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完整教案

时间:2019-05-13 00:5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口语完整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口语完整教案》。

第一篇:教师口语完整教案

绪论

教师口语概说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掌握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 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也有人将教师的职业称“舌耕”。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然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没有口才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一定非常糟糕。

何其芳曾这样回忆他的两位哲学老师:“我们那位教康德和黑格尔的教授,在国外曾获得博士学位。他每次讲课,必定从头到尾把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静心再读一遍。然而他却无法把他的课教得让人可以听懂。在课堂上他总是翻着康德和黑格尔的书,东念一段,西念一段,然后半闭着眼睛,像和尚念经似的咕噜起来,要抵抗这种催眠术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另一位教中国哲学的教授,他的讲义倒是事先写好的。上课的时候,总是拿着稿子一句话念两遍,要大家静静坐着默写。上这样的课实在太闷了,所以我就有计划地缺课,准备缺到不至于被取消学籍为止。”

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之所以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除其丰富的知识外,纯熟、优美的口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古今中外教育家谈“教师口语” :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

叶圣陶: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作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

二、新授

(一)口语与教师口语

口语: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口语有一般口语和专业口语之分。教师口 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劳动工具。

(二)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⒈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⒊能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使每一节课成为言语训练课。⒋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第二课时

(三)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同其他行业和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语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⒈规范性,⒉科学性,⒊针对性(可接受性),4、鼓励性,5教育性,6、生动性,7儿童性。

⒈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教师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几个方面。语音规范要求使用普通话标准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词汇规范是指不用方言词,杜绝生造词,如不把“母猪”说成“猪娘”,“抽屉”说成“桌板底”等等。语法规范是指力求避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类误用、语序失调等不规范现象。如不把“请坐下”说成“请坐起来”,“你先走” 说成“你走先”等等。

⒉科学性

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讲授不同的学科,就要使用不同的所规定的不同术语、概念。

例如,符号“0”,数学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数值,语文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拼音字母,化学老师把它讲成氧原子,音乐老师把它讲成休止符。各自有别,含糊不得。例如,政治课中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中把“大脑”说成“脑袋”、“脑子”,化学课把“加热”说成“烧”,数学课中把“分子”和“分母”说成“上边”和“下边”,地理课把地图上的“北南东西”说成“上下左右”等等,都是违反教学内容科学性的。

有位地理老师在讲授我国各地降水的有关内容时说:“我国东南沿海靠海近,故降水多,西北地处内陆,故降水少。”作为我国降水分布的事实,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对于降水多少的原因却解释得不够准确。因为靠海近,不一定降水多,如非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美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等。

科学的说法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易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东南沿海较西北内陆降水多。

⒊可接受性

所谓可接受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的意思。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语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论语.先进》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和冉有先后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意为:听到了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却 给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公西华问孔子原因,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谦人,故退之。”意为:冉有遇事退缩不前,所以激励他;子路好胜心强,所以阻止他。

⒋鼓励性

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忌讳“冷”、“辣”、“硬”。传授知识时,要忌“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潮;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断言。教师的语言应当象“雪中碳”、“三春雨”、“六月风”。

⒌教育性: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得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言,当然也始终贯穿着教育性。教师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是教师,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例如: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生“打”字时,有学生说:“是打人的打。”老师立即纠正说:“应该说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队员还能打人吗?”还有位教师借打球对学生进行积极进取精神的教育,效果也很好。

⒍生动性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具象思维发展得很快,生动的表达有利于语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率。

化学老师在讲核外电子的排布时,针对“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的理论,向学生打比方说:“这好比你的小时侯,婴儿时,你爸爸把你抱在怀里;你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里;再大一点,你爸爸说:去,外面玩去。”把枯燥的道理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一位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吸烟,没有用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幽默风趣的谈话: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长期吸烟,会成为深度剧咳,听到咳嗽小偷怎敢上门?二是节省衣料。因为吸烟能引起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用不着化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活不到老了。

有位数学教师讲授π的值。他先用艺术笔法把π画成一个小脚女人,接着写出3.13、3.14、3.15 等几个数,然后对学生说:谁来为这个小脚姑娘找一个最合适的“丈夫”?当学生找出3.14 后,那位教师又说:谁能说出它的职业?数还有职业吗?学生们一下子都愣住了。这时教师不慌不忙地说:大家看,这是它住的地方:山巅一寺,寺就是庙,在寺庙里工作当然是“老和尚”了。学生大笑。笑声中,“山巅一寺”(3.14)在学生头脑中留了下深深的印象。

还有位教师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后,为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仿拟原文翻新了一篇《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翻得快,杂志看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上课打瞌睡,下课如发疯。无学习之意趣,有混世之闲情。虽非俱乐部,堪比游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教师最后说,我们切不可做这样的学生。翻得自然成趣,劝喻妥贴有力,很有教育意义。

⒎儿童性

词语通俗易懂,语法浅显简易,表达生动有趣。

《我爱吃水果》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这只香蕉,来说说它的样子。生:香蕉弯弯的。

师:你真会观察,用词可真准!谁能说得更好?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呢? 生:香蕉弯弯的,像月亮。

师:是吗?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可用哪个词语形容弯弯的月亮? 生:香蕉弯弯的,像月牙。

师:你能自己纠正,了不起!(翘起大拇指)以后说话要作到用词准确,谁还愿意说说? 生:香蕉弯弯的,像小船。生:弯弯的香蕉像镰刀。

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要明确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并且掌握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的学习生活》、《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教学反馈

学生对教师口语的特点有了个轮廓的了解,但感觉听起来抽象,如果能用幻灯展示材料就好。

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一节 语音技巧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目的】 掌握语音技巧。

【重点难点】

音量调节、清晰流畅表达。【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练习相结合。【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抽两学生练习一分钟说话《我的学习生活》、《学习普通话的体会》和两学生 自由练习一分钟说话《我的学习生活》、《学习普通话的体会》。师生一起点评。

二、新授

⒈音量调节训练。

教师运用口语进行工作,首先要会正确地用气发声。(说话声音不能持久,容易“哑”、“破”,或者声音稍偏高、偏响就脸红脖子粗,乃至青筋毕露。)

吸气训练:站立,胸自然挺起,两肩下垂,不能耸起,小腹微收。如闻花香一样,感觉两肋渐开,将气吸收肺底,有八成满。

呼气训练:呼气要平稳,有控制,要随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调节呼气的快慢、强弱。

(1)数数字练习:一口气从1数到30,声音要规整、圆润,不感到挤压、力竭。

(2)数葫芦练习:一口气数不了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3)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十个枣、九个枣„„一个枣,看谁数得快又好。

另一方面,要注意音量适中,运用自己的耳感进行监听调节,调节时注意:(1)不宜过低。声音应清楚地直达坐在最后一排学生的耳中。有时适当放 低音量,学生会感到亲切,但要低得合理,合度,做到:低而不虚、沉而不浊,有一定的内在力量。

(2)不宜过高。用声以中音区为主,这样教师说得轻松,学生听了也不觉得累。

(3)不宜过亮。过亮的声音显得尖利、单薄,情味不浓。音色暗一些,有助于沟通和交流。

(4)不宜过平。就一堂课的教学进程而言,导入、讲授、提问、诱导等教学环节,其口语的音量应有变化,有时甚至可以有明显的落差。

开嗓训练:朗读一古诗给30米远的人听。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控嗓训练: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闰土是谁呢?这篇课文在介绍这位少年时,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亮底下,海边沙地上,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碧绿的西瓜地。夜深人静,田野静悄悄,就在这碧绿的瓜地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偷西瓜的猹尽力地刺去„„这少年就是闰土。他是一个勇敢机灵,活泼可爱的少年!鲁迅先生用他生花的妙笔,将 “少年闰土”这一生动鲜明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我们今天就来仔细研究一下,鲁迅先生是怎样具体地写少年闰土的。

第二课时

⒉清晰表达训练

从发音方面说,教师说话,出口要干净利落,每个字的“吐字归音”都毫不含糊。

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桔子柿子榛子栽满院子村子和寨子;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

从表意方面说,说话要确切明达,决不模棱两可。举例:

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只,看,这是什么?(出示松鼠图)还有谁说得更好一点?(提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小朋友喜欢这只松鼠吗?那么接下来小松鼠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贴上笼子、窗户,笼上有锁。)小松鼠怎么啦?小松鼠被谁关起来了?为什么会被关起来呢?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谁来说说小松鼠被谁关起来了?为什么会被关起来? ⒊流畅表达训练

教师说话要“知而能言、言之能顺”。它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说一段相对完整的话时,不“卡壳”,说得流畅,没有口头禅,出语干净。二是答疑接话时,要应对敏捷,说得流畅。练习:(1)改说

这个嘛,这幅图,当然是中国地图,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嗯„是我们祖国,我们国家就这么大,当然,是960万平方公里,对不对?这是我们祖国,这个祖国,为什么叫祖国,当然,我们看,看看这几个人就知道了。这是男的,有胡子,当然是老人,我们爷爷当然有胡子咯。女的是奶奶,很老,当然是奶奶。这个„嗯„还有小孩,他们喊他们什么呢?是„当然。爷爷奶奶。他们大家住在什么地方呢?当然住在我们中国。嗯„那么好了,我们的爷爷奶奶,祖父,祖母,当然,还有爸爸,妈妈,当然还有更早的祖先,当然是我们的祖祖辈辈,嗯„都一直生长在这个土地,这块国家,所以叫做“祖国”。

(2)仿说:苏州园林的教学片段

下面我们来看这么一幅画(出示画),这幅画画的是苏州园林,你们看美不美?清澈的湖水,美丽的花草树木,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石头布满湖岸。苏州园林的景色确实美,叶老的文章写得也美,读着这样的文章,那是一种美的享受。叶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明文不一定板着面孔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这篇《苏州园林》也是说明文,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教学小结

本次课用丰富的材料进行训练,学生很感兴趣,因初次训练,学生感觉比较吃力。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的业余生活》、《我和体育》。教学反馈 训练辛苦但有趣。

第二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二节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目的】

通过态势语训练,掌握态势语要领,初步掌握态势语运用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态势语的要领。【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练习相结合。【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定义

态势语,也称“体态语”,“身势语”,“人体语言”,它用表情,手势和体态动作来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辅助工具。

美国传媒学家:你是否认识到,你所传播的信息中只有35%是语言的。当你面对面地同某个人讲话时,他可以从你的言语之外的其他形式中接受65%的信息。

二、态势语的作用

(一)态势语在教学中的作用。⒈强化语义表达。斯霞老师教“饱满”

⒉激发学习兴趣。张世禄老师教《触龙说太后》 ⒊组织课堂教学。

(二)态势语在教育中的作用。⒈在学生感到伤心需要安慰时;⒉在学生取得成绩时;⒊在学生犯了错误时。

三、态势语的基本要求

⒈得体:要与场合、年龄、身份等相符。如:拍屁股、摸头。

⒉自然:要随情所致,自然大方,有一定的美感。如:微笑,搔首弄姿,吐舌头。⒊适度:要把握分寸,动作幅度不宜过分夸张。不宜过多,变成“哑巴课”,或“手舞之足之蹈之”变成“舞蹈课”。如:《故乡》的教学片段。

四、教师态势语的技巧 ⒈仪容

民间俗话: “不以衣貌取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在公共场合的仪容。衣着原则——TPO原则

T(time):着装要注意季节与时代 P(place):着装要注意场所

O(object):着装要注意交际对象、目的

教师仪容的总原则:服饰和容貌不能花枝招展,但也不能不修边幅。穿着打扮这一无声语言所传递的种种信息,常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印象。中山装、西装——严肃 T恤——随便

穿着时髦、涂脂抹粉——新潮 穿着奇异、扮相特别——浪漫 穿名牌高档,戴贵重饰物——富有 普通、价廉的衣服——俭朴 讨论:

你喜欢什么样穿着打扮的老师,设想你第一次登上讲台时的服饰,并说明 你希望向你的学生传递什么信息。⒉身姿(站姿,坐姿,行姿)古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1)站姿: 自然式:两脚平行或略呈八字行,双距与肩同宽。

前进式:重心均衡分布在两脚之间或根据表达需要落在前脚丁字步:两脚呈丁字站立。

教师的站姿要端庄,挺直,精神饱满。弯腰驼背会让人感到精神不振。教师讲课站累了,可将重心轮换在放在一条腿上,作稍息的站姿。但身体不要后仰,歪斜或左右摇晃,腿不要下意识地抖动。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撑在讲台上或将上身俯在讲台上。

(2)坐姿: 严肃坐姿:落座在位置的前半部,两腿平行垂直,两脚落地,腰板挺直——说者、听者都十分严肃认真。

随意坐姿:不同的坐姿反映不同的心理: 抬头仰身靠在座位上——倨傲不恭 上身略前倾,头部侧向说话者——洗耳恭听 上身后仰并把脚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放纵失礼

欠身侧坐椅子的一角——谦恭或拘谨

翘起二郎腿不时晃动——心不在焉

频繁变换坐姿——不耐烦(3)行姿: 抬头挺胸,步履稳健而轻捷,手臂自然摆动。不要摇摇晃晃,慌慌张张,拖拖沓沓。⒊眼神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体现不同的心理。

正视——庄重,诚恳

斜视——轻蔑

环视——与听众交流

点视——针对性,示意性

仰视——崇敬,傲慢

俯视——关心,忧伤

凝视——专注

漠视——冷漠

虚视——消除紧张

(2)防止眼神运用的一些不良习惯。

眼神黯淡无光。

视线不与对方交流以致冷落听者。

长时间死死盯住某一同学,天花板,窗外或讲义。

眼球滴溜溜乱转或眼动头不动。

作手势时手到眼不到。

边想边说时频繁眨眼或闭目思索。

视角频繁转换,飘忽不定,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

当众挤眉弄眼。(3)眼神的正确运用。

讲课时始终保持明快,富有神采的眼神。扩大目光的视区,始终将全班同学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同学的关注。在讲台上,两眼应略向下平视,看中后方。目光自然、亲切。与学生交谈,视线应接触学生的脸部。在口语交际中,根据视线停留的位置区分目光类型。

(1)亲密注视

近亲密注视:对方两眼与胸部之间的倒三角区。

远亲密注视:对方两眼与裆部之间的倒三角区。

(2)社交注视:对方两眼与嘴部之间的倒三角区。

(3)严肃注视:对方前额之间的倒三角区。

第二课时

⒋表情

一人类学家:光人的脸就能作出大约25万种不同的表情。

教师的表情:(1)常规的表情: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2)变化的表情:随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情境而变化。要适度,不可夸张。

讨论:教师的表情语运用不当的常见的有哪些?你认为这些表情语可能会对学生分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168)麻木式(无生气),僵化式(无变化),虚假式,对学生嘲笑或冷笑。

⒌手势

有人说:手是第二个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手势助说话”。手势的目的要鲜明,克服随意性。手势要适度。

讨论: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不良手势有哪些? 抓耳挠腮,抠鼻子,摸头,移眼镜框,手沾唾沫翻书或讲稿,摸胡子,用手敲击讲台,对着学生指指点点,手持教本或教具挡住面部,手势动作过于复杂或基本上没有手势。

讨论:有的教师讲课时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经常手舞足蹈或做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逗得大家满堂大笑,你认为这种“课堂气氛活跃”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怎样?

讨论和练习: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把双手背在身后走来走去,有人认为这是老成持重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种样子像个被逮捕的犯人,你的看法怎样?你认为什么样的身姿是教师上课时的最佳形象?

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在讲台上做1-2分钟的讲话,老师,同学一起评价其态势语的运用。教学小结

本次课讲授内容充分,材料丰富,训练得当。作业

写一篇关于“教师态势语”的文章。教学反馈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以至用。

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

通过演讲、讲故事等训练,掌握这几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要求和技能。【重点难点】

演讲、讲故事的技能。【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练习相结合。【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抽两学生练习一分钟说话《我尊敬的人》、《难忘的旅行》和两学生自由练习一分钟说话《我尊敬的人》、《难忘的旅行》。师生一起点评。

二、新授

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两个问题:如何写演讲稿和如何进行演讲。⒈如何写演讲稿(1)演讲稿的总体特征

①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这个观点和态度一定要与现实生 活紧密相关。它讨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观点要来自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材料也是如此。它得是真实可信,贴近现实,是为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提出和讨论的。

②情感上的说服性

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演讲稿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讲话稿,一定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讲者,他们往往借肋于自己出色的演讲,为自己的政治斗争铺路。③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

④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A 要口语化

“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B 要通俗易懂

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词藻的华丽。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

C 要生动感人

如果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算不上是好的演讲稿。广为流传的名人演 讲,都是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生动感人的语言。语言大师老舍说:“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由此可见,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

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

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

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全文多用短句,共用9个问号,42个感叹号,辅助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演讲具有很大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2)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题目、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①题目新颖醒目,重点突出。题目准确形象,富有魅力,就能给人新鲜的 感觉和深刻的印象,唤起听众的兴趣。

李燕杰老师写的演讲稿,讲题颇具特色。如《心上绽开春花,芳草绿遍天涯》、《国家、民族与正气》等。定题时,还要考虑到,一篇演讲稿着重谈一个问题,切忌面面俱到,包罗万物。

②开场白的方式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 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请同学参看教材89-90页。③正文是整篇演讲的主体。

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 应。

正文的选材要有典型意义、有表现力、有感染力。

④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

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此外,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对演讲节奏和时间的把握

每一场演讲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少则一分钟,多则一两小时甚至一天,演讲者必须把握自己演讲的速度和内容,既不能时间到了,还没有讲完,也不能距离演讲结束还有一段时间,而演讲者已经无话可说了。写作时,要不时地停下来,用自己的正常语速大声朗读,根据演讲时间的长短调整要讲的内容。

即使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到短而精,在听众的精力分散前戛然而止,余味悠长。

(4)演讲稿还要认真修改,精益求精

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著名演讲。演讲草稿是这样开头的:“就在十五个月以前,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坟墓周围,当时,这里将是一位高贵的崇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把她的丈夫的遗体放在里边。”

作者考虑后写成:“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两者比较,后者入题较快,演讲一开始就抒发了对逝者的无限敬爱和万分惋惜的心情,使现场的人们也沉浸在对马克思的缅怀与崇敬之中。

⒉如何进行演讲(1)演讲的语调

①演讲的基本语调是亲切感——如同与朋友谈心。

一忌盛气凌人,咄咄逼人,那会使听众觉得你太凶,产生抵触情绪。二忌畏畏缩缩,欲吐又吞,那会使听众认为你很没有信心。三忌旁若无人,高谈阔论,那会使听众觉得你很高傲。四忌无动于衷,说话很呆板,那会使听众觉得你很冷漠。

如何做到亲切感?

开场之前问候:朋友们(同学们),大家好!过程当中使用称呼语。接近尾声时,运用“朋友们(同学们),让我们„ „”号召式之类的语言,或“朋友们(同学们),你们说对吗?”谈心式反问。

②演讲的语调是一种什锦拼盘式的语调。声音上有高有低,节奏上有张有弛,错落有致。不可一味的慷慨激昂,让人很累。也不可似“温吞水”一样,毫无变化,吸引不了听众。

(2)克服怯场的技巧

①心境调节法。上台前听音乐,与人开玩笑闭目养神或者做深呼吸。②语言暗示法。

③分散注意法。力求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④假装勇敢法。昂首挺胸,以稳健的步伐上台。(3)应付意外的技巧

①中途忘却:想到哪儿就从哪儿开始讲,不可停。②讲错:问:刚才这种讲法你们说对不对?

③观众冷淡或会场吵闹:临时增加设问;事先准备一两个有关的幽默故事或笑话。

(4)恰当地运用态势语

第二课时

三、讲故事 ⒈定义:

讲故事就是把自己读到的、听到的、改编的、创作的故事讲给别人听。⒉特点:

(1)“话”“表”兼用,声情并茂。

“话”就是“讲”,“表”就是“表演”。不仅要用动听的语言向听众述说故事,还要用极富特征的表情、手势、眼神等态势语“表演”故事,做到声情并茂。

(2)娱乐与教育相统一。

故事既是教育手段,有时娱乐工具。听众被动人的故事所吸引,故事也引导听众走向真理和智慧的乐园。⒊基本要求:(1)精心选材

第一,思想内容健康鲜明,有教育意义;

第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趣味性强,有吸引力; 第三,深浅适度,适合大多数听众的口味。(2)周到准备

第一步,加工改造。

①把书面语改成口头语,做到词语口语化、句式口语化。 词语口语化

书面语→口语

部署 黎明 受损 诞辰 会晤 褴褛 询问 孤掌难鸣

注意音变(轻声、儿化) 句式口语化

长句子→短 复杂句子→简单 改变句子顺序

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潺潺的流水从鹅卵石中间穿过,鹅卵石在清澈的水中忽隐忽现,清晰可见。溪边端坐着一位老者,面庞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嚯,这天可真蓝哪!一点儿云彩也没有,有一条小河哗啦啦地流着。这水可真清啊!水里有好些圆圆的石头,就像鸭蛋一样,人们叫它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在水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河边坐着一个老头儿,虽然很瘦,可那双眼睛可精神啦!

口语的儿童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语言习惯的规范化的口语。词语浅显易懂,句式简短明快。

小猪往前走,看见前面有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小白兔,就高兴地喊:“小白兔,我和你玩好吗?”

小猪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只小白兔,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哇!好漂亮啊!于是啊就高兴地喊起来:“喂,小白兔,我和你一起玩儿,好吗?”

②设计开头和结尾。开头的方式:

提问式:先提一个听众感兴趣的的问题。提问时,语调上扬,停顿时间稍长一点。

议论式:针对教育目的,简单地阐述一个道理。介绍式:一般适用于节选的故事。结尾的方式: 长故事→悬念式

短故事→提问式、总结式、情境式 ③调整情节。

第二步,处理语气语调 ①叙述语言形象生动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他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

有一天,天气很好,哥儿俩手拉着手一起出去玩儿。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很大很大的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香喷喷的。可是只有一块面包,两只小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哪!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和不同身份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要运用不同的声音活灵活现地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如:

用声音的粗细,区分大人和小孩;男人与女人。用声音的强弱,区分健康人和病弱人。用不同的语调,区分正面和反面人物。用不同的口气,表达人物的不同情绪。总之,模拟人物个性不能怕“丑”。

老马:“好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儿吗?” 小马:“妈妈,我当然非常乐意为您做事儿。”

小马:“前面有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可是松鼠说„„” 狼:“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小羊:“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生下来哪!”狐狸大婶:“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来,让大婶给你们分!” 小熊:“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

狐狸大婶:“你们别着急呀!瞧,这一块大一点儿的,我咬它一口。” 小熊:“不行!不行!这块大一点儿的被你一咬,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现在两块干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 ③善于运用拟声

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和流水声等等。模仿动物的走动声和鸣叫声等等。模仿汽笛声、枪炮声和喇叭声等等。模仿人物的哭声、笑声和叹息声等等。

小马驮着麦子往磨坊跑去。可是前面有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 小马为难了。小马驮着麦子嗒嗒嗒地往磨坊跑去。可是前面有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

小公鸡的嘴尖尖的,在草堆里找到了很多虫子,他一边吃一边叫:“真好吃!真好吃!”小鸭子的嘴扁扁的,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叫。

小公鸡的嘴尖尖的,在草堆里找到了很多虫子,他一边吃一边叫:“唧唧唧!唧唧唧!真好吃!真好吃!”小鸭子的嘴扁扁的,捉不到虫子,急得“嘎、嘎、嘎”地直叫。

第三步,设计动作表情。讲故事时恰当地运用表情来模拟人物的表情;运用手势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来模拟人物的动作形态或其他事物的形态。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大婶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来,让大婶给你们分!”哥儿俩高兴地说:“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

狐狸大婶接过干面包,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把干面包一下子掰成两半。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狐狸大婶说:“你们别着急呀!瞧,这一块大一点儿的,我咬它一口。”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了起来:“不行!不行!这块大一点儿的被你一咬,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说:“哎呀,你们急什么呀!那块大了,我再咬它一口吧。”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啊呜”又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大叫起来,“那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就这样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干面包只剩下小手指头那么一点儿了。她把一丁点儿大的干面包分给大黑和小黑,说:“现在两块干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

大黑和小黑你看我,我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第四步,熟记试讲。

(3)“话”“表”兼顾,声情并茂 教学小结

演讲和讲故事是最常用的两种口语表达形式,今天了解了演讲和讲故事的特点和要求,掌握了演讲和讲故事的技能。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教学反馈

教学驾轻就熟,学生学习信心十足。

第一章 一般口语交际及训练

第四节 口语表达中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的】

通过思维训练,掌握思维的方式和品质。【重点难点】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的技能。【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练习相结合。【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抽两学生练习一分钟说话《我尊敬的人》、《谈谈社会公德》和两学生自由练习一分钟说话《我尊敬的人》、《谈谈社会公德》。师生一起点评。

二、新授

古人云:言为心声。“心”即“思维活动”。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口语表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一个人言语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他的思维能力。⒈思维方式的训练

(1)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思路从某一中心向不同层次、不同方向辐射,从而引出许多新的信息的思维方式。

作用:使说话者思路流畅,长于联想发挥,善于应急变通。

练习:围绕以下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手、时间、眼镜、书、音乐、窗、春天

集中思维是将许多新的信息围绕中心进行选择、归纳和重新组合。

作用:使话题中心明确、条理清晰。(2)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是指常规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是指与常规思维反向的一种思维方式。

练习:仿照例子,对下列事物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列出不同观点。

例:天平正——公正无私的楷模

反——最偏心,谁多给一点就倾向谁

镜子、伞、月亮、茶杯、杨柳、春蚕

第二课时

⒉思维品质的训练

(1)思维条理性训练

说话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言之有序。思维条理性差,必然会导致语言 杂乱,叙事不清,说理不明。思维条理性主要指:议论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明晰;叙事要主线明确,层次分明,衔接严密。

练习

下面是小学生在“怎样对待坏人坏事”主题班会上的争论。请你作小结,注意思维的条理性。

甲:跟坏人作斗争是公安局的事,跟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乙:跟坏人坏事斗争只要胆子大,不怕死就行。

丙:小孩子总斗不过大人,弄不好会被坏人杀死,还是少管闲事好。

丁:胳膊肘朝里拐,要是自己家里人干坏事,我才不管呢!

(2)思维开阔性训练

要思维开阔,必须多听、多看、多读、多想,积累丰厚;必须善于联想、想象,善于进行各种比较、对照。这样在口语表达时能够 纵横开合,左右逢源。

练习:将以下几个词语围绕一个中心组成一段有意义的文字:月亮、皮球、小孩、巧克力、春天。教材118页5、12题。

给下面的小故事设计一个合乎逻辑的结局:

小王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只猫,毛茸茸的,很可爱,一进教室,同学都要抢着抱一抱。“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怎么办?小王急中生智将猫放在抽屉里。语文老师踏上讲台,她发现今天的纪律特别好,满意地点了点头,就上课了。正当老师转身板书时,小猫“喵„„”地叫起来。老师下意识地回过头去看,只见小王突然咳嗽起来,紧接着全班同学都一齐咳起来。“怎么了?今天大家都感冒了?”老师问。但没人回答,老师继续上课,可小猫又“喵„„”地大叫起来,这时老师明白了,她走到小王身旁,打开抽屉„„

(3)思维敏捷性训练

要培养思维敏捷性,就必须加强快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训练。

某学校一宿舍住着甲、乙、丙、丁四人。住宿规定:每晚由最后一个回宿舍的人关灯。有一次宿舍的灯亮了一夜,不知是谁忘了关灯。总务处来查问此事。丙说:“我比乙先进宿舍。”甲说:“我进宿舍时看见乙正铺床。”乙说:“我进宿舍时丙跟丁都睡了。”丁说:“我很疲倦,一上床就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请说说,是谁忘了关电灯。教学小结

本次课我们进行了思维能力训练,学生了解了思维的方式,及训练的方法。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尊敬的人》、《谈谈社会公德》。教学反馈

学生感觉思抽象的东西训练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

第二节 导入语及其训练

【教学目的】

掌握导入语和小结语的要领和技巧,能初步设计并进行模拟教学。【重点难点】

导入语和小结语的要领和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抽两学生练习一分钟说话《我所在的集体》、《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两学生自由练习一分钟说话《我所在的集体》、《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师生一起点评。

二、新授

⒈导入语

(1)定义

导入语是指一节课开始时所讲的话,即所谓“开场白”或“入课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导入语的设计。

(2)导入语的功能

导入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育心理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沟通心灵

课堂导言是师生之间建立关系、沟通情感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导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赢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可。举例:俞老师借“姓”发挥自我介绍。

我姓俞,按《说文解字》讲,俞的本义是“船”。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教师,就好比一条船,载着你们几十个同学一起在求知的大海中航行,抵达成功的彼岸。

②活跃气氛

高明的老师善于运用独特的开场白活跃气氛,创造良

好的教学氛围。

例1:钱梦龙老师以自己的名字编谜语。

例2:惯性的导入语。

一天,一个女生坐车,到站停车时,旁边的人没站稳,撞了她一下。女生气愤地说:“你这人真没有德性。”这个人礼貌地回答:“对不起,不是德性问题,而是惯性问题。”③激发兴趣

成功的导言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1:朱雪丹老师教《太阳、地球、月亮》的导语。

小朋友,夏天晴朗的夜晚,你们常常抬起头来仰望天空,只见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多美呀!太阳、地球、月亮也是天空中的星星,所以说,我们是生活在地上,也是生活在天上。今天,老师一起带你们认识太阳、地球、月亮好吗?

例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导入语。

两千年前,古希腊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一生有个很重要的贡献是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和用字母进行一些运算,他是近代符号代数的鼻祖。可惜的是,他的年龄和生平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唯一可供参考的是他那别具一格的墓志铭。全文是这样的:“过路的人!这儿埋葬着刁潘都,下列数字可以告诉 您,他一生度过了多少个寒暑。他一生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才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五年后儿子出世,但孩子在世的光阴只有他父亲的一半。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了四年,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请你算一算,刁潘都活了多少岁,才和死神相见?

例3:《项链》的导语:

同学们,平时大家经常听到一些歇后语。如“癞和尚戴花—疯美”,“睡在棺材里还擦粉—死爱脸”,“厕所里开电风扇—出臭风头”等等。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新的。这个“歇后语”就叫,路瓦裁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路瓦裁夫人丢项链—乐极生悲;路瓦裁夫人赔项链—自讨苦吃。你们说这是不是歇后语?对,不是。因为歇后语是约定俗成的,为群众所认可的。而以上这三句是我个人杜撰的。但这三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现在我出个上联“一夜风光项链即锁链”,请大家细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对出下联,要求对仗基本工整,能表达出你对主人公的看法。(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十载艰辛可怜实可鄙。)④诱发思考

导语是启动学生思维的第一站。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学。”教师一开讲便巧设疑点、布置悬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思维,诱发他们探究问题、掌握新知。

例1:《太阳》一课的导语。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了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为什么射箭的人不把十个太阳都射下来呢?

刚才同学说的是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但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呢?这就是今天语文课的学习任务。

例2:《海底世界》导入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

生:喜欢。

师:我也喜欢大海,今年暑假我去海南看过大海。大海是那样辽阔美丽,白矾点缀着碧蓝的海面,洁白的海鸥在水天之间翱翔。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很想知道: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有没有阳光?有没有声音?有没有峡谷?有动物、植物和矿产吗?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想知道这一切?

生:是的。

师:那么海底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海底世界》。

⑤承上启下

导语是沟通“旧知”和“新知”的媒介。由旧入新的导语既能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又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掌握新知,提高学习效率。

《<呐喊>自序》的导入语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许多小说,能回忆一下吗?

生:《一件小事》、《故乡》、《社戏》、《孔乙己》、《药》。

师: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鲁迅的小说,有《祝福》、《阿Q正传》。以上这些小说选自他的哪一本小说集?

生:《呐喊》。

师:除《祝福》选自《彷徨》外,其余都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我要问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呐喊》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学习《<呐喊>自序》,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解释的。

(3)导入语的方式 ①引趣式 运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轶闻、趣事、故事、谜语、诗歌以及富有趣味的特殊修辞形式和修辞手段引入新课的导语。

一位数学老师在讲“等比级数求和”时,引用印度的舍罕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的事。

传说印度的舍罕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西萨说,我想要点麦子。您就在这棋盘的第一格赏我一粒麦子,第二格赏两粒,第三格赏四 粒……依次都使后一格的麦粒比前一格多一倍,您就把麦粒的总和赏给我吧!国王听了,连连说:您的要求太低了!同学们,你们说这个要求真的太低了吗?(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079551615一串数字。)

这就是西萨要求得到的麦粒的总和,这些麦粒以重量来计算,约5270亿吨,竟是全世界两千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

国王为什么吃亏,这样大的数字怎样才能迅速算出,学了“等比级数求和”,我们就知道了。

②设疑式

紧扣教材布设疑障,激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引入新课的导语。设疑 式的基本语言形式是设问。

举例:物理老师讲“摩擦力” 的导语。

有一块大石头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石头 的重量,而在于石头和地面间摩擦力系数的大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 “摩擦力”。③描绘式

用形象化的手段描述客观事物或以情境以引入新课的导语。

例1:地理老师讲授“经纬网”时的导语。

在茫茫的大海上,有艘轮船突然发生了故障,失去了控制,报务员立即发出呼救信号,报告了出事地点。于是临近它的船只纷纷前往营救,不久直升飞机也出现在这个海域的上空。而海洋上没有其他的目标,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自己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呢?原来他们靠的是“经纬网”。

例2:丁玲《果树园》的导语:

当曙光冲破黑暗,太阳刚从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将万道金辉洒向人间。于是,村舍、山峦、树木、田野、河流……都镀上一层金色,显得那么神秘而富有诗意。那金色的霞光、晶莹的露珠、清新的空气,构成一支美妙的晨曲,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晨光中的大地是美好的,那么果园的清晨又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走进作家丁玲的文章去观赏一下《果树园》清晨的美景吧。④关联式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日常的生活经验以引入新课的导语。

举例:《茶花赋》的导语:

同学们,散文家杨朔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可以说每个学期都要和我们见面。第一次他奉献给我们的是美丽的香山红叶,第二次他请我们品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今天,他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

⑤悬念式

通过问题和矛盾,造成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引入新课的导语。

举例:初中数学“方程”一课的导语。

让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想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3,然后把运算的得数告诉我,我可以猜出你想的那个数是几?(有三位同学给了老师数字)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老师是怎样把你们脑子里的想的数算出来的,当你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后,你们不但能像老师一样迅速算出别人脑子里想的数,而且还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设计导入语

教材153页5、6、7题。

第二课时

⒉小结语

(1)定义

小结语又称课堂教学结尾语,断课语。是指一堂课或某一教学环节、阶段将要结束时,教师对前面的教学进行巩固和强化所用的总结性语言。

(2)小结语的重要性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节课或一部分内容教完以后,说一段小结语,很有必要。其作用如下:

①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教学是由一系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组成,知识点比较分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中能从所教学内容中总结归纳出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就可以起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作用。

举例:自然课《青蛙和蟾蜍》的小结语。

今天我们学了《青蛙和蟾蜍》,要懂得:第一,青蛙和蟾蜍有能适应在陆地上生活的外形构造特点.第二,青蛙和蟾蜍都会消灭大量的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保护它们.第三,青蛙和蟾蜍的生活史。第四,青蛙和蟾蜍小时侯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到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它们都是两栖动物。

②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学生感知、理解、记住了知识,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知识。如果教师在下课前,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或对课后的学习活动提出一些要求,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举例:语文课《动物过冬》的小结语。

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知道鱼,鹿,苍蝇,蜜蜂,袋鼠这些动物怎样过冬吗?老师介绍一本书给你们看。这就是《少年科学》。(出示书)其中一篇《动物过冬》可有趣了,看了以后,会得到不少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如果有兴趣,老师再介绍两本书给你们看,一本是《有趣的动物》,一本是《中国动物故事集》。好了,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

③承前启后,过渡自然。

任何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每节课后或每个章节之后,用小结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在总结的基础上预告新的学习内容,使前后内容连接紧密,过渡自然。

举例:一位数学老师讲完等差数列,下节课将讲等比数列时的小结语: 数列:20,10,5,⒉5,⒈25…的第10项是多少?(这时学生立即活跃起来,有的在一项一项地算下去,有的企图寻找什么规律.老师抓住学生此时的心理继续说.)其实第10项是很容易找到的,等下一节课我们讲了等比数列就知道了。

④置疑问难,发展智力。

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争论,或提出新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进行观察、思索、探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可以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例1:《司马光砸缸》的小结语

师:司马光采用砸缸的方法救人,如果你碰到小朋友落进大水缸,你会想什么办法去救他? 例2:《蝉》的小结语

师:这一课我们学完了,可是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蝉有没有听觉?课文里说“恐怕没有”。那到底有没有?大家课后去认真观察研究,也可以去请教别人,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把这个谜揭开。

(3)小结语的种类

①归结式

在完成教材的新授任务后,采用教师总结,学生回忆和师生讨论的方式,对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系统理解和记忆。

分数基本性质的小结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分数的性质。通过这堂课,你们自己说说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只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

师:看来,今天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帮助我们以后解决约分,通分和分数计算等等许多问题。

②练习式

通过指导学生在课上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练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扎实地巩固所学知识,获得完成课外作业练习的方法和范例,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技巧。

例:《猫》的小结语

师:请把书合上,我们作个仿写练习。做练习之前,我们先讲两点要求:第一,要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的性格,不写外形和其它,专写性格;第二,用总起分述的写法。为了能写好,咱们先讨论一下:你们最喜欢,最熟悉的动物是什么? 生:猴子。

师:如果写猴子,那咱们写它的什么性格? 生:淘气。

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它淘气? 生:它一下就爬到笼子顶上,它爬山可快了,还一下子就钻到山洞里。小猴还叫老猴背着爬。猴子还玩打秋千,玩得可好了。有些猴子还叫别的猴子挠痒痒。

师:一般是谁给谁挠痒痒? 生:妈妈给小猴挠痒痒。

师:好,先讨论到这。我们这篇文章的总起句可以怎么写? 生:猴子可真淘气!师:接着可以分别写它在地上,山上,打秋千玩,还可以专门写猴妈妈照顾小猴,背它玩,给它挠痒痒。咱们就这样向课文的作者学习,一定会写好的,再见。

③活动游戏式。

教师在教完谜语诗《画》后,建议回家背给家人听,并在课堂上沿袭一下,教师自己扮演老奶奶:

生:奶奶,今天我们学了一个谜语,你能猜吗?

师:好,我很喜欢猜,你说说看。

生:“远看山有色……”

师:什么,远远地看到山上有蛇?那这蛇一定是大蟒蛇吧。

生:不是蛇,是色。

师:好好,奶奶耳朵不太好,那“色”是什么意思?

生:色是颜色的色。就是说远远看去山上一片青翠的颜色。

④探讨式。

举例:语文课《刻舟求剑》的小结语。

师:那个人的剑没有捞上来,我们同学能不能想个办法,帮他捞上来呢?

生:叫挖沙船把剑挖上来。

生:用鱼网捞上来。

师:用鱼网捞,行吗?

生:不行,因为剑会把鱼网戳破的。

生:用块吸铁石,把剑吸上来。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

生:不好,如果是铜剑就吸不上来了。

(4)练习:设计《桂林山水》或《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小结语。

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导入语和小结语的要领和技巧,希望同学能初步设计并进行模拟教学。

作业

一分钟说话《一次难忘的旅行》、《我喜欢的节日》。教学反馈

学生普遍认为要提供课堂演练机会。

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

第三节 讲授语及其训练

【教学目的】

掌握讲授语和提问语的要领和技巧,能初步设计并进行模拟教学。【重点难点】

讲授语和提问语的要领和技巧。【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抽两学生练习一分钟说话《一次难忘的旅行》、《我喜欢的节日》,两学生自由练习一分钟说话《一次难忘的旅行》、《我喜欢的节日》,师生一起点评。

二、新授

(一)讲授语

⒈讲授语的重要性

讲授,是指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语言形 式,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学语言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讲授的形式传输给学生的。讲授语言的好坏,更为直接地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⒉讲授语的要求

讲授语除了符合教师口语基本要求的有关内容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通俗明白,深入浅出。对于教材中难懂的词句、深奥的道理、陌生的概念、定理、规则,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易把握。教师的讲授必须善于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做到通俗明白、深入浅出,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接受新知。

举例:一教师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解释“轮流”。

轮流是指依照次序,一个接一个,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是指结束以后重新开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2)勾玄提要,突出重点。

教师讲授时,应抓住要点、突出重点,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地进行表述,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春》:盼春,绘春,颂春

《荔枝蜜》:厌蜂,爱蜂,赞蜂,变蜂

地理老师讲授降水过程:上升—冷却—凝结—降水 历史老师讲授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国困—民穷—兵弱 一教师对小学语文《党费》中“乱葬岗子”的解释: 你们懂吗? “乱葬岗子”就是胡乱埋死人的地方。解放前有,解放后没有了。解放前“乱葬岗子”有三种。有的是地主,大地主的坟墓特别高级,特地盖个房子,还有人看着,怕狗给扒了。还有一种不是地主,也不是农民,是生活还可以的人家,是不用人看的。第三种是贫农,没有钱买棺材,卷领席,挖个坑,往里一扔就得了。到时候就尸首堆满了,满山都是,这就是“乱葬岗子”。为什么要立牌子呢?怕狗给扒了。狗是专门吃死人的。上学期就有一课《小英雄雨来》,形容日本鬼子像吃过死人的野狗。同学们见过野狗吗?它吐出长长的舌头,露出利剑似的牙齿,谁见了都害怕……

(3)连贯周密,语义畅达。

第一,话题要集中。有时在讲授时受到意外因素的干扰,不得不暂时偏离话 题,但也要善于调控,及时拨到正题上来。

第二,层次要清楚。在一个话题之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么讲,要有 一个妥善的安排。

第三,衔接要得当。在一个讲授单位中,语句之间、层次之间要注意衔接。(4)把握讲授的时间。

小学生连续注意的时间不太长,低年级可持续10到20分钟,高年级也不会超过35分钟。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讲授的主要内容安排在这一时间内。

⒊讲授语的方法

(1)直陈法。用平实的语言把教材内容直截了当地陈说出来的方法。这是最基本、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讲授方法。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讲授直接迅速地感知教学内容,掌握新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是什么意思?(生:早晨)“夕”呢?(生:晚上)早上的花到傍晚才去把它拾起来,从《朝花夕拾》这个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本散文集是作者的回忆。那么,这本文集所写的事情发生在鲁迅先生一生中的哪个阶段呢?从“朝”—早晨,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这本文集写的是鲁迅先生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那时还是清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哪些生活。

数学老师讲述“黄金分割律”的使用价值:

在数学中有个基本而重要的定律“黄金分割律”,它表示1︰0.618的比例关系。乍看起来,它与生活无关,可是试验美学家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一个长方形,当它的长宽比满足了黄金分割比时,看起来最美最和谐!奇怪吗?毫不奇怪!数学来自自然,只不过是用数字、符号、图形来表示自然规律罢了。数学定律所提示的和谐当然与自然界的美是高度统一的,这就是说,数学是追求美的最有力的工具。一旦认识了这个问题,数学定律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了:利用黄金分割律,在绘画与摄影时,避免了把主景放在画面正中而造成呆板的对称;人们完美设计了电视屏幕、门窗等;发现并应用了重大经济效益的快速优选法;姑娘们的发束也偏侧到脑袋的一侧,增加美感。

(2)具象法。指借助形象化的描绘语言,阐述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法。其主要功能在于,它能利用人们熟悉的、可以直觉的、能唤起思维表象的事物帮助人们掌握那些陌生的、不易直接感知的事物或道理,引导人们自然地进入理性知识的王国。

一教师讲“惯性”的概念:惯性就像某个人具有的急躁性格,即使这个人睡着了,他的急躁性格还存在,只有当他遇事时才会表现出来。

语文老师讲授文章的材料和结构:这好比一个书店,书店里琳琅满目,但没有分类摆放。各类书籍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顾客要书不知从何找起;另一个书店,书籍分了类,而且摆放整齐。可就是书籍很少,顾客不愿去;还有一个书店更糟,不知怎么搞得,书架上空空荡荡。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关门。

一老师讲黄河每年输往下游泥沙重达⒈6×109吨时说:这些泥沙可绕赤道垒一道宽3米,高8米的堤坝,用载重1800吨的火车每天运2500车次,一年才能运完。

(3)例举法。是通过讲述实例来阐明概念、定理、规则等含义的方法。这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讲授方法,不同学科的概念、定理、规则大都可以通过举例来阐释。

胡裕树教授讲语法,讲到汉语的句式时念了一首古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化学老师讲分子的特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例如,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就干了,樟脑丸放在衣橱里不久就变没了,盐在水中很快就不见了,这些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4)比较法。是把两个或几个有同有异的事物、概念、词语、定理等联系起来,分辨其异同或高下的方法。

“忸怩” “腼腆” “扭捏”三个词语的辨析:这三个词都有不大方的意思,“忸怩”是形容词,指不好意思,不大方。“腼腆”也是形容词,意思是害羞,怯生生。而“扭捏”是动词,只不大方的举止。

(5)引用法。是指援引名言、警句、诗词或有关资料来阐述、论证讲授内容的方法。恰当地使用引用法,能增强讲授的说服力。

地理老师讲梅雨季节的气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政治老师讲矛盾互相转换的原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政治老师讲一分为二的分析法: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6)联系法。是使用新知与旧知、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彼此接上关系,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方法。

数学老师讲解文字题:

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天空飘着云。

⒋8加上⒉1的和除以⒌2与⒊4的积。

和除以积。

(⒋8+⒉1)÷(⒌2×⒊4)

(7)借助法。是借助实物或标本等的操作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方法。运用借助法,具有直观形象的效果。

物理老师讲授“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时,给每个同学发一块硬纸片和软纸片,要求学生从高两米处同时自由落下,观察纸片落地的先后。

⒋练习讲授语:教材137页-140页。

第二课时

(二)提问语:

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

⒈提问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那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强调:“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就把“善问”看成“进学之道”,作过精辟的论述。

可以说,善教者必善问。反之,不善问者必不善教。⒉提问的要(1)提问要明确。

首先,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即: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 么问题。

其次,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如果问题不明确,学生就无法正确地回答问 题。

《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提问语:

一、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笑?

二、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恨?

三、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鄙?

四、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爱?

五、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骗子行骗为什么会一路绿灯?

(2)提问要适时。提问要与学生认知的进程相吻合,要在学生有疑、有思、欲问、欲解而又苦于不知如何表达之时提问。失时而问,便达不到好的效果。

如:一教师在学生刚预习了《祝福》就问:“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什 么?”

于漪老师上语文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有学生问:“这些恒星系里大都有一 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中的“万万”是多少?全班同学发笑。同学又马上说“我知道了,是“万万”是“亿”。于老师:刚才这个问题我不用回答,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课文为什么要用“万万”,而不用“亿”?

(3)提问要适度。这主要指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适当。所提的问题不能低 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太容易,学生会觉得没劲。问题太难,学生又回答不出。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即:“跳一跳,够得着”。

另外,适度还指提问的数量要适当。不可无节制地“满堂问”,也会使课堂 秩序散乱,学生厌答,影响教学效果。

(4)提问要能启思。陶行知说“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这“巧”与“笨的 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启发思维。提问的“巧”主要通过形式和角度的创新来体现。没有启发性的提问体现为:简单化,机械化,没有回味的余地。

如:白求恩有多大年纪了? 又如:滥用“X不X”的形式提问。

(5)提问语要注意教学策略。一是面向全班。二是因人而问。三是不可逼 问。四是问有沟通。五是把握好语气,语速不宜过快,语音要清晰。

⒊提问的类型

按照答题的思考方式,把提问分为判断型、论证型、说明型、想像型四类。(1)判断型。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正确判断的能力。常用“是什么”的语言形式来表述。运用这类提问应避免简单化和机械化。

如: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是谁?

这里的“妻子”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

(2)论证型。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论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综合能力。常用“为什么”的语言形式来表述。比判断型更有思考价值,有时两者常配合使用。

如: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

本文通篇写祥林嫂,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呢?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

论证型问题比判断型问题更富有思考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两者经常配合使用。

如: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3)说明型。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说明,着重培养学生说明的能力。常用“怎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述。也常与判断型提问配合使用。

如:你是怎样构思这篇文章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清晨果树园的幽美景色的?

(4)想像型。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想像,并予以描述,着重培养学生合理想像的能力。常用“会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述。

如:路瓦裁夫人如果不丢失项链会有什么结果? ⒋提问的技巧。

(1)巧设矛盾、激疑设问。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提问揭示这些矛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如:愚公到底愚不愚?不愚,为什么课文又称他为愚公?

《有的人》一课中,作者为什么用“骑”,而不用“压”?

(2)由易到难、连环设问。一开始就提高难度的问题,容易把学生难倒,使他们失去兴趣。若先提一些浅显有趣的问题作铺垫,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再加大难度,就不会觉得太难了。

(3)故布迷津、迂回设问。有些问题本可以照直提问,但那样往往缺少启发性,学生的印象也不深;若采取“迂回战术”,改变提问的角度,有意布设迷津,让学生思路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并加深印象。

《狐假虎威》一课: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

问: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这一前一后是谁在前?谁在后?你的根据是什么?

(4)叩其两端、正反设问。这种提问方法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思辩能力。

如: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坚持实事求是会怎样? ⒌ 练习提问语:教材148页。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讲授语和提问语的要领和技巧,希望同学能初步设计并进行模拟教学。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喜爱的职业》、《我向往的地方》。教学反馈

教学实例多,教学生动有趣。

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 第一节 教育口语概说

【教学目的】

认识教育口语的性质、特点、要求及运用原则,通过训练初步掌握运用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技巧。【重点难点】

沟通语、启迪语、激励语、批评语的技巧及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练习相结合。【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抽两学生练习一分钟说话《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谈谈社会公德》,两学生自由练习一分钟说话《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谈谈社会公德》,师生一起点评。

二、新授

(一)教育口语的特点。

⒈针对性。要做到:因事施言,因人施言,因时施言,因地施言。

⒉说理性。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明是非得失的原因,以理服人。语言上,要求措辞准确,话不要说得太快,要给学生思索的余地。

⒊诱导性。教师用启迪、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交谈,因势利导,促使学生自我转变。

⒋情感性。教师以充满感情的和具有感染力号召力的语言及动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感情,以情感充沛的语调来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积极行动。教师要以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一片真诚去感化学生。

(二)教育口语的原则。见教材169-173页。

教育口语有“十戒”:戒秽语、戒套话、戒谩骂、戒埋怨、戒压制、戒恐吓、戒挖苦、戒武断、戒哀求、戒利诱。

(三)沟通语

教育口语中的沟通语是在教育情境中消除学生心理隔阂、取得心理认同的话 语。

作好沟通的要求:

首先,要了解和理解教育对象。了解是沟通思想认识的前提,是避免教育的主观性和盲目性的必经步骤。理解包含师生感情上的沟通,也包含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次测验,学生没考好,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或是摔书,甚或把试卷揉成一团。

师:有一次,师傅教两个徒弟做灯笼,他们同时做了半天,但是都做不好。大徒弟气得把灯笼摔在地上,用脚跺,还边跺边说:“这么难做,我不做了!气死我了!”可是二徒弟则是认真地拿自己做的灯笼和师傅做的样品反复对比,终于找出问题所在,最后还做出了比师傅做的样品还漂亮的灯笼。各位同学,我们该怎么做呢?

其次,缓和和化解紧张气氛。说一句轻松幽默的或者亲近友好的话语,是驱散紧张气氛、沟通双方情感的常用方法。

再者,选用恰当的句式和语气。师生是否心理相容,与教师选用的句式和语气有密切相关。比如,在学生情绪冲动时,疑问句就不如陈述句平和委婉,反问句就更加生硬。

教室的玻璃被打碎了,班主任看后怒从心起,但他冷静地思考着,观察着同学,并语重心长地说:可能哪位同学一不小心把玻璃打碎了,我相信没有一位同学是故意把玻璃打碎的。假如这位同学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老师和同学都会原谅他的。接着老师又讲了一个关于诚实的小故事。

玻璃碎了,大家一定都很心疼,打碎玻璃的那位同此时此刻肯定心里不好受,很后悔。玻璃虽然是他打的,但我作为老师也有责任,是我平时提醒不够,何况这位同学也不是故意的。所以,这块打碎的玻璃这次由我负责赔偿。不过以后,要是再有人打碎玻璃就要由他本人赔偿啦。

练习沟通语:教材182页第2、4、5题。

(四)启迪语

启迪语就是启发开导学生的话语。常用的启迪语有以下几种方式。⒈提问。教育情境中的提问是根据谈话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目的是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促进道德情感的转换。要注意千万不可把提问变做责问、盘问、追问、逼问等。见教材191页的例子。

⒉分析。限于认识水平和其他原因,小学生往往不能分清事物的主次、表 里、本质与非本质等内容。教师做思想工作,常常通过分析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对客观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某毕业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不注意劳逸结合和科学用脑,连课间十分钟都不出教室的门,很多同学还闹头疼。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8-1>8,3-1=0,还说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答案正确的两道题。并且请同学来分析这两道题。没有同学能分析出来。

老师说:其实,这是两道“思想应用题”,单靠我们平时所学的学知识是理解不了的。大家知道,我们每天安排7节课,每节课间休息10分钟,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利用10分钟与同学聊聊天,唱唱歌,走廊上走走,可以使脑子得到休 息。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一段后适当地调节一下,就能记住所学的56%,如果不停地学习,使脑子疲劳,只能记住26%,大家看,休息占去了1小时,可是换得7小时学习的高效率,比8小时不休息还强,大家说,是不是8-1>8呀?老师接着说: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果不注意身体,把身体搞坏了,即使德、智全优,也等于白学了,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说,3-1=0。大家说,有没有道理呀?

⒊举例。对于思维水平不高的小学生,建立一种新的认识,举例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班里有些同学爱说风凉话,这些话会在班里产生消极作用,如:有些同学勤奋好学,被说成是“书呆子”,有同学做好事,被讥讽“假积极”。

老师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祖孙二人骑着驴去赶集。路人议论:“俩人骑一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下来让孙子骑。路人又议论:“孙子不孝。”孙子赶紧下来让爷爷骑。没想到又有路人议论:“这个做爷爷的心肠太硬.”后来,两人干脆都不骑了。路人又说:“看这祖孙俩,竟然放着毛驴不骑!太傻啦!”大家说,这祖孙俩该怎么办呢?

⒋设譬。设譬所阐释的道理比一般的举例要深刻得多。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大量哲理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常常被教师作为学生品德教育设譬的材料。

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畏于难度大,强手多,而不敢参加语文知识竞赛。为了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参加竞赛,老师给他打了个比方:你从高处俯视过集贸市场吗?那阵势可真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看上去简直没有落脚的地方。但是只要你走进去,就会有你的位置。而且,其实到市场不一定非得买东西不可,至少可以见识一下商品,了解一下行情。可是如果你担心人多而望而却步,那多可惜呀!参加比赛也是这样,不要总想着不如别人,老师不强求你非拿第一名不可,即使 拿不到名次,锻炼一下自己的勇气也是很好的。

第二课时

(一)激励语

激励语,是指教师运用赞美,表扬,激将鼓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奋发向 上的教育口语。

特点:鼓动性强,赞扬性强,刺激性强。

运用激励语的主要技巧:

⒈赞扬。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给予好评或赞美。注意:

(1)抓住赞美和表扬的题材,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2)赞扬的时机恰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恰当地赞扬。

(3)注意心理平衡,促进学生团结,促进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

(4)赞扬要用褒义词,语气亲切,语调高扬。

⒉榜样鼓励:讲述值得学习和可作范例的好人好事。

注意:

(1)选择好人好事要有针对性。

(2)选择学生看得见的榜样。

(3)叙述语要清楚明白,富有情感性。

(4)叙述与评析相结合,使学生明确方向。

⒊忠告勉励

用忠告的语言或赠言勉励学生,激发其深入思考或奋起前进。

注意:

(1)透彻理解学生的心理,选择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忠告和赠言。

(2)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3)情感强烈。

(4)讲究语言修辞的变化。

⒋反话刺激

用反面的话刺激学生,使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注意:

(1)反话刺激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多用于心胸较开阔人,运用时要慎重。

(2)看准时机。反话出言过早,易使人误解,出言过晚,难有收效。

(3)注意分寸,不疼不痒起不到激将的作用,过于尖刻又使人反感。使褒贬,抑扬结合。

(4)态度真诚,从信任,爱护出发设计言语。

练习:教材204页,第7题-第9题。

(二)批评语

批评语:是对学生的错误缺点进行否定评价的一种教育口语。

特点:准确性,分寸性,亲切性和激励性。

运用批评语的主要方法:

⒈正面交锋。措辞比较尖锐,语调比较激烈。批评的对象:所犯错误性质严重或屡犯不改。有的惰性强,依赖心理重,或犯错者有侥幸心理。

⒉以褒代贬。老师在批评缺点错误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批评的对象:上进心不强,自尊心严重受损。

⒊劝导指引。一般用来针对抵触情绪重,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委婉地指引学生改正错误。

⒋忠告提醒。对无意识地犯错和性质不严重的问题,老师以忠告代批评。语调平和,亲切,多用商询的语气。

练习教材216页第7-8题。

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沟通语、激励语、批评语的要领和技巧,希望同学能初步设计。

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喜欢的明星》、《谈谈卫生与健康》。教学反馈

课堂比较沉闷,语言激励不够。

第二篇:教师口语

1、人的发音器官大致可分为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 三部分。

2、吐字归音训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归字和归音三个阶段。

1.“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到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变化主要决定于调值。

3.幼儿教师口语与其它类型的教师口语基本相同中,在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启发性、激励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形象性、生活化、结构简化等三个特点。

4.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德育因素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学活动中,这种渗透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是民主性原则、肯定性原则、浅显性原则和针对性性原则。5.肢体语言的内容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名词解释

胸腹联合呼吸: 指播音员、教师本人在工作室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论辩 : 议论辩驳,既生动而又风趣

目光语: 是运用眼睛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和感情的一种体态语言

教学口语: 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基础,是师生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中心

激励语: 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用来鼓励对方所使用的言语.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

志努力的注意,是被动的,是对环境变化的应答性的反应。肢体语言:是以说话人的身姿、手势、表情、眼神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一种无声语言。“女国音”: 所谓“女国音”是指在一些年轻的女性中,在声母舌面音j、q、x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把发音部位前移,发成近似于舌间前音zi、ci、si,或非常靠前的ji、qi、xi的现象,即所谓的“尖音”。由于女性居多,因此称这种女学生特有的读音为“女国音”。

非语言沟通:是指用语言以外的,即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形式一般表现为视——动符号系统(手势、表情动作、体态语言等非语言交往手段);目光接触系统(眼神、眼色);辅助语言(说话的语气、音调、音质、音量、节奏等)以及空间运用(身体距离)等。简答题

什么是三腔共鸣的方式?低音共鸣、中音共鸣和高音共鸣分别指什么?

三腔共鸣是指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 它在发高音(头声区)时为主要的共鸣器官,口腔、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口腔共鸣 发中音(中声区的音)时,以口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 唱低音(发胸声区的音)时,以胸腔为主要共鸣器官,口腔、咽腔次之,头腔更次之 态势语训练的基本要求.有三个基本要求:即协调得体,自然优美,简练适度。在具体的训练操作过程中,应围绕表情、手势、姿态三项核心内容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6岁儿童在语音方面有哪些表现?答:根据刘兆国、陈帼眉的调查,儿童3-6岁是能全部掌握语音的年龄,但3-4岁的幼儿出现的语音错误现象较多,这些错误主要集中在zh、ch、sh、z、c、s、l上。所出现的语音错误跟语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式有关。发音部位越容易看得见,就越容易发;发音方式越难,就越不容易发准确。这一年龄阶段的发音错误与儿童构音器官的生理成熟有很大关系。某些音只有等儿童达到一定年龄、生理成熟以后才具备掌握的可能性,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

为什么会出现假意倾听现象? 答: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远比讲话速度快,前者至少是后者的3-5倍,在倾听的过程中由于思维的速度和听话的速度有差距,就很容易在听话时感到厌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听而不闻,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或者口头上只是嗯嗯啊啊地随意应答,心里只想着自己想要说的话;或者只摘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来判断,从而误解或没能真正了解谈话者讲话的真正意图。结合幼儿德育教育的事例,简述教育口语的特点。参考答案:教育口语的特点是:第一,明理启智。对幼儿来说,重要的不是灌输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而是促进其道德情感的萌发。如学唱歌曲《分果果》时,可引导幼儿形成谦让的好习惯,养成“心中有他人”、尊重长辈的良好品德。第二、简约规范。幼儿期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洁、规范。如“现在,大家上床睡觉。”就不能说成“大家上床睡觉觉,现在。”第三、直自具体。幼儿年龄小,对教师的语言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所以教育口语的使用就必须具体、直白,这便于幼儿领会教育的目的。例如,孩子做了错事,就应该说“这样做不对。”而不要说“你干的‘好事’。”第四、语言儿童化。语言儿童化是指教师语言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富有儿童情感趣味。如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请”,就可说“汽车来接熊猫了,小朋友们一起说‘请熊猫上车’。”

简述教师与幼儿家长谈话的三个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参考答案:教师与幼儿家长谈话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教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情况及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教师独白的形式进行。第二阶段: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包括幼儿家长的基本情况、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外的情况等。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教师发问的形式进行。第三阶段:教师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幼儿的措施与策略。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双方交谈的方式进行。

运用非语言与幼儿沟通应掌握什么技巧?参考答案:运用非语言与幼儿沟通应掌握:第一,由衷地看着孩子微笑。通过微笑,表达对孩子的欢迎、接纳、支持、关心等情感,让老师的爱变成具体动作。第二,用眼睛表达对孩子的关注。眼睛是为的窗户,孩子们会领会老师用眼睛据传达的信息。第三,蹲下来与孩子说话。采用这种沟通方式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受尊重的,易于产生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如果总是仰视老师,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感、距离感。第四、斜对着或与孩子并排进行沟通。与

孩子的距离与位置要适当,教师与

幼儿说话时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一米,如果与幼儿单独说话,距离可不超过一尺。与孩子谈话时斜对着或与孩子并排坐(并肩同行)同朝着一

个方向,会使孩子感到轻松自然没

有压力。

简述文科教学用语的特点。文科教学强调教师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情感性 与家长谈话应注意些什么?(1)要有计划性(2)要有目的性(3)要有记录(4)要注意形象 儿化韵有何作用?举例说明。儿化并不只是语音现象,它还具有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有一定的修辞作用,使汉语在表达上更加精确。

(一)儿化在有些词里有确定词性的作用。如:画(动词)、画儿(名词)。

(二)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信:信件。信儿:消息。头:脑袋。头儿:首领

(三)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感情色彩的作用,有的表示说话人的喜爱、亲切的感情,如小孩儿.如何处理好表述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关系?答: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借助于肢体语言,以达到强化口语交际内容的目的。但肢体语言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造成负面影响。处理好表述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关系要把握:(一)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述时要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二)在使用肢体语言时,要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

(三)肢体语言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不可能代替语言的表述。结合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经验,谈谈对 “幼儿教师语言的示范性”的认识。答案要点:(提示:回

答此题,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或

生活经验举例论述)

1、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

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完成,没

有语言范例,幼儿的话言就得不

到正常发展。幼儿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典

范,因此,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客观上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2、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

响有时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有

时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包括帮助幼儿理解

学习和行为要求,学习一些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交往规则,纠正语言错误。

老师无意识的说话的方式、语气

语调也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从教师的语言中,幼儿

可以直接获得新的词汇、句式,学会理解生活指导性语言,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

4、教师的语言示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并

不总是产生促进作用。不良的言语表现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结论:每一位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行为可能对幼儿产生重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更加

自觉经常地说规范的普通话。

实践题

如果你是一名监考老师,发现一女生正偷看写在手上的小抄,你将怎样对她进行批评教育。答:当场没收小条,示意其继续答题,等该生交卷后,单独谈话,让他明白考试作弊是件可耻的行为,应抛弃这种坏毛病,做一个诚实的好学生。晚自习时,你发现学生小红坐在操场上发愣,经过了解知道是她因经常向老师打“小报告”而遭到许多同学的排斥和嘲讽,因此心情非常苦闷,你该怎样激励该学生? 答:我会跟他说:小红,老师知道你是个诚实的乖孩子,你的做法是对的,班里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比如xx打架,xx抄作业这些事情,你理应向老师反映,但有些小事就让小朋友自己处理,你可以先去劝导办错

事的同学,他若不听劝,你再告诉老师,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理解你的

如果让你讲述下面的一篇作品,你将怎样设计它的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和小节语?(注:不得少于500字)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梦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轮的树,/永不老去

导入语:每个人都有家乡,但当一个人远离家乡时,就会产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讲授语: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是对家乡深深地怀念眷恋,以及无法回家的惆怅。提问语:回答对这首诗的感受。

根据下面的题目,依据你在教学和教育中的实践,为你的学生做一次即兴演讲。(注:不得少于800字)

《我对后进生的理解》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讲,其职责就是培养好每一个所教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力股,只要发挥得当,就能取得成功。对于后进生,我认为也许在前期他的精力开发的不充分,学习成绩会落后于他人,但只要肯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也能取得同样优异的成绩,甚至更强。无论是哪种学生,我们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帮助他们走出难关,而对于学生,无论你是哪种学生,都不要丧失信心,只要有毅力,有耐心,肯吃苦,幸运之神一定会降临

根据下面情景,针对多血质幼儿特点设计相应激励语

体育课上,小朋友练习爬绳梯,强强爬了几歩,动作不协调、想退缩不练。老师说:参考答案:老师说:

“小朋友们,你们看,强强已经爬上了绳梯,他可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你们说,对不对?大家送给他掌声!(掌声响起)强强,你真行!只要手脚的动作再协调地些,你一定能成功,你说,是这样吗?来,大家为强强加油!”

今天王老师要进行“认识人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及其功能”的教学活动。她应该如何设计教学用语,把幼儿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脸上,认识人的五官然后讲解其功能?讲写出老师的导入语、讲解语。(可配合肢体语言。)参考答案:教师:“小朋友们,请看教师的脸。(把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集中后)老师的脸上居住着五位居民,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教师:“(先吸吸鼻子)居住在脸部中央的,长得高高的这个叫什么?(学生答:鼻子)鼻子是做什么用的?(回答:呼吸、闻味道等)回答正确!现在,大家把鼻子捏住,然后再闭上嘴,试试看看有什么感觉。(不能呼吸、难受、不能闻到味道等),大家的这种感觉说明我们的鼻子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两个鼻孔为什么都是朝下的?它如果朝上长好吗?(学生议论、回答后)鼻孔朝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长能防止水、眼泪、灰尘等不容易注入,让我们的鼻子能保持通畅。”“那么,居住在鼻子上方的,正在扑闪扑闪的是什么?……(以下对眼睛、嘴巴、耳朵的教学略)”

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鼻子、眼睛、嘴、耳朵及它们的作用,让人们今后好好地爱惜它们,让它们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生活。”

(评分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能把幼儿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脸上并能引起学习兴趣,讲解语能认识人的五官及其功能即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参考答案仅为参考,不一定非要与答案相同。)假如你是林瑞老师,当你处在下列情境中时,你应怎样补救教学的失误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请写出林瑞老师的话。参考答案:老师的话: “哎,也许我小时候听我的老师讲课时走了神,把‘奶’字笔顺给听错了,所以才写错了。‘奶’字是应该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你们以后上课一定要仔细听啊!今天真要谢谢夏夏小朋友,帮我纠正了一个犯了几十年的错,否则,将一直错下去。夏夏小朋友,谢谢你!假如你是幼儿教师,今天的课题是“认识盐”,请以实验法、讲故事法设计这一课题的教学导入语。((注:学员除完成本题书面作业外,还须将写着教学导入语的帖子发往“课程论坛”进行交流。)

1、实验法教学导入语:参考答案: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人面前有一杯水,请你们用舌头轻轻舔一舔,告诉我有什么味。(幼儿回答:“是咸的。”)师:有咸味的水是什么水?(幼儿回答:“盐水。”)对,是盐水。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认识盐。

2、讲故事法教学导入语:参考答案:有一头驴子,驮了一大包盐,好重啊!在它过河的时候,不小心,滑倒在水里了。当它爬起来上岸后,感觉背上的东西变轻了。驴子很高兴,它想,我找到窍门了,驮着重东西,只要到水里泡一泡,就会变轻的。过了几天,驴子又驮了一大包棉花过河,棉包很大,驴子感到有点累,它想,没关系,过河后背上的东西会变轻的。过河的时候,驴子故意倒在水中,心想,这下可好啦!可是它爬起来后,觉得背上的棉花不但没有变轻,反而变重了。累得它直喘气,好不容易才爬上岸。驴子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牛伯伯走过来了,驴子上前问道:“牛伯伯,请你告诉我,我驮盐蹚水过河,跌倒在水中,上岸后背上感觉轻了;驮棉花蹚水过河,跌倒在水中,上岸后背上的东西越来越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牛伯伯说:“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请小朋友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判断题

1.“知识”,“冲入”的声母都是翘舌音。(√)

2.普通话中卷舌韵母有4个,用zhi、chi、shi、ri表示。(×)3.学前儿童心理脆弱,纠正其错误时,不可用批评语。(×)4.小王在倾听时主要是听说话人所说的字词内容,很多时候错过了说话人通过非语言手段所表达的意思,他的这种倾听属于假意倾听。(√)5.“听”与“倾听”是一回事,都只要用耳朵接收别人传达的信息即可。(×)

6.“这一问题老师也不懂,谁来说说怎么回事,我们为他鼓掌!”这一评定语用的是激将法。(×)7.表扬语与激励语都是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或表现予以肯定,二者没什么区别。(×)

8.“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这一句话错用了关联词,应把“尽管”改为“不管”。(√)

9.思维与语言要同步,否则会发生思维超前与思维滞后的问题。(√)10.老师如果思维超前就会造成表意上的空白,形成教学口语的停顿、断断续续、语速迟缓等不良现象。(×)

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这段语言体现了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具有逻辑性的特点。这段极朴素、明快、简洁的教学言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紧紧围绕着“动物”的概念而设计,先让幼儿通过对猪、鸟、蚯蚓等动

物会走、会爬的归纳,认识到动物的一个特点;然后再进一步发问,让学生把会爬会走的特点扩大归纳为“能活动”;接着从反面发问,澄清模糊认识;最后说出“动物”的定义。这种由具体到一般归纳的顺序,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言语缜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能分析教学口语具有的逻辑性特点即可)

这一案例中教师与孩子的沟通存在什么问题?参考答案:这位老师没有从孩子的话中听出感受,其实孩

子是想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感受(感到累),想求得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老师只是为了要完成某个环节的组织,从自己的主观经验出发,把要求生硬地强加给孩子,沟通语言生硬(多为命令式),继而导致沟通失败。如果老师注意倾听、语言委婉、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沟通将会成功。

请为老师重新设计沟通话语,并把这一情境表现出来。参考答案: 教师:玲玲怎么了,还没起床? 孩子:老师,我累,我还想睡。教师:你刚醒,但你还觉得有点累,是吗?

孩子:是的。

教师:有时老师也这样。孩子:老师也这样,为什么? 教师:可能睡得不好,也可能昨天睡得太晚,你呢? 孩子:我睡晚了。

教师:我告诉你妈,今晚让你早点睡好吗?现在起来,好吗? 孩子:好,那我起来了。(边说边开始穿衣服了)教师:玲玲真懂事。

(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能体现老师了解幼儿的感受和要求,语言委婉,且能让玲玲起床即可,不一定非要与三本答案相同。)

这一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存在什么问题?参考答案:这位教师不知道如何启发幼儿认识五官,不知道如何引导幼儿认识五官各自的功能,只是一再重复“有什么”“能干什么”这样的话,语言不够生动与丰富,不仅听起来十分单调乏味,而且教学内容表达模糊不清,“老师脸上有什么?”让幼儿不知道老师到底想问什么,让人摸不到头脑。老师急出一头汗,幼儿胡乱瞎猜,教学效率低下。

请以“认识眼睛”为例重新设计老师的教学话语,并把这一教学情境写出来。参考答案: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脸上”(老师眨眨眼睛,并用手指着眼睛),“这是什么?”小朋友:“眼睛。”老师:“对。现在请小朋友用眼睛看看我手上的这朵花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是红色的,五个花瓣。老师:很好,说出了花的颜色、形状。(朝花吹了一口气)现在看到什么?小朋友:“老师在吹气,花在动。”老师:“很好,看出了老师和花的状态。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眼睛长在哪里,干什么用。”小朋友:“眼睛长在脸上它可以看到事物的颜色、形状和状态。”

(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回答合理即可,但引导语言的目的性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要注意总结)

从选词用语、口语表达风格等角度,分析下列谈话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选择对方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言谈策略。还要注意口语技巧:选词用语可有深浅之分;表达方式可有曲直之分;口语风格可有雅俗之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交际时,要考虑不同对象的可接受性。而这位教师正好相反,在与这位家长谈话时没有考虑这位家长里短的文化程度,选用了诸如“名列前茅”、“凤毛麟角”、“能量”、“言止于此”这样的词语,语言风格还是通俗易懂,而是文绉绉的,使这位家长难以理解,这是谈话失败的原因。

假设你是幼儿教师,你班上有一个说话口吃的幼儿,你怎样和他的家长讨论对他的语言训练问题? 请写出沟通话语。提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话语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有对口吃幼儿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使其消除诸如自卑、焦躁不安、逃避现实不愿意说话等情绪,增强他的信心。

2、要有对儿童口吃进行矫正的方法:如进行呼吸法训练、发音法训练;还可以用齐读法、拉长音说话法、肌肉放松说话法等。可参考教材214-215页。

第三篇:教师口语

数学教师教学口语的研究

【摘 要】: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本文从数学教师口语的特点,表达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师口语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师口语特点问题对策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教师语言一般指教师的课堂语言或教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指对数学概念、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师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楚,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激活起来。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①教师通过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数学术语,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逻辑严谨、筒练准确,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层的服务。本文从数学教师口语的特点,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教师口语进行研究。

一、数学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

1、确定性

数学教师的口语信息从发出到接受必须是一致的,具有确定性。理科教师在语音上应避免使用那些易发生歧义的同音字词,特别是意义截然相反的同音词。语汇上,首先是用词的准确与精确,在求证过程或评述同学的操作中,不出现表达猜测的副词,像“可能”“大概”,而应该明确“是”或“不是”。除此之外在讲课中还应减少褒贬及感情色彩浓烈的语词。语法上则慎用无主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尽量做到语法完整。

2、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的求证或解题过程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证明与反驳这些逻辑手段构架的。因此,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也决定了其教学口语呈现出以下特点: ⑴环环相扣的言语链

数学教师的口语呈现出一种“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关联词连结起来的环环相扣的因果、假设、选择等逻辑关系的言语链。另一方面,数学教师由于课堂中经常要进行解题演示,因此在他们的口语中应该注意用序列化的词语体现出求证程序先后,像“首先”“然后”“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汇,这种言语链显示着教师假言判断、选言判断以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思想的逻辑性和实证的条理性。而学生也正是从这些关联词所组成的复述句中触摸到教师思维的脉络的。

⑵简洁、明晰的口语风格

知识的“序”即条理性,是逻辑性强的前提。而简洁、明晰的口语又可以使其达到这种“有序”状态。简洁明晰的教师口语为学生接受时尽快地编码提供了基础,为集中精力进行逻辑思维减轻了负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达到“有序”状态。而这种“有序”正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认识问题的思路。

⑶表达技巧固定化

在口语表达过程当中,教师的重音停顿等口语表达的技巧往往起着导向的作

用。它们或强调、或暗示了教师的意图,引起学生注意的确定性。因此,数学教师在口语中的重音、停顿、语速等表达方式必须是固定甚至是程式化,表述概念的、演绎求证过程时多用能显示思维逻辑性的强调重音、强调停顿。

3、启发性

不管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人们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工具进行的。外在的语言刺激则会对人固有的思维产生影响力,成为他们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疑问句式、设问句式对思维的作用力较大。因为疑问是创造的前提,逻辑思维的原动力,自问自答的设问既可以增强语言的逻辑力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使得数学教师的讲述性口语始终在问和答、疑和解的线索中进行。这样学生的认识过程就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是数学教师口语启发性的表现。

二、数学教学教师口语在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缺乏激情

教师言语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及认识规律。学生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异想天开的阶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激情,又要生动有活力有爱心。有学者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有:亲近型、柔和型。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类型有“古板严肃型”、“警察型”、“部队长官型”。

2、语音表达不够规范

有些教师语音不纯,乡音难改,如把“南方”说成“蓝方”,“诗人”说成“私人”;夹杂方言语汇,语法错误;声音嘶哑,尖细;有的教师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说话快的像“打机关枪”,语调也缺少抑扬顿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容易产生听课疲劳,不利于消化吸收;说话慢的又喜欢“拉长腔”,慢条斯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外部分语文教师示范朗读和指导朗读能力差,如授课时使用方言词汇,语法上也容易犯错误。在新教师中,较多存在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讲课时习惯夹杂着诸如“这个”“那个”“嗯、啊”“是不是”等口头禅。这些无疑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3、面部表情僵滞,眼神交流不够

美国艾帕尔·梅拉别思曾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就是说,表情给了人们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有些教师虽然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或上百学生讲课,但好像对他们视而不见———或者抬头看天花板,好像是牧师做祷告一样念念有词;或者眼睛不离稿,只顾念教案;或者是眼睛只盯着自己满意的几个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同样那种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神态则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失去学习兴趣。

三、解决数学教师教学口语表达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数学语言要“有趣”。

达尔文曾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事物,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②达尔文青年时代的兴趣对他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风趣的数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一个情境,情境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数学语言要“有序”。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规范、标准,切忌语言的随意性和哗众取宠。我们只有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钻研,并具备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同时,语言要简洁、易懂。

3、数学语言要“有度”。

数学语言更需要有效的掌控,教师的语言不应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内容情况,语言很细、很碎,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太大、太空,使学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语言有时要”大步”迈进,有时要”小步”慢进。如,在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时,更适合学生边做,教师边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而在高年级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时,更适合教师在学生做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系统的操作能力,养成良好地分析、思考的习惯。

4、数学语言要“有励”。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激励性的数学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注释:

① 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② 出自达尔文的《自传》.[参考文献]

[1] 王文艳.教师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0(2).[2] 沈蓉.浅析语文、数学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J].小学时代,2010(9).[3] 王金秋.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特点[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12).

第四篇: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讲座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无论哪一样都离不开语言,有声的口语或无声的体态语都是教育教学所必须的。而教师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陶行知也说过类似的话。这里所提的语言修养不仅仅是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能力再好,口语表达不行,也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朱自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还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就针对教师口语中的发声技巧、态势语这两个环节,来进行探讨学习。在此之前,需要先简单了解口语表达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一、口语表达基本要求

1.清晰。口语的首条要求就是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要让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也就是要让人听得清、听得懂,说话时要“咬字”,但不要“吃字”,这个和普通话是否标准无关,方言也要吐字清晰。

2.流畅。不要有口头禅,有的人作报告喜欢用“这个、这个”,有的人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啊”,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我们强调口语要自然流畅,是指说话时没有口头禅,不无故重复,不结巴等。话要说得流畅、干净。

3.响亮。说话是说给大家听的,除非是悄悄话,有隐私。一般说话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让人听得清楚,所以要响亮。但也不能太大,变成“喊话”。

4.口语化。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当我们写好一个书面的材料,不是读是说出去的时候,就要口语化,比如:发言稿是要说给大家听而不是念给大家听,就要口语化;演讲稿要说给大家听也要口语化。为了达到口语化的要求,不要使用过长的句子,应该多使用一些短句、散句,有时甚至仅使用体态语,(叫同学不要说话,一根食指就可以)口语的结构是松散的。以上4点是口语的基本要求,而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同其他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口语又有不同的要求。

二、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1、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模仿,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这种规范包括了语音规范、词汇规范和语法规范。语音规范就是要使用普通话的标准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我们生活在方言区,不可能每个人的普通话都很标准,但我们至少要把学生的名字读对,语文老师要把每课的生字读对,发不出的音,也要告知学生正确的读音。词汇规范就是不要使用方言词。语法更要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言也一样。我们生活在方言区,更要努力学好普通话。尤其不能使用方言教学,特别是语文老师。

2、科学性

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讲授不同学科,就要使用不同的术语、概念。如符号“0”是什么,数学老师说是一个数值,语文老师说是一个拼音字母,音乐老师讲它是一个休止符,化学老师说成氧原子,各自有别,含糊不得。所以,政治课中不能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把“大脑”说成“脑袋”,数学课把分子分母说成“上边、下边”,等等,这些都是违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的。除了不能说错,用词还需谨慎。

3、针对性

首先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语言、语气、语调,小学一年级,要亲切、和蔼,初中就不能再用这样的语气,否则学生会产生反感;其次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个体,运用不同的语言,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缺乏自信,遇事退缩不前的学生多用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但对于骄傲自负的学生就不能再鼓励了,可能还得时不时泼泼冷水。不过多数人都是需要鼓励型,但有些人就需要鞭笞,反而发愤图强;最后,还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口语,文科类学科教学口语强调形象生动、语言活泼、富于感情;理科类学科教学用语,与文科类相比,更讲究准确性、严谨性。

4、生动性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即便是强调严谨的理科类学科,也要把枯燥的道理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有位数学老师讲授π的值,他先是把π画成一个小脚女人,然后写出3.13、3.14、3.15几个数,问谁是小脚女人的丈夫,找出3.14后,老师继续问,她的丈夫是干什么的,学生们一下子就愣住了,同时也被吸引住了,老师再不慌不忙解释道:3.14,就是山巅一寺,住在庙里面自然就是和尚了。3.14(山巅一寺)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口语的生动性还表现在重视口语的感情色彩,尽可能做到快慢缓急、高低大小恰到好处,用声音的变化为教学服务。尤其是语文教师,如果声音表情处理得当,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要合理运用节奏、顿连、重音等技巧以增强口语的生动性,但不能片面追求生动,否则就会华而不实。

5、鼓励性

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忌“冷”、“辣”(辛辣、讽刺)、“硬”,像“傻”、“笨”、“没救了”、“你可真行”之类的话特别伤学生的心,也许从此就一蹶不振。

最后,因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口语还应该始终贯穿着教育性。要想达到上面提到的这些要求,就得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运用语音技巧。

三、语音技巧的运用及训练

(一)音量调节 生活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小学教师有咽喉炎。很多老师说话声音不能持久,容易“哑”、“破”,或者声音稍偏高、偏响就脸红脖子粗,乃至青筋毕露。所以教师首先要会的就是正确地用气发声。

1、吸气训练:站立,胸自然挺起,两肩下垂,不能耸起,小腹微收。如闻花香一样,感觉两肋渐开,将气吸收肺底,有八成满。

2、呼气训练:呼气要平稳,有控制,要随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调节呼气的快慢、强弱。

(1)数数字练习:一口气从1数到30,声音要规整、圆润,不感到挤压、力竭。(2)数葫芦练习:一口气数不了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3、音量训练:音量要适中,自己进行监听调节,调节时注意:

(1)不宜过小、过低。声音要让最后一排的人都能轻松地听见。有时适当放低音量,学生会感到亲切,但要低得合理,合度,做到:低而不虚、沉而不浊,有一定的内在力量。声音小的教师——气力不足,气流量不够。可通过锻炼提高肺活量。

(2)不宜过大、过高。声音太大——用力过大,气流量太大,嗓子绷得太紧。学生疲劳,也损伤老师的嗓子。用声以中音区为主,这样教师说得轻松,学生听了也不觉得累。有的老师会说:嗓子爹妈给的,我也没办法。其实音色也是可以通过练习稍稍改变的。女性:要充分打开口腔,克服声音单薄、不圆润的情况,可经常发u 音。男性:低沉浑浊,可经常发“ i ” 可多做一些开嗓、控嗓的练习。

开嗓训练:朗读一古诗给30米远的人听。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控嗓训练:见PPT

(3)不宜过亮。亮既和音高有关,又和音强有关。过高过大就是过亮了。过亮的声音显得尖锐刺耳、单薄,情味不浓,总之,不好听、难受。其实,音不在高,有穿透力就行。怎么才能具有穿透力,就要做到气沉丹田,用横膈膜发力,音色暗一些,有助于沟通和交流。

(4)不宜过平。人的大脑总是接收单调的信号,容易进入抑制状态,信号要适当变换。就一堂课的教学进程而言,导入、讲授、提问、诱导等教学环节,其口语的音量应有变化,有时甚至可以有明显的落差,形成高低起伏、长短交错、抑扬顿挫的效果。

(二)清晰表达

从发音方面说,教师说话,出语要干净利落,每个字的“吐字归音”都要到位,做到字正腔圆。

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桔子柿子榛子栽满院子村子和寨子;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

从表意方面说,说话要确切,决不模棱两可。“全部去”“全不去”

(三)流畅度

流畅度是指说话的语流顺畅、完整的程度。顺畅:音节与音节、句与句之间承接连贯,不吞吞吐吐,不时断时续,不“卡壳”,不掺杂口头禅。完整:一句是一句,不说半句话,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要有依存关系。同时还要做到答疑接话时,要反应敏捷,对答如流。

流畅和语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越快越好。一般的发言200字/每分钟,最快不能超过270字/分钟。最慢不要低于170字/分钟。太快像放机关枪,学生应接不暇,既听不清,又记不住;太慢又像老牛拉破车,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也容易沉闷,太快太慢都让人听着难受,不舒服。教师口语只要控制在每分钟200——250个字之间就可以了。

要想说话流畅,就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平时说话就多加注意,上课时进行自我监听,看看有无出现不流畅的情况。另外就是加强备课,理顺思路,保证教学口语流畅。

(四)节奏变化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这种口语中带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节奏,语言才生动,否则是呆板的。而且有节律的材料也更容易记忆。(123、321、1234567、8910到11、1213141516和17、18和19、2021)节奏与语速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语速只表示说话的快慢,节奏包括起伏、强弱。

慢节奏:表现平稳,忧郁、失望、悲哀等情绪,节奏宜慢。

快节奏:表现紧张、热烈、欢快、兴奋、慌乱、惊惧、愤怒、反抗宜快节奏。我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除了语言信息,还有一些非语言信息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如目光、表情、手势等等,都对语言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态势语。

四、态势语

(一)定义与内涵

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就是态势语,也叫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和体态动作来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辅助工具。态势语的运用可以增加口语表达的效果。

美国心理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的公式:

信息的效果 =7% 文字 +38% 的语调 +55% 面部表情

这个公式给我们一个提示,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应该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

(二)态势语要求

态势语是协助有声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自然

自然是对态势语的第一要求。各种动作、表情、姿态的运用要自然舒展。有的人说话时,动作生硬、刻板如木偶;有的人则刻意表演,故弄玄虚,动作和姿态总是那样做作,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所以,首先是要自然,这种自然还包括与身份、年龄、职业相吻合。小孩能做的表情和动作,成人则不一定可以。

2、简洁明了

动作要大众化,举手投足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简洁明了,易于被人们看懂和接受。不要搞得繁琐复杂,龇牙咧嘴、手舞足蹈地像在表演戏剧。否则,不仅会喧宾夺主,妨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也叫听的人眼花缭乱。要注意克服不良的习惯动作,无意义的多余的手势一定要去掉。尤其不能在上课时抓耳挠腮、抠鼻子、摸头、移眼镜框、手沾唾沫翻书或讲稿、摸胡子、用手敲击讲台、对着学生指指点点、手持教本或教具挡住面部等等。

3、适度适宜

态势语丰富多彩,但它毕竟只是口语表达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态势语的运用要力求适度适宜。所谓适度,即要求动作要适量,以不影响听者对你说话的注意力为度,不要用得过多。有的人做的动作比说的话还多,动作又很夸张,变成了表演。所谓适宜,即要求动作必须与说话的内容、情绪、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故作姿态、故弄玄虚甚至手口不一。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招待会上举起双手招呼记者们站起来,嘴上却说:“大家请坐。”使记者们大惑不解。于是,这一说话时动作与内容的不协调成了轶闻。

4、富有变化

说话时,适当的重复动作是完全必要的,它往往能重现或强调原来的情绪。但不要老重复一种姿势,如果一种表情、一种手势到底,则单调乏味,死板。因此,要善于随着内容、情绪的变化适当地变换动作和姿态,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活泼、朝气和魅力。

(三)态势语类型及操作

1、手势(1)手指语言:

人体的各部位中,手指的运用也许是最为频繁的,人一生至少要申屈手指2500万次。而不同的手指动作,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十指交叉”一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手指有小动作,是不耐烦、不感兴趣。等等。当然了,以上都要看具体环境和当时的面部表情。

(2)手掌语言:“搓掌”表期待,快搓表增加可信度,慢搓表有疑虑;“手掌向前”表拒绝、回避;“劈掌”表果断、决心。

(3)手臂语言:“交叉握拳”表敌对;“交叉放掌”表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缺乏自信。

2、表情语言

每个人都有面部表情,脸上的每个细胞、每个皱纹、每个神经都表达某种意愿、某种感情、某种倾向。人的脸就能作出大约25万种不同的表情。

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教师的表情: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还要随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情境而变化。

3、眼睛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可以说话,眼睛不能说话,眼睛的奥妙,在于它是真实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体现不同的心理。

正视——庄重,诚恳

斜视——轻蔑

环视——与听众交流

仰视——崇敬,傲慢

俯视——关心,忧伤

凝视——专注

漠视——冷漠 虚视——消除紧张

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止眼神运用的一些不良习惯。

眼神黯淡无光。

视线不与对方交流以致冷落听者。

长时间死死盯住某一同学,天花板,窗外或讲义。

眼球滴溜溜乱转或眼动头不动。

作手势时手到眼不到。

边想边说时频繁眨眼或闭目思索。

视角频繁转换,飘忽不定,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

当众挤眉弄眼。

眼神的正确运用。

讲课时始终保持明快,富有神采的眼神。

扩大目光的视区,始终将全班同学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同学的关注。

在讲台上,两眼应略向下平视,看中后方。目光自然、亲切。

与学生交谈,视线应接触学生的脸部。

(四)态势语分解训练

1、面部表情训练:

(1)对镜自视,观察自己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面部表情的变化,如:大笑、苦笑、忧愁、惊讶、悲伤、平静、兴奋、愤怒等。

(2)观察日常生活中与你交流的人的面部表情。(3)朗读下列诗句,用眼神表现出括号中提示的表情。我,常常望着天真的儿童,(微笑)素不相识,我也抚抚红润的小脸。(亲切)他们陌生地瞅着我,歪着头。(陌生)像一群小鸟打量着一个恐龙蛋。(惊奇)他们走了,走远了……(失望)

2、手势语训练:

给下面的句子设计相应的手势,然后表演出来。(1)看!太阳升起来了,它光芒四射,普照人间。(2)什么是爱?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3)小赵,真是个好样的!

(4)中国人民是无所畏惧的,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顶得起。(5)同志们,千万注意,这次实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次。(6)这种损人利已的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7)嫖娼、吸毒,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腐败事物,必须彻底清除!(8)她轻轻地躺倒在草地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空。(9)高大的建筑物突然陷入地下。

(10)伸出我们的双手吧,拿出我们的智慧吧,献出我们青春的热血吧,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要做中华的脊梁!

3、身姿动作训练:

(1)每天有意识地做几次“坐如钟”(正襟危坐)、“立如松”(挺身直立)、行如风(步履稳健)的训练,与人交际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身姿,纠正不良的身姿动作。

(2)自我训练:四人一组,相互观察坐姿、站姿、行姿,指出不良的姿势,在同学或同事的监督之下自我纠正。(3)情境训练。

与邻座的同学轮流扮演年长、年轻或同龄的不同身份的人,找一个话题进行交谈,注意对方的坐姿、站姿是否得体,对不良习惯要互相指出并予以纠正。

4、态势语综合训练:

朗诵诗歌《再别康桥》,设计好态势语。

第五篇:教师口语

浅谈个人学习“教师口语”的心得

艺术学院美术师范080***范云大二又增加了一门“教师口语”课,开始时我很反感这门课,觉得不就学习普通话嘛,用得着那么大费周章上十几周的课吗?等几次上下来,我就发现那太重要了。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良好,就会“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常常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不高,就会“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往往直接导致教学艺术的失败。所以,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所以说好普通话对于教师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以前以为普通话挺简单的,后来才发现里面的门类真多。比如说:语音训练、发音及吐字、言语交际……其中又分好的的小门类。因为从小就学说普通话,所以对自己的普通话一直都十分的自信。但在一次上课中,老师要求我们试练一次,我说的结结巴巴的,而且前后鼻音发得不是很准,那时我才认识到我的普通话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就课堂那点时间是不够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发现我n和l分不清,在朗读中经常往返读,口齿不清,语音表达时非语言行为比较多,也就是小动作较多。对此我要努力锻炼,把自己的弱点克服掉。

教师的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点燃学生智慧之光的火种,是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种子。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语言的运用。我国古代教育典籍(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告诉我们,良好的教师口语是使人“继志”的前提,也是“善教”的标志。

在“教师口语”课中我学到只要肯锻炼,掌握技巧,就能学好,学精的。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时十分重要的。

下载教师口语完整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口语完整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语教案)

    第一课梨不可分着吃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有关的汉文化知识 2、 培养大段连贯表达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 重点词语的掌握 2、 “分梨”的禁忌 3、 “人不可貌相”的理解 4......

    口语 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四组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的信心、主动学......

    口语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导学案及反思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一、说明版本: 《春天里的发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二、教材......

    口语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ection1 Holiday (假日)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ummer vacation or winter holidays? Do you like summer ho......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案(精选五篇)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案 课程编号:PTHYJSKY15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课程学时:36 理论课学时:20 训练课学时:16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校师范专业本、专科学生 一、课程简介 本课......

    浅析教师口语艺术

    浅析教师口语艺术 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教学劳动的特殊的重要的工具,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教师运用这种语言作为工具“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

    《教师口语》作业

    《教师口语》作业复习资料一  复习要点一: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 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汉语拼音方案》是共有字母表......

    教师口语论文

    教师口语论文 B10物理张涵逸 100603132 摘要:教师口语是在一般口语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师口语表达的标准高于一般口语表达的标准。教师口语表达的本身和通过它所进行的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