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案

时间:2019-05-13 01:0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案》。

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案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21教育网

6﹒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jiēsǎozhōuàizhuǎntuánrènɑo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ántǒnɡyuánxiāomǎntánɡqǐqiǎo

传统元宵满堂乞巧

niúlánɡyuèbǐnɡshǎnɡjúxiǎoxiànɡ

牛郎月饼赏菊小巷

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传统元宵满堂乞巧牛郎月饼

赏菊小巷

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乞巧七月七]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赏月、吃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重阳节)

(2)教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第二篇:部编版2018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2018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

教案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

.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

①清明节

②元旦

③元宵节

④圣诞节

⑤端午节

⑥七夕

⑦中秋节

⑧重阳节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出示)

传chuán统tǒnɡ

贴tiē窗花

大街jiē小巷xiànɡ

祭jì扫sǎo

赛龙舟zhōu

艾ài香

满堂tánɡ

乞qǐ巧qiǎo

牛郎lánɡ织女

月饼bǐnɡ

赏shǎnɡ菊jú

转zhuǎn眼

团tuán圆

热râ闹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â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巷(gǎng

xiàng)

堂(tán

táng)

乞(qí

qǐ)

赏(sǎng

shǎng)

菊(jǘ

jú)

3.连一连,读一读。

龙舟

窗花

月饼

菊花

花灯

鞭炮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具体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4月5号)

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4.连一连。

元宵

七月初七

端午

五月初五

中秋

八月十五

春节

正月十五

重阳

正月初一

七夕

九月初九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

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5.读句子,填一填。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写春节习俗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请写出三个。

6.“清明节,雨纷纷”,会让想起诗句“

,”。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七夕又叫,跟这个节日有关的传说故事是。

8.找出与节日相对应的习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吃月饼

②登高

③插艾草

④看花灯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9.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相应的节日连起来。

傣族

彝族

苗族

火把节

花山节

泼水节

六、指导写字

.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对联

扫墓

大街小巷

龙舟

团圆

艾草

转眼

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0.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口:

()

()

门:

()

()

1.描一描,写一写。

放在田字格中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记一个传统节日》教案分析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记一个传统节日》教

案分析部编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饮食,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体会饮食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引导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准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合作,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4.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处包蕴的传统文化,牵引学生爱国情愫,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引导学生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在写作中做到我手写我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使用准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

一、教学过程:

分组互动悟传统:

.出示四种传统食品,分别为粽子、汤圆、月饼、清明果,放于四大组,请学生选其一种并迅速坐到那一组当中。结合发下的讨论提纲组织各大组讨论,参考内容:

2.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的原料包粽子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汤圆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备。

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美食,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滇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上巳节、清明节等,由于农业社会物质匮乏的特性,传统节日强调“吃”的文化,清明果之于清明,具有饮食丰富性、礼仪仪式性、家庭参与性。闽台民俗是中华文化一体,例如在闽台将清明节祭祀祖先、吃清明果等民俗作为主要活动,亦很盛行于古代中原清明踏青之俗,清明果外皮绿色,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较软,久置后变硬。馅分咸甜等种类,形状有类“元宝形”和圆形之分。

①本组的食品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出现?

②能先容一下它的样子吗?味道怎样?

③你们组觉得这种食品中蕴含着什么意思?

④你们组搜集了哪些与这种食品相关的资料?

⑤你们组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指名带着本组的食品上台先容,共同评议,评议参考内容:可以按提纲把本组食品介绍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二、课堂总结

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正犹如学们搜集的,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气味还相当丰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赞美着我们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有许许多多的人通过食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诉说自己美好的祝福。

三、布置作业:写一篇《记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作

中华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的定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节日。

第四篇: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â nɑo

舟 艾

热 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án tǒng

yuán xiāo

mǎn táng

qǐ qiǎo

传 统

元 宵

满 堂

乞 巧

niú láng

yuâ bǐng

shǎng jú

xiǎo xiàng

牛 郎

月 饼

赏 菊

小 巷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

元宵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小巷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乞巧七月七]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赏月、吃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重阳节)

(2)教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

(一)分层解读

第1句介绍了春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2句介绍了元宵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3句介绍了清明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4句介绍了端午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5句介绍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6句介绍了中秋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7句介绍了重阳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8句介绍了春节团圆的情景。

板书设计

识字2

传统节日

春节 → 元宵节 → 清明节

重阳节

中秋节 ← 七月七 ← 端午节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2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宵、巷”等生字,会写“贴、街”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

3.情感与价值

了解春节、元宵节等七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

识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来自民间的传统节日也丰富多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几个传统的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识字卡。

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艾”,谁来提醒同学们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书写。

板书:“贴、转”左右写均匀。

“团、闹”外大内小,内要居中,不要顶到外框。

“艾、热”注意部首要谦让。

“街、舟”的中间部分要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学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传统节日圈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想一想:这篇课文提到了哪些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圈出的节日。

(3)教师板书: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2.理解课文内容。

(1)想一想:过春节时,我们都做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后,指导读“贴窗花,放鞭炮”。

(2)谁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那一天你去看花灯了吗?

指导读好“大街小巷人如潮”。

“人如潮”说明什么?(人多)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写的是哪个节日?(清明节)

指名读、齐读“先人墓前去祭扫”。

(4)多媒体演示“赛龙舟”的动人场景。

齐读“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5)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变化的过程。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

指导诵读“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6)“吃月饼,赏圆月”说的是什么节日?

指导朗读“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7)九九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时菊花盛开,格外娇艳。

指导读“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3.放声朗读全文。

三、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春节,。

(2)中秋节到了,。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3.自己的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如:认字与字的音、形、义融为一体,联系上下文语境加强字的辨析,根据生活经验归类识字等。同时充分利用多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导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课堂的识字效率显著提升。

[不足之处] 学生对“七夕节”“重阳节”的知识知道得太少,因而,学习的兴趣不够,许多东西都是硬塞给了学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再教设计] 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内外阅读量,扩大识字量,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语文基本能力落到实处。

下载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案部编版 1、古诗二首 《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

    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案部编版 《咏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理解字词,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5篇

    16 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 亡羊补牢(模版)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范文大全)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童话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的成长会起到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开启孩子的思想,对复杂生活......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相关资料)【2019新人教部编版】

    重阳节资料集锦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 雷雨 -部编版

    学科语文年级/册二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16《雷雨》教学目标联系生活感知,会说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课文语言精炼而生动、自然简朴,写景......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识字认字,注意书写笔画和字形结构。 2.会根据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内容。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并能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4.朗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