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并分析自己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教案
设计并分析自己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实验教案
教师:李秀蓉
【教学目标】
1、掌握和应用平衡膳食的要求,指导日常饮食
2、了解青春期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3、运用体育锻炼和调整饮食的办法来控制体重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合理膳食的意义;评价自身营养状况的方法;尝试设计营养结构较为合理的食膳。
2.难点
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和交流方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食图片。
食物种类丰富,因为我们的选择不同,所以我们所得到的营养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想知道当今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如何吗?怎样才能使自己吃得更好,身体更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平衡膳食与健康
1.多媒本展示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片。
小结 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除了做到平衡膳食外,还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适时调节自己的心态等。更好地学习,为以后成为祖 国的参天大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设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 多媒体展示 一日三餐食谱
1.活动: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要做到合理膳食,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如何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呢?
交流 投影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活动 根据体重与标准指数两项指标的数值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目前的营养状况是否满意。要求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
小结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通过刚才同学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的饮食方法。科学的饮食方法概括为:“食物要多样,饥饿要适当,粗细要搭配,油脂要适量,甜食要少吃,食盐要限量,豆菜要增加,三餐要适当,膳食要平衡,防病增健康。
请同学们展示教师上节课后布置的任务-------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按次序将它贴在黑板上。
分组讨论(1)老师提供的食谱是否合理?(2)哪个小组设计的食谱是合理呢?(3)你们小组设计的食谱存在哪些问题?(4)你认为较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什么?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的饮食才算是合理膳食,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练习(课件)
第二篇:《设计一日食谱》教案
《设计一日食谱》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2. 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获取制定“一日食谱”的相关资料;
3. 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较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4. 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制定“一日食谱”的相关资料; 2. 有关“一日食谱”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 评选班级“健美儿童”教师有意识地挑选过胖、过瘦及发育正常的学生,让学生评选; 2. 让过胖、过瘦,“健美儿童”介绍每天饮食情况及饮食习惯;了解学生偏食、挑食的情况,促进学生认识偏食、挑食的危害,并由此产生怎么样设计“一日食谱”的问题;
3. 讲述:看来吃饭也有学问,也有科学,只有会吃,才能使自己身体健康,要想吃得好,就要设计好每天的食谱,你们想不想设计自己的“一日食谱”?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探究设计
1. 分组讨论: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适的“一日食谱”(老师,问家长,同学讨论,问厨师,上网浏览,查资料„„)2. 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提问:你收集了哪些食谱资料?
(2)教师总结归纳相关信息,为制定“一日食谱”提供依据。3. 阅读教材P18资料,提问:你明白了什么?
4. 学生每人设计“一日食谱”记录在“我的一日食谱”卡上; 5. 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并进行修改;
6. 每小组评选出一份“最佳一日食谱”,在全班交流;(以合理、好吃、省钱为标准进行全班评价。)
7. 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小结: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各种营养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合适,各食物之间的搭配要合理且科学。如柿子与螃蟹不能同时食用,菠菜和豆腐不能同时食用等。8. 让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一日食谱”。三.联系实际
运用知识
1. 学生统计最近两天吃的食物,填好统计表;
2. 引导学生将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对比;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找出值得改进的地方)
3. 学生交流需要改进的地方,重点让学生改进理由,并将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 4. 课件出示,小明回家“一日食谱”
① 提问:你认为小明家“一日食谱”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并说说明理由; ② 提问: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怎么改进? 四.课外延伸,巩固知识。
1. 围绕“设计一日食谱”说说自己的建议并给周转的人写建议书,或出一期板报; 2. 制定一份可行的周餐食谱,指导家庭饮食。
第三篇:主体分析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
主体分析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
能力培养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的综合训练 一 提出问题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放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吗? 方法:提供背景知识和原理并从中引导
二 作出假设的能力训练
按提出假说的三个步骤依次分析客观事实,并从中概括和推理出形成假说的核心事实,进而形成假说
方法: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提供和分析客观事实 第一阶段:为假说提供客观事实的阶段
第二阶段:提出假说的基本观念(即核心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原理)阶段
第三阶段:从基本观念推导出假说的具体内容阶段
三 制定计划的能力训练(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方法:实验设计的流程 1 实验材料的选择
(2)实验药品和用具
质量浓度为0.3克/毫升的蔗糖溶液,清水;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等 2 实验手段的选择---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方法步骤:
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
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③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四 对实验结果的预期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用线性语言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 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言语的。
五 实施计划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展开实验,并根据如下表格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观察和记录。
六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解释实验结果,说明导致结果的原因
3得出结论:
七 交流与表达能力的训练
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从中加深对水分跨植物细胞膜运输原理的理解,并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AABB设计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反馈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教材分析建立假说CC教学目标DD重点难点EE教法学法FF教学过程通过模拟实验加深对假说的理解演绎推导(测交实验)实验检验,判断假说真伪得出结论,归纳定律
第四篇: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偏义复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疏通大意
2、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2.教学重点/难点
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永隔天河、梁山伯与祝
英台化蝶,白娘子与许仙)
二、解题----可从叙事诗入手分析文章(详见《金榜一号》P77-P78)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预习检测——由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时间、人物、事件、结局)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2、看图片,回忆原文,梳理情节(第一课时先讲开头到夫妻誓别)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府吏长跪告,阿母槌床怒还必相迎取,久久莫相忘
新妇起严妆,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却与小姑别,嬉戏莫相忘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四、找叙事部分,讨论探究。(要求学生依据文本阐述,言之成理)
A.探讨、评点“阿母怒遣兰芝”
1、兰芝是个好媳妇吗?
2、府吏为兰芝分辨的核心理由是什么?
3、阿母“大怒”的原因是什么?
4、府吏“还必相迎取”的诺言是真心的吗?能履行吗?
B、探讨、评点“兰芝遣别”
1、谓府吏,无复还——清醒认识
2、起严妆,美无双——最后努力
3、拜阿母,别小姑——善良心灵
4、别府吏,立誓言——忠贞爱情
从焦母怒遣、府吏求情到最后兰芝伤心的离开,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明确: 根本原因:亲情与爱情的矛盾
亲情是与生俱来、影响一生但不伴随终身的爱情是半路杀出、后起影响但要伴随终身的c.探讨、评点“逼迫改嫁”
县令遣媒,阿母谢绝;太守遣媒,阿兄逼迫;兰芝应允,婚事在即
1、权贵争相来聘兰芝,说明什么问题?
2、兰芝最后还是答应改嫁了,她是否真的爱焦仲卿?
有一点明确;兰芝是个贤惠、贞洁的好女子。
d、探讨、评点‘双双殉情’
1、从双双殉情中可看出两人各什么性格、2、两人如果不选择殉情,会怎么样?
四、主题的探讨
悲剧爱情,亦或亲情与爱情的矛盾?(联系生活学生容易明白)
五、探究阅读
关于铺排
1、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
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
生1:本段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
师: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铺陈吗?(生1沉默)
师:心里知道不好表达,是吧。我来解释一下,铺陈,即铺叙,详细地叙述。
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它的内容。
生2:严妆
师: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学生回答。
生3:严妆是刘兰芝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
生4:我认为正说明刘兰芝知书识理,有涵养。
生5:它的作用是表现刘兰芝的自尊、外柔内刚。
生6: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生7: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
这一段文字优美,请同学们倾听范读,认真揣摩品味它的妙处。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该段。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诵下来,先背会的同学举一下手。
背诵很流畅。(提问两个同学)我们一齐来背一遍。声音很宏亮,语速要再慢一点,感情再浓一些就更好了。
2.师:诗中有多处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同学们能否再找出一两处。
生1:第2段“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写出了刘的聪明能干。
师: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繁琐?本段还用了什么手法?
生2:不繁琐。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罗列数字,应作互文看,交叉叙述。
师: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生3:为下文兰芝被休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师:第13段有类似的内容,是不是有点重复?
生4:不重复。更突出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并且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3.学生读“交语速装束„„郁郁登郡门”(21段)
师:从另一标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看,这个悲剧故事里,女主人公刘兰芝颇更具人格魅力,主要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难道这一段描写对刘兰芝形象的塑造也有作用吗?
生1:有。
师:那位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看来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郡守家富有、有权势吗?
生2:富有、有权势。
师:那么刘兰芝对这富有的郡守感兴趣吗?
生3:不感兴趣。她嫁给郡守完全是兄长的逼迫。
师: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
生:“等待焦仲卿来迎娶她”。
师: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
生5:反衬,反衬刘兰芝的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品格。
师:对,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总结: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在我们学习过的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这种手法也有运用。能否想起来几句?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课后同学们注意体会比较。
铺陈、排比手法,夸张、渲染地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它实际上也就是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只是受汉大赋的影响,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往往一气贯注,渲染某种氛围和情绪。赋,一般分为三类,赋景观物象、赋事态情状、赋人物形象。本题两处赋人物形象,我们从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赋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手法,如《沁园春•长沙》上下阕均用了赋,平时要注意鉴赏并运用。
关于开头结尾的艺术效果
若不能发现开头和结尾的艺术效果,引导。问题:去掉诗的开头、结尾,并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去掉后与原诗进行阅读比较,体会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分别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1.生:“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明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
比兴手法在现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运用。如《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
2.生:尾声
明确: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
故事的尾声与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相似,“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这是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诗文起了质的飞跃。
六、人物性格分析
兰芝:聪明多才,知书达理,不慕荣利,坚强、反抗。
焦仲卿:他是兰芝向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婚姻制度作斗争的伙伴,有正义感,重感情,守信用,有刚强的一面。但也有懦弱的一面,对母亲的责难默默无声,斗争无力。没有兰芝斗争彻底,它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
焦母:突出的反面形象。他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的女性。对于兰芝和仲卿的美好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专行。对仲卿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以维护他的家长威风,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
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典型的市侩形象。
关于本文的疑点问题
(一)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
1.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汉魏之前,再婚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汉魏时期,限制再婚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但再婚行为的依然普遍存在,尤其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给华仲,华仲做了大官,偕妻过街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东汉末蔡琰(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官吏董祀。刘备取了刘琮的遗孀。魏文帝曹丕娶了袁术的儿媳妇甄氏。吴主孙权就曾纳丧偶妇女徐夫人为妃。诸如此类,不可胜数。两汉时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妇女缠足也是南北朝以后的事。到北宋程颐提出“去人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遗书》),在北宋当时影响并不很大,其侄媳也未能守节。南宋以后,(朱熹,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进一步完备了封建礼教,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
2. 东汉建安年间,正是士族制度萌芽时期,门第观念已经存在。魏晋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断定刘兰芝是一位出身在无所谓门第的家庭,娶入焦家已有高攀之嫌,这既可从兰芝的自叙“昔作女儿时,自小生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中看出,也可从焦母教训儿子的言语“汝是贵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中找到答案。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统思想。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礼法标准也就愈益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逐渐地成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如果县令太守想为自己的儿子物色妻子,他们的选择空间还是相当辽阔的,他们的地位、所受的文化熏陶以及社会舆论,决定了这些深受儒家学说浸染的封建官员不可能为自己的儿子选择一个被别家扫地出门的弃妇作妻子,无论她是何等美丽灵巧贤惠善良。
既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
首先,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课文中对兰芝既有刘兰芝善良美丽、贤慧能干的正面描写,又有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情节,尤其是兰芝再嫁热闹隆重的场面描写,这个场面的设置,除了表现太守对此事的重视外,更是传唱者特意用这个“隆重”场面与刘兰芝被焦母驱遣回家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他的素养和品行是有口皆碑的,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替刘兰芝鸣不平。使读者从心底长长地出口恶气,从侧面衬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
其次,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抛开《孔雀东南飞》不谈,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遣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刘兰芝的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弱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同处于被压迫被蹂躏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加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故事中发生了,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实现了。这既揭露了弱势群体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事实,又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2.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
3.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4.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焦母丈夫早逝,恋子情结)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受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
不是。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因为他们不能,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三)焦仲卿的母亲爱他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他儿子的美满婚姻?根据课下查阅的参考资料,以“从荒唐的逻辑看封建家长专制”为题,写一篇研究性文章。
七、总结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
(苍天啊)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教学要点:兰芝被遣后发生的事情、最后的悲剧
附:
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①“相”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引申为“单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有称代作用,可解释为“你”“我”“他”“她”等。诗人贺知章《回乡偶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两个“相”字,都是称代“贺知章”的,放在诗句中可解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相”的这种用法在本文中很多,要求大家切实掌握。此外,“相”还有互相、交相的意思。还可作名词、动词,如“相貌”“辅助”(解释为“相貌”“辅助”“辅佐”时,“相”念“Xiàng”)等。】 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我”)
③还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将(代“她”)
⑤嬉戏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负(代“你”)
⑦不得便相许(代“你”)
⑧登即相许和(代“他”)
⑨蹑履相逢迎(代“他”)
⑩怅然遥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⑿久久莫相忘(代“我”)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六合正相应
③叶叶相交通
④枝枝相覆盖
⑤仰头相向鸣
⑥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偏义复指【“公姥”本意是“公公和婆婆”,这里只是“婆婆”的意思,没有“公公”的意思。这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①昼夜勤作息
②勤心养公姥
③我有亲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
⑤其日牛马嘶
⑥我有亲父母 “作息”(偏指“作”)
“公姥”(偏指“姥”)
“父兄”(偏指“兄”)
“弟兄”(偏指“兄”)
“牛马”(偏指“马”)
“父母”(偏指“母”)
(三)“自”的用法 【“自”的用法复杂难记,有实词也有虚词。“自”的本意是“鼻子”,引申为自己、从、本,借用为即、其、且等等,要求大家记住这几个比较常用的用法。“我自不驱卿”中的“自”解释为“本”。】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本)
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
④葳蕤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
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
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四)同义复词:古诗中为了字数的整齐和音节的和谐,常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用,实际意思相当于其中的单个字的意义。如“偏斜”(相当于“偏”或“斜”)“从许”(相当于“从”或“许”)“归还”(相当于“归”或“还”),“驱遣”(相当于“驱”或“遣”)
(五)通假字
槌床便大怒
通“捶” 敲打
箱帘六七十
通“奁” 盛物之器
终老不复取
通“娶” 娶
蒲苇纫如丝
通“韧” 坚韧
合葬华山傍
通“旁“ 旁边
虽与府吏要
通”邀“ 约
府吏见丁宁
通“叮咛” 嘱咐
摧藏马悲哀
通“脏” 脏腑
(六)归纳部分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例:
古义
今义
叶叶相交通
连接
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可爱
值得怜悯
槌床便大怒
古代一种坐具
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举手长劳劳
告别时的动作
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守节情不移
遵守府里的规矩
妇女不改变节操
本自无教训
教养
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妾不堪驱使
使唤
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感君区区怀
真情挚意
很小或很少
处分适兄意
处理安排
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
蹑履相逢迎
迎接
奉承、拍马屁
勿复重纷纭
麻烦
多而杂乱
多谢后世人
多多劝告
多多感谢
共事二三年
在一起生活
在一起工作
便利此月内
吉利
方便
自可断来信
使者,在文中指媒人
书信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
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鸡鸣外欲曙
十二时辰之一
鸡鸣叫
(相当于早1时至3时)
第五篇:《设计电脑绘图并加上标题》教案
《设计电脑绘图并加上标题》教案
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对优秀电脑作品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新颖创意和色彩的搭配及运用。
2、指导学生自已选取合适的绘图工具设计一幅自已最喜欢的图画。
3、掌握电脑绘图的一般构图技巧、在作品的构思创意、对主题的表现、色彩的运用方面体现出自已的特点和个性。
4、给绘图加上标题并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二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优秀作品进行欣赏。
2、指导学生自已创作一幅有创意、有个性的电脑作品。三 教学软件:WINDWOS98画笔软件 四 教学过程:
(一)展现优秀电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1、导入课题《电脑绘图并加上标题》。导言:同学们,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绘图工具的使用,使我们又掌握了一种新的电脑操作技能——绘图,这节课,就请你们拿出你的电脑小画笔,自已设计一幅你最喜爱的图画。动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其它同学的优秀作品,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展示优秀作品《童年》,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构思、构图、主题的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欣赏。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已的想法,汲取其中的精华。
(二)让学生自已动手设计一幅自已最喜欢的图画。
学生动手设计时,教师可以从构思、色彩的运用、对主题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选择几幅典型的学生作品,调入教师机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欣赏,进行探讨讲评。
到一定的时间,教师锁定学生机,选择几幅比较典型的学生作品调入教师机进行优秀作品成果展。在学生中展开探讨,与作者进行交流。
(四)演示怎样给绘画加上标题,让学生给自已的绘图加入标题,完成一幅完整的电脑作品。绘图必需加上标题后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给绘图加上标题。教师演示加入标题的步骤,然后布置任务,让自已完成。
(五)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这节课里,我们欣赏了优秀的电脑作品,又自已动手创作了一幅完整的绘图。掌握了电脑绘图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继续努力用我们小画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生活。《电脑绘图并加上标题》一课的教学体会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课程设置应不再遵循其它的学科的老路。在网络教室里上课,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既没有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限制,又没有学科的限制。它的课程以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自由、安排灵活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地、创造性的探索学习模式,通过探讨实践来学到知识。
例如在本课《电脑绘图并加上标题》的教学中,我们就安排了非常自由宽松的实践活动。我们首先在电脑上显示优秀的电脑绘图作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主要从作品的构思、构图、色彩运用,主题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必要的指导。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对作品运用的比较好的地方进行了肯定评价;还有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力,说如果他是小作者的话,他会在蔚蓝的天空上加上几只飞翔的小鸟,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再画上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会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样的欣赏对学生接下来的作品创作起到一定帮助题作。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后,我们开始让学生自已动手设计一幅自已最喜欢的图画,这时老师来回做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学生的作品无论在构图构思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发现了不少的优秀作品,有的构思很有新意,有的在在对主题的表现上很有自已的创意。这时,我们抓住这些好作品,调入教师机,配上优美的音乐背景,进行优秀作品成果展,使学生感受到,上信息技术课,不仅能学到丰富的电脑知识,还能受到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学科。下课后,我们又利用课余的时间,将所有的学生作品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进行保存。教会学生把这些作品制成电子贺卡或通过电子邮件寄给自已的好朋友,使每个学生都能欣喜地看到自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