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居》音乐教案
《村居》音乐赏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的变化感知和掌握《村居》的节奏,节拍和变化规律。
2.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和获得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准备:
下载曲子《村居》
三、活动过程:
1.两人站在前面,另外三个人站在后面、、、(音乐起、、、、)
先端出左手,在端出右手,合并做花朵状同时摆头。接着做云端手,后伸出左手,在伸出右手,收回左手放在右肩上,收回右手放在左肩上。放下双手与臀处齐平跟着节奏踩小碎步向前、、、2、(古诗的第二遍时)---前面动作不变,最后一个动作放下双手与臀齐平跟着节奏踩着小碎步转一圈;
3、(主旋律古诗重复第三遍时)-----双手背后,左脚向前伸收回,右脚向前伸收回;左脚向后伸收回,右脚向后伸收回;左脚向左侧伸收回,右脚向右侧伸收回;左脚向前伸站定,右脚向前站定收回;左脚向后伸站定,右脚向后站定蹦着向
中间汇合。(拉拉部分)前面拍手蹲下,站起,后面同学站起。重复两遍。
4、(古诗第四遍时)------变化队形,后边中间的同学向中间走去,另外四人随着节奏交叉换位,此时,中间的人跟着节奏踏点拍手扭头。队形定性后,重复第三遍主旋律的动作。5.、收尾时,动作与第四遍一样,最后身体面向正面即最初的方向,中间的人摆出花朵绽开状,其他四人向中间聚齐。
6、音乐落,结束。
第二篇:村居教案
课题:村居 课型:新授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村、居、烟、童、散、忙七个生字,2、会写“忙”字,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村居》。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村、居、烟、童、散、忙七个生字,会写“忙”字,难点 :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村居》。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霄,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顺着腰。谜底是?点名猜。
2,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答案就是风筝(出示风筝)。但是风筝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纸鸢”(领读纸鸢,齐声读)。是啊,在风景如画的春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乡村放风筝,该是件多么 惬意的事啊,在一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高鼎,他就住在乡村,有一天,他出来散步,看到春天里几个可爱的儿童在这如画的风景里放风筝。高鼎被这么美的画面吸引住了,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村居”。请大家伸出手来和我一起书写课题,村居是平舌音,大家可一定要读准确哦,(点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古诗,纠错,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拂堤,散学、趁),3、师范读,领读。
4、点名朗读,齐读。三,结合画面,朗读感悟
1、同学们每首古诗都有他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如果大家能读出韵来,就更美了,下面老师,画出了节奏,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吧。
2、老师配乐朗读。
3、齐读。
4、指名读。
5、大家读的太棒了,下面请同学们闭眼听我读,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画面,生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
6、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观察本课的画面,都看到了什么?
7、师读古诗,生指画面。
8、鼓励背诵。
四、拓展延伸
出示咏柳,欣赏,品读。
五、回归生字,识字写字:
1、同学们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这首诗,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里面的生字,2、出示生字,生自由读,老师教读,指名读,齐读。
3、给生字找小伙伴。
4、指导书写忙字
5、生描红,书空。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趁着周末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去公园里,去田野上放放风筝吧,体会一下放风筝的乐趣,谈一谈放风筝的过程。板书设计:
村居
草 莺 杨柳 春烟 景美 忙
儿童 纸鸢 人乐
第三篇:《村居》教案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但是,由于古诗含蓄、讲求意境等特点,小学生一提古诗就望而生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想象古诗所特有的意境美,我们用”吟之、歌之、舞之”的方法探求古诗教学的新模式,现以《村居》为例,加以说明。
一、吟之
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当我们想起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教学《村居》一课时,老师先把学生带入一个青草萋萋、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教学情景中,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老师采用了各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配上哑语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在自己的头脑中能模模糊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
二、歌之
艺术之间总有相通之处,天然地形成一种特有的默契。音乐以它特有的节奏美、音律美、流畅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引人穿越时空,构建新形象。在古诗教学中,把古诗配上音乐,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美丽的故事。在执教《村居》一课时,老师配上了优美的民族音乐,学生边唱,边打手语。学生神情专注,完全投入到音乐与古诗结合创造的美丽形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与古诗的理解,再创古诗新意境。虽然学生地这份创造无法外显,但是他们的思维的空间拓宽了,情感的倾注更真实,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的古诗艺术形象更具体了。
三、舞之
小学生的善于模仿、善于想象,又爱唱爱跳。他们善于永各种感官来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喜欢通过”编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天赋。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吟之、歌之以后,已经基本创建了一个美丽的艺术形象,老师就鼓励学生道:“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头脑中创造的这幅美丽的画表演出来,让大家分享?”小朋友们立刻自由组合,拿着道具开始编排他们的舞蹈,在美妙的音乐声,有学生拿起柳枝当柳树,有的戴上头饰演黄牛,调皮的牧童吹着笛子,坐在”牛背“上。一会工夫,学生们就创造了几个《村居》的美丽意境。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古诗的意思,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古诗文,而是在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语言,在歌声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创造图画。学生们学习兴趣盎然,课结束了,但是韵味永存。
第四篇:村居教案
村 居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唱着欢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人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美妙的诗篇,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鼎的《村居》吧!释题:村居的意思就是在农村居住。了解作者,简介作者。
高鼎是我国清代咸丰年间的诗人.虽然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但他的一组《村居》却使他名传后世.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整体感知。高鼎在古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让我们先借助拼音把古诗读一读,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律。
完整地说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杨柳枝条披着长长的绿,随风摆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三、细读全诗,逐句解读,深入感知。
1、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下诗中美丽的画面,看一看诗中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色,你是通过哪句诗知道的。(1)草长莺飞二月天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二月天:就是二月份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2)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飘拂、拂拭、掠过。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儿童散学归来早
散:多音字。散学:放学的意思。
师:村里的孩子们多高兴啊!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读读第三句。(4)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风筝
小朋友们,你们会放风筝吗?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把风筝放得多高啊!他们是那么天真,活泼,使春天也如此生机勃勃。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由景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是春的气息,这是春的脚步。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让我们在美美的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这首诗。
五、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练习朗读,准备举行“春天,我爱你”古诗朗诵会。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第五篇:村居教案(精选19篇)
篇1:《村居》教案
《村居》教案(7)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自主识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三,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品读领悟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拓展延伸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篇2:《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案点评: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即复习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 / 二月天,拂堤杨柳 / 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 ”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 / 归来早,忙趁东风 / 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 趁 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 ”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4 村 居
草长莺飞 / 二月天,
拂堤杨柳 / 醉春烟。
儿童散学 / 归来早,
忙趁东风 / 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篇3:《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诗村童
加一加:“诗”“讠+寺”;“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1.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村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共分四步: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展阅读。)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学习生字“咏”、“柳”。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
2.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B.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
出示古诗: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妆绿丝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B.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篇4:《村居》教案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篇5:《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身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朋友们也将自身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只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6:《村居》教案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
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 )闻见闻( )( )
古古人( )( )
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3.(课件展示朗读)
学习一、二句
(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第二句,认读“醉,烟”。)
(3)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
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去掉拼音熟练读,比赛读。
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处、知、忙”,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教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
篇7:《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
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②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
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⑨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
“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
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篇8:《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春天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1、读通:
⑴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⑵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⑶指名背诵。
⑷认记汉字:
(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
春晓
处处
闻啼鸟
2、理解感悟:
⑴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⑵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⑶交流讨论学习。
⑷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⑸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⑹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⑺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⑻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⑼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布置作业:课下收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四、板书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
春烟
散学
忙
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⑴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
⑶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
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7、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8、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五、作业
背诵古诗《村居》,写生字知、忙并找几首描写春天的诗。
六、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9:《村居》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并尝试有感情朗诵古诗。
2.通过古诗新唱、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儿对古诗的感受,喜欢学习古诗。
3.能分析古诗,培养想象力。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古筝音乐;古诗朗诵、新唱视频各一段;小草、黄莺、柳树等胸饰若干;古诗背景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已学诗歌迁移,引出古诗
1.已学诗歌激趣。
师:记得我们学过诗歌《春天的秘密》吗?诗歌里春天的秘密在哪里?
2.过渡引出古诗。
师: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呢!
二、图文并茂解析,品悟古诗
(一)完整配乐欣赏古诗《村居》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古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古诗,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在哪里?(老师配乐朗诵古诗)
2.幼儿回答问题,梳理古诗。
师:古诗里,春天的秘密在哪里呀?(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二)借助图片来理解古诗《村居》
1.出示古诗图片,再次完整感受古诗。
2.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老师加以补充更正。
3.教师小结: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二月里,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边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侯,把风筝放上蓝天。
(三)结合视频理解古诗《村居》
三、多种形式呈现,表现古诗
(一)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1.师幼讨论如何朗诵《村居》。
师: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该用怎么样心情和声音去朗诵这首古诗呢?
(前两句轻柔、稍慢地朗诵,后两句高兴、稍快地朗诵)
2.幼儿尝试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二)在古诗新唱中表演古诗中的情景
1.欣赏古诗新唱。
师:你们知道吗?古诗不仅可以用来朗诵还可以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尝试古诗表演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新唱中,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呢,请你们来把《村居》表演出来。
(集体做一做草长和莺飞的样子,用身体动作表示拂堤杨柳的样子;再请若干幼儿配上胸饰进行古诗表演。)
教学反思:
对于古诗的教学,教师对全诗的准确把握很重要,需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和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同步,,才能让小孩子们的语文兴趣越来越浓郁,才能像蓝天上高高放飞的风筝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篇10:《村居》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能说给大家听吗?
2、指名说。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是哪一首呢?
自读课题。我们要学习的是《村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释题:在乡村居住。
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
⑴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⑷跟录音读。
三、细读全诗,解词释句,弄懂诗意
1、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
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飘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纸鸢:纸做的风筝。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
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早春二月,地面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自读──指名读──纠正──指名读──齐读──跟录音读。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
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一说。
五、作业
1、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背诵。
3、抄写这首诗。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儿童散学
醉春烟
杨柳拂堤| 忙放纸鸢
早春
【教学反思】
《村居》是一首教了多年的古诗,在今天的教学中,又赋予它新的涵义。让古诗融进生活,让学生融进古诗,体会到古诗背后的内容,使学生在古诗文化的熏陶下,激起对祖国古文化瑰宝的热爱之情。
春天是儿童的,在烟花三月美丽的日子里,使儿童步入自然,享受自然,放飞风筝,放飞自己的快乐和理想。儿童是春天的,儿童属于春天生机的组成部分,儿童身上散发出的芳香是春天的细胞和色彩。当学生体会到儿童与春天融为有机的一体时,古诗背后的文化的乳汁已被学生挖掘并吮吸着,可谓水到渠成。
篇11:《村居》教案
设计意图
古诗《村居》选材于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课程《幸福的种子》系列活动。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幼儿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
2.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3.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PPT
3.笔、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照片,引入古诗《村居》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幼儿春天时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
——你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园的大树和小草都有了什么变化?
——这些照片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村居》。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古诗《村居》。
——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古诗。(教师朗诵古诗)
——你在古诗中听到了什么?(第一遍)(草、杨柳、儿童……)
——听得真仔细,这首古诗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次朗诵古诗)
——这一次,你听到了什么呢?(二月天,教师可以追问:你觉得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呢?)
3.播放 PPT,幼儿边看古诗画面边听教师朗诵古诗,再次完整感受古诗,并理解古诗大意。
——小朋友们都听到了古诗中的很多内容,那你猜猜看这首古诗是写什么季节?
——对,写的是春天的山村美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 PPT 古诗画面)(柳树、小草、小鸟、儿童、风筝)
——请你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教师加以补充更正)
——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早春二月,村子里的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早早的回家,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候,把风筝放上蓝天。
4.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村居》。
——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可以用什么美好的画面去展示这首古诗呢?(逐句请幼儿用笔画出来)
——好了,我们一起看着你们画的古诗把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吧!
5. 幼儿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这首古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那古人是怎样朗诵古诗的呢?
——(教师起立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诵古诗)古人朗诵古诗和我们平时念儿歌有什么不同?(幼儿谈论交流)
——对的,念儿歌比较欢快,有节奏,而朗诵古诗我们要慢一些,要有感情、有韵律,还要摇头晃脑。
——现在我们也学着古人有感情、有韵律的朗诵这首古诗吧。
6.延伸活动。
——我们也趁着在这美丽的春天出去放风筝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兴趣比较浓,活动目标基本实现。古诗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让幼儿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因此,我让幼儿模仿醉酒的人摇头晃脑两手左右摆动,感受“醉春烟”。整首古诗
中最能引起幼儿共鸣要数后两句,由于他描写的就是幼儿的生活与游戏,就能使幼儿产生共鸣感。幼儿对于绘画展现古诗《村居》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从幼儿根据每一句诗画的一幅画,不看诗就知道画面描写的是哪首诗。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达要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对于古诗的解 释注意通俗易懂,语言儿童画,朗诵示范要注意语言的节奏韵律。自己对古诗教学也缺乏经验,在教学方法策略上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需要适时调整,做进一步改进。
篇12:《村居》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习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习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学习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篇13:《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师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句。
1)指名读上半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地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上半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下半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句。
2、学习二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小组去读这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形,提出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自由练习。
4、组词。
篇14:《村居》教案
【教学目的】
1、读顺古诗文字,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训练。
2、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画意入题,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回忆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动?你当时的心情怎样?能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2、学生交谈。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请大家按一定顺序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并说说看了画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投影出示插图)
4、学生交流。
5、谈话:
清朝诗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亲眼目睹了这一画面,并且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村居》。
(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感知文字
1、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边听边想,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并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内检查生字和古诗朗读。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检查古诗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尝试释疑,读懂内容
1、这首古诗的内容比较浅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回答。
3、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并把小组同学学习中共同的难点找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4、学生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学习结果:
⑴拂:做动作帮助理解。
醉:联系生活经验(喝醉酒的样子)帮助理解。
⑵结合插图及生活经验理解句意。
6、让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谈听后感受。
(鼓励学生结合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
1、朗读前两句。
抓住“醉”字,对照图画,联系往年见过的春日美景体会那种陶醉的感觉,然后将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
3、朗读后两句:
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当时的的心情,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
自由练读。
指名读。
4、反复练习朗读:
指名读。
生生、师生比赛读。
五、合理想象,还原意境
1、播放音乐,教师根据诗意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展开想象。
2、说说刚才你在自己的脑海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创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回答)
4、那就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面对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来吟诗一首吧。
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面对画面吟诵古诗。
六、课外延伸,深化拓展
1、如果你是一位画家,学完这首古诗后,你最想干什么?
(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
2、古人特别喜欢赞美春天,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春天的优美诗歌。请同学们课下每人搜集两首,练习朗读,准备举行“春天,我爱你”古诗朗诵会。
篇15:《村居》教案
预设目标:
1、教育学生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2、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充古诗的内容,能口头作文,或是书面写作。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及诗歌(古诗、儿歌、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拼图,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柳树 太阳 房子 云朵 孩子 风筝 燕子
游戏:智力拼图
1.让学生点击鼠标,移动图片,将以上事物拼成一幅图画。
2.给这幅图取名。(例如:美丽的春天等)
3.你喜欢春天吗?能用一个词,或者一首歌,或是一首古诗,也可以是儿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吗?
二、学习《村居》
有一位诗人,他也和同学们一样,特别喜欢春天,于是,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当中,有谁的小脑瓜最聪明,能读懂读好这首诗。
1.出示《村居》: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问题?
自学古诗,要求:读通古诗。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难记的字,在古诗中做上记号。
2.再读古诗,要求:能找出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并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景物?并相机学习相应的诗句。方式:学习小组合作,探讨。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所得。
指导朗读古诗。同学们把春天说得那么美丽,让老师听一听,你们朗读得是不是也非常得美。朗读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指名读——齐读)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并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朗读光用劲是不行的,还得读出自己的感受。】
3.朗读得真不错!有同学说,老师我觉得单是朗读还不能把自己心里的快乐给表达出来,我还想动动自己的小手、小腿,给这首古诗配上动作,你们愿意试一试吗?(自由活动——指名表演比赛读——评价)
【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让学生个别读、小组读、同桌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活动中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配上肢体语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在自己的头脑中能模模糊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并且也适合低年级学生爱动的习惯。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之一。正确地使用评价,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
三、拓展《村居》
1.朗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你觉得屏幕上的图画还可以添加上那些景物,可以使它变得更美?(绿绿的小草,各种颜色的花朵……)
3.擂台:今天老师想在这里摆一摆擂台,看看谁能看着这幅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春天,你们有谁愿意试一试吗?
【将古诗和口头作文结合在一起,以学古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设计擂台赛,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勇气,另一方面也给优等生创造机会,将学生闪光的东西呈现出来。学习语文需要有动力,学习语文也需要有想象力。而这一切需要教师的给予学生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语文课,更要照顾好学生的情绪,设计不同层次的“智力游戏”,刺激学生的大脑,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更主动地去探索。】
四、课外作业:
1.朗读古诗比赛。
2.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交流。
3.合作给古诗配画。
篇16:《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
⑴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
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
(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
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篇17:《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名字叫:对对碰,碰对了的小朋友是最棒的。
幻灯片出示: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眠不觉晓——
夜来风雨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指名对以上诗句(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句多叫几个同学对)。
3、齐读这些诗句。
4、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吗?(春天)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引导学生吟诵《草》);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引导学生吟诵《春晓》);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引导学生吟诵《咏柳》)。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2、板书课题:村居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指名读古诗,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出诗歌的韵律美的。
2.引导看图,诵读诗句,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头,小草还高兴地说:“春天真美呀!春风姑娘的手真温暖呀!”
生2:我仿佛看见了黄莺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还唱着欢快的歌儿。
(2)是呀!这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3: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虫子的歌唱。
生4: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师:这时你想起了哪句诗呀?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3)、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请同学们把这美用你的朗读给读出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是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中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的孩子呀!知道从诗句中找答案!
师:你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你把你的喜欢之情送进诗句中读出来,好吗?
生:读诗。
(多让几个同学读)
3、小结: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就让我们伴着音乐把春天的美好给读出来吧!(齐读《村居》)
五、拓展延伸。
其实,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这里老师再送同学们几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总结
春天到了,花红了,草绿了,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鸭子们到水里嬉戏,孩子们也玩得正欢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呀!让我们再次跟着诗人高鼎去感受着美好的春天吧。(齐读诗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村居》。
2、和爸爸妈妈读其他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早回家——放风筝。
篇18:《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画,谈话引入。
(出示图画)乡村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白天渐渐长了,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清朝有一个叫高鼎的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村居》(板书课题),请大家来读一读。
二、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chang)咱们来给这两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有很多个“长”,和同桌一起读读,读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练习: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2、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3、现在我们打开书,再读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读一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识字、写字
1、认识“火”字旁,指导书写。
(出示“烟”)在烟字中,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认真观察,火字做旁有什么变化呢?
2、指导书写“因”:(出示“因”。)看拼音,读读这个字。组词。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大字的捺变点。
3、本课中左窄右宽的字还有哪些?(村、堤)自己观察好字。同桌之间说一说怎么记住“散、放”,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写什么?
4、(出示“散”)请大家读读这个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个字音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多音字的发音规律了吗?
5、写其它的字。
篇19:《村居》教案
一、写作背景
清咸丰年间,政府政治x败。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的高鼎怀才不遇,和众多的心高志远却失意人生的读书人一样——苦闷彷徨。
一天,在朋友的邀请下,郁郁寡欢的高鼎去村郊散心解闷。乡村的二月是最生气勃勃的季节。阳光娇艳明媚,空气清新润朗。泥土中散发着绿草的.清香,鹅黄淡绿的草儿被风儿梳理得柔顺鲜润。蓝天碧空如洗,把整个田野映衬得更加亮丽生动。莺儿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发出悦耳得鸣叫声,高鼎得心情一下子变得轻盈愉快起来。他沿着堤岸漫步。河边的杨柳像善舞的女孩子,在春风中一会儿扭动着苗条的腰身,轻盈得曼舞;一会又用她们那柔软纤细的枝叶去轻拂堤岸------草青、水静、柳绿、莺飞,好一幅江南乡村风景图啊!高鼎完全沉醉在这美好的春色中了。
“放得高些,再高些!”忽然,高鼎听到了孩子们的嘻笑声。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放学早归的小童,正趁着和暖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已经有一只风筝飞上天空,那是孩子们自己用纸糊成得老鹰风筝。高鼎被乡村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欢笑声所感染,举头凝望天空中随风高飞得风筝,他发现:风筝竟有着与乡村山水及孩子们的欢笑声一样的悠游自在!
看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高鼎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他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诗兴大发,随即吟诵出了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村居》。一瞬间,他领悟到了陶渊明为何会放弃功名,归隐山村的那一份恬淡的心境,心也不由得向往和热爱起这乡村安逸无忧的生活了。
二、教材分析
《村居》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三、教学价值
本课是由一首七言绝句、一幅孩子们放风筝的插图、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8个要求会写的字、一个多音字“散”构成的,课后还有三道练习题。
本课的七言绝句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而课文中的插图正好配合了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学生可以结合插图,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反过来这首诗正好把这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跃然纸上。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精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学生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另外本课还要求学生掌握两个多音字“散”和“长”,“散”是在诗中出现的,而“长”怎是在课后的读一读中配合一首小儿歌一起呈现的,通过儿歌的朗读,让学生很容易地就掌握了“长”字两个读音的不同含义。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则注重了孩子们词语积累。给相同的词语连线,则是让学生了解诗中个别词语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
四、地位作用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板块《快乐地玩》的第一课,是学生刚刚结束了愉快的暑假生活,重返校园学习的第一课。刚刚开学学生还没有从玩耍中完全进入学习的状态,所以教材一开始就编排了能与学生假期生活紧密联系的《快乐地玩》这一板块,让学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第一课《村居》,更能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而且篇幅短小,内容生动,边学习边让学生回忆暑假的愉快生活,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呈现了一方游戏的天地,让孩子们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另外,本课的古诗教学是在一年级下册刚教学完,《春夏秋冬》这一板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板块的几首诗都是吟咏四季的经典之作,诗人以清新活泼、明朗晓畅的语言描写四季的瑰丽风景,抒发了诗人醉心自然、寄情自然的情感。学生已经对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从古诗中得到启发,得到了美的享受。学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村居》这首古诗的,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情境,体会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古诗的教学从一年级下册写景的古诗到本册的《村居》,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同时也为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上册学习描写劳动场景的田园诗做好了铺垫。
五、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1个偏旁“火”。认识多音字“散”和“长”。
2、通过图文结合、乐文结合、动静结合,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5、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六、方法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语文教学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自主地学习。所以针对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游戏激趣、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氛围。
例如:1、导入部分,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每一个苹果的后面都藏着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苹果后面的古诗就可以获得这个苹果。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了所学过的古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在学生读诗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选择与本文内容比较相符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诵,让他们的读书声和音乐声融合在一起,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同时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诗的语言美。
3、复现巩固过程中,把古诗的内容改写成小散文,而且散文中包括本课中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换个语言环境识记生字,同时也进一步感悟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二)朗读品味,读中感悟
读是最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对于古诗的教学,重在朗读,在读中感悟。所以在读时我们可以分步进行。
1、多种形式自由读。如齐读、分行读、表演读、合作读、比赛读、评读等等,由自己小组自己选择来读。
2、展示读。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适当时加上教师的示范读。
3、想象读。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加入音乐,让学生闭眼边读边想象,进一步在读中感悟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师中我们就要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词句质疑、借助图画去解疑,还有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方式,通过自读自悟获取知识、情感体验等环节,都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如:1、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次复现”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在读的同时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进行标注。然后小组同学通过图文对照,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行古诗所对应的画面,这样学生就在回报与讨论中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我的一点看法
另外,课程标准中指出,低段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想达到课标中的要求讲好古诗,我们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知人知世
(1)把握不同时代的不同诗歌风格
(2)把握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心境与处境
(3)了解作者创作诗歌时的社会背景
2.把握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2)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
(3)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
(4)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
3.把握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只有做到了这三方面的要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感悟。
(五)一点建议
在教学本课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部分学生把柳树画成了黄色,这就说明学生对于早春二月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把歌曲《村居》教给学生,这样不仅加深了巩固,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