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跑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一、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分析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和速度最快的阶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途中跑每一个单步的组成都由支撑时期的着地缓冲、后蹬和腾空时期的折叠前摆、下放摆落动作组成。
(一)着地缓冲:着地缓冲是指从脚着地瞬间至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垂直上方时为止。在支撑腿的缓冲过程中应依靠摆动腿的快速有力向前上方摆动和踝关节的主动用力以及髋关节的伸展来加速身体重心的前移,这有利于缩短缓冲阶段的时间和减少着地时的阻力。当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时,支撑腿的膝关节角约为135°—140°,踝关节背屈约为85°—90°。这样有利于下肢伸肌群的预先拉长和弹性势能的储备,为后蹬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支撑腿着地缓冲过程中,摆动腿以大小腿折叠姿势迅速向前摆动,直至摆过支撑腿的膝关节的稍前部。这时的大小腿折叠角度约为30°,脚跟几乎碰到臀部。大小腿充分折叠,能缩小摆动半径,加快摆动速度。
(二)后蹬: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后,支撑腿开始积极主动地后蹬。同时,摆动推屈膝快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动,带动同侧的骨盘前移,大腿摆至于水平面约成15°—20°角。后蹬可以有力地推动人体向前,而前摆则可以使步幅加大。
(三)腾空时期:支撑腿结束后蹬后,即进入了无支撑的腾空时期,支撑腿离地后自然折叠做摆腿准备,而原摆动腿在腾空过程中摆腿幅度达
到最大限度小腿随大腿的下压惯性先前下方自然摆出前脚掌做“扒地”式准备姿势,此时支撑腿的折叠角度接近最小。而扒地鞭打动作是途中跑的关键技术,为减小着地时的阻力,运动员要做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与脚的积极后扒动作,以减小脚于地面的相对速度,这可使腿提前进入支撑的积极状态,从而加大前蹬阶段的支撑动力成分,形成支撑时期的单高峰型,以提高支撑效果。
途中跑时两臂前后摆动,摆动动作不仅是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腿部动作,更重要的是对提高两腿的交换频率以及蹬摆动作的幅度起着重要作用。摆臂动作应自然、有力、前摆超过下颌,后摆稍向外,不要耸肩,肩横轴应与两臂同时绕身体中轴运动,同时还要协调放松。
另外,弯道的途中跑技术也是不可不提的,在进入弯道时,上体与下肢应成一整体并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侧的腿和手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右腿前摆时膝关节稍向内扣,着地时前脚掌内侧用力。左腿前摆时膝稍向外,着地时前脚掌外侧用力。右臂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前摆时稍向内。左臂摆动时,稍离开躯干做前后摆动。右臂的摆动幅度应该大于左臂。由弯道进入直道时,应随惯性自然放松跑2—3步,身体由内倾自然转为正直。
二、途中跑的技术练习
短跑动作结构比较简单, 但是一旦形成动作定型后便很难改变。所以,在初学途中跑时要让学生知道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自然、放松、大步、快速、向前的要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动作模型,再
短跑
安排合理的教学顺序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60米反复跑2—3次,了解每个学生跑的情况。
(二)原地成弓步站立,做前后摆臂练习。要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臂,前摆时肘关节角度逐渐减小,后摆时肘关节角度逐渐加大,摆动协调有力。
(三)弹性跑。要求跑时用前脚掌着地,作脚跟离地、富有弹性的慢跑,以后逐渐加大腿的摆动幅度并要求做出大小腿折叠前摆动作,跑的速度由慢跑过渡到中速跑,辅助练习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等。
(四)中等速度的反复跑60—80米。要求:跑速中等,动作放松、协调,在步幅逐渐加大过程中体会摆动腿前摆着地动作要领。
(五)大步幅地反复跑60—80米。要求:在体会正确的摆臂和摆动腿的动作要领时,做出摆动腿带髋前送的动作。后蹬跑、跨步跑等可作为辅助练习。
(六)原地高抬腿变加速跑。体会“画圆”跑动技术。动作方法与要领:上体前倾高重心支撑,在原地做高抬大腿跑进,转入跑的阶段防止上体前爬,继续提膝前摆,小腿随大腿快速摆落“,立腰”高支撑。重点强调:折叠高抬,向前摆动,加长每一步的水平移动距离,与跑的衔接过渡自然、动作连贯。
(七)变速加速跑。重点体会大幅度摆动、放松自然跑的技术。动作方法与要领:站立式起动加速,接近最高速度时,保持速度,体会大幅度有节奏的放松跑技术,待惯性不足时再加速转入惯性跑。重点强调:是惯性跑而不是变速跑,注意惯性跑技术的正确性。
(八)30—60米小步跑。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跑的“扒地”着地技术,也可以作为提高动作速率的练习手段。
(九)变速跑80—100米。要求加速跑30米→惯性跑20米→加速跑30米→惯性跑20米。
(十)直道进弯道跑。在直道上先跑20米左右,接着惯性跑进弯道再跑40左右。要求在进入弯道前要有意识地加大右腿和右臂的蹬地和摆动力量,身体逐渐向内倾斜。
(十一)弯道进直道跑。由弧顶开始起跑,接着进入直道。要求在跑出弯道的前几步,身体逐渐正直。
三、短跑途中跑的身体素质训练
短跑属于高强度的无氧运动项目,其成绩取决于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反应速度、加速能力、最大速度的发挥和保持的能力。途中跑则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而恰恰是这两个内容是我校学生的软肋,因此提高学生短跑途中跑的能力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速度力量,即短跑所需的专项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它包括爆发性力量和速度力量耐力。速度力量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最重要基础,是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其他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由于运动中力量的发挥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放神经冲动的强度与频率,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状态可以直接影响肌肉的力量。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保持学生的高涨情绪,使之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充分的信心。
1.上肢力量训练方法:双手持哑铃片的摆臂练习,注意节奏要有慢到快;背负小重量或脚在高处的俯卧撑;引体向上;卧推,抓举,挺举等。
2.腰腹力量训练方法:一分钟仰卧起坐,负小重量的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等;负重转体等。
3.下肢力量训练方法:肩负杠铃最大负荷重量的20%—30%做半蹲跳、弓箭步步走8—10次;负重做快速的小步跑,落地时小腿和脚做积极的后扒动作,并保持高重心;负重做高摆扒地的技术,大腿高抬,并积极下压踮膝放松,小腿自然前伸,落地时积极后扒;弹性踮步走和弹性踮步跳,脚掌着地过渡到足尖有弹性地走或跳;沙坑里做各种弹性跳,踝关节要充分用力落地,落地时要有弹性(单足跳、跨步跳和原地双脚跳);负重(杠铃或沙袋)的原地双脚跳起,脚跟不落地、落地后立即反弹跳起;跳深练习(40厘米左右高),足尖着地,落地后立即反弹跳起;跳台阶、跳栏架(台阶和栏架的高度和数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练习阶段来选定);150米跨步跳,200米后蹬跑;150米—200米换腿弹性跳;跑上、下斜坡等等均可以有效的增强下肢的弹跳和爆发能力。
(二)速度耐力是指有机体长时间地工作抗疲劳的能力,是将最快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速度耐力同时也是对力量、速度、柔软性等各方面素质的最高要求,与取得短跑优异成绩关系密不可分。发展速度耐力的方法主要有:
1.20米—30米—50米折返跑,强度在85%以上的速度去完成; 2.100—150米的重复跑; 3.60—120米的计时跑;
4.300—500米,强度80%以上的反复跑;
5.100米快跑+100米慢跑+100米快跑的变速跑等等。要求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以心律降到120次/分为准。
注意:力量训练时,由于要经常进行抗阻力和有杠铃帮助的负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所以在进行力量训练之前应将准备活动充分做开,以免肌肉拉伤或被杠铃砸伤。而
短跑的速度训练是一种大强度的训练,对身体各系统要求较高,建议速度训练在课的前半部分、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训练的组织要严密、科学、合理,每次训练后都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放松,随时留意学生的动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训练,因为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并没有参加大型比赛的经验,当站在中考体育考试这种类似大赛的场合时,不少学生就会产生如临大敌的恐惧心理。而且,心理训练能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训练中,学生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产生不同的态度。当学生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高兴、满意、愉快等内心体验;而当学生采取否定态度时,就会产生不满意、痛苦、忧愁和恐惧等内心体验;而情绪状态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的效果。由于学生在技术练习之前,对动作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这样既缩小了感知觉与实际操作的差距,又使得对自己所做的动作效果的评价更为具体。当练习效果达到满意程度时,可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性,从而增强对技术动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训练或举行一些模拟式的比赛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常见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一)摆动腿前摆过低或方向不正。纠正方法:首先要讲清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性练习;加强抬大腿的屈大腿肌群力量和伸肌的柔软性练习;在跑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使髋关节处于前移的姿势,便于摆动腿前抬,可结合高抬腿、上坡跑、跑台阶等练习来加强效果。
(二)踝关节紧张,脚落地时有制动现象。纠正方法:原地做小步跑练习,感觉膝、踝关节放松技术,强调跑的过程中踝关节放松,同时在落地时要向后扒地。注意发展踝关节的柔软性和力量。
(三)踢小腿跑。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摆动腿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先高抬然后下压,小腿自然伸展,反复做高抬腿跑。
(四)后蹬无力,蹬摆不协调。纠正方法:除了反复讲解动作要领之外,还要多做一些启发性示范,采用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多看多想,加深体会,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正确的动力定型。
(五)摆臂紧张,姿势不正确。纠正方法:多进行徒手或持轻器械做摆臂练习,以肩关节为轴;做原地压肩等柔软性练习。
(六)弯道跑时身体没有内倾。纠正方法:沿分道线内侧加速跑,强调躯干内倾和外侧摆臂用力,多做下弯道跑练习,消除动作紧张状态。
第二篇:《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方案
《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短跑途中跑》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教学对象
九年级
提供者
叶涛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为宗旨,树立“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情感体验”为指导思想。抓住学生兴趣的激发点,融入“自然分材”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利用一些生活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觉、轻松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意识,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和亲生体验欲望。本节课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创造性地为一堂课设立了一节以游戏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短跑的途中跑的教学;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培养其兴趣的同时,使其对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近一步掌握,同时发展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使其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益处,增强其信心和坚持锻炼的决心,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①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性,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集体协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学增强上下肢协调配合、快速摆动的能力和腿部蹬地能力。②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85%的同学基本掌握途中跑技术动作要领 ②使学生明确跑的锻炼价值,进一步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原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一些科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身体素质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学生学习上比较被动,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彻底释放学习上的压力。所以本该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在体育课上也略显低迷。
九年级学生年龄一般集中在13-15岁,正是思维活跃;身体快速成长;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时期,但同时逆反心理也最强。如果这个阶段体育锻炼跟不上或是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势必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基于此种情况,结合《自然分材》的新思路,整节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动作要领,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技术动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谦让、助人为乐;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途中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重点,是短跑中距离较长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取得较好成绩和锻炼效果的主要阶段。通过前一阶段的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学习,同学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而本次课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较高难度的学习课。以“动作、造型的协调和自然,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学习目的而开展的研究性课型。本节课以游戏为整个教学流成,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掌握途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并在实际中正确的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难点:途中跑的基本姿势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1.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利用各种搜索信息的途径(如看体育书、VCD、图书资料和上网)去了解短跑的一些常识,了解各个环节的重点和要求等; 2.画板、接力棒、排球。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情景导入
展示画板 提问讲解
小组长带领各小组做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在感官上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博尔特的比赛图片,导出途中跑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短跑的途中跑技术要领。
2.情景展开
讲解、鼓励
(1)障碍接力跑游戏
(2)两人两足跳接力比赛游戏(3)两人背靠背夹球游戏
通过同学们自己设计和布置的场地,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在不断克服障碍物的过程中,提高自尊与自信;同时在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腾空和加大学生的步幅;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集体合作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加强学生下肢力量的锻炼;
在游戏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跑步姿势,正确学习途中跑的基本身体姿势,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集体合作精神,同时此阶段已接近本次课的的尾声,运动量较小,使学生的身心得以逐步放松。
3.情景结束
1.组织放松 2.总结本次课
(1)对照展示图板,分析本次课内容学生学习及掌握情况(2)表扬与评价表现好的小组与学生个人;(3)肯定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学习热情与高潮;(4)提出课后更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学生分组组织打“简易保龄球”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
教学流程图
1、七、教学评价设计
1.对照展示图板,分析本次课内容学生学习及掌握情况 2.表扬与评价表现好的小组与学生个人; 3.肯定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学习热情与高潮; 4.提出课后更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八、帮助和总结
1、在教学时重视提高教学效率,克服学生上课的惰性。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大多数为直接兴趣,作为体育教师应如何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在玩中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2、体育教材中游戏占比例不大,而怎样利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游戏的规则下手,在游戏中模仿修改,从而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学会创编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发现,让学生自己去亲自尝试,动手去研究是发挥他们想象力的最好的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篇: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浅谈短跑途中跑的教学方法
【摘 要】短跑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途中跑,它的任务就是达到最快速度。所以,途中跑直接关系到短跑成绩的好坏。这里,我谈一下如何提高途中跑教学的一点方法。
【关键词】短跑 途中跑 教学方法 【正 文】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它对其他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途中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占短跑的70%—80%;由此看来短跑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途中跑的技术。因此,提高途中跑的技术是短跑教学的核心。
一、途中跑的技术练习
学习途中跑时要让学生知道在跑的过程中,动作要自然、大方、向前的要领,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动作有一种深刻的印象,再安排教学顺序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50米反复跑3—5次,了解每个学生跑的情况。
(二)原地摆臂练习。要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臂,前摆时肘关节要露在胸前,后摆时手要露在背后,摆动协调有力。
(三)反复跑50—60米。要求:用50%—60%的速度,体会摆动腿前摆着地动作。
(四)原地高抬腿。要求:折叠高抬,向前摆动。和跑的衔接过渡要自然、连贯。
(五)变速加速跑。要求:站立式起跑后最高速度跑,等坚持不住时放松跑,反复练习体会最高速度的动作。
(六)20—30米小步跑。让学生体会跑的着地技术。
(七)直道进弯道跑。在直道上先跑15—20米左右,接着跑进弯道再跑20米左右。要求在进入弯道前身体逐渐向内倾斜。
(八)弯道进直道跑。弧顶开始起跑,接着进入直道。要求在跑出弯道的前几步,身体逐渐正直。
二、途中跑的身体练习
短跑成绩取决于跑的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加速能力、最大速度的保持能力。途中跑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因此提高学生短跑途中跑的能力就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练习。
(一)速度力量
1.上肢力量的练习:负重摆臂练习,注意节奏要有慢到快;也可以做引体向上、卧推等练习。
2.腰、腹部力量的练习:仰卧起坐,负重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负重转体等。
3.下肢力量的练习:肩负下蹲、弓箭步、小步跑、原地双脚跳。跳台阶、跳栏架、上、下斜坡跑等可以增强下肢的爆发能力。
(二)速度耐力
1.20米—30米折返跑,强度在80%以上。2.200—400米的重复跑; 3.100—200米的计时跑;
4.直道加速弯道减速跑、弯道加速直道减速跑的变速跑。
三、途中跑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一)摆臂紧张,姿势不正确。纠正方法:进行徒手或负重摆臂练习。
(二)踢小腿跑。纠正方法:重复强调动作要领,摆动腿时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先高抬然后下压,小腿自然伸展,反复上坡跑。
(三)后蹬,蹬摆不协调。纠正方法: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多做一些引导性示范,采用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多看多想再练习,加深印象,逐步掌握正确的动力定型。
(四)踝关节紧张。纠正方法:小步跑练习,感觉膝、踝关节的放松感觉,重复强调跑的过程中踝关节放松。注意发展踝关节的柔软性和力量。
(五)摆动腿方向不正。纠正方法:跑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使髋关节处于前移的姿势,便于摆动腿前抬,可结合上坡跑、跑台阶等练习来加强。
(六)弯道跑时身体不会内倾。纠正方法:沿分道线内侧多做加速跑。要求:躯干内倾、外侧摆臂用力,消除动作紧张的状态。
四、结束语
途中跑的教学是短跑学习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练习过程中应遵循动作技术的形成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练习热情。注意运动量应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调高,使我们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在短跑的教学过程中,得出的几点途中跑的教学看法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函授教材《田径》第八章。
2、《金牌背后是科技大战》第十五章。
3、《实用运动训练问答》第五部分与第十四部分。
4、《身体素质训练法》第三章与第六章。
第四篇:《短跑》—发展学生途中跑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 短 跑 》—发展学生途中跑技术
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郑县76号学校
初中 汤 勇
一、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七年级(水平四)学生设计的。他们的年龄多为13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且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而且短跑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平时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大部分的同学都会跑,但能跑好的同学不多,特别是跑途中跑的时候。还有跑是比较枯燥的项目,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作技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思,本课主要以限制训练法,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途中跑的过程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树立上进心。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新课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和快乐体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短跑途中跑动作技术要领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加强、巩固短跑的技术。培养学生敢于追求梦想、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动特点,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组织安排展开教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短跑课(田径跑2单元第1次课)。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两个目标:即技能培养目标和身体发展目标。技能培养目标是教师介绍快速跑的练习原理、方法。提高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因地制宜从事身体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身体发展目标是通过各种快速跑的练习和专项练习,发展学生的无氧耐力和速度素质、反应能力及应变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和运动能力。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的动作技术环节和技术特点的要领、做法以及完整动作的相关原理配合,进一步提高快速跑的速度,为50米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技能培养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快速跑学习,使8 5%以上学生初步掌握途中跑动作技术要领的练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锻炼腿部肌肉强度。
3、情感目标:本课通过途中跑与游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团结、合作、友爱等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教学重点:是如何加强两腿交换的频率。后蹬充分 ;
教学难点:前后摆臂、后蹬跑、腿面高抬;手脚配合协调;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
2、游戏法
3、观察法
4、讨论法
5、练习法
6、竞赛法
七、教学流程:
1、情绪调动,热身准备 ⑴、课堂常规: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⑵、宣讲本节课的内容:途中跑
⑶、游戏:学生分为两组:长江队、黄河队
⑷、徒手操:
①伸展运动
②体转运动
③踢腿运动
④弓、侧步压腿; ⑤ 踝、腕关节活动
2、学习体验,技能培养;讲述途中跑动作要领(以后蹬跑为主)本课教材要点(折叠前摆、准备下压着地、着地缓冲、后蹬等4个要点),为此,我根据学生“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法要求,在课的基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尝试教学法”。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充分做好热身准备。再让学生自我组织观察,安排好游戏场地。(标出;起跑点→加速区→途中穿越区→冲刺区),激发兴趣,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平时的短跑中,途中跑是整段路程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距离,取得成绩是十分之重要的。
“途中跑”是基础教学,其技术特点可以归纳为高重心、协调性、直线性、向前性和平稳性。
⑴、上肢技术
躯干保持正直或稍前倾、挺胸、收腹、拔腰,头部正直,颈部放松。摆臂动作以肩为轴,两手腕、指自然伸直或半握拳,轻快有力地贴身前后摆动。前摆时,手的高度略超过下颌;后摆时,摆至上臂约与肩同高。
⑵、下肢技术
以髋关节为轴的高速摆动是途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动作结构分为腾空、着地缓冲、后蹬、前摆4个技术阶段。
①、腾空(准备下压着地)支撑腿蹬离地面后,人体便进入无支撑的腾空状态。由于支撑腿蹬伸后的惯性作用和大腿的摆动,小腿迅速向大腿靠拢,形成大、小腿边前摆边折叠时,摆动腿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大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方摆出,积极的下落着地,膝关节伸直。
②、着地缓冲腾空即将结束时,摆动腿积极下落,用前脚掌富有弹性地着地。缓冲主要是着地的支撑腿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形成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弯曲动作,随身体重心前移。为后蹬动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后蹬
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时,即进入了支撑腿的后蹬动作,在摆动腿前摆动作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踝关节,直至蹬离地面。
④、前摆(折叠前摆)
支撑腿后蹬的同时,另一侧的摆动腿膝关节充分折叠并超越支撑腿,快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动,带动同侧骨盆前送。
要求:①要想跑得快,动作要放松;
②前脚掌着地,腿部后蹬充分
③折叠、前摆、高抬、积极摆臂
④努力保持直线向前
3、教师组织教法:
⑴、教师示范
⑵、学生听后集体5——15米的示范 ⑶、摆臂及小步跑接加速跑练习
2×15米
(复习上节课内容)⑷、实践练习本节课的内容——后蹬跑 3×15米
⑸、4×30米 “锤子、剪刀、布”的游戏
以调整学生心理状态,不使快速跑课显得孤糙无味,而变得更加有趣。因为:快速跑是学生今后进行锻炼的便利的方法,也是最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甚至是出现危险的锻炼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锻炼方法进行切实的指导。
4、稳定情绪,调整身心;
⑴、师生共同放松;老师通过有旋律的节奏与学生一起进行放松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及身体上都得到愉快的调整。
⑵、进行本课的小结和评价:肯定、表扬这节课上学生表现最好的亮点。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意表鼓励;针对本次课情况布置课后练习跳绳和原地高抬腿跑。
⑶、紧接着师生再见,安排学生收回器材。最后用击掌方式宣布下课。
八、教学后反思:
1、成功和亮点之处:
⑴、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节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竞相比赛,课堂活而不乱。实施了有效的教学方案,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让学生学会了遵守规则。
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快速跑练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⑶、本课最成功之处就是在游戏“锤子、剪刀、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身体的灵活,身体的快速启动,为延伸到本课的重点、难点伏下美好一笔。
⑷、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按奔跑能力进行分组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训和不足之处:
再好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节外生枝的,⑴、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⑵、在短跑的途中跑的教学中,一味的讲究“用力蹬伸”,而轻视了学生的腿折叠、前摆和高抬,所以在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展示时,整个动作配合有些僵硬,因而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完成动作技术和达成目标不理想。
⑶、由于学生活动的场地小抗干扰能力弱,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基本部分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融洽,但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注意力分散。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
3、教案的修正和补充:
上完课后,静心反思:除了上述提到的问题以外。那么组织教学方法还有何新招?教法、学法上有哪些创新?易发生的误区有没有突破?引导是否得当?练习是否到位?体现了哪些教育教学规律?等等。及时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取舍,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增添丰富素材。
总之,教学后反思要及时做好笔记。教学的探索创新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从反思中取“好坏”,得“扬弃”,求“纠正”,促“提高”。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
第五篇:《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反思
《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反思
体育组 郜金城
跑是人在适应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体育娱乐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短跑中途中跑的距离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改进和提高途中跑技术有它的实际意义。又因现阶段的高中生平时吃苦少、锻炼有限、毅力、速度素质较差,由于跑的运动,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习这一课意义重大。要教好这一课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培养。由此可见,上好一节优质的短跑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代数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意识能奇迹般的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奋的求知状态,是学生探究、创造、追求、发现的重要心理因素。比如:你们心中的短跑偶像是谁?你想成为刘翔吗?我们用什么行动来支持刘翔?什么是途中跑?途中跑应怎样跑?步长与步频怎么才能提高?怎样才能做好身体的协调控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学生学会了思考、体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想学、会学、能学。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语言、教具、表情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情境教学是学生的心理状态高度兴奋的重要条件,是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的催化剂,也是触发学生各种情感的因素,途中跑的重点是步幅与步频,难点是身体的协调配合,本人根据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了让学生过障碍物、梯子格,同时我采用生动形象、激情活跃的语言、有时用幽默的几句来调节,激发学生个性、思维情感,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体验与互助、审美与评价,让学生懂得短跑中途中跑步长与步频,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平时观察刘翔练习时的一些练习手段来让学生自由展示并加以指正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让学生掌握动作、学会思考、主动尝试、大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自唱自舞进行放松,将艺术渗透到体育课堂中,使体育课更优美、更生动;又让学生有个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之中,充分体验体育的乐趣。在课堂中安排了游戏,游戏不仅将课堂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技术动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并适时地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有了这种氛围,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容易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宽松自如的学习环境,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没有“师道尊严”的架子;引导学生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如:跑的步长、步频、身体的协调配合、体力的分配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学生提出问题后,我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寻找答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点拨指导,让学生去磨练自己的能力,如:身体稍前倾与坐着跑动作有哪些区别?步幅是越大越好吗?步长是越长越好吗?让学生在观察中、在尝试中去找答案、去创新,对学生新颖别致的想法,我给予高度的赞扬,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成功,从而增强学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五.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放开手脚去练、放开思维去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在探究中出现错误,不求齐全,使学生在自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探究。为了达成目标,学生会融合合作之中。如:有些学生由于天生身体素质差,跑的步长不长、步频不快,就让其他学生帮助他们并陪伴跑,学生弄懂之后,那种高兴劲头别提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运动能力、学习水平进行分组,根据学生本人要求自愿组合,在合作学习中,有精彩的发言、有优美的动作、有出色的配合、有奇特的表现,我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评价和赞许,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激起了探索的欲望。
六、认真思考之后,我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水平估计有点高,认为跟学生讲解清楚,做一、二次示范就可以了,其实有些同学还是不十分明白,这样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小老师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提醒自己,尽量完善自己,完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