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

时间:2019-05-13 00:3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

第一篇: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

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

通过专业实习,我发现了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也是通过实习我得以反思这些困惑,并通过实践,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根据我调查总结出来的结果,我觉得准教师要处理好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在校期间,基本功训练、理论学习与积极实践齐头并进。

1.在校期间,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完成三笔字、普通话、教师语言等基本技能的原始积累。为充分、全面的预设打好基础。只有夯实基本功,才能有科学、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2.理论的学习是预设的前提。在校期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儿童心理学、文艺理论、写作学、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口语技能等相关课程构筑成了我们专业的脊梁。对于这些理论的学习,尽信书不无书,关键是思考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反复地检验自己学到的理论,努力寻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和走进课堂两个途径来实现,如,设计一节课的导入语时,可以先进行预设,然后在班里组织小组,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设计的导入语,请大家帮助你,提优缺点。然后自己进行反思,重新预设;还可以模拟课堂,进行试讲,根据生成的效果,进行反思,再预设这节课的导入语。通过先预设,根据生成然后反思,再预设的反复训练,这样有助于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最佳点。大三期间,我带着班上28位同学,到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进行授课实践,每周一次,两人一组,前一周知道上课内容同组的两个人开始独立备课,然后两个人将各自的教案拿到一起进行比较,综合成一份教案。然后选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随堂听课,课后进行反思,再重新写教案。并就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语教老师。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28个人进步很大,在今年的实习和就业中,说课和试讲成绩都很好。

3.在校期间,通过对他人的成功经验的学习,从前辈名师身上学习预设与生成和谐之道,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与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名师前辈们身上学习呢?充分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片段:

[ 经典片段]

孙老师在教学描写玉澜堂里开得特别旺盛的海棠花一段时, 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 是的, 在玉澜堂里, 他们找到了春天。在这一段里, 海棠树被比作成什么? 生: 比作喷花的飞泉。

师: 你平时看到的喷泉是什么样子? 生: 我看到的喷泉喷出来的水花非常漂亮, 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师: 在这儿, 冰心奶奶把海棠树比作喷花的飞泉, 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 我仿佛看到花开得很旺, 很茂盛。鲜花繁茂, 充满生机。师: 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 “ 那几棵大海棠树, 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 从树枝到树梢, 不留一点空隙。” 师: 你们能不能把海棠树的繁茂和花的旺盛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体会。)师: 谁能读得更好些? “ 密密层层” “ 繁花” “ 不留一点空隙”“ 喷花的飞泉”要读出来。

(指名读, 生齐读。)师: 看到这样的春景, 冰心奶奶是怎样赞美的呢?你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情来吗?谁来赞叹一下?(指名读)师: 谁能把这两个感叹号读得更好、更美?(指名读)师: 感情非常好, 掌声—— 师: 我们一起来赞叹一下。(生齐读)师: 现在看着我这儿, 看着我的脸, 不看屏幕, 你能不能背出来呢?一起试一试。(生齐背)[ 片段赏析]

孙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层层深入, 拾级而上, 可谓精彩。他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2

际,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情景,从中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把海棠树比作喷花的飞泉, 体会出句子内蕴的美感和张力;继而扣词、扣标点, 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读中感悟, 以读见悟;最后学生入情入境, 熟读成诵。整个过程酣畅淋漓, 水到渠成。[4]也正是孙老师尊重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上,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所提问题,没有局限于书本内容,没有固定模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同时,及时关注学生的生成,调整完善自己的预设,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给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阅读课。

通过对这样优秀课堂的深入研究、分析有利于我们的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在备课、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对经典课堂的反思,有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在校学习期间,要备一节课,可以自己先写教案,然后再参考优秀的成功案例,完善自己的预设,再把这样的预设模拟实践或者直接走进课堂进行生成检验,课后反思总结,再把自己的教案和成功案例进行对比,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学习成为系统,将预设与生成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能够完美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走进课堂,重视预设,感悟生成,及时反思。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走上讲台,进行阅读教学实践,检验我们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我们的课堂,产生了那么多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检验和更好地完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1.重视预设,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生成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教师自己先“披文入情”,才能“情动而辞发”地进行预设,才能有效恰当地应对学生在课堂上五花八门的生成。对于这一点我有很深的感受,预设的精彩,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当你第一次走上讲台,将你在课前预设的内容演示给学生,如果效果良好,顺利上完课,这样会对你以后上课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实习中,我上汇报课,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还特地准备了课件,我上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争论的故事》,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我根据本课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当堂表演兄弟两人争论的场景。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表演两遍。第一遍,不带动作、表情,让学生上台表演;第二遍,让他们带上动作、表情,再重新演绎一遍。(在指导老师的提示下)我问学生的感受,不管是表演的还是没表演的,他们都说经过两遍的表 3

演,对兄弟二人的争论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了。就这样,这节汇报课上的效果还不错,我顺利的结束了自己的短暂的实习生涯。这节课启示我,预设真的很重要,如果不是我设计了当堂表演这一环节,我想不会有学生在课堂上那么精彩的,富于创造性的“生成”表演。

我们知道科学、充分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基础,充分预设是上好一节阅读课关键。概括说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准备:

(1)预设学生情况。对阅读教学课堂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要严格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对文本的感悟程度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和相关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而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在文本的情感点上投入研究时间,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细致深入地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又应如何应对。只有对于学生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取得了良好课堂教学效果。(3)预设个性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5]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感受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各种解读,当然这种解读也包括那些与文本内容相左的观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并对学生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解读有一个准确的,科学的解释。

对于阅读教学课堂的预设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要遵循一个理念,那就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2.感悟生成,在生成中反思预设。

在实习过程中,我在上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18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课文第5至12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师生表演父亲与汤姆对话的情景,表演结束后,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爸爸吗?”学生表现得很踊跃,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而且说不喜欢的还比较多,学生也知道应该遵守规定,但可能是课文中设置的情景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放鱼的决定吧,我一看这跟自己课前预设的不一样了,灵机一动,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假如你们是爸爸,老师就是小汤姆,你如何说服我不违反规定,把鱼放掉呢?”于是,就出现了如下的课堂对话: 生(爸爸):汤姆,我们应该遵守规定把鱼放掉!

师(汤姆):爸爸,可是现在又没有人看见我们钓到了鲈鱼啊。

生(爸爸):是的,现在是没有人看见。可是如果人人都像我们这么想,那么谁还会遵守规定呢?我们还要不要遵守规定了呀?

师(汤姆):爸爸,我们要遵守规定,可是这么晚了,又没人看见,应该没事吧!生(爸爸):汤姆,遵守规定是不能打折扣的,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严格遵守规定才能做真正的一个好孩子。师(汤姆):嗯,我懂了。

你看,就因为我变通了一下,不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严格遵守规定的重要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上面的例子给我的启示是,当我们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及时地感悟生成,变通我们的预设,在课堂上随机地,恰到好处地预设也能产生精彩的生成,这也告诉我们,在学生课堂“生成”之中,我们要更多地反思我们的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上出精彩的课。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只有科学合理的预设与动态的,富于弹性的生成相得益彰时,我们的课堂才会熠熠生辉。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在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5

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方寸大乱,那么其他的一切教学设想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其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新梳理。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而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在兼顾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文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指引。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其他的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让整个课堂体现整体性,连贯性。

总之,只有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才能提升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的言语,才能充满智慧的火花,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

第二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 学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只有课前精心 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 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生 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三篇:怎样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怎样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这些资源的出现和适时运用,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就像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一、课前精心预设教案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预设教案的成功,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去挖掘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材的部分内容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们知道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预设教案时,一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者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距离,适当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把用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表示的单位“1”与用多个物体为整体表示的单位“1”的内容相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教材中的准备题,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新知境界。然而,从新的教学理念看,有时它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加之教材中的有些例题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既约束了教师的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尽量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这样就能符合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者课前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二、教学过程中捕捉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解放了师生和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的成功。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动态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学生讨论、争议不休时,教者可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动态生成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

教师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在课堂上生成的目标是着眼于其自身内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的目标才更具诱惑力。例如,在估算教学这样一道题时:“一班有学生238人,二班有学生158人,399个座位够吗?”,大部分学生会把238估成240,把158估成160,结果是400,得出的结论显然不够,可有个别学生会通过精算得出396,是够的,作为教师就应该灵活的评价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以人为本是动态课堂的主要特征。教学中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的再创造过程,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课前设计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处理好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因此,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师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预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度、情感的波澜,用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动态生成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课堂教学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下列举一个我教学中的生成课例。

学生喜欢读节奏感强的chant, 更喜欢唱好听的歌曲,他们对chant、song的内容记忆力特别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教学内容编成chant、song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当学生们学完“I like....”“ Do you like… ” 这两个句型时,我先在学生面前示范:把教学内容编成了chant的形式:fish, fish, I like fish.Do you like fish? Yes, yes, I like fish.并带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一遍,又带学生以歌曲的节奏唱了一遍,可见学生们兴趣浓厚,余味未尽!随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知识内容自编自读自唱,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双人合作,单独创作等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可见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如今教育界大力提倡新课程理念,但新课程理念又常常于课堂教学发生冲突。那么做教师的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

第二,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一、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课堂教学是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的,而过去有些教师因为担心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控制学生的思维,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教学效率,故而把自己的课堂事先设计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而如今有些教师则与之完会相反,为了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故伎重演,避免课堂脱离“新课程理念”,因此极力倡导课堂要“自然生成”,无需备课和写教案,以给学生的思维腾出最大的“自由空间”。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观点正好把预设与生成对立起来,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完善的,“预设”与“生成”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第二、充分预设、把握生成

⑴、确定预设外生成的教学任务观。在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生成的教学留有空间,还要依靠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积累和教学机智。

⑵、确定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一向是由教师所掌握的,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预设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加以改造,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⑶、确定教学过程的生成意识。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完全受到教师控制的过程,学生完全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练习,教学过程成了一个预设与封闭的过程。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充满着各种偶然、意外、随机因素的过程,难以按教学预设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预设,要求艺术的捕捉各种生机、各种意外生成因子。

总之,实践告诉我们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务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为将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对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使之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

第五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教学中的预设及其反思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课上得好坏,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准备、设计和讲授外,关键在于学生的配合,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好,所以课上得不顺利。学生配合教师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不插话,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按照教材的要求特别是老师的标准作出回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跟老师唱反调;老师让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四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讨论,不沉默冷场;老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立即投入练习,一声不吭,及时完成,不交谈,不拖延。[1]

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这种教学使学生及其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教师的系统讲解?(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二、教学中的生成及其依据

生成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生成,这是由其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其一,从人学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总之,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2]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3]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强调教学的生成,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1)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2)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3)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4)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免于正确的权利)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教育的恩赐,而是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僭越儿童的权利。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之,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其表现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在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突出表现为以下两对关系。

(一)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一元指的是一元标准、共性认识、普遍价值,多元指的是多元解释、独特认识、多元文化。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与生活的多种体验。多样化和个性化激活了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但是,不能由此走向认识和思维的另一个极端;否定答案的唯一性,拒绝真理、共识和标准。当前,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读的同时要注意和强调;第一,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得好;“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①“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固然不错,但哈姆雷特应当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被解读成奥赛罗或是其他什么人物。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也应当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吧!文本解读应当逼近最初始的意义。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对狐狸的看法。有的说狐狸“狡猾”,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终于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有的说狐狸“聪明”,而且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狐狸究竟是“狡猾”还是“聪明”?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狐狸是狡猾的,因为它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是不道德的。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第二,追求自我超越和更优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认识和思维都是有限的,因而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答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也并非必然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存在片面性。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视野局限,消除囿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偏差,欣赏和汲取他人有益的看法、有价值的观点,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

(二)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也是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体现,与这一关系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也要重过程。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也即重学会,重过程也即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并把过程方法作为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但是,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过程方法的“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那种不讲科学预设只求动态生成,或者不顾即时教学情景完全按预设教案施教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当前,在有些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生成性”而否认“预设性”的倾向。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所以,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机械刻板”之类的缺点,恰恰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前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的预设造成的。当然,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事前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这里,“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那种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用“动态生成”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在实际教学中会造成“自由生成”和“开无轨电车”的可怕后果。对此,有学者指出,教材和教案只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地创造。

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制约性。教学过程如果不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盲目生成的实例,有些甚至还被当作新课程改革的典范加以提倡和推广。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为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空间,只有开放与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变活。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加重要的是同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这种认识是可贵的。

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为了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能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但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 “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都是好的,但在实践中,“0教案”固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但却不能保证知识贫乏、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极少数把教师职业当“饭碗”的人趁机浑水摸鱼、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下载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处理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主要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