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四课_感受现代科技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增强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科技迅猛发展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了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以及空间科学,并能够举例说明。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最潮十大科技发明尖端科技开启新生活http://v.pps.tv/play_3AHWMJ.html(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激发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的地位、内容、发展方向?
3、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的地位、对生产生活的作用?
4、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地位、作用?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第一个层次: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
(一)精彩回放,话感悟
1、开幕式上超尺寸地运用电视虚拟技术,使得表演空间延伸到体育场外,让电视观
众不但能看到舞台上的精彩表演,还能够观赏到舞台上空出现的很多神奇的山水画面。
2、国内第一次大面积使用高科技地面投影灯光,使得南京奥体中心变成一个绚丽的梦境。
3、第一次运用了最先进的4G宽带传输技术,避免了3G技术传输图像时画面时断时续的问题。
如梦似幻的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主要是对哪一技术的应用?它包括哪些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回顾青奥会的三大科技亮点,来导入信息技术的学习并总结出其所包含的内容。)
(二)畅所欲言:展示一组计算机发展变迁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师生相互交流身边信息技术产品的进步情况,感受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设计问题:(1)你对哪一类计算机比较熟悉?与大家交流一下。(2)说一说:你了解的信息技术产品的进步情况?(3)通过交流,你能不能总结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相互介绍自己身边信息技术产品的进步情况,来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三)总结提升:学生在感受信息技术蓬勃兴起的基础上,教师深情引导: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发展,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网络购物、远程教学、等等。它的高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引导着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变革,也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第二个层次: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
(一)奇妙发现:
教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学生:西红柿。教师:那么你们听说过抗冻、抗癌西红柿吗?究竟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抗冻西红柿”:人类已将比目鱼身体里的抗冻蛋白转移到西红柿里,培育出了“抗冻西红柿”。
“抗癌西红柿”:美国在转基因西红柿中插入了一个提取自酵母的基因,来增加西红柿中番
茄红素的含量。分析表明,通过这种办法培育出的转基因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是普通西红柿含量的2至3.5倍,从而提高了西红柿的抗癌功能。它们的成功培育主要依靠什么技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就属于我们所学的生命科学。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设计意图:以同学们听说抗冻西红柿、抗癌西红柿吗?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设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引入转基因技术。通过身边众多转基因产品的出现,来感受生命科学的发展。)
(二)走进克隆
教师: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生命科学的奥妙不止如此,还有克隆技术。同学们你对克隆技术又了解多少呢?(小组讨论并展示,教师适当补充)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在20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更使得生命科学技术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目前生命科学领域有哪些最新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书、上网等获取知识,从而锻炼其搜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生命科学的作用
材料一:由于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民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就会设计得更好,治疗方案就会“对因下药”;利用基因,人们还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特征,人类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材料二:克隆出来的生命个体具有完全相同地方遗传结构,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秀动物个体用于生产,可以复制生产高价药物的动物,用于生物学和医药研究。结合材料说说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层次: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
(一)七嘴八舌话空间
对空间技术的发展你都了解哪些内容?请与同学交流。(与空间技术有关的词汇或重大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空间科学的发展,同时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二)
展示神舟飞船情况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
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
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
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 ———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
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称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自行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
将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
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
没有载人,与天宫一号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
搭载3名宇航员,包含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 作和生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返回地面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8 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
中国航天飞船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航天飞船在短短十六年间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空间科学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其他国家重大成就:
据欧空局(ESA)最新消息,该机构的“罗塞塔”太空探测器释放一个名为“菲莱”的小型着陆器于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3日凌时5分成功软着陆彗星,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彗星。
2014年12月5日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在绕地球飞行两圈后,以“完美”姿态降落在太平洋上,这标志着人类第一艘以深空探索为目标的载人飞船首次试飞取得成功。美国航天局说,这是火星探索之旅的“重大里程碑”。谈一谈:空间科学应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事例。
想一想: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为什么都积极开发和应用空间技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列举空间科学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具体事例来明白世界各国积极开发和应用空间技术的重要性,)
从表格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想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差距,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初步感知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紧迫感,并落实行动。)
三、收获园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理思路、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系统化。)
四、学以致用: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于敏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1、于敏同志被评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打算怎样向于敏同志学习?
(通过学习榜样人物,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热爱科学、不断创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祖国的美好明天需要你们来创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共同宣誓:
从现在做起,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第十四课 感受现代科技(模版)
第十四课
感受现代科技
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1.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变化?①提供了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我们尤为重要。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②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量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2为什么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守陈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甚至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⒉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创新?答案同上题
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⒊好奇心与创新有什么联系?(有了好奇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心就能成功吗?)
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 ①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②生活中,好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心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的火车头。②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发明创造。只有那些把好奇转化为兴趣,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了广播、电视、电影、录象、网络等传播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开成功的大门。
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⒋怎样搭建创新的桥梁?(如何培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能力?)
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① ①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做出更加巨大的贡寻找它们产生的原因,这是产生创新思维献。的重要前提。②要展开想像,它是创新的3.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表现?
先导。③要学会质疑,进行求异思维,这①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②迅速崛起的生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④要学好知识,命科学③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
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⑤积极参加小制第十五课
走创新之路
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和社会⒈为什么科技发展靠创新?(科技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联系?)
⒌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因为创新,①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科技才走出了神秘的象牙塔,科技前进的②其次,要“能够想”。创造想像需要丰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质富的知识和经验,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就不会有想像或只有无用的空想。③最②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后,要“善于想”。要围绕一点向外发散,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21世纪是打破常规跳出旧框,任想像不受束缚地自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由飞翔。
⒍如何理解求异思维?有何启示? 求异思维的核心是“疑”,不疑就不会有异,没有异就没有新,由生疑到存疑,到质疑,到新发现、新发明,这往往是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历程。启示:无数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对权威下过的“结论”提出质疑,往往会得出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⒎积累知识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启示?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没有捷径,只有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灵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迸发。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即使有很聪颖的天资,也只能让创新机遇从眼皮下溜走。启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第十六课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⒈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⒉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有哪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如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
⒊我国现行宪法(82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⒋如何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怎样理解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①一方面体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多部门、多层次的完整的法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⒌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①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保障宪法的权威和稳定性。
⒍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是什么?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③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⒎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准则,具体表现为哪三个方面?
①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②二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③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⒏为什么共产党也要以宪法为最高的行为准则?
①宪法是一个总章程,是我国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②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在实践中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③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因此,一切团体和组织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⒐怎样理解宪法是全体公民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和公民的关系如何?)①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把遵守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②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守法首先就要遵守宪法,不遵守宪法也就意味着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实施。⒑青少年怎样增强宪法观念? ①首先应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②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③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11.为什么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十七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⒈什么是依法治国?其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要求: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⒉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⒊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①有法可依:有了法,才能谈到国家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有了法,才能谈到依法办事和守法。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②有法必依: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法律制定出来,就需要大家去遵守,去实施。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被人们遵守,无异于一纸空文。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③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④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⒋青少年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法治的时代里,就要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⒌法律监督的主体、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主体:在我国,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权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内容: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意义: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加强立法监督,以防止违宪立法,从而保证宪法的尊严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加强执法监督是为了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促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权;加强司法监督以实现司法公正。
⒍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的形式是什么?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可通过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等形式。⒎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的意义是什么?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例题:
⒈某班同学就“知识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甲同学说:“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面对世界范围内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勇于创新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乙同学说:“知识是创新的前提,要想有所创新,我们必须学好知识。”请对两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见十五课第7题。
⒉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
泉。”请回答:想像力为什么这么重要?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①想像是创新的先导。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像。②见十五课第五题。⒊联系实际,谈谈在当今社会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技进步?
答案:见十四课第2题。
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都在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后,我国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及时作了相应的修改。这表明我国宪法的哪一个重要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答案:见第十六课第4题。
⒌某校准备举行以“感受现代科技,建设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一个活动方案。①活动目的。(如:“普及科学知识,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科技发展,感受科技力量”等)②活动形式。(如:小发明展示、现代科技图片展、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等)③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如:“感受现代科技,建设美好家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展科普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等)
6.请你当一次法律义务宣传员,向你的家人、同学、邻居、朋友等宣传宪法知识,请写出自己的宣传方式以及宣传提纲。⑴宣传方式:座谈、散发资料、张贴宣传标语、下乡演出等。⑵宣传提纲:①宪法是国家的跟本大法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③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⑤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
第三篇:感受现代科技教学设计
潍坊市“育人为本”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纸
学校潍坊三中年级初二教师姓名代苏琛课型新授 2011年4月25日
课题
感受现代科技
计划 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联系学生生活,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重点抓住“感受”和“变化”两个方面。
本课以科技实例为载体,反映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做起,进而深化认识,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技的快速发展,从而激发起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并初步树立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的志向。
学情分析
学生对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有强烈的认知欲。他们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虽能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至于科技究竟在哪些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更是知之甚少。要通过列举相关材料和数字来做一说明,并在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中阐释:科技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中,科技还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激发学生在科技上的参与意识。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对身边人进行科普知识推广,提高搜集、整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初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科技在身边 教学难点: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教学设计 整体思路
第一部分,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带来新变化,通过三个不同时代人物角色模拟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列举实例,感受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同时,科技也为社会发展变化提供强大推力,通过列举相关材料和数字来做一说明。第二部分,了解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前沿。通过组织学生贴展板展示搜集的有关现代科技的资料和图片完成本环节,找解说员解说。第三部分,青少年在行动。新闻链接近期潍坊市举行的第九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大赛的情况,让学生明白,科技并不遥远,青少年要行动起来投入到科技活动中。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案※
角色采访自己的父亲母亲,以组为单位准备好“活动一”中的人物角色。(一组二组展示“莫小贝”,三组四组展示“爸爸妈妈”,五组六组展示90后的自己)通过报刊、杂志、电视节目或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生活中的科技事例,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查找有关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资料,以便上课进行交流。有条件的学生参观科技博览馆,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了解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表现及影响,明白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课堂探究案※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自主感悟 环节二 活动探究 环节三 学以致用 总结
给学生介绍一个新朋友“Tom”。(它是iphone手机应用软件“Talking Tom cat”里的一只小猫。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复制使用者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及录制。这款高科技软件仅能在苹果的相关产品上安装应用),让学生当场体验这款软件,在这个过程中,我将用笔记本的摄像头全程进行录制,并通过投影仪即时播放。录制结束后,我把视频通过网络直接发至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全球用户便可看到我们刚才的现场实录。
教师总结导入:科技就在身边!科技引领时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活动一:时空穿越大家谈 人物有三个:《武林外传》莫小贝(明朝),学生的爸爸或妈妈,90后的自己„„对这三个人物学生年代的生活场景进行想象描述。
思考:与其他两位人物相比,90后的你能拥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起着关键的作用?
给学生展示一组注入科技力量后生产出的产品演变过程的图片。学生交流讨论学案“活动一”中的第二个问题。教师归纳: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以上部分是从个人生活角度分析了科技的不可或缺。接着展示明朝经济状况的数据和一组柱状图——科技注入工业后产生的人均生产总值的比较畅谈科技对国家及社会发展产生着的影响。
教师归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师举例,当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多彩,有看电影休闲,有上网休闲,而且现在崇拜鬼神的人少了。想一想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教师归纳:科技充实了人们精神世界。活动二:触碰现代科技最前沿
组织学生:把搜集到的不同领域最新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制作科技看板。
教师归纳:面对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必须了解科技前沿动态,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青少年在行动:
引入“潍坊市举行第九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大赛”新闻材料。
科技对于青少年来说绝不是遥不可及的,大家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科技活动中。
教师总结: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做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讲科学,爱科学;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分享感悟、快乐成长(谈收获)
教师总结提升:回首百年,展望未来。高科技就像沟通现实与未来的使者,引导我们不断开拓发展!虽然同学们年龄小,但我相信,只要大家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未来的世界一定掌握在你的手中!相信自己:我能行!
请一位喜欢唱歌的学生到台前体验苹果手机中的这款软件。请他唱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如周杰伦的歌曲。
学生分别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方面进行描述或表演。学生交流讨论,这些产品对个人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通过看幻灯片呈现的柱状图的经济状况。让学生谈谈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动脑思考,人们精神生活不再乏味,不再迷信的原因。
学生交流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如生命科技领域,空间科技领域,信息科技领域,其他科技领域。(网络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学生展示、解说高新技术图片。
思考交流:面对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声音变声、视频录制、现场直播、网络传输,全球共享。
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情境,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起他们继续探究知识的兴趣。挖掘学生熟悉的素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吸引他们加入到活动中。
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变化”。
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是科技的注入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通过制作并解说科技看板的的活动,锻炼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宣传了科普知识。这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环节的设计重在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科学,践行科学创造。总结本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课后拓展案※
展示一副没有正确使用现代科技的漫画。现代科技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让我的生活更美好。但像漫画中女孩的生活还是美好的吗,我们该如何正确利用现代科技,做一期相关的手抄报,全班交流展示。
教学反思
通过三个环节,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本节内容主要是呈现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充分让学生自主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通过制作科技刊板,让学生了解世界尤其是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概况,初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设计课件辅助教学实现育人目标。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操作简单又可以集背景音乐、精美图片于一体,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便于教学应用。学生反响非常好。
第四篇:感受现代科技教案
项目一 感受现代科技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新变化,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能力。【知识】
了解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初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生活发展之间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就必须使学生对科技有一定的认识。这一内容就是通过从身边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技并不高远,他就在我们身边,并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科技。
这一环节,应该克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搜集、观察生活的现象,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科技知识,因此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它对与学生是陌生的。但是,在目前初中生的生活中,科技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与初中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应看到,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科技新现象、新产品,并我们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因此,虽然此部分只是对他们是陌生的,但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和理解确实比较简单的。
本项目内容的学习也是充分反映学生对生活对周围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让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去整理加工,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去感受道理,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自主阅读课本,搜集反应我国最新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
2、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科技产品与现代生活的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明确任务】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四年前在北京举办了一次体育盛会——奥运会,这次北京的奥运会啊有三大主题。咱们来了解一下!(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其中科技奥运备受关注,那么你知道本次奥运会的哪些地方体现了高科技的元素呢?
生:奥运场馆的涂料,水立方等等
师:在国家的重大事件当中啊,科技凸显了它的重要性,那么在咱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它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共同走近科技,感受现代科技。
展示学习任务
1、体会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2、感受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学习新课 共同探究】
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 活动一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人,李先生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经历一:吃的变化
“10年前,城里人一到冬天就只能吃土豆、萝卜和大白菜,即使有从南方运来的反季节蔬菜,价格也高的吓人,1公斤黄瓜就要20多元。”住在北方某大城市的李先生,一说起农业科技给餐桌上带来的新变化,就感慨万千。“现在好了,随着蔬菜种植大棚技术的推广,北方冬天也能吃到连名字也说不上来的新鲜蔬菜,菜价也一年低过一年” 经历二:穿的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几乎是统一的三种颜色:灰色、绿色、蓝色。样式也就是干部们的四个兜的中山装、两兜的衣服。上世纪80年代喇叭裤是所向披靡的时尚。喇叭裤裤口越大越好,最好是能盖住整个鞋子,那是最时髦、最流行、最前卫的。上世纪90年代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以黑色为主,有很大的弹性。”而如今,走进市区的商场、专卖店、服装市场,各类服装档次齐全,驰名的、新潮的、张扬个性的品牌服装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经历三:
“10年前我上大学时买了一台卡式录放机,这东西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一盘带子只有十首歌,想找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得费半天等功夫;更让人无奈的是经常绞带。”称得上是歌迷的李先生,拿出最近刚买的的MP3播放机一边演示一边说,“你看,它体积小、重量只有一两多,使用时间又长,可以装六七十首歌,还可以从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新歌。” 思考:(1)从李先生的经历中,你能看出李先生的生活都发生了那些变化?(2)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从李先生的经历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新科技产品的问世,极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活动二 非常大搜索
A组同学,想一想在你家里家用电器都有哪些啊? B组同学搜集搜集通讯工具。数码产品交给C组。一分钟的准备时间。(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
进行到这里,林林总总的,咱们发现了身边很多的现代
科技产品。同学们发现了吗?原来今天我们如此便利的生活都是得益于什么的辅助啊? 科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它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导入: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50年增加1倍;20世纪初,30年增加1倍;50年代,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5年增加1倍;80年代,3年增加1倍;90年代更快。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思考:(1)这组数据告诉大家什么?
(2)科技发展的那么迅速,你都是知道哪些现代科技? 活动三:
小明所在的初二(1)班的同学成立了科学兴趣小组。为了解最新的世博信息,康岩每星期都和在上海做新闻工作的叔叔交流。
设计问题:(1)请你设想一下,康岩可能采取哪些方式和叔叔交流?
(2)这些方式体现了哪些信息技术?
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开放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会给出多种答案,从写封信、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到网上聊天、视频聊天、可视电话等等,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学习热情。)
(第二个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得出: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等。
2.展示一组反映计算机发展变迁的图片,在此基础上相互交流身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①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②爷爷辈第一台个人电脑
③父亲辈台式电 ④儿子辈液晶电脑 ⑤孙子辈掌上电脑
设计问题:(1)你对哪一类比较了解呢?试着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大家相互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计算机技术进步情况。在
学生感受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适时发问第二个问题:
(2)你还了解哪些信息技术产品的进步情况?
学生纷纷介绍与百姓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信息技术产品的技术进步情况,如从MP3到 MP5,从傻瓜相机到数码相机,从台式电脑到掌上电脑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出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问题设计:(3)通过同学们的交流,你能不能总结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呢?
师生合作探究,共同总结出:信息技术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活动四:
1、奇思妙想:
康岩和同学们在课外了解到一些生命科学的新鲜事,如兰色草莓、七色彩椒……他们有了一个想法:可不可以培育出“牛肉味”的土豆、“鸡肉味”的黄瓜……
问题设计:该如何实现这种想法呢?请你帮他们出出主意。
在学生开方式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总结、引领,导入转基因技术:同学们的想法完全可以实现。目前,人类已将比目鱼身体里的抗冻蛋白转移到西红柿里,培育出了抗冻西红柿;不久前,美国科学家把人的基因转移给植物,获得了杂交体!科学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完全可以吃上牛肉味的土豆、鸡
肉味的黄瓜以及有人乳营养成分的西红柿等许多新奇的蔬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
2.转基因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展示生活中的转基因技术图片,师生共同体会转基因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展示的图片内容有:巨型南瓜、抗癌西红柿、会杀虫的棉花等等)
(图片展出后,教师先不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悬念,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它们的了解,然后再予以补充。)
教师总结、过渡:我们可以看出,转基因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五:放飞思维 点燃梦想
同学们,回首百年,我们不能不感慨科技发展之快;展望未来,我们也很难预料科技发展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明天将会屡屡出现。下面,我们就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一下未来科技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想象最丰富,谁的未来科技最奇特!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究欲。)
第五篇:《弟子规》第十四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十四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叫李毓秀的秀才编写的。它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整本书分为开宗明义、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这八章。十四课是第四章《谨》里的内容。本课主要讲的是饮食习惯,通过诵读、译解、明理和拓展这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让课文的意、理、文紧紧的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从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以及结合课文译解,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形式多样的朗诵比赛中,让学生做到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古文的优美韵律,懂得以课文中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吃饭不挑食,不过量以及不喝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从读中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从中领悟道理。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事例为引子导出课题,联系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明白事理。
3、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学流程紧扣“饮食”这一主题,根据故事导入——熟读成诵——品读明意——明理导行,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全文教学都以学生为先行者,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感,去悟,老师只是从旁进行引导和辅助,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遵循了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餐桌上的饭菜也越来越丰盛。但是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同学们似乎有越来越多不吃的东西。这不王奶奶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王奶奶的孙子小明今天在家发脾气了,原因是王奶奶没买他喜欢吃的烤鸭,王奶奶向他解释说今天去晚了没买到,但是小明就是不听还闹着不吃饭。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件事是谁的错,也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平时不喜欢吃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些东西,是自己不喜欢吃的,其实这个毛病很不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弟子规》的第十四课,看看古代的小朋友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二)熟读成诵,牢记于心。
1、初读课文,纠正字音。(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强调:“择”读zé, “醉”读zuì,不要读成翘舌音“少”读shào不要读成shǎo)
(2)全班齐读,师纠正不足。(要求:读课文时要注意咬字吐字清晰,不要拖音)
2、精读课文,读出韵律。
(1)听录音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对/饮食,勿/酒/醉,最/为丑。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力求做到清晰、准确、有节奏)(3)小组比赛朗读,其他小组的同学辨别正误、优劣。(4)男女生比赛朗读,老师当评委看看谁读得好。(6)伴乐,同班一起诵读全文。(7)背诵课文,师纠正并给予鼓励。(7)师生合作,老师背前面学生背后面。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字词质疑,初步感知。
(1)找出课文中你不知道的字、词。(2)小组交流汇报,师纠正。
2、根据译解,理解课文。(1)自读课文,理解句子。
(2)讲讲自己明白的句子意思,有不足之处生纠正,师给予鼓
/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励。
(3)说一说挑食和饮食过量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4)喝醉酒除了让人丑态百出,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5)全班齐读译解。(6)玩游戏。
师说意思,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四)故事引导,明辨道理。
1、听故事《颜回好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刚刚表现的非常好,老师想讲个故事做为鼓励,你们想不想听啊?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你们还要想个问题,《颜回好学》 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回真是贤人啊,一篮饭,一瓢汤,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别人无法忍受这样的穷苦,他却一个人自得其乐。”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十分悲痛。
“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也不犯同样的错误。很可惜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不好,故事中说颜回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只有一篮饭,一瓢汤。哪个同学可以用文中句子说说颜回的优点? 对饮食,勿拣择。
2、进入情境,学会道理。
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看到王奶奶的孙子小明的做法。你们说他做的对不对,为什么啊?可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说说他。
(五)拓展延伸,明理导行。(1)观看视频,找找不足。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有些不好的地方只要我们发现了将它们改正,那就是我们的进步。所以会发现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两段视频找找他们有什么不对。
(2)回顾生活,找找毛病。
“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好的地方,刚才我们找了别人的不足。现在让我们来说一说自己不好的地方,老师先说说自己在饮食方面的坏毛病从而激发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
(3)改正缺点,共同进步。
刚才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坏毛病,今后老师我会将这些毛病一一改正,那同学们你们要怎么做?激发学生下决心改正自身的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一起进步。
五、总结全文
这节课上到这里就算上完了,在结束这节课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弟子规》,争取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六、板书设计
教材内容:
第十四课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洒醉,最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