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摄影用光教学设计
《摄影用光》教学设计
一、背景资料:
前些年开设摄影课时,还面临着胶卷成本和冲印成本的问题,但随着最近几年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几乎实现了“零成本”,这成为开设摄影课的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摄影既是一项十分实用的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学习摄影既有利于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是很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门好课。所以,本文选择了“摄影”课程中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摄影是一门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一幅照片要有清晰的影像、准确的曝光、良好的色彩还原。即使是“傻瓜照相机”和“自动照相机”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操作技能。掌握这种技能与否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摄影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但同时做为一门艺术,一幅摄影作品还应该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这就需要摄影者善于使用某种摄影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前面的课程中已经涉猎了“相机操作”和“正确曝光”等学习摄影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开始的授课内容将从前期课程“技术”层面上升到“艺术”层面。
二、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将学习了解“光线”在摄影中的造型作用:由于光源与被摄物体的位置关系不同(即角度不同),会在被摄物体表面形成不同的明暗反差效果,因而有着不同的造型作用。根据这些造型效果的不同特点,在摄影中将光源相对于被摄物体的角度(光线的角度)归纳为七种。掌握并注意利用各种光线在造型作用上的不同特点,是拍出好作品的关键之一,它同“取景”“构图”等有关内容一起,是摄影创作的基础。
光是摄像最重要的构成要件,对光线的处理往往要比其它要件重要且难得多。光不仅仅是使目标在摄像机的CCD上成像,好的摄像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性质的光线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来。因此,本着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内容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认识到光线的角度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七种光线的特点及运用的知识。通过对7种光线造型效果的对比,增强对光线造型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摄影用光的技巧,养成有意识地运用光线特点进行艺术创作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完成本组的创作作品,从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等。
通过自由讨论、自主取材,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通过体验和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审美情操。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重点:七种光线的特点及运用。难点:摄影中如何运用七种光线。
关键:增强七种光线的造型作用对最终作品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的感性认识。
三、教法与学法的确定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模拟演示法: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学手段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认识发展规律,我将七种光线的特征抽象出来,利用电脑动画演示给学生看,这种带
第二篇:《摄影用光实践》之总结(本站推荐)
《摄影用光实践》之总结.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摄影用光实践》之总结 适当用光的要点
光度——亮度
光位——顺光、测光、逆光、顶光、脚光五大类,以及正面平射光、前侧光、侧逆光等多种变化。
光质——柔和与锐利。(遮光、反射光)
光比——受光比例(辅助光、反射光)
光型——主光(主要照明,塑形光)、副光(暗部补充照明,光比适度)、修饰光(人物摄影的三角光、眼神光、发光、唇光,工艺品摄影耀斑光、星芒光)、背景光(背景部位打光)、轮廓光(结合逆光、侧逆光摄影)、模拟光(模拟应有光源,加强效果)、特殊光(非用来照明的光,霓虹灯光、极光、雷光等)、形状光(具有几何形或图案形的光亮)。摄影技法三例:
一是使太阳本身发出辐射光芒。在相机镜头前加个粗眼的网纹镜或铁丝窗纱即可,这是利用光的衍射作用。
二是使太阳发射多形状的光串(原称“鬼影”)。用单反相机装变焦镜头,取景角度朝向太阳但又不摄入太阳,使太阳处于取景屏左上或右上的外边,稍微晃动相机,当取景屏映现光串,持稳相机按快门。这是利用变焦镜头多组镜片产生的眩光作用。
三是使太阳的周围呈现大光环。用单反相机装28~80毫米的变焦镜头,在太阳初升或将落而处于低角度的时刻,正对太阳平视取景,边略微晃动相机边仔细观察,当从取景屏看到光环出现,持稳相机拍摄;这是镜头镜片折光及光圈孔经衍射的作用。当然,加戴彩虹镜对着低角度的太阳拍摄,也可以在画画上形成大的太阳光环,但光环周边往往间断,效果不如前者形成的光环美好。
阴天摄影
照度多变、色温单纯、锐度较差、质地柔和 混合光:色温混杂的光。
色温非温度,而是光线含色度。
进行光画拍摄的技术处理:
1、光画所形成的形象,线条要流畅,犹如速写,潇洒洗练。
2、光画的人物或景物,要应物象形,宛若写生,概括提炼。
3、光画的主体或陪体,要一气呵成,类似一笔画,尽可能连贯而又不重复。
4、光画凭空作画无依托,要以照相机镜头为中心,如同壁画,平面展开。
5、光画可以施色,即借不同的光的光迹构成图形,用彩色片拍摄,但必须恰当构思,随类赋彩。
逆光的类型:全逆光,完全挡光源;侧逆光,测光一侧轮廓线;亮逆光,光向略高,对象上部轮廓线;低逆光,光源低下部轮廓线;软逆光,柔化灯柔和轮廓线;硬逆光,明锐生硬轮廓线;双逆光,两个方向轮廓线。
灯光摄影用光技巧:轮廓光、黑外围线光、灯笼光、涂布光、漫射光、投影光、消影光、同轴光、外围光。
加光
减光
加辅助光、加造型光
减光源强度、遮光、吸光、避光
夜景画面的艺术表现:象征手法;渲染手法(低调渲染:低调画面的暗要透暗,白须白净,明暗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调子配比适当;硬调渲染:画面仅有黑暗、白亮而无中间调或者反差强硬、中间调极少;灯光气氛渲染;照明特色渲染;内容情景渲染);虚实手法;对比手法;夸张手法;抽象手法。
超广角镜头,拍摄角度大,景物变形小。鱼眼镜头,拍摄角度大,景物变形大。
滤光镜:是摄影附加光学镜片,对所接触的光,包括光的颜色、光的强度、光的传播及振动方向,予以控制或调解,亦即对可见光以至某些不可见光,做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滤光——予以吸收、减弱、滤除、漫射、折射或衍射,从而改善或改变所摄画面的影调、色调以至成像效果。
滤光镜品种繁多,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黑白摄影用滤光镜(镜片颜色呈黄、橙、红色的滤光镜);彩色摄影专用滤光镜(如色温校正滤光镜、天光镜等);黑白摄影彩色摄影通用滤光镜(如UV镜、偏振镜、减光镜及各种特殊效果镜)。
天光镜(SKYLIGHT):镜头呈轻淡粉红色,能吸收紫外线和少量的蓝紫光,同时还可吸收少量的绿光或黄绿光。被摄物受天空光影响而略偏蓝色,加天光镜具有校正片蓝的作用,同时消除雾气,增强远景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荧光镜(FLUORESCENT):校正荧光灯为照明光摄影的偏色。荧光灯(日光灯)所发的光为不连续光谱的光,缺少红光波段,而绿波段或蓝波段的输出功率强,因而用日光型彩色胶片在荧光灯照明下摄影,所摄整个画面色彩都偏浅绿或蓝绿色调,即便在放制照片时采取措施,也难矫正这种偏色。
偏振镜(偏光镜):灰色,是由两片光学玻璃夹着一片有定向作用的微小偏光性质晶体(如云母)组成,通过旋转镜片便可以消除被摄物体表面的偏振反射光。诸如玻璃制品、瓷器、光泽油漆家具等物体表面及水面的反光,但不能消除或减弱金属制品的反光。不可正对反光物拍摄,因为在垂直正对反光面的情况下,基本不起消除或减弱反光的作用,而以34~37度的斜面对角度取景最理想。消除柜台玻璃反光、人物面部反光、天空蓝色加强。
附加镜片:
1、用以调整影调或色彩的各种滤光镜。如黑白摄影滤光镜、UV镜、天光镜、偏光镜、减光镜、双色镜、校色温滤光镜等等,除UV镜无色外,其他滤光镜片都带有或深或浅的颜色和灰密度。
2、用以改变所摄画面影像效果的各种效果镜。如近摄镜(半身镜)、增距镜(延焦镜)、光芒镜(星光镜)、多影镜(多棱镜)、柔光镜、晕化镜、彩虹镜等,镜面形状和内部结构虽然有所不同,但镜片玻璃都不带颜色。
画面色彩基调:
1、暖调,以红橙黄色为主,具有热烈、奋发的温暖感;
2、冷调,以蓝绿、蓝青、蓝紫、蓝白等蓝色为主,具有幽静、肃穆的清冷感;
3、高调,又称淡色调,以和谐、轻淡的颜色为主,其中包含较多的白和浅灰,具有素雅、明净的纯洁感;
4、低调,又称浓色调,以强烈、浓郁的颜色为主,其中包含较多的黑和深灰,具有雄浑,深沉的厚重感;
5、中间调,色感不暖不冷,调子不高不低,所以又称中性调,以嫩绿、水绿、黄绿、碧绿、翠绿、墨绿等绿色为主,具有安宁、平和的舒适感。
影调的作用和影响:
1、明暗的缩胀。白亮视觉胀大、靠近感,黑暗视觉缩小、远退感。
2、明暗的轻重。白浅轻,黑深重。上轻下重稳定感,头重脚轻压抑失重感。
3、明暗层次。白至黑通常分9级:白、灰白、浅灰、略深的浅灰、中灰、略浅的深灰、深灰、灰黑、黑。明暗的过度渐变为影调层次,或称阶调。
4、明暗的调子。明暗不同的渐变。
5、明暗的对比。艺术造型的影调内涵
1、质感。宇宙大千世界无不由物质构成,作为最具有表象逼真性这一天赋本能的摄影,充分再现被摄物的肌理特征,以显示原物特有的物质结构状况——质感。需要细致描绘的人像、广告、静物、花卉等摄影,十分讲究质感。作品画面影像的质感越强,艺术造型的表现力也就越强。
2、对比。①通常的中间调画面,主体与背景的影调对比,即主体如果较暗,背景应该较明;主体如果较明,背景应该较暗;假若主体本身的影调有明有暗,背景影调的明暗则应与之相反,这样才能较好的突出主体。②高调与低调画面的影调对比,即以白为主的高调画面必须有黑,就是少量的黑也能起到“借黑显白”的作用,高调才显得爽朗、明净、素雅;以黑为主的低调画面必须有白,凭借少量的白“知白守黑”,使低调效果更加浓郁、深沉、持重。⑶画面形成空间感的影调对比,即近景和远景、主体和背景、明面和暗面的影调,有明显的浓淡区别,以及逆光摄影高光部位和轮廓光的勾勒,与背景的暗调形成相当差异,借此使画面景物拉开远近距离,所摄主体得以跳出背景,用光造型效果美妙生动。④画面以灰调为主的影调对比,灰调之中必须间有黑和白,借助影调的黑白两极,使整个画面顿时生辉,否则满眼灰蒙蒙,看去气色不佳,犹如一幅病容。
3、均衡。匀称、稳定、呼应。
4、韵味。影调、形块的浓淡处理,微妙地符合作品主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影调、形块浓而鲜润,淡而灵秀,不滞不晦,不闷不板,明暗得宜,深浅有致,才充满表现力。色彩的造型作用
1、色彩对比。①色别对比,如三原色的两色对比(有强烈的鲜艳夺目感)、邻近色对比(以光谱七色的相邻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对比,有平和的相适感);⑵色照度对比,如同一蓝色因受光程度不同而形成的鲜蓝与暗蓝对比,色别照度高的黄色与照度低的紫色对比,有助于突出表现画面主体;③色饱和度对比,即色别相同但浓淡程度不一的对比,如深红与浅红、嫩绿与墨绿对比,可以取得既突出主体又悦目融洽的效果。
2、色彩和谐。①使画面有个整体感的色调,并不排除其他色彩;②色照度有机搭配,和谐统一,如照度低而浓重的颜色,与照度高而清淡的颜色结合(如暗绿之中有明黄,浅橙之中有深蓝),浓中有淡,淡中有浓,色彩浓淡互衬;③使色彩相得益彰,避免冲突,如肤色白净的人衬以红背景,脸色有轻微的青绿感,衬以黄背景,脸看来略发紫,衬发灰绿背景,脸色才显红润些,这是由于某一物体的颜色受周边色的影响,物体颜色的色别和色纯度发生了视觉的异变。
3、色彩调子。画面色彩由于一定的倾向性,或因某些颜色占较大优势所构成的基调,有多种调子并且各具特定的作用:①淡调,色彩含较多的白色、浅灰色,画面所呈现的色调以清淡为主,具有淡雅、素洁、明丽、轻快、柔和的视觉效果。②浓调,色彩含较多的黑色、深灰色,呈现的色调以浓重为主,具有深沉、凝重、幽静、晦冥、神秘的视觉效果。③暖调,画面以红、橙、黄色为主,给人以太阳、炉火般温暖感的调子谓暖调。④冷调,画面以含蓝色为主的调子,如蓝绿、青蓝、蓝紫色调,令人联想月夜、海水般的清凉感。⑤中间调,画面色彩丰富,不倾向于淡、浓、暖、冷的某色调,即通常绝大多数彩色照片的调子都属中间调。此外,以绿色为主的调子,如黄绿、绿、青绿色不冷不暖,亦属中间调。⑥强烈色调,以高纯度的光谱七色为主,所构成大红大绿、大黄大紫的画面,颜色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感。
第三篇:必须学会的摄影用光基础知识
必须学会的摄影用光基础知识
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只有将光线运用得当才能拍出漂亮的摄影作品。而不同情况下需要用到的光线知识也不同,虽然不需要将光线的作用都掌握。但作为摄影师,仍然应该了解大部分的光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不同效果的作品,也能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下面就告诉你一些摄影师应该知道的摄影用光技巧,帮助你在拍摄时掌握更多的方法。
步骤/方法
1.漫散射分散光线使光线柔和
光源变广可以分散光线达到柔化光线的作用。比如云层遮挡阳光后,物体的阴影会减少,有雾的情况下阴影就会小时。有雾的天气会使光线发生漫反射,漫射将使光线分散到各个方向。因此,阴天或者雾天时天空会是一个非常广的光源,可以加以利用的柔光箱。在拍摄过程中,利用半透明的塑料或者白色编制物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人工光源比如摄影室内的闪光灯前面加个柔光召,在强烈的阳光下可以利用柔光蓬或者柔光箱来打造柔和的光线。2.利用光线的衰减
灯光距离拍摄主体比较近的情况下,主体与背景的光照度差别会很大,灯光距离主体较远,背景会显得明亮。在拍摄侧光时也可以利用侧光距离主体近,画面的光线衰减比光源主体远时更加明显。如果被摄主体的正面是从窗户摄入光线,主体靠近窗户就可以使背景变暗。如果想要室内背景明亮,那么就让主体远离窗户靠近背景。3.利用阴影创造立体感
阴影在摄影中的用处非常大,它起到了能够拍摄出立体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如果想要描绘三维手段,可以在照片中呈现空间感。也可以利用顶光、侧光等在物体上投射出深长的影子,打造立体效果。这是拍摄商业广告、静物摄影等常常用到的方法。比如,将顶光放置与主体的正上稍偏的位置,在调整下灯光的角度,让人物的鼻子阴影落在人中的位置,是一种利用阴影拍摄立体效果很好的方法。4.光线方向的角度决定主体纹理的效果
如果将光源保持在镜头的轴线附近就可以弱化物体的面部皱纹,这是人像摄影师常常用到的。而拍摄风景的摄影师更喜欢用侧光来突出岩石和沙子等纹理。所以说光线方向和被摄主体的角度越大,主体的纹理就会更加明显。
第四篇:《摄影构图之点线面》教学设计
《摄影构图之点、线、面》教学设计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的特点,着重知识点的归纳、图片赏析以及学生作品指导而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摄影能力。
一、教学环境 1.3.课题:《摄影构图之点、线、面》2.授课对象:美术系《美术与摄影》课程同学 课时:1 课时4.课型:新授
5.教具: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摄影中“构图的基本骨架”、“点的象征与表现”、“线的结构与内涵”、“面的形式与多样”、“点线面交织”的知识点;如何通过点线面的构图去丰富摄影的内涵。
2)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感受摄影者如何通过掌握“点线面”的律动去丰富摄影的内涵,使得画面充满灵气。
3)掌握构图技法,通过实践提升技能。2.能力目标:
1)掌握摄影构图的技巧;通过构图展现作品思想的能力; 2)提高学生摄影的技巧以及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点线面”构图的特点,特别是“点”的构图方法“黄金分割点”的判断、“三分法”以及适用的拍摄图片类型。
2.难点: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技巧,在拍摄时如何通过“三分法”的构图使得画面充满内涵与灵气。
五、教学方法
(1)分散知识点,降低难度
(2)利用分析实例的方法,应用启发性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析学生作业.总结学生作业问题
2、向名师学习,欣赏优秀作品,总结优秀构图的特征。
3、对比一组图片感受下构图的魅力:
4、提问学生,让学生感受构图的魅力
5、小结: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旨在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比较两幅主题相同的图片,感受摄影构图的重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正课内容。
(二)正课内容:分别讲解“点、线、面 1.点的象征与内涵
1)展示图片,说明摄影中以“点”构图的特点
2)分析实例,说明“主体点”摄影构图与“陪体点”摄影构图的特点;讲解例图 3)实现方法:
1.提问学生:怎么实现,“主体点”和“陪体点”的拍摄
2.小结实现方法:确定主题看是否是“展现生命力”或者“突出主体”;学习使用“三分法”来实现完善构图。
2.线的结构与表现
线条在画面中具有的作用,利用线条,是提高摄影构图的有效方式。以“线”为主的构图,主要方式。小结拍摄实现方法: 3.面的形式与多样,拍摄实现方法:
4.点线面的交织
总结:摄影构图,就是要追求其三者交织得自然、合理、适度;没有生硬感。拍摄实现方法:
学生分析图片:(说明图片如何实现点线面构图;这样构图有什么独特点,实现方法,教师总结)
(三)课后小结与练习,完成任务(学生拍摄“我眼中最美丽的校园”)
1.小结:
通过本次课,我们了解到优秀的摄影源于拍摄的良好构图;通过点线面互相呼应,使得平淡无奇的画面变得妙趣横生,构图决定着画面生命力的存亡。希望大家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今后的摄影中。
2.练习:学生拍摄“我眼中最美丽的校园”
请大家完成五幅摄影作品,要求将校园生活中的场景拍摄成具有“水平线”构图的画面;能够说出图片的涵义。例如,下图所示:
分组协作:学生4人一组在学校进行拍摄
老师对学生构图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
(四)作品讲评与分析,提升能力
第五篇:商品摄影——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商品摄影——《摄影构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
本课适用于新课程标准下中职一年级学生,教材选用浙江摄影出版社《网店商品摄影从入门到精通》3.2.1节,1课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掌握摄影器材的选用和摄影技法的使用,了解摄影用光和摄影布光流程,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
二、教学环境
本节课应在具有商品摄影棚拍功能的实验室或具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功能室上课。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发言的现场事件进行有效讲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努力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场景,使学生在讨论中协作学习,在发言中共享成果。
三、教学模式
本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等水平的学生,设问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并在课后留有探究性问题,以供优生提高。教案采用任务驱动下研究性学习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任务”鼓励学生以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寻找“感觉”,并加以归纳、推理。通过各个任务精心创设多个课堂教学小高潮,逐层推进讲授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的语句格式及其功能。本节课是在教师设问、讲解和学生分析、讨论、发言等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讲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现场发生的事件,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当学生的讨论发言偏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时,要机智处理。
四、教学目标
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构图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照片,怎样拍出好照片。
五、重点难点关键点
如何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是这个专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关系到一张照片是否主题突出。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在当今科技高度时代,数码化是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使得摄影操作更方便快捷,数码摄影成为老百姓们喜好的一种形式。然而,面对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谁都想拍摄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构图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拍摄主题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摄影构图。
比较:两幅作品在构图形式美方面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为什么?
2、构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要求
构图在西方是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也就是说,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构图的基本要求是丰富、简练、有表现力。应该力求使整个画面干净,避免多余的物体出现在画面上影响主体。而且应以不同的表现方法,强调和突出想要表现的内容。
3、如何构图
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画幅、虚实、色调与影调(1)拍摄距离:
远景——表现气势、强调整体,忽略细节
全景——表现全貌与环境、主体明显
中景——表现主体与辅体关系、情节取胜
近景——突出表现主要部分
特写——刻画细节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2)拍摄方向
正面——主体正面形象、对称美、庄重威严、缺乏透视感
斜侧——透视效果明显、画面生动、突出主体、要主次分明
正侧——刻画轮廓、表现人物的神态面目
背面——含蓄、引起联想
正面
斜侧
正侧
背面
(3)拍摄角度
平拍——亲切自然、突出主体
仰拍——强调夸张、高昂向上
俯拍——层次充分、场面盛大
平拍
仰拍
俯拍(4)画幅
横幅——强化景物的水平舒展与广阔
竖幅——强化高大向上,增添活力与吸引力 方幅——工整、淳朴、轻松,强化不足
横幅
方幅(5)虚实
(6)色调
竖幅
(7)影调
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有:画面撑得太足或太空、画面失衡、顾景不顾人、画面分裂画面无主次等。
七、小结
拓展延伸: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变化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交叉线构图、椭圆形构图、X形构图、十字形构图、水平线构图、斜线式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向心式构图、放射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九宫格构图、L形构图、黄金分割式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