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时间:2019-05-13 01: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学案”的设计与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第一篇:地理“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欣赏、学习、提升系列五

地理“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课程标准和教材等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用“学案”教学,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能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课前设计“学案”要精心

“学案”是把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后,以问题化,练习化和过程化的方式来呈现的,供学生学习使用的详案。“学案”一般设计为四个模块:学习目标,课前学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学习。

1.学习目标

呈现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其应该掌握的程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字眼,而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会举例说明”等课检测性的明确用语。目标不要太多,目标要具有可检测性,当堂检测能够与“学习目标”相对应。2.课前预习

预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达到“温故而知新”;二是了解新课内容。在设计预习作业时,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第二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的疑问记下来,让血神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第三,要求学生对新授课所需知识储备进行复习。3.问题探究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串”,让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使“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老师。

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要作适当提示,创设一些情境,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的设计应有层次性,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循序渐进。要让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在教材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这样,学生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学会看书,自学。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从“”学案“的设计中得到挑战,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受到激励,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4.归纳总结

这个环节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也是信息整合的过程。每个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整理,从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系统化。5.课堂反馈

可以设计两种练习。一是分解练习。在讲课过程中做到“一点一练”,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巩固练习。授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性的巩固练习,在题目的设计上突出层次性,内容的设计上体现针对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6.课后反思

反思使人进步,师生在课后都可以进行反思。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反思自己的听课效果,教师反思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又用了何种方法。7.课时训练 也即课后练习,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题目最好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题目难度比“课堂反馈”要大一点。在设计上精选题目,数量不宜太多。最后可以设计两个难题供学生选作,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二、课堂使用“学案”要充分 1.“学案”与教材结合使用

“学案”重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提供才来哦和指导。有些教师的学案设计,主要是归纳、罗列书本知识,分析、阐述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中往往丢开书本,按照“学案”展开教学活动。其实,教材不仅是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与分析,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能代替教材,“学案”如果只是以知识为线索的学习提纲,也就失去了“学案”的意义,而且还会让学生养成只看“学案”不看课本的习惯。

2.“学案”与多媒体结合使用

“学案”不仅其起着沟通“教”与“学”的作用,还承担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精心编制的“学案”能扩充课堂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案”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课后批改“学案”要创新

教师在批改“学案”时要对学生进行恰当而积极的评价。“学案”上设计的预习作业一定要及时检查。检查的方法有很多,实践充裕时,可以全部详细批阅;也可以部分批阅;或者把学生的预习作业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让学生共同评价。

如何通过对“学案”的批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在批改“学案”时,除了判断对错,还要从学生的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第二篇: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一、课堂教学的本质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只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习任务适应学习者,那么,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服务,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时,能够更多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兴趣,能够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实际反应与教学效果。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学习。按照通常的认识,学习是一个人通过经历或练习而得到的比较持久的身心变化。也就是说,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在教师的讲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缺少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忽视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个体差异,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教学案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与“想中学”,体验学生的身心感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案一体化”的学案导学模式

所谓“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体现以教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合作交流为手段的原则。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案的设计

1、教学案的设计原则

教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初中数学的特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为尽可能的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学案的编写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课时化原则。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基本上是一习题一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深入研究,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按课时编写教学案。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②问题化原则。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问题的编写,除一般地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之外,还必须重视所编问题应符合以下六条基本要求:a.学科信息的准确性;b.学科信息的系统性;c.学科信息的思想性;d.学科信息的启发性;e.学科信息的多样性;f.学科信息的针对性。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为解决这些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细也不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不联系不行,联系不广也不行。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激发思考,引导讨论又学会看书。

③方法化原则。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生命和灵魂,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对数学思想方法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解题思路。所以,在教学案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程序问题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综合,体现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方法的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④生活化原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初中学生应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数学学科特色,在学案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现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人性化原则。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2、教学案的组成

教学案编写应体现模式化、格式化、栏目化、活动化、个性化的“五化”运作方式,是指对学案的生成、规范、提升和发展的过程性操作办法。

模式化。即确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无论课堂教学怎么运行,它都有基本模式可循。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运行规律,也正是学案编写的根本性依据。

格式化。即依据模式制订学案的格式。尽管学案可以写得各具特色,但应有一定的格式才便于教师操作。格式是指学案的框架和基本程序,主要有:课题、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下训练、链接中考和每章后单元测试七个方面。其中㈠教师寄语:激励学生上进或指导学生学法的名言警句。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是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理解。好的学习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不是现成的真理和结论,而应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使学生在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的。学习目标应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上的空白点、遗漏的成分、模棱两可的问题的感性上的认识和为了发展某些能力而设的学生必须学会的目标。所以设置的学习目标要有梯度,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按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层次可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一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㈢学习过程: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层次,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应当采用启发式,使学生“跳跳摘桃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学案内容的编写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删减、合并、重组。(2)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3)能体现跨学科的渗透。(4)要广泛地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过程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学案的编写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好的学案决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潜心研究,分类专项突破,以挖掘学案之潜力。决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它又分为七个环节: 前置准备:(1)复习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公式、定理、法则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自学探究:指明学生探究的内容,设计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自学探究,让学生及时把探究结论填写在适当位置,重点是引例与“做一做”。

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教材中的“议一议”或“想一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学生个性,教师指导完善学生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总结:明确学生所得,及时把本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记忆、理解。

例题解析: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试法,学生完成例题。当堂训练: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选择,判断与例题相似的3~5题。学习笔记:由学生撰写本节课的收获与得失(从知识、能力、方法及注意事项几个方面分析)课下训练:5~8题 链接中考:1~2题

每章后单元测试题十道选择题、四道填空题和四道解答题。

栏目化。即把格式中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设计转化成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教师在编制学案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把格式变成栏目,并在栏目巾分层设计问题,为学生找到学习的落实点。

活动化。即把栏目策划成活动系列。教师要把静态的学案看成动态的活动式学习方案。把每一个栏目策划成一个或几个学习活动。个性化。即指教师对学案的创新设计与灵活运用。教师通过自己创作和分享别人创作的学案成果,加以个性化理解并进行个性化教学,把栏目菜单和活动方式打造成精品,彰显个人教学风格。

四、教学案的使用

1、复习回顾、情景引入

教师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的情感化,复习回顾相关的知识。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对话和文字题目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及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明确学习方向。

2、学生自主学习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上课开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学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作为合作交流的内容。这样做,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自学方法,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合作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归纳总结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例习题训练

例习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例习题处理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例习题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教学案一体化”学案导学的评价

“教学案一体化”学案导学的评价从六个方面进行: 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表”。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养成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我们把在课堂教与学中用不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首要标准。

二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栏目条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联想加类比,考试加实践的学案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入胜景。

三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

四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

五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强调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评价教师能否实现成功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准。

六看教师是否有开拓创新意识。强调教师要知道使用的教材只是一种版本、一个范例,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拓展创新有明确的三个导向:一要直通考试,让学生学有成绩,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二要揭示通法,加强“双基”,建构思想方法,形成迁移能力;三是考虑联系生活、实践和育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的今日课堂要不断超越昨日课堂。教师要及时写出学案使用后的反思与点评,并在学案上加以批注,同时引导学生保存好学案资料,利用学案进行复习、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

第三篇: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全国许多教育发达地区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县教研室也下发了《导学案系列问题53问答》及《如何设计导学案》等相关资料汇编。我结合县教研室编发的资料及网上同行的经验,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及使用与大家做如下探讨:

一、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与设计方法多样,同时,因小学儿童生理、心理、学习经历的特点,小学数学导学案与初中、高中有很多不同之处,即使是在小学阶段,数学导学案与语文导学案也有不同的学科特点。

(一)、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理念 我们从字面释义来看导学案:

导:指导、引导; 学:学生、学习; 案:方案、设计。

既然导学案解决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地位问题,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就应确立“以学定教,同案协作”,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的有效学习,则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学案和导案。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学案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

导学案设计的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要强调“学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同时,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出: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的备课与编写程序。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所以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的形成必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必须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导学案”备课的基本特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资源共享、师生共用,减负提效”。经较多的教育先进地区学校的实践来看,导学案较常用的备课和编写程序是:

1、个人主备,形成初稿

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做到两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教材处理上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同时,主备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并将初稿打印(备课组教师每人一份)带到集体备课地点。

2、集体研讨,修改初稿

参照全县各校基本上每周都有教研例会的惯例,每周集体教研时,主备教师将所备导学案提交全组集体研,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进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

3、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初稿进行整理与完善,形成定案。并将其打印一份交备课组长审定签字后,交付印刷。

4、课前熟悉,融入个性

上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熟悉导学案、学生情况及教材情况,并在旁边空白栏内添上适合自己风格及班上学生学情的个性化的备课。

5、教后反思,补充总结

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多进行交流,每堂课后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完善,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6、收集存档,以备参考。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并保存完整的电子稿,期末将纸质文本与电子稿各一份交教务处存档,以便于下次同期次教师备课参考学习。

(三)、导学案的基本内容

导学案的文本表形形式有纯文本的(范例),也有表格式的(范例)。还有把导案和学案分开同列表格形式。但无论何种文本表形形式,小学数学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八个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洁、准确、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学习目标中尽量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能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范例)

2、重点难点

在准确分析教材及学生情况后,明确告知学生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最好有相应的突破方法提示。

3、知识链接

主要作用是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课前复习环节)。(范例)

4、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应该贯穿于整学习过程中,学习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第二种是学生们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的方法,摘录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范例)

5、学习内容

有的老师也把这个过程称为学习过程。这一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内容必须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

6、学习小结

这个环节是知识结构的整理和归纳,一是在整节课学习目标的提示下,由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的线索及体系。二是引导学生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归纳。通常具体操作时,我们要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中低段儿童,尽量少用直问式归纳,如“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宽泛而空洞的问题。最好是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只把具体的知识点留空让学生来填。(范例)

7、达标检测

要和学习目标一致。目标定什么,就测什么,老师应明确指出该环节内容应该在课堂上完成。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量要适中,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同时,在难度上要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般来说通常班上9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基本任务。但同时还要关注差异,对于学优生,可以增加拓展延伸环节,当然,也可在本环节设置选做题目。(范例)

8、学习反思 这一环节设置,主要是让学生能从知识的掌握、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大胆交流等方面谈一下收获,反思自己不足,能自我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可以在导学案的后面设计成选择形式(范例),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

二、小学数学导学案的使用。

一般来说,导学案的使用分为三个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

(一)课前使用。

导学案要提前发放。教师至少批阅学生数2/3的导学案。教师批阅时要特别关注疑难问题,即导学案中质疑问难的内容,然后进行二次备课,并确定重点展示内容,然后在上课前再发给学生。

(二)课中使用

首先,教师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

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本,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体系。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一般不要打断或代替。但对于争论不休,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

二是精讲,精讲应具有针对性,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使用

学生要在课下整理落实导学案,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

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

三、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与编写实例(诱导式)。在实践中,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大多数新授课的教学,例如四则运算的口算和笔算法则、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简单的统计等,这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课型。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尽可能放手,最后由学生自己来总结归纳结论,教师只做引导与规范语言。

二是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每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时使用,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成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去,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需要注意的是,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每一个学案不一定就只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都需要在课内完成。

三是技能模式。

这种导学案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示范要尽可能地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导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第四篇:导学案编制与使用

一、模板式导学案编制依据

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及评价(一)、检查反馈(二)、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要板书到黑板,形式不限,可以用小黑板,多媒体等。

(三)、“五步三查”

1、独学

用双色笔对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第一次学情调查。

2、对学、群学

(1)、“对子”之间的帮扶作用:考察小对子的学习效果。

(2)、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是否强?

(3)、考察教师对小组长的培训效果。

3、小展示

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汇报学习成果,最大限度地暴露尚未解决的问题。

老师:第二次学情调查,确定大展示的内容。

4、大展示

学生:完成深化提升,拓展生成(发言要脱稿)

老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做即时性、鼓励性评价。

5、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1)、梳理一节课知识系统,整理学案,注重双色笔的使用。

(2)、必须当堂检测。达标率达到85%以上为合格,95%以上为优秀。(第三次学情调查)说明:

1、教师要对导学案和预习笔记进行检查

2、课堂学生参与度达到100%,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质量。例如:发言声音是否洪亮?表达是否到位?语言是否简练?站姿是否大方?做题步骤是否完整?书写是否工整?

3、穿插巩固要贯穿课堂始终。

4、各个环节安排和时间分配不做固定要求,教师可因学情需要做适当调整。

二、导学案模板

三、基本要求

源于教材,脱离教材,自成体系。一节一案,分栏版式。学法到位,话语激励。

四、导学案的基本构成学习目标

展示预设 学习内容

总结提升

达标测试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拓展提升

五、本模板是师生共用,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自学笔记、整理笔记于一体,便于教师循环使用和学生综合复习使用。本模板导学案供初学者使用,起到点拨提示作用,当教师已完全掌握了课堂操作技术,并能运用自如时,可以不用此模板。

六、使用说明书

1、自学笔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凡是不会的问题用红笔写在左边的自学笔记栏内。

2、整理笔记:不会的内容经过对学、群学展示等环节后,学会的写在右边的整理笔记栏内。不要求整齐化一,会多少写多少。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作拓展的题目,3、学法指导: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分别给出独学、对学、群学、大展示、总结提升、达标测试的时间。二是针对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对应的学法指导及处理技巧的点拨与说明,语言力求准确到位,并有激励语言。

4、知识链接与拓展提升:知识链接旨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包括三个方面:旧知复习,学生难于查找的相关知识,教师示范性提示)。

拓展提升:增加1—2道开扩思维训练的拨高题目。

5、教学反思:分收获、不足、整改措施三项来写,以反思促提高,以反思促发展。

6、学习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导图,二是学习目标

知识导图:按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形式可结合知识结构本身特点,绘成知识树、概念图、纲目、图表、框架等。也可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想象和联想绘制,按自己的方式构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数量以1-3个为宜,不能太多;(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公式、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运用,培养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或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仔细挖掘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点。

7、展示预设:根据本节课重、难点设计1~2个题目为宜,题目预设遵循四性:方向性,共同性,互动性,生成性。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是学生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是课堂抵达“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保证。高效课堂也可以说是一种“展示文化”。缺少了展示,就等于“离魂寡居”,课堂就会变得“灰冷阴暗”,没有展示的课堂是畸形的课堂,是“死课堂”,是远离了人性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活力的课堂。

“方向性”是指展示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是“坡上放羊”,虽无绳却有线,要杜绝“无主题”展示,展示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价值不大!

“共同性”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易错点;

“互动性”是针对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生成性”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都必须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学生在展示时,老师的点拨要实现学生讨论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质的飞跃。点拨、追问要恰到好处,要言简意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点要起到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作用,拨要达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功效。使得教师的教育智慧在这一环节将得以充分的体现。

8、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1)、文科可采用忆一忆、说一说、写一写、练一练、读一读、议一议。理科可采用忆一忆、专题

一、专题

二、专题

三、等形式

(2)、对本节课的知识要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支解难点,搭建桥梁,新旧弦接。

(3)、学法指导:包括课堂上学生要重点看的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都是对学生自学的重要指导。

9、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不是课堂小结!而是对知识的梳理和升华,重在对照学习目标对本课内容的一个回放,重在总结规律,提炼方法,预设生成,拓展提升(作好知识导图的再生)。

10、达标测试

(1)、题量要适中,难度适中,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面向全体,紧扣目标,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能促进优生成长。

3、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1、黑板的使用

黑板的功能是规范作题、学习知识综合运用的手段,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舞台、互相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学情调查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学生都愿意到黑板上写的积极性,珍视课堂展示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忆一忆”“做一做”等环节,保证每一个组每节课都至少有一个学生“爬黑板”展示,这应该作为一条课堂常规来执行。课堂不能容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懈怠。别拿黑板不当干粮,黑板资源利用指数=(展示人数/黑板块数)×100%。(班级人数均等)黑板在课堂的利用率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每位教师能否掌握课堂黑板展示的节奏是高效生命课堂是否真正高效的重要环节。

第五篇: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浅谈小学语文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摘要:在新的课程教学中推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先学后教”。所谓的学案就是教师就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学习方案。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构建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 学案教学 / 学案的编写 / 学案的使用 /

一、学案编写与使用势在必行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禁节假日补课的今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势在必行。

我校已经步入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而且,大多学校都在摸索与积累中。形势使然,我校再不尝试,将在新的形势下落伍。

二、学案的界定

(一)“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这是编写依据。

2.目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是编写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3.是一种学习方案。

这就需要我们一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否则不能提出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来。二要了解学生,预测学生会在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问题上产生疑问,所提问题才有针对性。三要广泛搜集资料,如考点,看看会出哪一些问题,从中精选一些题目供学生练习,还要了解最新学科动态,配备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眼界。

(二)一份好的学案能体现三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学案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1.以教案定学案

教师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2.“学案”就是练习题

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都可能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三、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意义、作用

(一)学案的作用: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也就是小组经常说的老师要扮演导演)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引读、会听、导思、能做”的作用。简言之,“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实施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长期的实践,将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尤其是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构建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将不再盲从各种教辅资料,而有了自己编写的教辅资料了。更重要的是,它会使我们养成潜心钻研,专心教研的良好工作习惯。

四、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章节化原则。按教材章节设计学案,做到每节一案。这样便于控制学案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地实现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还课堂于学生。

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就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有潜能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学案的组成:至少应设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达标闯关、学后反思,共五个环节。可根据内容适当增设知识链接、情境引入、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探究延伸、温馨提示、等栏目。

必设栏目: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5)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能提问”、“会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2.新知导读 新知导读是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知识方法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可用填空、填表、简述、推证或探索等形式。

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3.范例点晴

可含思路点拨、变式引伸、方法、步骤、解题反思等 4.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5.学后反思

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认识。不仅要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而且应对思路方法(包括学习方法)进行概括提升。

选设栏目: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情境引入、学法指导,举例说明:

(1)知识链接

对本节所涉及已学知识进行回顾。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可通过填空、填表等形式,也可通过课前小测验的形式(有的老师称“前置测评”)。

(2)学法指导

语文常见的学习形式,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单元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如“似”的读音,应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其含义去记住,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外,也应该很好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消化。

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学案中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3)探究延伸

供各班根据学情选用。

(三)格式统一要求 1.页面设置

每课时2页,16K纸(195×270mm),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cm,课题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其余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1.5倍行间距(为便于每堂课后收查,每课时印在16K正反页上)2.页眉设置:

东莞市长安德爱小学 3.页脚设置:

一句鼓励的话 + 页码

4.序号:正文出现序号为: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

(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五级标题用“①、②、③······”不颠倒顺序

5.格式:第一行写课题,第二行注明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五、学案的使用(学案的使用方法)

(一)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学生分组讨论“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四)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实施)

1.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四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要求学生要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反思”的填写;课后注意“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4.“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对学案的要求,使“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下载地理“学案”的设计与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地理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我校的课程改革在经历探索、实践、总结、创新后,已卓有成效。此次我校的地理课程改革主要从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入手,并逐步进行了调整和优......

    地理四环节导学案使用的心得体会

    地理四环节导学案使用的心得体会 正阳县第一初级中学高海霞 通过对地理四环节导学案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

    浅谈地理教学中对“导学案”的使用

    浅谈地理教学中对“导学案”的使用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教” 转向学生“学”,使用“导学案”教学,学生......

    高效课堂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高效课堂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 (选自《中国教师报》论坛)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教合一”,突出学生主体性 1、导学案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素质教育以完善和提高学生......

    地理教室管理与使用汇报材料

    规范管理促实效 —四十里一中地理教室管理与使用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中午好! 为了地理教室正常有序的使用,全面有效地开展地理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素养和能力,充......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罗旧小学教师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试用稿) 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朱国斌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

    导学案使用

    地理导学案的使用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