象概括方程定义。(师板书)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师画线。让学生自已写几个方程。在这里向学生渗透“抽象”这一数学思想。从许多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就是抽象概括。列方程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样设计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们知道思想、方法比学知识更得要】

(三)巩固练习,概念强化

1、根据情境列方程。在列方程之前让学生说说题中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列方程的前题是找出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不能凭感觉来列方程,来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巩固和强化对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2、下面的算式是方程吗?

16+x=20

32+x

0.6y=16.2

16+4=20

14-x>2

z÷6=20

【这个练习题设计是让学生再一次对“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的理解】

(四)谈收获,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习题的设计,我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思维)

八:说板书

(为了有效构建数学模型,把方程的特点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归纳方程的概念,因此设计出这样的板书。板书中含有未知数、等式两处划线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关键条件的印象,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有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又有数学思想的渗透)

以上就是我们组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证,谢谢

下载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天平游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测试题[合集五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20分) 1.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3双筷子有( )根,n双筷子有根。 2. 一天早晨的温度是x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8摄氏度,中午的温度......

    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认识方程-方程北师大版

    案例名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三节《方程》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时间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8-17 9:45:50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变化及变化原因 1.将人民币的认识分为大面额、小面额两段认识,并大大简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各类内容在学习时注意让学生感受一些数学策略外,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掌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