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教学设计
成长
伊洛中学郭育霞
说教材
《成长》是语文S版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共分十四个自然段,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约翰虽然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却生活节俭,还坚持用自己的劳动——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零花钱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更有利于他们成长。
课文的一至六自然段写小约翰给我的最初印象,很可爱,很节俭。每次到“我”的面包房总是重复的两句话、重复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由此我推测约翰的父母可能不太喜欢他,也可能是他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为下文埋下伏笔。七至十四自然段写一个雪天,一个在妈妈陪伴下送报纸的小男孩引起我的注意,最终“我”明白了,约翰家不是没有钱,他的妈妈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设计理念:
1、由“我”前后对约翰家情况的不同猜测,引导课文分层,然后分层引导学生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
2、抓住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自主设疑
(一)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这一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三、集体交流,合作探究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
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四、拓展延伸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提出问题
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谁能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吗? “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拓展延伸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板书设计:
11、成长
妈妈不喜欢吗?
约翰用两块钱买东西——
他家的经济条件差吗?
这 样 做 为 了 成 长
教后记:
第二篇:《成长》教学设计
《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
(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
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
(五)作业: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板书设计:
13*成长
约翰用两块钱买东西——
这 样 做 为 了
妈妈不喜欢吗? 他家的经济条件差吗? 成 长
第三篇:成长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从题目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明确:本文是写百草园的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
疑问:作者为什么会离开百草园来到三味书屋;
了解:文章空间的写作顺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3、文章段落划分,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4、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1、带着思考题细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
(1)对百草园的描写抓住了哪些重点?“似乎”“确凿”这两个词矛不矛盾,为什么?
(2)关联词在文中的作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3)体会文中的动作描写,哪一部分主要抓住了动作来描写?
(4)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感受怎么样?
(5)文中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6)三味书屋的生活怎么样,与百草园有哪些不同?
(7)作者的心里在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变化?
2、分组讨论,质疑
第四篇:《成长》教学设计1
《成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 4
(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
(五)作业: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 4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 4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 4
第五篇:《成长不烦恼》教学设计
成长不烦恼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节“成长不烦恼”,主要是从心理变化的层面,对青春期的特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处理好青春期所产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和矛盾。课程标准
主要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的部分:“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要求编写。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认识和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能力目标】增强自我调试、自我控制能力和灵活机智、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悦纳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变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青春期。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有针对性地减少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教学重点: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学生从容面对青春期的变化,解决心理的困惑和烦恼。
教学准备调查青春期心理变化,查相关图片和资料,并制作成课件。⊙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设计目的
教学实施效果及其反思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家有儿女》的主题曲《阳光男孩阳光女孩》,在学生看之前给出问题,歌词唱出了三个小孩怎样的烦恼?
播放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歌词中唱到的烦恼:小小肩膀大大书包,妈妈的唠叨,我的漫画和罗纳尔多„„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希望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拉近了学生与课堂教学的距离。
学生一听到这首歌就比较兴奋,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理念。
活动一:烦恼大揭密 活动二:烦恼大倾诉 活动三:烦恼大解码 活动四:成长多快乐 小结
列举同龄人乐乐的四则烦恼小故事,让学生分析这些烦恼产生的原因,从中引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是这些心理特点使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矛盾。所以在青春期有烦恼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
让学生把自己觉得最烦恼的事倾诉到纸上。虽然学生已从乐乐的烦恼事中产生了共鸣,但如果是用说的方式,可能有些学生会觉得是“隐私”而不愿意说,故采用“写”的方式。然后投入“烦恼箱”。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派一位代表抽取一张烦恼纸,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并以多种方式呈现解决方法。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为同学找到解决烦恼的方法,在呈现的过程中为自己的烦恼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对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先教师举例换个角度看烦恼也会感受到快乐,引导学生寻找、体会成长中的快乐。欣赏小诗,感悟青春是人生最美丽的季节,成长不烦恼,长大感觉好。
从同龄人的烦恼入手,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基本上能把自己的烦恼写出来,但由于无法把握他们写了些什么,所以可能会对下一个环节带来不确定因素。
由于很多学生的烦恼是相同的,所以可能有些组抽到的是类似的烦恼,如果学生比较活跃,找到多种方法,以多种方式呈现,课堂的气氛就会很活跃。
能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青春,这一环节是整节课的升华。通过前几环节,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会成长不烦恼。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家有儿女》吗? 生:略
师:看来大家都看过,这部电视剧被称为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知道她的主题曲怎么唱吗?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大家要注意听,歌词反映了刘星他们怎样的烦恼呢? 【视频】《阳光男孩阳光女孩》
师:从歌词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烦恼呢? 生:略
【烦恼大揭密】
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们的同龄人乐乐也遇到了很多的烦恼事,我们来看看她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呢?
烦恼一:进入初中后,乐乐的父母给乐乐制订了一份作息时间表: 乐乐的作息时间表一:
时间 一天的内容安排
早上6:00—7:00 起床、背英语、吃早饭
上午7:20—11:00 去学校上学
中午12:20—1:00 练一张书法
下午1:20—4:20 去学校上学 放学后,晚饭前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晚上7:30—8:30 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 表二:
周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舞蹈 周日上午学奥数下午学书法
师:假如你是乐乐,看到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生:略
师:乐乐的感受也和你们一样,所以当她们家买了新房子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这是怎样的一张告示呢? 烦恼二:
乐乐家买了新房子,她终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住进去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早上7:00之前不得入内;晚上7:00—10:00不得干扰;进门前,请敲门;进屋不得翻动任何东西。最后一句:请尊重个人隐私!„„ 师:为什么乐乐要贴这么一张告示? 生:略 师:(归纳)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师:我们班有没有追星族呢?乐乐喜欢唱歌,但这也给她带来了烦恼„„ 烦恼三:
乐乐一边哼着《千年之恋》一边扫地,自我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可那一点不懂得欣赏的丽丽竟然说:“什么烂歌!”一听“烂歌”二字,乐乐顿时怒气直冲云霄:“你知道这是谁唱的吗?”“知道,不就是那什么飞儿乐队吗?”“什么?你竟小看我偶像!”„„ 师:你觉得乐乐和丽丽接下去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她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略 师:(归纳)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富于感染力,但不稳定,容易冲动。烦恼四:
乐乐和小刚是小学同学,现在又是同桌,小刚的成绩很好,乐乐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她解答。乐乐越来越觉得自己很喜欢和小刚呆在一起,但她也发现同学们看他们的眼光有些异样„„
师:为什么乐乐会有这种感觉? 生:略 师:(归纳)随着年龄增长,身心逐渐发育成熟,青少年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每个人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师:从乐乐的烦恼,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这些特点:(1)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富于感染力,但不稳定,容易冲动。(3)随着年龄增长,身心逐渐发育成熟,青少年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每个人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从刚才同学们对乐乐烦恼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4)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7页青春期心理的基本特征部分内容)师:这些心理特点使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矛盾,所以有烦恼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烦恼大倾诉】
师:有烦恼不要藏在心里,不然你会觉得苦闷,我们应该把他倾诉出来,课前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纸,下面请同学们把你觉得目前自己最烦恼的事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然后投入“烦恼箱”。【烦恼大解码】
师:老师收到同学们这么多的烦恼,有烦恼不可怕,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它,学会心理调节,巧妙合理的排除它,这样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师:下面我们先来分一下组,每组抽取一张写有烦恼的纸,小组讨论如何去解决这些烦恼。解决方法的呈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小品表演、语言表达、漫画、诗歌等。(活动)
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抽出部分的烦恼纸来探讨怎样解决烦恼,这里可能还有很多不同的烦恼没抽到,但我相信有了这些方法,什么烦恼都会迎刃而解。师:从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解决烦恼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有了烦恼我们可以寻求老师、家长、亲友及社会的帮助,也可以自我调节,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从而保持心理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师:大部分的烦恼是可以解决的,(出示)有一个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们的“烦恼”问题,做了这样一个有意思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要求实验者在一个周日的晚上,把自己未来7天内所有虑的“烦恼”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指定的“烦恼箱”里。过了三周之后,心理学家打开了这个“烦恼箱”,让所有实验者逐一核对自己写下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9成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实验者将记录了自己真正“烦恼”的字条重新投入了“烦恼箱”。又过了三周之后,心理学家又打开了这个“烦恼箱”,让所有实验者再一次逐一核对自己写下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曾经的“烦恼”已经不再是“烦恼”了。实验者切身地感到,烦恼这东西原来是预想的很多,出现的很少。真所谓“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
师:这个实验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 【成长多快乐】 师: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烦恼,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就像刚才提到的乐乐的时间作息表,换个角度,你有没有觉得乐乐的父母把乐乐的学习安排得多么的井井有条,能报这么多的兴趣班,说明她家的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在我国还有很多的失学儿童,我想如果他们看到这张作息时间表,肯定会觉得非常的开心。用这样一种思维来看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还有很多令我们快乐、开心的事情,可能有烦恼,或许也是烦恼并快乐着。请大家把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事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生:略
师:成长的过程有烦恼,但烦恼并快乐着。所以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青春是人生最美丽的季节。欣赏短诗
青春本来就是人生最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沙砾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成黄金,青春的魅力可以让枯枝长出鲜果,让沙漠布满森林。
青春的美、青春的欢乐在我们身上闪烁,(生齐读)
师:的确,就像这首诗里讲到的,青春的烦恼构成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能体会到成长不烦恼,长大感觉好!⊙课后反思 本节课,课前认真的分析、把握教材,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符合教学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实情。教学设计采用主题模块的方式,做到主线清晰,主题突出,教学过程有条理,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家有儿女》的主题曲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但如果学生会唱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思品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创设多种活动情境,以活动为中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本课以同龄人乐乐的烦恼为切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针对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书本中相关链接的知识分析得通俗易懂,学生也能接受有烦恼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烦恼大解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本人在几个班上下来的效果不同。有些班学生较外向,把这一活动推向了高潮,但如果内敛的话这一环节就会很沉闷。所以这一环节也是考验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拉近学生的距离,引导他们把想法讲出来,鼓励其用多种方式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