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19-05-13 00:5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蓝天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蓝天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篇:“蓝天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设计

海安县墩头镇吉庆小学 吉鹏 226693 [学科和年级]

小学语文 二年级

[教材简解]

《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的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在教学时,要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的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最后一段在前边感情积淀的基础上推出了诗歌并点出了诗歌写成的时间。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古诗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教学难点] 理解《游子吟》古诗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设计理念]

《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体裁的文章。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一种独特文本类型。文中含诗,诗文一体。文因诗而生,为诗提供背景与情境,是诗的阐释和扩展,是诗歌意境的展现,是诗的具体化。诗,则是文的浓缩和凝炼。

鉴于文包诗的特点,当确立“诗文结合,诗文对照”的基本理念。借文悟诗,入情入境,既较好地理解诗意,体味诗情,领略意境,同时,也让学生习得阅读这类文章的基本方法,学会阅读文包诗。[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4.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5.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利用课前2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好吗?哪位小朋友会背古诗,就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学生背古诗)(课件出示:赛一赛)2.老师曾经被一首古诗深深地打动过,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古诗全文注音:)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读一读,读准字音。)

3.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谁吗?写她的什么呢?诗人怎么会想到写这首诗的呢?原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题目就叫——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课题(“恩”注音):9.母亲的恩情

注意“恩”是前鼻音。“恩情”,深厚的情意。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就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吧。

(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生字读音,认读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孟 缝 沐 浴 铭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孟 缝

“孟”“缝”都是后鼻音。

课件字体变色:恩 针 根

“恩”“针”“根”都是前鼻音,小朋友们读时要注意区别。

3.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先练读两边,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

4.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5.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是()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6.课件出示孟郊图片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板块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课件出示:自读思考: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

2.交流感受。

⑴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行动中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老母亲缝衣图: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课件字体变红:深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课件出示:查字典

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

补充资料:在吴越乡间有这样一种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

课件字体变红:一针针一线线

“一针针一线线”,是什么意思?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师动情小结: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1自然段,用心体会体会。课件 出示:读一读 ⑵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语言上,课件出示送别图: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①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课件出示:说一说 ②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此刻你的妈妈要出差离开你,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读一读

③课件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④课件出示: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谁能说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那么刻骨铭心。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浓的情。

课件出示:读一读 3.课件出示阳光小草图。

⑴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第三自然段。

⑵课件出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①课件字体变红:抚摸注视 从孟郊“抚摸”的动作和“注视”的眼神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②“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③课件字体变色:“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课件字体变色:“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④课件字体变色: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⑶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表达了孟郊不忘母亲恩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板块四: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过渡: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1.自读第4、5自然段。

2.课件出示古诗 这首诗是孟郊50岁时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法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这首诗很好懂,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就是写这首诗意思的。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与前面三个自然段对照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明白?

课件出示:诗文对照,读懂诗意。重点指导:

课件字体变色:意恐迟迟归 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课件圈点:意恐 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5.课件字体变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课件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谁言”,谁说的意思。“寸草”指小草。“寸草心”,就是儿子的心。“三春”,指春天,春季有三个月。“晖”,阳光。“三春晖”,就是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古诗 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诗和诗意对照着读一读。6.课件出示三幅图 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课件出示:背一背

板块五: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1.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动画显示“恩 迟”书写要领

“恩”,因字在心上,模样有点方。心中有三点,方向各不同,间距挺匀称。“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才好看。2.学生重点临写“恩”、“迟”; 3.学生习字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篇:《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单位:邗江区实验小学 姓名:严茵茵

[教材简解]:《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体裁的课文。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作者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可以说:“诗”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最后一段在前边感情积淀的基础上推出了诗歌并点出了诗歌写成的时间,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多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3.理解《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

理解《游子吟》的诗意。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孟郊尊重、孝敬母亲,不忘母恩之情。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诗歌,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举办一个小小的“赛诗会”,好吗?哪位小朋友会背古诗,就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学生背古诗)

2.老师啊曾经被一首古诗深深地打动过,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游子吟》。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谁吗?写她的什么呢?诗人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呢?这其中啊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母亲的恩 情》。(板书课题:9.母亲的恩情)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举办一个小小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一定的氛围下学习本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就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吧!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词、词语认读

孟郊 缝补 恩情 永远 报答

铭记 抚摸 沐浴 湿润 注视

著名 慈爱 一针针 迟迟归

寸草心 几根白发 生机勃勃 ②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同桌互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使学生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我竭力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一个个声情并茂地去读,并在读中理解字词,有所感悟。] 5.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和大家交流一下。

6.课件出示填空题:《游子吟》的作者叫(),是()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设计意图:利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锻炼了概括能力。] 7.相机出示孟郊图片,简介孟郊以及作诗背景: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待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设计意图:找准时机简介《游子吟》的作者孟郊以及写作背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当然,这“读”也不是枯燥的、“小和尚念经似的”读,而是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明白道理。] 2.师: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凝聚在了一首诗中,就是——《游子吟》,想读读这首诗吗?(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3.课文里包含着一首小诗,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你还记得吗?(《静夜思》)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课文中诗句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课文的故事描写了诗的内容,古诗的意思就在课文中。)学以致用,真会学习。

[设计意图:联系二年级上册学习过的课文《英英学古诗》中“文包诗”的特殊体裁,复习旧知,学习新课。]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开火车读生字。2.给生字扩词。

3.课件字体变色: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4.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合作学习。既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锻炼了合作能力。] 5.这节课重点指导“恩”“迟”两个字。

“恩”:因字放心上,模样有点方。心中有三点,点点各不同。

“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才好看。6.教师范写重点字“恩”、“迟”。7.生描红、临写。

五、课后作业

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诵给妈妈听。

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文章,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三篇:蓝天杯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谁的本领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海安县墩头镇吉庆小学 吉鹏 226693 [学科和年级]

小学语文 二年级

[教材简解]

《谁的本领大》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目标预设]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9个生字和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学会两个生字“碰”、“巧”,理解词语“强烈”、“觉得”,会用“觉得”一词练习说话;

3.让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地认识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悟读文中的角色对话,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力求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设计理念]

《课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正确运用祖国语言,利于他们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因此,语文课上要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即琅琅书声,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以读为体,读中赏欣,才能感悟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新课导入:风和太阳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抓住课文的两位主角,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它们有些什么本领,教师质疑——谁的本领大,学生的兴趣自然浓厚。

2.检查预习:把预习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问题,自我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已知,引导他们巩固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探究学生的“现实起点”。让学生在挑战过关中展示自我,学习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让问题成为他们的阅读动力。3.初读故事,整体感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词语,感悟句意;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境;在说中训练语言,在评价中激活思维,在表演中展示自我。

4.指导书写: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小朋友们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贴出风和太阳的图片,请学生板书他们的名字。

2.师:好,认识两位朋友了,你喜欢风还是太阳?你知道他们各有什么本领 吗?指名学生说。(风能给人们带来凉爽„„;太阳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3.那他们俩究竟谁的本领大呢?(板书:谁的本领大)齐读课题。小朋友来做公正的小裁判评判一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裁判需要接受三关挑战。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情境导入课文,让学生明确课文的题材是童话故事,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风和太阳的本领,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文本】

二、检查预习

1.挑战第一关:我会读词语

难受 强烈 碰到 谁知 船夫 得意

正巧 脱下 裹得 一些 推动 挂帆(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2.挑战第二关:我会读课文 指名读(师生评价)3.挑战第三关:完成填空

课文讲了()和()比本领的事。他们共比了()次,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写的是他们第一次比本领,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写的是他们第二次比本领。(指名说,齐读)

三、朗读感悟,体会文意

1.祝贺小朋友们成为合格的小裁判。那么风和太阳第一次比试的结果是什么?

自己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写风的句子。

交流出示:

风说:“那还不容易!” 2.指导读风的话。

师:风的意思是容易还是不容易?(容易)是的,就这么一件小事情,对风来说确实很容易。如果你是风,你会怎么说这句话?(指名试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这件事对风来说实在太容易了,这时候风的态度怎样?(自信、骄傲、得意等)是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齐读)

3.朗读表演

师:说完这句话后,风就“呼呼“地吹了起来。可是那孩子却(引读书上的句子,板书:裹得更紧)。老师当那个骄傲的风,小朋友们当书上的那个孩子,咱们把书上写风使出自己本领的这句话来演一演,好吗?(师生共同表演,生生表演)

师:你们为什么将外衣裹得更紧了?(学生自由回答,是因为风太大,孩子感到很冷,所以要将衣服裹得紧紧的。)

4.齐读文中第二段(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看来风失败了,太阳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么样呢?

5.交流出示: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6.理解“强烈”

师:为了赢得胜利,太阳也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那么,“强烈的光”是像春天一样温暖的阳光吗?(不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最强烈?(跟夏天一样,有许多强度的光)

师:这时候太阳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学生自由发挥:骄傲。自信等)结果呢?(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板书:脱了下来)7.理解、运用“觉得”

“觉得”就是指人们心中的想法。(突出“觉得”一词)谁能用“觉得”说一句话?

指名说(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例:我觉得今天外面特别暖和。

我觉得小红写的字非常好看。8.齐读文本第三段。师小结:小裁判们,看了风和太阳的第一次比赛,你们觉得谁的本领大?(太阳)那我们就为本领大的太阳鼓鼓掌吧(师在太阳图片旁贴上笑脸)。

师:在第二次比试中,太阳的表现怎么样呢?

9.交流出示: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指导学生读。

师:当太阳的本领不起作用时,风是怎么做的?

10.交流出示:这时,风“呼呼“地吹起来。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师:看图风是怎样推着帆的?(风使劲地吹着,把帆吹得鼓鼓的)。像箭一样,射出去的箭多快呀,我们一起读读,体会风让船飞快地前进的感觉。

(齐读)

师:通过两次比试,太阳觉得谁的本领大呢?(生发言)读读这句话: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同学们觉得风和太阳谁的本领大呢?为什么?(风和太阳各有各的本领)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通过做动作,带表情表演读,使学生初读时就感悟文本,读懂课文,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学习生字,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碰”、“巧”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的特点,相互交流在书写时的注意点。2.交流:

碰:石字旁,左窄右宽;巧:工字旁,第三笔是提,第五笔是一笔写成竖折折钩。

3.说说怎样进行记忆。

交流:“碰”右边一半,想象两人头靠头,两人手拉手,两人手叉腰,双脚并地走。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写边指导“碰”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生:描红、临摹。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写边指导“巧”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重点提示:巧,左右两边宽窄基本相等,左右上边对齐,下边右部较长。)

生:描红、临摹。

4.学生练习写生字,边写边记,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因此对于难度不大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对于“巧”,由于很多学生会忽视左短右长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范写这一环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巧”的字形特点】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精品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精品教学设计

使用说明:

《母亲的恩情》精品教案已转化为“包”内嵌在本文档中,使用时双击上面的“包”图标即可打开浏览或编辑;打开后选择“副本另存为”,即可脱离这个文档单独使用。下面的仅仅是该教案的截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精品教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教学提示: 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流程: 板块一: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利用课前2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好吗?哪位小朋友会背古诗,就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学生背古诗)课件出示:赛一赛 2.镜头:老师曾经被一首古诗深深地打动过,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古诗全文注音: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读一读,读准字音。3.镜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谁吗?写她的什么呢?诗人怎么会想到写这首诗的呢?原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题目就叫——母亲的恩情。课件出示课题(“恩”注音):9.母亲的恩情 注意“恩”是前鼻音。“恩情”,深厚的情意。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就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吧。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导生字读音,认读课后词语。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孟 缝 沐 浴 铭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孟 缝 “孟”“缝”都是后鼻音。课件字体变色:恩 针 根 “恩”“针”“根”都是前鼻音,小朋友们读时要注意区别。3.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先练读两边,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4.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5.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是()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6.课件出示孟郊图片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板块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课件出示:自读思考: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 2.交流感受。⑴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行动中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老母亲缝衣图: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课件字体变红:深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课件出示:查字典 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补充资料:在吴越乡间有这样一种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课件字体变红:一针针一线线 “一针针一线线”,是什么意思?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课件 师动情小结: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1自然段,用心体会体会。课件 出示:读一读 ⑵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语言上,课件出示送别图: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①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课件出示:说一说 ②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此刻你的妈妈要出差离开你,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读一读 ③课件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④课件出示: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谁能说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那么刻骨铭心。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浓的情。课件出示:读一读 3.课件出示阳光小草图。⑴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第三自然段。⑵课件出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①课件字体变红:抚摸 注视 从孟郊“抚摸”的动作和“注视”的眼神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②“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③课件字体变色:“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课件字体变色:“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④课件字体变色: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⑶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表达了孟郊不忘母亲恩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板块四: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过渡: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1.自读第4、5自然段。2.课件出示古诗 这首诗是孟郊50岁时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法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4.这首诗很好懂,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就是写这首诗意思的。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与前面三个自然段对照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明白? 课件出示:诗文对照,读懂诗意。重点指导: 课件字体变色:意恐迟迟归 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课件圈点:意恐 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5.课件字体变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课件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谁言”,谁说的意思。“寸草”指小草。“寸草心”,就是儿子的心。“三春”,指春天,春季有三个月。“晖”,阳光。“三春晖”,就是母亲的恩情。课件出示古诗 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诗和诗意对照着读一读。6.课件出示三幅图 看三幅图,试背古诗。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课件出示:背一背 板块五:指导书写,完成练习1.指导书写。课件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动画显示“恩 迟”书写要领 恩,因字在心上,模样有点方。心中有三点,方向各不同,间距挺匀称。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才好看。2.指导造句。出示课后练习第四题: 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⑴课件出示“忙”的两个意思:①事情多,没空闲。比如,工作忙。②急速地做。比如,大家忙着干活。提问:句中的“忙着”的“忙”是什么意思? ⑵各自练习造句,相互交流。①课件出示: 忙着。谁忙着干什么?这一句比较简单。②课件出示:,忙着。我们可以在“谁忙着干什么?”这一句前面加上“什么情况下”,这样句子的意思就具体了。③课件出示:,忙着。我们可以在第二句的后面再补上“忙得怎么样?”这样句子的意思就更加具体了。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句式进行造句。3.课件出示: 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 啊!最后,请小朋友们做一做这道填空题。教学备注

第五篇:2013·蓝天杯·哪吒闹海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哪吒闹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镇江市朱方路小学 汤雯飞 邮编:212000 【课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 【教材简解】

《哪吒闹海》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神话故事,讲了小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们又过上安定生活的故事。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哪吒大闹东海,打死了夜叉,制服了龙王三太子。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哪吒制服了龙王父子,人们又过上了太平的生活。

虽然在这则故事中,小哪吒要去对付称霸一方的东海龙王父子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课文写得举重若轻,寓幽默、讽刺于叙述之中,从而产生了轻松、愉悦的效果。而课文采用的是小学生们喜爱的动画人物,这样学生就更有兴致更能深入地学习理解课文。【目标预设】

1、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3、初步感受并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2、初步感受并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设计理念】

《哪吒闹海》一课,要求学生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说故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课文,而是要采用形象、有趣的多种“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内化故事语言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有滋有味地说,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人物的形象。【设计思路】

根据略读课文只需把握文章大意,不需要字斟句酌的要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以学生自主研读、主动探究,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促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吒吗?(生答,师表扬。)

二、看图,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图上的人物是谁?再仔细看看,他身上有什么法宝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哪吒闹海。板书课题,读准音:哪吒(né zhā)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句。(2)读完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摇晃 原形 气冲冲 胡作非为 随即 火焰 水晶宫 兴风作浪 巨浪 夜叉 砍 扔去 纵身(2)理解词语。

兴风作浪: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胡作非为: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

3、检查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生读,评价)

4、听老师范读课文,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完成本课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5、交流,评价。

师: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故事就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吒为什么要闹东海?

2.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做了很多坏事,想象他会对老百姓们做些什么?(想象说话)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3.指导学生读好:称霸一方 兴风作浪

4.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回答:出示句型:因为——所以—— 5.小哪吒有这个想法说明了什么? 6.齐读第一小节。

师:我们初步了解了故事的起因,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哪吒是怎么闹海的。我们先来看课文的生字词,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四、写字指导:

1、注意点:

称:左部第一笔是平撇。混:右下部比的笔顺。即:左部末点应紧贴提尖。

2、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五、作业布置:认真写好钢笔字《哪吒闹海》生字部分。

下载“蓝天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蓝天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

    9、母亲的恩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

    二年级《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准......

    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9、母亲的恩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铭记 抚摸 沐浴、游子吟等。......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合集]

    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本文以精练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沙华中 【设计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却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节......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 小尊重、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理解《游子......

    2014.12蓝天杯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镇江市丹徒区炎黄外国语学校 马一民 212100 教材简解: 初见《花瓣飘香》这个题目,内心顿时漾起一种美好的感觉。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