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古开天地 试讲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
教材分析:《盘古》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8课。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感到新鲜、有趣。《盘古开天地》以具体而生动地叙述,极富想象力的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没有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本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盘古开天的伟大之处。
2.讨论法:分小组讨论,文中盘古做出了哪些什么举动。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伟大 教学重点:
感受故事的神奇,理解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创造宇宙这个故事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伟大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读书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并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将全文译为白话文,以及初步理解寓意。
2.谈话法:通过学习让学生联想现实社会中类似的事情,通过提问是大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学会分析事物的对于错。
3.练习法:学习以后可以用自己的话向自己的父母讲述。
课前准备: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决生字词、分角色朗读熟悉课文内容、赏析人物。教学步骤
一、出示卡通人物,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或读过神话故事吗?说来听听。(区分童话、科幻画、神话故事)看看这些卡通上的人物,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卡通人物:、孙悟空、女娲。)
(设计意图:上课时出示孙吾空、女娲补天的卡通画,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的人物,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在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作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 课,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在写点,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师:老师请一位做得最端正的同学来读课题。(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二、检查预习
肌肤
四肢
滋润
辽阔
逐渐
缓缓
一丈
宇宙
黑暗
茂盛
创造
上升
下降
血液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注意:血液的血在这里读四声,他还有一个读音读xie 流血的血。
注意:知道一丈有多长?生:大概是一公里。师: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大约就是一丈。
(设计意图: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一些词语可以借鉴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解释。如“一丈”。同时积累一些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四字词语,如“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生化万物。)
带着刚认识的生字,齐读课文
点评学生朗读熟练度,指出错误改正
三、精读课文
1.师: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生1: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师:关于宇宙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生2:宇宙之前是什么样子?生3:盘古创造宇宙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师边板书)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再读课文。)
生: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师:请同学们圈起这个好词。(师板书:混沌)什么叫做混沌?生:非常乱。师:眼前是什么样的?生:看不清。师:给人的感觉呢?生:恐怖,害怕。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来理解的。自己读一读(混沌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2.形容无知识的样子。)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生:1。
师: 是不是理解了混沌的意思了?生:理解了。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之前是混沌一片的了。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词。
师: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
生:2、3、4段。
2.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神话故事中去,看看盘古是如何创造这番神奇的。写天和地被创造出来的是哪个自然段?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盘古是怎么创造天和地的?(1)盘古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学生汇报。屏幕出示句子: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2)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天地分开容易吗?可以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看出来?体会,读——猛劈、抡起(3)读读这个句子,把盘古开天地的勇敢、艰辛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段话,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这一劈多神奇呀!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盘古做的事情——开天辟地(5)把这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感受一下!自己先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设计意图: 用成语来概括盘古所做的事情,不仅是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起到积累、展示的作用。3.品析盘古做的第二件事。
(1)天地分开了,盘古也该休息了。是吗?他是怎么做的?(2)学生汇报,屏幕出示: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3)想不想当一当神话中这位了不起的盘古呀?大家都试试看吧!你们可以站起来。准备好了吗?开始吧!(4)你们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5)我们这么快就累了,盘古可是撑着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书上说“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想想看,一年过去了,盘古是怎么做的?读句子。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依然是——读句子。
一千年,一万年,十万八千年过去了,盘古还是——读句子。
(6)盘古以血肉之躯,支撑着天地,真是——勇敢、坚强、了不起、伟大
设计意图:做动作,随机采访,体验盘古支撑天地的艰辛。从动作到成语,无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顶天立地的意思。再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时间的漫长,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盘古的坚强和勇敢。
4、感受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就这样,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的盘古还能创造神奇吗?请你赶紧读读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①浮想联翩。学生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师总结:你看天地就是盘古,盘古就是天地,已经合二为一了。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
(3)盘古用身体创造的美丽世界,看看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发挥你的想象力,来回想一下盘古的变化,你也来创造神奇!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4)盘古身上的其他部分还能变成什么?
设计意图:我有效的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
①请用什么变成了怎么样的什么的句式自己写一写。
②我们先在自己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改一改,接着想一想怎么把大家的句子连成一段话。我们自己也能创造神话故事,多么神奇啊!在你们这些小作家的笔下,我感受到了同样的神奇。
设计意图:独立写到小组合作,让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同学间相互合作,可以使汇报的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培养了合作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拓展延伸,尝试复述课文
1.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课文。课件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画面。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献身精神。学习作者和运用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手法。设计意图:通过复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回顾梳理,而且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创造”的意思,并体会到“神奇”和盘古的精神。学习了写作手法。
五、课堂小结,1.齐读最后一段中心句,教师总结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能想象出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把我们引向更为神秘的神话世界。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还要把这篇课文里许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摘抄下来。
2.屏幕出现作业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盘古 顶天立地
天人合一
第二课时
(通过多媒体手段回顾导入,再读课文;更进一步想象、描述,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指导写字。)
一、回顾导入
《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1、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2.练习复述
①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3.评选方法: ①用自己的话讲,并不是反对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反对的是背诵课文。如能恰如其次地用上课文的句子,并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自己的复述中,还应该表扬、鼓励。②讲述生动,不吞吞吐吐或语言罗嗦。
③可以按照“盘古醒后一天地分开后一盘古倒下后” 的顺序进行复述。
4.颁发“故事大王”小奖状。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能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的句子,并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自己的复述中,练习了学生的读悟说的能力,在运用中加强对词句的理解。通过复述,学生更进一步疏通了课文,体会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被古代人民创造出来了。三国时,有个叫徐整的人把它记载下来了。想看吗?(1)屏幕出示——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suǐ)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zhū)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
——三国东吴•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2)自由读读,理解。(3)交流不明白的地方。
(4)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古代人民的想象多么—神奇啊!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设计意图:引入“古文”,不仅是课外阅读拓展的需要,也是希望学生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他们想象的神奇。这篇古文本身还是比较浅显的,尤其在现代文学习的基础上再去读就比较容易了。垂死化身这段相对比较难,但学生都知道这段主要是讲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而这么多的变化,则让学生自然要敬佩古人丰富的想象了。
五、课堂小结
多媒体课件展示神奇、美丽宇宙:因为有了盘古的开天辟地,才有了这美丽的世界;因为有了神话传说,才有了无尽的想象。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能想象出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把我们引向更为神秘的神话世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我们以前读过许多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课后通过上图书室或者上中国神话网搜集神话故事,课外活动进行“故事大王”评比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能有一个延伸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中再去感受神话的神奇。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前(混沌)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后(美丽)化作万物
第二篇:《盘古开天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古代神话故事图片)
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劈地”的故事。(板书:12
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
劈: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
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nɡ”;
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ànɡ”;
躯:“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
指导书写:“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7.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个大鸡蛋。)
8.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9.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1.听写词语:
浑浊
劈开
肌肤
血液
茂盛
祖宗
教师集体订正。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
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
(1)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伟大的盘古。
(2)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3)读最后一段。
二、研读文本,体会伟大
(一)出示词语: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轻而清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没有。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齐读。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
拿起
劈
顶
撑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谁的?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出示课件,学生看图想象。
引导学生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过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身化万物)
3.交流发现,反馈:
(1)他的,变成了的。(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教师范读)
4.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5.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6.反馈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导朗读: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7.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8.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拓展延伸,体会精神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2.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师引读。
3.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课件引导)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2.布置作业:课后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第三篇:《盘古开天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初步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观察文中四幅图,并用()天()地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看?图1(板书: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
2、你能根据四幅图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吗?(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二、抓关键词复述故事
1、同学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那么故事的起因应该怎么复述?图2
齐读,这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混沌(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故事的经过又怎么复述?图3、图4
齐读,这两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动词(醒、睁眼、拿起、劈过去、上升、下降、撑、倒下)
3、故事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图5
齐读,这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变成了、化作了。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图6、7、8、9、10、11、12
(2)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图13
(3)有感情地朗读。图144、抓关键词,分组讲故事。
三、感知人物形象图151、指名说,上台写。(四字词语)
2、齐读,巩固。
3、同学们说的都跟哪几幅图有关?
4、那么,图1是不是可以不要?为什么?
不可以,那是故事的起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环境非常险恶,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的第一个神。所以这个神话故事是——板书:创世神话
四、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创立这个故事?图16(板书:神奇)
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故事的神奇?图17(板书:时间、形象、语言)
1、时间神奇
突出盘古的坚持、伟大。
2、形象神奇
盘古做的事是人做不到的。
3、语言奇妙图18
句式对称、相似,便于朗读。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这一神话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感受到了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写写看吧!图19
六、板书
12、盘古开天地
创世神话
起因 昏天黑地
盘古 经过 开天辟地 敢于创造
顶天立地 勇于牺牲 舍己为人
结果 改天换地
神奇 时间 形象 语言
第四篇:《盘古开天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
一、导入
1.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故事了,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图片,你能看着图片,猜猜故事的名字吗?(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正音(奔有两个读音,在这里读四声,跟老师读,嫦娥奔月)3.类似于这样带有神力的,古人对大自然的现象无法解释时编写的故事,我们就称之为神话。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4.板书课题(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1)边写边说,盘古是一个巨人,被称作为人类的老祖宗,开是开辟、创造的意思。
(2)谁来帮老师读读课题,老师请一位做得最端正的同学来读课题。(3)要是读的有重点就更好了,(边写边在”开“的下面画上三角符号)(4)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来读读《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开始吧!
2.读完的同学来看看这组词,你会读吗?不会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者借助课文里的拼音,自己试试吧!
3.(1)(出示第一组词)请同学来读,相机评价
a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发现这组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b对,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2)第一组词没有难倒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组吧。a这组词也有自己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b这四个词中,你知道那个词的意思?愿意跟大家分享吗?
预设
1、我知道血液的意思,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血”,还有一个音读“xiě”。流血了。口语叫流“xiě”了。
2、我知道清浊的意思。想一想,你所看过的哪些东西是“清”的,哪一些东西是“浊”的。
3、我知道滋润的意思,观察偏旁,小水点多了,才使这个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人滋润了,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
4、同学们读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写写吧。请同学们观察滋润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发现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
5、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两个字。边写边说(滋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左窄,右宽。看清楚这一笔是,撇折撇折点,)
6、请同学们规规范范的,在你的练习本上写,滋润这两个字。写完的同学相互评评,看你同桌写的好不好,写的不好,请你帮帮她,写的好,请你也夸夸他。
7、我们一起来看看混沌这个词,它在课文的哪里出现了?翻开书找一找,找到啦,请你把它划下来。
a.学生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b宇宙最早是——生接:一片混沌。板书:宇宙混沌
c 想想“混沌”这个词语,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连成一团,看不清楚)d 生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e 这是一个流传了很久很久的神话故事,我们读的时候,可以慢一些,就像讲故事一样,全班齐读。
三、精读
1、文章光是把它读通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懂它的内容。聪明的孩子,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我们也来试试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课文里的一个自然段来概括吗?如果找到了,请你把它画下来。
(1)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2)学生汇报:我找到的是最后一自然段。a请你来读一读。
B这句话就像文章的眼睛,看到它我们就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像这样的句子就叫中心句,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上横线,并在旁边注明中心句。师板书:中心句 以后想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试着找找文中有没有——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c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里,你能读出哪个关键词?
d(创造)你跟老师想的一样。指名读。
(3)创造这个词很有趣,我们如果会写了,就知道它的意思了,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a.边写边说(创是左右结构,仓库的仓要写在竖中线的左侧,先写撇,第二笔是长点,立刀旁要写的刚劲有力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它它告诉我们创造需要工具;造是半包围结构,告的第二笔横要写的稍微长一点,口的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走之儿的捺有曲折才好看。走之底”说明创造更需要行动。从换端到美丽,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创造。)
b.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写得好就给她画上一个笑脸吧。
2、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开天地,创造美丽世界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1)学生回答。(我找到的是2,3,4自然段)。
(2)你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圈出这一段中描写盘古动作的词。
(4)学生回答
a我找到的是抡起和猛劈,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这是一种什么动作?
b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你能带着动作来读一读吗?
(5)老师把抡和劈换成了另外的词,同桌分工读一读,最好能带着动作。
a老师请一对同桌来读,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这两个句子哪一个好,为什么。b请同学们带着这种用力的感觉再来读一读。
(6)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a.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b.老师读上半句,轻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一下,你读的时候,把下一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c.你发现了什么~~~~这段话中有许多反义词,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反义词。d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混成一团,就是混沌一片。e.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混沌,今后再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这样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7)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是个漫长的过程,很不容易? a.生:我从“缓缓”和“慢慢”
b.这段话中还有许多意思相近的词呢!(渐渐,缓缓,慢慢)我们的文字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让我们读起来句子来更新鲜)c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这几个词读好?指名读
(8)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
(9)师:孩子们,盘古一把斧头就劈开了天地,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盘古开天~~辟地(师板书)
(10)这真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来,咱们把这个词写在书上。
3.学习第三段
(1)天地终于缓缓的分开了,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他是怎么做的?出示图文。(2)生汇报,读句子。
师:盘古的动作是?~~~顶着,蹬着。这个动作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看看图,生:顶天立地。(师板书)
(3)我们把这个词也积累下来,写在第三自然段旁边。
(4)现在你就是盘古,站起来,伸出你的手,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动作演示)师旁述:用力顶了,好重!用力顶—不好了快塌下来了,用力!脚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再使劲!
盘古粗壮的手臂累得颤抖,有力的双腿累得发麻,可是他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不知多少年过去,他依然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
(5)孩子们,你感受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6)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顶天立地的盘古,读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引读,五年过去了,盘古、、、十年过去了,盘古、、、、百年过去了,盘古,,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7)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出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1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丈
师:地下沉——
师:10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0丈
师:地下沉——
生:1000丈
师:盘古也随着长高——
生:1000丈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8)想一想盘古究竟为什么这么坚持? 出示第五自然段 齐读
(9)盘古,为了人类牺牲了自己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多么伟大的巨人,盘古!
4、小古文《盘古开天地》
(1).《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口口相传,早在很古老的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三国时,有个叫徐整的人把它记载下来了,我们来看看古人写的《盘古开天地》
(2).出示小古文,自己试着读一读
(3).师范读,老师在老师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和节奏。
(4).其实这篇小古文并不难懂,对照着课文,我们就能理解意思,同桌之间来试着合作读读第一段。指名同桌读。相机评价。
(5).出示第二段,女生读古文,男生读课文,相机评价。
(6).学完课文,读完古人写的《盘古开天地》,你有什么感受?
(7)古文用词准确,精妙,句子短小,读起来有节奏,朗朗上口.以后我们可以多接触一下古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5、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初步感知了小古文的特点。《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不仅创造了神奇,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盘古累倒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吧
盘古开天地①
天地混沌②如鸡子③,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④,天地开辟,阳清为天⑤,阴浊为地⑥。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⑦,神于天⑧,圣于地⑨。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⑩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⑾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⑿。后乃有三皇⒀。
【注释】
①本文选自《艺文类聚》。②混沌:我国传说中宇宙形成以前清浊不分,模糊一团的景象。③鸡子:鸡蛋。④岁:年。⑤阳清为天:按古人理解,阴阳两种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东西。阳的这种元素是清而轻的,就上升为天空。⑥阴浊为地:阴的这种元素是浊而重的,就下降为大地。⑦九变:形容变化极多。“九”表示多的意思。⑧神于天:他的智慧超过了天。“神”指智慧。⑨圣于地:他的能力胜过了地。“圣”指能力。⑩长:升高。⑾数:用数计算。⑿长:身材高。⒀三皇:传说中的三位神人,说法不一,有说是天皇、地皇、人皇,有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第五篇:盘古开天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
激趣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拔根毫毛就能变成千万个,师:他们呀,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我们伟大的祖先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构思出美丽的故事,解释世间的万物,这些故事,就是神话。(屏幕:神话)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师: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再写点。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初读课文一:
师:打开语文书71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
师:大家都认真读过了课文,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词语:血液 累倒了指名读。)
(“血”,还有一个音读“xiě”。流血了。口语叫流“xiě”了。书面语读“血”,血液,再读。”累倒了的“倒”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指“倒下)
(出示:四肢 肌肤)
师:读的很准确,肌肤和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跟身体有关。
师: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你还能说几个有月字旁的子吗?
(出示:一丈 混沌)
师:知道一丈有多长?
师:其实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基本上就是一丈。
混沌是什么意思?指名说,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自己读读,该选哪个?齐读。
(出示:巨大的变化、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抓中心句词
师: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熟悉了生字词语。不过,读课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读书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生:默读课文。师:你说。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是呀,这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来,一起读。
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你能把这句话读成哪一个词语?你说。
生:创造。(“美丽的宇宙”是怎么来的呢?创造)师:创造是要求会写的字,跟着老师,我们边写边记。
“创”的左边是“仓”,一捺要变成一点。
“造”字,先写里面的告,再写外面的走之底,这一捺要写得曲折一点,有了曲折就好看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吗?
生:就是做。
师:有这么点意思。
生:做的意思。
师:你们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课题中的开就是“创造”,也可以说是开创。
第一段教学1: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幅幅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师: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读出它的神奇,一会请同学读一读。
师: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神奇的画面活起来。来,你读。生: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
师:(启发指导朗读)你这是混沌的一小团,那个时候,宇宙是一大团混沌,混沌一片啊。你再读。
生:(继续)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语 气稍微平淡)……
师:(示范)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强调“一直”和“十万八千”,八千教师用虚 声来读,效果很好)。
生: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学第二段
师:谁接着往下读,把我们领进这一个神奇的故事中去。生: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 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读得不错,你们知道什么叫抡起吗?(拿起)
书上为什么不用“拿”而要用“抡”呢?咱们读读、做做感受一下,孩子们,做做什么是拿起
再读读书上的语句,做做盘古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评价
(你感受到了斧头的重,你还发现了什么)(你做出了抡的动作)
(抡的目的是为了-----更使劲地拿)
(他感受到了,一个“抡”字,多用力呀,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一定是----(引导)很用力的。那应该怎么读呢?
(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自己化身为盘古,劈向眼前的黑暗)师:这时,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生:把眼前的东西劈开!
师:多有决心呀!就带着这份决心和力量,一起读!
生:(读)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引读:这一劈,宇宙发生了巨变,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读!生读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qing,意思一样吗?
生:轻是重量轻,第二个“清”是„„(一时想不起合适的词语)
师:能用第二个“清”组个词吗?
生:清楚。
生:清淡。
师:清淡是指吃的东西。这句话中的“清”我们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清水、清澈。
师:对,我们用组词的方法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仿佛就是重而浊的东西。请读下半句。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师:男同学,你们仿佛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一起读。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女同学!
生:(女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请你再仔细读读,发现了什么吗?
生:老师,我发现上下半句话字数是相等的。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我发现上下两个半句有很多的反义词?(师插:你说说都有哪些?)清 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屏幕点红词语)师:真棒!火眼金睛,一下字就发现了四组反义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反义词 清----浊 浊对清 轻——重 重对轻
上升----下降 下降对上升 天----地 地对天
师:还有发现吗?
生:我发现缓缓和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师:告诉我们?
生:很慢。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四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这些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给写清楚了。我们在读时候就要关注它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要通过你们的读,让人们感觉到,奥,原来天和地就是这样分开的呀!
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地是重而浊的呀,是那样的厚重,再读一遍
(生读)
师:可是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交织在一起,这样的景象就叫——
生:混沌一片。
师: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混沌,今后再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这样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师:孩子们,盘古一把斧头劈开了天地,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想到什么词儿没有?
生:力大无穷。
师:还有吗?你想想,天地被劈开了——
生:一鸣惊人。
师:盘古是为了出名吗?这个成语确实不好概括。一把斧头劈开了天地,我们可以说盘古在开——
生:开天辟地。
师:前所未有的壮举。(板书)
学第三段:
师: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藏着一个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否发现。
(生自由朗读)
师:发现了吗?盘古什么样的动作?
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印影件)这个动作用哪个成语来表示?
生:顶天立地。
师:真好,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经矗立在你的心间(板书)
学第四段1:
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
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看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找到了吗?一起说!
生:(齐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句话叫这个自然段的——
生:中心句。
师:真棒!你们已经学会了抓住中心句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了。师:如果又让你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什么字? 生1:巨大 生2:变化
师:是啊,是的,巨大的变化。有了这些神奇的变化,才形成了美丽的宇宙。听老师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师范读,同时配乐出画面)师:大家自由读读看 指名读
(指导隆隆的雷声)生:(读)“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师:这雷声太温柔了,谁再来读一读?(评价语言:句子应该读得抑扬顿挫,有轻的地方,有重的地方,有起也应该 有伏)
师:来,带着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试一试。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你们来接。(投影出示文字和画面,师生配乐接读。)(指导滋润万物的雨露)
生: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滋润万物的雨露。我想到了润物细无声,你们见过雨露没有?
生:见过。
师:伸出你的小手,这就是一片绿绿的叶子,上面滚动着一颗露珠,什么样啊?
生:圆圆的。
师:圆圆的雨露,像什么啊?
生:洁白的珍珠。
师:美吗?
生:美。
师:那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雨露呢?来,在你的掌心,就托着这样的雨露,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轻一点,别把雨露震落。
(生读)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段话的结尾是什么? 生:省略号 师:
省略号,六个小点儿,那就意味着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象,你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画面。比如,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师: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来看看这组图片 师: 启发: 石头:
图上是什么?什么样的石头?
你觉得盘古的什么会变成坚硬的钻石? 牙齿:
牙齿还可能变成什么? 头发:
头发还可能变成什么?
宇宙中有这么多美丽的事物,他们都可能是什么变得呢?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变成了()的()”补充完整
师:停!(指投影)提醒一下同学注意,注意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么。不要光光是什么变成了什么。明白吗? 学生
师:这排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说!注意你在说的时候也要让人感觉到神话的神奇,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
生1: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绿油油的藤条。生3: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生4:他的牙齿,变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生5:他的脚指头,变成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头。生6:他的鼻子变成了(迟疑地)大大的山洞。
师:鼻子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山洞!好奇特的想象啊!生7: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棵棵小草。
生8:他的五个指头,变成了珍贵的民族饰品。师:变成了饰品是吧,你的想象够独特的。生9: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师:哦,连金灿灿的丝线也变出来了!生10:他的牙齿变成了美丽的星座。
师:大家的想象的确是太神奇了!原来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这美丽的宇宙。(板书:身化万物)
师:同学们,当我们把这个故事这样读成三个词语的时候,我们发现,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吧故事写清楚、写完整的,把这三个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我们自己的想象,读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我们回去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你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那就是你的——
生:创造。
其实《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也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用粉笔将“创造”和课题连上线),让我们也同样记住这些可敬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