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的成长曲线》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我们的成长曲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用表格统计自己从6岁到现在的一些成长数据。利用统计数据绘制成长曲线图。
能利用成长曲线图进行分析,找出自己成长变化的一些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的成长数据,学会关心自己,珍爱生命。
在统计数据,绘制和分析成长曲线图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知识
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水平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成长曲线图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教学难点:绘制并分析自己的成长曲线图。【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自备成长简历。
教师准备每个学生的健康检查记录(备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一学年都要进行一次体质检查体检时都测量哪些项目吗?
2、学生讨论:体检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呢?
3、老师讲述:在成长过程中,体检测量出的数据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水平。(板书课题)
二、统计自己的成长数据。
1、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成长简历,汇报一下简历中主要记录哪些数据?
2、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这些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状况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的方法,如列表分析、绘制曲线图、条形统计图……)
3、让我们先来设计一个表格来整理这些数据吧。想一想,我们的表格要记录哪些内容呢?(提示学生不仅可以记录身高体重的数据,其他的也比如肺活量啊坐高都可以。)
4、学生设计表格并填写数据。
(直接在书上进行,对书上的表格内容上进行补充。学生数据搜集不全面的,老师为其提供学校存档的每学年的健康检查记录表)
三、学生绘制成长曲线图。
1.仔细比较各项逐年的数据,讨论:哪些数据变化比较大呢?
2、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身高体重的数据变化比较大,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这两项绘制自己的成长曲线图。
3、学生在书上的坐标图中绘制自己的成长曲线图。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之类的制作,故制作方法不必要集中指导。老师巡回发现问题的话就及时指导。)
四、分析与交流。
1、通过绘制曲线图,你有什么发现?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绘制的图,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这时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成长曲线图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和规律。这里的比较、分析要给出学生一定的时间。)
2、全班交流:①你有什么发现?
②你的成长曲线和其他的同学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有共同的规律吗?
3、师生共同梳理小结,找出共同的规律。
4、老师播放课件,展示我国7岁-18岁青少年男女身高增长情况曲线图。
5、老师对我国7岁-18岁青少年男女身高增长情况进行讲解,并告知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是正常的。要求学生坚持将以后每年的体检数据添到课本的图上,这样可以看到自己较长期的生长状况。
6、学生阅读指南信箱里的材料。
五、拓展
1、你进入了青春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布置学生课外了解有关青春期的知识。
第二篇:溶解度曲线教学设计(模版)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
化学组
关俊艳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明确溶质、溶剂一定时,固体、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难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解决办法: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以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溶解度的概念,强调其四要素。
过渡:在不同温度下,某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那么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表格法或曲线法表示。
【提问】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哪种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使用频率更高?为什么? 【学生表达】
【过渡】溶解度曲线较为直观,在曲线上可读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不仅如此,在同一坐标系中可画出多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此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讨论交流】1.通过列表法可获取的信息,曲线法可以吗? 2.除此以外,溶解度曲线还能提供哪些信息? 【学生表达】
1.明确物质在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
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3.判断物质的溶解性。
4.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5.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6.交点表示此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链接中考】
1.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4)图中A点表示
。(5)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
。2.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
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 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D.升高溶液的温度
【结论】溶质、溶剂一定时,固体物质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过渡】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生活链接】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人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结论】气体物质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思考】
夏天,天气闷热时,鱼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呼吸? 【精心回顾】
【课堂小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溶剂一定时,固体、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整体思路清晰,问题设置层次性较强,教学效果较好。
2.本节课注重了对学生的鼓励、调动和评价,但激励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3.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思考如何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第三篇:《我们在成长》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参评作品
《我们在成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丹凤县西街小学
李 婷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1.制定搜集成长的证据的活动计划。
2.能搜集实物,寻找数据作为自己成长的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搜集成长证据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知道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事物或数据可以证明我们在成长。【教学重点】能搜集实物,寻找数据作为自己成长的证据。【教学难点】制定搜集成长证据的活动计划。【教学方法】
教法:观察探究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搜集资料及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
学生:学生幼儿、儿童时期穿戴过的鞋、帽和衣服、照片等能够证明自己成长的证据。【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本班学生不同时期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在成长。(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64页上的四张图片,质疑: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设计理念:
突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后面的学生制定搜集证据的计划奠定基础)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新课程倡导下的合作学习得以体现。
4、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并进一步质疑:有哪些事物或数据能证明我们在成长?引导学生课堂上展示课外搜集到的一件能证明自己成长证据,教师适时板书。(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及整理资料能力)
二、制定搜集成长证据的计划
1、根据学生刚才课前搜集资料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除了我们刚才展示的一件证据,我们还还可以搜集哪些物品或数据作为自己的成长证据?而这些物品你准备去哪里搜集?怎样搜集?带着问题小组讨论,为接下来制定活动计划打下基础。
2、教师谈话,引出制定活动计划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本次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促使活动计划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3、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并全班交流制定计划,教师及时做好评价与指导。
三、本节课小结
1、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个总体回顾。
2、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感受及时做好记录,引入课外习题1,制作一张今天的成长记录卡。(由于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制作记录卡的方法,在这里教师不必要强调)
四、课外拓展
1、制作一张今天的成长记录卡,并与以前制作的成长记录卡制作一
套自己的成长简历,下节课做好展示。
2、课外根据制定的搜集成长证据的活动计划完成活动,督促活动有目的的落实,教师应温馨提示:注重实物与数据的真实性。
五、板书设计:
我们在成长
成长变化:身高、体重、体力……
搜集证据:儿时的衣服、健康检查记录表、照片等
活动计划:活动题目、搜集人姓名及搜集时间、搜集证据、搜集地点、搜集方法,归纳分析等。
第四篇:我们在成长教学设计
我们在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第二课我们在成长。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人的一生成长和变化的大致过程。进一步熟悉利用模型进行解释的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设疑——寻找证据——表达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合理交流与评价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人在一生成长和变化的大致过程。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不同时期的照片、能证明自己长大的依据。
2、教师准备:身高与年龄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人体比例的图表。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直观演示、讲授、引导。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分析:
同学们喜欢欣赏照片吗?今天老师让你们欣赏一组照片。在欣赏之前我有两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解决:
1、猜猜他是谁?
2、猜出每张照片上的年龄? 教师依次
出示某同学的幼儿、儿童、少年时期的照片。
师:为什么有的猜不出来呢?(生:照片与本人不一样、变化了等)师:大家说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自己。板书课题:《我们在生长 》
二、寻找生长和发育的证据:
1、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自己在成长和变化?(生:衣服变小了、身体长高了、力气大了、跑得快了等有关的外观的变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到知识、技能、思维方面的变化。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要学的内容)
过渡:同学们说出了我们生长变化的一些现象,变化最大的要算什么呢?(身高、体重、力气等)
2、模型与解释
师:我们的成长过程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提出问题)①学生小组讨论。②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指导:要想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精确情况,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来比较。你们认为我们该如何测量呢?(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③师小结:要想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精确情况,必须要从小就定期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情况,必须要把这些数据收集好。由于以前我们没有定期测量所以现在没有数据来进行分析。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位学生的身高与年龄的折线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研究人的成长中年龄与身高的关系好吗? ④展示图后学生观察。
整理观察结果:这张折线统计图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0—2岁的生长明显快于其他年龄段。同时介绍0—12岁的身高公式,2—12岁的身高=年龄×5+75(厘米)比较相符。这里的模型只是解释说明我们人的身高和年龄的情况,我们的成长还有许多变化例如:学习50页人体的比例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观测每一幅图的头与身体的比例,还有其他方面也要对比观察。)⑤学习小资料的知识
师:人的一生大致经过几个阶段呢?
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认识后,教师再指出: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婴儿(0—3岁)、幼儿(3—6岁)、童年(6—12岁)、少年(12—15岁)、青年(15—28岁)、成年(28岁以上)。(板书)
⑥评价这种模型解释好不好。
师:我们刚才利用折线统计图和人体比例图给我们解释说明了人的成长中的某些变化,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呢?(学生评价。)
要想研究人的成长变化我们必须要在平时多积累数据,有了数据才能作分析比较。(布置学生课后自己定期给自己测量身高和体重,并注意收集这些数据作以后研究用。在研究的
过程中要选择好表达和解释的方式。)
三、动手活动
1、画一画:《将来的我》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将来自己的模样,建议学生画面部就可以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例如:初中的我、成年的我、当上爷爷或奶奶的我、很老的我
2、讨论;当我们成为老人时,是否还在成长与变化呢?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让学生学会总结和评价)
五、布置课后任务
教科书50页的通知内容。
六、板书设计: 我们在成长
我们成长过程中:身高、体重、声音、力气等都在变化。2—12岁的身高=年龄×5+75(厘米)
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婴儿(0—3岁)、幼儿(3—6岁)、童年(6—12岁)、少年(12—15岁)、青年(15—28岁)、成年(28岁以上)
第五篇:《我们在成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整个过程蕴涵着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轨迹,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怎样面对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呢?这一直是我们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说实话,我和很多老师都十分害怕这种“意外”发生,怕这种意外脱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怕它脱离了设计好的教学轨迹,怕自己无法驾驭,怕耽误了教学时间„„在听了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中《成长的脚印》一课后,我获得了一些断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近两年来的变化后,教师就将交流的面扩大到全班。)
师:同学们,有谁愿意把自己近两年来的变化讲给大家听听?
生(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我跑步跑得更快了。
师(称赞道):是比上学前跑得更快了吧?可真是个进步呀!
生(看着大家,自豪地说):我变聪明了,老师提出的很多问题,我都能答出来。
师(摸着学生的头):哟,你也发现了自己的这个进步。老师教你两年,早就注意到你的这个变化了。
生:我以前的字写得不好,现在写好了。(说完,孩子羞涩地笑了。)
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你能把你的字展示给大家看看吗?
生:行。(说完,孩子出示了以前和现在不同的作业本,现在整洁、端正的字获得同学的掌声。)
生(大声说):我会洗碗了。
师:哦,你真棒!你要是能天天坚持这样,你还会是妈妈的好帮手呀!
(孩子们在各种回答、展示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接着,一个女孩子站起来了。)
生(满脸自信地):我会拉二胡了,还得了奖呢!
师(竖起了大拇指):呀,那可真了不起,你能不能现场演奏一曲给同学听听看?
生:好。我正好把二胡带来了。
(于是孩子拿起二胡拉起来。二胡声断断续续,有音阶变化但并不成调。底下的孩子开始笑起来,还有孩子说“拉得一点也不好。”“你拉的什么曲子呀?太难听了。”听了这些话,那个小女孩停止了演奏,低下了头,不知如何是好。很明显,课堂教学出现意外了。我们也为这位教师捏了一把汗,不知她会怎样继续下面的活动„„)
师(看着那些哄笑的孩子,亲切地说):你们笑什么?
生(争先恐后):拉得不好,难听。
师:哦,那你们中间有没有会拉的?
众生(摇头):没有。
师:不会拉也不要紧,上来试试也行。
(在老师的“盛情’’邀请下,几个孩子上台了。他们拿着二胡,要么不知如何下手,一脸茫然;要么拉不出声音,干着急;还有的甚至拉出怪声音,弄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
师: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现在才知道二胡可不好拉呀!
生(看着最初演奏的同学):我先前以为拉二胡是件很容易的事,试过之后,发现你比我们强多了!(听了他的话,那个孩子的眼睛亮了。)
生:所以你要坚持下去呀!你的二胡一定会拉得很棒的!(听了他的鼓励,那个孩子笑了。)
师(面对最初演奏的孩子):大家说得对,你今天其实拉得也不错,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一定会拉得更好的。(老师面对全班学生)让我们为她的进步鼓掌!
(教室响起真挚的掌声,那个孩子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声中,头抬得更高了。)
(课听到这里,我们不禁松了一口气,也为教师的教学机智拍手叫好。教师灵活地将课堂中的意外转化成大家的问题,让大家都来关注,并积极地参与其中。“试拉二胡”的情境,使许多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他们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了认同别人。这次小小的意外,居然成了这节课的亮点。)
反思
实践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陔是一个封闭系统,它是开放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成为对成长的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会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我们的教学存在“意外”,而且可能因为“意外”成为一门艺术。
让我们的教学因“意外”而精彩,这是教师面对开放课堂最理想的状态。要达到这个状态,我们教育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
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例如,面对听到的嘲笑,教师并没有指责批评,因为他了解,这个“笑”是孩子们价值观的体现,也正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于是教师创设新的情境,让嘲笑别人的孩子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拉二胡的过程。这样使他们不仅意识到拉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也能体会到那个小演奏者的不容易。用事实说话,则能更好地保护那个孩子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让那个表演者真正地受到别人的肯定,也使教学中“节外”生出的小花,开出美丽的花朵。
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也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关注,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他们的行为,关注他们的神情,这样才能及时把握并利用一些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
同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倾听学生的话语,了解孩子思想的偏差外,更关注了孩子的行为,关注了他们的神情。最初演奏的孩子听到同学们的笑声时,不自信地低下了头。老师很快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引导其他孩子实践感悟,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认同了最初演奏的孩子。听到别人的认可后,那个孩子的眼睛亮了;不一会儿,她笑了;在大家真诚的掌声中,她的头抬得更高了。从她的神情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可贵的东西——自信心
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就是对孩子整个生命成长过程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这节课中,正是教师的关注,促使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得以逐步恢复。试想,倘若教师放过了这个环节,也许这个孩子的头将永远不敢高高抬起了。
2让孩子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是充分考虑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许多生成问题,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可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或让孩子自己体验和感悟。让孩子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互相启发。
同样,面对其他孩子的哄笑,我们通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面对嘲笑的孩子说:“刚才有同学说自己有礼貌了,那你们看看自己的行为,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吗?’,再对演奏的孩子说:“你今天演奏得不错,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一定会拉得更好的。”相信这样的引导也会很快平息这场**,并安抚那个孩子的心。但是,光凭教师的说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做法只是教师自己行为意识的灌输,并非是孩子自己道德认识的内化。
相反,在上面案例中,教师就把学生的生成问题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让孩子自己体验拉二胡的困难。以事实说话,让学生自悟、自省,获得教育。孩子们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流露。他们的话不仅教育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充分肯定。这种发自孩子内心的生命感悟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所以,把生成的问题留给学生解决,会让我们看到真情的互动、智慧的火花,我们的课堂也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我把它作为文章的结尾,希望能给我们新课程实践者带来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让我们更好地捕捉课堂中的“意外”,让它成为亮点,为我们的课堂增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