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教案02(精选)

时间:2019-05-13 01:1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乘整数教案02(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乘整数教案02(精选)》。

第一篇:分数乘整数教案02(精选)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1/6+2/6 +3/6 = 3/10+3/10 +3/10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

1、利用3/10 +3/10 +3/10 教学分数乘法。(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10 ×3)

(3)3/10 +3/10 +3/10 =9/10,那么 3/10+ 3/10+3/10 =3/10 ×3,所以 3/10×3=9/10

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列式: ×3 =)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三、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km)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 是多少?算式: ×2(2)求 枝或 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 的 是多少,或的是多少。

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四、作业

练习二第3、7、8、10题。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2)5×6+7×3(3)15×(34-27)

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 ×(2)× -(3)- ×(4)× +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1)出示: ×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出示: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4和 ×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

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4)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题: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练习三第三题:分数混合运算(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如果可以应用韵律进行计算的题目也可以选择用简便方法计算,如:- × = ×(1-); ×(5-)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练习三第2题:一朵花要用 张纸,一个同学做了9朵,列式 ×9,另一个同学做了11朵,列式 ×11,他们一共做了 ×9+ ×11(朵),学生还可能这样列式: ×(9+11),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列式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形式。

4、练习三第8题: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巩固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5、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6、练习三第4、5、9题: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5)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的: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并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0× = × = × = ×60 = × = × = 12× = × =

二、复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 + 1- ×

×(1-)

× × ×7+ 120×(+)

三、复习分数的运算定律并进行简便计算。

× + × 12- -

×48+48× 24×(-)

四、相关文字题复习1、4的与的4倍的和是多少?

2、的 比它的 多多少?

五、相关的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纸夹板长米,宽是长的,这块纸夹板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某菜场运来茄子800千克,第一天卖完了全部的,第一天卖了多少千克,还剩下多少茄子没有卖?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米,高是底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六、拓展练习。

+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实际入手使学生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过程目标

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情感性目标

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直接写得数

⑴ 2个8相加

2×8=16

5个12相加

5×12=60 10个0.9 10×0.9=9 ⑵ 3/7+3/7

1/6+2/6+3/6

2/9+2/9+2/9 师:在整数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2、出示例1图,标出长是1米。

做一朵小绸花用3/10米绸带,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的绸带?

师:表示啥意思?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三份。师:你能在图中涂出表示3/10米吗?(生涂色、交流)

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 学生涂色,表示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

师: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的绸带,你准备怎么列式? 生1:3/10+3/10+3/10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2:3/10×3或3×3/10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

3/10×3表示3个3/10相加 师:求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是什么数与整数相乘?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

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将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

二、方法探索

1、尝试计算3/10×3。师:想一想,3/10×3的积应该是多少?(学生口答)师: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说说3/10×3积为什么是9/10吗? 生1:根据图 生2:根据加法

教师相机板书:3/10+3/10+3/10 师: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认为3/10×3时应该怎样算? 生:计算3/10×3时,可以用3×3的结果作结果的分子,分母不变。

2、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小华做5朵这样大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让学生感受到先约分再乘,计算简便)生:3/10×5= 师:你能说说它的意义吗? 生:表示相同5个3/10相加。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答这一题。(教师巡视找出不同的做法)师:你是怎么解的。生1:先约分再乘的。

生2:先计算出结果,然后约分。师:你们认为哪种计算简便呀? 生:先约分再乘简便

总结: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计算。

3、比较归纳。

比较刚才两道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在小组中说一说,汇报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4、完成练一练。(1)完成第1题。

按要求在长方形图形中涂色,列式计算。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再利用图形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2)完成第2题。2/7×3 4×5/6 7/10×5 9×5/12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集体评价。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习的设计从打开月饼盒后看到的礼物——中国结,到月饼盒——正方体盒子,再到里面的月饼,随着一层层包装的打开,把三道练习题巧妙地串联起来

1、中秋节那天,小明的父亲买了一盒月饼,打开月饼盒后看到——中国结,做这样一个中国结需要3/4米的材料,做6个中国结要多少米的材料?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 生:3/4×6 师:你能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吗? 生:6个3/4相加 师:独立完成计算

2、出示:幼儿园有36个小朋友,,每人吃 1/2 块月饼,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价。师: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3、这个正方体月饼盒的底面积是4/9平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 生:底面积乘以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作业设计 1、3/4+3/4+……+3/4=

有 200个3/4

(提示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来计算这个算式)2、14个47/28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分数与整数相乘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333339用加法算:3/10+3/10+3/10===(米)

101010339用乘法算:

3/10×3==(米)

1010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第三篇: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123333++= ++= 6661010102.引出课题。

33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101010

二、互动学习

1、利用333++教学分数乘法。101010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3)3333333++=9,那么++=×3,所以 ***×3=_______=_____ 10同学们想想看,3×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102、出示例1,出示图例,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每人吃

2个”,就是把整个蛋糕看作单位“1”。9把整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每人吃的。(2)引导学生根据图例理解,每人吃

2个,那么“3人一共吃了多少个?”96222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

9399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4、(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8(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延展学习

1、“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第四篇:《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写出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列式。

31(1)50朵的10是多少?(2)60千克的是多少?

5口答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我们已经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练习表述数量关系。

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116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0,绿花是黄花的。

10106把红花朵数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1,绿花是红花的11。

找出数量关系,小组内互相说说。(2)出示问题。

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哪个部分?

110是哪一段和哪一段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111“多的10”是谁占谁的10呢?也就是多少朵的10呢? 150朵的10是表示什么?

1(“红花比黄花多10”,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50朵1的10)

1怎样列式呢?50×10。

150是什么?10是什么?算式求的是什么?

独立完成计算。2.教学试一试。

2你怎样理解“绿花比黄花少5”?

在小组中说说想法,汇报交流。

2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5?

独立完成解答。3.完成练一练。(1)独立完成第1题。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113表示谁是谁的3,求○比△多多少个,实际是求什么?

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要弄清分数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2)完成第2题。

2说说思考过程,“多7”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12题。独立完成计算、填空。

每组中三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特点?所得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指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大所得的积越大。2.完成第13题。

利用第12题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3.完成第14题。

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把数量关系填完整。4.完成第 15、16题。独立完成,集体核对。说说思考过程。5.完成第17题。独立完成。

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第五篇: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案

双语 五年级 宋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理解算理,优化算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链接

1、口算练习

11111  

101010551211

 7357 555555

2、出示学习目标

3、汇报导学提纲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信息窗1.风筝的尾巴是由6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1/2米 2.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

生:风筝的尾巴是由6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1/2米。师: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生:做这个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一)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师:要求做这个风筝的尾巴,一共用了多少米布条?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课件)

生:能。(2)独立思考列式;

大家思考一下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样列式的?不仅会列式,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列式?有了一种方法,再有没有第二种方法。

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为有序的组织交流做好准备)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3)交流列式,理清意义;

师:同学们,哪个小组为大家汇报一下讨论结果,说一说自己的列式。不仅会列,还要讲清楚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的。

1111生:列式是×6。我是这样想的,一个风筝尾巴用米,6个风筝就是6个。6个可以22221用乘法算,×6。

2111师: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一个风筝尾巴用米,6个风筝就是6个。所以列式×6

222师:还有其他做法吗?

1111111生:列的算式是。我是这样想的,一个风筝尾巴用,6个风筝的尾222222211巴就是6个,所以6个相加。

22111师: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一个风筝尾巴用米,6个风筝的尾巴就是6个,所以6个相

222加。(出示课件)那屏幕上就是大家所列的2种式子。师:看第二个式子,这个方法列起式子来麻不麻烦? 生:麻烦!

师:大家观察这几个式子分数乘整数实际上是分数连加的简便运算。那大家比较整数乘法的意义,看一下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分数乘整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小结:所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出示课件)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算法

(1)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师:式子列出来了。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计算? 生:能。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到的这样计算的?不仅会算,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计算?有了一种方法,再有没有第二种方法。

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为有序的组织交流做好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3)交流算法,理清算理;

1、师:同学们,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自己的讨论结果。不仅会算,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生:第一种方法,111111(111111)166×6====3。分数乘整数不会计222222222算,可以计算分数加法。11611生:第二种方法是×6 ==3。我是这样想的,6个可以用乘法算,×6。先让6乘分2222子1,分母2不变。

11(111111)16116生:我是这样想的×6可以6个相加===3。也就是×6 ==3。

222222生:哪个小组能为我们补充或者有不同意见 111生:我也是列的×6,但我先约分。再求最后的结果。即:×6=×6=3,先约分,再求最222后结果。

师:这种方法非常好。那大家看到这里的书写格式了吗?(强调格式),那你为什么要先约分呢?

生:这样可以避免最后算出数太大,化简时出错。

师:非常不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先约分再求最后结果。

(三)课堂小练: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解决课本绿点问题。(课件)生:独立完成(找3位同学到黑板)

师:3位同学到黑板为大家讲解一下吧。纠正错误。师:那现在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出示课件)

四、课堂达标(5分钟)

达标并订正答案。

五、总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下载分数乘整数教案02(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乘整数教案02(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乘整数

    课题:分数乘整数 组名:姓名:一、 知识乐园 1、 看图列示计算并回答问题。加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2、通过看图列示,我发现“23×3”表示()个()相加,“×2” 表示 710 ()。 1......

    分数乘整数

    信息窗练习——1 分数乘整数 1. 直接写得数。 1751①18 ×=②=×12=×0=61863 ⑤425× 100=314×1=293×15=16×3= ⑨512× 60 =⑩45× 35= 2. 填空题。 ⑪38+38 +38 =()×()=(1111......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 了分数。因此,教材通过人......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课题分数乘整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计算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

    整数乘分数

    整数乘分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

    分数乘整数

    智 慧 园 地 根据练习八改编 31. 用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 分米,一共需要多长的的铁丝? 472.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043. 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基本意义及分数加法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

    分数乘整数(合集)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执教人:张洪乾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 教材简析: 《分数乘整数》一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