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

第一篇: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具有创新精神、探究意识的文化。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投放在课堂教学上。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所以师生活动无疑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和主宰。

一、新课程下的师生活动

师生活动是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产生的有关教学活动的新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目前展开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以期改变师生对教学的传统理解,形成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要求新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以便形成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学习方式、方法。在这样的交往与互动中,教师更多的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学习的伙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不断地通过独立探究或与他人合作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努力得出结论,在与教师、与其他学生的互相交流中不断进行检验、修正、总结。

二、对常见师生活动的剖析

1、“讲练结合型” 的师生活动并未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的本质。

这种类型的师生活动往往由两部分模块组成,即教师先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极其精练、到位的讲解,然后安排学生就本节教学内容展开活动:或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问题抢答;或者要求学生做一些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音乐活动……事实上,这种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是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割裂开来的。前一模块的教师集中精讲是在按教师自己的主观意图将知识、技能的内容及需要特别注意的疑点、难点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多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学习这些知识能否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并不是教师主要关心的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就更不在教师注意之列。后一模块中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看起来使课堂气氛很活跃。单纯追求课堂上学生“动起来”,追求课堂的热闹,并不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真正需要的师生活动,它并未从本质上体现新型学习方式的灵魂──自主、合作、探究。

2、教学过程由若干个活动简单累加而成,探究活动变成了机械地完成任务。

有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做到让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师生活动有机整合,这种类型的师生活动与前一类型有了“质” 的区别,它不再将教学活动生硬地分成两大块。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课前精心设计活动,想方设法让教学内容与课堂上师生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以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身份在学生活动中起协调作用,促成学生通过交流与互动达到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师生活动重视了让学生把握知识与技能的来龙去脉,充分地将结论与过程统一起来,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看来要在课堂上真正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除了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师生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外,还必须充分重视情意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具体说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学生敢于行动、乐于行动。

(3)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3、师生活动实质上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但不能把探究式的学习与科学研究混为一谈。

第二篇: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 2002

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教学设计部分40分

1、基本概念20分

(1)试述教学设计的定义,并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简述教学目标的分析过程,说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有何异同?

(3)什么是教学策略?试举出网络环境下常见的教学策略

(4)试述教学媒体选择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并举例说明

2、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

3、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请选择其中一项,论述其教学设计过程10分

(1)、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的课堂组合教学;

(2)、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的网络教学;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4)网络课程的开发

(5)专题教学(学习)网站的开发。

4、介绍你所阅读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论著,并分析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情况。5

二、研究方法部分60分

5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特征是什么?5分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请选择一项有关的课题并按如下要求撰写一份研究方案15分

1)课题的陈述;

2)分析其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

3)建立有关的研究假设

4)确定研究的预期目标

5)说明采用的实验模式

7、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上述你所选择的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设计一个行动研究的方案

8、设计一套关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求:15分

1)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指标项系统、权重、简单的标准说明等;

2)指标项(单指标项)不超过10项

3)说明获取权重的途径和方法;

9、学习反应信息包括几种类型?请利用S—P表分析方法,设计一项研究活动,以测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效果,要求:15分

1)说明测试的目的;

2)说明测试题目的设计方法;

3)说明教学效果的分析步骤(列出分析的项目及所利用的有关曲线或分析模型的名称)

第三篇: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萧县梅村初级中学 傅孝艳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3、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与老师交往。

难点: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分歧。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大了我就成了你》导入新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4.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6.尊重老师,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行举止中。

7.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教材P65运用你的经验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答案提示:如:在学习中,老师扮演引导者角色;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老师扮演组织者角色;在课外交往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朋友的角色,等等。

探究二:教材P66下面阅读感悟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发生分歧时,要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

探究三:教材P67探究与分享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答案提示:(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等等。

探究四:教材P68探究与分享

(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第四篇:《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册

第六课第二框题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秭归县九畹溪镇初级中学

李 云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该部分课程,目标是: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1.4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二框内容。第一框《走近老师》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认识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在此基础上第二框《师生交往》培养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恰当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情谊。

二、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一方面具有向师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差异,师生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教师,不善于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增进与教师的感情,不能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有的学生会讨厌老师、讨厌学习。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从而达成师生和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成为本课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力目标:

掌握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知识目标:

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视频《构建融洽和谐师生关系》,学生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谈话: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交往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与老师交往中,我们该如何走近老师、亲近老师,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如何处理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和烦恼,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师生交往》这一框题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感知教材

教师PPT出示《师生交往》学案,检查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整体统计自主学习效果。学生结合学案看阅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关学习内容,对照答案交换检查学案完成情况。环节过渡: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走近老师、了解老师,下面我们进入活动探究一“教师的角色”。

(三)合作探究,知识内化

1、教师的角色(走近教师)

(1)我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对老师究竟了解多少?老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吗?引导学生看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四个场景图片,说出老师扮演着什么角色,回想跟老师交往的场景,还有哪些角色?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与老师交往场景,分析老师扮演的角色。(2)老师出示PPT,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答案:

老师是学生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塑造人格的引领者、遇到困难时的救助者、心理疏导的保健员、运动场上的合作者、社团活动的组织者„ „

老师把学生当成朋友,真诚与学生交流;老师把学生当成儿女,悉心呵护学生成长。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让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生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和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呢?

2、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学生看教材回答: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学相长,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2)教师出示PPT,进一步引领学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跟我们接触的老师有很多,追忆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并简要说一说喜欢他的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出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共同品质”: 知识渊博、公正平等、关爱学生、亲近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工作敬业、热情宽容„

„ 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我们该怎样对待老师呢?(3)看漫画,讨论交流:

环节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学校召开运动会老师工作出现疏忽差错 当被老师误解时老师工作生活出现烦恼 结合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总结出示“如何对待老师” ①班级及学校活动积极参与(报名、训练、参赛)、建言献策、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这样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②被老师误解时要冷静、要谅解和宽容,不能与老师顶撞和当面争执,不要抵制老师的教学及管理,找合适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向老师说明实情(用小纸条给老师留言、书信、请他人帮忙协调)。体谅老师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③老师工作出现疏忽差错是,不能坐等看老师笑话,要体谅宽容老师、要善意地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人无完人,坦诚交往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④当老师有烦恼时,我们应主动为老师分担烦恼,多帮助老师,平时好好表现,刻苦学习,遵规守纪,不为老师增添烦恼。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帮助老师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通过四副漫画我们总结出构建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对我们有三点要求: 老师出示PPT,学生在教材上找出做上标记。

环节过渡:我们在与老师的相处中得到表扬、受到批评、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下面我们随小华跟妈妈交流第二个话题。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掌握缓解师生间矛盾冲突的方法技能。

(1)课件播放小华与妈妈的对话,学生结合对话内容全班分三个大组讨论三个话题 A、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

B、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错了受批评、委屈受批评、不当的批评方式)C、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后怎么办?

(2)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出示课件总结方法技能。

A、老师的表扬是肯定、鼓励和期待,要化作我们学习生活和前进的动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表扬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不能翘尾巴。

B、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错了受批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面对委屈受批,我们要冷静,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批评是对我们的爱和成长负责,要谅解宽容老师的批评,不要当面顶撞老师,事后找老师说明实情,沟通观点;面对老师不当的批评方式甚至是惩罚,我们应该冷静理智对待,相信老师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不直接与老师对抗,可以事后跟老师主动沟通,也可以通过他人(老师、领导)寻求帮助。

C、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后,我们先应冷静反思,查找自己身上存在哪些问题?主动认错,积极改错,千万不可与老师对着干,不能让矛盾升级,不能出现过激言行。相信老师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选择老师可以接受的方式主动跟老师沟通,尊重理解至上,求同存异。环节过渡:“教学相长”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要求,“亦师亦友”更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那么我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如何跟老师做朋友呢?

4、亦师亦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1)教师出示课件“亦师亦友”,引领学生初步理解亦师亦友的特征 播放小华与妈妈交流的第三课话题“跟老师做朋友”(2)请同学们帮小华出出主意,该如何跟老师做朋友? 学生举手发言后老师总结交往的方法技巧:

平等相待、尊重差异、相互关爱、沟通理解、讲究礼仪 过渡:通过开展四个教学探究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四)教学活动小结

(1)学生谈收获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框架图(2)引领学生一同复习知识点。我的收获正确对待表扬批评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交流理解至上相互关爱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师生交往亦师相互关心亦友正确对待矛盾冲突彼此尊重礼貌待师 过渡: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师生关系是我们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层人际关系,它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跟老师间都希望搭建一种教学相长、亦师亦友、民主平等、和谐幸福的师生关系和情感桥梁,那么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五)拓展空间

或许你曾经受过委屈却没有机会申辩,或许你曾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或许老师的辛勤付出感动着你我。今天,让我们主动跟老师沟通,把自己的心声告诉他(她),让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

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100字左右的短信或心愿卡,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与老师开展交流互动。

(1)学生独立完成感言,教师播放音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选取几个学生代表在班级朗诵自己的感言,教师适时表扬鼓励。PPT播放教师寄语,教学活动结束。

第五篇: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与老师交往。

难点: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分歧。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也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更有人说教师师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到底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又该如何与老师交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师生交往》,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吧。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学相长

探究一:教材P65运用你的经验

1、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65页表格,回想一下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见教材P66表格)答案提示:如:在学习中,老师扮演引导者角色;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老师扮演组织者角色;在课外交往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朋友的角色,等等。

2、师:是的,老师教授我们知识,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那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看相关知识点总结。

3、师:是的,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探究二:教材P66下面阅读感悟

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师小结: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发生分歧时,要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

探究三:教材P67探究与分享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答案提示:(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等等。

师:我们正确的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更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三、亦师亦友

1、师: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也许看了王亚楠的故事会对你有所启发。

阅读教材P68探究与分享

(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答案提示:(1)启发:我们要尊重老师,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等等。

(2)还要尊重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2、师:是的,彼此尊重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走进彼此、共同进步。但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那么发生矛盾了怎么办呢?请同学生阅读69页方法与技能。

学生阅读

师总结: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四、当堂训练

学生将高效课堂中的选择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板书设计:

一、教学相长

1、教与学的关系

2、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二、亦师亦友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2、彼此尊重

下载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生活动的方法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范文大全)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山东聊城第一中学 郝书香 如何看待考试焦虑: 运动会上,某一著名跳远运动员在比赛前十分紧张,当他看到对手试跳失败后,完全放松了,一点儿也不紧张了。然而......

    精巧设计教学预案 细致实施师生活动,

    精巧设计教学预案、细致实施师生活动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梁莉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使我们对未来 教育 满怀憧憬,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何通过课......

    课外科技活动方法与设计

    研究科技活动的教育目标,探讨开展科技活动与学生素质培养。 答: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1)通过对具体活动的兴趣的培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2)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热爱科学、相信科......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作......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精选五篇]

    篇一:马教学设计全马·教学设计全整理教学准备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复习提纲 2010年12月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设计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设计方法北京市电化教育研究会一、为什么要开展教学设计大赛活动:1.教学设计问题重新被重视 2000年教育部提出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以后、网络、信......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最终定稿)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