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0: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篇: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针对应用型示范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引入了系统设计这一实践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的深入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8-7029-0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其课程教学对该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软件工程自身理论的抽象性与应用的重要性的特点,在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致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如何提高《软件工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广大国内外学者共同探讨的话题。笔者从《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教学方法中采用系统设计加强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软件工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1 流行技术与学生知识积累之间存在矛盾

现代软件工程内容丰富,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以新型技术支持的软件度量方法、测试方法、Rational Rose工具、RSA等开发工具。在软件管理方面,CMM、配件配置以及软件过程管理等。这都是些理论性很强但又很实用的知识,但学生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没有足够的课时全部讲到。怎样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教、学双方的难题。

1.2 教学实践环节存在难度

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枯燥模糊的教学,而学生没有亲身开发经验,仅凭课堂和书本得来的知识理解软件工程很难,以至于学完之后觉得用处不大。但是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发现软件工程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时已晚。为了既让学生能够亲自受益,又能将软件工程理论切实掌握,并且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软件工程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需要在学习期间完成一个中型左右的软件开发。但是若指定一些书本上的题目比如图书馆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开发枯燥,没有需求在驱动,再者这门课一般在大三下学期以后开设,学生在这段时间有的把精力放在考研上,不重视非考研科目的学习,学习《软件工程》的时间不充分,并不适合初次接触软件工程的学生的教学实践。以系统设计为核心,驱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引入系统设计,改善教学方式

“软件工程”技术在高速发展,讲授的内容同样应该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在“软件工程”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中强调面向对象方法,适当压缩结构化开发方法的教学时间,以此留出时间来介绍包括面向对象方法在内的一些新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集成化CASE环境、软件重用及java与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技术等。对那些既无实用价值也无发展前景的传统技术尽量少讲。同时要保持教学内容对先进技术的跟进,介绍一些目前已经推出或比较成熟的新方法,如基于组件的方法、面向Agent方法、面向方面的方法、净室软件等方法,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软件开发能力。

系统设计对学生的编写程序能力有巨大的提高,学生经过一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尽可能地体会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有更深的体会。因此在课程开始时,让同学们自行分组,选一个贴近现实的题目,去调研,亲自确立需求分析的内容,比如说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们可以去教务处和教师那进行调研,结合自身做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系统。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公司的管理环境以及流程,将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的团队,这个团队由学生自由组合,规模为3-5人。从人员管理来说,4人员适量,少而精,软件开发不是开发人员的叠加,人员越多,开发进度、软件质量越快越高;要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员分工和有效的沟通,所以在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担任着项目组经理的角色兼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1-2名兼职文档编写人员和维护人员[1]。

2.2 “软件工程”与项目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

对于“软件工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尽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来加强实践环节的实施。首先,软件工程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在讲解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适当地以一个小项目为例,要求每个学生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学生按照这个流程做项目,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掌握,并初步具有对真实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其次,将案例教学引用到软件工程的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从一个真正的“工程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习如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模拟真正项目的需求说明书的制定流程,让我们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项目与学校或者其他组织的业务人员进行交流,明确这个项目过程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要达到哪些技术指标,该部门现在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及该部门可能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是怎样的情况,交付的时间等,当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应该弄清楚的问题就是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和完善的数据关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软件工程介绍的需求分析的方法如结构化分析法等,根据业务人员的叙述,估计出系统的复杂度,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开发该项目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整理成软件需求说明书。这样既学习了课本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能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2]。

需求分析确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要严格按需求分析说明进行系统设计,不能随意改动需求分析的技术指标,一旦出现改动要清楚地记录在系统设计说明书中。在开发过程中发现业务上的问题,要及时跟业务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业务人员对业务流程的解释要保持一致,业务人员有责任了解软件的开发进展情况,保证软件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免得造成灾难。

接下来按照软件工程的流程进行下一步的研发工作,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开发语言编写代码。系统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测试。严格意义来讲,测试环节在需求分析阶段就要有,但是我们现在的小组人员数目少,项目规模相对来说较小,在编码完成之后进行测试。测试时应该成立专门的测试小组,采用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方法以及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要记录跟踪出错改错情况,做好文档写作工作[3-4]。

测试完成后,按照我们在需求说明书规定的验收准则,就可以交付给用户运行。

2.3 以软件工程的思想指导系统开发,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从任务书下达后到该软件被淘汰的这段时间。软件工程把一个与软件相关的工作看作是一个工程,并且按照工程的标准管理整个流程。

通过项目实践,不仅强化课程设计,而且为他们做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课程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一个题目,小组成员按照软件开发项目各阶段进行分工合作,这样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沟通能力[5];毕业设计时应结合教师课题或市场设置实用性的题目,要求一人一题并按照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实现;利用产学研项目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软件公司的开发流程,人员组织及分工,这样也可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经过一个团队的协作与努力,学生们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已经收到学生的真实反馈。小结

根据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软件工程教学中采用系统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第一,模拟现实IT公司企业里软件开发的实际的流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交流协调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改革软件工程教学,引进系统性的实验教学问题,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形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三,解决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设计;第四,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五,学生完成系统设计的同时,吸收了大量先进的技术以及前沿理论。

参考文献:

[1] 苏丹,韩喜玲.“软件工程”一些基本观念的再认识[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79-81.[2] 侯贵法,王成,李建新.以软件工程的思想指导软件开发[J].殷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6):72-74.[3] 肖孟强,王宗江.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212.[4] 杜文洁,景秀丽.软件测试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57-72.[5] 张锏,赵明,辛政华.把团队开发引入软件工程教学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5):117-118.

第二篇:案例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

摘要针对传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问题,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插管焊接系统设计开发为案例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兴趣、提高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效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56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wer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to the course of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for solving the question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It is proved that case teach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was effective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students' in the design of mechatronic system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y the result of teaching practice c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anch pipe welding system.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0 前言

“?C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机械本体结构、控制原理、伺服系统和检测系统等诸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过程和方法,它是机械专业中总结性较强的课程,对提高机电专业类毕业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及专业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存在难以对学生机电系统设计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的问题。

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应面向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地位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培养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毕业生是高等学校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选择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交流、辩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给予学生较大程度的自主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方向的转变,适用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背景知识学生。案例教学的不足主要是相关课程知识不易有效地、系统地进行传授,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等。

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知识系统传授、考核明确客观是其突出的优点,但在培养学生的当前所必备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欠缺。两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实现知识的系统传授,又实现案例教学的各个过程,有着相当的困难。但在机电一体系统设计课程中,将此两种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通常是安排在机械、机电专业类学生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半期进行,学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均已修完,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当然,有些学生课程欠帐较多,基础知识较弱,需要教师运用相当的方法去鼓励、激励他们补上欠账并完成新任务,在大四学生心思相对较散的情况下,这是有较大难度的。案例式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2.1 教学案例的选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强调的是机电专业知识在系统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强调设计者站在机电一体化的全局角度去设计和优化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同时,也要考虑教学主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而所选择的案例要兼顾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与系统的复杂程度适中相结合。经考虑,选用便携式插管焊接设备开发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案例。

确定此案例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主讲案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插接管道焊接系统的便携化、工作现场化、价格低廉化、操作便利化是插管焊接相关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因而此案例为较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案例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包括控制电机选择、传动机构选择与设计等内容;在电气方面包括基本电路设计、电气元器件选择与搭配,传感器的选择等;在系统设计方面,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也包括软件系统的设计,其内容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绝大部分内容;难度适中且有一定的基础,先期已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便携式插接管道焊接系统开发”对此案例内容进行研究,从项目完成过程看,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较好地完成此案例的全部工作。

2.2 教学案例与传统教学具体内容融合步骤

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如下准备工作:由于机电产品设计方案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总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出然后不断改进形成的,所以针对每个子案例,教师都要准备一至两套简要技术方案路线来为学生作为参考,使得学生能够按时提出较为合理的技术方案;根据五个子案例内容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共十组,每两组负责一个子案例,对每个子案例给出几种技术可能实现方案,由各组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方案选择与细化,并完成相应的辩论预案。

在课堂进行中,一次课堂教学完成一个子案例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是负责情景导入及必要的启发工作,由负责此子案例的两组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完成方案设计、讨论与辩论任务。经试验,课堂上比较合适的安排如下:

(1)设计方案讲述:每次由负责同一个子案例两个小组根据各自预先完成的PPT阐述各自的设计方案,每个小组讲5-10分钟,共需要10-20分钟。

(2)两小组成员相互辩论环节,先就A组方案进行讨论,由B组同学主要指出其方案的不足,A组同学就本组方案进行辩论,此过程安排15~20分钟。然后按同样方法就B组方案进行讨论,两种方案的讨论共需30~40分钟。

(3)班内其他同学对两种方案评论环节:由班内同学自由发言对两种方案进行评论,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或提出其他设计思路,对于各小组方案的不足可提出补救或改进意见。此过程安排20分钟左右。

(4)教师评论启发环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案例课程进行总结,首先对两组学生准备方案的态度、由所设计方案和答辩过程中所体现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然后对学生所提出方案的本身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根据情况对已经提出设计方案改进或补救意见进行?结;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启发,如可以提出其他设计思路等。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

在两届学生中进行实验,通过学生问卷和试卷成绩测评来比较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分别对两届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比如见表1,其中2015届是按传统教学法讲授课程,2016届学生引入案例教学法讲授本课程,同时将课程成绩统计结果也列入表1中。

在表1中:

F1:机械结构优化理论掌握程度(%)

F2:机械结构选择掌握程度(%)

F3:电气元件选择掌握程度(%)

F4:硬件平台选择掌握程度(%)

F5:对软件编程的掌握程度(%)

F6:对于案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满意度(%)

注:对于F1至F5,0%为完全不能掌握,100%为完全掌握。对于F6,0%为完全不能满意,100%为完全满意。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在对于新的教学模式是比较认可的,且从客观上看,其成绩也有较大的提高,因而此种方式对于专业综合类课程是比较适合的。从学生进行案例各部分的内容制作来看,学生热情很高,同时确实涌现了许多较新想法,其中有些想法已经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两届学生的对比教学,可以看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机电一体系统设计进行较深入的思考,提高了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创新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华,童新海,陆溪平等.例式教学方法初探[J].科教导刊,2015.12:117-118.[2] 齐睿,徐燕英.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9-51.[3] 张婧,赵坚,张玲莉,汪文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2016.4:134-136.[4] 任福深.基于PC+DSP模式的管道插接专用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周瑞强 主要参加者: 张春兰 蔡红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 研究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现代教育信息的获取、使用及优化组合,已成为新课标、教材拓展、延伸的主要渠道和教师教学创新、学生学习创新、领导管理创新的基本手段,可以说,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实验,现已取得以下进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构建了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本课题组通过对本校实验班的学生的前后成绩对比、分析,充分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能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符合高效课堂理念的。

二、课题实施回顾

2011年12月我们申报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被定为米河镇和学校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从那时起到现在近两年的研究时间里,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理论培训

1、课题基础知识培训

课题被审批立项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课题组开题会议,在会上他就“课题的选择”、“论证”、“设计”、“申报”及“研究过程”等具体环节,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培训,动员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要求老师们树立“课题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组长周瑞强同志通报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开展该课题研究的软、硬件条件,初步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

2、明确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各实验教师的自身特点与学科优势,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周瑞强同志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参与课题实验;张春兰老师曾获得过语文学科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班主任,负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为: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立;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趣味课堂,拓展语文阅读空间,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语文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周瑞强、蔡红波等老师负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探究目标为: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整合的教学新模式;开发能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性发展的教学。

3、课题理论知识培训

开展研究之前,课题组负责人周瑞强老师收集印发了有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理论成果,课题负责人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对研究人员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方案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以点带面,全员参与

1、任务分解,落实研究者责任制。课题组负责人将课题任务细化,涵盖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研究中既各自重点突破,又一起互相协作。各实验老师在明确任务后,随及制订好了学科课题实验方案及工作计划,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给课题组长。对无计划,无方案,无资料的研究者,实行淘汰制,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大家的课题意识进一步提高了。

2、实验阶段的调查分析

实验教师方面:课题实验起始阶段,课题组在开放性实验教师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课题实验的全面推行,扫清了障碍。

在学生方面:阶段实验后,我们进行了学生调研问卷,就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95%的学生有希望采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的愿望。我们将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语文学科实验后比

实验前的班级平均分提高在5分以上,数学学科实验后比实验前的班级平均分提高在9.6分以上,并且优秀率和良好率提高都在10%以上,由此可见,试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以活动求深入,促发展

课题实验仅凭实验组的老师来探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我们镇是处于农村,基层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异常期盼,怎样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走近教师,走进课堂是我们实验组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活动来求深入,促发展。三月份,我们举行了课题实验学校公开教学周——基于电子板的课堂教学活动。实验学校教师一百多人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研究”这一专题,主要研究推广电子白板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课堂教学。由周瑞强、蔡红波张春兰老师公开执教。他们在教学中所展示的课件及教学风采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五月份,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赛——课件制作和电子白板应用。就课件制作的知识、技巧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和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各个层面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掀起了一股争学信息技术的高潮。另外,我们课题组老师还利用网络资源,积极主动地加入网络教研群体之中,变校内教研为社会公开教研,如加入河南省语文教师群和数学教师群,在那里,每天都有语文、数学教研专题进行探讨,我们的实验老师也与全省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在群内进行交流

与沟通。

三、阶段性实验心得

Ⅰ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上我们做了以下探讨:

(一)整合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环节,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主题后,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观摩《会摇尾巴的狼》(人教版第五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放映一段关于狼掉进陷阱里,与老山羊对话的有趣的课件。这个软件在光、声、色、图的配合下,营造了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说这一段的开场白达到了“设置情景、引发兴趣”的效果。

2.提出主题、完成主题。学生在明确教师提出的主题后,立刻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与手段。通常情况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网络知识,获取相关的资料,但如果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使用搜索网站的技巧时,教师引导使用另外一种完成任务的方法、技巧。譬如在学习《赵州桥》的时候,教师先提出“桥”这个主题,继而教授课文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古今中外的名桥(主要是查找其外形、结构的特点),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了要进行的主题之中,出色地完成了教师的任务。

3.归纳整理、思维创新。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后,教师要进一步利用或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处理,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如前面所提到的“桥”这一主题搜索,学生找到了各色各样的桥的网站,教师在此就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保留有用的,去除无用的资料。在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处理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信息初步形成学习体会,从而达到思维的创新。

4.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比较与补充,完善、加深对拓展阅读主题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

(二)整合的教学实例 1.课文学习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因为部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环境下以直观的形象凸现出来,无法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了学生的惰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要启发、拓展学生思维,不必拘泥于课文内容,应该从实践入手,所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可行的。

下面以人教版第六册《雨中》一课谈谈上述模式的运用。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拉车运货的年轻姑娘在阴雨的傍晚,车子歪了,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突出了

人们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这一节课的内容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一、二自然段主要是描绘美丽的雨景。为了让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实验老师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l)赏读

首先让学生闭眼想象自己正步人雨中,边走边欣赏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读毕,学生睁开眼睛,欣赏着教师制作的课件。该软件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有雨前乌云密布的天和淅淅沥沥的雨,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路上行人各色的雨伞等等一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景,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是紧接着,学生在教师诵读方法指导下,自由朗读,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根据软件所提供的画面或字典来解决。最后,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诵读(可采用表演读、小组合读等形式),他们都表现得踊跃、积极,效果良好。

(2)精读

在赏读的同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你读懂得了什么”,以此作为“精读”的突破口,从而使他们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知道每一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重新将雨景中所描绘的实体又合理地发挥想象成另一事物,达到了思维创新的目的。

2.阅读扩展

中外名家喜爱雨景的有不少,其中还留下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反响很热烈,马上找了许多的“雨”作品,有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并归好“春、夏、秋、冬”的类别。事实证明,利用网站资源多读好书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体会,效果明显,为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为实现新大纲所提出来的阅读要求提供了一条捷径。

3.仿写练习

学以致用,在学了如此美妙的雨景文章及欣赏众多的名人佳作以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仿写练习。结果是令人惊喜的,仅从题目看就让人耳目一新,如《春雨之声》、《浪漫雨夜》等。内容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纯粹写雨景的,有写环保的,也有写事的,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三)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听、说等方面。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要有新的特点。

阅读: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应该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可为语文素质的根本因素一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顺应潮流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整个教学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Ⅱ数学学科: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1、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各种信息给学生。由于计算机将教学素材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处理,将这些资料组织起来,课

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机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较短时间内,计算机使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解决某些探索性问题时,就可以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些结果的必然性。另外,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很好的效果。

2、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发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问题是教学发展的动力,所以对解题的教学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题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例如“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一课,在电脑网络教室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由此可见,对一些教学内容,我们作为教师的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3、通过计算机人机交互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产生出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二)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眼界。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

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特点:改变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优化教学模式,使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增长知识。

1、多媒体是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目前课堂多媒体教学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出现不可忽视的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霸权”现象,教师被课件所左右,课堂灵动生成不够。在公开课、展示课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时抛开了粉笔和黑板,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的及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增减,有些内容是教师突然而至的灵感,而这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

中教学工具,教师不应该“退居二线”,而应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优势互补,交互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要尊重和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时,除了不能忽视应遵循的辅助原则,也不能忽视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计算机的功能无法取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尽管可以使教学活动进行得快,执行教学工作准确无误,但由于过分强调多媒体,导致教师把“主导”地位让给了屏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可有可无”的境地,形成了以媒体为核心独霸课堂教学的局面,那么使教与学失去了主动和谐的气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了距离,就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环境。

实验中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过分倚重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变以前教师的“满堂口灌”为今天的“满堂电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明确提出: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是最具有亲和力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是比较重要的教学途径。但受到课件的牵制,课堂上教师的表情、手势对学生的暗示作用不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

3、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也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冲击。首先,教师要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不能只当“解说员”

和“播放”操作者,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与要求,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不能固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体系,要不断充实自己。适应新生事物,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阶段性成果

(一)教师方面

学期末,我们对教师又进行了调查,9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9%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己也希望进行这样的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校的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巧,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现在,约有70%的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并进行组织教学。课题组成员中,周瑞强老师的论文《浅谈家长对初中生学数学的辅导》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二等奖,论文《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创设情境》荣获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全国发行的CN刊物《试题与研究》上发表;张春兰老师辅导的学生张佳佳在河南省课中小学生课改论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张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奖;蔡红波老师获市级优质课二等奖,所辅导的学生马宇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生课改论文比赛中获得二奖,本人获

得优秀辅导教师奖。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学习、实验、成长的轨迹。

(二)学校方面

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也随之得以发展。学校于2012年8月份成立了校园网,全面更新了多媒体教室和一类电教设备,为本校教学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设备基础。

五、今后的研究设想

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课题实验中加以探究。我们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功标志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有利于认知结构的优化。我们期盼各级领导、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指导。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面对当前的信息社会,作为我们教师——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潜力,为推动教育新课程改革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技术培训教程》2007年6月。

2、齐建华,大象出版社,《现代数学教育》,2001年3月。

3、张仁贤,天津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法中的运用策略与实践》,2008年6月。

第四篇: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0-12-30 葛瑛瑛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ERP 财务管理 应用

信息化应用调查我要找茬在线投稿加入收藏发表评论好文推荐打印文本 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时代,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因此,很多企业纷纷采用ERP系统来武装自己,对于企业来说,应用ERP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的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效率以及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ERP在企业财务管理运用中的优势,然后指出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在财务管理日趋细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日渐提升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从内部来说,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客户对于商品的选择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个性化需求,为了适应这个需求趋势,企业同样要改变其生产模式,必须探求新的方法以解决新经济环境中提出的新问题。ERP所提供的新的工作平台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备条件之一,它能全盘掌握企业信息,并能清晰地提供决策所需资料的数据处理系统。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将帮助企业的财务领导在理念、技术、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革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ERP系统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相关问题。

一、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与传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差异以及存在的优势

ERP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综合集成管理,具有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等优点。同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着诸多差异。

首先,会计科目不同。在ERP系统中,会计科目由集团总部进行统一设置,分公司以及子公司无权进行修改,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财务数据是按业务发生的性质进行统一组织的,有利于系统编制合并报表。对于往来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可采用辅助核算模式,突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系统设置多级明细科目的思路,更有利于进行数据集成控制。

其次,数据范围和采集方式不同。由于实施了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改善,信息集成不仅减少了数据的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信息集成有效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了。另外采集和处理的信息相当广泛,它不仅采集和处理财务信息,而且还采集和处理非财务信息,供各相关部门享用,数据的一致性可以消除数据的重复和冗余。再次,会计凭证生成方式以及会计信息输出方式不同。不同ERP系统中,业务部门完成诸如采购入库和销售等工作的同时,财务系统中会自动根据预先设置,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则可直接进行审核,如发现错误则通知业务人员进行修正。这样可保证发生业务的同时,财务情况也能同时反应。在会计信息输出过程中,它将大部分业务数据都是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大部分处理是记录业务的个体特征和属性,分类、汇总、余额计算都放在查询输入过程,可方便进行组合查询,准确生成所需财务报告数据,比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处理数据更为简单方便。

总之,ERP财务系统节约了会计凭证的生成时间,能及时查询和汇总子公司或分公司业务和财务信息;缩短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生成时间,内部报表和分析报告形式更加多样化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弊行为。同时,财务业务一体化,也为财务

管理与控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能够将资金控制点设置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综合集成管理,具有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等优点,但是ERP财务管理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财务人员在应用时也应该注意,保证ERP系统在企业中的良好运用:

1、要注意初始数据的正确性

ERP财务系统属于数据集成系统,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信息处理及时、集成度高,减少了重复录入的工作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采用ERP系统下数据录入途径唯一,大部分财务数据直接来自于销售、采购、生产等业务子系统,财务人员无法控制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就将影响所有信息使用者。

(1)对于采购系统,ERP采购管理作为整个ERP的一部分,对外它联系各级供应商,对内它连接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直接涉及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对公司整个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采购部门的原始数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影响到成本的核算以及销售系统中应收应付工作,一个基本点出现错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着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因此,采购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以后财务数据的录入工作,需要密切注意,毕竟采购是整个系统的初始关键环节。

(2)对于成本控制系统,企业计算成本目前一般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提高制造费用向产品分配的精确性,因而作业成本核算的难点主要是制造费用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以及作业成本向目标产品的分配。ERP系统中的作业成本计算并不那么简单,用信息系统来实现它是比较复杂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在ERP作业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作业成本要输入某特定期间的资源成本、成本动因数量、产出量和其他数据。资源成本的数据可以从ERP系统中的财务系统中取得,对于无法从财务系统中取得的数据可以手工输入,这样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成本动因是资源成本向作业,作业成本向成本目标分配的依据,所以成本动因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作业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ERP成本控制系统中,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过程,初始数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财务数据是否正确,成本计算是否合理,也就影响着销售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总账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因此,财务人员在输入或者调取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失误,保证整个ERP财务系统有效运行。

(3)对于销售系统,应付账款是企业处理从发票审核、批准,支付到检查和对账的业务,应付账款系统同ERP其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采购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可以传入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通过应付账款子系统进行应付账款的核算,应收账款系统录入的销售发票和其他应收单据同样可以直接与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进行应付冲应收的核算,应付账管理子系统生成的往来账款凭证可以传递到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与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中的应付票据可以进行相互传递。从应付账款系统可以看出应付账款系统与各个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理,对于应收账款,销售系统录入的销售发票可以传入应收账款管理子系统;采购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可以直接与应收管理子系统进行应收冲应付的核算,应付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和其他应付单据同样可以直接与应收管理子系统进行应收冲应付的核算;应收管理

子系统生成的往来款凭证可以传递到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与应收管理子系统中的应收票据可以进行相互传递。销售系统中应收应付账款控制着企业的成本以及收入,是整个企业财务系统的核心环节,应收账款系统同应付账款密切相联系,同时它们同采购系统、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供应链体系,因此,如果初始环节的数据出现错误,就会使整个资金链条断裂,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这样的问题。

为了保证财务初始数据的正确性,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以控制,可以加强内部各个部门的及时沟通,要关注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减少出差错的概率,要注意时刻保留纸质原始凭证,在对账过程中,要及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要保证两套账本保持一致,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要注意整个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下,大多存在的是手工方式的财务控制行为,而目前的ERP财务系统改变了原有的财务运作模式,企业固有的财务控制流程必然随着ERP的引进而发生变化,如果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所需要的财务控制环节以及方法,就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内部财务控制缺失的风险。在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出纳只有权限查看与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相关的账簿,毕竟都是原始记账凭证,只要有人进行管理,严格内部控制,就会使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保持有效。在ERP系统下,账簿查询仅仅是一个查询功能,在计算机操作环境下运行,输入不同的科目作为查询条件就可以查询到各个相关科目的账簿信息,如果在引进的过程中忽略或者系统不支持科目的数据权限控制,那么出纳就可以通过整个系统查询到其他会计科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内部控制就会失效。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这一内容,分析手工状态下的内部控制如何运行,然后财务部门要全面整理系统启用以前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保证内部财务控制整体有效运行。

3、要注意财务人员分工以及权限的设置问题

ERP坏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要求对现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是一种管理创新,同时它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财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其次,在ERP环境下,财务人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会计人员直接处理的业务逐渐减少,但是需要接触到整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要学会处理好整个系统,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财务人员还需要利用整个系统进行财务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注意一系列问题,ERP系统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与权限,这就有可能阻碍ERP的实施进程,对此,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而不能对此有所抵触。其次,企业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掌握ERP系统的基本操作、运用技巧以及ERP理念的财务人员也很可能会流失,这部分掌握ERP系统的复合型人才的流失,短期内不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培训费用来说对企业可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必须密切注意这一点,在做好相关培训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要让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企业管理者要对分工的变化以及权限的配置问题同财务人员及时沟通,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要及时记录在ERP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要及时存档管理,在人才出现大量流动时不令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结论

通过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便利,ERP财务系统

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信息沟通更加合理,实施后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多的是体现员工的意识理念上跟上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ERP财务系统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密切注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ERP财务系统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第五篇:Ajax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Ajax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即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方法,其最大优势在于不必刷新页面,就能对页面进行局布更新。Ajax技术的异步调用机制使Web页面在动态更新时不用打断交互流程进行重新加载,从而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浏览体验。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 Ajax B/S XMLHttpRequest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4-0115-0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考试系统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但现有在线考试系统或基于C/S模式,存在部署问题;或采用“请求→响应→刷新”的B/S模式,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无法实时保存考生答案,网络或操作原因可能导致答题数据丢失;

(2)考试时间由客户端控制,难以精确控制;

(3)局部数据的变化影响整个页面的刷新,影响考生答题;

(4)答案传往服务器端时,考生必须等待;

(5)服务器的负荷较重,性能受到了影响。

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部署成本低、结构简单,且系统易于维护和升级。然而,传统的系统可能要求多次提取网页来完成一项事务处理,这导致了用户体验较差;此外,传统的系统是基于页面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数据传递模型,这种模型下,频繁的批量数据交互会导致较长的等待时间和较重的网络负荷。Ajax技术简介及其优势

Ajax是一种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手段,Ajax技术组成包含XMLHttpRequest,DOM,XML,JavaScript,XHTML,CSS和XSLT技术,Ajax是这几种技术按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的。Ajax采用XMLHttpRequest对象与Web服务器异步通信,利用DOM动态更新Web页面,数据的更新不必打断用户交互流程,用户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仍可继续其他操作而不必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在这一模式下,页面自动加载服务器端的应答信息,避免了等待过程,异步模式能有效改善用户的体验,它优于同步交互模式。

Ajax的工作原理是:用户在Web界面上的一个操作触发了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进行处理,之后再将数据返回给浏览器端,浏览器通过DOM对象局布更新页面内容。在基于Ajax的应用系统中,用户的HTTP请求被Ajax引擎处理,用户不必等待处理请求的过程,可以继续其他操作,用户的操作与服务器的处理实现了异步化。Ajax技术的特点及其流程

Ajax适合于基于表单的简单交互、自动更新页面信息、多级联动菜单等交互数据量小的场合,其技术特点是:

(1)请求提交后无需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实现了Web应用的异步性。

(2)Ajax引擎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基于Ajax的异步Web应用是基于应用程序的模式。

(3)利用DOM可以局布更新页面,Ajax能够实现一种按需求的资源获取和数据传递,它能有效降低带宽需求和服务器负担。

(4)充分利用了客户端的计算能力。

使用Ajax的典型流程是:1)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2)利用XMLHttpRequest对象向服务器发出异步请求;3)调用回调函数处理服务器的响应信息。

现在也有很多成熟的Ajax框架,如DWR(Direct Web Remoting)、微软公司的ASP.NET Ajax等,它们封装了底层实现,能提高Ajax程序开发效率。服务器端程序设计的变化

由于采用Ajax技术,使得服务器端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控制页面外观及布局的工作从服务器端转嫁到了客户端。服务器端只需返回客户端所需的一定格式的数据即可,其余的工作全部由客户端完成。这样,大大减小了服务器端的负荷,服务器端数据量的减少,又可以加快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速度。同时,在客户端,由于只返回了需要的数据,而不需要整个页面的重载,因此用户感觉不到屏幕的刷新过程,用户拥有了较好的体验。可以说Ajax技术为Web开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服务器端程序主要用来接收客户端请求,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并将从数据库中查询到的数据以和客户端约定的某种方式返回给客户端。程序中可以利用XLHttpRequest对象的responseText属性获得服务器返回的文本,并且以带一定格式的字符串的形式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收到这串字符后,再以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服务器端程序用到的程序功能主要是查询数据库操作。结语

在使用Ajax技术后,运行在线考试系统的服务器的负担将减轻、网络流量也能显著减小、用户等待时间缩短、体验更好。此外,基于Ajax技术的系统采用XML作为数据的载体,通过DOM解析服务器响应数据并表现出来,进一步促进了页面呈现和数据的分离、有利于设计人员的分工合作、减少页面的修改可能引起的Web应用程序错误,从而提高应用程序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于鹏.网页设计语言教程(HTML/CSS)[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胡崧.最新HTML & CSS标准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3]袁建洲,尹品.JavaScript编程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柯自聪.AJAX开发精要―概念、案例与框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下载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系统设计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动画投影、幻灯、挂图、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增加生物课堂的乐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化解教......

    一起作业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起作业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了改变初中教学中作业单一的状况,在初中一年级数学、英语和语文课中部分班级使用一起作业网,应用后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问卷......

    多媒体交互功能在教学中应用研究

    多媒体交互功能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二班 王运香) 【摘要】:交互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功能,在多媒体制作中,熟练的掌握、科学的设计、合理的运用交互......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世界各国都将教育视为国家的生存立足和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正迎来信息时代。由于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数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学......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不仅形......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性、高效性的特点,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善物理课堂枯燥、单调的本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本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