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试题

时间:2019-05-12 23:4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试题》。

第一篇:教学设计试题

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设计试题2 点击数: 9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6日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22.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认为研究性学习是()A.一种教学模式 B.一种学习策略 C.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D.一种学习方式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A.情境创设、自主学习、信息资源提供 B.情境创设、协商会话、独立探索 C.情境创设、独立探索、信息资源提供 D.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

24.在网络环境中,逐步逼近法是用来确定学习者的()A.知识基础 B.认知能力 C.学习方式 D.态度起点

25.根据已学过概念的难易程度对问题进行仔细划分,并将它们按由易到难的程度线性排列的方法是()

A.分类测定法 B.二叉树探索法 C.层级分析法 D.归类分析法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为()A.只适用于课堂教学 B.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职业教育、培训领域 D.除了军事训练以外的培训领域 E.只是教学活动

27.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研究中容易出现的倾向有()A.忽视自主学习的设计 B.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C.忽视学习环境的设计 D.忽视“意义建构”这个中心 E.忽视教学过程的控制与优化

28.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而言,网络环境()A.适宜任何类型学习风格的学习B.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

C.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信息库 D.尤其适合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E.为学习者实现探究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29.多媒体软件的教学设计应完成的基本工作有()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B.教学媒体的选择 C.知识结构的设计 D.诊断评价的设计

E.软件结构的设计

30.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设计协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有()A.要建立起协商群体 B.事先确定分组策略

C.每组的组员不能超过5人 D.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可争论性 E.学习过程可控,讲究学习效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1.教学系统可以区分为哪四个层次?

32.说出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3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34.双主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有哪些特点?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5.教学系统

36.学习风格

37.学习需要分析

38.支架式教学策略

39.网络课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0.结合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实例,应用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41.结合特定学科,阐述电视教材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二篇:教学设计试题

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

1.形成性评价:2.掌握学习: 3.先行组织者: 4.学习目标: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教学系统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2.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3.教学设计是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4.学习风格有好坏之分。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共12分)1简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6分)

2.简述什么是学习需要并说明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9.下图是一个教学设计模式,请指出该模式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并对该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论述说明。(15分)

2.美国学者马杰曾比喻过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课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来判断自己已经到达了那里?试以此论述教学系统设计所研究的内容体系。(15分)

得分 评阅人

五、材料题(共30分)

【材料一】这是一位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结合你所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给予评价。(15分)

第四讲: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一、教学理念

由于“关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具有“关系取向”,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现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学习和讨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和道德心理等专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将集中对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进行回顾与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师生共同提出对中国人的关系心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认识和思考中国人的关系现象;

2.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参考; 3.师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设想。

三、教学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复印35份); 2.投影仪(争取用电脑),准备PPT课件; 3.A4白纸6张(共分组讨论用); 4.推荐文献(1张,复印32份)。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3分钟)

教师直接给出“关系”主题(板书“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二)案例与思考

1.教师呈现(发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依据学生感想指出“关系”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重要性。

(三)教师报告A(大约20分钟): 1.“关系”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的特点; 3.中国人关系的构成; 4.中国人关系的分类。

(四)教师报告B(大约15分钟)1.关系取向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取向的构成要素

(五)小组探究(大约15分钟)

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

(六)回顾与小结(5分钟)

五、推荐文献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篇相关重要文献(下课时发给学生)。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待改进的案例,请任选一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感想,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学习者特征分析实例。(15分)

一、高中语文 【教材内容概述】

立意于找准切入点和联想丰富的写作指导课。

【学习者特征分析】 1.面对题目思维滞涩。2.下笔千言,不知所云。

二、初一上英语 【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为初一英语(上册)第十三单元(what color is it?)的基础课。本单元是从对简单的颜色词的学习入手,围绕“What color is it?”这一中心句型展开学习与训练,主要单词包括:purple, brown, and grey,单复数的颜色描述。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已能对一些基本的颜色词进行表述。但对与之相关的语句熟悉程度还不很够,不能达到运用语言运用目的。

三、初二数学 【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四、高二物理 【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是新的热学部分的起始,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热现象,也是新的一章的第一节,从这一节开始学生将接触到微观世界。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分子图像,来增强学生对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感性认识,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把分子看作小球是分子动理论中对分子的一种简化模型,阿伏加德罗常数。

【学习者特征分析】

他们年龄大概在17岁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无法自己完成整个的自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30人21人家里有电脑,70%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并能上网。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还没有学到微观世界,并感觉微观世界是神秘而不可接触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免不了会有一定试探心理。

五、初二生物 【教材内容概述】

本科内容为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教材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章中的“均衡膳食”。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以及了解一些关于饮食的小常识。【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5班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多数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乐于表达,但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但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热情高,乐于尝试新事物。

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1.量规:2.学习风格: 3.学习需要: 4.教学模式: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3.教学系统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4.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它的培养无需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ABCD和内外结合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6分)2.简述在学习需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1.下图是一个教学设计模式,请指出该模式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并对该模式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论述说明。(15分)

2.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15分)

五、材料题(共30分)1.【材料一】这是一位小学自然常识教师编写的关于飞行器的发展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单元概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航空飞行器(气球、飞艇、飞机等)升空的基本原理和飞行器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运用模拟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来研究和学习,运用PowerPoint、FrontPage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网页来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此外,本单元的教学希望学生通过对飞行器发展历史的学习,初步领悟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目标/学习成果: 学生将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知道热气球、氢气球、飞艇这3种充气飞行器的升空原理及它们的缺点。(2)初步知道如何用模拟的方法研究热气球和氢气球升空的道理。

(3)初步学会对“充气飞行器”进行客观的评价,知道“充气飞行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从中领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创新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创新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最大动力。

(4)能运用上述研究方法,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研究某一事物的方法历程(如笔的发展、电视的发展),并能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意,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一个演示文稿或网页,与他人进行交流。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充气飞行器发展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2)教师制作一个与教学过程相吻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其中包括学生收集的资料)。(3)准备实验器材酒精灯、塑料袋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交流有关充气飞行器的资料,了解充气飞行器中热气球的一般知识。(2)通过实验,模拟热气球升空的现象,同时感悟热气球的缺陷。(3)交流资料,讨论氢气飞行器和氦气飞行器的优缺点。

(4)小结充气飞行器发展的历程,进而感悟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的规律。第二课时:

(1)确立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

(2)根据“发现→发展→再发现→再发展„„”的规律,结合相关资料,整理出该事物的发展变化历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成演示文稿或网页。(3)激发学生寻找周围的不足之处,思考可以怎样改进或发展,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计算机将它们汇编成文或制作成网站,通过Internet与他人交流和发布。评价:

(1)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评价:能运用网络收集信息资源。(2)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评价:资料的相关性。

(3)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能力的评价:演示文稿或网站的制作。(4)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热气球升空实验的操作。

(5)对学生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评价:整理某一事物的发展历程。(6)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寻找身边事物的不足,提出有新意的创想。问题:请结合你所学到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加以评价。(15分)2.【材料二】以下是从某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实例中节选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概述

教材内容包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应用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的典型例题,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问题:请指出上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15分)

期末考试试卷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教学目标: 2.学习准备: 3.教学媒体: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9分)

()4.下面几种教学媒体中,_____最便于重现。A.广播 B.教科书 C.电视 D.计算机

()5.最初形成教学设计构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______。

A.桑代克 B.苛勒 C.杜威 D.斯金纳()6.下面不属于程序教学特点的是______。

A.自定步调 B.联系 C.即时反馈 D.小步子()7.______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

A.桑代克 B.加涅 C.布鲁纳 D.奥苏贝尔

()8.下面不属于分析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对照 B.写作 C.比较 D.区别

()9.下面不属于知道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背诵 B.辨认 C.计算 D.回忆

()10.下面属于综合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分析 B.设计 C.解释 D.叙述

()11.教学评价常用的三种工具是__________。

A.测验题、调查表和观察表 B.测验题、填空题和观察表 C.填空题、调查表和观察表 D.测验题、调查表和实验表()12.概念获得程序是一种_____的信息加工模式。

A.演绎 B.归纳 C.假设 D.先天()13.学习是人的_____或能力的改变。

A.情感 B.态度 C.倾向 D.精神()14.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包括_____。

A.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动作技能分析 B.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态度分析 C.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能力倾向分析 D.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先决技能分析

()15.加涅指导学习的后五步基本过程的次序是_____。

A.提供指导→提供反馈→诱发行为→评定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B.提供指导→诱发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C.提供指导→诱发行为→评定行为→提供反馈→促进记忆与迁移 D.提供指导→评定行为→诱发行为→提供反馈→促进记忆与迁移

()1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授言语信息的方法是_____。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7.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那么最好的方法是采用_____。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18.以下_____不属于集体授课的优点。

A.教师和学生都容易接受 B.教师容易备课 C.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D.教师能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成效()19.以下_____不属于小组交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A.角色扮演 B.个案研究 C.游戏 D.讲授

()20._____作为一类学习结果,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情感态度()21.在评价过程中,_____是一种有效的展示工具。

A.信息加工法 B.图解法 C.卡片法 D.层级分析法

()22.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学说中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_____。

A.0至2岁 B.约2至7岁 C.约7至11岁 D.约11至15岁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就在其题号前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4分)()23.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是把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24.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收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25.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主动探索的关系,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

()26.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它的培养无需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27.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是需要、目标、策略和评价。()28.学习是人的倾向或态度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29.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30.请说明小组教学的使用要点。

31.请简述你的学习风格。根据你的学习风格,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32.请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33.请简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35.试论述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与基于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六、材料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6.阅读以下材料,请指出这位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并加以点评。

一位语文老师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时,开头就说:“这是作者的一幅清丽的水墨画。他对荷塘的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生动形象。他写荷塘的美,绘声绘色,字字珠玑。他一共用了三种描写手法:近写、远写和谈感受,这犹如现代电影手法的近境头、远境头、外加几句画外音一样,以便把作者的所见所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领略一下美妙的荷塘月色吧„„ 37.这是一位大学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谈谈你的感想。

第四讲: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一、教学理念

由于“关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具有“关系取向”,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此外,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现象也有各自的看法。在学习和讨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文化特征和道德心理等专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将集中对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进行回顾与分析,让学生分享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师生共同提出对中国人的关系心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认识和思考中国人的关系现象;

2.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研究成果,供学生参考; 3.师生共同提出可能的研究设想。

三、教学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案例(“上海招生事件” 复印35份); 2.投影仪(争取用电脑),准备PPT课件; 3.A4白纸6张(共分组讨论用); 4.推荐文献(1张,复印32份)。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3分钟)

教师直接给出“关系”主题(板书“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二)案例与思考(10分钟)

1.教师呈现(发放)“上海招生事件”案例;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依据学生感想指出“关系”对于中国人的作用、重要性。

(三)教师报告A(大约20分钟):

1.“关系”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的特点; 3.中国人关系的构成; 4.中国人关系的分类。

(四)教师报告B(大约20分钟)1.关系取向的界定

2.中国人关系取向的构成要素

(五)小组探究(大约25分钟)

对于中国人的“关系”和“关系取向”,可以做哪些研究?

(六)回顾与小结(5分钟)

五、推荐文献(大约3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篇相关重要文献(下课时发给学生)。

教学设计A卷标答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4分,共16分):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2.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目的是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教学策略。3.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教学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正确

教学设计是一种连接科学(likning science),是按照教学科学的原理,开发、评价和维系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制定详细的、规范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者就像一名技术员或工程师,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系统地进行操作,强调设计过程必须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2.正确

教学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确保学习者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地运用自己潜能的平等机会。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学习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学习的目的。教学系统设计通过帮助学习者的学习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3.正确

将教学原理和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和需求的各种方法及适用范围和操作要求、教学媒体运用的程序纲要、课堂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和方式的编制技术及使用规范、教学调控策略等。概言之,就是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技术问题。4.错误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无好坏之分。

二、简答题(共12分)

1.简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6分)答案要点:

(1)依据教学目标(1.5分)(2)依据教学内容(1.5分)(3)依据教学对象(1.5分)(4)依据教学条件(1.5分)

2.简述什么是学习需要并说明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

(6分)答案要点:(1)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学习者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教学中实际存在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经过教育或培训可以解决的学习需要。可以说没有差距就没有需要,也就无从谈起要解决什么了。

(1.5分)

(2)分析学习需要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1.5分)

(3)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

(1.5分)(4)论证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

(1.5分)

三、论述题(共30分)

1.(1)该模式是过程模式,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J.E.Kemp)提出。

(2)这一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

(3)肯普提出的这种过程模式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以下几项:

A 课题任务和总的目标(2分)

所有教学设计都是以概括性的目的为基础的,这些目的来自社会、学生和学科内容。确定教学目的以后,应列出全部计划中要教学的主要课题。课题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排列,以学生获知识和技能的顺序为基础。最后列出总的课题目标,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

B 学生特征(2分)

列出学生的重要特点,如:学生的一般特征,包括能力、兴趣和要求,以及学习风格等,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C 学习目标(1分)

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及其行为变化。这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因为整个课程框架都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和导向的,目标应该能告诉学生他们需要学会什么,并以此来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的成果。D 课题内容和任务分析(1分)

为实现每个学习目标应该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而教材通常作为教学的最基本资源,其实教师个人知识、经验也是课题内容的重要来源,进行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其他教学信息来源。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组织课题内容并安排其顺序。

E 预测(1分)

了解学生是否对学习某课题有了基本准备,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否有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不要在学生已知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也不要在不具备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脱离学生实际地进行教学。通过预测可以知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否恰当,从而进一步对计划进行删改或者补充。

F 教学活动(1分)

不存在教学活动的固定模式。无论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事情,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不适合。必须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特点,否则就难以做到合理选择和有机组合。在使用上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最好地完成所确定的学习目标的要求。

G 辅助性服务(1分)

在任何情景的教学中,都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如经费预算、设施条件、人员能力、工作时间等,都对教学方案的实施有重要影响,必须在设计过程中予以考虑。

H 教学资源(1分)

资源和材料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这里包括各种印刷材料、视听材料和其他人力、物力资源,它们都能够启发学生并有效的解释和演示课题内容。目前在许多教学情景中,尤其在自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不再是补充和辅助手段,因而这个设计环节显得非常重要了。

I 学习评价(1分)

评价与目标直接有关,因为制定的学习目标揭示了所应评价的内容。学习目标表达得越清楚,描绘得越完整,学习评价也就越容易进行。也因为如此,这里采用的多为相对传统的“相对标准”评分法而言的“绝对标准”评分法,或称标准参照评价。它根据每个特定的学习目标,测量每个学生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理解水平和能力水平,而其评定不受别的学生成绩的影响。

2.美国学者马杰曾比喻过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课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来判断自己已经到达了那里?试论述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的内容体系。(15分)

答案要点:

(1)马杰说的是教学设计中经典的目标、策略和评价三项基本内容。(1分)

(2)围绕这三项基本内容,有一些前提性和展开性的研究内容。如为了明确教学目标,我们先要分析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2分)

教学设计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3分)

它要回答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邻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设计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教学设计涉及哪些课题内容和方法论。它要探讨教学系统的构成和特性;系统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应用范围和层次。它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总结对教学设计工作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流派。

第二部分是设计过程。(3分)

它要说明教学设计前期阶段的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的重要性;探讨怎样来作好这三项前期分析工作。它要引用或借鉴教育目标的分类学说;探讨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以及制定针对这些目标的学习评价措施。它要验明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探讨各种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是媒体开发。(3分)

它要阐释教学媒体的特性;说明选用教学媒体的依据、程序和原理。它要探讨如何运用教学设计原理来编制教学电视、计算机课件等媒体教材。

第四部分是教学评价。(3分)它要说明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原则,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它要制定教学设计成果,即教学方案和媒体教材的评价指标。它要研讨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以及评价工具的编制和使用。

四、材料题(共30分)1.【材料一】这是一位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结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谈谈你的感想。(15分)答案要点:

①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重点。

(3分)②充分利用资源支持学习。

(3分)③注意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3分)④提倡协作学习。

(3分)⑤评价是针对过程和资源的。

(3分)

2.【材料二】 答案要点:

①说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及内容。

(5分)②指出该案例不足之处。

(4分)③编写一个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析案例。

(6分)

期末考试试卷1(答案)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作些什么事情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它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具体地阐明教学目的。

2.学习准备: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与心理准备状态。

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工具、教学资料和教学传媒等。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9分)

B C B C B C B B B C B B A D D D B C B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就在其题号前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4分))(√)23.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把是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24.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收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25.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

(╳)26.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科内容无关,但它的培养需要以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为基础。(╳)27.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是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

(╳)28.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29.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四、问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30.请说明小组教学的使用要点。(每小点1分)

⑴若干学生(4~12人)组合在一起;

⑵对一个主题或一个问题进行共同的认知活动;

⑶对有关信息、思想进行介绍,交换思想和进行评价活动;

⑷目标定向活动;

⑸小组成员间既有言语的相互作用,又有情感的交流。

31.请简述你的学习风格。根据你的学习风格,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

⑴简述自己的学习风格。(2分)

⑵自己将如何提高学习。(3分)32.请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每小点1分)

⑴教学设计必须是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地。⑵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⑶系统设计的教学将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

⑷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把“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注意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⑸根据教学问题的大小和简繁,相应的教学设计也有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等不同层次。33.请简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每小点1分)

⑴学习目的明确。

⑵实践经验丰富。

⑶自学能力较强。

⑷参与教学决策。

⑸注重教学效率。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4.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⑴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最发达的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心理学们各自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

(3分)

⑵常见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3分)

⑶能举教学实例详实说明其中某一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6分)35.试论述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与基于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6分)(答对3点即可)①目的一致。②理论基础基本一致。③程序基本一致。④都重视学习者分析。区别:(6分)(答对4点即可)①设计的重点不一样。②教学目标有区别。③师生交流形式不一样。④评价有区别。⑤教师任务不同。

四、材料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6.阅读以下材料,请指出这位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并加以点评。(1)运用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3分)(2)点评略

(4分)

37.这是一位大学教师编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心理》课程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请谈谈你的感想。(1)教学理念方面

(2分)

(2)教学程序方面

(1分)

(3)教学媒体方面

(1分)(4)教学评价方面

(1分)(5)教学对象方面

(1分)(6)教学需求方面

(1分)教学设计B卷标答

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2分):

1.量规:译自英文rubic,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标准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

2.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3.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4.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作些什么事情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3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正确

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促进其发展,而教学设计作为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其目的也指向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自教学设计诞生之日起,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就是设计者与教师的共同追求。2.正确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指导教学活动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规划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大到课程开发,小到媒体材料的制作,我们都需要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教学系统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3.正确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因此,教学过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其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主要因素,而教师与学生又是主要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4.错误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它的培养离不开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

二、简答题(共12分)

1.简述ABCD和内外结合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6分)①ABCD编写法从对象、行为、条件、标准四个方面来描述教学目标。

(1分)它的优点是明确具体,缺点是只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变化而忽略其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

(2分)

②内外结合法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先明确陈述如理解、记忆、欣赏、掌握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反映这些内部变化的行为表现样例。

(1分)

它的优点是既避免了用内部心理过程表述目标的抽象性,也避免了行为目标的局限性。缺点是在目标较多时,陈述较繁琐。

(2分)2.简述在学习需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6分)答案要点:

(1)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学习者和有关人员的情况,它包括现在和将来应该达到的状况,切忌仅凭主观想象或感觉来处理学习需要问题;(1.5分)

(2)注意对参加学习需要分析的所有合作者(包括学习者、教育者、社会人士三方面)的价值观念进行协调,以取得对期望值和差距尽可能接近的看法。否则我们得到的数据将会无效;

(1.5分)

(3)要以学习行为结果来描述差距,而不是用过程(手段),要避免在确定问题之前就急于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1.5分)

(4)需要分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在实践中要经常对学习需要的有效性提出疑问和进行检验。

(1.5分)

三、论述题(共30分)1.(参考答案)

(1)这是教育心理学家迪克(W.Dick)与凯瑞(L.Carey)二人,在1985年所发展成的教学设计系统模式(systems approach model for design instruction)。(2分)

(2)它被公认是当代最完整最具系统性的模式。由于它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所以被称为目标模式。

(2分)(3)步骤说明

A 确定教学目标

(1分)

根据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第一步工作规定所教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是根据课程的需要(语文科、自然科、艺能科的需要各不相同)、/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了解以往学生学习的情形)。B 进行教学分析

(2分)

教学设计第二步的教学分析,与第三步的检查起点行为,两者并列,不分先后,可同时进行。为讨论方便起见,先行说明教学分析。在职业科目教学时,常采用的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其目的即在从某种工作的作业过程分析中,了解学习者需要先备知识技能,以便进行教学,而利于达成教学目标。C 检查起点行为(2分)

与教学分析的同时,为了解学生是否确实具有学习新单元的先备知识与先备技能,设计者必须先行检查学生的起点行为。检查起点行为的方法,可采用口头问题方式,也可采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

D 制定作业目标(1分)

根据前述之教学分析与起点行为,就可进一步制定作业目标。在制定作业目标时,附带制定出学习成败的标准,即指明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及格。

E 拟定测试题目(1分)

根据作业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测试题。试题必须在作业目标范围之内,记分方式建议采用标准参照评价的原则,以确实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形。

F 提出教学策略(1分)

根据前面五个步骤,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即可进一步提出实际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中将包括教材的讲解、教学媒体使用、问题及解答方式、测试及反馈原则、师生间与同学间互动功能的运用等。G 选定教学内容(1分)

教学策略的运用,自然是以教学内容为范围。H 做形成性评价

(1分)

在构思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之后,还需要作出一系列评价,以便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I

修正教学

(1分)

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资料,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修正教学方案。图中的“修正教学”表示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的资料重新测量教学分析的程度以及对学生初始行为的假定,并对操作目标、测验项目、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复查或修改,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2.试举教学实例说明学习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15分)

(1)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最发达的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心理学们各自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

(2)常见的学习理论介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至少介绍三条)

(2分)(3)能举在某一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例。

(8分)(4)说明它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3分)

五、材料题(共30分)1.【材料一】 答案要点:

①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重点。

(3分)②充分利用资源支持学习。

(3分)③注意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3分)④提倡协作学习。

(3分)⑤评价是针对过程和资源的。

(3分)

2.【材料二】请指出上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15分)

答案要点:

①说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4分)②指出该案例好的方面。

(4分)③指出该案例不足之处。

(4分)④总结分析学习者的意义及应注意的事项

(3分)

第三篇: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题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 的功能。

5、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 等。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7、教学模式指的是.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的发展。

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

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3、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4、“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18、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景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答: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算法多样化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的过程。

4、《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5、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答:经历、体验、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6、“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有些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不能预设的。

7、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不是重点,有些则是重点又是难点。

8、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和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面提到的是自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

9、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10、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11、数学课程标准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知识。P2(×)

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

12、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如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是以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

三、简答题 1、1、教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合作学习的技能?P44 ⑴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 ⑵学会倾听 ⑶学会表达 ⑷学会收集资料 ⑸学会组织 ⑹学会反思

2、教学案例应该具备哪些特征?P47(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

(2)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教师与某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3、举例说明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和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P3 答: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教学设计时预先列出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如:讲授圆周率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如:学生出色回答问题,老师及时予以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4、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P7 一是课前自问自答; 二是课前了解; 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5、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P18(基本要求)(1)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3)要求适度;(4)具体可测;(5)因材而设。

6、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P22 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③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④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⑤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

7、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30 ①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②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 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

⑤ 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⑥ 练习的份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

⑦ 练习设计要有弹性,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

.第二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2、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4、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5、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6、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问题。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11、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

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以合作者、引导者为主。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

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简答题。

1、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要点: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

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

①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

③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

4、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 ①精选探究材料 ②注重教师的引导 ③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④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③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④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⑤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6、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答:(1)有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经过这一过程根本行不通。例如:“兀代表圆周率”这一知识,只能采用配对联想记忆来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过程性目标。(2)有些数学知识、技能经历这一过程则没有必要。如,“年月日”中闰年、平年的概念,产生闰年的原因,这些知识,尽管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可以获得,但是如果教师手头有详尽的文献,课堂上可以直接抛出。(3)有些知识、技能经历探究过程的习得效果则更差一些。例如,46÷5的竖式写法,现代学习心理学一致认为,采用接受学习的效果要比发现学习的效果更好。如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经历、探究等过程性目标上,往往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过程性目标的落实,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而定,而不必任何时候都要刻板地去落实这一目标。

7、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

要点:(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8、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要点: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主体性,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9、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

举例:《小数加减法》让学生尝试计算11.5+3.2或《9加几》尝试计算9+5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 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

四、论述题

1、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答:教材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也是可以超越、选择或变更的,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这一切要以实际教学目标为前提,没有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漫无目的地改变教材是不可取的。

2、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答: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而作为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

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

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

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一)请你举一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的片断。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教师联系城市高架路建设,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修高架路中的数学问题。如果让你来当总指挥、打算怎么办?”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一个比一个想得全面,还真有总指挥的超前意识和胆略。

教师抓住时机出示例题,两个学生列出算式:1÷(l÷10+l÷15)和 l÷(第三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P7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P38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P7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P10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P21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P22

7、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P1

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P20

9、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P22(1)口头检查法 ;(2)直观检查法 ;

(3)实习检查法。

10、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P29

11、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P36

12、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 等诸多方面。P3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红)P55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P13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P21(同4题)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P23

18、“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P25

19、《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 认知领域 和 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属于认知领域。P2 20、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P14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红)P78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P49(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23、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 ;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自学辅导法。P27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5、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个维度。P14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P18

2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秧田式、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P36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P48

29、教学方法是指(同16)。

30、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 的方法。P24

31、合作学习是指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P38

32、如果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解读问题的性质,可以发现,所谓问题至少含四种成分,即一是 目的 ; 二是 个体已有的知识 ;三是 障碍;四是 方法。

33、案例的主题是指 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P48。

34、复习课教学的特点有:(1)“通”,融会贯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2)“理”,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使之“竖成线”、“横成片” ;(3)“补”,对学生学习的缺陷进行弥补,消除疑惑,使学生得到提高。P31

35、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或采取大长方形加三角形面积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减小三角形的方法,这就说明他作了 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P2

36、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 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 的广泛的概念。P9

37、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P19

3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同8)。

39、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 ;二是目标的导向 ;三是评价的激励 ;四是 竞争的促动。

40、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 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P25

41、如果教学的难点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致,教师应采用 通过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或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P29

42、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P27

43、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P22

44、刺激学生学习义务P22 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 设置悬念或提出思考性问题;简要说明学习该内容的意义与目的等。P28

45、就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自主探索是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的基础。

46、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的东西,迁移到家庭的日常生活 情境中、社区生活 情境中以及 工作岗位 的情境中。

第四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1.《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 认知领域 和 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属于认知领域。

2.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4.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

5.教学方法的选择,P27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 ;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自学辅导法。

6.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个维度。P14 2.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P18 3.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秧田式、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P36 4.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P48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6.“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3.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4.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1.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P7 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 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P39(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P22 ①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

③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

④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尽可能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的问题。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过易不利学生思考,学生感到乏味;过难则学生无法回答。要提一些经过学生想一想能够回答的问题。

⑥提问后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可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启发诱导他,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能讽刺挖苦。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P25(1)精选探究材料;(2)注重教师的引导;(3)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4)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P30 ①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课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

③ 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④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⑤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6.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P3

7.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P10—12(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修改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所谓“更换”,就是把不适合学生与教师自身特点的素材更换为适合的素材。所谓“增删”,就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适当增加延伸一些内容,或删除机械重复太多的、难度过大的又不会影响课程标准落实的一些素材 所谓“归并” ,归并学习内容。

所谓“修改”,把教材中欠合理之处加以修改。(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P15(1)科学性;(2)针对性;(3)实用性;(4)主体性;

(5)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8.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P24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进一步是提出问题。出示的尝试题一般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例如,课本例题:一个商店运进 4 箱热水瓶,每箱是 12 个。每个热水器 6 元,一共可以卖给多少元?

尝试题:文具店有 20 盒乒乓球,每盒 6 个。每个乒乓球卖 2 角,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新课伊始,教师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指出:这堂课学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提出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大部分学生摇头时,转入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阅读课本前,教师可提一些引导性的思考题。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提: ① 分母不同怎么办? ② 为什么要通分?

当大部分学生自学了课本找到了解决尝试题的办法时,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

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9.简述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P49(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

1、略

2、[案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

我们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问题的开放性,在数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出了大量的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了目的性不强,答案不着边际的弊端,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答案,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只能作出一些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价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远。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题不仅要充分考试问题的开放性,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你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大部分学生能寻求到比较正确的答案。(可参考案例4)

3、[案例分析]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4、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11、简述练习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在几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

① 基本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口算技能、公式记忆、数量关系的理解等为主。②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地宣布本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③ 检查复习新授课的知识。一般采用板演练习,能及时发现问题,信息得到反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调控。

④课堂练习。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一般设计专项练习、针对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几个层次的练习。

⑤ 作业评价。包括练习评价,贯穿在每个层次的练习中。

12、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方面有哪些?

探究性学习不直接呈现、传授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以个人思考加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发现探究某些事物间的联系、规律,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它更强调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论述题

1、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P9 答: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可见,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师的任务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学教材。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教材。应当看到,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绝不能忽视教材,而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用好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学目标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之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与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习中的生成提供良好的平台。

2、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而作为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

3、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习?

1、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

5、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4、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P81)答:(1)应当是明确、具体和可感。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直接切入。(2)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同学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和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不同层次地解决问题。(3)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4)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等等。

5、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P51~54)答:我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1)教学定位问题。教学定位是否恰当,包括教学起点是否把握准,目标定位是正确、恰当,教材合理的设计意图是否得以体现;(2)动态生成问题。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多了,对话也就多了,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建构教学过程;(3)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包括:①教学意图是否体现。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有时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但难免产生两者不相统一的情况,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②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化。即有没有更理想的教学资源代替设计中的教学资源。③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还需优化;(4)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那么,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反思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另外,要写好一份教学反思,还需注意:①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② 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

6、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P88)答:(1)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第一,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民主学习空间。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得以放松,思维才能得以自由的施展,个性化的观点才有了生长的基础,问题的产生才有可能。第二,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三,要设置一定思维障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和提出问题。第四,要营造一种对话、交流、质疑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对话、研讨成为可能。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提问技巧的培养。

(2)向学生提供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横向比较中的确有好坏优劣之分,然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每一个问题都不得是其思考的结果,都不得是他对自身的一种超越。学生的问题要么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要么是他们孜孜以求后的收获,要么是他们灵光闪现的惊喜发现。教师必须能够透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发现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过程,才能理解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正确分析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五、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 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问题讨论

(1).“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思考题:

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论述题、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四、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答: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使用得较多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不少专家推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信息交流的渠道由以往的教师—学生单向信息流改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多向信息流。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为使小组合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做到:(1)要注重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学困生没有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2)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组织小组合作时,通常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在思维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来进行,使合作的内容丰富,时机恰当,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3)合作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既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又有自由合作、网络合作;既有合作释疑、问难,又有合作探究、合作游戏、合作竞赛、合作复习、合作评价。根据合作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4)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收集资料,学会组织,学会反思。

2、论述“探究”与“讲授”。答:

讲授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教师比较容易控制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多讲什么,少讲什么,重点讲解什么,教师的主动性发挥得比较充分,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用讲授法教学时应该注意:(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2)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3)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4)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5)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探究法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此方法花费时间较多。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使用探究法应注意:

(1)精选探究材料 并非所有数学知识都能探究得出,有些约定俗成的,绝不能靠学生去探究,而且也发现不了。

(2)注重教师的引导 自主探究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自主不是放羊,教师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3)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不注重学习过程而侈谈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在注重过程的同时也应关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取。

第四篇:教学设计试题2

教学设计试题

(一)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

2.学习需求:

3.教学模式:

二、单项选择

1.21世纪初期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与发展的()阶段。A研究领域形成 B引进消化

C全面发展

D理论探索

2.提出著名的“刺激—反应”(S—R)联结公式的是()A布鲁纳

B加涅

C皮亚杰

D华生

3.当碰到一些危险性、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必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可以用创设()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A问题

B模拟真实

C合作性教学

D真实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知识意义建构,并对自己负责的一种学习活动称之为()

A自主学习

B研究型学习

C接受型学习

D个别化学习

5.以下不属于教学评价按评价的功能不同而分的是()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自身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三、填空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___、___、___、___。

2.学习目标描述中马杰的ABCD法则的英文全写: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条件、D是________。

3.在教学内容的分析方法中,___适用于对各种言语信息的分类;___适用于揭示顺利完成某一目标所具有的外显和内隐的过程。

4.基于“教”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

5.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________、整体性原则、________ 和科学性原则。

6.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为教学系统设计、___、___。

7.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___、___、___、效果。

8.课程方案由___和___两部分组成。

9.与教学相关的学习者的特征包括___、___、___三部分。

10.教学环境分为图书馆、实验室等___和包括三种教学模式的___。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需求分析的步骤

2.简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3.简述教学策略包含的三个部分

4.请简要说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5.简述分析教学内容的程序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的系统决策过程。

2.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点的分析,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简要概括。

二、单项选择(每个3分,共15分)1.C全面发展 2.D华生 3.B模拟真实

4.A自主学习

5.C自身评价

三、填空(每个1分,共27分)

1.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设计理论 2.对象;行为;标准

3.归类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程序分析法)4.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5.一致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产品设计 7.信息;媒体;接受者 8.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9.一般特征;初始能力;信息素养 10.硬环境;软环境

四、简答题

1.(每个1分,共5分)

①确定期望状态

②确定学习者的现状

③教学设计必要性论证

④教学设计可行性论证

⑤阐明已确定课题的总目标 2.(每个1分,共8分)

①依据教学目标

②依据学科的不同特点

③依据教学内容的分类

④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⑤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

⑥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⑦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⑧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

3.(每答对1分得1分,详细解说得12分,共15分)教学策略包含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和教学管理策略。组织策略涉及学习活动的决策,包括向学生提供呈现的类型、呈现的排序、主题的排序及其结构、练习的类型、反馈的性质等等。

传递策略是同信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决策有关,包括对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资源)的总体考虑。

管理策略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管理,其中包括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4.(共15分)

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教学理论是指示性的;教学设计理论是规定性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有直接关系,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为直接关系,而教学设计理论与学习理论为间接关系。

学习理论是探究关于学习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而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设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充分发挥人类潜力的基础上促成人类潜力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教学设计必须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理论,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设计是科学地解决方法的过程,为了解决好教学问题就必须遵循和应用教学客观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理论。5.(每答对1步得2分,共6分)

第一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包括:选择内容和划分单元、安排单元顺序、确定单元目标,随之对各单元目标进行评价。

第二步教学内容分类,并针对分类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

第三步分析教学内容,同时进行评价。

第五篇:《纸飞机》教学设计及试题

《纸飞机》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纸飞机》的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特别,体会他的烦恼,感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拥有友情与梦想的可贵。

2.通过读读、划划触摸到作者语言特点,感悟语言美。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比如:读封面、读插图、读扉页;读书时可以大胆猜测、瞻前顾后、对照思考等。

3.培养用心倾听、潜心思考的习惯,在阅读、猜测、交流中,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人手一本《 纸飞机》,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平时喜欢阅读课外书吗?都喜欢看哪些书呢?为什么?通过刚才的对话,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真好学,会选书。

一、对话引言,打开一扇课外阅读的大门

1、师:老师也带来《童话大王》的作家郑渊洁和小朋友的一段对话,我请 两位同学来读一下:(课件出示)“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 “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 “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

“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 师:同学们猜,郑渊洁怎么回答的?

“我就在书中等你。”

2、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二、走进大门,好书大家看

师:是呀,“我就在书中等你。”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今天与我们约会的是《纸飞机》。

三、观察扉页插图

1.你知道怎样才能快速地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吗?书本的在封面后,还有扉页,有很多书本的扉页上有内容提要,我们可以阅读内容提要来快速地了解书本的内容。

2、拿到一本书,我就会先看到封面。这本书封面上的画一直延伸到封底,让我们仔细观察封面和封底,你发现了什么?猜猜看,这本书的内容会是什么呢?是的,通过观察封面和封底猜测书的内容,这是阅读课外书的方法之一。是的,他们是快乐的,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快乐中度过他们的童年。3.现在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四、读目录、认识人物、激起悬念

1、同学们,请看,这是全书的目录,猜一猜,他们将会在哪个章节中出现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目录能让我们更快地找到想找的内容,学会看目录也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本领。、《纸飞机》的结构很特别,它不象别的小说一样,没有完整一贯的故事,记录了十几位相对独立人物的光彩片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录和主要人物。幻灯出示小说的目录,朗读。

4、呈现片断

(1)打开材料二,默读,在你觉得生动的地方用笔画上,或者写上你的阅读心得。阅读方法提示:圈点式读书法。

(2)你觉得哪儿写得生动?读一读,和大家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五、教师深情送诗:等你

六、总结

“我就在书中等你!”让它成为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希望它成为我们班阅读的口头禅,让我们真诚的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说:“我就在书中等你!”老师在草房子里等着你,等着与你们相约。

《纸飞机》读书展示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2、通过阅读《纸飞机》,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接受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纸飞机》这本书,你们都读过了,你们喜欢这本书吗?

二、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读相关的文字。

2、你们喜欢哪一句话呢?(1)师生交流(2)学生说

(3)知道这个故事来自于哪里吗?

3、出示图片,看看图,说说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1)师生交流

(2)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什么问题呢?(3)师生交流

(4)教师:从这段话中你们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我们来看看——学生默读相关的文字。

4、出示图片,指名读读。(1)学生读

(2)如果你是这样孩子,你们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3)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5、老师读故事(1)第一个故事《绣球花田》(2)教师读一部分。(3)我和奶奶的感情怎样呢?(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5)故事里,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分别与“我”发生了哪些故事?(6)在现实生活里,你和奶奶(姥姥)有过这样感人难舍的情感。大家自由交流

(7)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我们还可能与哪些小动物有联系呢?

6、在这个故事里连狐狸都会说话,还有什么故事不可能?有人这样评价:“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最惊讶的故事。”

7、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大家看看……

出示:《狸子的排挡》、《尖耳朵 短鼻子》、《说一个故事给你听》、《胆小鬼》、《欢喜冤家》、《白棉花》……(1)哪个名字吸引你的注意力呢?(2)师生交流

(3)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继续出示……还有……(4)注意到下面的“…………”足足有16个故事。(5)抓住一个你感兴趣的故事,讲一讲。(6)出示书的封面和图片。

这是一本既好玩神奇也充满想象力的书。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个充满爱的作家。米吉卡

三、拓展

其实米吉卡的作品还有很多如:《不一样的语文故事》系列、《不一样的数学故事》系列等,儿童中广为流传。……这些故事不但能够让你欢笑,也能让你产生许多奇妙的幻想。我们读完了《纸飞机》这本书可以看看米吉卡的其他作品。

《纸飞机》测试题

判断题:

1.《绣球花田》奶奶去朋友家里做客了好多天,直到我要走了,才回来。()2.《绣球花田》到奶奶家最先去看我的是野猪先生和野猪太太。()

3.风和稻草人在秋天一起完成了旅行。()

4.狸子的排挡只有在雨夜才开张。()5.大板牙在田埂救了一只白色的土拨鼠,他俩成为了好朋友。()填空题:

1.尖耳朵和短鼻子的共同愿望是 问答题:

1.你最喜欢《纸飞机》里的哪个小故事呢?简单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2.《欢喜冤家》介绍的主人公是 2.假如给你一次旅行的机会,你会去哪里呢?为什么?

下载教学设计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第五单元 信息窗1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三牧童 ——图形 《农夫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方向的认识。 预设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题

    篇一: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5分) 1. 地理教学设计: 2. 建构主义: 3. 学习科学: 4. 翻转课堂: 5. 教学机智: 2. 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模式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第一章 教案文本的构成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01年。(√ )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

    December_is_the_last_month教学设计及试题(精选5篇)

    December is the last month 一.教学内容: Lesson 25——Lesson26 Unit 5 December is the last month 二. 本单元重难点: 学会基数词和相对应的序数词,其中,要特别注意不规则变......

    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试题

    分数应用题 一.教学内容: 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用线段图正确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信息窗一:变花(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 信息窗1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