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隆咏梅 课题教案、反思、专家评课
全学科阅读提升师生全面素养的研究
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
11、田园诗情》(第一课时)
盘龙区园博小学
隆咏梅
【教材简析】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学习本课语言最有效的途径。【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图,美吗?
2、让我们走进田园,欣赏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诗情画意。
二、学习字词
1、看书读生字。
2、看屏幕读生字。
3、看屏幕读生词。
4、看屏幕读四字词。
三、学习课文
1、听录音。
(1)思考:课文讲的是哪个地方的美景?(2)简介荷兰
2、板书
(1)荷兰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板书: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2)课文中哪里写了荷兰是水之国?生勾画,交流,评议。板书:一条条
运河
(3)课文中哪里写了荷兰是花之国?生勾画,交流,评议。板书:大片大片
郁金香
(4)课文中哪里写了荷兰是牧场之国?写了哪些动物?生勾画,交流,评议。板书:奶牛 马 猪 羊
鸡
还会有些什么动物?
3、感受
(1)牧场上的什么动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先自己读一读。
(2)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3)荷兰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你喜欢?为什么喜欢?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荷兰是(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荷兰这么美,荷兰的傍晚夜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请同学们去找一找。下节课交流。
【教学板书】
11、田园诗情
水之国
一条条
运河
花之国
大片大片
郁金香
牧场之国
奶牛 马 猪 羊
鸡
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教学牧场环境美的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短语,并且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朗读很到位,读出荷兰草原特有的美。在教学奶牛部分时,我请学生三次读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 放眼放去,草原上其他的奶牛在干嘛呢?请你仿照课文中的句式也来说一说。有的学生显得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回答。其实我可以换个方式说:奶牛还有哪些不同的动作和神态,请你想一想,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有的奶牛------------------,仿佛----------------。给出具体的要求,在让学生完成练习。或者可以将说的训练改为写的训练。既可以让时间充分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又可以让学生学习文本拟人化的写法,来写写奶牛其他的动作及神态。写什么,怎么写,要求很清楚,让学生写有收获,写有提高。
回顾整堂课,我发现自己没有给予学生朗读全文的时间,对于文中难写的生字还应进行更进一步的书写指导。
专家评课
教研员秦楠楠老师评价我执教的《田园诗情》一课: 优点:
隆老师此次教学第一课时,从字词入手,关注多音字读音,有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为学生读文打下扎实基础。从读词到读文,循序渐进,思路比较清晰,有写法指导。板书美观整齐。生字学习扎实,多媒体课件精美。在基础知识:构段、修辞方面做得好。建议:
1、第一课时的教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字音、字形、书写生字是重中之重。教学时可以把生字词与读文结合在一起指导,随文识字,指导生字书写。
2、不要听录音,应默读课文。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那么作者究竟是怎样 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文字体现出来的呢?如果教师能再从写法上略作指导,“文中是怎么写的?”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效果是否会更佳?
3、应教出文体特色(散文——形散神不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应带领学生感受“诗情画意”。
第二篇:专家评课[定稿]
在南开区“名优教师走进川府里小学——课题研究课之数学专场”现场会上做《数学广角——烙饼中的数学问题》观摩课第四部分现场上课后专家评课。
创新特色:
1、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等新的教学理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需要。因此,马向东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真正学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2、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马向东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这也是现在所倡导的数学生活化思想。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根据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注重知识的提取尽量与本课内容有关知识相结合。
3、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在这节课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为学生提供环境、条件、刺激的创造者,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马向东老师成了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成为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能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就是只有那些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
4.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在这节课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马向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①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②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③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④尽量让学生自己读书⑤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发表见解⑥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⑦尽量让学生标准立异,把这些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改革虽然刚刚起步,但它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最深刻的一场革命——课程改革的到来,正以它旺盛的生命力为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2: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简学”我们的数学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好玩,如果我们的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回到课堂上,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自己的方式”就是独特的体验,个性认知、创造性思考与创造性工作。这不就是一种真实,自然,正真的以人为本的自我培养吗?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种理性的学习状态。
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一种凝练,同时好的语言也在唤醒思维。马向东老师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数学语言的简练正是一种追求深刻、朴实、精练的语言倾向。在简约教学中,我们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性的提升。
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马老师从“先统筹再优化”的故事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运筹思想和对策方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要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使用运筹、优化和对策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马向东老师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的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诉求,追求多样化中最优化,追求表达陈述方式的简明化,都是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的延伸。
从马向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数学课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会彻底解放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将数学教学永具生命,将学习变成学生的终身追求。
第三篇:专家评课
希望:推陈出新,没有太多的新意,我们的设计是不是有一些新意?课堂结构是否有改变?
教育的公平!在计算机上每个人是平等了,带给孩子的自主探究的方式。
举例观摩香港课例的感受:
能不能在课堂教学手段上深入促进课堂师生信息互动!
陆志平做课堂教学展示的点评: 最近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中,素养大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节日。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10年的新课程,很多老师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我们看到全国老师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成长的精彩,很高兴。三点体会,一点希望:
1、课堂表现素养
课堂教学集中体现了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而提高课堂想继续偶尔质量的根本就是教师的素养。素养大赛影响深远。将发挥影响,功德无量。对提高全国语文老师的素养,对提高全国小朋友的素养,对提高全国的素养,有深远的影响。年年举办。
现在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孜孜追求,永远铭记的灯。
21、理念改变课堂。语文教师的素养里非常重要的是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语文心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理念,心方法。教学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已经成新课程 重要概念。重视语文素杨晨的整体提高。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语文新课程非常重视识字和写字。认识了字才能进鞥阅读,会写字才能进行写作。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韩愈的基因。非常重视认字和鞋子。语文心课程要重视孩子的阅读,让孩子自己,自由,创造性的读书。阅读教学是学生课本,文本,老师和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新课程还强调写作,要说真话,说心里话,强调交际。强调文明的修养,强调语文衷心的学习,这些和10多年前大不一样。新形势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很重视孩子自己的阅读,首先让孩子大声朗读。越大声越好。热闹的景象用大声的朗读很好,与课文的气氛结合密切。快速浏览用的也很好,就是查找信息。第一位选手也是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阅读朗读,发现问题,然后浏览,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很重视,很好。
还有重视孩子的写字。几乎每一位老师都让孩子识字,写字不太多。遗憾的是还不够重视。低段还不到位,认字时间很少,孩子有没有认识,不知道。光书空,就完了。难得广玉兰的老师让孩子写了一个字。板演的时候没有遮住孩子,其他都不能让学生看到。
孩子的写字非常的重要。新课标里加强了写字,极个别当老师自己板的字很少,但不够好。非常少不是不好,可以不写就不写。字太少,还有写错的,“萤火虫”的萤错了。生字要让孩子写好。
在这样重要的场所要做到不失手,很难。
读书有没有问题?把书读的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感。总体上,从课我们看到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建构主义就是想孩子主动积极的学习,我们要考虑孩子认知的基础,在基础上进行学习,《北京的春节》老师用的很好,这就是建构主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建构,进行发展。
鼓励孩子很好,鼓掌,鼓励,有时候有点过。问题不需要问,问了还需要说,你真是慧眼。表扬要恰到好处。
3、学养提升课堂。素养的概念很大,包括很多基本功。学养就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对文本的理解。课堂的流程安排的比较好,对孩子阅读的点拨就比较好。大量的问题就在这里出现了。
在现在就特别中用。加强语言文字的修养就非常重要。有些老师的修养好,课堂表现就好。8号的《桥》处理的很好,水和人,只处理水,不说人,两课时,一课时做什么,文本的把握,处理的很好。在通过把文本理解比较到位的秦广夏,通过狼丢阅读,自己读书,加深印象。对《桥》处理的好,特别欣赏一句话,水这个样子,你想得到什么?孩子说来势凶猛,我不要成语,我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我们往往希望孩子得出一个概念,具体的语言环境没有了,在语境中表现精神,不注意了。有些人说我们是架空了分析,离开了语言。有的老师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是不错的,比如《可贵的沉默》,他一节课解决两个场景。两个场景就挑出具体的语言,不错。但是还有不足,知道了,知道了,祝贺的,祝贺的,后面的又来了,没有人,没有人,没抓出来,桥抓的好,都出来了,像泼,像倒就出来了。要注意语言气氛中表现出来了。北京的春节抓了除夕的那段。热闹就在铺陈中表现出来,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怎样,又买了这个,又买了那个。„„可是我们感受不到热闹的劲儿了。这篇课文最重要的语言特点就在这里。老舍的语言魅力很好玩。
南京人是这样过的,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应该从这样的语言中出来。
文章的思路。三十分钟抓住重点,文章的思路和整体感丢了。《夹竹桃》处理的不错。感受到韧性。讲韧性,第几自然段。淡,淡到看不见„„他的平凡和默默无闻吸引了我,触景生情,一年三季不管,不管谁开着,他都陪着,对夹竹桃的感受油然而生。渐渐的容情入境,最后看他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个过程清晰,细腻的思路我们感受不到了。好多老师,你感受到什么,那一句话?都是这个味道,不肯用几句话进行梳理。
《心中的灯》写的也不错,抓住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动作上有“打磨”和对话。动作描写告诉孩子了,语言也表现了什么,具体的动作,语言是怎样表现的,割掉了。似乎在打磨上花的时间多了,其他该出来的就没出来。
(陆老师读课文片段)
让孩子体会到这样的意识。
《荷叶圆圆》太简单了,低段的课文,写的特别好!比如说,水珠把荷叶当做摇篮,躺在荷叶上,亮晶晶的。你看看这段话,这几个词,为什么把露珠比作摇篮而不是停机坪呢?露珠在荷叶上,荷叶在水上荡来荡去,就像摇篮,妥帖。是摇篮就要躺,太阳一照不就是亮晶晶吗?晶就是三个日,为什么要三个品呢?为什么要肯定。要放出三个日。
说破很简单,处理的时候怎样想的。
《画家和牧童》在称赞画的时候花的时间很好,这就叫纷纷称赞。很好,可是在这里花时间不值,这本来就不是好画。
有的课文很长,几乎没办法处理,《将相和》30分钟太难,讲讲故事可以吗?理清顺序,揣摩思路,讲故事啊!都是课标中的要求。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比较好,一下子就进入任务太急了。我们现在就是有点急于进入分析层面。有这样一种愿望,出来太晚,希望水到渠成。
4、期待推陈出新。
新意不多,希望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传统的束缚,设计出新意别出的课。课堂的结构是否可以有改变,新媒体的运用可以给我一点小惊喜的场景。以前看过一些课,比如最近去香港参加小学语文课,每人一台计算机,老师也是电子白板计算机,秦始皇的5件不好的事,有一件好的事,5人一个小组,每人完成一个不同的表格。上网去找资料,小组讨论,大组讨论。
还看到一节,我非常注意。假如有一个投影仪,我就可把你写的好的东西放在上面给大家看。要提供这样的设备。老师讲《牛郎织女》,编电视剧,我们编六集,你们出6个题,带个手机,传到电子白板上。这样很快捷的方法带来教育思想上的冲击。在计算机上每人是平等的,充分增加了人与人交流的机会。所以带给我们孩子自主探究的方式。
希望不仅仅是在教育的基础,我们的课,应该是怎样一个新的局面,不断百花齐放,一个精彩的局面希望老师们继续努力!
《广玉兰》一开始让大家闻到一股幽香,更体会到他的纯洁,他的公正,他的生命力。
谢谢大家!
语文教学漫议 贾志敏
在评课之前,我先来谈一谈我对语言的认识。
语言对一个人的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素质高不高,人们首先看他的谈吐,他的语言。
我来举一小例子,剧作家夏衍在临终时,呼吸急促,工作人员忙对他说:“你别急,我去叫医生来。”这时,已说话困难的夏衍挣扎起身,用尽力气喊出:“不对!是请医生来!”说完,就咽气了。这一个“请”字,把夏衍所有的人格、人品都表现了出来。所以,看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就是要看他的语言,语言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语文课上,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孩子们平时常这样问我们:“爸爸、妈妈,你在哪里?在干什么?”你有没有这样回答过:“妈妈在冰箱里找东西呢!”不是“在冰箱里找东西”,而应该是“在找冰箱里的东西”。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你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感,要能够听出语言中的问题。
现在实验教材中有一句话: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什么叫“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呢?应该是“我住在……”“我们一家住在……”或“我的家在……” 再有,大家看奥运比赛时,听播音员解说:“场上的比分是八比八,已经是第三次平局了,轮到某某运动员发球了,发的是高抛球,唉,球发出了界外!”大家听听,“球发出了界外”,“出了界外”应是界内了呀!应为“发到了界外”。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的语言现象,大家常常不注意其表达的不规范。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要通过一篇一篇的课文,来教会学生掌握母语,从生字、词语、句子,到段的学习和一篇文章的理解,直到最后,自己能够用词造句写文。
现在,再来谈谈我对语文课的认识。
我们听课,有的好一点,有的差一点,有的是真实的课,也有的是假课。所谓“假”就是事先导演好、排练过,搬来演一演,这是我最为反对的。有个笑话,一节课上得精彩,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有个学生的手一直不放下,老师几次示意他放下手他都不,没办法老师叫到他,他说:“老师,这个问题你不是事先叫我回答的吗?怎么叫他了?”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有个主持人采访歌唱家蒋大为先生,主持人单刀直入问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假唱过?”蒋大为回答两个字:“没有。”主持人再问:“当你身体不适、喉咙沙哑时有没有?”他回答三个字:“也没有。”最后蒋大为还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应邀为群众演唱,大家要他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尽管他当时身体不好,嗓子难受,他还是唱了。他说:“尽管这首歌是我唱的,但我从来没有唱过一样的效果。每次唱这首歌时,我的声音、健康状况、感情等等,都不一样,因此唱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即使听众、观众不发觉,我自己也知道。”所以,那一天,当观众知道他的身体不好,还坚持这么唱的时候,掌声比平时还热烈。他说:“我真唱,是对观众、听众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同样的道理,我们上课也是一样。我们要上真实的课,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艺术,二者有相通之处,又截然不同。舞台表演看的是台上一分钟,重在看结果,平时练功的情况没人看。而课堂教学重在看过程,看教师怎样启发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掌握到掌握。下课时,学生还有不懂的问题很正常,这节课解决不了,还有下一节,还有明天,还有下一学年,有些东西学生甚至要学习一辈子呢。所以,一节课不求完美,要重在过程。舞台表演讲究一个“美”--语言美、故事美、唱腔美、台词美……而课堂教学要讲究一个“真”。学生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就是不会。要重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步步到位,一丝不苟。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到位,它不像一些大型的刊物讲一些大道理,它小到一个“啊”字在不同情况下应该怎么读,小到一个句子的后面要不要用句号,都辅导得非常到位,给我们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参考。
在《惊弓之鸟》一课中,当更羸说自己只拉弓不放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时,魏王有句话“啊,真有这样的事?”这里的“啊”怎样读才能准确表达魏王当时的心理状态呢?(贾老师示范朗读,将“啊”读第三声且拖长)为什么要这样读呢?这是要强调魏王的复杂心理,表示他对这事将信将疑。语文课就是要讲这些的,备课也是要在这样的地方下功夫的。
关于一堂好课,我自己认为有这样三个标准。
第一,要以学生为本。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配角,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服务,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进行语言的训练。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这节课是老师讲得多,老师的作用很突出,那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为学生服务。学生错了我们给他纠正,学不会老师还可以示范,但要以学生为主体。
上海一师附小有一位特级教师叫臧慧芬,她已经退休了。臧老师很有名,但说实在的,她的课不精彩,语言也很朴实。但她有很好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我为学生服务。她讲得少,讲得精,讲得简要:“你讲得好,但这里换一个词就更好了。”“你这里加一个词是不是更合适。”诸如此类,学生在她的指导下越说越好。有一次,著名特级教师张平南介绍外地的老师来听她的课,听课的老师似乎表现出不屑一顾。张平南当时问老师们:“学生好不好?”大家都说:“学生好啊!个个都好!”张平南说:“学生好就行了,到底是老师好要紧还是学生好要紧?”这下大家才悟出来,臧慧芬老师就是让出自己的位置给学生,让学生去听说读写。
第二,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种技能,是种技巧。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这种语言的训练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只能练出来。这里的“练”是扎扎实实的练。训练训练,“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三,要给学生鼓励。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最不易学,最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学习的困难,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鼓励学生,要给学生以帮助。实在不行,就给学生一个台阶。
我记得在20年前,我教过《狼牙山五壮士》,里面有句话:“班长斩钉截铁地说:'走,到棋盘陀'……”一次上课,平时本不爱举手的一个学生忽然举手说:“老师,书上写错了,多了一个'铁'字。”当我不解地问他,他说:“你看,班长斩钉截说……”我明白了,他是不知道“斩钉截铁”是个成语,把班长的名字当成“斩钉截”了!我当时没有鼓励他,我讽刺他了,说:“哦,你真高明,你以为班长姓斩吗?叫钉截是不是?”结果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无地自容,以后再也不说话了,再也不举手了。看起来效果很好,大家笑了、乐了、欢了,但我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挖苦了学生,后来我向他道歉,陪礼,鼓励他。再后来,我们学习《革命烈士诗三首》,我有意给这个小孩机会,让他读,他站起来,感情很充沛,很夸张。他读到:(贾老师模仿该生的朗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人来!一下子大家都笑了。我对大家说:“他对的,你们笑什么?”大家感到很奇怪。我是这样解释的:“书上说的是'后来人','后来人'就是接班人。他读成了'后人来','后人来'就是有人来接班,这不是一个意思吗?”这一下,大家不笑了。我接着说:“但是,毕竟'接班人'和'人接班'有点细微的差别,他是没看清楚,如果看清楚,肯定读得更好,让我们鼓掌让他再读一遍。”第二次,他读好了,大家也自然地给了他掌声。这个小朋友,后来上课一直很积极举手发言。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鼓励。而这种鼓励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拍拍手的问题。这样上课,才有语文味,才是语文课。
评价一节好课,我觉得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从感觉上来讲,听得“累”还是“不累”。如果听课的人都感觉累了,小孩子能喜欢这样的课吗?如果一节课如行云流水,听者始终被情感所牵着,那一定是好课。
今天,孙双金老师的课,我感到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孙老师先用学生所熟悉的一支歌曲来引出课文,很活泼,很生动。然后他从题目入手,讲清楚题目原来是“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把其中的“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样的导入很自然。孙老师在今天的课上,非常重视朗读,我给他粗粗估算了一下,第一节课的40分钟里,他用十几分钟进行朗读训练,有老师读、学生读、齐读、个别读,你想读什么读什么,老师指导后再让学生读,在读的基础上,叫学生思考、议论,然后再回来读书。这是他今天这节课的基本模式。
另外一个我赞赏的,就是他今天的评价语言,学生每一次读,他都有评价。如:“你读得字字响亮,但还不够流畅,流畅了就更好了!”“唉呀,我找到了一个小男子汉。”一个女生选择了和前一个男同学一样的自然段来读,老师就问她:“别人读过了,你怎么还读?”女生说:“我想和他比试比试。”孙老师马上对那个男生说:“你听到了吧,男子汉,女同学向你挑战来了。”孙老师接得天衣无缝。还有一个小朋友,嗓音很好,读得不怎么样,孙老师说:“你的嗓音很好,我不是恭维你,但有一句话你读断了,重新来,好不好?”孙双金老师这些评价语言用得真是恰如其分,一节课就好像一粒粒珍珠用评价语这根线把它穿了起来。
第四篇:专家评课记录
专家评课记录材料
专家张老师点评范树峰老师的《中国石拱桥》:
1、初中学生首次接触说明文,应把握哪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等,范树峰老师在课堂中都非常好的呈现了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2、范老师课件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导课用感性的图片进行铺垫拓展了桥的特点,结尾又用到杨浦大桥等,首尾呼应,说明教师备课用心认真。
3、上课过程中能够关注群体学生的活动情况,从不同层次多个角度来引导关注学生学习。
建议:
1、忽视了将单元提示引入备课中,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教学的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等,所选课文是范例,以范例为载体来教学时要有所选择和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2、教学设计的重点要素过多,本节课说明文的哪一点最重要呢?应该是把抓住事物的特征作为一个重点,特征是什么,最难捕捉,要反复品味。教师在备课时要用心解读文本,不要讲太多,精心让学生明白一两个问题,教学思路要简单清晰,主次分清,设计目标要单一准确,教学环节要落实到位。
3、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学到了什么,获得的成长和进步在哪里,要引导学生思维上的进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上一个层次,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专家张老师点评翟国芳老师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议论文应该怎样上,关注什么,教师的引导体现在什么地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分歧是怎样引导处理问题,这个时候就该是教师出手的时机,引导启迪学生进一步研究文本,给思路给方法。学生讨论时,要给出讨论的标准,从而提高讨论效率,体现教师智慧。
2、学生研究文本,读课文的方法需要思考,不同的读有不同的目的,朗读侧重于整体感知,默读侧重于关注内容提取信息,要在指导学生读上设计好。
专家张老师点评申爱丽老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教学设计、备课很好,充分考虑到学生、学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应考是亮点。
2、教师仪态亲和,师生关系融洽。
建议:
1、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问题在于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要在设计问题上有所突破,要创设学生说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把设计问题让学生去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包办的过多,会让学产生依赖,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多留空白,让学生提问,点燃学生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灵活,要有深度,用好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兴奋点和灵性。
专家常老师总结点评:
1、我们教师上课的立足点是什么,要在哪些方面让学生有收获,教师自己必须明确,要做到上课不盲目。
2、教师要整体把握整个初中教材,要实现一课一得,学生所得在于教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学生的成长点。
3、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设计的提问要有价值,没有价值的问题不能有,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回答上来,学生回答问题要培养分析、概括能力,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的落实。
4、选择材料要把关,课例要规范。
5、学生的知识怎么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从已知中找未知,教师要高出一层,放手让学生来做,真正体现格物致知。
6、问题设计要有价值,训练才会有价值,学生学习才有价值。
7、多一点格物,放手让学生探究、实验,扩大学生的视野。
第五篇:赛课专家评课
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专家评课(薛峰)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中午好!刚刚其实柯老师已经非常全面地对这一次观摩活动做了总结,我在下面听了,而且有很多的想法和我们柯老师讲的一致。同时,因为柯老师要赶飞机,所以他本来是在我后面讲的,后面讲的和前面讲的,其实应该不一样的,所谓不一样,后面讲的更应该有总结性的,由于做了一些变化以后,各位先听到了总结,也好,先有一个概括的说,有一个对于写作教学的一个高屋建瓴的指导,下面我就说说,我对阅读课听课过程当中的一些感受,跟各位老师做沟通。
昨天晚上在写的时候,我写下的一个词就是,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这么多老师,八位吧,八位上阅读课的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经历的一个关注。我这里所说的,学习经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第一方面,那就是对学生必要的学科活动的关注。
其实就是刚刚柯老师所说的,我们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高中的课标已经出台了,关于我们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提了四个关键词,一个叫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把语言放在最前面,就想告诉在座的各位,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我们语文的根本,我们语文学科的基础是在哪里。所以就我所看到的,我们的阅读课,我们的老师能够紧紧地抓住这么一个核心的内容,是语言这么一个核心的内容,去展开你的教学。
当然,语言这个词太大了,那么就小学阶段,我们的语言应该关注什么呢?我想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语言的积累。今天早晨我们江苏的李亮老师也在说,我们要关注语言的积累,我非常认同,那么语言的积累是包括什么呢?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那就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由此进一步说的是语感的积累。小学阶段,我想语言的积累一定是重中之重。
今天我就只对其中一个积累做一点展开,那就是语言知识的积累。知识到底要不要?刚刚柯老师说,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当中非常的纠结于知识怎么样传递出来,知识要不要?我个人认为当然要,关键是这个知识是怎么样传递,传递什么样的知识,这是必须的,我们必须要去思考的。
在我们2011版的课程标准里面其实有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希望我们语文知识的学习,伴随着课文的教学进行,用我们的话来说,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文知识。这个话其实在1963年的课标里面已经有了,叶老、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他们在做这个课标的时候,非常清晰地提出我们要教知识的,但我们的知识不仅是停留在术语和概念上,要结合课文来教,结合课文教容易懂。
这个课文教不是简单地去传递一些基本的术语,要不要,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后面的一步,那就是让孩子实际的获得,我借用的是叶老在1956年课标里面,他在写每一年要达成的相应的知识要点,他写了一句话,以下内容到二年级结束,学生能够实际获得,后面很多都是知识,都是知识,这个实际获得,我的感受是什么,就是紧紧地抓住文本所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当中,有所感受,逐步掌握。
所以,我在听的时候,当时我就印象有几堂课,我感受非常深,比如讲有一堂课《繁星》就是现代诗三首,冰心的。其中就有知识的传递,什么,对a的变调的处理,有老师说你干嘛为什么对这个变调的处理这么感兴趣,因为我们沪教版教材,原来有一篇课文叫《桂林山水》,这里面就有a的变调,你得教,你不教我们真不会,每一次碰到这个a字怎么读,我得脑子里想一想,因为它有规则。那么是不是我们作为老师在教的时候,就是我告诉你变调的基本规则是什么,该怎么做。没有,而是让孩子基于这样的情境我们先读一读,我告诉你这读呀,这读那,等等,读的时候有那么一点感受,好了。所以我在旁边注了一句话叫:注意而不刻意。不着急,下一次碰到我再碰一碰,因为这不是很关键的东西,但是这个知识,我可以传递给你,而且是正确地传递给你,包括对韵脚的处理,你讲一个韵脚,这是个知识吧。要讲吧,要讲的,让孩子去发现,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停留在韵脚上面,那么就是单纯的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现在老师让孩子通过朗读,与朗读的融合让孩子去感受这个节奏感,这个韵,当然我在听的时候,还有一种感受,我是和这位老师一起商榷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当然再进一步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了,譬比如讲后面有一个诗是押ang韵的,作者为什么要押ang韵呢?你再去看这首诗的内容的话,你就知道。
所以,钱理群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用笔如舌》,各位老师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音韵的应用是很有味道的。我是跟这位老师做沟通,做探讨的,再譬如讲,《书戴嵩画牛》,在这个文言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传递着很多知识的,怎么传递,我继续聚焦,这个“数”就是一个知识,这个知识怎么教?老师就是借助对句子意思的了解,让孩子去判断这个多音字的读音,这就是个知识,要不要?要,而传递的一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以”字的处理,我觉得也特别有意思,因为学生读不懂,这个“以”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那老师告诉他这里是用什么什么,学生就知道了,这个“以”是用,当然能再进一步后面还有一个“以”,怎么样再去和他更好,让孩子知道这个“以”就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而不是把这个“以”字的意思一步到位,甚至虚实词去讲,这就出问题了,而不是我刚刚所说的,不是叶老所说的叫实际的获得的。
譬如讲《古诗三首》里,“寒”字的理解,“孤”字的理解,都是在孩子朗读的过程中,读的过程中,带着他的一种对作者写的这首诗的感受过程中,去切实地体会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简单地知道这个知识什么意思,那个知识什么意思。可能在我们小学里看不到,我也不敢讲初中,但是很多我儿子在读书的时候可能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讲过了,一个一个字疏通过了,好像是在讲知识,好像很扎实,但是过了这个时候,所有的都忘记了。
所以我在想的是,语言知识的传递是一种语言积累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语言知识的传递,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还是那句话,在动态的语言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实际的获得。这是我对刚刚所说的,学习经历的第一个部分,是我们要关注他的一个语言的积累,其中我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做了一些自己的,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 第二个,这一次我在听阅读课当中感受最深的一个就是学习路径。
学习路径的一个传递,我不敢说学习策略,我怕提的太高,但是好多位老师,在他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都在传递一种基本的学习的路径,学习阅读写作的路径,口语交际的路径,综合学习的路径等等,关注这种学习路径的形成,这个其实在我们统编教材当中是有呈现的,如果老师们去研读统编教材,特别是中高年段的,三年级有一个叫交流平台,各位老师就可以看得出,这里面就隐含着编者希望传递的一个意思,就是我要传递,你要想这个问题,要解决某一个问题,你应该想哪几个问题。或者说你应该去做哪些事情。很实实在在的贴着课文走的,而不是所谓的高大上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的呈现。
举个例子,《繁星》还是这首诗,现代诗三首,我当时特地把老师ppt上面放出的东西我把它拍下来了。他是要求学生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叫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闻到、听到什么。第二个,诗中的情节,让你想起自己童年的哪些事情?老师们,这其实是读现代诗的一般的路径,起步的时候,你读诗的时候要有画面感,你要想象的,你跟孩子们说你读诗要有画面感,你等于白说,那你就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是一个任务让孩子去选。具体而微的,这是一条。接着要读懂还要做什么,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做,这就是两条路径。传递给了学生,将来学生在读到类似的这种现代诗,他至少要朝这两方面去想,以帮助他更好地去读懂古诗,作者想表达什么。
再譬如讲,《古诗三首》也是这样,我记下来几点,譬如讲要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要看注释,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有两篇文言文的学习,提供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一般的路径,譬如讲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读课文找到人物的表现,我觉得这位老师这样做真好,不然的话,前面就变成我们只是为了疏通了,他前面有两个任务,如果老师们去看他的教案的话,教学设计的话,就可以看的出,他前面有两个任务,但是如果只做到这两个任务的话,那么我们的文言文起什么作用呢?其实就是疏通,了解一个故事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文言文不仅仅是为了疏通,这些好的文言文留下来,就是一篇一篇的文章,我们也要让孩子去感受到这个文章是怎么样做下来的,如果单纯的就是疏通,就是读懂一些意思,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呢,就会把整个文章给打断,鸡零狗碎,所以在基于前面的这么一个基础上面,我们还是,如果有时间,如果学生能够接受,我们还要看作者是怎样把这篇文章做下来的,这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老师们的这个意识是非常强的,因为我们知道,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什么呢,我们要教方法,但是我们有时候教方法教到后面就变成什么了?变成概念了,那么老师这一次做的,我的感触很深,他就通过一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去引领学生,这一点我真的感触非常深,老师们真的做的很好,再譬如讲,今天听的我们的阅读策略单元,我们课后的提示,各位老师可以看到,教材本身就提示了预测的路径。譬如讲他说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这是预测。但进一步,还要想,你为什么这样想,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今天老师很聪明,因为我这个课,我曾经跟徐轶老师聊过,我们上海也想去做这堂课,我说预测单元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往往是在读小说的时候,你会去预测。一般来说在同一个版面里面,你说了我读了第一自然段,我怎么去预测下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呢?我很难做,我不见得,把手遮住,我就看着,他能预测后面,这很奇怪这个读书。在同一个页面里面,我可能看到的是,我就看下去了,就很难预测,很难做了,孩子们都知道了,这个怎么预测。
我觉得今天这个老师做的很有意思,给我很多启发,我知道是您的知识产权,但是我还是愿意拿过来给我借鉴,我们也去研究这个课。那就是基于课文呈现的特殊性,结合原文的部分,展开相应的教学。它有一个原文的,他说这里想到了,那么,你这里想想看是什么样,你原来是和原来作者,作者原来写的内容是相吻合的,我就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他把原文作为一个教学的资源来做,不是去比较原文好,还是教材好,我们不比较这个,而是说变成他今天要完成的这么一个教学目标的一个资源,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是基于学生所呈现的要素,他让孩子们自己去推测故事后面讲什么,进一步的是讲什么之后,他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让孩子们去推测,这个同学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把学生的东西,作为一个资源彰显出来,我觉得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个路径它更多的要表现为什么,我想我们为什么要给学生这些路径,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悟理,这个做事指的是语言的实践活动,这个悟理是找到一些规律或者是一些法则,以便于孩子们能够将来迁移,由技能变成能力,这是我觉得我刚刚说的关注学习经历的第一个方面,叫作关注学科的活动,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活动。
第二个关于学习经历里面,我感觉到是老师们非常关注学生必需的学习过程。我们知道过程是有长短的,六年是一个过程,小学阶段、中学阶段这是一个过程,今天我可能更多的讲的是一堂课里面,或者说一个单元里面,学生学或者习的过程是否充分。
那么老师们知道,我们当去谈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必须得思考,它的起点在哪里,它的终点在哪里,我就一堂课而已,我想如果你要去考虑起点的话,那就是学情,如果你要应该要考虑终点的话,那就是课时的目标,也就是目标意识的强烈性。只有这样的话,你的整个教学设计,才可能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就学情而言,非常感佩我们这么多老师,10分钟的接触就对学生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孩子们的大致情况,我看通过10分钟的交流,老师们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关于目标,今天柯老师也说了,我们好教,是因为统编教材,它的目标的清晰和明确。所以老师们在突显单元语文要素,准确定位课文类型,基于这两点,关注教材的语文要素,准确定位课文的类型,制定了比较集中、明确、适切的教学目标,同时这个教学展开能够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这里,我特别要提我们三位老师,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三位老师真不容易,因为他们上的都是略读课。
我记得我好像和一位老师在同一个饭桌上吃过饭,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他当时跟我说他抽到了一篇略读课,我说了一句话,难上的,我不敢上的。但是我们这一次看到我们的略读课老师们,真的是把略读课的位置定得很准,如果说精读课是学的话,那么略读课就是习,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要体现一种课程的价值,你必须要做,我想精读课和略读课,它应该,分类,这个课型的分类,我觉得是去检验你是否真正落实单元教学的指标之一。
我说实话,那就是我们现在有单元,没有单元教学,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处理好所谓的精读课和略读课之间的关系,学、习之间的一种关系,具体表现为什么,或者说将略读课上成精读课,或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将精读课当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在略读课当中加以练习或运用。没有。而我这次听到的三位老师所制定的这个略读课的目标以及它的一个展开,我觉得真的很不错,譬如讲《那一定会很好》,只有两个任务,主任务只有两个,吃透教材,用好教材,那就是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板,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教师以任务单的形式呈现,运用以前运用动词的方式,这个表达是不是好,另外一回事,来学习来要求学生讲述历程。
其二比较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个集合,两个集合,我不知道这个怎么说,后来昨天有一个老师告诉我,是奥数里面的一个说法,我没学过奥数,所以我也不会,两个集合,一个是相同的,一个是不同的,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就做这两件事。
温故知新,知新温故,我觉得这个做得很巧妙,用好教材,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当然我在听的时候,我也有点吹毛求疵,我就在想老师能不能在学生填好这些内容之后,我们的教学还没结束?我个人认为,老师还要让孩子去发现一个东西,要指出思考的方向,要让孩子向自己的伙伴学,什么意思,譬如讲有孩子说:树木是共同的点,都是讲树木的。老师你要跟孩子说,这是从内容的方向找到的相同点,哪个是不同的,你是从你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当中,找到了不同点。其实这个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梳理思考思路的过程,那么我想再进一步的话,可能孩子们获得的会更多。譬如讲《冰项链》,让学生练习提练小标题的,就是借助前面所学的一些方法,我们在这里提炼,我觉得也很好,孩子们通过自主的活动,在小卡片上写上,全部贴上面,各有各的,而且写出来各有各的理由。
当然我也是吹毛求疵,我们进一步要想的是,最后老师突然的留下了几个小标题,我当时可能听的还不够专注,没反应过来,我就问旁边老师,我说为什么其他的都拿掉了呢?可能那位老师告诉我,他说是因为,老师说这个是比较准确的,其他的都拿掉,其实我个人认为,未必是这样。那我知道老师的目的,那就是想让孩子借助这些小标题,能够把这个故事说下来,好吧?好的呀,那么怎么做使得孩子们拿下去觉得自己也是可以的呢?
其实你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了,那就是,你跟孩子们说,如果我们现在要把这个故事讲下来,你觉得哪些小标题会留下来更合适呢?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去做这件事,那就是会不一样。所以我们经常在讨论,你概括自然段的段意的时候,哪一个句子简练了?简练,个人不一样,那么怎么办呢?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做的。多少字,我给你50个字也可以叫概括,给你30个字也叫概括,那就是要给定一定的条件,可能就会不一样。这是一个我觉得在我们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对学生过程的一种关注。
第二个就是要让学生学的充分,学的过程清晰,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阅读的时间,我昨天写下几句话,我说叫,书声朗朗重要的,议论纷纷重要的,情意浓浓重要的,静心思考同样重要。而且越朝高年级去越重要,这一次我觉得非常好,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场合,我看到了静悄悄的课堂,我想这是课堂朴实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朴实是有效的。至少我们今天这一次上课的那些老师不再恐惧,不再恐惧什么?那就是在沉默中死亡,老师们我感受到的是他们更期待的是在沉默后的爆发。静悄悄地课堂,才是生命在涌动的课堂,我把这个“才”拿掉吧,静悄悄的课堂,生命在涌动。
那么,这是我在听课当中,我觉得非常好的,启发很大的地方。当然在听课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思考,不一定对,没有像柯老师那样高屋建瓴,我只是就具体的事来说。
第一,怎么样进一步践行基于单元视域下的单课的教学。提出这个,你就必须去思考,必须去牵扯到一些问题。比如讲单元目标的制定,你必须去分析单元课文之间的关系,譬如将精读课、略读课、课外阅读等等。还有一点,可能我今天稍稍要展开说的,就是单元教法的确定及其稳定性。也就是说单元你要涉及整个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老师们不是这一课我用这个教法,那一课用那个教法,我们听很多名师的课这个很好,我拿回来做做。那个也很好,我拿回来做做。各位老师,学生一会儿用这样的思路学,一会儿用那样的思路学,他无法形成一个一般的学习的思路,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的。所以我除了说单元目标也好,单元的课文关系的分析也好,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从我们教师教的角度,以及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的,那就是单元教法的确定及其稳定性。
这两天一直在和老师们聊天的时候说,因为这一阶段一直在做一些工作,我还是要说这句话,那就是教法即学法,教路即学路。我们有一本古书叫《学记》,古人这个“学”和这个“教”是一个字,教就是学,如果说要做到教即是学的话,那么你老师要做一件事,做什么事,老师要将自己学的过程可视化。
吕叔湘先生有一句话,叫正确的模仿反复的练习,正确的模仿,模仿谁学生?首先是老师,在我们的语文课程当中,首先是老师,模仿的是老师,所以老师你要示范,模仿你老师怎么学的,所以你老师首先要学,你会学了,你会阅读了,你想想你是怎么样把这篇文章阅读下来的,然后把它可视化,什么叫可视化?设计一定的一组任务,或一个问题链,说这句话也就是说,每个链之间,每一个问题之间,它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或者说严密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就如同我刚刚上面所有说的,提供思考的路径,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要让学生学习教师是怎样学习的,不然的话,教法不停的在变,教法变则学路变,不利于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形成。
所以,基于我对教即是学这么一个认识,我说在单元视域下的单课的教学应该这么做,老师的教学一定要有站在一类课文的高度教这一课。
第二,正确认识课堂中学习学生的犯错和碰辨。碰辨和犯错都是学习经历的一部分,说实话是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一堂课最精彩的部分,因此,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在学生的障碍点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有试错的可能。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沉浸到文本中,我个人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是磕磕绊绊的过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是学生暴露问题的时候,一帆风顺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第三,是务必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很可惜,这一次几乎没有看到对孩子们这方面的关注,我觉得要注意的。那也就是说,我看到对面的,我们另外一个场也有一个策略单元,是关于问题的,我想说的是,不是到了阅读单元,策略单元才去关注这个阅读策略的,当然在培育学习问题意识的过程当中,还要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我把这句话再重复一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抱歉我稍微要举点例子了,那就是我记得我们上海有一位老师上了一堂课,一个课题叫什么,叫《看不见的爱》,他让孩子提问,学生就提问了,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老师们,顺着这个思路,你怎么教下去?结果你们知道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吗?好,同学你这个问题很好,请问要解决《看不见的爱》这个问题,请问你还要至少解决哪两个问题?这是第三个。
第四,一句话,需要关注目标教学作业的一致性。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这一次看到很多老师出现的几乎没有作业的布置,我们去思考,我们语文老师拼命上课的内容,能不能成为你的作业呢?
我就说这一些,说错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就说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