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评价方案
语文教学评价方案
杜静
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情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重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
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别,因此,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主要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注重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2、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的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月的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查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
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二阶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阶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实情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写作材料准备阶段的评价,不仅要几题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为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提产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意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是的口语交际水平。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出了教室的评价之外,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第二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方案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提起作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怕教与怕写。第二学段是书面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更是觉得无话可说。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另外一种现象,现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待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高低都是以分数论英雄,能否考出高分、能否考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原本很单纯的教学带上了功利性的成分。小学生虽然是初学习作,但也无法逃离考试对其产生的影响,高考的压力早已经转移到了小学。考试成为学习的指挥棒,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因此,在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心中,用什么话和用什么形式写出的习作能得高分、能讨阅卷老师的喜欢就怎么写,至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则变得无足轻重。于是,看到的学生写作内容多了求同,少了求异,作文中看不到学生的个性,小学的“趣味写作”变成了“痛苦写作”,无忌之童言变成了小孩说大人话。还有就是小学习作训练方式单一。在科技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这一先进手段,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排难解忧。
抛开这些杂念,如果在学文时研究该如何评价作者是怎样写文的,通过评价作者的写文来指导学生的写文,充分利用教材汲取写作素材;0或者是训练方式上改变教学策略,可能会有所改观。
二、小学习作教学评价的确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只有以 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品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语文课堂特点的把握。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通过诊断性、定量性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更具有促进意义
所以说在习作教学中更应该将这些原则发挥出来,更应该体现出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听了张祖庆老师的习作教学课,让我明白习作课也能上这么有声有色,更激发了我在习作教学中应该像张老师学习。后来又接触到管建刚老师的习作教学一系列的书籍,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应该注重习作的教学评价,因为管建刚老师也是一步一步从一个村小教师成为一个特级教师的,他的经历跟我好像真的很像啊,所以我更应该巡着管建刚老师的路走出自己的路。
四、小学习作教学实施步骤:
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一直尝试如何提高我的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有一点点的小进步,现将我所采取的方法述说一下:
运用手机拍照、摄像。
摄下节日的风采。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国,节日之多,是众所周知的。恰当利用节日的欢庆场面,让学生自己摄下来,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如:元旦摄下全校小学举行文艺汇演的不同举行方式及精彩节目;六一节摄下各种精彩活动;春节、元宵节摄下有趣的民俗活动……
摄下生活的乐趣。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身心,帮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素材,我们总是布置一些生活作业。自己精心设计生活作业的内容,然后拍摄一些有乐趣的片段,摄下自己的成功之作让大家共享。如:烧饭烧糊、运动会的精彩场面、洗衣服玩泡泡……
摄下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还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日月星辰,冰霜雾露,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
做一个摄影师、拍客,对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能做到,同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这只是针对少部分的学生,经过思考这个方法有些局限性。读了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我侧重了作文讲评课。
作文讲评方法:
选一些优秀习作进行讲评;通过这些优秀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它好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习作方法?自己评——小组评,同时也要发现问题。
赏识班级里的优秀习作以及习作中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的文字都有机会被全班欣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课标中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可能成为现实。
课堂中教授课文时进行习作教学。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在教学第九小节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写杨梅的颜色时,着重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于是我指导学生就有法可依了。比如写家乡的特产青团子的颜色时,引导学生观察青团子刚做好,蒸熟时,冷却后青团子的颜色变化。为了表达的更生动具体,我还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描述。如那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继续扩写道:刚做好的青团子是淡绿的,蒸熟了就碧绿碧绿的,这时,如刷上一层熟食油,立即会冒出一个个晶亮亮的小泡泡,就像碧玉上缀满了许多细小的珍珠,让人越看越喜欢,冷却了就变成深绿深绿的了。经过指导,这位学生笔下的青团子那诱人的色彩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同时也为课后的练笔打下了基础。
五、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方法:
1、找亮点,通过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作业评价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恰当的鼓励,会激励出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正确的激励评价,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快乐,以利于其再努力地学习。
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以人为本,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进行,要抛弃传统的评价模式,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对于一贯学习好的学生,给予积分制奖励;有独特见解的,也给予积分制进行奖励;学习差的学生有进步,也要给予积分制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诸如“你很棒!”“你是好样的!”等等。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要一棒子打死,要有策略地进行帮助,比如在错题旁注上“再考虑考虑”“再检查一遍”,对于粗心的同学,可以提示其“请仔细看题目要求”等,让学生心平气和地对照评语改正错误,对于改正错误的,老师再予口头表扬或五角星奖励。
2、树信心,通过分层差异式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好坏的学生老师一样对待,作业一样多,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往往会出现学习好的觉得没深度,学习差的觉得学不会。这与学生的智力和兴趣都有关系,笔者将学生的层次划为三级,悟性好的学生多布置作业,学习没压力的,适当按课本要求进行,学习差些的,老师适当减轻作业标准,以领会为主,不以作业量多少为标准。分层布置作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评价也比较灵活,这样多数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激励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表扬,可以五角星鼓励,也可以在作业旁加注鼓励的评语,一个大大的“优”,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针对性的评价,会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提高整体教学成绩。
3、重主体,尝试多向型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一成不变,老师是教学主体,老师一味的灌输和机械的评价,让学生永远处于被考试的状态,只知道应付作业,不会主动地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非常不利。笔者认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评价形式全方位展开,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参与。
语文学习,阅读和摘抄非常重要,以及写感受,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摘抄,写读书心得,老师不妨以学生的摘抄、读书心得作为一个评价主体,首先请同学之间互评,看谁的摘抄内容好,谁写的心得好,谁的字迹工整,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然后大家一致推选最满意的作业,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学生会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满怀期望和信心的对待作业,改变了以前疲于应付的局面。对于有不足的作业,老师及时客气的予以点播,很多学生会满意地接受,并予以改正。
4、突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对其进行作文评析
小学生的年龄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时候,但是很多学生很难完成令人满意的作业,拖拖拉拉,字迹潦草几乎是通病。但是,被老师肯定或鼓励,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向往,老师如果以批评为主,很容易伤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语文作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动力。所以,建议老师以鼓励为主,开展多形式的评价,学生作业可以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评等方式,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成功的感觉,以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刘艳芳老师在《学生在评改作文中的成长》提到:“评价要多元化”,此外,还使用①面对面;②一对多;③一对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作文评价要多样,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其中,在学生自改作文时,指名修改作文的方向,依据评价标准。最后,引领学生进行自改作文,需要学生明确内容上批改、结构上批改,语言文字、标点使用的批改;另外,也需要学生用红笔标出优美句子,做出简单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预期效果
通过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丰富语言储备,掌握和实践各种表达方法,习作内容充实,富有生活味,创新习作形式,不断活跃习作思维,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班级博客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交流的平台,习作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同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聆听他们的心声,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实现三方和谐相处,共同提高,最终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第三篇:教学评价方案
有效教学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侧重施教过程评价。促进每个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
二、评价目的
通过评价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学校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修正,从而为学生提供持续改进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
三、评价周期
每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总结。
四、评价程序
(一)、征集意见。
每年学生开学前,教育局将评价方案下发,由校长负责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解释评价过程,征集教师及学校对方案的意见,学校将整理意见呈报教育局。教育局通过召开校长及教师代表讨论会,最后确定考核方案。
(二)评价中。
1、合格教师。
学校教学评价领导小组结合平常非正式教学观察,即可决定哪些教师的教学表现符合有效课堂评价标准,当观察结果符合评价标准且其他相关工作表现突出,由评价领导小组确认是否还需要再次进行正式教学观察,然后由学校评价主管领导自行确定合格教师。
2、有待改进的教师。
如果在非正式的教学观察中,确定为表现有待改进的教师,由校长及相关评价主管部门等对其进行正式的教学观察。在正式的教学观察时,评价领导小组针对任何一项评价指标未达标,或者整体表现未达标的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与辅导,例如实行一帮一结对子等措施,协助教师改进与提高。并给2个月左右时间的改进期限。再进行跟踪评价,然后通知评价结果。
(三)评价反馈。
1、召开评价报告会,提交两份评价表,内容为评价科目、时间、评价者、评价结果(合格、有待改进、不合格),评价表由受评者、评价主管两人签名。签名后一份由教师自存,一份递交教育局。教育主管部门随机抽查。
2、提出并落实辅导措施。学校在评价中,对有待改进的教师需提出辅导措施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从而促使教师作出有效的教学行为。
3、教师的处理。召开评价报告会后,如果教师没有异议,学校则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后续工作,即对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继续追踪,对于规定期限内还没有达到标准的教师,评价为不合格,学校对评价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撤换、停课、或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将其调离工作岗位等处理。
五、评价内容
具体评价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成绩。其权重分值为每一项为满分100分。年末取4项平均数值。
(一)、课前
包括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和备课两部分,各占50分。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学校要非常重视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专业成长。学校主要注重评价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和愿景。备课是施教的准备过程,是课堂有效的关键环节,一般包括对课标、教材(教材内容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教参的研读,研究和拟定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途径,制定实施策略和措施,准备必要的课前准备(课件制作、实验器材、学生准备等)预先评估学生的情况(包括相关知识水平、个体差异情况、学生的需求等)备课形式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达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
(二)、课中
主要包括教育理念(10分)、教师教学行为(30分)、学生学习状态(40分)、教师基本功(10分)、教学效果(10分)五方面内容
1、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整个教育和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施教者持有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教学的灵魂,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始终在自觉不自觉地控制着施教者的教育行为。因此对施教者的教学质量评价首先要评价其持有的教育理念。
2、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也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包括课堂的组织、协调与导学,根据具体情境适时选择与调整方法、途径、手段(教具、多媒体运用等)指导、调整学生活动,适时引入评价,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同时给学生自尊、自信。引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学生学习状态评价。主要注重三方面
第一,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就数量而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及时间的数量;就广度而言,要看是否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即全程参与问题;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
第二,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关注;学生的回答错误或提出的异议有没有人指责,正确的是否得到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第三,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增强;学生是否更喜欢老师。学生成就的期望与提升等。
4、教师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自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教学语言清晰流畅、规范风趣、启迪思维;善于启发和倾听学生的意见,有效组织学生讨论,并根据学生实际与需要即时生成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板书中心突出、概括性条理性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5、教学总体效果。一是达到预期目标,学生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二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三是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具体体现为能否通过教育教学管理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健康的环境。
(三)课后。(各学校视日常活动而定)
教师课后所表现的专业性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容,因此学校还要对教师课后所表现的教师专业性也作出专业评价,主要包括:与家长的互动;与同事互动交流、在学校其他方面专业性表现,自我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如专业研习、读书、参与学校以及上级组织教研活动表现等)、及时反思施教质量、发表典型教学案例等。
(四)学生成绩。每学期对教师任教学科进行一次检测,学校年初对各年级、各学科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达成标准予以公布。制定教学成绩评定标准。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主管部门在校长的带领下经常巡课、听课、及时了解学生、老师的情况,发现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第四篇: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个人评同学评教师评
价 价 价
上课认真听讲,作上课能认真听讲,上课无心听讲,经认真 业认真,参与讨论作业按时完成,有常欠交作业,极少
态度认真 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 项目 A级 B级 C级
积极举手发言,积能举手发言,有参很少举手,极少参
极参与讨论与交与讨论与交流,有与讨论与交流,没积极 流,大量阅读课外阅读课外读物 有阅读课外读物
读物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有提出自己的不同不敢提出和别人不
同的问题,大胆尝看法,并做出尝试 同的问题,不敢尝自信 试并表达自己的想试和表达自己的想
法 法
善于与人合作,虚能与人合作,能接缺乏与人合作的精善于与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受别人的意见。神,难以听进别人人合作 的意见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能表达自己的意不能准确表达自己
思维的的意见,解决问题见,有解决问题的的意思,做事缺乏条理性 的过程清楚,做事能力,但条理性差计划性,条理性,有计划 些 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思考能力差,缺乏
思维的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法解决问题,有一创造性,不能独立创造性 决问题,独立思考 定的思考能力和创解决问题
造性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第五篇: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评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发现、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组织我县教研专业研究人员深入乡镇和中小学,走进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提高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改变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学水平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具有激励、导向、管理、评价功能的教学评估指导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教学评估的价值、意义和操作技术,使教学评估成为指导县级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自觉行为。
2.加强教学科研力度,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3.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校教学管理,重视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我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新课程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的管理和指导的力度,促进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质量。
三、基本原则
1.评估与指导相结合。评估中以指导为主,评估为辅,重在过程。教学管理和教研人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指导各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工作要做到调研中评估,评估中指导,指导中提高。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我们将建立统筹规划,分级实施,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的评估机制,健全县、乡(镇)、校三级教学评估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县、学校、教师不断发展和便于运作的教学评估方法及程序,使教学评估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3.规范与创新相结合。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规范义务教育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同时引导各学校和教师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活动。
4.等级与定量相结合。评估中我们将采取等级评估、定量评定的评价方法,通过不同等级标准的具体内容,实现同一指标下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差异性,不搞一刀切。通过定量评价,体现教学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发展水平。对评估结果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鼓励特色办学和教育创新。
四、标准内容
参照河北省教育厅制定的《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标准》和《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
五、组织实施
(一)教师教学评估
1.学校要建立教师教学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每次教学评估的结果要纳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
2.学校要建立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各校要建立学校教学评估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依托教导处、教研组,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教学评估方式。
评估方法、程序和要求:
(1)教师对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
(2)教研组或学科组通过日常教学工作、课堂观察、教研活动等进行互评;
(3)学校通过不同的方式(访谈问卷)征求家长、学生的意见;(4)教导处或教研组或学科组对教师做出当年的教学评估建议,提交学校教学评估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5)确定教师教学评估等级并向教师通报评估结果。教师教学评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具体分值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70分;一般:69――40分;较差:39分以下。其中评估等级为 优秀的比率一般不高于30%;
(6)对综合评估较差、自评与他评结果差距较大的教师,学校领导要与其个别谈话,帮助其认识存在的问题,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制定改进和提高的措施。
(7)教师教学评估表存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作为教师任用、专业发展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学校教学评估
建立科学、民主的学校教学评估机制。学校教学评估要在教师教学评估完成之后进行,每年一次,在每年的10月份。
评估方法和程序:
(1)学校领导班子依据评估标准的指标内容,逐条进行自我评估,总结已有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2)通过教师大会进行学校自评结果汇报。
(3)让学校每一位教师了解学校评估的具体内容,并通过教研组、学科组或教师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建议。
(4)通过不同方式(座谈、访问、设置征求意见箱)征求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意见。
(5)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再次进行自我评估、完善自身工作。
(6)写出本校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具体分值为:达标:90分以上;基本达标:89――60分;不达标:59分以下。
六、领导管理机构及职责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是对各学校教学质量监督、指导的管理行为,其结果将作为考核各学校的重要依据。为此县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