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北气温的差异 上课教案
南北气温的差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1月、7月气温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已有资料和知识简单分析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对“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能力。(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十一”期间,我们在火车站会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从北面来的火车,人们的衣服都比较厚,而从南边来的人们,身上的衣服却穿的很薄,大家分析分析,原因是什么呢?
二、学习环节:
(板书)2.2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板书)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气温的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气温,同学通过图例读几个城市广州,南京,北京,哈尔滨几个城市的温度。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2)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并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它说明了什么?
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3)、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纬度位置。
(4)、在图上找出0℃等温线的大致穿过哪些地形区和河流? 秦岭——淮河 冬季此线南北地区的温度变化?河流湖泊有什么不同现象? 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3)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很重要的地理意义。比如说我们以这条线为界可以判断冬季北边河流会出现结冰现象,而南边河流则不会。
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而且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指导读图】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7月气温分布的规律?
(2)、计算漠河跟海口平均气温的差值。看看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相差12°C.说明七月南北温差下小,连漠河都>16°C比较温暖,那全国大部分地区大多在20°C以上,比较炎热。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因为海拔高,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
概括出问题1,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过渡)看了1月7月气温分布规律,夏季最热在哪?冬季最冷在哪?P32阅读材料勾画。
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2、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2.15)
(1)、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活动积温
(2)、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这几个温度带的范围如何?(分组讨论比赛)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甘肃大部及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热带,云南广东台湾的南部和海南省
(课堂活动)思考一下,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还有什么影响?三分钟思考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与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四、课件习题巩固 附:板书设计
2.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我国气温特点: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寒温带、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 秦岭-淮河一线: 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二篇:南北气温差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分析与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围绕气候特征这一主线展开的。要了解气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要素--气温的分布及特点,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前提和基础。(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已有的气温资料及地图来认识我国气温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2.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的形成原因。(2)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3.过程与方法
(1)学会并熟练阅读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归纳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通过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范围,并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不 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由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所孕育的不同文化的欣赏的情感。
(2)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5.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难点
(1)有关“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7.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 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看过《家有儿女》吧,剧中有个情境: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到海南三亚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这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
生:刘星要带上羽绒服,夏雪和夏雨他们带些薄的衣服,海南的冬天会出太阳。
师:那为什么同样都是寒假期间,北极村冰天雪地,而我们三亚却是阳光普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学完了看同学们能不能解开这个谜底。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板书: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师:你们七年级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图? 生:有,世界气温分布图
师:这上面分布曲线是什么线?有何特点? 生:
小结:等温线,上面每个点的温度都相等,等温线越密,温度变化越大,反之亦然)师:会读这幅图吗?首先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请大家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生:
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师:同学们现在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
师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师: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生:在0℃以上或>0℃
师: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生:在0℃以下或<0℃ 师:再观察一下等温线的疏密和空间变化的幅度。想一想,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什么?生:气温的差异较大
师: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 生:最南16℃、最北-32℃多
师: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 生:近50℃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那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差异呢?
板书: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生:
师小结:我国南北跨度大约5500千米,跨维度近50度,由于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高,太阳高度角越低,白昼越短,地面所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
冬季风影响:冬季风源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据北方近,南下是加剧北方严寒。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有阻挡作用(例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这几个影响因素当中最重要的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有什么特点(生:南北温差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我国的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2.14,结合图2.14,回答以下问题: 师: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
生:从图中可看出,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异较小,全国普遍高温。
师: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为什么?
生: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说明比同纬度气温低。
师:七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南北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生: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气温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气温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气温相差12℃。由此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板书2.夏季南北温度差异小(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完成活动1.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①从《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特别是1月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之所以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受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②从《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但等温线在四川盆地西部(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南出现明显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因为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板书3.原因:纬度位置(主导)、地形地势等
[启发引导] 大家我国作物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热量。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日平均气温小于10℃,农作物就不能活跃生长。因此,现在种的麦子不能今年收获。我们把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叫做作物的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积温与农作物有直接关系。上面我们介绍了冬夏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及形成原因,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对热量带进行了划分。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板书4.温度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结合图2.15,回答下列问题
师:我国南北有那几个温度带组成?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生:形成5个温度带,分别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师: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生:划分依据:各地积温。积温: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师:秦岭---淮河是什么温度带的分界线? 生: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师:注意:热带与北回归线的范围;天山南北温度带的类型
【课堂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
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
(4)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小麦,但在长城以南主要种植冬小麦(秋季播种),长城以北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季播种)。师: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分组讨论】分1、2、3、4四大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 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
板书: ①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积温
②我国温度带的分类 ③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 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地势的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内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民居的建筑特色也不同,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2.夏季南北温度差异小(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3.原因:纬度位置(主导)、地形地势等 4.温度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①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积温 ②我国温度带的分类 ③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
第三篇:《南北气温的差异》教案设计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设计
行知学校:娄义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3.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教学难点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2月及春节时南北不同的景观图片,师:如果将广州的花卉展搬到北方去,或将北方的冰雕搬到南方来,会怎样?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幻灯片:南北气温的差异(板书)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学生读图、分析、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条山脉、河流?
(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以北<0℃,以南>0℃)
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
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28℃以下、海口:16℃以上,温差近5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
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在小组交流。
1、我国7月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漠河:16℃,海口:28℃,温差12℃)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的影响)
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吐鲁番盆地,地形地势的影响。)
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普遍高温。
[板书:夏季南北温差小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5、阅读材料: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熟鸡蛋。气温远远超过号称三大火炉的武汉,重庆,南京。被称作火州
四、拓展引申,应用升华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3页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图[课件:温度带]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什么是活动积温?(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 3.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
五、练习巩固,及时交流,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 地形 海陆位置
第四篇: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教学设计
中河中学 马永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围绕气候特征这一主线展开的。要了解气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要素--气温的分布及特点,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说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新面孔,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爱好等消除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小妹在广东上学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南北方的气温存在差距,从而引入新课)大家想一下,同样都在中国,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差距咋就这么大尼?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要探讨的话题----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二、讲授新课
(展示一月份海南岛和黑龙江漠河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差异图片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南北方气温差异的感性体验)
师:那么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活动体验,师生交流 活动1 引导学生读图2.13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先搞清楚一月份属于冬季,然后让学生观察冬季北方和南方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比如南北方的气温高低状况以及界限和数值的不同等。
读图填表,以漠河,北京,广州,海口四地为例,给出他们的纬度位置,请学生观察他们的气温,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算算差距有多大。然后找出规律:在冬季,我国从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由高到低,南北温差较大。从而也进一步理解了以前所学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这张图,请大家找到0℃等温线,先把它用笔描粗,然后再观察0℃等温线的东段大致都经过了哪列山哪条河流?
生:秦岭、淮河。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0℃等温线是和秦岭淮河大致平行的对吗?请同学们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比如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南北方气温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东西部降水量的分界线等等。
(继续读图)找出一月份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思考在0℃等温线南北两侧的河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从而使学生知道只有北方的河流会结冰,南方的河流不会结冰,但前提是在正常年份。
(承转)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冬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有很大差异,而且基本上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那么在夏季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活动2 引导学生读图2.14,我国七月平均气温,继续搞清楚七月份属于夏季,观察夏季我国气温的总体分布,没有负值,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和比较温差,从而得出规律:在夏季,我国从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还是由低到高,但温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复习拓展练习题,特别是夏季青藏高原低温的原因是海拔太高,因为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活动3 P33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除了纬度,还跟什么有关系?
(生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展示板书:南北方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差异,弄清楚原因(由于纬度和地势)
(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我国南北方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异,那南方和南方,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方气温一样吗?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把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山地气候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分布情况和范围。
四、思维和知识拓展
展示图片: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掌握各温度带的位置和范围。思考:人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或者说指标是什么?
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有些印象后再加以讲述,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然后引导学生读图,找到宁夏,判断本区所处的温度带。
活动4 P34 不同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结合幻灯片,请学生畅所欲言,把本节课推向高潮。对学生的发言适当补充和激励性评价,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
小结本课内容,做练习。
第五篇:《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授课人:周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说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动画展示)小明在冬季和夏季去哈尔滨的外婆家,为什么着装会有很大的差别呢?(学生答:冬季温差大,夏季温差小)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要探讨的话题----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二、讲授新课
(展示一月份海南岛和黑龙江漠河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差异图片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南北方气温差异的感性体验)
师:那么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活动体验,师生交流 活动1 引导学生读图2.13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先搞清楚一月份属于冬季,然后让学生观察冬季北方和南方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比如南北方的气温高低状况以及界限和数值的不同等。
读图填表,以漠河,北京,广州,海口四地为例,给出他们的纬度位置,请学生观察他们的气温,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算算差距有多大。然后找出规律:在冬季,我国从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由高到低,南北温差较大。从而也进一步理解了以前所学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这张图,请大家找到0℃等温线,先把它用笔描粗,然后再观察0℃等温线的东段大致都经过了哪列山哪条河流?
生:秦岭、淮河。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0℃等温线是和秦岭淮河大致平行的对吗?请同学们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比如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南北方气温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东西部降水量的分界线等等。
(继续读图)找出一月份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思考在0℃等温线南北两侧的河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从而使学生知道只有北方的河流会结冰,南方的河流不会结冰,但前提是在正常年份。
(承转)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冬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有很大差异,而且基本上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那么在夏季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活动2 引导学生读图2.14,我国七月平均气温,继续搞清楚七月份属于夏季,观察夏季我国气温的总体分布,没有负值,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和比较温差,从而得出规律:在夏季,我国从南
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还是由低到高,但温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复习拓展练习题,特别是夏季青藏高原低温的原因是海拔太高,因为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活动3 P33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除了纬度,还跟什么有关系?(学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展示板书:南北方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差异,弄清楚原因(由于纬度和地势)(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我国南北方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异,那南方和南方,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方气温一样吗?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把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山地气候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分布情况和范围。
四、思维和知识拓展
展示图片: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掌握各温度带的位置和范围。思考:人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或者说指标是什么?
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有些印象后再加以讲述,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然后引导学生读图,找到宁夏,判断本区所处的温度带。
活动4 P34 不同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结合幻灯片,请学生畅所欲言,把本节课推向高潮。对学生的发言适当补充和激励性评价,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
小结本课内容,做练习。
《南北气温差异》教学反思
授课人:周扬
对于本节课教学的反思如下:
1.本节课逻辑性强,内容清晰,重难点突出。并且在课堂中融入了前面学过的知识,这样起到了一个巩固复习的效果。通过分析冬季夏季中国气温的分布,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地图寻找有用的地理信息,加深了对中国气温分布特点的理解。
2.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另外,板书设计比较一般,下次上课可以尝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本节课的内容。
在讲解秦岭淮河一线时,可以尝试讲解其经过哪些省份和地区,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好能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描绘出此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图文结合能力。整节课语速有点快,应该放平和点。时间分配上,最后最好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自己思考消化。
3.在温度带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这部分的教学中,如果再增加些学生的生活事例和亲身感受应该会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活跃,也更让他们感觉地理是结合生活的,是有用的学科
针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成功的地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让地理课堂的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