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一节
《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已遍及各个角落,伴随它们的发展,也同样发展和更新的有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 第 1 页 应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深刻认识、高度警惕、学会防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节采用了“实例呈现—>分析特征->理解概念->传播途径->预防对策->课堂练习”这一主线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2、掌握;病毒的定义
3、了解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5、掌握计算机病毒预防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识。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
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
六、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 2 页
第六章第一节中的部分内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七、学生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什么是病毒?现在,他们操作电脑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恐惧。
八、教学策略 本节以实例导入,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积极思索病毒的防治,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1、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 案例导入开始新课,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病毒问题的严重性。
(二)讲授新课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分析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如下特征:(1)破坏性(2)传染性(3)潜伏性(4)寄生性(5)可触发性
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且能自我复制的程序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
第 3 页
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木马累,占病毒总量的78% 盗号木马(2).后门类,占病毒总量的10% 开启系统后门(3).蠕虫累,占病毒总量的6% 引起网络瘫痪(4).恶意代码和广告累 占病毒总量的6% 4.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将是今后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2).可移动存储设备
大量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以这类途径进行传播的 U盘 移动硬盘 5.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1).装新计算机系统时,要注意给系统打“补丁”,建议采用安全性较好的操作系统。
(2).安装杀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并及时升级。上网的时候要打开杀毒软件实时监控。
(3).收到邮件或查看他人的U盘、MP3或其它存储设备时,首先对其杀毒,不要随意打开电子邮件里携带的附件
(4).从网上下载任何文件后,要先进行病毒扫描防止木马病毒有可乘之机。6.课堂小结: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4).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7.课堂拓展
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 潜伏性 B 传染性 C 破坏性 D 免疫性
8.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
第 4 页
(1)列举常见的三种杀毒软件?(2)系统已经被病毒感染了,怎么办?(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是怎样的?(4)列举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十、教学反思
本课还以培养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及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为核心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体会较为深刻:
1、体验引入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引入课题,起到震撼教育的效果,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对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加深学生对病毒的特征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准确理解所学的知识。
3、本节课仍存在不少问题:
(1)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距较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还不能准确理解所学知识
(2)本节课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参与到学习中来,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第 5 页
第二篇: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七年级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传播途径?如何对付计算机病毒?渗透有关法律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2、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3、知道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学参与讨论时,让学生学习简洁、有条理地表达。
2、学生尝试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新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修养;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2、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意识;并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传播途径。
2、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违法犯罪行为。教学难点
1、分析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安全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2、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教学理念和方法
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的教学模式,通过自学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讨论漫画中的两个说法对不对,引入课题。
甲:昨天,用了会儿电脑,我就感冒了。我的电脑肯定有病毒!
乙:哇!这个病毒真厉害。
二、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任务。找学生说出答案,然后用幻灯片显示答案,并加以讲解和补充。
任务一:认识“凶手”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有什么区别?
2000年3月30日公安部颁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区别:计算机病毒:指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生物病毒: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
任务二:了解“凶手”
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征?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特征: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
传染途径:通过网络传染。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染。任务三:深入“凶手”
感染计算机病毒有什么表现?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危害? 表现:屏幕显示出现不正常、系统运行不正常、磁盘存储不正常、文件不正常
危害:删除和修改文件;对磁盘格式化,丢失信息;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破坏硬件,使计算机不能工作。
任务四:通缉策略
怎样才能有效防治计算机病毒?计算机中毒了怎么办?常用的杀毒软件有哪些?
防治计算机病毒:
(1)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环境无病毒,最好用硬盘启动计算机,不用U盘启动。
(2)对重要的数据要定期备份。(3)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或光盘。(4)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
(5)安装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软件。(6)对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杀毒后再安装使用。
(7)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
中毒了要杀毒。常用的杀毒软件:瑞星杀毒软件;卡巴斯基;金山毒霸;江民杀毒软件。
三、议题讨论 渗透法律
讨论: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违法犯罪行为吗? 渗透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法规: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计算机病毒。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
(一)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二)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
(三)销售、出租、附赠含有计算机病毒的媒体;
(四)其他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
第十六条 在非经营活动中有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在经营活动中有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行为之一,没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对单位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第二十三条 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或者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
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用计算机病毒违法犯罪案。
通过案例综合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一个国外案例,一个国内案例。
案例一: “熊猫烧香”病毒。案例二:莫里斯的蠕虫病。网络道德
1.网络的参与者不仅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还要加强网络道德和素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作为一名中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规定,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善于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四、归纳小结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区别?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怎样才能有效防治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中毒了怎么办? 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违法犯。
板书:
计算机病毒
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二、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四、传播计算机病毒是违法犯罪
教学反思: 提到计算机病毒,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感到头痛,但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病毒似乎离他们很遥远,计算机病毒概念也很枯燥,学生也不愿意学,那么如何上好概念课呢?我觉得要把握好三个要素。
一、合理性。
教学内容及教师的讲解方式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深入浅出,步步递进。
二、条理性。
首先内容的呈现要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是挺有讲究的;其次是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用恰当的过渡串起知识的链条,承前启后,有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易分散。
三、趣味性。
概念课如果平铺直叙,限于文本,当然提不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内容要充实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本课的开始,一个Flash小幽默《网虫病毒》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再如,为了强调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给出两个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例,其中的“熊猫烧香”病毒,不管是讨论还是阅读相关资料,学生看到这个著名的熊猫图标,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第三篇: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应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
[教学重点]
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渠道查阅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每位同学可以从其特点、危害或具体实例来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前言:(引课)教师点题:与计算机打交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因为她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她碰过面,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到底,病毒来了会怎样?她有什么危害呢?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启发)学生汇报: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目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2、讲解:
师:刚才大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病毒的认识。
① 什么是计算机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是人为编写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危害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特殊计算机程序称之。
(解释概念)特别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启发学生对病毒的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编写的特殊程序;
为何称为“病毒”?由于她像生物病毒一样是有复制和破坏能力故而形象称之;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危害呢?是不是感染上病毒就立即发作?
计算机病毒出现时有何“征兆”呢?
(层层深入)什么情况下,你要警惕自己电脑是否感染上病毒呢?
师: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突然不能使用了;运行速度明显变慢了;昨天还使用的文件,今天却无法运行……这都有可能是病毒“惹的祸”。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呢?可怕不可怕?
(接着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
演示后,指出危害最大病毒发作时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例如CIH病毒是 第一个直接攻击、破坏硬件的病毒。
师: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影响呢?
(继续播放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②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③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破坏性 b、隐蔽性 c、潜伏性 d、传染性 e、激发性 f、广泛性
师:这些病毒是从什么地方“进口”来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
师:可万一你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该怎么办呢?
④如何防治病毒
a、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介绍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电脑演示操作方法)
3、总结:我们要用安全防范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病毒,时时处处关心计算机安全,并没有哪一种杀毒软件可以“一夫当关”对付任何病毒的入侵,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电脑时就更应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让“病毒”远离我们。
4、作业:给学生提供“病毒知识网站”,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找一找几种着名的杀毒软件和最新的病毒,并记录下来。
第四篇: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巴音切斯克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知道它的产生及传播途径,正确对待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杀毒软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技能目标:
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
2.学会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杀毒、使用正版、安装软件、备份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遵守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等条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4.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学习。教学难点:
1.认识计算机病毒。2.正确使用杀毒软件。
3.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windows xp系统、杀毒软件。教学设备:机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同学们平时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病毒?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病毒的一些知识,首先来看一则flash(播放flash:小胖vs电脑病毒)
1、看了这则flash,大家有什么想法?
2、flash中的小胖是怎么对待电脑病毒的?
3、我们同学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如果遇上病毒了是怎么解决的呢?
4、看来同学们家里都很有钱,电脑中病毒了换一台就好了,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也是不可取的,下面让同学们从书上、网上以及老师放在你们桌面上的资料里了解一下病毒,在看资料的同时找出下面四个问题的答案:
(1)
什么是电脑病毒(2)
病毒的特征
(3)
病毒的传播方式(4)
怎么预防病毒
5、学生回答
6、计算机病毒知识竞答
7、小结:flash电脑病毒的自白
8、看了病毒的自述,我们知道,其实计算机病毒并不可怕,大家回去可以为你的电脑做一次全身检查
第五篇:《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湖南省桃江一中
田 岱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特点;2.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3.提高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4.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用具:
投影机、《计算机病毒》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现在的五十几年的时间里, 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计算机开始逐步走进家庭, 但是,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尤其是上网以后,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今天这节课,我就给大家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首先请同学们看看下列有关材料。
问: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计算机病毒或是听说过什么样的病毒?你们见过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吗? 解答:给学生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
演示完毕,指出:“危害最大的病毒发作的时候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小程序,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 会将自己的病毒码依附在别的程序上,通过主程序的执行,伺机传播病毒程序,有一定潜伏期,一旦条件成熟,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影响计算机使用。
注:提问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
(1)“计算机病毒”首先是某些人编写的一种计算机程序;
(2)为了掩人耳目,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
依附于一些正常的文件中或内存中;
(3)既然病毒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怎么被执行?根据演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计算机内染了病毒之后,是立即发作吗?一般不会立即发作;
(5)为什么把这种程序称作“病毒”?
象生物病毒一样有复制能力。
(6)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什么影响? 毁坏数据,影响使用;
二、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1.降低系统执行效率 2.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 3.造成死机
4.部分文件被删除
5.改变存储在硬件上的程序 6.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内资料
注:放内容为“3种病毒发作现象”的FLASH动画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病毒的特点。思考练习:
1.如果一张有病毒程序的盘拿到计算机上使用,会不会给这台计算机也带来病毒?
——传染性。
2.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呢?
——寄生性、隐蔽性 3.计算机被感染病毒后立即发作吗?
——潜伏性
4.CIH病毒在几号发作?时间不是26日发作吗?——可触发性 5.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后会对计算机怎么样?——破坏性
6.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因特网在24小时内传遍全球。——广泛性、快速性
三、归纳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广泛性、快速性
注:放1张“1998-2001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和发展趋势图“的FLASH动画示意图给学生说明计算机的安全趋势已不容乐观,以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并简要介绍仅CIH一种病毒带来的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CIH一种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近五十亿美元。(FLASH动画演示)到现在为止,病毒的数量超过了50000,而且越来越多,所以计算机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注:继续放一张”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的FLASH小动画,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的传播途径,然后重点讲”感染“这一环节。通过放1张”单机感染过程“、2张”网络传播“FLASH小动画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继续提问:计算机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硬盘、网络。
教师提示:当我们对计算机这些部件进行读写操作时,病毒很可能就趁虚而入,难道,对病毒就没有办法吗?怎么防范呢?
注:放1张”传统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利用此小动画重点讲解如何在上面提到的四种传播渠道上防治病毒。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语速要慢让学生有时间在讲义上记录。
四、计算病毒的防治
1.软盘:外来软盘要查毒、杀毒,重要软盘要防写,重要数据要备份; 2.光盘: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3.网络:安装公安部的KILL实时监控、并及时升级(一月2次); 4.硬盘:安装硬盘保护卡、病毒防火墙(瑞星)
注:由于每次使用软盘、光盘、网络、邮件都要查毒,给同学介绍一种新的防毒技术 ”实时反病毒技术“,放FLASH动画进一步说明。对如何购买物美价廉的正版光盘软件及一些名词解释要介绍给学生。
五、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
研究性题: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看法,并对自己将来使用计算机时应注意的行为规范。材料一:某学生对同学说:“我这里有一张游戏盘,上机
课时玩。” 材料二:我喜欢买盗版盘,既经济又实用,听我的,准没错。
材料三:将来我要当一位“黑客”,专门破解人家的密码,那才好玩啦。
材料四:有个别学生常在学校机房篡改他人的文件,并在计算机上描绘一些动物图像,取他人的姓名,附有一些不健康的语言。以此为乐。
同学们如果将来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不要故意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毒、传毒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要遵守国家法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
注:”放一段小动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请同学在讲义上填写问卷,作为今天的课后作业。
六、总结:(略)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