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23: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郴州市苏园中学数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数学学科出台了理念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课堂上学生的座位变了,学生的活动多了,气氛热闹了,这些确实比过去有进步。但有些课的“生活味”浓了,“数学味”却淡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多了,教师的点拨却不够到位;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练习的错误率却非常高;一部分学生讨论、发言非常积极,而另一 部分学生则冷眼旁观做听众,甚至连听众都不是„„

这种不同程度存在着的“以教定学”而非“以学定教“的现象,这种“表演教学”、“花样教学”、“强制教学”的现象,影响了学校教育本体功能的实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浅表化、操作形式化的现象,课堂教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全似乎积极主动,但实质上并未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鉴于此,我们期望数学课堂教学向着朴实而有效的方向努力,让数学课堂从“花哨”回归“本真”,提出了“新课程下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价值与创新

1、研究意义

有效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数学的角度讲,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的调控和创新。

2、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此课题的研究内容从组织策略、备课策略、课堂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过程,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理论上的补充。

实践价值:通过本课题研究找到一条提高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和操作程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运用性。

3、创新之处

本课题有二处创新:其一,把数学有效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开辟了数学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其二,课题的研究从组织策略、备课策略、课堂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1.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效教学的就变成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课堂教学形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本课题所指的有效课堂教学涵盖课前课后课内课外,初步包括合理的学情分析、合众的学习资源、合心的学法指导、合情的课堂生成、合序的实践活动、合情的激励与评价六个基本要素。

四、研究目标

1、使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会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取材,设计出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开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独具的课堂教学特色。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时空,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把学习当作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完善提高自己的手段,积极经历数学学习活动,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体验,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全面提升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品质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经验,推动数学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探讨数学课堂优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措施,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系统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研究有效教学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有效教学系统结构,协调有效教学各要素关系,使有效教学系统的要素、环境、目的达到最优化。

3.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他们希望参加有趣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风采。对那些远离生活,枯燥乏味的内容则持冷漠态度,当课本内容不能吸引他们,校内活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就会转移兴趣和注意,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加速学生的发展,避免产生厌学情绪。

4、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 arel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一个人在数理逻辑上智能领域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开发学生优势智能领域,要在教育中彰显学生个性,实施个别差异教育,使拥有不同天资和禀赋的学生在实施个别差异教育中能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1、我校是湖南省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是湖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健全完善的科研制度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学校有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有课题研究的有关制度及奖励方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课题进课堂,课题带课堂”的思路,大大激发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的课题研究十分重视,并全力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制度支持,保障研究的设备设施、时间、资料、经费。

2、该课题组是一个“素质好、水平高、功底厚、能力强”的科研集体。

课题负责人陈绪生,中学高级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曾参与或主持省“十五”、“十一五”五个课题研究,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励,在湖南省第一届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有丰富的课题实验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题的负责人张华,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郴州市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专职数学研究员,已有40多项国家级省级研究成果和专著,是湖南教育版数学教材的核心成员和主撰人。

课题的负责人付跃宏,是一个年轻的赋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校长,研究生学历,已经担纲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的主持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课题的指导调控能力,发表论文6篇,其发表的论文《对有效教学的思考》对本课题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课题的负责人蒋小毛,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苏仙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数学专职研究员,工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有三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奖励。发表论文20多篇。

课题活动策划人李霞是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有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其领衔研究的课题已经有三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参与研究的其他人员都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进取心强、勇于开拓,有奉献精神,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整个课题组是一个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组成的优秀团队,这些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七、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六个部分:合理的学情分析、合众的学习资源、合心的学法指导、合情课堂生成、合序的实践活动、合适的激励与评价

1.合理的学情分析: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理心理状况的分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学的目标要求定准确,对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要纳入优先考虑。

2.合众的学习资源。恰当的教学材料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需要与强烈兴趣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还要认真调查学生的现实基础及学习需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合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

3.合心的学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要让学生从“说数学”变为“做数学”,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感性认识,把握数学内在的规律和本质。

4.合情课堂生成。根据课堂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和出现的意外的学习现象作出适当调整,合理处理好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让课堂教学能有效的进行。5.合序的实践活动。设计的作业要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6.合适的激励与评价。,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对学生的三维学习目标进行测量,以便进行正确的评价研究。研究在课堂教学课后学习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要体现发展性、全面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数学成为每个学生的强势学科。

八、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主要采用调查、个案分析、文献、行动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发展动向,做好资料信息的加工、处理,指导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行动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教育测量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对学生的三维学习目标进行测量,以便进行正确的评价研究。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并形成论文和报告。

5)个案分析法:拟采用重点、抽样和个案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调查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发展情况。

2、研究思路

首先,调查了解随着新课程进程的不断深入,影响课堂有效、健康、稳步、和谐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把握课题研究目标;其次,充分激发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广泛学习数学文献资料,及时掌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理论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再次,系统研究影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各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和发展体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 “数学文化”氛围,确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环境的情感支撑。

九、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06年10月开始至2009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2006.9—2006.12)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理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07.2—2009.8)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检查,实施中期评估,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小论文活动。第三阶段(2008.9—2009.10)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提交课题组鉴定、验收。

序号 研究阶段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2006.10-2006.12 合理的学情分析—有效地把握学生认知基础 论文 谭向益 2006.9-2007.12 案例 段书林

合众的学习资源—有效地组织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媒体)3.2007.10-2007.12 合情的课堂生成—有效地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数学问题)资源 郝 辉

4.2006.10-2008.12合心的学法指导—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方式设计论文廖文峰 2006.10-2008.12 合适的激励与评价—有效的教学评价设计 论文 金林

彭6 2006.10-2009.10 合序的实践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外活动设计 教学积件黄平2007.10-2008.12 有效的课堂评价量表 评价表和课堂案例 李 霞 8 2006.10-2009.12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陈绪生 2006.10-2006.12 成果证书汇编 成果证书汇编 廖文峰 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陈绪1 2009.12 生 2008.12 书林 3 2009.12 光盘 郝 辉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的优秀成果集成果汇编段《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教学积件含案例、课件、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文本及声像类成果

1、研究报告:《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个案、教学积件等

3、课例光盘

(二)实践类成果

1、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数学的喜爱、学生的数学品质和学业成绩得到提高.2、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3、学校作为湖南省教研教改实验学校,促进学校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行动研究模式,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南省教研教改实验学校样板学校。

十一、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及成员分工 陈绪生: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研究的设计、研究人员的组织协调。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

张 华: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指导与策划。付跃宏: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的人员经费管理。蒋小毛: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的理论指导与协调。李 霞: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段书林: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黄平: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彭金林: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廖文峰: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郝 辉: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谭向益: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罗燕山: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十二、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略

第二篇: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数高段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古语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学习,然后找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通过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这里强调的就是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可见在古代,古人即已认识到:学与习是两回事。所谓学习,“学”是指接受新知识,“习”就是指要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归纳、总结和记忆已学过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不习,学习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

“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课的重要性。

复习课有着概括面广、容量大,学生做题的时间充裕等优点,同时,教师应对考试有着丰富的解题经验,这样使学生可以少走弯路。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复习过程大多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教师在抽考的压力下,乐于多讲一些内容,不丢一个知识点,不漏一种方法;教师热衷于通过对习题的评讲来复习,以题海战术为主,重复多,复习效率低,学生负担重;复习的内容和所选题目缺乏变化和新意,缺乏重点和针对性,学生机械地模仿和重复操练;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了热情和兴趣。复习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完善和深化的过程,就学生而言既是一次对所学知识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学习过程,又是一次培养 自己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的学习过程。

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就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还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就只有28%了。所以,人们通过一学再学来刺激记忆,巩固记忆,让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致被很快遗忘,或者不被遗忘的太多,甚至永不忘记,这就是初学之后的再次学习、重复学习,就是复习。

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目前,教师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提出了复习课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此加深理解并系统化。指出复习课要理清“脉络”,分清主次,加以概括,以简驭繁,不仅巩固已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而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使知识温故而知新,并且查漏补缺,达到融会贯通 目前关于课堂结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复习课应有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

2、创设“大空间”问题情境。所谓“大空间”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材料中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而非部分信息。

(二)小组合作,看书整理。

1、通过回忆与看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2、找准“探索点”——系统化整理。

3、准备必要的材料。

4、要让学生合作探索整理。

5、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三)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1、充分估计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整理知识的不同结果,是汇报交流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

2、有序开展汇报交流活动。

3、展示思维活动过程。

4、反思评价学习活动。

(四)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1、利用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知识梳理。

2、教师引导梳理。

3、进行方法的总结。

(五)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1、比较鉴别练习。

2、综合性练习。

3、探索性练习。

4、开放性练习。

5、解决问题练习。

第二种观点认为复习课应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以达到沟通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提高复习效率的目标。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让学生自主地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第三种观点认为复习课应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揭示目标阶段。教学目标起着导教导学的作用。出示复习目标的方式视需要而定,无论哪种方法揭示目标,最终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提出。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学生也应根据目标去复习,这样的目标,就可以发挥航标灯的作用。

二、再现知识阶段。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就是学习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设置恰当的问题与习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基础训练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时多发病而编拟,以求引导学生辩论,消除、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进一步认清知识的本质。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引导矫正,力求保持整体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同步发展。

三、疏理沟通阶段。疏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沟通就是引导学生把那些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泛化,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这些是复习课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达到促使学生相对完善知识,逐步趋于系统化。这里要进行分层次练习。

四、深化提高阶段。教师要引导和帮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以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以创造性的综合训练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综合训练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学生间引起辩论、评价,达到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教学行为。

关于复习课的教学方法,目前提出主要有六种方法:

(一)预习法。预习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复习,因为复习课讲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布置学生预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预习,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整理归纳法。整理归纳法是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

(三)比较法。比较是重要的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在数学复习课中利用比较法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了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以后,可以与已经学过的比较两数相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也就进行了复习。

(四)讨论法。讨论法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复习效果。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复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复习。

(五)变题法。变题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利用变题法复习有两个好处:一 是进一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二是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比较,防止知识负迁移。

(六)补缺法。平时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漏。教师要通过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有的错误和缺点,教师虽然作了纠正,但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教材上那些容易混淆和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差错的地方,要通过复习课来补缺。

四、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同内容的复习课的教学方法。这里的“不同内容”一是按内容多少来区分,有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小学阶段总复习;二是按小学数学知识领域来分,有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同时考虑不同年级教材的特点,本课题研究内容如下:

1、初步探索出适合高段的有效的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及课件。

2、初步探索出适合高段的有效的期末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件。

五、研究对象 4-6年级所以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为教学教案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为有效课堂提供保障。

2、行动研究法:

理论联系实践,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并做到总结成果与推广应用相结合。

七、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5月~8月)搜集资料,学习文献,分析小学数学复习课现状,认真分析教材,研读教师用书,初步设计出不同内容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016年9月——2019年4月)进行实践的探索,过程的调控,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应用并总结出适合复习课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5月~6月)整理资料,反思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课题论文。

八、完成课题的基本条件 1.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我校建成校园网络,并逐年完善。中青年教师全部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可以随时从互联网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信息,并及时交流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有丰富的经验作指导

本课题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并且都是从事三年以上教学的教师,他们对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有初步的实践经验,通过今后进一步的培训、学习、研究、积累,我们是很有信心完成这项课题研究的。

3.有求真务实的研究成员

本课题负责人和所有参与者平时都能严以律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且都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和开展研究的能力,都能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成员中既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校领导作为指导,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均在35岁左右,精力充沛,积极进取,都能挤出时间学习探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

4.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将确保课题人员参加研究的时间,并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及满足其它的有关条件。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课题主要成员:

2、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

全面主持课题的申请、开题、实施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具体负责课题方案的制订,组织实施,在总结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主要成员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相关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带领组员共同学习。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资料。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撰写案例分析并作好课后反思,收集过程性资料,积累经验。

: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研究活动的拍摄工作以及进行阶段小结。

十、研究的成果。

1、适合高段单元复习课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2、适合高段期末复习课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3、撰写论文及结题报告。(含课题实验过程中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小数高段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单位:

电话:

第三篇:“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润安公学物理组

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存在着台阶:初中物理只是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对其作定量分析.其二,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及学习方法的改变。虽然初、高中物理课程都在改变,但处理好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高中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为高校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基础与意义: 1960年,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初中教材比较浅显,很多内容适合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而高中教材深度变大,该怎样传承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不同学段教法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杜威的现代教学论的认识。实践意义:目前我国高考竞争激烈,因而高中应试教育气氛也相当浓厚。而初中课程改革实施后,由于物理所占比例少,学生和部分家长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高一物理教与学历来成为高中的难点,老师普遍感觉教学更加吃力。同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必然使高中物理教学出现新的问题。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天时”:高中新课程改革刚开始,虽然有些省市的课改走在了前面,但关于初高中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还不算多,新课改迫切需要有关方面的研究作为借鉴与指导。

2、“地利”:公学很好的软硬件设施是我们的研究的丰富的资源基础。

3、“人和”:学校领导支持,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且关系融洽。

四、课题基本内容

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教材对知识要求的研究.2.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的研究.3.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研究.4.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对师生影响的探究.五、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设计各类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座谈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通过Internet查阅资料,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 建立部分高一学生的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过程

4、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八、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2月

召集课题组成员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各自任务,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开始阶段2008年2月----2008年5月

1. 广泛查阅资料,阅读新教材,研究新课标。

2. 各小组讨论并设计调查问卷,学生成长个案记录表。

3. 挑选学生个案研究对象

第三阶段:深入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

1.通过查阅、调查以及实践,收集素材。以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了解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现状,查阅在初中阶段学习成长情况,了解学生在高中各科学习情况及探究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等。总结以往高中物理旧教材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并对之进行反思。研究高中学段物理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同时,在高一高二分别挑选学生作为跟踪个案由各成员分别负责。

2.整理分析,得出阶段成果。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以上的素材收集在每学期末写出阶段小结或案例或论文。

3.具体安排补充:

(1)每学期进行2次左右问卷调查并及时统计,每月至少对学生个案记录1次

(2)2008年1月----2008年9月,完成物理初、高中教材差异,知识要求差异的研究,完成教学评价对师生影响的研究,总结衔接手段。

(3)2008年1月----2008年10月,完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上研究,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研究,并加以实践,总结有效教学手段。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资料整理、讨论总结,呈现研究成果。各成员写出学生成长案例、感受、论文等,课题组长完成结题报告。

九、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素材资料库:本课题研究的各种调查方案和数据(放到网站上)

2、论文: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或教学设计(争取汇编成集)

十、课题组人员分工

组长—朱佩玉

成员—李金生梁超

网络保障:赵亮

十一、课题经费安排

本课题研究经费1500元,经费安排如下:

调查、差旅费:500元

课题人员各项活动费:1000元

第四篇: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李振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

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片面,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泛滥的现象,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教学中的“花架子”。基于我校存在的不足,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研究促使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研究使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时更加规范,合理,驾驭学习情境更加自如。使我校的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踏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本校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预期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他们把教师进行“情境化”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师的能力评价范围,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场景),要求能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国外很多学派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创设的具体方法都有阐述,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还认为体验数学活动比课堂听教师讲授更有意义,效果更好。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借鉴这些观点,掌握创设的原则、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此外,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中对有效教学的背景、核心思想和教学理念也作了简单的论述。以上这些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理论指导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情境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第二学段提出: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进行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是课改的需要。

(二)预期的研究突破

1.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生活情境”的基本途径、内容组织、方法选择、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完成课题的基本条件 1.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我校建成校园网络,并逐年完善。中青年教师全部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可以随时从互联网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信息,并及时交流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有丰富的经验作指导

本课题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并且都是多年带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师,他们对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有初步的实践经验,通过今后进一步的培训、学习、研究、积累,我们是很有信心完成这项课题研究的。

3.有求真务实的研究成员

本课题负责人和所有参与者平时都能严以律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且都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和开展研究的能力,都能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成员中既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校领导作为指导,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均在40岁左右,精力充沛,积极进取,都能挤出时间学习探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

4.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将确保课题人员参加研究的时间,并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及满足其它的有关条件。

(二)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的,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是符合教育发展和学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积极投入到“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探究中来。创设丰富的、有意义的、现实的教学情境已被许多学校和老师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教学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且关于本课题的基本理论、实施方法等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应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之路。所以,本课题研究有很强的可行性。

五、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情境”就是一种“氛围”,它能激发人们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良好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消极作用。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是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对创设教学情境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客观、系统梳理,探讨有效教学理念在教学情境中的落实,从而改善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设置低效或无效现状的一项行动研究。

六、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提高我校教师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克服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等误区,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克服三维目标的不同步现象,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的有机统一。

3.以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为载体,正确处理新课程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4.我校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技巧,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明晰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标准,不断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从课程实施的微观入手,关注教学细节,抓住关键环节,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为突破口,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变课堂,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研究内容

首先要研究合理创设有效数学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教学对提高课题研究效率的作用。怎样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是合理的教学情境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还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寻求适合我校学生的一整套的情境创设素材。

七、课题研究的举措、方法及研究对象

(一)研究举措

1.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教师有效情境的创设,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学经验和数学基本思想。

2.通过研究与实践,使教师们能重视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努力探求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并能结合实际教学反复实践与验证,最终形成个人教学能力和特色,从而达到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针对“创设有效情境”的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3.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有效情境学习的意识与参与情况。

4.问卷法。了解学生对有效情境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5.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6.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民族小学数学教师和10个班的全体学生。

八、课题研究步骤

我们是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酝酿这项研究课题。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1.组建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商讨研究课题计划,健全实验研究制度。

2.分析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4.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3月)1.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创设教学情境”研究的意见。

2.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3.深入课堂了解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并对存在原因的进行实践、研究、分析。

4.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方法,调整上阶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做进一步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以便形成一套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理论体系。

5.完成“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6年3月~2016年6月)1.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进行成果汇编。2.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预审。

3.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4.课题成果鉴定。

九、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课题的预期成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情境创设意义的深层认识,掌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策略,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二)课题的最终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优秀教学课件集。3.优秀教学设计。4.优秀教学心得体会。5.优秀教学论文 6.优秀课例集锦。

7.课堂实录的影像资料。8.结题工作报告

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组成员:姚兴盛

陈爱平 课题负责人:李振华

课题主要成员:郭利文

曹国芳

张臻

王俊玲

安利荣

(二)人员分工

1.课题负责人:李振华

全面主持课题的申请、开题、实施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条件。具体负责课题方案的制订,组织实施,在总结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主要成员 郭利文: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相关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带领组员共同学习。

曹国芳: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资料。

张臻

王俊玲: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撰写案例分析并作好课后反思,收集过程性资料,积累经验。

安利荣:参加课题的实践研究,负责研究活动的拍摄工作以及进行阶段小结。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S】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美国学校教学情境的策略与实践》【J】 李钰

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 孔企平教授 4.《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N】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崔允漷 5.《教师之友》【J】 钟启泉教授 6.《有效教学十讲》【N】 余文森教授 7.《教育理论与实践》【M】 张璐 8.《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J】 李吉林 9.《有效教学情境的特征》【J】 王志利

10.《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的误区与对策》【J】 许琦

第五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向禄丰县教研室课题规划办报告:

从2009年8月27日开始申报做《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科甲小学《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立项,于2009年9月1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选题的意义、现状

1、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使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等方法,主动学习,从而在数学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有收获与发展。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数学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实践意义:

进行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一是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数学课堂更趋向完善和科学,将会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它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增强,将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可以学有所成”等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有人说,现代教学论就是追求以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2、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与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的设计,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前期文献综述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是否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研究内容

从数学的角度讲,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和创新。为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2009年9月开始,在科甲小学选取三(2)班进行试点;

第二阶段从2009年12月开始,在×××小学先4—6年级各一个班,进行对照实验;

第三阶段从2010年3月开始,在×××小学所有班级中推广实验。

实验前先对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培训,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探究教学设计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中每学期组织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总结,撰写论文,收集典型的教学设计资料。

在研究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追踪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实验的成效。

六、课题组织及成员分工

方式:本课题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集体承担,既分工又协作,骨干教师引领、同伴互助,团结一心、产生合力。

(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科研督导。

组长:×××

顾问:

核心成员: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三)数学教师参与实际研究,写心得、收集整理材料 ×××××××××

(四)成员工作分工(建议)

×××,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开展和总结性评价;

×××、×××,项目主管,参与管理和研究; ×××、×××负责对课题协调、指导;

×××、×××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并参与研究及论

文写作;

×××××××××负责课题推广日常工作及指导。

七、预期成果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方面的论文、案例、心得体会、课堂随笔。

八、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教育部 2002年5月

2、《课程改革和课程评价》 陈玉瑶等 2003年6月

3、王慧斌.开放性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教学,1990(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G35,1990(6)

4、《新课程,新理念》陈旭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

6、范黎明.浅谈数学开放题与教学的课堂文化,数学教学,1998(5)

7、《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8、张远增等.对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几点认识。数学教育学报,Vol.9(4),2000(4)

总之,课题开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特申请开题。

××××××小学

2010年3月

下载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申请的课题《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我校领导、全体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确立的。我代表课题研究......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开题报告 巫溪中学高2015级语文课题组 一、 课题名称及其性质类型 名称: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性质类型:本课题为巫溪县中学詹祖凰老师......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我省中小学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

    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开题报告(大全5篇)

    《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郭玉莲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关于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精选合集]

    关于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

    关于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

    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们花垣县董马库小学于2009年5月向州教科院申报立项课题——《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