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是学术性的综合理论体系,是指导设计者判断自己结论的合理性和设想的科学性所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能够帮助设计者提高自己一种历史的洞察力,帮助设计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相应的研究领域,有效地确定教学设计的方向。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教学设计者对教学活动所做的假设、选择与决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有四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对现代教学设计的形成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即一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成为现代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
⑴系统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对现代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使用了系统论的观点(或思想)、方法。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核心理念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要以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系统整体的运行过程,系统趋向目标的行为是通过信息反馈的有规律的控制过程,系统一般具有多级阶梯结构和不同层次目标,系统通过其各个组成部分变化而得到发展等等。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的整体,它们自成系统,又互为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而这个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又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子系统。当把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教学系统就是它的子系统。一般系统理论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工具。我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
⑵传播理论。传播理论就是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念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送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果和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⑶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重视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解释和预言了学习活动的规律性。
⑷教学理论。从大的领域上说,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的来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
②它们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和影响是什么?
把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领域,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或事物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考查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个因素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发展的远景。根据系统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学设计的性质、内容、方法要受到教育这个大系统的制约;而教育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组成的更大的社会系统的影响。
用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各类知识、各种技能、思想观念、意识等)则是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表现为三方面:第一、从从教学信息的传播者(教师)和教学信息的接受者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
1、信息传播技能。
2、态度和情意。
3、知识和认知水平。
4、社会以及文化背景。第二、从讯息本身来看,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像表述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符号、编码解码方式和表述的形式。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所关心的是: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和设计才能使之既反映学科知识的科学与合理性,又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如何设计教学讯息,才能使教学活动比较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第三、从信息传播的渠道来看,不同的传播媒体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教学设计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技术、工具、方法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持久变化;教学设计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学习者未来的能力与倾向。虽然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真正关心的,并不在于用哪一种教学形式来干涉或支持“学习的发生”,但是从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有两大学习理论体系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决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它们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③常见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各自特点? ⑴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主要有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4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五个领域
图5布里格斯的以学校为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式
⑵建立在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包括九大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回顾所需的先决技能;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评估学习行为;增强保持与迁移。
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部分呈现理论”、如图6。
图6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应用示例
⑶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类模式的代表:马什的一般传播模式;莱特和皮亚特的文本组织模式。马什(P.O.Marsh)的一般传播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是:把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设计阶段,这个阶段为其他各个阶段提供信息输入,包括四个步骤:选择策略;写出接受者的概况;强调中心观点;建立行为目标。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的扩充,例如将中心观点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步骤,依此形成一个总体内容框架,进而根据总体策略和学习者的特征选择具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同时选择信息的组织方式。第三个阶段是控制信息的复杂性,如考虑信息的复杂性对于学习者是否合适。第四个阶段是教学设计者考虑学习者所期望的反应类型。
莱特(Wright)和皮亚特(Pyatt)认为,教材页面上的内容的组织对学习存在着影响,他们根据这一观点提出了文本组织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要确定页面的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现状,这是指每页的总体框架,是信息的结构。二是轮廓,它包括平衡、空间等特性。三是表现,它是指使学习者对信息的关键方面引起注意的技术。四是印刷样式,它与打印材料的外表和风格有关。五是系索词,它是指教材页面上提供关键信息的词,如标题、主题句和提要等。六是风格,它是指整个页面的特征和写作的风格。这六个因素对页面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学习过程。
(3)要求: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至第二章之后完成本次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有效回帖不少于3幅,每幅字数不少于250字(网上发布)。并参与实时讨论,时间50分钟。(100分)
第二篇: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手册答案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手册答案
第一章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
答: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
第三,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答: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的整体把握,良好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行为纲领,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引导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要素:第一,学习者及需要分析;第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教学目标确定与阐述;第四,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的选择;第五,教学媒体的发挥和运用;第六,教学评价的设计。
3、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答:在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重视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解释和预言了学习活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技术、工具、方法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持久变化;教学设计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学习者未来的能力与倾向。虽然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真正关心的,并不在于用哪一种教学形式来干涉或支持“学习的发生”,但是从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有两大学习理论体系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决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它们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4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答:从大的领域上说,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的来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5、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
答: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第三篇: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二、解释题
1、认知发展
答: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种种功能中的发展变化。
2、学习需要
答: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就是学习需要。
3、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就有必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学习动机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4、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式是指为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方法、途径的总和。
5、教学目标
答:教学目标即指对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教学目标就是对教学活动所要促成的身心变化要达到怎样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简言之,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所欲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
6、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它是指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7、培养目标
答: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专业的具体任务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专业在培养人上的具体要求。
8、课程目标
答:课程目标是指某门课程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亦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所要促成的学生的身心变化。
9、形成性目标
答:形成性目标也有人译为“展开性目的”、“生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它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形成性目标最根本的特征是过程性。
10、行为目标 答: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问答题
1、学习需要分析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1)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的需要(即学习者的现状与期望之间存在的差距),而不是教师的需要,更不是对教学过程、手段的具体需要;
2)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学习者和有关人员的情况,它包括现在和将来应该达到的状况,切忌仅凭主观想象或感觉来处理学习需要问题;
3)注意对参加学习需要分析的所有合作者(包括学习者、教育者、社会人士三方面)的价值观念进行协调,以取得对期望值和差距尽可能接近的看法。否则我们得到的数据将会无效; 4)要以学习行为结果来描述差距,而不是用过程(手段),要避免在确定问题之前就急于去寻找解决的方案;5)需要分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在实践中要经常对学习需要的有效性提出疑问和进行检验。
2、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答:学习需要分析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计划。这个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等工作。第二步是收集数据;第三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
3、在对待学习方式的问题上,特别需要注意处理好哪几个关系?
答:在对待学习方式的问题上,特别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二是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三是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四是独立学习与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的关系;五是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4、什么是内部参照分析法?
答:所谓内部参照分析法,是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5、什么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答:所谓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6、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答: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7、教学目标的各层次是怎样的关系?
答: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等概念都属于教育目标所包含的范围,属于这个总概念中的不同层次。教育目的是教育目标中的最高层次,它对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起者统帅、支配、制约的作用,它是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培养目标是基本的中间层次,它一方面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支配,另一方面又对教学目标起者制约、支配作用。教学目标是其中的最低层次,它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支配、制约,它的制定要以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8、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答: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四种:普遍性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形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9、新的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划分为哪几类?
答: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第二类,过程与方法;第三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10、教学目标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答:教学目标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11、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有哪些?
答:第一个步骤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也称为教学目标的取向)。
12、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主要有哪些?
答: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社会取向等。
四、论述题。
1、试述学习动机的来源。
答: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动机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好奇心,成就感,自我效能感,意志努力。
2、试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
答: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就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条件:注意力、针对性、自信心、满足感。因此,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技术。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二是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三是似是而非和令人惊奇。第二,加强针对性的技术。在教学设计中,保证或加强针对性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可以降低所呈现的新学习材料的生疏程度。二是向学习者说明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现有价值;三是逐步使学习者相信现在所学习的东西对将来有价值。第三,建立自信心的技术。要使学习者产生足够强的学习动机,就需要学习者对成功地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的。建立自信心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楚明确地向学习者阐明学习目标;二是课堂叫和学习任务循序渐进,使得学习内容容易掌握;三是允许学习者不断提高自我控制学习进程和达到成功结果的程度。第四,产生满意感的技术。使学习者产生满意感的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对学习者的学习业绩提供反馈;二是鼓励作出概括、迁移。
3、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答: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一般来说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了有关教学目标设计的知识都可以适用之外,还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科学精神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科学探究兴趣的目标;社会主任感的目标。第二,教学程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提供问题情境;第二步是明确研究问题;第三步是进行研究设计;第四步是收集研究的资料;第五步是分析处理资料;第六步是得出研究结论;第七步是检验。第三,师生地位与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主题性是很显著的,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来源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第四,教学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仅要重视评价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二是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在作为评价之标准的教学目标上,要特别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兴趣、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目标;四是在评价方式上,要尽量注重采用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五是评价的标准、过程和方式都要尽量地个性化,符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试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答: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接受(注意)、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
5、试述教学内容选择的准则。
答:三条准则P95+3~P97-3。(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3)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
6、试述教学内容的组织。
答:一般认为,教学内容的组织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教学设计3
二、解释题
1、教学过程
答:一般说来,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它规定和影响着其他各对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为教学过程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2、教学方法 答: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3、教学组织形式:
答:又称为“教学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结构形式。
4、教学情境
答:教学情境代表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
5、教学环境
答;教学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法规政策、科学技术、师资力量、家庭条件、亲朋邻里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狭义的角度,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园文化和师生人际关系等等。
6、评价活动
答:评价活动主要是对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以操作的科学手段,系统地搜集信息、饲料,分析、整理,对教育几哦啊学的活动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完善教育教学过程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的系统过程。
7、目标设计
答:目标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确认学习目标的分类及制定可以操作的学习目标和编写评价学习目标的材料。
8、前期分析 答:前期分析是美国学者哈里斯提出的一项技术,即在设计过程的开端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有序高效地进行。前期分析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三部分。
9、教学策略设计
答:教学策略设计是在一定理论和经验模式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每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合理和油画地处理教与学的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三、问答题。
1、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
答: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答:
(一)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教师,他们原有的知识未必能持续适应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面临着如何使教学内容转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并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财富的问题。
(二)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体现,教学过程如何做到师生的“教学相长”。
(三)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客观要求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
3、简述教学方法分类的意义。
答: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和系统。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各个具体方法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明确它们的应用的主要范围和适用的基本条件,从而使这些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4、简述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第一,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第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第三,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5、简述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主要步骤。
答:第一步,创设问题的情境;第二步,选择与确定问题;第三步,讨论与提出假设;第四步,实践与寻求结果;第五步,验证与得出结论。
6、试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答:主要功能体现在: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虚拟功能。
7、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
5、情境的可接受性。
8、试述课外活动的内容分类、组织形式、和指导原则。答:内容分类
由于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形式的限制,课外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学校先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活动和主题活动七类。组织形式
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指导原则
三条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试述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答:六个基本环节:教学的准备、教学内容的感知、教学内容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评价等。
2、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
答:教学过程设计的最优化,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和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思想:一是系统思想;二是整体思想;三是效率思想。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答:(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4、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哪些意义?
答:意义
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1、改良教学结构;
2、更新教学理念;
3、促进真实性学习;
4、培养素质和深化学习。功能
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功能:
1、提高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2、增强协作活动、实现学习交互;
3、提供多种情境,实现研究型学习;
4、使用多种建构工具开展学习;
5、提高趣味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5、教学情境的设计有哪些方式?试列举若干应用的实例。
答:一般方式有: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问题化情境。以创设活动化情境为例:一年级的“找位置”一课是让学生辨认方位,学习前后左右、行和列的概念。教师的设计是让小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教师预先制作的有座号的电影票,自己去寻找事先设计好的座位号,在不长的时间内,一些学生直接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一些学生与同伴进行短暂交谈后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则为学生放映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并随后提问了辨认方位的相关问题。
6、试述一般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模式的结构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教学设计的案例。答:猜小学数学谜语 活动目的:
通过猜小学数学谜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敏捷性;培养小组的合作性以及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学习。
活动内容:
猜小学数学谜语。一共准备了五道谜语,它们分别是:(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谜底是:“王”。(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谜底是:“三”。
解释:“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所以,谜底是:“三”字。
(3).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是:“相等”。(4).七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是:“倒数”。(5).八分之七。(打一成语)谜底是:“七上八下”。“七上八下”。活动方式:
这个活动适合于安排在小学二年级。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是负责走上黑板写出该组组员想到的答案,每个小组的组员围成一个圈坐,方便互相讨论。活动正式开始,老师提出第一道谜语:“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学生听了谜语后,小组进行讨论,想到答案后,组长马上跑上黑板写出答案,每道题限定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超过了2分钟,组长就不可以上黑板写答案了。接着,老师讲出谜底是“王”字,核对答案,答对的小组加10分,答错的和没有作答的小组不能加分。老师先叫答对的小组的组长站起来解释他们小组是怎样得出答案的,然后老师自己再解释一次答案。然后,全班同学为答对的小组给予掌声鼓励。接着,老师提出第二道谜语,第三道谜语,第四道谜语,第五道谜语。(每一道谜语大概用7分钟,五道谜语一共35分钟)。活动结束了,进行评比奖励和惩罚,第一名的小组给予热烈的掌声表扬,最后一名的小组就要小组组员一起唱歌。(5分钟)
注意事项: 假如有两个小组的组长同时跑上黑板写答案时,要避免组长之间相撞;还有,组长跑上黑板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撞到书桌或同学。活动时间:下午第三节课 活动地点:教室
教学设计作业4
二、解释题
1、教学媒体
答:教学媒体是采集、传递、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与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问题表
答:问题表是列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或一定教学情景)的媒体。
3、经验之塔
答:经验之塔是美国媒体教育家戴尔提出的,它将媒体提供的学习经验进行排列,形成金字塔状,由下而上分为11种层次。“塔”的最低层的内容提供的学习经验最直观、具体,逐层上升直接感觉的程度越来越下降,趋向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高。
4、教学评价
答:教学评价指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综合结果做出科学判定,或给以价值判断,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使教学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有序地达到既定的目标。
5、诊断性评价
答: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6、形成性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7、总结性评价
答: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
三、问答题
1、教学媒体有哪些性质?
答:教学媒体的性质: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从属性和能动性。教学媒体的基本功能:教学媒体一般是灵活可以替换的;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情况,既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为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促进学习。
2、教学媒体有哪些功能? 答:1.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4.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5.有利于资源共享
3、选择教学媒体有哪些依据?
答: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有5条: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教学活动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运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又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资源环境条件,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设备条件、社会环境和资金技术等可能实现的情况;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各种教学媒体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对应于某些教学活动特别有效。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4、使用教学媒体有哪些原则? 答:教学性原则 标准性原则 技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
实时性原则
5、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过程有哪些步骤?
答: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2、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
3、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4、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测量工具。
5、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6、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有哪些?
答: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适应性、可利用性、低成本性和高效能性。
教学媒体的可适应性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对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对学习者特征的适应性、对学习任务的适应性。
教学媒体的可利用性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利用媒体时,操作控制的难易程度;学习者对媒体使用时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者本人的操作难易程度;学习场所、办学单位提供利用该媒体的难易、方便程度。
教学媒体的低成本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媒体的购置、安装与制作成本;媒体利用时的使用成本。
教学媒体的高效能性与前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低成本、高效能”的媒体选择原则。
7、教学评价有哪些种类?
答:按评价基准的不通,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按评价的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行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通,又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8、教学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就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之外,把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遇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教学评价的标准一般是教学大纲以及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
9、如何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答: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活动是渗透在教学设计过程之中的。它的实施的次数和次序是由教学设计本身的内容、具体过程的需要决定的,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密切联系。同时,在按一定程序完成各个设计环节之后,各个设计环节之后,对其进行总结性的成果评价,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一般教学设计模式把评价作为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顺理成章的事。
10、多元智能评价应遵循那些指导原则?
答: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指导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
四、论述题
1、试述选择媒体的经验方法。答:
2、试述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教学能调节教学设计人员的心理因素。教学设计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和改革思想的实践活动,要使教学设计人员富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必须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控,激发其创造的欲望和改革的动机。没有评价的教学设计,其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得不到及时认同,必将打打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进行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有哪些步骤?试编写一份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案。
答:
1、学习目标的评价
2、技能测试
3、书面测试
4、成绩认定 评价方案
一、教学目标评价
量化评价标准每项5分,总计10分。
二、教学内容评价
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唯教材,创新适用教材。
量化评价标准:第1、2项各4分,第3项2分,总计10分。
三、教师行为评价
1、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有法、到位。
2、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4、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6、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语言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量化评比标准:第1项8分;第2项5分;第3项2分;第4项4分;第5、6项各3分,总计25分。
四、学生行为评价
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
1、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被激起,能积极地以多种感观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主要标志,学生要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3、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否由个体学习到主动合作学习;是否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
4、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的表现。
5、看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收获。
量化评价评价标准:第1项8分;第2项3分;第3项6分;第4项8分;第5项2分;第6项8分,总计35分。
五、教学效果评价
量化评价标准:第1项4分;第2项7分;第3项4分。总计15分。
六、教学特色评价
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知识的生成点上,教学机智与智慧上的闪光点,有不同寻常之处。评价标准:具备上述中的某一点或几点评价。
分数:2---5分。
4、试述学习结果评价的内容,依据本章的内容试编写一份学习结果评价(学习目标的评价、技能测试、书面测试、成绩认定)的方案。答:
第四篇:统计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1题: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第2题: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比较相对指标)。
第3题: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重叠的)。第4题: 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简单随即抽样)第5题: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缩小为原来的81.6%)。第6题: 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平均流通费用……..)。
第7题: 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B….统计指标E…..标志表现 第8题: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A频率频数B标志值的大小 第9题: 简单随机抽样(ACDE)B总体标志变异较大
第10题: 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C)A耕地总面积C图书出版量 第11题: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
第12题: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
第13题: 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错)第14题: 相关系数为+l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对)第15题: 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对)第16题: 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错)第17题: 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错)
第18题: 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错)第19题: 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错)第20题: 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对)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总效用各边际效用的关系是(AC)A总效用最大C总效用递减 消费者残剩是指(CD)C需求下价格下D最多的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BD)B负斜率D不能相交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BCD)A是正的
第25题: 预算线的位置各斜率取决于(AD)A收入D价格
第26题: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B)需求减少
第27题: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 第28题: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C食盐)
第29题: 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第30题: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相切点)第31题: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C递增)
第32题: 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B产量减少)
第33题: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D边际收益……最长的)第34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D生产工人的工资)
第35题: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D平均成本曲线)
第36题: 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为负数,收入效应为正数,但两种效应的总效应为负数,说明(B)。最长 第37题: 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第38题: 供给规律说明(D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第39题: 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B技术水平提高)。第40题: 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
第41题: 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C储蓄减少)第42题: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减少
利率上升)第43题: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B利率水平)
第44题: 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B不存在贸易逆差和顺差)第45题: 第46题: 第47题: 第48题: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ABC)D充分就业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ABCD)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有(AC)A使用更先进技术C综合利用 通货膨胀理论包括(ABCD)
第49题: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ABCD)
第50题: 当一个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AD)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D平均总成本达到最低 第51题: 市场失灵是指(ABCD)第52题: 如果某企业对其他经济单位造成不利的外部影响,则(BC)B低于C征税 第53题: 按照边际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应当使(BC)B…=px/py C Mux/px= 第54题: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造成(BD)B对商品需求量增加D对替代品需求减少 第55题: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品类有(ABD)C
1》ES》0 第56题: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ABC)D商品价格
第57题: 以下涉及需求价格弹性的论述,正确的是(BC)答案最多的2个
第58题: 以下涉及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D)B富有弹性D单位弹性 第59题: 以下涉及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CD)B最少的 正值
第60题: 销售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下,可根据不同潜在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动机,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解答顾客的疑问,满足顾客的需要,这体现了人员销售(A灵活性)的特点。
第61题: 销售人员可以选择那些具有较大购买可能的顾客进行拜访,并可事先对潜在顾客作一番研究,拟定具体的销售方案,因而销售的成功率较高,无效劳动较少,这体现了人员销售(C选择性)的特点。
第62题: 销售人员从寻找顾客开始,到接触、磋商,最后达成交易,独立承担了整个销售阶段的任务,这体现了人员销售(B完整性)的特点。
第63题: 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可以使买卖双方超越纯粹的商品货币关系,建立起一种友谊协作关系,这种亲密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销售工作的开展,这体现了人员销售(D长远性)的特点。
第64题: 一个销售人员每次亲自与一个现实顾客或潜在顾客谈话,进行一对一的销售活动,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A单个对单个)方式。
第65题: 一个销售人员面对一个采购小组,向他们推荐一种或几种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B每个对一组)方式。
第66题: 销售小组通常由企业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他们面对一个采购委员会推荐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C销售小组对一组)方式。
第67题: 销售人员会同本企业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以业务洽谈会的形式向买主销售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D销售会议)方式。
第68题: 以批发商为核心的自愿连锁销售网络属于(D契约式)分销系统。
第69题: 以零售商为中心自愿合作组成的销售网络属于(D契约式)分销系统。
第70题: 下列关于细分市场选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最大和增长最快的……)。
第71题: 企业在评估各种不同的细分市场的时候,必须考虑(D以上都是)。
第72题: 最简单的一种目标市场选择的模式是(A密集单一市场)。
第73题: 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市场上的产品就有海飞丝、飘柔、沙宣等,这种目标市场选择模式是(D产品专业化)。
第74题: 划分销售区域的好处不包括(A拓宽目标市场)。
第75题: 由于每一个销售区域都有指定的营销员负责,可以避免不同营销员对客户的重复访问。这是(B划分销售区域)方法带来的好处。
第76题: 销售区域划分的首要原则是(A公平性)。
第77题: 销售区域的目标应尽量数字化、明确、容易理解。销售区域目标一定要明确,销售经理一定要使营
销员确切地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尽量把目标数字化。这是销售区域划分的()原则。D具体化 第78题: 销售区域划分的流程是(C12345)。
①确定客户的位置;②选择控制单元;③分配销售区域;④调整初步设计;⑤合成销售区域
第79题: 新闻界关系指企业或组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关系,又称为()A媒介关系 第80题: 下列关于控制单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控制单元应该尽量大一点 第81题: 下列不属于划分控制单元的标准的是()。A实际销售额 第82题: 要协调各个区域的销售量首先要做()。A工作量分析
第83题: 调整初步设计方案的方法除了改变不同区域的客户访问频率,还有()。
D试错法
第84题: 汽车制造公司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本公司汽车,这种战略叫做()。
D前向一体化 第85题: “三株”、“沈阳飞龙”等都依靠自建网络。这种渠道关系是()。B公司型渠道 第86题: 日本的“综合商社”、美国的“西尔斯”都属于()渠道关系。B公司型渠道
第87题: 网络企业通过依托传统产业强大的配送能力及渠道的渗透力,才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行业。这属于共生型渠道关系的好处的一方面:()。
A最多的实现优势互补 第88题: 在共生型渠道关系中,吸引对方参与的关键是()。
A最多的优势
第89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够加强与渠道成员的合作的有()。A尽量牺牲自己的利益
保护公共利益
第90题: 厂家对于按照约定日期以现金付款的经销商,在原定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回款时间越早,折扣力度越大。这属于价格折扣中的()。
A现金折扣 第91题: 给经销商一个市场报销的额度,用于调动经销商在各个环节的能动性。这种激励中间商的方式是()。
C提供市场基金
第92题: 下列选项中,()是较为长远的激励措施,是中间商最希望得到的。
D开拓市场 第93题: 对中间商来说,最实在的激励措施是()。
B产品及技术支持
第94题: 关于流程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流程管理以一种固定的分析渠道
最少的
第95题: 促销活动开始时,中间商清点存货量,再加上进货量,减去促销活动结束时的剩余库存量,其差额即厂家需给予补贴的实际销货量,再乘以一定的补贴费。这种补贴叫做()。C点存货补贴
第96题: 点存货补贴结束后,如果经销商将库存再恢复到过去的最高水平,厂家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时的补贴叫做()。D恢复库存补贴
第97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服务投诉主要包括售前
售中 售后.第98题: 既是促销的手段,又充当着“无声”宣传员的服务方式是()。
A售前服务 第99题: 售后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列属于售后服务的是()。
D送货上门
第五篇: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3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BABBDCACCCACBC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BCABD ABBCDABCDBDABCDABDABCDABC
ABCDABDABDABCABCD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的表述,每小题2分,共10分)
1、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不纳入国家公务员行列,而另列为地方公务员系列
正确
2、混合体地方政府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
错误当地居民选举
3、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属于地方政府。
错误联邦成员政府下设的地域性政府
4、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区公司、街道办事处都是地方政府
错误不是地方政府,而是一级地方政府(省、县、市辖区)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5、在中国,地方政权与地方政府的含义是相同的。
错误地方政权是指由同级地方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在县以上地方各级政权中,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地方政府则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组成的一个政府单位。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
2、影响地方政府活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有哪些?p43-45
参考答案:
地方制度安排
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五、论述题(25分)
1、行政体地方政府与自治体地方政府、混合体地方政府的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
(一)从产生方式看,(9分)
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是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下级机关的行政机关;行政体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主要部属是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
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不是国家的地
方行政机关,与中央和上级政府之间不存在命令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混合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但与中央和上级政府之间存在不同形式的上下级关系。议决机关由居民选举产生,再由地方权力机关选举产生执行机关人民政府。
(二)从权限范围大小看,(9分)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限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意愿或授予。
自治体地方政府在处理法定自治事务时,拥有法定的独立处置权力;
混合体地方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上一级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命令;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居民选举产生,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互隶属和须对其负责的关系。
(三)实质:(8分)
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质上只是一个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自治体地方政府是地方自治社团选举产生的负责治理本地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其权力来源于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混合体地方政府是兼具行政体、自治体政府特点的新型政府。地方政府既是国家在地方的行政机关,又是代表地方利益的自治机关。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DAC6-10AAAAA11-15 ABBB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C4.ABD5.ABC6.ABCD7.ABC8.ABC9.ABCD10.ABC
11.ABCD12.ABD13.ABC14.ABCD15.ABCD
三、判断改错题
1.(被动型)
2.地方分权的模式中,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控制。(正确)
3.在议行分立型地方政府中,地方政府对自己内设组织机构管理权限较大,具有较大自主权。(需要依据相关法律严格执行,基本没有自由裁量权。)
4.(不能成为地方议会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
5.(存在差异)
四、简答题:
1.造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循环”局面的原因有哪些?p141
2.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p148
3.如何正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权限?p134
4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哪些?p161-162
五、1.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地方财政体制有哪些异同?p172-17
5形成性考核三(第10-12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BDCAB6-10 DACAA11-15 BAAD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BC2.BCD3.ABC4.AB5.ABCD6.ABC7.ABCD8.ABCD9.ABCD
10.ABC11.ABCD12.ABC13.ABD14.ABCD15.BCD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的选拔,也是由人民自下而上进行选择统治者的过程。(是统治者自上而下选择代理人的过程。)
错误
2.民主政治就是选举政治。
正确
3.大陆法系模式国家的自治程度相对低一些,中央政府对于自治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正确
4.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地方自治就是由公民选举产生市议会和市行政首长。错误实际是地方精英或乡绅享有特权
5.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地方政府内部体制与机制。
同中央政府的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地方选举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p192-193
2.地方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p218-221
3.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有哪些?P249-251
4.阐述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241-2
43五、论述题(25分)
1.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途径有哪些?p25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