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1:1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

第一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

【教师简介】

陈宏斌,性别男,1974年1月出生,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目前担任教导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秘书,荣获邗江区优秀班主任、邗江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多年来在陈萍等老师指导下,尝试形成“幽默大气、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教学风格、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时代》等刊物。曾获2013年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扬州市第十届二分明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多次在省内外学校进行公开教学和讲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

陈宏斌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正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

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认识,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看着这个诗题,结合昨天的预习,你有什么疑问吗?(师板书问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探究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先从读课文开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这首诗,注意把诗歌读准确,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诗读通顺,用笔划分一下诗歌的节奏。开始读吧。

谁来给我们读这首诗。注意读正确,大家还注意听一听他读得节奏。

教师小结“据义划分节奏”:223确实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是可以分为43句式或者其他句式的。当然,一首诗中,也不是每一句都是一样的节奏,像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也可以划分为223的句式。

老师也跃跃欲试,想和同学们一起按照这个节奏来读这首诗,我们合作一下,一起读,老师读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诗的后三个字。非常棒!还可以这样读:老师读一三两行,同学们读二四两行,一定注意诗的节奏哦。

(三)再读诗句,读出画面。

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诗歌字面的意思相信对于同学们而言并不难懂,但读诗不能仅限于读懂意思,还要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画面。现在再来默默地读上一两遍,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可以在与画面对应的诗句旁边写上关

键词。默默地读,静静地想吧!

孩子们,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说给老师听一听。再把与你想象的画面相对应的诗句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交流学生交流想象到的画面。

师小结:石灰不惧千锤万击,不怕烈火焚烧,不畏粉身碎骨,那它是为了什么呢?生齐读(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拓展生平,读出情感,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石灰吟》是于谦少年时的誓言,更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如果我们联系作者于谦的一生经历,相信你就会明白诗人为什么要赞美石灰了!

补充介绍于谦“少年立志”“两袖清风”“刑场就义”的小故事,创设情境,在音乐和教师的诵读中读出情感。

白居易曾经说过:“歌咏言,诗言志。”像于谦这样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志向的诗歌的写法就称之为“托物言志”,(板书)

(五)学习这一类的诗,自学《墨梅》

像这样的诗,在我们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很多。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一首诗《墨梅》(板书)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两遍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一句或者哪几句?

指名说意思,相机指导朗读。

(六)创作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范例,学生创作本课书法作品。(七)质疑:

很快就要下课了,比对这两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

同学们,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你们再读这两首诗时,一定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石灰吟

墨梅

托物言志 课文: 20 古诗两首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fén

yàn 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

3.解释带点的词,说说句子的意思。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古往今来,还有不少写梅花的诗,找一两首来读一读,背一背。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实录(苏教版

六下)

执教:江苏

陈宏斌

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今天的会场跟平时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知道老师来自哪里?从教师朗诵的古诗句子找答案“烟花三月下扬州”分享教师喜欢竹子,介绍扬州八怪郑板桥的《竹石》指名朗读。

教学过程:

1.直入课题《石灰吟》,复习背诵《游子吟》,理解“吟”的意思,体会诗歌题目的含义,就课题质疑:诗人是怎么赞美石灰的?为什么赞美石灰?赞美石灰是为了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朗读,评价音准及节奏。讲223解节奏,指名不同的节奏,交流完整的词语连在一起读,教师引读,男女合读,让学生感受这节奏样朗读的感觉。

3.想象诗歌画面朗读,读懂诗意。学生尝试一边自读一边写出诗意。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想象画面去朗读诗句: “若等闲”为什么读得平常?真的平平常常吗? “全不怕”体现石灰的顽强.后两句体现石灰的,是为了什么?赞美石灰的坚强、不怕牺牲。解决了问题“为什么写?”

4.于谦这么写,引出文天祥的诗句,欣赏于谦的其他诗句,介绍于谦的人物形象及时代背景。加深体会诗句含义。教师语言讲述创设情境让学生诵读诗句。体会作者人物形象和心理,解决

5.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解决“怎么写”

6.引出王冕的《墨梅》,让学生从诗句中读懂什么。欣赏题画诗,提问,通过这首诗体现王冕的什么志向?齐读

7.就两首诗的学习进行质疑,指名说。

8.小结,欣赏历代书法名家及教师的书法作品。说说书法作品与平时的书写有什么不同?(竖着写、无标点、落款),学生练习书写诗歌。

9.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10.总结: 我希望带给你们的文化精神之旅,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华学子甲天下。

第二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

《古诗两首》预习单

一、搜集资料

二、在下面古诗句上标上节奏停顿符号,大声朗读并背上。家长签字:

石灰吟墨梅

千锤万击出深山,吾家洗砚池头树,烈火焚烧若等闲。个个花开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流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

1、字词

吟锤击若等闲焚粉骨碎身 清白吾痕夸清气乾坤

2、诗句解释

《石灰吟》

《墨梅》

四、品读欣赏

比较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五、质疑

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古诗两首》作业纸

一、默写

二、填空

1、《石灰吟》作者代的。吟是。诗人用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和“”,即使“”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名句是:

2、《墨梅》作者的。这是一首。借墨笔画出来的梅花来表达作者的高尚情操。名句是:

3、再写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

4、再写两首托物言志的诗。

三、发展练习

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写一篇100字的小短文

第三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朗读正音

1.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石灰吟》和《墨梅》。

2.石灰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白色,由石灰石烧制成的材料。“吟”什么意思?(预设①: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赞颂。)

3.我们有没有背过古诗中有“吟”字的。

(预设①:《暮江吟》《游子吟》)

4.那《石灰吟》是什么意思?(赞颂石灰)

5.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① 粉骨碎身 不是粉身碎骨。② 焚烧的“焚”墨痕的“痕”都是前鼻音。)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入问题,由生活实际出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的味道和感觉,是古诗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为领悟诗境,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粗知诗意

1.指名读古诗,强调节奏。

2.了解诗人。用简短的语句介绍查找的资料

(预设1:于谦:明朝人,为官清正,不畏强权,深受人民爱戴。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预设2:王冕:元末明初人。靠自学成为画家、诗人。尤善画梅,人称“画梅圣手”。这首墨梅就是题写在画上的诗,叫作――题画诗。)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教学板块中,将读懂“诗意”作为重点。其次,了解作者才能感知诗意,所谓“诗品即人品”。教师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并给予有重点的指导,同时将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贯穿在读中,为后面的读做好了准备。

三、精读《石灰吟》,梳理学法

1.读了《石灰吟》,对石灰有哪些了解?

(预设1:石灰要经过开采石灰石、烈火焚烧、最后要碎成粉末;石灰的品质是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2.在读诗时,我们的眼光会被这三个词语、十二个字牵动,这三个词语点明了石灰产生的过程。(出示: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集体读)

3.结合图,感情渲染介绍石灰的一生。

4.看到这12个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5.可是,诗人并不是想让我们慨叹石灰的不幸。请关注这样两个词:若等闲,全不怕(点红)。你读出了什么?(预设1:坚强不屈、顽强„„)

6.出自深山的它们,在千锤万击中经受住了考验,烈火焚烧若等闲,即使粉骨碎身也全不怕。这一切为的是什么?(要留清白在人间)

7.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

8.结合于谦生平,说说他的志向。找石灰与他的志向之间的联系。

9.于谦借石灰抒发自己的志向,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作“托物言志”。

10.背诵《石灰吟》。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呼唤预设下的生成。一句提醒语:“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学生知道写的不仅仅是石灰,还暗含着诗人自己,明白了他写诗的目的。这样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辨证统一地进行教学,使诗背后的意蕴得以充分地展现。

四、总结咏物诗特点,小组合作学习《墨梅》

1.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咏物诗的方法。预设:通过读诗,了解物的特点和品质;感悟联系诗人经历故事想表达的情感或志向;抓物与人之间的联系。

2.用刚刚总结出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读懂第二首诗《墨梅》。(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3.交流汇报:

(预设①墨梅特点:花开得很清淡,高雅。颜色素净,清香阵阵;② “清”清高、有一种清廉,有一种高洁的意思;③ 王冕的志向:淡泊名利,坚贞不屈,不愿同流合污。)

4.背诵《墨梅》。

【设计意图】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对咏物诗的学习方法进行回忆和梳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合作学习。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两首咏物诗,其实我们读过背过的还有许多。因为有了咏物诗,世间的万物才会别有一番滋味入诗来,它能折射出不同诗人的不同人生。希望同学们用所学的方法,去重读那些咏物诗像《梅花》《竹石》《马诗》,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第四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

分析

这篇课文选取了王冕的《墨梅》、郑燮的《竹石》和于谦《石灰吟》作为教学内容。诗人运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诗歌中充分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来描写竹子、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颜色,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习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习。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习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诗。

讲读《墨梅》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

(2)、教师指导练习。

(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习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课前复习。

背诵《墨梅》。

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回忆方法。

讲读课文《竹石》、《石灰吟》。

(一)、讲读《竹石》。

听配音朗诵。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仍然没弄懂的质疑。

(1)、什么“咬定”了青山不放松?

(2)、竹子为什么不生长在泥土里,而要“立根”于岩石中呢?

(3)、东西南北风是什么风呢?

重点讨论,你觉得诗人写竹石是不是只为了写竹石呢?他其实是在写谁?为什么他不直接写呢?

指导朗读,背诵。

(二)、讲读《石灰吟》

听指名朗读。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把仍未理解的诗句在小组中提出,共同解决。

重点讨论:

(1)、石灰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经历了哪些考验?

(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想写谁?写什么品格?

指导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课前复习

1、“竹石”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石灰”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2、背诵《竹石》、《石灰吟》

归纳总结。

古诗除了第一节课所提到的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这课书所学的三首古诗,都是明写什么,暗写什么?

其共同特点都用物的什么特点赞美人的什么?

运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能力训练

自学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

分组向同学介绍。

按诗意给《墨梅》配画。

连线:梅 坚忍不拔

竹 忠贞不屈

石灰 凌霜傲雪

第五篇:古诗《石灰吟》《墨梅》“赏析”课

古诗《石灰吟》《墨梅》“赏析”课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到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通过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想象能力,并在小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到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通过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想象能力,并在小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难点:

通过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想象能力,并在小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1.反复诵读诗歌,尝试运用已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2.搜集描写梅花的诗句。教师:制作课件。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我们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你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印象中的诗人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伟大的诗人明代的于谦、元代的王冕。

2.通过预习,你对他们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交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古诗《石灰吟》《墨梅》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检查能否读得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3)读通《石灰吟》。引导读题,解题:吟——吟诵、赞美,如(游子吟)①指生读,重点关注“千锤万击、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等词语,特别注意加点的字音,强调平翘舌要到位,咬字要清楚。

②注意这些字音,自己反复练练,然后读给同位听,互相评价,互相促进。(4)读通《墨梅》。

①指生读,重点关注“吾家、洗砚、淡墨痕、满乾坤”等词语,注意“吾”读二声,不要读成三声,要字字入目,吐字清晰。

②练读,再指生读,齐读。

2.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好停顿,读出诗的节奏,感受诗的韵律美。(1)出示诗的停顿,练读。(出示课件)《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指名朗读,说说停顿的方法与押韵。(按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读出诗的节奏美,体会押韵构成的声音回环之美,读出韵律美。)——注意韵脚的处理:“山、闲、间”朗读时,必须给韵脚以呼应,哪怕不是重音,也要适当比其它音节读得响亮一些。

——根据学情,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停顿符号练习朗读。——指生读,齐读。

(3)出示《墨梅》出示诗的停顿,练读。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4)指名读,齐读,打节拍读。相互评价。3.练习背诵两首古诗。4.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意(1)再读《石灰吟》、《墨梅》:

①通过预习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能读懂诗句的意思吗?现在,把你的收获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②全班交流。预设:(学生交流词语时,指导学生理解含有这些词语的诗句。)——说说你对“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理解。

——吾家:我家。(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用淡墨圈画出梅花花瓣的痕迹。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淡墨、浓墨、焦墨等。(出示《墨梅》画,学生欣赏。)

交流:你看到的梅花和我们以前看到、读到的梅花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会对这“淡墨痕”的梅花情有独钟呢?对于“清气、乾坤”你是怎样理解的?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5.整体感知诗意,引发深入学习。

两首诗读懂了。从题目来看,这两首诗分别吟诵了什么?(石灰、梅花)仅仅是吟诵这两种事物吗?借助石灰、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志向,又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情志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体会。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抓文眼,品味《石灰吟》的优美意境

1.自读自悟会诗意——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抓住关键词理解古诗的意思。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的每一句话写了什么意思你能读懂吗?自读古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读懂了哪句诗?还有什么疑问?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合作交流,读懂大意。

2.品词析句想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生动的画面。

预设一:“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开凿。烈火焚烧:表现用烈火煅烧石灰的过程。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预设二:“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身体粉碎。留:留下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感情朗读。

(四)把握诗蕴,品读赏析。感悟诗人志向,感受情怀 1.感情朗读,入情入境。

(1)指生读《石灰吟》,听听,石灰具有哪些特点?是哪些字词写出来的?(引导抓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留清白”感知石灰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锤击、焚烧、粉碎”的过程,由石灰石变成了“洁白”的石灰)

(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颂了什么精神?(不畏艰险磨难,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质。)(3)石灰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事物,经历这样一个形成的过程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你再来读读每句诗的最后三个字“出深山、若等闲、全不怕、在人间”,你从中读出怎样的一种情感?(引导感知面对磨难的过程“不怕”的精神,要留“清白”的志向)谁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2.拓展诗蕴,深化感知。

(1)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2)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3.石灰具有这种精神吗?是谁具有这种精神?现在你体会到诗中描写石灰,是仅仅写石灰吗?(体会是在写人,写诗人自己)

4.你课前预习有没有关注了解“于谦”呢?(学生交流)补充资料: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

于谦从小就仰慕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勉励自己,发誓要做一个像文丞相那样“殉国亡身,舍生取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明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率领骑兵大举南犯。英宗被俘,也先屡次以其相要挟。国难当头,社稷为重,于谦和大臣们果断地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即位,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权指挥保卫北京的战役。于谦背水一战、誓死卫城,他将二十二万兵士分列于京师的九门之外,自己则身披甲胄亲赴兵营督战.大挫瓦剌也先的锐气.其后,于谦设伏,以少量骑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击溃瓦剌军.景泰八年正月,石亨等人趁景帝病重之际,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推举英宗即位。他们怀挟私心,诬陷于谦谋反。于谦被诬谄杀害。

——结合诗句,你从哪里读出了这种“石灰”精神?在小组内交流。组织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结合资料说说自己对于谦的认识。

5.了解了诗人,你能谈谈于谦是怎样借助写石灰来表白自己的吗?诗中表白了一个怎样的于谦,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远大志向、爱国情怀、不怕牺牲、捍卫清白等)

6.这首诗如果把作者表达的意思浓缩为一个词,你觉得应该是哪一个?(不怕、留清白等都可以,尊重学生的理解)7.看插图,于谦,一位爱国将领,一生光明磊落,据说他少年时路过石灰窑,石灰烧制的经历,石灰所经历的考验让他心动不止,他也要保持自己人生的清白,于是他慷慨激昂地道出了自己的志向。你能把诗中蕴含的情感、志向表达出来吗?(指导朗读,再现诗情,提升诗人伟大形象)《石灰吟》

8.背诵这首诗。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朗读、背诵《石灰吟》,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2.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王冕的《墨梅》,看看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又能感受到怎样的追求和志向。

(二)赏画品诗,感悟诗意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并回答问题:图中梅花有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补充;图中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颖;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花朵只用淡墨轻染,仅花蕊加重笔墨,显得清新俏丽。整个画面虽无艳丽的的“好颜色”,但看上去,梅花的“清气”似从纸中流出。

2.品诗:作者笔下的墨梅是怎样的一种美?

引导抓“花开淡墨痕”感知没有艳丽的色彩,只是淡淡的墨痕点画。引导抓“只流清气”感知淡雅的香气。

我们读过一些描写梅花的文章,你觉得在你的印象中梅花的美具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3.梅花的鲜艳是有名的,粉如霞、红若火、白似雪,这是一般观赏者的心醉之处。为什么作者在画梅时偏偏舍弃了它的娇艳,着黑色,淡淡的黑色,墨一样的黑色,还美吗?美在哪里呢?说说你的理解。

4.抓住名句,比较阅读。

预设一:“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2)小组讨论学习。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生理解: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4)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花树上,朵朵花都是淡淡的墨痕。)

(5)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直接描写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6)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等,采用各种形式的读。)预设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①理解: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对比理解:流与留

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③你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两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虽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流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三)拓展诗蕴,深化感知,感受人品。

1.天下众花,诗人为何独爱梅?诗人想借梅花表达什么呢?

引出诗人简介,王冕他出生贫寒,自学成材,诗画皆负盛名。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名声鹊起,在大都期间,士大夫都争走馆下,向他求诗索画。据记载,他不愿意为达官贵人服务,曾有官员和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被他拒绝。最后,当官员亲自下乡去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躲了起来,让官员吃了个闭门羹。他经常讥讽元朝统治者,险些入狱。“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

听完刚才的文字材料,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读“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2.是呀,“画梅须具梅骨气,他与梅花一样清”啊,王冕写梅花其实就是在写自己呀,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语言文字,再次用心细细品悟。

3.这首诗如果把作者表达的意思浓缩为一个词,你觉得应该是哪一个?(流清气等都可以,尊重学生的理解)

4.看插图,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喜欢画梅,点点墨痕画下心中的梅花,他把自己比作一株梅,虽然扭转不了乾坤,但天地间自己多了一份清气,你能把诗中蕴含的情感、志向表达出来吗?(指导朗读,再现诗情,提升诗人伟大形象)《墨梅》

5.背诵这首诗。

环节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弄清诗中“意象”,感知托物言志的写法。1.对比诵读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探究“意象”。

(1)同学们朗读了这两首诗,我们知道作者吟咏石灰、梅花,其意不在此物,而是在于表达自我。这种写法在古诗词中经常使用,这叫做——(托物言志)

诗人为言志借以吟咏的“物”,在诗作中发展成为“意象”,就像诗中的石灰、梅花,它们已经不在仅仅是石灰、梅花,而是被诗人赋予了一种情感、志向、精神,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代言,这就是“意象”。

(2)你能说说石灰、墨梅在这里代指什么情志吗?(表面上写石灰和墨梅的特征,真正抒发的却是于谦和王冕自身的生命价值追求与情感品位特征。作者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练、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借墨梅的朴素淡雅、清气袭人来寄托自己淡泊名利、坚贞纯洁,实在是妙不可言。)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课文、古诗中,有很多用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的。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有关梅花的诗句?(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的最多。鼓励学生谈谈诗歌中象征着诗人怎样的志向,并将好的诗句像老师一样粘贴在黑板上。)

3.自由诵读。合作探究:你发现“梅花”这种事物在诗中大多借以抒发怎样的情怀?这与梅花怎样的特质有关联?

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六)语言积累,迁移写话

1.如此美妙的场景,你能结合自己对古诗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流清气满乾坤”的意境来吗?可以用上你积累的好词好句,先在心里组织一下语言。

(1)说给你的同位听听。

(2)注意抓住特点描写,理清写作顺序。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展示评改。板书设计: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墨梅(明)于谦

(元)王冕 千锤万击

花开淡墨痕

烈火焚烧 →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粉骨碎身

下载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石灰吟墨梅教学设计

    - 古诗《石灰吟》《墨梅》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教学内容:生字 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整合教学设计与反思(五篇)

    《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整合教学设计与反思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石灰吟》《墨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石灰吟》和《墨梅》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

    古诗(石灰吟,出塞)

    首二句互文,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首二句言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战争不断。这就将一时一地的戍边战事纳入到广袤悠长的历史时空之中,引导读者思考一些社会和历史的规律......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

    马诗 墨梅 石灰吟渔歌子练习

    渔歌子 1.这首描写了江南水乡时期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2.“西塞山前”是交代了 3.“白鹭”是的象征。石灰吟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