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

时间:2019-05-12 23:4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

第一篇: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导学目标] 让学生受到“爱”的熏陶,“爱”的教育,珍惜天赋,珍爱生命。(人文)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知识)

培养学生对爱与生命的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评价创作能力。(能力)

[导学安排]:一课时

[导学设想]:343+问题研讨式和读写结合式 切入点(拎动点):“假如我只剩下三天光明”讨论 制高点:莎利文老师给海伦·凯勒的爱与教育

增长点:在对文章和诗歌的感悟和迁移训练中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和文学素 养。

延伸点:①海伦·凯勒的佳作欣赏 ②小电影剧本改编

③口头和书面小作文《假如我只剩下三天光明》。语言:感情朗读;重点词句分析;说写训练 思维:感知——分析——领悟——联想——想象 迁移:对文学(戏剧、音乐)的欣赏与编创

[导学安排]

一、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给我三天光明》 学生主持:(音乐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个盲人。我们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我们感觉到太阳的温暖,却看不见太阳的七色光芒,我们沐浴着亲人的爱,却不知他们的模样„„那是怎样的痛苦和悲哀!好啦!感谢上天,它慷慨地赐予我们三天光明。不过,只有三天哦!第四天太阳再也不会为我们升起,那么你打算怎样利用这三天的光明做哪些重要的事情呢?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主持小结:„„

二、导入新课

是的,只有失去光明的人才懂得光明的珍贵。

“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成年时都能突然盲聋几天,那对他可能会是 一种幸福。黑暗会使他更加懂得光明的珍贵,寂静会教育他懂得声音地甜美。”

说这话的人正是海伦·凯勒——一个从小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喉咙失语的残疾人。上天无情地将她与世隔绝,而她却顽强的打开了生命的窗口,不仅让阳光照进自己的生命,同时,她还将阳光送到千千万万残障人的心田里,成为一个写了14本书、懂得五国语言的世界知名作家和教育家。

当然,我们更不会忘记,在海伦的身边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安妮·莎利文(板书,在“我的老师”之后),是她在海伦孩提时代来到她的身边,不仅给她爱与欢乐,最重要的是向她揭示了生活中美好的一切。因此,海伦在《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写道:“假如上帝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天就要看看那些一他们的慈爱,温情和友谊使我的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人,而第一个就是要长久地打量我亲爱的老师。”可见,莎利文老师在海伦的心中有多重要。那么,莎利文老师是怎样让一个愚昧而又乖戾、几乎无药可救的“废物”成长并成就辉煌的呢?同学们预读了课文,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三、分五个环节研讨 初读畅谈(演示)

学生自由发言:质疑、体会、欣赏、讨论„„

教师小结:是啊!有多少惊叹就有多少敬佩,有多少敬佩就有多少疑惑,作为一个聋哑盲人,世界几乎向她关闭了所有的门窗,我们的确不敢相信,一个残疾人仅凭单纯的触觉能如此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世界,那么,让我们亲临其境,体验一下海伦与莎利文老师的生活吧!

(二)体验残障 1.老师:“请一个同学上台。好!现在,你是海伦,我是莎利文老师。我们像莎利文老师教海伦那样学习,我在你的手掌上写字,看你能不能感觉到我写的是什么。好!闭上眼睛。其他同学同桌之间互相尝试。”

2.请同学谈“残障”后的感想。

3.小结:是啊!一旦成为残障人,我们会感到多么恐慌,我面对这个“海伦”感到手足无措。我们不得不敬佩海伦和莎利文。那么让我们怀着崇敬的感情走进海伦与莎利文她们神奇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去体悟、深思、探究„„

课件演示

(三)细读探究

1.先让我们找到能概括全文、直接说明文章主题的句子。然后,集体朗读。“就是这个人在我认识的生活中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2.“一切”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

莎利文老师教海伦:①认识事物(具体)②认识自然 ③认识“爱”(抽象)3.请一个同学上台板书,同时请三名同学分别朗读(配乐)4.议论板书

5.讨论:莎利文老师是怎样引导海伦认识“爱”的?她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点拨,突出“爱”的教育。

6.指导集体(配乐)朗诵23、25段,在优美的情境中感悟“爱”的神奇与美好。7.小结:莎利文老师对“爱”的描述是那么生动而优美,那是因为她心理充满爱,她对海伦的爱不就像雪白的云絮吗?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对“爱”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理解,我们能不能也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我们所体会的“爱”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爱”是这个世界最温暖、最美好、最令人留恋的所在,我们需要“爱”,我们更要学会“爱”,奉献“爱”。

8.小结:哦!健全的生命多么好!同学们对“爱”的体会才会这么丰富、细腻和美好!“爱”像鸟儿有了翅膀,从此可以展翅飞翔。自从海伦在老师“爱”的指引下认识并找到了“爱”,她说她脑子里就充满了美妙的真理,她感到她的心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息息相通,紧紧相连。下面我们来欣赏海伦写的一首小诗,相信会让同学们生发更多的感悟和联想。

(四)感悟联想

课件演示,配画配乐诗: 我听见石头在歌唱

海伦·凯勒 我听见石头在歌唱,沿着草地上的小溪,沿着低矮倾颓的石墙,我听见风的低吟 鸟的轻唱,我听见每一块圆圆的方方的石头

都在快乐地唱着自己 快乐的故事„„

1.学生配乐朗诵

2.教师情境激发:是啊!有谁曾听见石头在歌唱? 聋哑盲人海伦又怎么会听见石头在歌唱?

3.启发学生感悟联想,认识到:海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心理充满了爱,“她感到她的心跟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她的心灵在歌唱,生命在歌唱。

4.小结:是啊!海伦不就是这样的一块石头吗?它仿佛被上帝抛掷在黑暗的荒原里,抛掷在永恒的寂静里,但她没有灰心和绝望,沿着草地上的小溪,沿着低矮倾颓的石墙,她找到了光明和希望,这是她的心灵在歌唱,生命在歌唱„„

5.集体配乐朗诵《我听见石头在歌唱》

6.激情说话:同学们,对比海伦,对比千千万万的残障人,我们的生命是何等奢华!上天给予我们明亮的眼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用它去发现美,寻找光明? 上天给予我们(灵敏的耳朵,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聆听„„)(上天给予我们美妙的歌喉,我们有„„)

过渡:海伦和莎利文老师的故事的确非常感人,它给我们每个健全人以深深的触动,我们该怎样珍惜我们的天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怎样去热爱这个世界,怎样爱别人?我想,要是把这个故事改编成戏剧上演会增添更感人的力量!好!就让我们走进梦想剧场。

(五)梦想剧场

1.引导学生爱课文内容分场编剧本,给每场定一个题目 要求:概括主要内容,形象、生动、简明。2.讨论给全剧定一个最适当的题目 要求:揭示主题,生动、形象、简明。3.分场展示(配画面)讨论配置主题音乐。屏幕展示(配音、画)石头之歌 渴望光明 春天来了

认识事物和自然 “爱”的絮语 石头在歌唱

四、结语:

同学们,能做你们的老师,是我的骄傲和荣幸。我希望我也能像莎利文老师一样有一颗博大深沉的爱心,我也希望我能牵着你们的手,把你们引向美好、幸福、充实的人生。让我们珍惜天赋,珍爱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并向这个世界奉献自己的爱,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让我们所爱的世界更美好!

五、布置作业:

(课件演示,音乐《命运》)

自选其一:

1、小组合作编创课本剧

2、随笔:《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

第二篇: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定稿]

5《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陈太丘与友期》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1.积累重点实词的解释。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3.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4.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反复诵读,通过想象、比较,品味“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

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元芳所具有的品质。

两课时

1、创设情境法:

体现这一教法的有两处:一是引导学生举出几个关于聪颖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反复朗读特别是名家朗诵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2、导读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表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晚唐昭宗年间有位宰相叫郑綮,很善写诗。一次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否?”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是啊,似乎风雪与诗向来有缘,与诗家的灵感灵气有缘。有人冒雪吟诗,有人踏雪寻诗,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600多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的雅趣。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诵读,初步感受文章】

1.全班同学自由诵读课文两遍(力求读准字音,不回读)。

2.请一个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文章,第一步要求加上句读,第二步要求读出句中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请一个学生朗读有句读的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流畅、情感、语速、轻重音等角度评价。4.请该生在听取同学的点评意见后,再读。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掌握文意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及提示,能够初步翻译文章】

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结合注释,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教师PPT投影展示重要文言词语,以提问形式补充落实)。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就是;何所似:倒装句,即似何,像什么。

2.根据屏幕上的注释和书本注释,主要以自我翻译为主,可以同桌互助,翻译全文。请一学生翻译全文,全班同学和老师修正、补充。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大笑了起来,很高兴。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意:(1)大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改变下顺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说话用语习惯,“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全班学生再齐读课文

四、逐步深入,品味语言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理解“乐”“大笑乐”的意义及深刻含义】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谢家子弟的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谢太傅(谢安)。

3.谢太傅对比赛的结果有何表示?(用原文字词回答)大笑乐。

4.谢太傅为何会“大笑乐”?

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两个答案都满意,故“笑乐”。(追问拓展:两句话各好在何处?)“撒盐空中”好在:

A、“撒盐空中”在晋代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风俗,以敬神、驱邪,这一比喻来自于生活,有现实根据可依,说明胡儿善于体会、感悟生活。

B、历史上也不乏以盐喻雪的名句: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苏轼“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皆可见以盐喻雪恰当。

C、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因此将雪比作盐,十分形似。“柳絮因风起”好在:

A、“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

B、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

5.谢太傅笑前喻,乐后喻。(即:对胡儿的比喻有略含贬义的笑,对兄女的赞许之乐。)(追问拓展:为何笑前喻乐后喻)

“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况且“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而盐是被动的“死”的意象。

“撒盐空中”过于追求形似,却忽略了神似,忽略了诗句应当具有意蕴美的要求,追求形似忽略神似,没有意蕴美的诗句自然比不上形神皆备、意蕴深刻的诗句,自然“撒盐空中”也是比不上“柳絮因风起”的。

6.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

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欣然”、“未若”(说话直率,可见氛围轻松)等句子、词语看出。

注: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谢太傅是对“撒盐空中”的认可(“撒盐空中”更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随风往上飞扬,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用盐更加形似。碰到这个答案,教师应用“好的诗句应该不仅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有意蕴美”来进行讲解。

7.作者有无对这两句比喻有个谁优谁劣的评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句特意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不刻意去写胡儿谢朗),暗示谢道韫既有天资才气,又有后天的艺术熏陶等。表明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是赞赏的。

五、拓展积淀

【设计意图:积累字词,积累咏雪名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1.文中的家庭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氛,让我们也参加进去,看看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比喻来形容雪?

析:羽毛、棉花、蒲公英、梨花„„

2.古人咏雪的诗句也有很多,你能记起哪些?(PPT展示,学生回答后齐读一遍)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六、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有“咏絮才”美誉的谢道韫,也感受到了东晋士人家庭和睦欢快的气氛与雅趣;更让老师高兴地看到了你们的智慧在眼中闪现。现在我想把冰心的一首小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都做一名出色的聪慧、睿智的少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冰心

七、布置作业 1.翻译句子。

2.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将原文扩写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记叙文。

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叙述事件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兄子——撒盐空中

赞誉谢道韫才气 兄女——柳絮因风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借助注释和作简单翻译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

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不(fou)3.学生自由朗读 4.齐读

5.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作简单翻译。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借助注释和作简单翻译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1.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顿,可能同学们还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

期日中:约定;

太丘舍去:离开(区分古今异义);

过中不至:到;

去后乃至:才;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拉;

君、家君、尊君

2.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3.用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4.质疑(关于字词句)

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四、讨论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1.在人物刻画、语言处理、主题思想、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新的疑问呢?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呢?

2.通过这段描写,你认为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看法)? 友人:“无信”“无礼”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孝顺;伸张正义;落落大方; 3.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4.同学考虑文章一共提到几个人?(3个)主要人物有几个?(2个)陈太丘既然不是主要人物,那么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不能,是起因)

5.对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语言、神态)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努力的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布置作业 1.翻译句子。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友人 知错能改

事情本身:启示我们做人就要有有诚信,讲礼仪。

第三篇: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精

《繁星》

(一)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自主学习: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向学生提供以下资料:①作者简介②写作背景(见附一、二)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语设计: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口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② 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③ 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参考答案)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三人还在跑呢!”

②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霎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②怎样理解“?”

——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此题如 2 学生提出其它理由,只要合理即可)

4、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5、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教师点拨:十分生动形象的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五、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3段;

2、查找搜集有关星星最新信息的资料,结合文学分小组出一份手抄报。附:

一、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可谓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二、《繁星》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三、板书设计

从前

小时侯望星天

对星天的依恋

三年前

回忆三年前望星星 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对繁星的热爱 如今

在海上望星星

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对光明的追求 有一夜 船上观星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四篇:七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纸船》教学设计语文版-精

《纸船》

课程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冰心诗《纸船》,掌握作者及作品内容,领悟诗中作者对母亲和祖国深沉的眷恋和热爱,积累〝妄弃、惊讶、倘若、无端、至爱〞等词语,掌握托物寓情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享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我们关爱自己的母亲,回报自己的母亲,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老师捧出康乃馨询问:如果要把康乃馨送给至爱的人会送给谁?学生齐声应:妈妈。老师深情诉说,母爱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世界上因有母爱而变得更温馨,所以许多人都歌颂母爱。母爱是博大无私的,我们借花传达对母亲的情意。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表达女儿眷恋思念母亲的诗歌《纸船》。

二、作者简介,熟悉背景

冰心(原名谢婉莹),此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小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1923年秋天,冰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并取得赴美留学的资格,这是很好的机会。可作者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就是与挚爱的亲人分别。在她决定离开之后,家里就变得很异常:父亲背后的叹息,母亲强忍的泪光,自己与弟弟以狂欢来掩饰内心的痛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诗人无意中看到弟弟写的纸条,情不能已,写下了这首诗。

三、听读入课,熟悉文本

(一)先听范读,体味诗中所创造的意境,产生想象与联想。

(二)听完诗歌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形象?

(三)学生积极发言:如“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个弱女子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如“她眼含热泪、专心执 1 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等。

四、深情朗读,体会情感

诗贵在吟咏,如果你要表演朗读本诗,你觉得应该如何朗读(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等)。

(一)朗读指导,要求读出诗味。

朗读技巧:把握好节奏、重音、感情基调,应该尽量读得深情、低沉。朗读标准: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节奏分明、感情充沛。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成果展示,表演朗读

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诗句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如“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

泪和悲哀是由于深爱母亲却又不得不与母亲离别,远隔千里不能与母亲朝夕相处,对母亲的日夜思念的滋味而痛苦,诗人想象纸船载着对母亲的爱和远离母亲而产生的这种悲哀情怀流到母亲身边。

五、迁移拓展,丰富情感

(1)古今中外抒写离别、思念之情的诗作,很多运用托物寓情的写法,有的寄情于月亮、有的寄情于山水、有的寄情于大雁,请你读出七年纪学过的相关的诗句。例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2)折叠你们的爱,倾诉心中的情:(备好彩纸,让学生用下面的句式仿写,然后折叠纸船或者是千纸鹤,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友)▁▁▁▁,倘若你▁▁▁▁▁▁▁▁▁▁, 不要惊讶▁▁▁▁。

这是▁▁▁▁▁▁▁▁▁▁▁,万水千山, ▁▁▁▁▁▁▁▁▁▁▁▁▁▁▁▁▁▁。例如: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小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老师用爱和诗的精魂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

六、布置作业

(1)课后把你们的折叠纸鹤送出去,并附上作业2中的小诗。

(2)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第五篇:七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新版)语文版-精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回忆录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母亲所具有的品质。

2、理解并把握朴素文笔下蕴含的深沉真挚的感情。课前准备

收集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歌曲等。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分析概括母亲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语文活动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让学生上台朗读)

二、课文导入

刚刚大家交流了许多赞美母亲的作品,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朱德元帅笔下的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课文是作者位了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注:共和国十大元帅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贺龙 陈毅 刘伯承 罗荣桓 聂荣臻 徐向前叶剑英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朱德母亲平凡的一生。

2、标注出生字词。

3、标注出文章中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细节质疑。

四、师生互动

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学、相互讨论本文的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溺死nì

不辍chuò

私塾shú

劳碌lù

和蔼hé ǎi

宽厚

管束

慰勉

为wéi富不仁

节衣缩食 佃diàn农

和睦mù

迁徙xǐ

妯娌zhóulǐ

任劳任怨

勉强miǎn qiǎng

聊叙

衙yá门

无可奈何

菜籽(zǐ)

榨(zhà)

豪绅shēn

东挪西借

滋味

周济

哭泣

横蛮

佃农 :向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租种某地主土地的农民称为某地主的佃户 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有势力、有名望的人)。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挪,挪借,暂时借用。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慰勉:安慰、勉励。

不辍劳作:辍,中止、停止。劳动作活的事从不停止。和睦:相处得好,不争吵。

(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文章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全班大讨论,一人质疑,全班解惑,教师也参与到这种讨论中去。)

2、在对文章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请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概括母亲具有哪些品质。(学生小组内讨论归纳,教师随机指导)

朱德的母亲主要有这样一些高尚品质:(1)勤劳(第4、5、13段)(2)俭朴能干(第6、12段)(3)宽厚仁慈(第7段)(4)坚强(第8段)(5)有远见(第10段)(6)同情革命(第11段)(7)支持革命(第12段)

(学生对于母亲品质的分析,有的比较深刻,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补充)

五、学习小结

我们通过朱德对其母亲一生的回忆,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个具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的女性。

六、作业

1、记默生字词

2、结合文中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来描写一个人物,要求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所具备的一种品质。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

1、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2、品味本课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复习生字词

溺死nì

不辍chuò

私塾shú

劳碌lù

和蔼hé ǎi 为wéi富不仁

节衣缩食

佃diàn农 和睦mù

迁徙xǐ

妯娌zhóulǐ

任劳任怨 勉强miǎn qiǎng

聊叙 衙yá门

无可奈何

菜籽(zǐ)

榨(zhà)

豪绅shēn

东挪西借

滋味

周济

哭泣

横蛮

二、整体感知

1、结合上节课所学,整体感知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2、结合课后练习题二,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三、师生互动

1、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

第三部分(第14-17自然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示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对这篇文章结构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分歧主要是最后一部分:一种意见是最后四段是一部分,一种意见是最后两段是一部分。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后一种意见比较合理,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钱一种意见似乎更妥当。)

2、品味课文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的特点: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品味: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与“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着平静道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2)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品味: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作者将这件事情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3)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品味: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4)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品味:以可感的形象“强健身体”“勤劳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5)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不救的。品味: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四、学习小结

1、写作特色:

1)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见品味语言)

2)所选材料典型,如在写母亲“勤劳”这一品质时,说“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 煮饭”。

3)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

2、回忆录的特点:

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断。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五、作业

1、以书信或贺卡等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情。

下载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春》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春》 教材分析: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

    七级语文上册第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精(五篇材料)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 学习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利用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读懂......

    我的老师语文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语文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表现我的......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识字导入。 孩子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生字,不仅能根据声旁猜出字的读音,还能根据形旁猜出它的意思。今天,老师就要考考你们,能用形声字......

    【精】我的语文老师作文(最终定稿)

    【精】我的语文老师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语......

    七级语文上册《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课件

    《春》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七级语文上册《春》教案(新版)苏教版-课件

    《春》 第一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到了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濛濛的小雨、若隐若现......

    我和语文老师

    我和语文老师 小时候,我对语文并不感兴趣,但是,自从我上了四年级之后我就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这都归功于语文老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吧。我们上课的时候,要把老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