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伤仲永》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伤仲永》教学设计(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2,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3,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法制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难点: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 :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 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 1,导入:
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到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这些话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
方仲永的变化分为---个阶段,写第---阶段的句子有----------------,写出了-------。3,学生说话:
(1)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1 阶段的句子有“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出了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
(2)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2 阶段的句子有“……不能称前 时之闻”,写出了方仲永才能衰竭。
(3)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3阶段的句子有“又七年……泯 然众人矣.”,写出了方仲永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4,再读课文,思考方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看谁 又快又准。
明确: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教师小结:通过前二步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所讲的故事和方仲永发生变化 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说明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第三步,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读课文,准备讨论下了问题:
(1)用今天的立场去面对,方仲永的父亲违背了什么?触犯了那些法律?身边 有无类似情况发生?
(2)同学们,《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生、家长有哪些规定?(1)明确:在今天看来,方仲永的父亲违背了家长的教育职责,侵犯了孩子受 教育的权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当今,类似方父的现象不少,一些家长为了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 前途,一是孩子学习不理想,二是家庭难供给,不如早些打工赚钱来的实惠,迫 使子女辍学不尽教育义务。
(2)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篇:《伤仲永》教学案
5、《伤仲永》教学案主备课:罗玉萍审核: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自主预习
(一)、文学知识链接: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
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
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
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
六家)
(二)、文言词汇
1、给下列字注音
隶()扳()谒()邑()矣()泯()称()卒()焉()耶()
2、说出下列词类活用词语的意思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父利其然也利:名词的意动用法,3、解释重点词语
①世隶耕隶:②未尝识书具尝:
③并自为其名为:④指物作诗立就就:
⑤稍稍宾客其父稍稍:⑥或以钱币求之 或:⑦环谒于邑人 环谒: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⑨泯然众人矣 泯然:⑩受之于天受:
⑾贤于材人远矣 贤: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
4、对文中的“之”“于”“其”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
① 忽啼求之:② 借旁近与之:
③ 余闻之也久:④ 不能称前时之闻:⑤ 卒之为众人:
于:
① 环谒于邑人:② 于舅家见之:
③ 贤于材人远矣:④ 受于人者不至:其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
二、合作探究
5.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6.本文题目《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8.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10.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三、巩固测评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邑人()环谒()不能称()世隶耕()泯然()或以钱币乞之()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未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环谒于邑人()
3.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1.父异焉()
2.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邑人奇之()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5.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代的王安石,是杰出的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7.《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
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20《伤仲永》学案语文版
20.伤仲永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词语解释,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寻找方仲永才能变化的原因。
3.树立自己正确的成功观、认识后天教育史成才的关键,培养勤奋学习的学习态度。
学法指导
借助工具书,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在反复诵读中中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勤奋学习的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王安石,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著有。
2.读准加下划线的生词
日扳仲永()
环谒于邑人
()
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3.根据句义,给下列句子,用“/”画出停顿。(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余闻之也久。
4.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未尝识书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且为众人
固众人
5.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余闻之也久。
(3)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合作探究
探究一:初读课文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品读课文
作者对方仲永的变化有什么看法?
我的收获
根据方仲永才能变化的原因,联系《为学》中阐述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20.伤仲永
自主学习
1、北宋、半山、《临川先生文集》
2、pān、yè、chèn、mǐn 3.(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余闻之也/久
4.曾经、从此、有的人、牵,拉、消失的样子、成为、本来 5.(1)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纷纷请他的父亲去做客。(2)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3)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声誉相称了。
(4)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合作探究 探究一:初读课文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年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的才能;
(2)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3)到二十岁左右(“又七年”)完全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泯然众人”)。2.他的泯然众人的原因不止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1)周围环境的影响,邑人 “ 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从其父角度来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父亲贪图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并没有让仲永在后天接受教育。
(3)从仲永本人来看,他没有上进心,自己亦不主动学习,也就是个人主观不努力。探究二::品读课文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否能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因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作者对方仲永的经历感到很惋惜(题目《伤仲永》的“伤”字就最能看出),同时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我的收获
答案提示(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围绕勤奋学习和后天努学习目标
第四篇:《伤仲永》
伤仲永
知识要点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仲()永世隶()耕邑()人不能称()....
(2)mǐn()然或以钱币qǐ()之环谒日pān()仲永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
未尝()识书具父异()焉邑人奇()之日...
扳()仲永 .
指物作诗立就()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或().....
以钱币乞之贤于()材人远矣.
2.文学常识填空
《伤仲永》选自,作者,号。他是(朝代)的家家,之一。
综合运用强化训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文章为什么以“伤仲永”为题?
2.方仲永具有怎样的非凡的天资?作者为什么要竭力渲染他那令人惊叹的禀赋?
3.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4.你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引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来解释。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夫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夫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将该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 第一段中“夫利其然也”中的“其”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原文:
译文:
② 第二段中那句话揭示了方仲永悲惨的结局?
原文
译文
③ 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
译文
(2)“余闻之也久”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3)请你为仲永思索一下,怎样才能避免变成庸人的命运呢?
(4)本文的语言十分洗练,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了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之态。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非常精妙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6.语段写作
请以“想起方仲永„„”为题,写一篇读后感,不超过300字。
综合训练强化训练答案
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文章以“伤仲永”为题,表明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为什么“伤”的道理,突出了作者对仲永这位神通的泯灭而感到无限惋惜之情。
2.竭力渲染方仲永幼时非凡的天资,雨后填的“泯然众人”形成巨大的反差,为后文
议论铺设充分的基础,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3.即使天生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后天的努力学习,也会变得平庸无奇。作为普通人更
应该重视后天的学习。启发:联系实际谈,合理即可。
4.从文章第三段中“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来看,作者主要借方仲永的惨痛教训,阐明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从而告诉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学习。
5.(1)
①
原文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②
原文 泯然众人矣
译文他的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③
原文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文他最终成为普通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很好的后天教育。
⑵承上启下
⑶继续学习、培养才能,不放弃后天的努力。
⑷如第一句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不到十个字就交代了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家世。接着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迫切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聪明、文思敏捷的神通形象跃然纸上。
第五篇:《伤仲永》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伤仲永》讲述了一个“神童”因“不使学”而最后“泯然众人”的故事,并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以及强调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重要性。所以,教学本文,在指导学生掌握了重点文言字词句之外,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可让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章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直至成诵,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方法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采用朗读贯彻文言文教学过程始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探究质疑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导入
(学生回答前明确复述故事要注意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二)温习文本,深入探究
1、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最终的“泯然众人”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却能在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那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