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十册第5课《在炮兵阵地上》教学设计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本课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选自丁隆炎同志根据彭总的警卫员景希珍回忆整理的《警卫参谋的回忆·在彭总身边》这本书。课文记叙了彭德怀同志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经常深入到海防前线,边防前线检查战备和训练情况。在深入东海前哨一个炮兵阵地检查战备工作时,他发现弹药库修在阵地前沿,就严厉批评了有关干部,果断布置重修。在吃晚饭时,彭总与受批评的干部谈心,做了自我批评,又语重心长地教育了干部。作者通过两个场景的描写,通过对彭总语言、神态、动作的再现,把彭总的思想感情变化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歌颂了彭德怀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本课是本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引领学生品位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要完成的单元目标及教法体现
本课要完成的单元目标:
1、能够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重点语句练习做批注,体会彭总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产生对彭总的敬仰之情。
2、体会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画、思、议,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动笔画一画彭总说了那些话?想一想这些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你对那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进一步学习的思路。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反映在读得过程中。还要通过读、讨论彭总的言行、神态,要让学生对彭总有一个完整地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彭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做批注。
之情。
(四)教学设计过程(过程要体现对单元目标、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l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12个新词,读懂每部分内容,理解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彭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照样子改写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彭总是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处理事情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人,对他产生敬仰
文。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彭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学习做批注。
教学媒体:课前三分钟
课件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1-1-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1-3通过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彭总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2-1-4理解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1-4理解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1-3通过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彭总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2-2-1-1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课文中的词语、观看图片等形式,体会彭总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炮兵阵地上》。
(二)新课讲授
1.默读第一段
按点:
哪个词最能表现彭总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检查
事吗?
经常
前线
2.分小组默读第二段,思考讨论:
(1)在什么情况下彭总脸色不好看了,为什么脸色不好看了?
(2)为什么看到弹药库修在阵地前哨,彭总在也忍不住了呢?
(3)彭总为什么电扇雷鸣般的发作了?你感到彭总是个怎样的人?
理解句子
(1)别的事?什么别的事?
(2)‘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弹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着两个反问句的?
这两句话应该怎样读?
按点:
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平缓自豪愤怒骄傲
按点:
彭总发火,说明他()
①脾气暴躁,对下级不够尊重。
②对工作高度负责,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3)默读彭总压住火以后说的一段话
思考: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小结:彭总在视察东海前哨时,发现战备工作的问题,对有关干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斌要求及时解决,体现了彭总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3.默读并画出吃晚饭时彭总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白板:对本段内容进行批画。
思考:从彭总的言行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小结:彭总为人坦率,用于自我批评,能坚持原则,处理问题实事求是。
5.有语气的朗读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歌颂了彭总的什么品质。
(课文讲了彭总深入东海前哨某炮兵阵地检查战备的事,颂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处理问题实事求是以及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
小结: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这篇课文的目的事歌颂彭总的这些高尚品质,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怎样概括出来的呢?我们是从彭总在视察东海前哨时发生的这件事当中分析出来的。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白天在阵地上视察时,彭总为什么电扇雷鸣般的发作。
晚上在团部就餐时,他又为什么向团长道歉,从这些地方知道了彭总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是我们这课书要学习的一种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一般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往往是记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因此遇到这类文章,就可以通过分析事件来概括中心思想。
检测题:
1、《在炮兵阵地上》这篇课文表现了彭德怀同志对国家安全、对工作()的精神
①实事求是②高度负责
2、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彭总电闪雷鸣般的发作了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吗?这几句话是对彭德怀()和()的描写。
①语言动作
②语言心理活动
③语言神态
④动作神态
3、选择组词正确的词语()
掀翻欣翻
道谦道歉
撤退撒退
4、多音字组词正确的是()
dàn导弹弹琴
tán弹琴弹奏
找到重点词语并作出选择。
学习新课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自学思考问题
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问题
听教师总结
学生默读画句子思考问题
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按点:
哪个词最能表现彭总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检查
经常
前线
按点:
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平缓自豪愤怒骄傲
录像: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辅助学生
l课堂生成预设
含义解释,强化理性;情节分析,张扬理性;要点归纳,磨练理性;主题概括,培养理性;机械练习,植根理性。以情带读,读中感悟,用更多的、更有情境的、更有层次的读树立彭总的形象。
例如:请你来读一读彭总的话一读。
彭总向团长提出的问题重要吗?这么重要的问题团长不知道。弹药库修建在阵地前沿危险吗?这么危险的事作为指挥这个阵地的团长却没有意识到。改建弹药库是多么迫在眉睫呀,而首长们却忽视了这样的头等大事,还在忙别的事,这对于身经百战、久经沙场、深谋远虑的彭总来说,他能容忍吗?试着读二读。
现在你就是彭总,就在这个炮兵阵地上,你亲身感受到团长对工作中的失职,亲眼见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察觉到自己国家的东大门防卫如此薄弱而首长们竟然无动于衷,这个时候,你怎样电闪雷鸣般地发作?试着读三读。
听老师读,注意标点。试着读四读。
或许能从读的变化中体会到这样比直接教哪重读、哪停顿要好得多。
(五)板书设计
5、在炮兵阵地上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彭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
l作业安排:
5在炮兵阵地上
一、读读写写
对答如流符合耽误电闪雷鸣掀翻弹琴撤职道歉筷子千方百计
二、比一比组词语
掀()撤()歉()筷()
欣()撒()谦()快()
dàn()()
弹
tán()()
三、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1、《在炮兵阵地上》这篇课文表现了彭德怀同志对国家安全、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2、彭总担任国防部部长的时候,我经常跟他到海防前线、边防前线,检查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经常一词体现了他对国防事业、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的精神。
3、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彭总电闪雷鸣般的发作了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吗?这几句话是对彭德怀(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4、彭德怀的发火说明他对祖国的(国防事业)、对国家的安全、对人民交给的工作(高度负责)。他的发火,体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四、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彭德怀同志在东海前沿炮兵阵地检查工作时,发现弹药库竟然修在了阵地前沿。他严厉地批评了有关干部,果断的要求重修,并说把团长撤职、送军法处。吃饭的时候,他向团长道歉,语重心长地教育团长要守好祖国的大门。课文表现了彭德怀通知对国家安全、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事实求是的作风。
五、词语积累
含有不、无的成语:
无恶不作、无法无天、无中生有、一无所有、不由自主、不伦不类、不三不
四、不可思议
含有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
近:前赴后继、东奔西走、翻天覆地、承前启后
反:顶天立地、开天辟地、扭转乾坤、朝思暮想
课后反思
讲完第五课之后,我认为本课的教学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浮现在学生脑海里的是一个雷厉风行、一丝不苟、充满责任心的彭总。反思自己的教学,尚有一点不足之处。在彭总看到炸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要求时,就再也忍不住了。彭总说话的语气,学生不易读好。我抓住电闪雷鸣进行引导,闪电的速度快,打雷的声音响,所以读彭总的话,要速度快、声音响亮。体现出彭总发火的神态,读出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但学生朗读时,有的速度稍快,有的声音不大,没能表现彭总当时的心情,不能展现彭总的人格。如果采用对比读的方式,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第5课教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老百〗 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第二课时
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读入情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议深情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古诗,感觉有几个亮点。
第一、讲故事。诗歌中总是包含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一听说讲故事孩子们全都精神大振。老师将那几千年前的故事娓娓道来,学生也在故事中慢慢的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起诗歌来事半功倍。第二、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我带领学生填空()又()江南岸。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除了(春风)又(到、至、吹、过)江南岸外,一些学生还对出了(雪花)又(白)江南岸,(江花)又(红)江南岸,特别是一位学生对出了(秋风)又(落)江南岸。这个“落”字用得很传神啊!经过推敲,学生们不仅拓展了思路,而且体会到了诗人用词的精妙与不易。
第三篇:《在炮兵阵地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在炮兵阵地上》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抓住描写彭总语言、神态、动作的重点词语练习做批注,体会彭总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产生对彭总的敬佩之情。
2、体会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渗透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齐说课题。(学生齐说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板:在炮兵阵地上
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过度:这件事展示了彭总的那些品质和风采?让我们走进伟人彭德怀,与他近距离接触。
二、出示自学要求:(可见出示)
默读课文2——9自然段。思考:
画出描写彭总言行、神态的句子,选择重点做批注,体会彭总的思想感情,说说彭总是个怎样的人。
(批注:是自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自己阅读中的感受、认识及不明白的问题用简洁的词或符号写在有关内容的旁边。不必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1、明确自学要求:
指明读自学要求,要求的意图是什么?(说说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那些途径来完成?(画、批、体会)
2、了解什么叫批注。
指一名学生读。全班学生默读两边。
3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自学结果。
(一)学习第三段,抓住人物语言,练习批注。
1、找出彭总语言,指名读。
2、从彭总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彭总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
板:发火
3、彭总为什么发火?学生结合课文第二段谈发火原因。
4、师追问:弹药库意味着什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彭总将怎么处理?
5、师小结:让我们走进彭总,来体会他的内心感受。在当国防部长的时候,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亲自深入到海防前哨、边防前哨视察,为守好祖国的每一扇大门,他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因此,他怎么能容忍一个炮兵阵地的团长不了解国外最新常规火炮性能,不知道海面前方有哪些国家的定期航线!怎么能容忍他们犯把弹药库修在阵地前沿这样低级的错误!更不能容忍随行的干部在这一重大隐患面前还去忙别的事!他怎么能不电闪雷鸣的发火呢!”(课件)
板:电闪雷鸣
6、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你的批注谈一谈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7、指名学生展示批注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8、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体会彭总“电闪雷鸣”“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可更重了。
(二)学习四、六、八自然段,体会感情发生的变化。
1、文中还有描写彭总言行、神态的语句吗?指名读。
2、这时的彭总还是电闪雷鸣的发火嘛?而是什么?板:谈话
3、结合批注找出重点词句体会彭总是个怎样的人。
4、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变化。
5、小结:这不仅是彭总语重心长的劝说团长,更是彭总赤子之心的真诚表白。
板:语重心长
(三)学习五、七、九段,体会团长的感情变化。
1、文中还有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也在起着变化,找出来,试分析。(团长)
2、从中感悟到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小结
彭总的言行、神态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是电闪雷鸣的发火,还是语重心长的谈话,都是为了把这个阵地建设得更加牢固,都是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为了祖国的安全,都是对工责的高度负责。
板书:为祖国的安全
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四、总结彭总思想品质,渗透中心思想
1、根据以上学习,思考彭总是怎样一个人
2、小结:是的,彭总就是一个具有热爱祖国、高度负责、严于律己、实
事求是、平易近人„„这些优秀品质的人。课件出示四字词。
五、学习效果评价(小检测)
填空:
本文通过______这件事情的记叙,颂扬了彭德怀同志_____的高贵品质。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彭德怀的大黑骡子》。
板书设计:
在炮兵阵地上电闪雷鸣发火语重心长谈话为祖国的安全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第5课预习
诗词意思
《泊船瓜洲》诗意: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秋思》诗意: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的词意:
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 走,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千家万户都点起了灯火.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的声音.作者表达的感情
《泊船瓜洲》: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秋思》:
作者以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
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三首诗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泊船瓜洲: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秋思: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长相思:写景叙事 倾诉心声
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或歌曲
诗词:
1.《除夜作》2.《归家》3.《乡思》4.《京师得家书》5.《闻雁》 歌曲:
1.离家的孩子2.故乡的云3.橄榄树4.故乡5.念亲思
第五篇:第5课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
第5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理解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情感态度观念:乐观进取、不怕挫折、积极向上。运用:正确对待自己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材分析: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5课题目是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本节通过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引出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懂得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他们少受磨难,对社会的认识比较粗浅。遇到困难和挫折会一筹不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如何去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3.理论有些偏多且深,学生难以理解。
4.基于以上情况,不能把本门课程上成面面俱到的理论课,而应深入浅出教育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教学重点:
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如何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1、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变化发展。
3、通过和学生互动方式引出新事物和旧事物
4、举例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5、举例说明人生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一、复习旧课:提问:什么是联系?
二、讲授新课:
第5课、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
一、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
1、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
概念: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新事物: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2、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小结:总结本节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包含的哲学道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今后在举案例的时候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