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上技术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地方教案 1
1、房屋的建造和维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点:了解各种房屋的特点,探究房屋建造过程。
2、能力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力。
3、情感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房屋的建造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房屋的维护。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一:兴趣引入
同学们,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几大问题,今天我们来了解有关房屋的一些知识。
板书 : 房屋的建造和维护
1、住楼房的同学举手,说一说,住楼有哪些好处?
2、住平房的同学举手,说一说住平房有哪些好处?
二、出示目标:
了解各种房屋的特点,探究房屋建造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认识思索
你能说出哪些不同建筑材料建成的各式各样的房屋?(阅读教材)
四、联系实际
1、你们见过盖什么样的房子?说给大家听一听。
2、阅读教材了解建房过程有哪些?
3、房屋使用时间久了,会出现什么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办?
五、目标检测:
经常(保养维护)会使我们的房子状态良好,俗话说的好:房子在人(住),关键在(维护)。
板书设计 :
房屋的建造和维护
砖木结构:亭台楼阁
刷墙 原木结构:深林中木屋
修理破损 草木结构:窝棚,马架子
房屋维护
改造
房屋建造:
混凝土结构:高楼大厦
开窗通风
毡房:草原游牧民
经常打扫 水屋:北极人
朗乡林业局第一小学邹继春
五年级(上)地方教案 2
2、建筑物的类型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建筑物各种类型。
2、分析了解建筑物结构特点,特定用途。、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质疑。
教学重点:认识建筑物各种类型。
教学难点:了解建筑物结构特点、特定用途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我们居住的房屋统称民居。中国这么大,56个民族民居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然而它属于建筑物的一种。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建筑物的类型。(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观察认识建筑物各种类型。
2、分析了解建筑物结构特点,特定用途。
三、观察认识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建筑物
1、用于居住的建筑: 农家宅院 城镇居民楼
2、用于生产和办公的建筑物:办公楼(机关)厂房
海上钻井平台
3、用于娱乐的建筑:剧院
电影院
4、用于公共服务的建筑:学校
医院
商场
体育馆
5、用于支持交通系统的建筑物:桥梁
火车站
机场 小结:同学们!各类建筑你都去过哪?
四、分析思考
各类建筑物有什么特点
居民楼:独立单元、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上下水道、冬天有暖气
教学楼:长方形一般大、右前后门、公共走道
体育馆:空间跨度大、空间很大、有很多出入口、灯光系统、大屏幕
桥:桥面和桥墩、连接两岸的道路
五、目标检测
你还知道哪些建筑物与众不同?说说你最喜欢的建筑物类型特点?
板书设计:
建筑物的类型
结构不同
用途不同
朗乡林业局第一小学邹继春
五年级(上)地方教案 3
3、设计纸盒房屋
教学目标:学习并制作纸盒房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思索分析能力。紧密联系实际,强调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设计纸盒房屋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纸盒房屋
教具准备:纸盒、胶水、剪刀、尺子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入
建筑物的形状和功能来自设计师之手。他们从画草图开始,逐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最终形成设计方案。今天,你我都来当设计师,小小建筑师。板书:设计纸盒房屋。
二、目标出示:、学习并制作纸盒房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思索分析能力及强调环保意识。
三、图片欣赏 阅读讨论
建筑物设计出自设计师之手
步骤:画草图,完善设计,形成方案 仔细观察书中的资料。
商品楼:效果图(草)
方案图(草)
实景图(照)科学公园:效果图(草)
方案图(草)
实景图(照)
四、探索馆
1、选择做房屋模型的纸盒。
2、画出设想的房屋外形。
3、画出纸盒房屋的制作图。
4、学生动手做房屋模型。
5、用彩色笔着色门窗。
6、用美工刀刻阳台。
7、翻折阳台、阳台成型。思考
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利用? 拓展园
小组成员利用不同形状的纸盒制作建筑模型,再组成一个区域模型
八、作品展示
板书设计
设计纸盒房屋
课后反思:
朗乡林业局第一小学邹继春
第二篇:解方程教学设计五上范文
解方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3—84页解方程(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正确解简易方程,如x+a=b,x-a=b。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感受简易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2、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1)x+24=73(2)4x<36+17(3)72=x-16(4)x+85 今天我们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解方程(1)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设计意图:先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一顶帽子x元,一件上衣58元,一共用了79元。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X+58=79 师:X+58=79这个方程怎么解呢? 生:利用加减法的关系:X=79-58 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58,就得到X=21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58? 生: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58,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板书:解:X+58=79 X+58-58=79-58………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 X=21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58,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21一定满足这个方程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58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
= X+58=79=方程的右边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21是方程X+58=79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2、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方法,学生板演。学生板书:解:3X=438
3X÷3=438÷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X=146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方程两边为什么同时除以3?X=146是不是方程的解?
学生认识:(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利用的是等式的性质,即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把X=146代入方程进行检验,方程的左边=146×3=438=方程的右边,所以是方程的解。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84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全班订正。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格式。)
2、教材第84页练一练1题。(学生自己计算等号两边的值,并进行比较。)
答案:
1、略,2、(1)x=24,(2)x=17.5,(3)x=2,(4)x=98
四、达标反馈
1、判断题
A.3是方程5X=15的解。()B.X=2是方程5X=15的解。()
2、填空题 X+3.2=4.6 X+3.2○()=4.6○()X=()
3、教材第84页练一练2题。
答案:
1、√,×,2、X+3.2-3.2=4.6-3.2,X=1.4,3、39+ X=98,X=59,5 X=180,X=36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生:解方程时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
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生: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生:想知道方程的解对不对可以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师:今天有这么多收获真为你们高兴。
六、布置作业
1、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x+8是方程。-----------------------()(3)因为2=2×2,所以a=a×a。-----()(4)方程一定是等式。------------------()
2、教材第84页练一练3、4题。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
1、解:X+58=79 X+58-58=79-58………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 X=21 验算:方程的左边 = X+58 =7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21是方程的解。例
2、解:3X=438 3X÷3=438÷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X=146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第三篇:21、《孔子》教学设计(五上)
21、《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三、复习导入课文: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的光辉思想令人怀想。谁知道中国最有名的老师是谁?生答:孔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这个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古代名人,你了解到了他生平的什么哪些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四、精读课文,深入学习:
1、默读第1--4个小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故事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事2:不喝“盗泉”水 故事3:谈“识人不易” 故事4:晚年读《周易》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第一个故事:
小黑板出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师生再共同点评。
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
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自己这方面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和总结: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第三个故事: 学生分角色朗读5至7自然段,思考:
1、小黑板出示:“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思考1:“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2、小黑板出示:“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思考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学生小组讨论,选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3、教师提问: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第四个小故事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边勾画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如: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五、学习升华:
小结: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本文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你又学到了他什么思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安守节操,敢于自省,勤奋读书„„
六、板书设计:
21、孔子
第四篇:苏教版五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7、变色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名副其实”的意思。
3、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写作顺序。
4、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并了解其变色的原理。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变色龙变色的视频文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第四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出示尺蠖和壁虎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特殊本领),今天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
2、出示资料小卡片---------变色龙,也称避役,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己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让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下面让我们打开书,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具体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出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并范写其中较难写的几个字。
3、字词学完了,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给文章分分段。
(出示: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4、评读
5、汇报段落的划分
6、你现在能说一说文章写了变色龙那些特点吗?(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7、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这一特点吧。
三、细读变色这一部分
1、变色龙这的会变色吗?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作者开始听说的时候也很好奇。幸亏他的非洲朋友朋加沙为他解惑。
2、朋加沙为了证明变色龙会变色一共做了几次试验?(3次)
3、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找到“先……接着……再……”,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
4、(出示文章填空: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___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__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___色变为___色。再把它放在________上,又从____色变成____色。)你能不看书完成它吗?
5、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变色龙能够变色吗 ?(出示资料卡片)
6、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直观的来了解一下变色龙变色的情景。
7、那你能想象一下(出示提示句:把变色龙放在火红的枫叶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_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_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指名说。)
8、你能用刚刚我们学习的连接词把这些情况连起来说说吗?(出示:我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_____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___色变为___色。再把它放在______上,又从____色变成____色。)
9、学到这里我们不由的赞叹(出示: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你能根据刚刚所学,推测一下“名副其实”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归纳出示--------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称。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实:实际。)
四、归纳总结全文。
五、进行课堂反馈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刹(chà shà)那间
伺(cì sì)机
震(zhèng zhèn)惊
豆藤(téng tén)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变色龙的奇妙在于能随身边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在豆藤上,它是_____色;在香蕉叶上,它是_____色;在水泥板上,它是_____色„„变色龙,果然_____________。
3、造句
①先„„接着„„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继续朗读课文;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3);
第五篇:五上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每小组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每小组各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纸模型;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请大家拿出信封内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听好了,既然是游戏当然就有游戏规则,请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先思考或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
3、师根据汇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贴出以下四种折法:
4、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 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1:长方形的面积是30×20=6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0÷2=300(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形边长为3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 生2:正方形的面积是30×30=9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00÷2=450(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0厘米,高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
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20=8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00÷2=4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即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5、引出课题。
师:看来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很乐意表现自己,老师真为你们而高兴。如果我们从桌子上任意取一个三角形,(师拿起任意一个三角形模型)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不会计算的面积图形中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6、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玩游戏,小组内交流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玩了一次折一折的游戏,想不想再继续玩?(想)好,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请听好要求:拿出信封里面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自主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
2、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汇报(2名学生,1人汇报,1人演示)(生1边演示)
生2边汇报: 我们用2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师:哦!原来是这样!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请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两位小老师。
师:刚才这个小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来拼组的。你们还有其他新的发现吗?
(点用直角三角形拼组的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汇报的过程略)师:汇报得真好!还有吗?
(点用直角三角形拼组的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汇报的过程略)
(注明:每一种拼组学生汇报后都贴在黑板上。在老师小结时,故意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拿掉,并用画虚线表示。)
【设计意图】:让各组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小组推导过程,锻炼学生整理思维、理顺思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
师: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都说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追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面积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师任意拿起一个三角形和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对比进行引导)
生: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才对。同学们现在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大家拼图形的过程。老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板书)师:看来,我们通过玩一玩,拼一拼,知道了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那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老师板书)
师追问:同学们,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写这个公式时用三角形的底乘高呢?“底×高”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2”?
生:“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后,让学生齐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追问,让学生更进一步对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理解,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生:s=ah÷2(板书)
4、介绍P85页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P85页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家固然伟大。但是,老师觉得你们更了不起!他们年纪很大了才发现的,而咱们年纪轻轻的不也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来,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咱们自己!(响起掌声)好,接下来我们是不是更有信心继续展示自我?(是)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知识的介绍,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好)
1、计算生活中的三角形的面积(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红领巾,(举起实物)如果想求它的面积有多少?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需要三角形的底和高。(课件出示例2)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2)计算三角形标志牌的面积
师:我们经常见到类似以下标志的标志牌(课件出示,注明:“4.8分米”是边提问边出示),你知道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吗?谁口算一下。
生:3×4÷2=6(平方分米)师:都是这样做的吗?为什么不用3×2.5÷2呢? 生:因为2.5分米不是3分米对应的高。
师:如果与2.5分米对应的底边是4.8分米(课件出示)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4.8÷2
师: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们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必须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才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3)认识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师: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师:你们认识这些交通警告标志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边小结,课件边出示板书)
向右急转弯 注意危险 减速慢行 注意行人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门口到人民路口这段路,在放学时经常出现交通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交警大队准备用铁皮制作其中两块这样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铁皮吗?(课件同时出示标有底是9分米,高7.8分米的数据的图形)
(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订正时主要关注”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小结。)(4)画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积极,小精灵也给大家带来了问题,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上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学生打开书87页,在书中画一画,完成第6题)
师:你画出了几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出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
生:无数个
师:通过画这样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形状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形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觉得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汇报略)÷2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6--87页第2、4、5题
六、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