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白洋潮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
白洋潮
1教学目标
1.了解张岱的有关文学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4.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的人生观。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環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课前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戊寅(wù)遄(chuán)踵至(zhǒng)擘翼(bò)蹴起(cù)镞镞(zúzú)飓风(jù)辟易(bì)礴(bó)龛(kān)赭(zhě)漱激(shù)湫(qiū)
4、重点字词:
1)故事:旧例。2)喧传:哄传。3)吊:哀悼。4)海塘:海堤。
5)遄:急速。6)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7)辟易:惊惧后退。8)礴:拍击。
9)旋:很快。
5、需掌握的虚词:
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则飓风逼之(同上)
从海宁而来(句中连接,表示行动)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同上)势欲拍岸而上(同上)旋卷而右(句中连接,表结果)
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接,表结果)
6、本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
7、写作手法: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
第二篇:白洋潮教学设计
十七、白洋潮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背诵第三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白洋潮景色的壮丽之美。
3、欣赏课文,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景笔法之妙。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景物描写方法。
说明:《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课文对于白洋潮来潮时不同角度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景手法,更是令人赞叹。通过对于它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散文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比喻写景的方法。
2、难点:品析课文,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说明: 基于初中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教学重点放在以引导学生体会白洋潮景观的壮丽入手,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景手法上,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并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写景的手法,以古鉴今,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理清层次,学习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水涨潮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海水涨潮的画面。(多媒体显示)同学们,看过这些美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壮丽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张岱的笔端,去感受那气势宏伟的白洋潮。(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被誉为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和历史学家。
尽或出家或就义。岱本欲殉国,为完成自传体明史巨著《石匮书》,忍辱偷生,辗转逃亡,生活极度困窘。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正音: 戊(wù)遄(chuán)踵(zhǒng)擘(bò)蹴(cù)镞(zú)飓(jù)辟(bì)礴(bó)龛(kān)赭(zhě)漱(shù)湫(qiū)
(2)重点字词:
故事:旧例。喧传:哄传。
吊:哀悼。海塘:海堤。
遄:急速。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辟易:惊惧后退。礴:拍击。
旋:很快。
四、理清全文思路(从表达方式入手)
第一部分(1、2)交代了看潮的时间、地点、人物。(记叙)第二部分(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描写)
第三部分(4)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议论)
五、小组合作学习1、2节,划出不理解或者不会翻译的句子,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意见。
讨论完后代表发言
六、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重点词语:故事 实 喧传 岁 吊 海塘 遄 踵至
研读文本,回答问题:
1、从这两段来看,作者及其友人对观潮一事抱以何种态度?你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据文意可见他们对此颇感兴趣,十分期待。“遄往”、“踵至”两词表现出他们急于观潮的迫切心情。
2、为何“海塘上呼看潮”,他们就“遄往”、“踵至”去观潮?
预设:原知“三江看潮,实无潮看”,不免失望,现今有潮看,自是激动万分。
七、作业:
1、完成课后表格,梳理阅读思路。
2、完成课后积累字词。
3、熟读第三段,力争背诵。
板书设计: 《白洋潮》张岱
记叙: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白洋潮描写:正侧结合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
议论: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学习作者比喻写景的方法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集体背诵第三段(不会背的可以看课文朗读)
二、继续学习品读第二、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3、4节,划出不理解或者不会翻译的句子,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意见。
讨论完后代表发言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 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重点词语:擘翼 蹴起 镞镞 辟易 礴 著 旋 炮 龙湫 惊眩
2、提问:张岱笔下的白洋潮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作者写潮水变化的几个层次。预设:以时空为序:立塘上-稍近——渐近——再近——潮到塘——旋卷而右
3、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潮水之“情”呢?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完成表格:
4、讨论:飓风逼之后,潮大起,作者为什么要写观潮者的表现呢?
明确:文中两次提及观潮者的表现,是为了侧面烘托白洋潮的声势和庞大。
追问:课文从哪几个侧面来写飓风之大,海潮之大?
明确: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上表现潮水。
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上表现潮水。
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上表现潮水。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重点词语:漱激
思考:从全文看,末段有何作用呢?
(1)点出白洋潮比浙江其他地方的潮水还要大;
(2)以疑问结尾,发人思索,引人探究。
三、探究本文主旨。
明确: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的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表现了
大自然的壮美。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从不同角度对白洋潮涨潮时的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进行了描绘。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让我们感受到了气势宏伟的白洋潮。
五、布置作业:
1、积累重点字词。
2、背诵默写第三段。板书设计:
立塘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稍近
看潮潮渐近
正面描写潮再近
潮到塘
侧面烘托着面皆湿 看之惊眩,颜始定篇二:《白洋潮》教案[1] 篇三:白洋潮、天目教案
十七、白洋潮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背诵第三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白洋潮景色的壮丽之美。
3、欣赏课文,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景笔法之妙。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景物描写方法。
说明:《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课文对于白洋潮来潮时不同角度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景手法,更是令人赞叹。通过对于它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散文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比喻写景的方法。
2、难点:品析课文,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说明: 基于初中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教学重点放在以引导学生体会白洋潮景观的壮丽入手,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景手法上,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并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写景的手法,以古鉴今,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理清层次,学习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水涨潮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海水涨潮的画面。(多媒体显示)同学们,看过这些美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壮丽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张岱的笔端,去感受那气势宏伟的白洋潮。(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被誉为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和历史学家。
且极富才情,多才多艺。张岱五十岁时,清兵占领绍兴,国破家亡。张岱的许多亲朋或自尽或出家或就义。岱本欲殉国,为完成自传体明史巨著《石匮书》,忍辱偷生,辗转逃亡,生活极度困窘。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正音:
戊(wù)遄(chuán)踵(zhǒng)擘(bò)蹴(cù)镞(zú)飓(jù)辟(bì)礴(bó)龛(kān)赭(zhě)漱(shù)湫(qiū)
(2)重点字词:
故事:旧例。喧传:哄传。
吊:哀悼。海塘:海堤。
遄:急速。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辟易:惊惧后退。礴:拍击。旋:很快。
四、理清全文思路(从表达方式入手)
第一部分(1、2)交代了看潮的时间、地点、人物。(记叙)第二部分(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描写)
第三部分(4)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议论)
五、小组合作学习1、2节,划出不理解或者不会翻译的句子,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意见。
讨论完后代表发言
六、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重点词语:故事 实 喧传 岁 吊 海塘 遄 踵至
研读文本,回答问题:
1、从这两段来看,作者及其友人对观潮一事抱以何种态度?你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据文意可见他们对此颇感兴趣,十分期待。“遄往”、“踵至”两词表现出他们急于观潮的迫切心情。
2、为何“海塘上呼看潮”,他们就“遄往”、“踵至”去观潮?
预设:原知“三江看潮,实无潮看”,不免失望,现今有潮看,自是激动万分。
七、作业:
1、完成课后表格,梳理阅读思路。
2、完成课后积累字词。
3、熟读第三段,力争背诵。
板书设计: 《白洋潮》张岱 记叙: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白洋潮描写:正侧结合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
议论: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学习作者比喻写景的方法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集体背诵第三段(不会背的可以看课文朗读)
二、继续学习品读第二、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3、4节,划出不理解或者不会翻译的句子,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意见。
讨论完后代表发言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 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重点词语:擘翼 蹴起 镞镞 辟易 礴 著 旋 炮 龙湫 惊眩
2、提问:张岱笔下的白洋潮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作者写潮水变化的几个层次。预设:以时空为序:立塘上-稍近——渐近——再近——潮到塘——旋卷而右
3、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潮水之“情”呢?(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4、讨论:飓风逼之后,潮大起,作者为什么要写观潮者的表现呢?
明确:文中两次提及观潮者的表现,是为了侧面烘托白洋潮的声势和庞大。
追问:课文从哪几个侧面来写飓风之大,海潮之大?
明确: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上表现潮水。
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上表现潮水。
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上表现潮水。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重点词语:漱激
思考:从全文看,末段有何作用呢?
(1)点出白洋潮比浙江其他地方的潮水还要大;
(2)以疑问结尾,发人思索,引人探究。
三、探究本文主旨。
明确: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的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表现了
大自然的壮美。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从不同角度对白洋潮涨潮时的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进行了描绘。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让我们感受到了气势宏伟的白洋潮。
五、布置作业:
1、积累重点字词。
2、背诵默写第三段。板书设计:
立塘上潮稍近
看潮潮渐近
正面描写潮再近
潮到塘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侧面烘托着面皆湿 看之惊眩,颜始定
十八、天目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七绝”,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
3、了解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但文中的一些词语,涉及到的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因此有必要给学生进行梳理;另外,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引导学生品词读句,从而领悟其描写的佳境。而文章中所透露的作者的思想,含而不露,但却很分明的告诉了读者自己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
难点: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引导学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器官,对“七绝”“幽邃奇古”的特征予以描述,这是本文的重点,正是有了这种溢于言表的喜爱山水的热情,才能自然表现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而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含而不露,体会可能会有难度,所以,它应该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掌握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浙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请你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风景名胜,并列举一例说说它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原因。
2、今天我们学习《天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记录去游览一番天目的景色。
二、简介作者: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文学上创立了“性灵说”。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人。在小品、散文的创作上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梳理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疏通文意
黑板出示:逾、峭、壑、镐、迂、学生注音
一词多义:可(大约;可以)、鲜(鲜艳,少)通假字:
由庄至颠 同“巅”,山顶 虽幽谷县岩 同“悬”,悬空
一株直万余钱 同“值”,价值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 同“份”,份额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 同“僻”,偏僻
3、定语后置的句子:
凡山深辟者 幽深偏僻的山 头茶之香者 清香的头茶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篇四:甘肃省酒泉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白洋潮教学案
白洋潮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三、课内检测 本文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戊寅(wù)遄(chuán)踵至(zhǒng)擘翼(bò)蹴起(cù)镞镞(zúzú)飓风(jù)辟易(bì)礴(bó)龛(kān)
赭(zhě)漱激(shù)湫(qiū)
四、疏通文意。结合注释或工具书,通过互助探究理解文义,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1.重点字词:
1)故事:旧例。2)喧传:哄传。3)吊:哀悼。9)旋:很快。4)海塘:海堤。5)遄:急速。7)辟易:惊惧后退。8)礴:拍击。6)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2.需掌握的虚词: 1)“之”的不同用法
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
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
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
则飓风逼之(同上)2)“而”的不同用法
从海宁而来(句中连接,表示行动)1 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同上)
势欲拍岸而上(同上)
旋卷而右(句中连接,表结果)
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接,表结果)
3)翻译下列句子
如趋千百只小鹅,擘翼惊飞。
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着面皆湿。旋卷而右。
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五、合作交流
1、理清文章思路:(板书)近——————————潮头一线
稍近—————————千百群小鹅 浩浩荡荡
再近—————————怒雷鞭之 惊天动地 更近—————————轰怒非常
2、作者写白洋潮,多处运用了比喻手法,试从文中找一两处加以分析。
3、作者多次描写观者的表现,请你写出相应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篇五:白洋潮
《白洋潮》
《白洋潮》※
张 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领略白洋潮的壮丽之美。
2.学习作者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3.了解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科学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白洋潮景观的壮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写景的方法。
2.难点: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课文提示】
1.《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白洋,山名,在浙江西北海滨;潮,本文描写对象。2.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他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而坚持著述。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俗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正音正字】
戊wù 遄chuán 踵zhǒng 擘bò 蹴cù 镞zú 辟bì 礴bó 龛kān 赭zhě 漱shù 湫qiū
【积累词语】
实词:①故事:旧例。②喧传:哄传。③吊:哀悼。④海塘:海堤。⑤遄:急速。⑥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⑦辟易:惊惧后退。⑧礴:拍击。⑨旋:很快。
虚词:①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②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这里指代“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③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④则飓风逼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⑤从海宁而来(句中连词,表示行动)⑥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⑦势欲拍岸而上(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⑧旋卷而右(句中连词,表结果)
⑨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词,表结果)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从表达方式看,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记叙——交代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描写〈 “立塘上”-“颜始定” 〉正面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议论——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写海潮起来时,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找找课文相关的词。
作者是从远及近观察、描写的。相关的词语有:见、稍近、渐近、再近。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张岱的生平及其有关文学知识。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翻译:旧例,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说:“今年暗涨潮啊!”每年都这样。
要点:故事:古义-旧例。今义-表现讲述对象的事情。喧传:哄传。原文: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翻译:庚辰年八月,到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师,(我)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前去,章侯和世培接踵而到。
要点:吊:哀悼。海塘:海堤。遄:急速。踵至:接踵而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原文: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翻译:站在海塘上,远远望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冲到向塘上。
要点:而: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原文: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翻译:稍稍近了一点,就隐隐露出白色,像驱赶着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振飞。
要点:擘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原文: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翻译:(潮水)越来越近,喷出泡沫溅起水花,蹦跳起来好像百万雪白的雄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们一样,所有的狮子聚集在一起,没有一头甘愿落后而争先。
要点:蹴起:蹦跳。镞镞:同簇簇,形容攒聚。
原文: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翻译:再近一点,就如飓风逼迫它们,顺势要拍岸而上。
要点: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原文: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翻译:看潮的人惊恐地退开,跑到塘下躲避。
要点:辟易:惊惧后退。
原文: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翻译:潮水冲到塘上,用尽力量喷薄而起,水花激射,溅起几丈高,溅到的地面都湿了。
要点:礴:拍击。
原文: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翻译:潮水快速卷向右边,被龟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瀑布像像被火炮击碎一样,在半空中飞舞。
要点:旋:很快。龙湫:雁荡山的瀑布。
原文: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翻译:看了这个景象(让人)心惊目眩,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镇定下来。原文: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翻译:先辈说:浙江的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了,是为什么呢?
要点:漱激:冲刷激荡。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若干思维训练题。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
这篇小品文,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观潮的全过程。文章以时空为序,由远及近,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白洋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奇观,写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气势和雄壮之美。
对白洋潮,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练习)1.从远及近,作者分别描写了潮水的哪些状态和特点?
远见,“潮头一线”。-潮头整齐有序。
稍近,“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潮流急速挺进。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潮水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浪潮汹涌猛烈。
最后,“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海潮气势磅礴。)2.课文是怎样烘托海潮之大的?
从观潮者的反应来衬托海潮之大:
①“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写观潮者退避,这是从人们的动作,表现潮 水来势汹涌。
②“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写观潮者的心理由紧张到舒缓的神态变化,表现潮水的威力令人心惊胆战。
3.本文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白洋潮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正面描潮水的特点,逐步推进,从远及近,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越来越密。〈详见第1题〉
侧面描写观潮者的反应:坐立不安、心惊胆战。〈详见第2题〉
作者这样写,衬托了白洋潮的声势巨大,让人恐惧,突出潮水的威力无比,颇有刺激。)4.下列句子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①岁岁如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②怒雷鞭之??(百万雪狮。)
③飓风逼之??(白洋潮。)
④看之惊眩??(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5.本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修辞:①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②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③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6.“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句中的“雪狮”为什么不能改作“雄师”?
因为“雪狮”不仅写出潮水的声威气势,还显示其洁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师”只能写出潮水的声势,但无法显示其色彩。7.如何理解“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8.摘录一个佳句,并且作简单的品析。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2.预习《天目》。
第三篇: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1下雨天,真好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
11.下雨天,真好
1教学目标
1、感受雨中情趣
2、体味感伤情怀
3、品味诗意语言 2学情分析
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该单元的主题设置是“雨中情思”,而本文恰恰为这一主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文章通过对雨中往事的回忆,追忆逝水年华,表达了天真的稚子情怀以及对往事不再的感伤和惆怅,散发着淡淡的馨香和诗意。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雨中情思、童年情趣是一个较为熟悉的话题。但本文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作者对父母知己的深挚感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上课时要想办法为学生搭桥铺路,点拨引领,让他们真正感悟作者的雨中情思,诗意情怀。3重点难点
一是雨中作者在感念父母时流露的凄凉感伤;一是学生较为敏感的“与知己漫步西湖”的情思。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下雨天,真好
先以一首经典校园歌曲《光阴的故事》作为课前铺垫,再以普希金的诗句“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美好的回忆。”导入新课。活动2【讲授】出示目标 *体会作者笔下的雨天情趣
*感悟作品中天真的稚子情怀、温馨情感以及往事不再的感伤惆怅 *体味散文诗意的语言特点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作者为何如此喜欢 “下雨天”?试用文中概括的语句来回答。
2、文中写了几种雨中情趣?请快速默读课文,试用概括的语言依次填出 :躺在母亲臂弯里听故事 冒雨漂小木船 雨天逃学——帮母亲剪线头陪父亲赏雨赏花 与众人听鼓词儿 和帮工一起拣霉谷子——在杭州想念母亲 ——雨夜看红楼梦 ——怀念父亲————与知己漫 1 步西湖
活动4【活动】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下雨天,真好”,请问“好”在哪里?默读课文,试用以下句式回答。示例:
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真————。
示例:*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与知己漫步西湖),真(浪漫)。
静谧的湖山,迷蒙的烟雨,低斜的梅花,悠悠的笛声。亭亭少女,翩翩少年,这是何等唯美诗意的画面啊。所以尽管二十年过去了,作者依然难忘。闭上眼,还有一种声音在耳边低回萦绕。是的,悠悠笛声如一道爱的暗语,开启了两颗年轻的心。一人走来低语:一生知己是梅花;一人笑着迎答:湖上梅花待知己。那种心领神会的默契,那种默默无语的相知,真是“任是风雨也动人”!难怪作者会由衷地感慨“下雨天,真好”了。*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在杭州想念母亲),真(凄凉)。*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想起去世的父亲),真(感伤)。
明确:在想念母亲怀念父亲时,那些关于爱的温馨记忆全被雨一一唤醒,在生离死别中作者开始明白:自己曾经沐浴过一场怎样的爱的雨露,怎样在亲情的呵护中一路幸福地走过。所以才发自肺腑地感慨“真好”。这种在深切地体味了人事变迁和生命的况味之后的“好”,不再是少不更事的简单开心,纯粹快乐,而是沉淀成一种厚重的情感,好得更深沉,更隽永,更意味深长了。
2、“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又能永远不长大呢”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光阴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往事再美好,亲人再关爱,终将烟消云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日子终将过去。表达了作者对往事不再、美好不再的感伤和惆怅。)
3、文中多次讲到逃避功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津津乐道地写进文章里呢?
活动5【活动】品味语言,揣摩妙处:
1、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让那些温润如玉的往事,润泽、装饰、陪伴着“我”的生活)
2、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感到冷清„
3、在淅沥的风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4、我凝望着低斜低斜的梅花,弄笛的人向我慢走来,他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活动6【活动】适度拓展,总结升华:
1、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段关于雨天感受的童年趣事。
2、从母亲讲的“给瞎子送伞”,给唱鼓词儿的盛白米饭,请左邻右舍听戏,“我”送花给大家,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心地善良,温柔敦厚。活动7【讲授】小结
光阴把往事发酵,酝酿出爱的琼浆,饮之令人心醉。然而细雨声里,年华渐远;笛声在耳,斯人已去。难怪席慕容曾感慨: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好在隔着光阴的河流(距离),我们看到:一切过往皆美好。所以,不说感伤,不说惆怅。
第四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同学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沛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本单元既有歌词,也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性的文字。选材也各不相同,教学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分析每一篇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有的采用的是直抒胸臆,一气呵成的方法;有的是通过包括感情的方法抒发的,有的是借助于一个简单的饰物来说明的,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篇文章都能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
学情分析
同学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局部同学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局部同学却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感情。重点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会写一类字22个,二类会认3个。区别多音字7个。
2.积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本单元通过对比喻句的理解来掌握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4、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激发爱国之情。教学策略:
先让同学自读课文、自同学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1、《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歌词内容。
2.凭借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体会歌词结尾点题、首位呼应、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准备: 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放歌曲爱我中华)。
2.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谁来给带大家介绍,展示一下? 3.你们想唱这首歌吗?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词,那我们就一起到文中看一看吧!
二、初读,读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用“_”或“?”画出来。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
1、自由朗读歌词,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朗读。从这段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四、研读,感悟
1、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小组交流。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2、指名朗读,想想: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园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体会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不管是谁,不论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爱的是什么?
(3)文中有几次提到这句话?
(4)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组内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可联系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可让学生想想是谁雄姿英发?
(4)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仿照这三句话自己写一到两句。全班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
4、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歌词。试着背诵。
五、形式多样唱歌曲,升华情感。
1、小组里排练,或领唱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2、全班展示。
六、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唱这首歌。再找一找其他相似的爱国主义歌曲。
3、预习《草原》查阅有关蒙古的资料。选作: 搜集有关民族的谚语和民族的风俗节庆文化。
板书设计:
爱我中华
奋起步伐
读
建设国家
诵
(民族团结,共建祖国)雄姿英发
唱
2、《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 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着名作
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师范读,学生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3、《中国结》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资料。学生: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新课
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
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对照前面的板书,在相关内容前打对勾,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相机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
2、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
过渡、拓展: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如:行车“平安”、商店“生意兴隆”)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板书:同心结 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五、作业
1、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红红火火中国结”展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
《野望》教案
野望,古诗名,《野望》诗以王绩与杜甫所作流传最广。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杜甫《野望》诗共有两首,均表达出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国破家亡,天涯漂泊的情怀。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
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人(现在山西河津),唐代诗人。
②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③ 薄暮:傍晚。④徙倚(xǐyǐ):徘徊。⑤依:归依。⑥落晖:落日。
⑦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⑧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⑨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今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去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赏析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点评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古唐诗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