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但目前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活动内容选择方面
活动内容(教材)的选择是决定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无论什么样的内容,他们都能把它们设计成集体教学活动,至于这个内容是否适合以集体教学形式来组织,许多教师可能疏于思考。
一般来说,教师在选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时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所选内容是否可以用小组、个别指导的形式完成?所选内容是否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完成?所选内容是否可以在日常教育中持续完成?等等。一个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不是由某个、某几个教师决定的,而应层层审议,以减少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内容选择也不能只依靠某本、某几本参考教材,或者将观摩活动直接拿来使用,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二、活动涉及方面
2重视运用各种策略、方法帮助幼儿获得认知经验,相对忽视幼儿审美、情感体验的获得
现在许多集体教学活动都能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入手,考虑幼儿之间学习方式的差异,利用多种学习策略、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如,图片、符号线索引导(利用不同的图片、符号进行记忆类的学习),关键经验回顾(激活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为下一步学习打基础),身体动作定位(让自己的身体以及不同的身体动作成为学习的支持工具),多通道参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方式共同参与活动),猜测与记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大大促进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益。
但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活动过分关注策略运用,结果事与愿违。比如在学习歌曲活动中,完整欣赏一至两遍新歌后,就开始不断利用图片让孩子们回忆、猜测歌词,此时,由于孩子们对歌词与旋律都还比较陌生,虽然在不断回忆中猜全了歌词,但对歌曲的整体体验明显不足。语言活动中学习诗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欣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不断用图片、动作等引导幼儿对片段进行回忆,这些方法反而加大了认知难度。幼儿由于整体感受(欣赏、练习)不足,影响了对内容的整体掌握,更严重的是幼儿的审美体验被割裂,被破坏。
3.重视幼儿的探索,相对忽视对幼儿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
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建构学习经验,已经得到幼教工作者的广泛认可,许多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都很重视幼儿的探索,但
往往忽视在探索的基础上对幼儿不同经验的必要提升。如,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幼儿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后,教师不置可否,不做适当整理,甚至对错误的答案也不作必要回应;一个活动中几次探索基本处于平行状态。没有层次性,等等。如果没有必要的经验提升,那么幼儿的探索只能停留在平行经验层面,就不可能有思维层面的提高,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学习。
第二篇:反思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武骞
在幼儿园中,集体教学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广大幼儿教师比较喜欢和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组织好集体教学活动对于大部分幼儿教师来说,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我作为一名入职时间不久的新手教师,在集体教学的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下面就是我自己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总结的一些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
1、在活动内容的把握上,重视幼儿认知方面的内容,偏向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略了幼儿情感和能力的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不能准确的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幼儿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改进措施:践行“生活即教育”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结合游戏的情境进行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
2、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讲解的方式进行的活动居多,授课方式缺少多样性,提供给孩子自己探索、体验的机会相对较少,较大程度的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忽略幼儿的主体性,总觉得只要是老师把知识点都讲出来,孩子们就能学会,结果是事与愿违,因而不能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
改进措施: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在集体活动中,多设计一些幼儿参与的环节,让幼儿多动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把课堂还给幼儿,让他们真正成为“主人”。
3、对于语言类的课程,是我的一大弱项,特别是像视频中播放的绕口令这样的活动,总觉得自己的设计枯燥乏味,孩子们反反复复的读,觉得很没意思,缺乏趣味性。
改进措施:遵循“游戏化”和“整合化”原则,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
4、在与幼儿的互动当中,常常只重视那些个积极发言的孩子,而忽略那些比较沉默的孩子。改进措施:活动要促进每一个幼儿的进步,所以,在活动中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多关注那些比较“安静、听话”的幼儿,可以对他们多提问、多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优秀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真正体现教育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借用简报中老师的一句话:“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让我们都做那个用心的人吧!
第三篇:游戏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思想品德的游戏教学具有符合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调动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帮助小学生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机会等诸多优点。但“游戏”与“教学”毕竟分属不同的领域,各有特性,各有要求,两者的特性和要求有些是矛盾的。作为一种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天然地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正视这些小足,并提出相应的调节策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越性。
6.1 游戏教学在农村小学生品德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强调要给小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游戏”改变了过去“稀客”的身份。但是,教师往往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只重视所运用的游戏是否有趣味,忽略了游戏是否能起到应有效果,因此导致的结果是,游戏只流于外在的形式而没有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深思: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怎样实施游戏教学才能使它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对一些老师游戏教学的课堂进行观摩以后,笔者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有许多老师对“游戏教学”的定位并不准确,甚至在课堂里只看到“游戏”,而看不到“教学”。
6.1.1游戏目的定位不准确,不能实现育人功能
“游戏”往往被视为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的法宝之一,现在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许多种类的游戏,然而有的游戏并不能实现思想品德的育人目标。所以,有些游戏除了玩闹以外,并没有对小学生在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行的引导上起到任何的作用。导致为了活跃气氛而游戏,或者说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在我刚教思品的时候出现过下面的一节课。
案例一: 【课题】《拥有好心情》
【游戏名称】抢凳子
[游戏过程]老师先请了6名同学来到讲台上。其中,5名同学带着自己的凳子,1名同学空手。然后将凳子组合成圆圈放在讲台右侧,要求这6个同学开始抢凳子,当然,有1个同学最后抢不到凳子,此时,老师要求一名同学作为“小记者”开始采访。“小记者”问没有抢到凳子的同学:大家都坐到了凳子,只有你站着,你心里有何感受? 小学生答:很失落。
“小记者”继续问:为什么很失落? 小学生答:因为我反应慢了点,没有抢到。(底下传来一片笑声)接着,教师吩咐“小记者”问问抢到凳子的同学有什么感受。“小记者”提问:和刚刚那位同学不同,你坐到了凳子,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答:非常高兴。
“小记者”问:为什么高兴? 生答:因为抢到了凳子。(底下小学生传来了更大的哄笑)利用游戏导入新课,使得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然而在游戏过程中,由于我操作过于简单,小学生只是“形式化”地参与了游戏与问答。而且由于看到学生那么开心,感觉到他们的热情及对我的喜爱,还有就是他们对新老师的喜欢及对游戏的着迷,不断的有新同学想来参与。我为了不让同学们失望,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不间断的做了三轮游戏,结果少了引导。但本游戏设计的初衷是让小学生体验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要学生控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拥有好心情。
6.1.2游戏设计理想化,缺乏对小学生心理的把握
在游戏设计时,老师经常有惯性思维,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编排而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其实,有时小学生并不一定按我们所设想给出固有的反应,这就会使得一些游戏进行得事与愿违,使得游戏设计偏于理想。
下面的案例是我自己的一节思品课设计的游戏。
案例二: 【课题】《我会学习》
【游戏名称】传悄悄话
【游戏过程】师:小朋友都爱做游戏,今天老师介绍人家玩一种新游戏一一传悄悄话。现在将组分好。请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到老师这儿领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句话,请你看仔细,再将信封交给老师。然后将这句话悄悄地说给第二位同学听,再请他传下去。生兴奋异常,开心地做着传话游戏。到最后,各小组把悄悄话告诉人家时,有几个小组的最后一位小朋友说忘了,有的意思变了,有的说根本听不清楚。最后一共8组小朋友们,没有一组可以成功完成任务,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里呢,我本来想着肯定要有小组胜出的,这样的话,我可以让失败的,或不成功的,还有成功的小组各来说说自己在传话的时候的一系列过程,然后我再引导出我们在玩该游戏的过程中,参与者思想高度集中,传话者口齿清楚,善于表达。这是一个训练学生高度注意力的传统游戏。但可能是我的信的内容不太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或者孩子们心里不够重视,注意力不集中,只为游戏而游戏吧,造成场面尴尬。这是游戏设计理想化的表现,缺乏对真实课堂和小学生心理的把握与了解。6.1.3游戏参与度不够,优生是永远的“主演”
一贯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是严肃的:教师严谨的教,小学生静心的听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这种课堂,小学生的主体性缺乏有力的调动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游戏教学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参与的面依然不够广。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一般会征求小学生的参与意愿:“哪些同学愿意来参加”?此时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同学就会举手,而这些同学在班级里面相对固定,一般而言,就是班里学习相对优秀的小学生,他们凭借自己足够的自信心让自己成为游戏中的“明星”,而许多普通同学就成为了捧场的“看客”。扮演“看客”的时间长了,这些同学会认为这个游戏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于是就渐渐神离,并不会真正地参与。在访谈与课堂观察中,我发现,有一些同学几乎每种游戏都会参加,也有一些同学几乎并没有真正参与过其中任何一个游戏。问起小学生“参与游戏的同学是怎么产生的?”同学说的最多的答案就是:“愿意的举手”和“老师直接点”,而这样产生的绝大部分都是表现优秀的同学。此外,教师也会为了实现游戏所能起到的预期的作用,选择相对出色乖巧的小学生来参与游戏,谨防意外的产生。有时,部分小学生内向的性格因素也是让他们丧失游戏参与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6.1.4 场面热闹混乱而无法控制
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作为农村小学的思品教师,游戏前,一定要讲清楚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游戏达到德育的目标,反之则不然。如:我刚开始上游戏课《看谁反应快》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个脑力比赛,看谁反应快。一会了全体起立,当我说1,你向左转;我说2,你向右转;当我说3时,你向前转;当我说4时,你向后转;当我说0时,请你原地不动„„”话还没说完,学生边拍手边大声叫好。见学生这么兴奋,我一下就蒙了,想也没想,就发出了“开始”的命令,我大声说着数字,可是当我说完以后,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完全班,有的转错的同学已经改正过来了。结果引起了旁边同学的不满,向老师报告说他违反规则耍赖,为此这两位同学还大吵了起来。再玩,还会有些同学在转错以后,立即改正,然后耍赖继续玩,有同学就向老师反应不公平„„现场一片混乱。这样的游戏活动是不能实现活动课的预定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游戏开始前,务必先将游戏规则说给学生,等学生明白以后再开始游戏。
6.1.5有些学生不接受游戏带来的“惩罚”,而使游戏无法顺利进行 大多数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之所以感觉刺激可能就是里面带有一定的奖励和惩罚。然而很多小学生能理所当然的接受奖励,可是对于惩罚有的却难以接受,甚至最后以哭泣或者争吵来拒绝惩罚。游戏前一定要强调规则的重要性。既然玩,要玩的起,愿赌服输。如室内游戏:大,小西瓜
1、游戏方法: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7——8人为宜),由本班的任一位学生开始说,“大西瓜或小西瓜”,如说“大西瓜”,双手必须比作小西瓜的样子;如说“小西瓜”,双手必须比作庞大西瓜的样子。接下来相邻的下一位学生要和上一位说的相反,例如,前一位学生说的是“大西瓜”,下一位学生必须说“小西瓜”以次循环反复。
2、游戏要求:说的和做的必须是相反的,并且不能和前一位学生说的相同。再者,两手比的“西瓜”形状至少要同肩宽,这将被视为“小西瓜”;两手相触比的“西瓜”形状,被视为“大西瓜”。如和上面不相符的视为失败,罚做俯卧撑五个。刚说完游戏,同学们很兴奋,迫不及待的要玩。开始后,遇到一位同学比划的与说的相同,就要接受惩罚,然而这位同学嘻皮笑脸的说:“我的手不舒服,别让我做了吧。”其它同学不依不饶。那我就说:“要不你就来几个蛙跳吧。”他显然也不太同意。班长急了一下子就将他拉了出来让他做。这下两人都急了,吵架,打架。。还好在我和同学们的劝解下合好了。本身游戏的目的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却以这样的结果出来,不是我们想要的。
第四篇: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长期以来,集体备课由于观念不明确,组员思想懒惰,一味图省事,出现了值日式和值周式的轮流备课,结果是你用我的过程教,我用你的思路讲,这样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缺乏研究,流于形式。
集体备课如果没有研究,就成了教师集中起来,合并教学资料,然后再不加思索的复印、剪贴,这样的集体备课于事无补,于人无补,不过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罢了。要解决集体备课缺乏研究,流于形式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各备课组成员都要对同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各种理念、思想的交锋就是在研讨。集体备课首先研究“方法”问题,即教师如何去“教”,学生怎样去“学”。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在备课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要立足“教”与“学”两个方面,研究各种方法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其次,研究“范围”问题,即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体会教材是如何解读新课标的,又是怎样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明确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集体备课中研究的“范围”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脑海中可能无意识迸发出来的“知识点”;二是有计划的、事先拟定好的用以开展专题研究的“提纲线”,比如小学生口语交际专题、作文指导及讲评专题等;三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教研的眼光来对待自己的备课资料,把自己在备课中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集体研究,使之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合当前课堂教学。
第五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只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予个别不廉洁的村干部可乘之机。
(二)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
(三)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两委”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四)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不规范。有的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时不按制度办事,民主程序、民主公开不到位,不搞招投标,只是凭个别人说了算,让个别人的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获得承包权和所有权。尤其是集城的中心村在收取占地征用费时不按政策规定办事,不召开村民议事会,不搞竞标,只是凭个别村领导表态,损害集体利益。有的为缓解一时资金所缺,将非家庭承包土地发包期限延长指标降低一次性收取资金,为下一任留下一个烂摊子。
(五)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够规范。
虽然乡镇(街道)由镇纪委牵头,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公开不及时。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管好农村集体资产,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加大对村级基层干部的培训管理力度。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要给予奖励。
(二)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帐,明确界定产权。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乡镇(街道)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纪委牵头,乡镇财政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1)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一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项目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2)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3)实行招投标委托制度。各村招投标事务要全部委托“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各村不得自行组织招投标活动,工程建设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由“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投标。(4)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帐。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四)加强乡镇财政经管队伍建设。县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乡镇经管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工作的职能配齐服务工作人员。二是人员工作经费要保障,彻底转变“三资”管理业务的职能部门肩负着“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三是多渠道招聘实用人才,对缺编的人员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吸收新鲜能力,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四是县局主管部门加大对“三资”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一年培训1次,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达到依法依规管理农村“三资”。
(五)健全监督体系,推进权力公开,严肃纪律,查处农村“三资”违纪案件。民主决策是权力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源头防治贿赂的主要途径。进一步规范农村民主决策过程,对农村土地租赁承包、集体资产处置以及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建设承包等重大事项坚持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的“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集体决策,形成以“制度治村,按程序办事”的民主决策,使农村两委的决策更加科学,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严肃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是查处以权谋私、私分、挪用、侵吞涉农的各项补贴的案件及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通过案件的查处,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