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科名称14

时间:2019-05-13 01:2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学科名称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学科名称14》。

第一篇:教学设计学科名称14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九年级历史上册国民革命的洪流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已经对唐代的政治、经济情况有了初步认识,通过本课,引导学生将民族关系史与唐的政治史、经济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唐朝发展的概况。

2、学生认知特点:初二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而本课是一节民族关系史的内容,枯燥的说教式授课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应在授课时,利用本课内容的故事性较强特点,注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5.教学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教学课时:1课时 7.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50页课文,勾画标注下列问题: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1924年。广州。内容:①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宗旨:对内“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定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主义”);②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意义: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2、黄埔军校建立的历史背景、创办人、时间、地点、全称、校长、作用分别是什么?

历史背景:国共合作。创办人:孙中山。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校长:蒋介石 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黄埔军校校门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 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4、根据文中提供的有关孙中山的材料及所学知识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 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于是,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并以军校的学生为根本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他们在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二、北伐胜利进军: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51页至53页,勾画、标注、思考下列内容:

1、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战争的时间:1926年。

3、北伐战争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吴佩孚主力

4、北伐战争的经过: 江西战场:消灭孙传芳主力,占领南京 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5、结果: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6、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

分析提示:一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争的正义性;

(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

(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

(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

(2)作战方针正确(先打两湖,再打江西,然后挥师北上);(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因此北伐战争是“天时、地利、人和”,胜利是必然的。

阅读教材最后自然段,标注下列问题:

7、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怎样?为什么?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因为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阅读教材最后自然段,标注下列问题:

1、时间:1927年4月

2、建立者:蒋介石

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职能:她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

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四、课堂小结:

歌谣是浓缩知识点的有趣的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下面是我用歌谣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的小结,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8.课堂练习:

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怎样?为什么? 9.作业安排

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多媒体课件 11. 自我问答

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吝啬鼓励的评价语言,同时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表现。要求小组长记录好每位成员在本课中的表现,做好组评;学生自己做好自评: 教师可根据作业(课后研究性课题)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师评。

第二篇: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范文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图形的旋转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图形的旋转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来学习,有相当困难,学生虽与较为抽象的知识感觉不好理解,故而,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克服这些不足。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设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上遵循了适合与学生学习的规律,但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有效突破教材重难点,多媒体的使用在本节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方向、点、角度),并能利用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简单的电脑操作、探究、观察结果的过程中,学习图形旋转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

情感与态度:

感悟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的

师:你们喜欢看少儿节目吗?生:喜欢。师:你们看过大风车节目吗?喜欢吗? 生:看过。生:喜欢。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好吗?(播放大风车课件)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很多大风车在转。

师:看到这些大风车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吗?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个大风车。它是怎么得到的?

它是由那个基本图形得到的? 师:这些图形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生:都是旋转得到的

师: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图形的旋转。(板书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课件出示风车图)结合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来观察,这个图形是怎样得到的?

生:它是由一个半圆形旋转得到的。师:你来指一下。生:到前边来指。

师:为了方便我们观察我把它分成A、B、C、D四个部分。(课件演示:在图案中分割出4个相同的图形,分别标记A、B、C、D)2.图形B可以看做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打开我的文档下的图形旋转资料库,观察风车的动画演示。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3.学生汇报

师:图形B可以看做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的? 生:图形A旋转得到图B。(师根据回答来演示)师:如何旋转的?

生:图形A绕中间那个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B。师:谁能用字母给这个点起个名字? 生:点O 师:这个点我们通常用O来表示。(点O点)师:图形A旋转成图形B围绕的这个点O应该叫图形的什么? 生:旋转点。

师:好我们就叫它旋转点。(板:旋转点)师:什么方向旋转的? 生: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教师:什么叫顺时针方向? 生:钟表旋转的方向。师:(课件演示顺时针方向。)教师:手指电脑屏幕我们一起比划一下什么是顺时针方向。教师:那这是什么方向?(师比划逆时针方向)生:是逆时针方向。生:动手比划。

师:图形旋转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概括起来应该叫什么? 生:图形旋转的方向。(板:旋转方向)师:对,我们就给它叫做旋转的方向。师:旋转了多少呢? 生:旋转了90度。

师:那怎么来看旋转了90度?

生:以旋转点引出的一条边为标准进行观察。(学生到前操作,或切到学生的电脑)师:旋转了多少度,应该叫做图形旋转的? 生:角度。(板:旋转角度)提炼三要素。师:刚才我们说图形的旋转和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有关。这三个就是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在叙述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中这三点缺一不可。

师:围绕这三要素谁再来说一下图形B是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的? 生: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师:一起说一遍,图形B起。

师:图形C、图形D是怎样变换得到的? 师:和你你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生:交流。

师: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如何变换得到?

生汇报: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师:有其他意见吗?

生: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的。(师演示逆时针课件)

师:270度是怎样得到的? 生:解释。师:图形D怎样变换得到的?

生: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生:„„

师:图形B怎样变换得到图形D?(教师指图形B。)生:两种说法。课堂小结:

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研究,我们了解了图形的旋转和什么有关? 生: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师:课前你提的数学问题得到解答了吗?对于这部分知识还有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那下面我们进行自主闯关。

(三)自主实践、深化体验 1.自主闯关 师:请同学打开图形旋转资料库中的自主闯关,你都看到了什么?独立做,遇到困难的可以寻求小组同学和老师的帮助。预备——开始。生:独立做

2.小小设计师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和信心挑战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你能在电脑中设计下列美丽的图案吗?(课件演示雪花图的旋转过程)最后就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简单图形,运用旋转这支画笔,设计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加多姿多彩,好吗?

独立做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师:你都做对了吗?这节课学的快乐吗?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图形的旋转,了解了很多复杂的美丽的图形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观察、多练习,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有美。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 自我问答:

怎样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答: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半圆旋转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表象,学生通过观察课件的动态演示,在观察中动脑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表象,便于学生比较、归纳出结论。以“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篇: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数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与温度计的对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 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

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温度计)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有选择处理数学信息,作出大胆猜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能够在师评、生评、自评的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难点: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师:大家学过数轴吗?

若有学生产生疑问,则出示小黑板题目: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0、2、、1.5(在数轴上标出0、1、2、3)

2、师:学上节课的时候,“数不够用了”,就出现了谁?

若生只答负数,后面教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时则通过有理数的“正数、0、负数”分类来帮助学生理解。

若生答有理数,则引导回忆有理数的“整数、分数”分类,再举相应的数例,后面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以帮助学生理解。

评价学生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入下一环节。

二、新授:

1、学画数轴。

让学生举生活中负数的例子。

出示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小黑板),让生读出其读数。

(温度计的读数绝对值不宜过大,便于作图时确定单位长度,本课中的数轴尽量使单位长度确定为1。)

师:想不想将它们也在数轴上表示呢?

师示范画数轴。

板书时,隐含强调数轴的三要素,在标注负数时,方法有二:一是与温度计比较;二是观察距离原点正(反)方向几个单位长度。强调:负数从0向左写起。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师:请将小黑板上的温度计读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师口述例1。

师:将有理数分类时的例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师:是不是每一个有理数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板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出示例2,指名板演。

3、相反数。

师:观察–2和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考虑:①数的表现形式;②数轴上的位置。师小结,给出“相反数”的概念,强调“互为相反数”。..师:再举几组例子。

师生找朋友:师口述一数,生答其相反数。师:相反数还有什么特点?再议一议。

师:有人不愿意了,“你们都有朋友,我好孤单!”是谁孤单?(师可提示谁不说正负)特别地:0的相反数就为0吧。

4、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由生活中温度由–5℃、–2℃、0℃、2℃的变化,结合小黑板温度计图,引导学生。

师:数轴上越往哪边数值越大?(侧放小黑板,温度计真像数轴)越往哪边数值越小? 师:试从数轴上指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思考:正数与0、负数与0、正数与负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例3,指名板演,讲评。

补充:﹣5<()﹣5 >()

﹣3<()< 3

三、练习:

教科书第39页“随堂练习”内容。引导,讲评。、四、课堂总结,评价。师生总结本课内容。

师:你感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五、作业。

第四篇: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未来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谁把距离拉近了传媒拉近了时空

所在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传媒拉近了时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谁把距离拉近了的一课。我所带的五年级共有学生2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0人,均身体健康,活泼开朗,好奇心比较强,课堂发言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教学内容分析:

《传媒拉近了时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谁把距离拉近了的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种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种类;了解传媒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学会从电视、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学过程 :

(一)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师:小小窗口感知大千世界,了解传媒,感受精彩,今天老师将同学们一起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教师出示课前阶梯攻关目标:

1、什么是大众传媒?

2、生活中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写出所知道传媒的种类,越多越好)

学习小组根据预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知识攻关。

(二)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1、师:下面进入生活测试目标,生活测试目标主要是要考察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求同学们回答过程中,必须要联系自已的生活实践做答,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有20秒钟时间选择决定自己的测题选项。

2、学生选择不同生活测试题,小组合作,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三)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教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媒体的传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播放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师提出问题:请问这段音乐你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能说出这首歌最初是通过哪种传媒来进行推广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

2、教师提出有关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解答。

3、学生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1、师:现在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书刊网络,各种媒体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媒体世界中,哪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受到大家欢迎呢?让我们做个课堂小调查吧。

2、学习小组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广播节目类型、报刊书籍类型,有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填表

3、学生自由总结自己喜欢此类型媒体的原因。

(五)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1、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看电视、报纸、听广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生活聊天室,一起聊聊吧!

2、出示问题:昨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叔叔与神舟五号的故事,我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资料,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

(六)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1、教师布置新任务,出示问题:

问题一:我家终于要买电脑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哪种品牌最好,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问题二:最近我们要到郊外去野餐,可是总担心天气不好,如果万一下雨了,那多扫兴呀,这可怎么办呀?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组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第五篇: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所在班级有47名学生,他们聪明好动,学习积极,但思考问题缺乏深度,计算粗心大意,计算正确率不高,学生的数 学素质层次不齐。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全新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施教》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7)学生汇报。(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资料及资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课件。

教后反思:这节课在平均分又分不完的基础上引出余数的概念,然后应用除法算式来进一步提升余数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明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内涵。重点是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如何书写,如何理解,这是这节课的核心点,也是不容易突破的教学难点,教者一定要在这里加大训练力度。

下载教学设计学科名称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学科名称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6和7

    1.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6和7的认识》(小学数学一年级) 2.学生的好奇心: 一年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深,上课只能坚持20分钟。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有好奇心,利用他们的好奇将他们引到我......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模版)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立定跳远》一、教材分析: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

    算式名称教学设计

    算式名称 教学内容:p45,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1、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一、概述 学科:历史 年级:七年级 课时:1课时 学习内容:通过对故宫和长城的了解,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

    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模 板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

    汉字笔画名称教学设计

    第一讲写字的基本常识 第二课 汉字的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 第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汉字常用的20个基本笔画。第二,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比对的良好习惯。......

    教学名称

    【教学名称】弟子规 (低年级) 【课程类别】弟子规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弟子规 【教学难点】让学生背诵弟子规 【教学器材】无......

    2014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设计

    2014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设计 荐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What colour is it (3000字) 荐荐小学英全语英英说语教课案 稿(800范字) 文 荐英语教师全英文说课稿(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