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
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
--培训心得
通过本次会议的学习使我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扬师德之风帆;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爱学生;
三、理论结合实际;四与时俱进。
学习关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的专题,让我明白了教学设计对上好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备课只是教师自己根据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而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扬师德之风帆
一个家少了人情,那只是一座空房子,一个教师少了师德,那只 是一个教书匠。教师的伟大不在于做出了多么骄人的成绩,而在于在他们身上有道美丽的光环——师爱。教师不能只是个教书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就应该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成才。所以我们更加要认真的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教师起到的更多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现代教育不再是“灌输式”的教育,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空间,在适当的指引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教师“一把抓”的课堂,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适时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缺乏鉴别能力,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活动的影响,教师应该及时发现,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这还需要老师运用一些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作为教师也不能随意说出学生的隐私,学生的隐私也应该受到保护,否则学生幼小的心灵可能就会受到伤害的,特别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更加需要我们的关爱。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不能任意去辱骂学生,或者歧视学生,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给学生贴上标签,不能说他是差生,他就一无是处,不能说他起点低,就不能学好,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无数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增强自身的优势,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更多去暴露他们的缺点,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平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能力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适时的赞美,是对学生一种莫大的肯定,教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回应,也可能伤害到学生,所以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语言和行为,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引导。
三、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应该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具有普遍性,它起到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我们在参照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时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使三者更好的结合,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四、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能力要求高的教师,更应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第二篇: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摘要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教师是否“有效”,就要看他是否能把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和策略恰当自如地体现在设计之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将课程标准落实到课时教学目标中。本文以《药》为例,分析其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和缺失,力求从中归纳出有效教师应有的教学设计能力。
关键词 有效教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Instructional Design Capabi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
――Tak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Medicine” as an example
ZHOU Xiaoxu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suggests that, a key actor of effective teachers i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s to produce high success rate of teaching to students, and make the challenges beyond the given information.If the teachers are “effective”, we should see if he can appropriately reflect the key of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design free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 and make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lemented in class target.This paper takes “Medicin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ts use and lack of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strive to learn proper instructional design capabi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Key wordseffective teachers;instructional design;teaching target;art of questions “有效教师”――从教学设计开始
“有效教师”是有效教学现代定义的核心概念,其关注教师本身,更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一个有效教师,往往是重视师生互动的、懂得在恰当时机选用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成就感。《有效教学方法》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导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5)确保学生成功率。同时以巧妙提问作为辅助提高教学效果。以上述方式作为有效教师的骨骼,架构起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
有效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统筹各种因素,对教学时间、顺序以及节奏实施全面而系统的调控,从而使整体教学行为产生的效果比任何单独的行动能达到的效果都要强烈。课程、学习目标、教学材料以及学习者组合在一起,为有效教师选择恰当的有效教学行为提供决策的环境。而从关键行为到具体行为,从教学目标到课时目标,从预期的有效教学向实际的有效教学过渡则离不开教学设计。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前期分析、教学目标阐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与修改以及教学设计的总结性评价。把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以及辅助行为合理地纳入到教学设计,将会是有效教学在思维和技术层面的预演。案例分析――以《药》为例解读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药》是鲁迅的小说,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通过前期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和形成性练习四个部分对小说教学进行了规划。
在前期分析部分,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新教材背景下该课的教学现状的分析。通过截取极为精彩的第三部分――茶客谈药,由“茶馆”这一江南学生熟悉的场景切入,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意在以人物性格分析为重点,在互动活动中合作探究小说主题,力求从感性赏读逐步走向理性的认知。通过互动活动的引入提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更使教师引导学生与作家与文本展开对话的情境。指出了分析形象,揣摩主题的途径,同时指明了作品仰观俯察的视角。
第二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1)通过细读品评和交流,知道本文的基本内涵。(2)体会鲁迅小说在情节安排、形象塑造乃至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3)感受作品中夏瑜及作者鲁迅的人格魅力。结合第一部分的宏观建构可以发现,这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指向的是内容和情节、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以及主题与思想意蕴。以“由点及面,由感性到理性”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了进行了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认为,在教学设计阶段,有效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更多的是对行为目标的表述――它应该界定出可观察的结果的特定的教学目的,它应该陈述发生预期学习的条件,它应该明确规定标准的水平,也就是在明确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能在教学中预期的行为的数量质量等。在行为目标中,必须要用直接的、具体的和可观察的方式来表达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编写必须具备上述三方面的内容。界定条件是为了把教学内容置于特定条件下,使教学集中于一点而不是空泛的,缺少结构的。同时,在以后以这个目标为基础的考试中,我们也可以更加公平和准确的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设计,也是整个设计的主体内容。在第三部分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应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以长文短讲形式开展教学。运用了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提问的设计、三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开展,以此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有效教学认为,作为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辅助手段,提问的艺术在于“区分了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作为教师,提问艺术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教师传达给学生运用的技巧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用问题的灵活性。通过提问手段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或者让学生思考呈现过的材料内容,从而使他们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
按照有效教学法对有效教师的界定,有效教师的一个标志就是组织能产生中高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那么,在教学设计层面,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符合上述标准呢?
结合本文教学设计案例中的有效与空泛,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的能力。第二、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灵活运用各种关键行为的能力。第三、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合理选择辅助行为的能力。第四、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始终对教学设计的最终旨归有明确的认知乃至独到的见解。结论
教学设计的归宿在于学科。如何使教学设计更为“有效”?如何在科研与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通过案例与分析可以给学科教师启示,同时根据自身的教学习惯以及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已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2]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3]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着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三篇: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以《药》的教学设计为例
作者:
周 笑 雪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教学设计师连接课程与教学的纽带,是组织和安排将教学的蓝本。教师是否“有效”,在教学设计层面考察,就要看他是否能把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和策略恰当自如地体现在设计之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将课程标准落实到课时教学目标中。本文以《药》为例,分析其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和缺失,力求从中归纳出有效教师应有的教学设计能力。
关键词:有效教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提问艺术
一、“有效教师”
——从教学设计开始
“有效教师”是有效教学现代定义的核心概念。不同于以往从伦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好老师的界定,它关注教师本身,更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一个有效教师,往往是重视师生互动的。他懂得在恰当时机选用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成就感。《有效教学方法》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
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导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5、确保学生成功率。此外,巧妙提问作为上述五种关键行为的辅助,也是常用的。它们好比有效教师的骨骼,架构起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
有效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统筹各种因素,对教学时间、顺序以及节奏实施全面而系统的调控,从而使整体教学行为产生的效果比任何单独的行动能达到的效果都要强烈。课程、学习目标、教学材料以及学习者组合在一起,为有效教师选择恰当的有效教学行为提供决策的环境。而从关键行为到具体行为,从教学目标到课时目标,从预期的有效教学向实际的有效教学过渡则离不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背景下,教学设计主要是狭义的教学设计——包括的就是学科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阐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实施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前期分析、教学目标阐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与修改以及教学设计的总结性评价。把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以及辅助行为合理地纳入到教学设计,将会是有效教学在思维和技术层面的预演。有效教师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产生作用了。
二、案例分析
——以《药》为例解读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药》是鲁迅的小说,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通过前期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和形成性练习四个部分对小说教学进行了规划。
在前期分析部分,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新教材背景下该课的教学现状的分析,王老师认为“作为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比比皆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的面面俱到”。因此他截取了全文中极为精彩的第三部分——茶客谈药,由“茶馆”这一江南学生熟悉的场景切入,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意在以人物性格分析为重点,在互动活动中合作探究小说主题,力求从感性赏读逐步走向理性的认知。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教师建构了一个足以容纳师生双方的平台——这个平台绝不是无所依傍不着边际的空中楼阁——它是立足文本的,是与小说的思想内涵密切相关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更是教师引导学生与作家与文本展开对话的情
境。它指出的不仅仅是分析形象,揣摩主题的途径,更是读者对作品仰观俯察的视角。
接下来,王老师在第二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品评和交流,知道本文的基本内涵。
2、体会鲁迅小说在情节安排、形象塑造乃至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
3、感受作品中夏瑜及作者鲁迅的人格魅力。结合第一部分的宏观建构,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指向的是内容和情节、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以及主题与思想意蕴。三个目标与“由点及面,由感性到理性”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但是,设计者对目标的表述,尤其是后两个目标,明显缺少可操作的限定条件和明确的评价标准。究竟学生又怎样的表现才算是体会到了情节安排和形象塑造的特点?有怎样的表现才算是感受到了作品中夏瑜的形象和鲁迅的人格魅力?
有效教学认为,教学目标的意图在实践上主要有二:其一,是详细列出能实现教学目的的特定的课堂策略,从而使教学目的向课堂成就靠近;其二,是表达教学策略,表达的形式使你能够测量这些策略对学习者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在教学设计阶段,有效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更多的是对行为目标的表述——它应该界定出可观察的结果的特定的教学目的,它应该陈述发生预期学习的条件,它应该明确规定标准的水平,也就是在明确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能在教学中预期的行为的数量质量等。在行为目标中,必须要用直接的,具体的和可观察的方式来表达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编写必须具备上述三方面的内容。界定条件是为了把教学内容置于特定条件下,使教学集中于一点而不是空泛的,缺少结构的。同时,在以后以这个目标为基础的考试中,我们也可以更加公平和准确的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界定的条件可以多项并存,但也要适度适量,不必过于细化。陈述目标水平则是为了考量该行为在特定教学条件下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实现了预设的目标。
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设计,也是整个设计的主体内容。在第三部分的教学过程设计中,王老师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堪称长文短讲的典范。他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点有效教学手段:第一,多样化教学。如音频范读的使用,使学生接收到了视觉之外的阅读刺激。第二,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如分组讨论的设计,使学生的看法可以更大限度地融入到课堂,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提高学生学习成功率的可能。第三,提问的设计。王老师的提问设计主要有:“茶馆里有哪些人?茶客在谈论什么事?”,“听录音,感受这些人是怎样的人?”,“你最想谈的是那个人?为什么?”,“夏瑜如果地下有灵„„你认为最让他心痛的是谁?为什么?”以及“推断叹药之前可能发生了哪些事呢?结尾应该怎样?”
有效教学认为,作为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辅助手段,提问的艺术在于“区分了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内容问题主要是指让血色很难过直接处理教师所教内容的问题,它们往往是直接的,低层次的,事实的。而过程性问题则与之对应,是间接地、高层次的、开放的问题。作为教师,提问艺术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教师传达给学生运用的技巧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用问题的灵活性。问题自身很少是目的,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手段,通过它们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或者让学生思考呈现过的材料内容,从而使他们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在《药》的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了恰到好处的提问,从最开始的内容
问题,到结尾处的过程问题,提问的设计辅助着其他手段,为实现教学目标,促成学生成功学习而服务。它们就像一条时隐时现的线索,引导着学生从感性的体验逐步走向理性的认知。
三、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
通过对王老师《药》的教学设计各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药》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它体现了设计者在各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行为的把握和运用;《药》的教学设计并不是完美的,它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表述上缺少可测量的表述,直接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浮躁——小说的主体内容都包含在茶客的对话之中,人物性格、情节演进乃至主题思想,无不与对话描写息息相关——教学过程设计虽然巧妙,但是脱离了小说的语言描写这条根本线索,难免会有空泛浮躁的弊端。
按照有效教学法对有效教师的界定,有效教师的一个标志就是组织能产生中高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那么,在教学设计层面,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符合上述标准呢?
结合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案例中的有效与空泛,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的能力。
第二,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灵活运用各种关键行为的能力。
第三,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合理选择辅助行为的能力。
第四,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始终对教学设计的最终旨归有明确的认知乃至独到的见解。
教学设计的归宿在于学科。如何使教学设计更为“有效”?如何在科研与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案例与分析可以给学科教师启示,将启示转化成成长的营养,还需要学科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3、《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着发展》钟志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怎样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预设能力的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这场重大的教育变革中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但目前我们感到,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学的轻松呢?
一、找准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培养能力、智力、非智力的设计。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 “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 “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
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显然,教师们尽管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4、有教案的企盼却无设计的意识。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却从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我就怎样教”去备课;也有些教师钟情于《优秀教案选》等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还有些教师备课时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裁剪某些环节重新组合,粘贴成简单的教学思路等。这些现象说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设计的意识,教学时严重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并逐渐在依赖中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有些教师离开教参无法备课,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5、只重教学前的设计却忽视了教学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当前,大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教学前的预先设计,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中没有关注教学对象的存在,没有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准备的结果,不能反映课堂的复杂性,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尤其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学设计也就画上了句号。这种封闭的设计过程,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专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学会处理教 材和组织教学活动,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1、领悟、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数学知识。
例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分组摸球,感受“可能”
谈话:如果口袋里既有红球又有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每个组都来摸一摸,请组长在不透明的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比比哪个组动作又快又安静。做摸球游戏要注意什么呢?摸球前先要把口袋里的球搅一搅,摸球的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口袋里,摸后要把球放回口袋,一位小朋友在摸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看。从1号小朋友开始轮流摸球,每人摸两次。
活动结束后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片段二:
转盘游戏,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出示转盘(转盘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大小一样),教师介绍转盘上三种不同颜色的区域以及转盘上指针的作用。
提问:推想一下,转动转盘,停下来时指针会指着哪里? 指名学生说想法。谈话:我们要来转一转,看看结果与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请每位小朋友先猜一猜指针可能会指着哪里,再由组长转转盘(教师与一小组示范:1号小朋友先猜,猜了以后组长再转,接下去2号小朋友猜,组长再转),从1号小朋友开始,每人猜一次,轮到组长时,组长自己也要先猜再转。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后,提问:刚才哪个小组6个人全猜对了? 追问: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出示只有一种颜色的转盘,提问:如果是这样的转盘,你们能不能都猜准确?为什么前面这个转盘就这么难猜呢?
有十几位学生举手。片段三 联系实际举例。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书上有一个问题,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又有学生补充:“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
老师肯定地说:“你们说的都是对的。”(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老师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说:“你们说的六边形、七边形是这样剪出来的,这些图形与我们前段时间认识的多边形不太一样,但它们也是多边形。”
片段一中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学生摸球后,教师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教师会这样设计提问说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每次摸球都是独立事件,摸到红球或者蓝球的可能性是0.5,不管前面摸了几次,不管前几次摸球的结果如何,对后一次摸球的结果没有影响。教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片段二中学生小组活动后,没有哪个组6个人都猜对,这时教师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而不是“为什么猜不对呢?”因为转盘上有三种不同的颜色,一个小组有6人,6个人都猜对的概率是三分之一的六次方,6个人都猜对的可能性极小,但有猜对的可能,因此教师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片段三中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上只给出了三个答案: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因此当学生说出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并得到上课教师的肯定时,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认为是上课教师讲错了。
其实,学生说的这些答案确实都有可能,有这样几种剪法:
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这些图形都是多边形,有一些是凸多边形,像(1)、(2)、(3),有一些是凹多边形,像(4)、(5)、(6),小学阶段研究的都是凸多边形,因此教师教学用书中只给出了三种答案,但这并不能说明后三种剪法是错误的。学生若只提出前三种剪法,那教师不必提出另外的剪法,若学生提到了后面的三种剪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若我们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不可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反思、就不可能逐字斟酌设计提问、就不可能对于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应答自如。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审视自身现有的“一桶水”的 “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要努力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在设计教学时要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居高临下地以理性的目光,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学科学有效。
2、提高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的主要依据是数学教材。数学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组织教材和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1、感受约定方向的必要性。媒体出示一排动物在做操。
谈话:看,有一排小动物在做操呢!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比较喜欢第2个动物,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时我们要约定方向,只有按照统一的顺序来数,才能让大家都明白。
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2、感受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媒体出示四排小动物在做操。
谈话:做操的小动物又多了几排,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吗?
追问: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这儿的小动物不是一排,有几排了,要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清楚是第几排第几个。
片段二: 总结延伸。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呀?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几”就是数,有时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说清物体的位置。
片段一中教师设计教学时做到了承上启下,通过关键处的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使学生明确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要统一数的顺序、“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使学生领悟到有几排小动物时,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才能确定小动物的位置。
片段二中教师画龙点睛的总结渗透了用两个数可以确定位置的意识,为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做了铺垫。
只有认真深入地对数学教材进行研究,才能设计出细腻、智慧的教学活动。
3、教师要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联系生活这一环节中结合媒体播放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多张碟片,看,在这辆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8张碟片,你只要记住你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第几张碟片的第几首歌曲,用控制键调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听到你喜欢的歌曲了。比如老师最喜欢的歌曲是第8张碟片的第1首歌曲,就只要用控制键调到第8张碟片第1首歌曲,就马上能听到这首歌曲了。
正是教师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才能发现并把这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新兴事物介绍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只有教师具有数学的眼光,才能培养出有数学眼光的学生。
总之,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之中,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成不变,我们也要顺应各个变化,随时转变我们的角色,及时的更新理念,加快学习的步伐,积极探索出适应学生要求的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五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教师课堂教学有效
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多样、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多变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教学既要有一定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和时效性”。教师绝不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参加学习,还应真实地感受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种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变化,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增减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落实课堂和谐高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环,体现有效组织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只能。
一、课堂教学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好
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其发展最有效形式就是课堂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 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组织教学,我们对讲课应首先要充满信心和自信。认真扎实的课前准备,才是对讲好课充满信心的基础。对于备课,不仅要全面把握教材,熟悉了解学生,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然后写成教学设计,而且教师还应注意平时多方面的学习探究,如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规律和方法探索,语言表达的锻炼等进行理解。课堂上的思维如泉涌,挥洒自如,是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规律,方法的执着探求紧密联系的。如果在这些方面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并且颇有收获,就可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以展风采。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还要运用下列方法技巧使课堂教学得到明显改善。
1、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积极创建课堂环境 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教学实践也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教学实践也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造成了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作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还应注意一下几点::①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多与家长沟通。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③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④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学生健康品质。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教育者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实行良好的自我印象,绝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⑥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学习计划、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去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2、改进交流方式,运用有效沟通技能(1)、要善于倾听学生心声。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运用于 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2)、教师要运用合理的肢体语言。①眼神接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的和最有效的交 流形式。②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进他(她),或暗示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行为端正。③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教师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助说话。
(3)/恰当反馈和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
能。不要频繁使用表扬,表扬必须是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赞扬应针对某种特别要强化的行为;赞扬应因学生而异,可信有据。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在沟通中还要注意“客观公正,对事不对人”。
3、提高教学有效性,改进课堂教学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才是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管理成功的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及活动之间的顺利转移上,都更胜一招。这样的教师还善于通过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在整节课中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安排 具有个性化的作业等方法,使学生的活动一直围绕着教学有序展开。加深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常用办法。师生互动不能单一是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教师要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境和悬念,通过设疑解惑,让学生参与讨论、答疑活动,实现学生知识的接受和创造,并运用问题解决方法和集体讨论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求。
4、教师应如何对课堂秩序进行有效地调控
(1)教师要善于从多渠道反馈信息。教师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从多方面进行及时、全面、有效地调控。
(2)教师可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到主要词语 和句子时利用高音避免学生精力分散,运用这一技巧淹没学生的吵闹声。如果学生是窃窃私语,这办法效果很好。
(3)教师可利用停顿的技巧使教室内安静下来,使违纪学生自觉规范行为。(4)教师可利用有意注意的办法规范学生行为。(5)教师可在教室内游动以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6)对于问题学生,可在下课做思想工作。
二、引导学生主动性的学习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际上是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2、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内在动机,兴趣是环境与文化的产物,而不是天生的。兴趣不是凭空制造的,而是过去习得兴趣的衍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就要以学生原有兴趣为起点,把学生已经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找出这些知识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3、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并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教学内容若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或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同,学生将感到过于简单而索然无味;若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或与学生原有经验全然无关,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学生将感到过多挫折而无法学习。
4、对练习题、练习难易度、练习速度的要求练习的范围应限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并考虑这些练习与该单元的关系;练习的难易度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练习速度应规定单位时间完成的练习量。
5、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遵循学科规律做到和谐,探究高效教法做到有效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的有利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最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集体备课,二是教学反思。我们始终把集体备课我教学反思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我们要开展好全员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用派出去请进来交流学习的方法。
与兄弟学校开展联谊活动,派出相关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充分吸取先进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看看别人,对照自己,找到不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举办以反思交流、提高为主题的教师论坛,这样教师论坛是将以上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是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化的催化剂。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学科基础上,是我们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学习效率更能得到提高。
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仁流学校
范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