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94-01
【设计意图】:
本课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相似形”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完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特性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全面研究,它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拓展,在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到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将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作为本节重点而将探究推导性质作为本节难点。本课通过学生动手作图,探究发现结论,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尝到学习几何的乐趣,体会到实验几何,快乐几何。同时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主地感受新知,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成为有效的知识。
【教学目标】:
(1)探索、归纳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比、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2)对性质定理的探究学生经历类比――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并在其中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及推导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温故而知新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以下内容:
(1).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关系;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已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利用已有的全等三角形性质,你能推出全等三角形还有哪些性质。
2.实践交流,探索新知
问题1:类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想一想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继续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从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周长及面积继续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你是怎么想到这几个方面?主要是类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问题2:猜一猜,相似三角形还有哪些性质(分别用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表示,用符号语言表达时,要画图形)。
性质一: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以及它们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也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其他错误的结论(如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等),教师暂时不点破,由学生自己去证明后推翻原有的错误结论。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这几方面性质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猜想有类比猜想、归纳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及逻辑推理等。
问题3:小组成员分工论证你们得到的猜想(每个同学至少证明其中一个命题);或推翻、修正猜想,再论证。
这一阶段是本课的重点,主要是先由学生小组分工完成,可能是证明了正确的结论,也可能是推翻了之前的错误,教师主要是展示学生的成果,并给出适当的点评。
归纳出证明步骤: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归纳出证明方法:大三角形相似小三角形相似结论
完成了以上两个探索三个问题之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
性质一: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以及它们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性质二: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3.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一对对应中线的长分别是2cm和5cm,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对应高的比为_______,如果一对对应角平分线中较短的为3.6cm,则较长的为________。
3.2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7:5。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70cm,则另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若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490,则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3.3已知:如图,DE∥BC,AB=30m,BD=18m,△ABC的周长为80m,面积为100m2,求△ADE的周长和面积?过E作EF∥AB交BC于F,其他条件不变,则△EFC的面积等于多少?平行四边形BDEF的面积为多少?(写出解答过程)
4.回顾反思,畅谈心得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及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对性质定理的探究我们经历: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其中猜想包括:类比猜想、归纳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及逻辑推理。
论证的过程包括: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等步骤。
5.学以致用,作业布置
必做题:
(1)书本P81:习题第2题
(2)先画出一个边长分别为1、2、3的三角形,然后作出一个面积是它4倍的三角形。
选做题:同步练习P31
【板书合计】: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通过设置有效问题串,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以类比思想为主线,从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面积切入,展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论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体现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数学结论、论证数学结论的规范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生生、师生的互动生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设计分层次的课堂练习与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解答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第二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前面几节的相关结论经过简单的推导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各条性质; 2.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各条性质的掌握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中面积比的结论的得出。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还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结果.例如,在图18.3.9中,△ABC和△A′B′C′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k,其中AD、A′D′分别为BC、B′C′边上的高,那么AD、A′D′之间有什么关系?
2.探索研究,形成新知
△ABD和△A′B′D′都是直角三角形,而∠B=∠B′,因为有两个角对应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通过研究讨论,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对新问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能力,同时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感受成功的喜悦。)
思 考
图18.3.11中,△ABC和△A′B′C′相似,AD、A′D′分别为对应边上 的中线,BE、B′E′分别为对应角的角平分线,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什么?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用类似于“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深入探究,得出结论
图18.3.10中(1)、(2)、(3)分别是边长为1、2、3的等边三角形,它们都相似.
(2)与(1)的相似比=________________,(2)与(1)的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3)与(1)的相似比=________________,(3)与(1)的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可以看出当相似比=k时,面积比=k2.数学上可以说明,对于一般的相似三角形也具有这种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形象的图形比较,使学生直观地感知相似图形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便于被学生所接受。)
4.反馈练习,思维拓展 练习
(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3∶5,则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等于多少?(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0.4,那么相似比为___________,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________.(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A1B1C1和△A2B2C2,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如果相似,求出△A1B1C1和△A2B2C2的面积比.(4)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35cm和14cm,它们的周长差为60cm,则教大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5)把一个三角形改成和它的相似三角形,如果面积扩大为原来的n倍,那么边长扩大为原来的几倍。
4.回顾反思,整体评价
今天我们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中线比、高线比以及角平分线的比、周长比、面积比同相似比之间的关系,那么今后我们就可以借助今天的结论去解决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请大家多留意。同时对于这些关系的得出要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总结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课外作业与拓展
第三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23.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课型:新授课 作课人:新安县磁涧镇第一初级中学 侯黎明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理解相似三角形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对应高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过程,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认知,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教学难点:应用同样方法,探索出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教法学法】:启发,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学具】:PPT,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相似三角形有何特征?
2、识别三角形相似的主要方法有那些?
3、什么叫做相似比?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探究1:
想一想:我们知道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对应边上的高有什么关系呢?
画一画:让学生画△ABC∽△A′B′C′,作对应边BC和B′C′边上的高AD和A′D′,并用刻度尺量一量AD和A′D′的长,计算出它们的比值,看是否与相似比相等?
证一证:通过上述计算,发现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对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需要证明
让学生分组讨论,写出已知和求证,并写出证明过程 看一看:让学生互相查看证明过程,比较优缺点。小结: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探究2:
想一想: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写出探究过程。对比书71页检查
小结: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探究3: 提出问题: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对应边上的中线,以及它们的周长比之间和相似比又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小试牛刀:
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3∶5,那么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等于多少?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2:5,那么相似比为______,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_.
3、若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为16:9,则它们的对高之比为_____,对应中线之比为_____ 自我测试:
1、两个矩形相似,它们的对角线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周长比是,面积比是.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3:5,其中第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1cm,则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cm.3、如果把一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它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倍,而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
4、如图,已知△ABC∽△ADE,且BC=2DE,则△ADE与四边形BCDE的面积比为()(A)1:2(B)1:3(C)1;4(D)1:5 思考题: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E为AB延长线上一点,AB:AE=2:5,若S△DFC=12cm2,求S△EFB
四、归纳小结、巩固练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练习:书72页练习1、2、3
第四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
(2)、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对性质定理的探究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逐步掌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3)、通过例题的拓展延伸,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及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探索三角形中面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2、问题情境:
某施工队在道路拓宽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马路旁原有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周长为80米的三角形绿化地,由于马路拓宽绿地被削去了一个角,变成了一个梯形,原绿化地一边AB的长由原来的30米缩短成18米。现在的问题是:被削去的部分面积有多少?周长是多少?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实践交流,探索新知
1、看一看:
△ABC与△A′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算一算:
△ABC与△A′B′C′的相似比是多少?
△ABC与△A′B′C′的周长比是多少?面积比是多少?
3、想一想:
你发现上面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和相似比有什么关系?面积比与相似比又有什么关系?
4、验一验:是不是任何两个相似三角形都有此关系呢?你能加以验证吗?
5、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给出证题过程(多媒体)
6、归纳小结;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三、基础训练,加深理解
练一练: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完成下列表格:
归纳: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已知相似比、周长比,求面积比要平方,已知面积比求相似比或周长比则要平方。
四、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已知:如图,△ABC,DE//BC,且△ADE的面积等于梯形BCED的面积,则△ADE与△ABC的相似比是
五、拓展延伸,共同提高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1)找出图中的各对相似三角形;
(2)各对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分别是多少?面积的比呢?
ADEOBC
2、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AD=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六、回顾反思,畅谈心得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是用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新的想法或发现?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讨论吗?
七、布置作业
1、作业本2、3(2)(3)、4、5
2、探究推理过程课外整理完成,各组自行组织讨论交流。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从一个较为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入,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性质定理2的学习和探索,注重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以及由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数学思维过程。
3、由问题的解决变式到例题,再经例题加以拓展延伸,使本节内容衔接更趋自然,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以及图形之间的互相联系。
4、教学中注重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第五篇:相似三角形性质学案设计
8.5(4)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的性质,能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观察、分析、转化及动手实践等能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创造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自主探索,猜想证明。
已知△ABC与△A′B′C′相似。
1、在上图中分别作出对应边BC、B′C′边上的高AD、A′D′,垂足分别为D、D′。
2、设对应边的比为ABA'B' =k,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回答:(小组交流后回答)
(1)△ABD与△A′B′D′相似吗?为什么?
(2)对应高BD与B′D′的比是多少?为什么?
(3)△ABC与△A′B′C′的面积比是多少?为什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已知△ABC与△A′B′C′相似,设
ABA'B' =k,AD、A′D′分别是△ABC与△A′B′C′对应角∠BAC和 ∠B′A′C′的角平分线,那么△ABD与△A′B′D′相似吗?求AD与A′D′的比。
二、尝试解答,合作交流。
例5:已知:如图,在△ABC中,DE∥BC,AD=3DB,△ABC的面积为48,求:△ADE的面积。
三、当堂训练,巩固内化。
(一)选择题
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是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A、1:2 B、1:4 C、4:1
D、2:1
2、△ABC中,AB=12,BC=18,CA=24,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的一边是36,则最短的一边是()
A、27
B、12
C、18
D、20
3、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对应高分别为ha、hb、hc,且a:b:c=4:5:6,那么ha:hb:hc
=()A、4:5:6
B、6:5:4
C、15:12:10
D、10:12:15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全等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
B、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C、相似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D、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二)填空题
5、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比9:4,则它们对应边的比为______。
6、若△ABC∽△A′B′C′,对应边的比是2:3,BC边上的高为4,则对应边B′C′边上的高是_______。
7、如图,点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且DE∥BC,BD=2AD,那么
△ADE的面积︰△ABC的面积=。
(三)解答题
8、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3:2,它们面积的和为78平方厘米,求较大的三角形的面积。
9、如图所示:D、E分别是AC、AB上的点,AEAC=ADAB=35,已知△ABC的面积为100cm,求△ADE的面积,求四边形BCDE的面积。
2四、感悟与收获: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1、填空: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1:3,它们面积的比是_______.2、解答:在某市环城路的建设施工中,曾遇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由于马路拓宽,有一块面积是100平方米,被削去了一个角,变成了一块梯形绿地,原绿地的一边AB的长由原来的20米缩短为BD是12米,这块失去的绿地面积有多大?即(如图:在△ABC中,DE∥BC,AB=20m,BD=12m, △ABC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求△ADE的面积。)
六、作业:
1、已知△ABC与△A′B′C′相似,AD、A′D′分别是△ABC与△A′B′C′对应边BC、B′C′边上的中线,设ABA'B'=k。那么△ABD与△A′B′D′相似吗?求AD与A′D′的比。
2、如图,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要从上面截出一个矩形PQMN,使这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已知BC=60cm,高AD=45cm,求矩形的长和宽。