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教案

时间:2019-05-12 23: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乘法交换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乘法交换律》教案》。

第一篇:《乘法交换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发现并理解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

【难点】探索和归纳乘法交换律。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吗?谁说一说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二)探究新知 1.分析主题图

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的主题图,这是同学们踢毽子的场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学生汇报。

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每组5人,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 小组讨论,列式计算。2.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探究一:乘法交换律

①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②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两种算法: 5×3=15(人)3×5=15(人)③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吗? 2×25=25×2 5×25=25×5(左右两个算式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积还是一样的。)总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④你们还能举几个像这样的例子来吗?(引导学生举例验证)探究二: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手势、图形、字母等形式表示)小结: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a×b=b×a。(板书)(三)巩固提高 1.跟进练习:

下面我们一起用新学的乘法交换律来完成几个算式。(媒体出示):根据乘法交换律填空

(四)小结作业 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第二篇:乘法交换律教案(实用4篇)

篇1: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1-83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猜谜: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生:(积极举手,低声喊)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

生:因为纽扣的位置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刚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将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听。

2.提问: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呢?

适时板书:a+b=b+a a+b+c=a+(b+c)

3.设问: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评析:用谜语拉开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的探索规律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猜测验证

1.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生1:乘法可能有交换律。

生2:乘法可能有结合律。

生3:

2.提问:乘法是否具有你们猜测的规律呢?怎样确认自己的猜测?看看哪个小组能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自己的合作伙伴)

3.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寻找教学资源)

[评析:提出与旧知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动机。]

4.交流。

(1)生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35二53,016=160等等。两个乘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积不变。

生2:我们也是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乘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生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4个小组,每个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8=32,也可以用84=32。这就说明4乘8等于8乘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样,也有交换律。

提问:有没有不同意见?指名让刚才说乘法没有交换律的学生发言。

生:我开始以为乘法和加法不一样,可是,我用数举例后发现乘法也有交换律,比如3006=6300。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书上也有关于乘法交换律内容的叙述,让我们来看看。学生齐读。

师:和你们说的有什么不同?

生1:我们说的是乘数,但书上说的是因数。

生2:书上曾讲过乘数又叫因数,所以我们说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也是对的。

师: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ab=ba)。

电脑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

师:请你判别一下,有没有运用乘法交换律?并说明理由。

[评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予以确认,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

(2)生4:我们发现乘法也有结合律。如:(32)4=3(24)。

生5:我们也同意这种观点。我们是用应用题来说明的。比如:有6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4枝钢笔,每枝钢笔5元,这些钢笔一共值多少元?可以用645=120(元),还可以用6(45片=120(元),它们的结果一样。

生6:我们是用算式来说明的,如:(3467)23=34状6723)。

提问: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结合律吗?

生7: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师:你说得很准确,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忆?

生8:我把加法结合律里的加换成乘,把和换成积,其余的不变。

生9:我还发明了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用手势表示。(边说边演示)用三个手指代表三个数,其中两个手指靠在一起,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乘,第三个手指靠过来表示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等于先把后两个手指靠在一起,再把第一个手指靠过来。

师:这个记忆方法确实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师: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板书:(ab)c=a(bc)

[评析: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相比,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人总结规律时的想法,不仅帮助学生规范了数学语言,而且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能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5.比较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你觉得它们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都要交换位置,不同的是,一个在加法里运用,另一个在乘法里运用。

生2:我觉得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很相似,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能想出另外一个。

[评析:缘起加法交换律,再回到加法交换律,将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运用

1.回想一下,在我们的学习中有没有得到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帮助?

生:我们验算乘法时就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2.基本练习。

3.发展练习。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写出所有和下面算式相等的式子。

869=( )

[评析:练习的层次鲜明,目标明确; 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四、小结。(略)

篇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

【教学内容】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以前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回答)

2.说一说,下面的等式用了什么运算律?

80+a=a+80(            )           20+30+40=20+(30+40)(             )

3.通过预习,你知道下面的等式用了什么运算律吗?

2×3=3×2(            )         (2×3)×4=2×(3×4)(            )

引出课题:乘法运算律。

二、新课讲授

1、讲解

2×3=3×2

观察并思考:

(1)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2)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师引导学生得出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随堂练习:计算下面各题,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34×16                     26×37

学生独立做,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2讲解

(2×3)×4=2×(3×4)

观察并思考:

(1)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2)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三、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                        17×(125×4)               17×125×4                       39×(25×8)                   39×25×8                        23×(15×2)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四第1、2题。

篇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1.猜谜激趣,唤醒旧知。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口述谜语,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出是纽扣之后,教师顺势牵引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回忆:在数学学习中,哪个知识点涉及到交换位置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同时也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埋下伏笔。

2.知识迁移,探究体验。

探究数学规律是有过程的,对于这个过程的认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的,对学生已有的体验和感受及时地归纳总结是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铺垫。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教学过程

⊙猜谜引入,揭示课题

师: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生积极举手,低声喊“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 (纽错了,衣服穿出去会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刚学的加法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谁能将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听?(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师: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与乘法有关的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谜语拉开学习的序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探索规律作好了知识铺垫。

⊙探究新知

1.解读主题图,引出例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主题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你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例5、例6的问题)

①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教学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先想一想,再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4)指名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

汇报,可能有两种列式方法:

方法一 4×25。

方法二 25×4。

师: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生1: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2:我列举的算式是8×25=25×8=200。

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学生总结,教师引导,课件出示后学生齐读,师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5)你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用字母表示:a×b=b×a)

(6)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用过,在进行乘法验算时)

(7)反馈练习。

①下面有两道题需要同学们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填空。(教材25页“做一做”中第一排的两道题)

②数学小游戏。

师:同学们的`表现不错,所以老师决定做游戏奖励你们,这里有几道题,如果你认为这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就举手,如果你认为这道题没有运用乘法交换律就不举手。

3×15=5×9 a×b=b×a

34×0=0×34 8×3×9=8×9×3

3.教学乘法结合律。

师: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乘法还可能有什么运算定律?选择例6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一下。

(1)课件出示例6: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呢?(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3)先想一想,再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125×2

=250(桶)

方法二 先求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25×10

=250(桶)

(4)在这两个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根据课件出示的活动卡,小组合作寻找规律。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卡。(见课堂活动卡)

(5)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小组2:我们小组发现这两个算式的数字、运算符号、数字顺序、结果都相同,只有运算顺序不同。

小组3:我们小组发现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我们还举例进行了验证,如(30×5)×4=30×(5×4),125×(8×4)=(125×8)×4。

小组4:我们小组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根据加法结合律我们给这个规律起了个名字,叫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真不少,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结合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6)反馈练习。

教材25页“做一做”中第二排的两道题。

提问:做这两道题时,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举例、验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既关注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篇4:乘法交换律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授课人:梁大银(水坝塘镇马井小学)

授课时间:二O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授课内容: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意义。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得出乘法交换律。

3、会用字母公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并会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和验算。

4、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猜想、验证、总结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自主探究乘法交换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回忆加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吗?

认能用自己的话或者公式,或者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加法交换律?

生:a+b=b+a  2+3=3+2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提出问题:

师:学了加法交换律你有什么想问的?

师:同学们加法具有交换律,减法、乘法、除法、也具有效换律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生:减法、除法没有。乘法有。

二、猜想验证,合作探究

1、提出假设

师:①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到底是否成立,我们必须想办法去“验证”。

②用什么办法去验证呢?

生:用算式法验证

师:得出结论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规律。

2、探究要求

(1)验证,减法、乘法、除法是否具备交换律、请写出算式。

(2)你发现什么结论,记录下来。

(3)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

3、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验证规律。

三、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小结:减法和除法不具有交换律,乘法具有交换律。

师:你能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吗?这么多的例子举也举不完,能用字母公式表示一下吗?用字母表示a×b=b×a。

师:用语言怎样说?它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乘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师: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

生:<先假设(猜想)再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师:其实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研究。

四、思考引领,应用知识

1、根据乘法交换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7=72×□   38×160=□×□  54×a=□×□

8200×□=□×□   409×□=□×□  □×□=□×□

2、把相等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75×69               429+257

a×265               91×b

257+429              69×75

b×91                265×a

3、师:联系实际,巩固达标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乘法交换律?

生:做乘法验算时,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乘法,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

4、计算下面两道题,并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140×251=        108×123=

(1)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

(2)讲评:在这两题的验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验算时只用乘法2次,使计算简便。

(3)那你们说学了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简便计算过程:

师:利用发现的规律,说一说。

5、下面哪些题目利用乘法交换律可以简便计算过程?

①444×213    ④555×632    ⑦2680×310

②302×512    ⑤450×208    ⑧723×456

③700×542    ⑥1800×635   ⑨109×606

总结交流:

(1)因数中间有零或者未尾有零交换位置相乘一般情况下可以简便计算过程。

(2)其中一个因数由重复的数字组成的,利用交换律计算也有简便。

5、两个数交换位置相乘,有时会有简便的地方?想一想,三个数相乘利用交换律是否有方便之处呢?

师出示:4×73×25=4×25×73=100×73=7300

生举例:2×73×50=2×50×73=100×73=7300

总结交流:三个相乘,若其中两个数相乘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交换位置相乘有方便之处。

五、全课的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

第三篇: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者:汶肖云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通过探索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体会探索过程和方法。

2、使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

1、重点:探索、发现、理解和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难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老师对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数学,对吧?那你认为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敢想,会想,世界上不少数学家的成功都遵循了这样一条规律:猜想—验证—结论。今天我们这些未来的数学家也来走一走:猜想—验证—结论之路。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加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现在让我们迈出通向成功的第一步:猜一猜乘法可能会有哪些运算定律呢?

3、乘法是否具有大家所说的这些运算定律呢,老师说了也不算,让我们一起走出迈向第二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一:

请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

三、验证猜想二: 请大家打开课本45页

1.一共用了多少个个小正方体?

2.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并且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将自己及小组成员的计算方法都整理出来,书写在上面。(计算方法不止一种呀)

方法一: 方法一: 师引导从上面、正面观察 上面:(3×5)×4 正面:(4×5)×3 师:老师在这些算式中发现了两组特别的算式。

师擦掉其它算式,留下(3×5)×4 3×(5×4)

3.比一比

(3×5)×4 3×(5×4)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师: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呢? 4.用别的三个数这样计算会不会结果也相同呢?叫一位学生任意说出三个数,组长板书,四人小组一起计算,验证。

5.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么从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反馈,概括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

相乘,或者先把

相乘,再和

相乘,它们的 不变,我们把这种规律叫乘法结合律。(板书)6.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为了方便记忆和书写,在数学上通常用用字母来表示数,你能用字母写出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吗?请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第7小题

(1)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表示任意的两个乘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2)用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乘数,乘法结合律可以写成()7.看来大家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已经非常了解了,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请同学们试着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运算律完成导学案第8小题 38×25×4

42×125×8

三、现在大家独立完成导学案第三部分课内巩固训练,做完以后两人小组交流答案,有困难的可以4人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通过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推导出有关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他们是: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数学规律和奥妙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留心观察,用心发现,努力探索,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板书设计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a×b)×c=a×(b×c)

a×b=b×a

第四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25页,例5、6.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

4、(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25和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

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2、教学乘法结合律:

(1)发现问题:教师谈话引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比较选择的算法是否相同,组长作好不同算法记录。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两种算法:

(25×5)×2 25×(5×2)

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

(2)举例验证:

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5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5×4)×10 ○ 15×(4×10)(125×8)×5 ○ 125×(8×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

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

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让学生说说运用乘法结合律时注意的问题。

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

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完成做一做后两道

四、回顾整理:

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

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五、作业

练习七第2、3题。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25=25×4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第五篇: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任红英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数形结合,发现并概括加法、乘法交换律; 2.学生初步学习加法、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学会观察、比较、归纳;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加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热热身,看看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头脑最灵光。比价大小,在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 56〇56 + 40 36 + 60〇60 + 36 62 + 53〇53 + 62 34 + 24〇53 + 42 43 + 22〇22 + 43 78 + 20〇78 + 12 35 + 20〇40 + 15 比较大小时,刚开始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做,说出计算过程。

二、探究规律

(一)加法交换律

1.观察发现

师:请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举例子

让说了“其中有几道等式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结果不变”的学生再重复自

己的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纸上举一举像这样的例子。

学生汇报 5.交流讨论

师:我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你能不能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同桌之间小声地交流。

6.反馈交流,揭示定律 学生汇报

小结:科学家们也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和大家一样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并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问:(1)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2)怎样表示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 7.小练笔

600 + 300 =()+()78 + 64 =()+()()+ 35 = 35 +()8.用符号表示

师:刚刚我们列了这么多算式,都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叫法交换律呢?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可以使字母、文字或者用图案,请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列一列。

学生可能会出现: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a+b=b+a „„

(二)乘法交换律

师:刚刚同学们发现了加法里可以适用加法交换律,把两个加数位置交换一下,和不变,那么减法、除法、乘法里适用交换律吗,试着当一当科学家自己举例验证,并总结出规律,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

通过举例子说明减法和除法不适合,乘法里有交换律。让学生当数学家。小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就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三、练习巩固

1.填一填,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填的。56+44=44+ ;

a+204= +a; 35×16 = × ; ×c= ×560。

2.想一想,我们在哪里用到过加法交换律。876+1924 验算: 2800 3.做数学课堂练习本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练一练2、3题。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40+56=56+40 40×56=56×40 62+53=53+62 62×53=53×62 43+22=22+43 43×22=22×43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a+b=b+a a×b=b×a

下载《乘法交换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乘法交换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优质教案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优质教案 涅阳杏小 蒋贤旭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展示教案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李佳霖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例题,及62-63页“想想做做”的第1、2、5、7、8题。 【......

    乘法交换律1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学校:甲介山小学 班级:四年级(1)班 科目:数学 教师:周晓琳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学会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体验获......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定稿)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黄岗中心小学 张娜丽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内容: 探索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它们来进行简便运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可以来口算,乘法交换律可用来验算。 教学目标: 1. 通......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5篇范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3、会用乘法交换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