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喻和借代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喻和借代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喻和借代教学设计》。

第一篇:借喻和借代教学设计

《修辞手法比喻和借代》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辨析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和借代。

2比喻和借代修辞手法表达效果领会与理解。3.了解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教学重难点:比喻和借代修辞手法判断,规范答题 教法:举例,提问,讨论,实战(一)认识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6.运用原则(1)要贴切;(2)注意创新;(3)要通俗、形象;

(4)一般地说,总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反馈练习:

(1)四个选项中,哪一个能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连接后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象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象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朵朵银棉。

(B.比喻要贴切、易懂。好的比喻不但要形似,还要能做到神似,喻体和本体在情调、境界上要一致。A、C、D项不贴切,情调也与前句的“偶尔”及“淡淡”不相符。)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响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券,有冷色也在暖色;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答案】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这里只是举例,不作为规定答案)

(二)认识借代

1.概念: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2.种类

①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例:我买了一台“康佳” ③借部分代替全体。例:樯橹灰飞烟灭

④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⑤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例: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⑥借作者代著作。例:读点鲁讯

⑦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例: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代担心)3.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4.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5.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

A、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B、借代-相关性;借喻-相似性。C、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不能。例: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B.C.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参考答案: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

分析说明:这样的设计利于学生当堂掌握这两种修辞,并且把借代跟借喻能正确辨析。

第二篇:借喻与借代

借喻与借代
诸城卢山中学夏爱平先看例子: ①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卑的厚障壁了。(《故乡》)②雨来把缸搬回原地,刚一转身,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就进来了。《小英雄雨(来》)句①是借喻,借喻体“厚障壁”代替了本体“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句②是借代,借体“刺刀”代替了本体“日本鬼子”。所谓借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都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本体来说的比喻。借代 就是换个名称,换个说法。被代的事物是“本体”,借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或 说法是“借体”。借代容易同借喻相混,怎样区别它们呢? 第一,构成的基础不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就是要求借体同本体有 关系;借喻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即要求喻体同本体有相似之处。第二,作用不同:借代的作用在“代”,就是用借体去代替本体;借喻的作 用在“喻”,可以改说成名喻或隐喻。比较: ③翻身的农民愤怒批斗那个寄生虫。④翻身的农民愤怒批斗那个歪嘴巴。“寄生虫”是借喻,它和所代替的人之间有相似关系,可以说成“像寄生虫 一样的家伙” ; “歪嘴巴” 是借代,它和所代替的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关而不是相似,不能说成“像歪嘴巴一样的家伙”。试一试: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我在遐想:中国十几年内,将有自己的“坚持探索真理”的哥白尼,“从上 帝手中夺来电”的富兰克林,“把太阳拿在手中”的居里夫人。5.…… 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6.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7.几年不见,他已经满头银丝了。8.她骑着木兰兜风去了。答案:1.借代 2.借代 3.借喻 4.借代 5.借喻 6.借代 7.借喻 8.借代


第三篇:比喻与比拟的区别,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一个比喻句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在明喻和暗喻中,一般三部分都出现,而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看下面例子:

例1,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例2,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都应该拿起这个武器.(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例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例4,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强拿人家的一草一木.(姚雪垠《李自成》)

例1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句中只出现喻体”翡翠“,用”翡翠“来比喻绿色的海浪.而例3是借代的修辞方法,”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的头像,用银元上的标志来代替银元本身,是换了一种说法,用”袁世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想到这个具体的实物,而且比直接说银元增加了语言的变化,显得丰富多彩.借喻和借代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是因为它们在一句话中都只出现喻体或代体.如例1例2中的”翡翠“,”武器“和”袁世凯“,”一草一木“,它们没有出现本体”海浪“,”积极的思想斗争“和”银元“,”所有东西“.但是只要弄清它们的特征,借喻和借代还是可以区别的,首先借喻重相似,借代重相关

借喻中的喻体和本体具有相似性,如”绿色的海浪“和”翡翠“它们有相似点,即都是绿色晶莹透明的,”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武器“也有相似点,因为战斗需要武器,反对自由主义也需要武器,这个武器就是积极的思想斗争.而借代中的本体和代体没有相似性,”袁世凯“不可能和银元相似,但它们具有相关性,银元上有袁世凯的头像,它们之间有关联.例4中的”一草一木“它和群众的所有东西有关联,以部分代全体.其次,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两者不同类,如”翡翠“和”海浪“,”思想斗争“和”武器“,因为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而借代中的本体和代体可以是同类事物.最后,借喻可以改成明喻,如”海浪“像”翡翠“,”积极的思想斗争“像”武器“,借代则不能改成明喻.如”银元像袁世凯“,所有的东西像”一草一木".

第四篇:高二语文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在高二语文学习中,借喻和隐喻是的区分是个难题,然而,只要用心归纳、总结和记忆,难题便迎刃而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语文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再,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请看下面两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关的词语“吃尽”“血肉”都采用了相应的比喻说法。这句话可改为明喻“最可恨那些敌人像毒蛇猛兽一样吃尽了我们的血肉”。A2是借代,不能换成明喻。因为与客体(毒蛇猛兽)相关的词语(榨尽、血汗)没有改为与它相应的说法,可见客体只是作为一个代号,换个名字罢了,并不是用来打比方的。毒蛇猛兽代指反动统治者或敌人。改为一般说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动统治者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第二组中B1是借喻,可转为明喻“那个人像大白熊一样向我扑来。”形象地描写了那个外国人肥胖的身躯、笨拙的动作,又像熊一样凶狠。而在B2中“大白熊”仅代指那个又白又胖的外国人,是用某人的特征来代替该人,与它相应的词语“答应”没有改成描写动物相应的说法。若改为一般说法就成了“那个人答应了我的价钱。”但不能改为明喻:“那个人像白熊一样答应了我的价钱”,显然不成句子。

总之,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喻,与客体(喻体)相应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代,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如果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辨析,就不难将借喻和借代区别开。如“丈夫难过了,她却觉得安慰,到底,萤火虫飞回了车间,她自己也没影响工作。”(《离不开你》)这句是借喻用法。

首先萤火虫光虽弱但也要奉献给社会,与耿玉亭身体残废却坚持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二者有相似性,其次与客体(萤火虫)相应的词语“飞”采用了比喻说法,由此可判断这句话运用的是借喻手法。

高二语文古典诗歌常用典故40例

(1)投笔:弃文从武

(2)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3)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4)楼兰:边境之敌

(5)折腰:屈身事人

(6)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7)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9)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10)尺素:书信

(11)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12)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13)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14)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15)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16)五柳:隐者

(17)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18)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9)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0)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21)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22)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23)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24)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25)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26)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27)明月:乡愁

(28)青云:高的地位

(29)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30)青紫:高官显爵

(31)丁香:愁心或情结

(32)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33)蝉鸣:悲秋

(34)青天:清官

(35)落花:伤春

(36)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37)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38)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39)梅雨:悠悠愁绪

(40)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高中语文答题时间如何合理分配

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默写题、选择题稍快一些,要给高考语文作文留足60分钟的时间。

1.现代文阅读,3个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5分钟。

2.文学类文本阅读,3个小题,大约需要15分钟。

3.实用类文本阅读,3个小题,大约需要15分钟。

4.文言文阅读,3个选择题,2个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5—20分钟。

5.诗歌阅读题,2个小题,大约需要10分钟。

6.默写题,共5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7.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15分钟。

8.语文作文,共60分,大约需要6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最好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第五篇:《借代的辨析》教学设计

《借代的辨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常见修辞手法之一的借代 教学重点

1、借代的常见方式

2、借代与比喻的区别 教学难点 借代的运用 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式 课时安排 五分钟以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微课

“借代”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但中职生对“借代”常感困惑,本次微课的主题是 借代的辨析

二、明确概念

什么是借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人或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三、分析借代常见有哪几种方式

1、用事物特征或标志代本体事物。例①:旌旗十万斩阎罗

例②: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例 ①中“旌旗”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军队或武装力量。例②的“鹦鹉”,“仙鹤”,“蜈蚣”代各式各样的风筝。

2、具体代抽象

例③:南国烽烟正十年。例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例③ “烽烟”,原指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例④中“枪杆子”代“武装斗争”

3、专名代泛称。即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⑤: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例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演讲》 例⑤中“雷锋”是先进人物的代名词。例⑥的“李公朴”代表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4、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⑦: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例⑦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⑧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例⑧ 中“一针一线”代指物质财产。

四、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都是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且本体不出现,因此容易混淆,但它们性质却完全不同。那如何辨别借代和借喻? 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不能改为明喻,借喻可改为明喻。

下载借喻和借代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喻和借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借代及其练习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

    ·借代(推荐5篇)

    ·借代(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二)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

    借代和象征

    2.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

    借代修辞手法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

    借喻微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明”说修辞手法之借喻微教案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借喻是什么,知道借喻的作用。 2.通过学习,让学生简单了解借喻与借代的区别,能区分借喻与借代。 3.通过学习,知道明喻......

    常见借代词语

    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

    常见借代词语

    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

    借代专项练习

    借代专项练习姓名; 减少: 字 1、这是心底的呼唤”中的“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苦用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